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语言 考点三部曲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课堂四面清.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三岔中学 吴翠英 意境指文学作品中通过意 象组合所描绘的生活图景(或 自然景色)与诗人主体审美情 感(思想感情)融合为一而形 成的一种艺术境界,是情景交 融、虚实相生的能诱导和开拓 出丰富的审美想象空间的整体 意象。 景 情 境.
Advertisements

3 的倍数的特征 的倍数有 : 。 5 的倍数有 : 。 既是 2 的倍数又是 5 的倍数有 : 。 12 , 18 , 20 , 48 , 60 , 72 , , 25 , 60 ,

2 和 5 的倍数的特征 运动热身 怎样找一个数的倍数? 从小到大写出 2 的倍数( 10 个): 写出 5 的倍数( 6 个) 2 , 4 , 6 , 8 , 10 , 12 , 14 , 16 , 18 , 20 5 , 10 , 15 , 20 , 25 , 30.
冀教版四年级数学上册 本节课我们主要来学习 2 、 3 、 5 的倍数特征,同学们要注意观察 和总结规律,掌握 2 、 3 、 5 的倍 数分别有什么特点,并且能够按 要求找出符合条件的数。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LOGO 考研英语导学 Speaker : Lanshire. 课程目录 一 考研英语的重要性 & 难度分析 二 近 15 年命题趋势变化分析 4.
诗歌鉴赏 应答模式 2006、12、15.
高考诗歌鉴赏 答题模式归类.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 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 何人不起故园情 春夜洛城闻笛 李 白.
鉴赏诗歌中的景物形象.
二、语言风格 平淡 清新 绚丽 质朴 明快 含蓄 简洁 洗炼.
诗歌押韵的规律 作者:临川一小 杨联根.
诗歌语言赏析题.
高考诗歌鉴赏之“诗眼” 主讲人:吴桂华 工作单位:汕头市金禧中学.
古代诗歌鉴赏 第三章 第一课时(1).
长江之歌.
UI(用户界面)集训班 Illustrator 高级班.
1.1.3四种命题的相互关系 高二数学 选修2-1 第一章 常用逻辑用语.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描寫景物的方法.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THE TYPES OF THE READING COMPREHENSION IN HSET 中考英语阅读理解题型
第一讲 雅思阅读概述 王冉 2015/02.
第四次大作业 登陆学校图书馆网站的电子数据库
古典诗词鉴赏题问答模式例析 主讲教师:陈国全.
接近顾客的技巧Ⅱ.
余角、补角.
解决问题 求比一个数多(或少)百分之几的数是多少 市桥陈涌小学 吴秀堎.
高考复习诗歌鉴赏语言风格类.
探索三角形相似的条件(2).
古代诗歌鉴赏  ——鉴赏诗歌的语言 德化三中 易昌隆.
诗 歌 鉴 赏(三) 第一课时.
色彩 · 对比.
2017 唯美樱花工作模板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copy, paste in this box, and select only the text. Your content to play here, or through your.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比大小.
动名词(续2).
使用矩阵表示 最小生成树算法.
语文园地二.
1.3 C语言的语句和关键字 一、C语言的语句 与其它高级语言一样,C语言也是利用函数体中的可执行 语句,向计算机系统发出操作命令。按照语句功能或构成的不 同,可将C语言的语句分为五类。 goto, return.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黑板手绘粉笔风格PPT模板【赠多款纹理+教程】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目录标题 01 添加目录一标题 ADD DIRECTORY ONE TITLES 02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杜甫,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杜甫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的影响非常深远,被后人称为“诗圣”,他的诗被称为“诗史”。创作了有《春望》、《江南逢李龟年》、《登高》、《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等名篇。
§6.7 子空间的直和 一、直和的定义 二、直和的判定 三、多个子空间的直和.
了解介词.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第二节 函数的极限 一、函数极限的定义 二、函数极限的性质 三、小结 思考题.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生词 คำศัพท์ 1. 楚辞 chǔcí บทกวีของรัฐฉู่ 2. 诞生 dànshēng กำเนิด ; เกิดขึ้น
任选四个不同的数字,组成一个最大的数和一个最小的数。用最大的数减去最小的数。用所得结果的四位数重复上述过程,最多七步,必得6174
3.4 角的比较.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创建、启动和关闭Activity 本讲大纲: 1、创建Activity 2、配置Activity 3、启动和关闭Activity
位似.
编程达人-- 从零开始学UI系列教程 第九节、布尔运算 先行者 YC.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第八单元 20以内的进位加法 5、4、3、2加几 练习课 北京小学 杨 燕.
2017 唯美地球商务通用模版 Aesthetic global business model.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专题八 古代诗歌鉴赏 第二讲语言 考点三部曲 题型一 题型二 题型三 课堂四面清

炼 字 命题指数 ☆☆ 命题分析 2011年全国高考试卷中天津卷考查了这一考点。该考点2011年出现的频率不高,但为诗歌鉴赏的固定题型。因为字意的理解是读懂诗歌的关键,所以其他题目的考查也间接地考查了“炼字”。

问题:柳永《雨霖铃》“都门帐饮无绪,留恋处,兰舟催发”一句中的“催”字用词巧妙,意蕴丰厚,试加以赏析。(3分)

[解析] 分析“催”字的用法要从其前后文分析,要从修辞手法方面分析,还要从表达效果方面分析。 “催”从修辞手法上来说,是拟人,“兰舟”“催发”显得委婉。“催”从表达效果上分析,则更加表现了“依依不舍”之情。 [自组答案]  “催”字运用了拟人的手法。(1分)(步骤一)作者用“兰舟”来催他们出发,(1分)(步骤二)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两人依依不舍的心情。(1分)(步骤三)

1.炼字 要炼的字就是一首诗中最精练传神的字,是能使诗句生动形象以至“活”起来的一两个关键字,一般是动词、形容词。 炼字,指锤炼词语,即诗人经过反复琢磨,从词汇宝库中挑选出最妥帖、最精确、最形象生动的词语来描摹事物或表情达意;析炼字,就是品味用得好的词语深藏的情感或品味其更为形象生动的效果。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某一联中最精练传神的分别是哪一个字,请简要赏析。 (2)某字历来为人称道,你认为它好在哪里? (3)这首诗某句中某字可否换成另一字?请简述理由。 (4)请你对某字进行赏析。(如上面题目) (5)某字意蕴丰富,请简要赏析。

(2011·天津高考)阅读下面的诗,按要求作答。(2分) 骤 雨 (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 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这是一首写景诗。写农村中夏日急雨之壮观:一个家住溪西的牧童,一早就骑着牛去溪北放牧。正在放牧时,忽然乌云翻滚,风雨骤至。牧童慌忙冒雨向西南方向渡溪回村,可是雨又“骤晴”,“山又绿”了。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4个关键点:三、四句 卷、吼 表达效果 结合诗句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1)整体阅读诗歌:这是一首描写骤雨景象的诗歌,前四句主要描写骤雨的状态,接下来两句交代骤雨中牧童的情况,第七句写牧童躲雨的情况,最后一句写雨停后的清新景色。

(2)注意赏析角度:鉴赏诗歌中某些词的表达效果,可先从词性上进行思考,“卷”“吼”都是动词,我们可以分析这两个词是从什么角度观察事物的,体现了事物怎样的特点。“怒涛顷刻卷沙滩”,侧重描写雨势之猛,好似惊涛骇浪,汹涌奔腾,势不可挡,是视觉角度;“十万军声吼鸣瀑”,以“军声”喻风雨声,极言暴雨声响之壮大,是听觉角度。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分析出表达角度,分别得0.5分;分析出表达效果,分别得0.5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卷”从视觉角度,写出了骤雨袭来时的迅猛态势。“吼”从听觉角度,写出骤雨声势之大。

[考生甲] 送检 样卷 写出了骤雨的强烈,雨大,雨急。 得分:1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缺乏对诗句的具体分析 失分探因:考生虽能从整体上答出二字的表达效果。但缺乏对语句内容的具体分析,故扣1分。

[考生乙] 送检 样卷 “卷”写出了怒涛上岸时的情况,“吼”写出了瀑布鸣叫时的情况。  得分:1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角度不明 失分探因:本答案基本上答出了两个字的表达效果,但概括还不够,两个字描写的角度不同,一个是视觉,一个是听觉,最好交代明白。

一.思维趋向 1.注意诗歌中对仗比较工整的句子,特别是里面的动 词、形容词以及叠词、修饰语。 2.把握诗歌的类型,如山水诗、送别诗、写景诗、咏 史诗、羁旅思乡诗等,这些可以帮助我们不孤立理 解关键字眼的含义。

3.古人作诗讲究炼字,这种题型是要求品味这些 经锤炼的字的妙处。答题时不能把该字孤立起 来谈,要回归原诗,并结合全诗的意境情感来 分析。

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解释该字在句中的含义,或指出这个字特殊的语法现象或修辞手法,如词类活用、拟人、通感等。 步骤二:展开联想,把该字放入原句中描述景象。 步骤三:点出该字烘托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或有什么艺术效果。

  赏析关键词、关键句 命题指数 ☆☆ 命题分析 (1)2011年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对于诗眼没有考查,但2011年山东卷、天津卷、福建卷、安徽卷、四川卷、江苏卷都对关键诗句进行了考查; (2)对于词、句的理解和赏析是把握诗歌的基础和关键,其他题目的考查也往往间接涉及此内容。

问题:有人评论说,“悲”是杜甫《登高》全诗的关键,你是否同意这种说法?为什么?(4分)

[解析] 本诗共有八句。第一联写远景及高处的景色,用环境衬“悲”;第二联写近景及低处的景色,也是用环境衬悲;第三联写自身的状况,本身就含“悲”;第四联用“苦恨”等正面写悲。

[自组答案] 同意。“悲”字是点睛之笔,四句分别写眼前景象的悲凉,时光飞逝、壮志难酬的悲慨,流落他乡的悲苦,国破家亡的悲愁。(3分)(步骤一)四句均暗含了作者忧国伤时的悲痛心情。(1分)(步骤二)可见“悲”是全诗的关键。

1.关键词、关键句 关键词   有时是一个精练传神的字,有时是传达主旨的关键词。 关键句  一是主旨句,它一般是议论性或抒情的,其位置常在诗词的后半部分。 二是技巧句,它往往是运用了表达技巧的语句。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关键词 ①这首诗(词)的“诗(词)眼”是什么? ②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为什么? ③某词统领全诗(词)的理由是什么? ④有人认为某词是全诗的关键,你同意吗?请说明理由。

(2)关键诗句(此类题目由于往往和表达技巧综合考查,故放 在“第二讲 表达技巧”中进行讲解) ①试就××句写一段鉴赏性的文字。 ②结合全诗(词),赏析××句。 ③请从××角度对××句进行赏析。(综合表达技巧考查) ④××句运用了什么表达技巧?表达什么感情?(综合表 达技巧,思想感情考查)

(2002·全国高考)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夜洛城闻笛 李白 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满洛城。 此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

前人在评论这首诗时曾说,“折柳”二字是全诗的关键。诗中“折柳”的寓意是什么?你是否同意“关键”之说?为什么?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折柳:即《折杨柳》笛曲,乐府“鼓角横吹曲”调名,内容多写离情别绪。杜少陵《吹笛》诗:“故园杨柳今摇落,何得愁中曲尽生?”王之涣云:“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皆言《折杨柳》曲也。曲中表达了送别时的哀怨感情。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点:全诗的关键 寓意 是否同意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诗眼就是一首诗最为关键的词语。而一个词的关键性主要体现在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这首诗的第一、二句写的是眼前之景,第三、四句写的是故园情,而连接这两者的正是这“折柳”二字。它自然就成了全诗的关键。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答出寓意得2分,答出原因得2分。(当然,本题第2小问也许会有考生认为“折柳”在诗中算不得是关键,那只要他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考虑给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折柳”这首曲子寓有惜别怀远之意。(2分)本诗抒写了思乡之情,(1分)而这种思乡之情是从听到“折柳”曲的笛声引起的,(1分)可见“折柳”是全诗的关键。

[考生甲] 送检 样卷 “折柳”意为“留恋”,不愿离去;最后一句“何人不起故园情”与“折柳”相对应,因此“折柳”为“关键”。 得分:2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没有从全诗的角度分析 失分探因:本答案只答出了“留恋”之情,得2分;还要联系第一联的内容进行分析。

[考生乙] 送检 样卷 “折柳”的“柳”与“留”谐音,表示留恋之意。这是作者送别时的动作,诗人与朋友是边听曲边送别的,所以“折柳”为“关键”。得分:2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理解有误,分析不到位 失分探因:第一联是听曲,“折柳”为《折柳曲》,听的是《折柳曲》,不是去“折柳”的动作。这里没有分析好,故扣1分;由听曲到思乡二者之间的联系分析不到位,再扣1分。

一.思维趋向 1.指出诗(词)眼。一般是指全诗(词)中最为传神,最 能使全诗生动飞扬的关键性词或句子。篇中眼是作 者感情的喷发口,它能更好地显示诗歌的意境,它 往往熔铸了作者强烈的思想感情和生动的艺术形象, 反映出情和景或者是景和理的有机统一。

2.明确诗(词)眼的作用。古诗(词)非常讲究构思,往 往一个字或一个词就构成了全诗的线索,奠定全诗 的感情基调,表现出全诗的思想,抓住这个词命题 往往可以以小见大,考查对全诗的把握程度。分析 诗眼就是抓住诗句中最精练传神的词进行品味,看 其在拓深诗的意境、传达诗人情感上所起的作用。

3.要联系全诗,从景、情、理等角度去细心体味。 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明确指出作为“诗眼”的词。 步骤二:结合诗歌具体内容,分析该词在突出 主旨、营造意境和诗歌结构上所起的作用。

  语言风格 命题指数 ☆☆ 命题分析 (1)2011年全国所有高考试卷中,湖北卷考查了这一考点; (2)该考点直接出现的频率不高,往往结合炼字、表达手法等综合考查。

问题:试概括李清照《声声慢》这首词的语言风格,并作简要分析。(3分)

[解析] 这首词的一个最大的特点是将个人感情与自然环境的描写融为一体,写“晚来风”“雁伤心”“黄花积”“梧桐”“细雨”,都是为了抒发自己亡国丧夫后的悲痛心情。在此基础上总结语言风格即为沉郁悲怆。 [自组答案] 风格特征:沉郁悲怆。(1分)(第一步)这首词把个人的感情与自然现象结合在一起,写自然的凄凉,给人以沉郁悲怆之感。(1分)(第二步)表现了作者在亡国丧夫后的无比郁闷的心情。(1分)(第三步)

1.语言风格 古代诗歌语言的风格特色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清新,有的古朴;有的绚丽多彩,有的质朴无华;有的语言明朗,有的却含蓄。鉴赏语言特色,就是对诗歌语言的格调、色彩、境界、情味等进行赏析。

2.常见的命题方式 (1)这首诗在语言上有何特色? (2)请分析这首诗的语言风格(语言艺术)。(如上面题目) (3)本诗语言××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里?请简要分析。

(2011·湖北高考)阅读下面两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4分) 登 城 刘敞 雨映寒空半有无,重楼闲上倚城隅。 浅深山色高低树,一片江南水墨图。

望湖楼晚景 苏轼 横风吹雨入楼斜,壮观应须好句夸。 雨过潮平江海碧,电光时掣紫金蛇。 以上两首诗,刘诗优美,苏诗壮美,请结合诗句赏析。

(一)诗歌大意要读懂 刘诗第三句承接前两句,并与濛濛细雨叠加,以形成下句所云“江南水墨图”意境。苏诗第三句从“横风吹雨”转入“雨过潮平”,为描写雷电蓄势。 (二)审读题目要仔细 抓住3个关键点:优美 壮美 赏析

(三)解题思路要清晰 答题时要分别举出体现优美和壮美的诗句,对诗句分析时要讲出其所用的表现手法或表达方式。既有举例,又有赏析。 (四)评分细则要明了 共4分;通过赏析指出优美、壮美之处,各得2分

(五)组织答案要规范 刘诗用“雨映寒空半有无”作为背景,用“浅深山色高低树”作为主景,虚实结合,浓淡配置,相互映衬,描绘出“一片江南水墨图”的优美画面。(2分) 苏诗描绘的是由疾风、骤雨、雷电所构成的壮美景观,“横风吹雨”“电光时掣”先后出现,中间插入“雨过潮平”的短暂平静,跌宕起伏,更凸显其壮观。(2分)

[考生甲] 送检 样卷 刘诗秋日“微雨”仿佛透明的雨丝,飘洒到大大小小的树上,显得优美;苏诗大风大雨吹入楼中,电闪雷鸣吹海面,显得壮观  得分:3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遗漏要点 失分探因:本答案分析较全面,特别是对第二首诗中壮美的分析,言简意赅。只是对第一首诗中最后一句“江南水墨图”这一关键语句的分析有遗漏。

[考生乙] 送检 样卷 刘诗写春季来临,小雨微洒在树上,像江南的水墨图一样优美;苏诗开头时气势很猛,好像很有一番热闹,转眼间却是雨收云散,海阔天晴,变幻得使人目瞪口呆,显得壮美极了。  得分:3分 专家 评卷 失误类型:个别诗句理解有误 失分探因:本答案较好,特别是对苏诗的分析较到位。刘诗中,如果是春日微雨,它弥漫一片,有如云雾,那是不可能与天空相“映”的;只有在秋天,这“无点亦无声”的仿佛透明的雨丝,才具备这个特点。

一.思维趋向 1.这种题型不是要求揣摩个别字词运用的巧妙,而是 要品味整首诗表现出来的语言风格。能用来答题的 词一般有:清新自然、朴实无华、华美绚丽、明白 晓畅、多用口语、委婉含蓄、雄浑豪放、笔调婉约、 简练生动等。

2.这类题要求学生能知人论事,因为不同的作 者语言风格不一样,如李白雄浑飘逸而杜甫 则是沉郁顿挫。但有时候我们不熟悉作者也 可以从诗中读出语言风格,有的晓畅明快, 有的民歌风味十足等等。

二、答题模板 步骤一:用一两个词或一两句话,准确点明语言特色(简练传神、凝练沉郁、入木三分、炼字精巧、一字传神、对仗工整、语近情遥、庄谐俱见……)。 步骤二:结合诗中有关语句具体分析这种特色。 步骤三:阐述诗中用语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一、聚焦凝练、形象、生动传神、富有表现力和感染力的动态化的词语 阅读诗歌,对这类词语,要反复咀嚼品味,领略含义深刻、隽永的字词。 (一)示例分析

暮 江 吟  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 白居易用生花妙笔,写出了特定场景下自己独特的感受:写残阳用“铺”而不用“照”,是因为残阳已接近地平线,差不多是贴着江面平射过来的;同时,用一“铺”字还表现出了夕阳的柔和与安详,赋予残阳以人的灵性。

(二)归纳总结 1.动词在诗歌里具有“以最小的面积,表达最 大的思想”(巴尔扎克语)的神奇作用。在勾 勒人物形象、传情达意、摹写物态方面有着 独特的功能。而诗歌语言的“凝练”特点在 动词的应用上,也表现得最为突出。

2.动词具有极强的概括性,能够给鉴赏者以广阔的 想象空间。如“废池乔木,犹厌言兵”(姜夔 《扬州慢》),一个“厌”字,包含了多少“沉 痛伤乱”情,可谓熠熠生辉。 3.诗歌中的动词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二、直击“神光所聚”的细节 所谓“细节”是人物事件的局部特征,是那些极细微的表情、动作、事件等。我们解读诗歌时,如果能抓住作者集中刻画的“细节”,那么,将对领悟诗歌的语言大有裨益。

(一)示例分析 约 客 赵师秀 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有约不来过夜半,闲敲棋子落灯花。 这首诗所以出名,与诗中的一个流传千古的“细节”大有关系。本来“有约不来过夜半”似乎已把期客不至的情形写尽。但末句的“闲敲棋子”却使得本诗有了“一语天然万古

新”的神奇效果。“闲敲棋子”本是诗人的一个动作,然而这个动作却将诗人的那焦躁而又期望的心理刻画得细致入微。孤身一人,无法下棋,所以是“闲敲棋子”,“闲”说明了无聊,“敲”点明了苦闷。隐含着诗人焦躁而失望的情绪。故“敲棋”这一细节,有语近而情遥,含吐不露的韵味。

(二)归纳总结 1.细节具有“着一字而境界全出”的功效。包孕性极 强。就像莱辛所说“包孕过去,启迪未来”,留给 读者以极大的想象空间。 2.细节还具有展示人物心理、表露人物情感的作用。 3.揭示诗歌的主旨。

三、体察反映作者主观感受的、富含人格色彩的词语 古人云:“在心为志,发言为诗。”诗词是作者“感发志意”的宣泄方式。表情达意是其基本功能。故诗歌里的表现作者思想感情的词语,往往是反映作者情感和诗歌主题的“晴雨表”,不可轻忽。

(一)示例分析 西 楼  曾 巩   海浪如云去却回,北风吹起数声雷。 朱楼四面钩疏箔,卧看千山急雨来。 本首诗选取了“海滨雨前”这一“最富于包孕性的时刻”,既表现了大自然壮美景象的恢弘,同时也揭示出作者豁达、开阔的胸襟。尤以“卧看千山急雨来”

句,作者渲染“风吹、浪卷、云涌、雷鸣”的用意,是为了享受“急雨”带来的审美感受。而“卧”字的运用更是“造化用语”的范例。他不仅写出了作者激赏波澜壮阔的自然景象时所特有的豪情,而且将作者那种力求上进、豪放潇洒、雍容大度的神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卧”字在此起了传达感情,揭示主旨的作用。

(二)归纳总结 1.它是解读诗歌的一把钥匙,赏鉴诗歌时,这类词语 往往可以起到宏观把握作品基调、辨析诗歌情路、 领悟作品主旨的作用。 2.透过这些词语,我们还可以体悟作品形象,观照作 者的观点和态度。而这,也是高考考纲所明确规定的。

四、追“彩”逐“色”,品味表示色彩的词语,赏析中国古典诗歌所特有的诗画合一的特点 中国文论历来就有“诗画一体”“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苏轼语)的说法,在唐宋诗里,这种现象颇为普遍。大致可分为几种情况:

1.将静态的景物排列在一起,形成意象并置叠加的画 面效果。 示例:温庭筠的《商山早行》“鸡声茅店月,人迹 板桥霜”两句写旅途况味,作者选取了十种景物分 别用名词或者名词性的结构罗列而出,不用加一字 解释,便能将“行旅之人”的羁愁野况的凄冷之意 表现得“意象俱足”。

2.以几组主谓词组或动宾词组叠加,也能形成画面 效果。 示例:杜甫的《登高》“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 沙白鸟飞回”。此联的一个突出特点是以“风急、 天高、猿啸、渚清、沙白、鸟回”等六组主谓词 组排列,不用任何词语来标示句间关系,任凭画 面自由展现,故给人以浑融苍茫的感觉。

3.以有关表示色彩词语的搭配和组合,营造出强烈 的画面感,进而透射出作者的主观情绪。 示例:杜甫的《绝句四首》(其一)中的两句诗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作者在广 阔的背景下,涂抹出黄、翠、白、青四种颜色, 通过作者的审美观照,构成了一幅色泽艳丽,风 格明快、对比强烈的水彩画,同时又向读者传达 出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审美情趣。

[注] 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联系全诗,赏析“雪”和“朱”的表达效果。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雪”隐喻了白发,与“朱”相对,产生强烈的色彩对比。(1分)隐含着诗人对过早衰老的感叹之情。(1分)这种悲叹与全诗抒发的客思之愁、寒食之哀以及为官不快的情绪融合在一起,使诗人关于衰老的感叹更为深层。(2分)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可从三个方面入手:一是鉴赏词语的本义,如“红”指红色,“翠”指绿色;二是鉴赏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如“红”“翠”分别点明了花和叶的色彩,“斜”“叠”分别写出了花和叶的形态;三是鉴赏词语在整首词中的表达效果,说“红”“翠”比直接说花叶显得含蓄,四个词语的运用,准确地写出了花叶的色彩和形态。

参考答案: “红”“翠”点明了花叶的色彩,以“红”借代花,以“翠”借代叶,含蓄而形象。(2分) “斜”“叠”描写花叶的形态,“斜”字描绘出花朵的多姿,“叠”字则凸显了枝叶的繁密。(2分)

3.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秋 夜 朱淑真 夜久无眠秋气清,烛花频剪欲三更。 铺床凉满梧桐月,月在梧桐缺处明。

此诗无一“情”字,而无处不含“情”。请从三、四句中找出最能体现诗人感情的一个字,并在对全诗整体感悟的基础上,简要分析诗人在这两句诗中是如何营造意境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凉”。“凉”字既写天凉,又写心境的孤寂(或心凉)。(2分)由床上之月写到天上之月,过渡(顶针)巧妙;愁情、凉床、月影和梧桐,共同营造出孤寂(离愁别怨)的意境。(答“缺”字,言之成理亦可)(2分)

[注] 仲宣,就是王粲,建安七子之一。著有抒怀乡情思的《登楼赋》。 诗眼,有全集之眼,有一篇之眼,有数句之眼,有一句之眼。你认为“寒日萧萧上锁窗,梧桐应恨夜来霜”句的诗眼是哪个字?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恨”,把梧桐人格化,(1分)使它有了意志和力量,(1分)这“恨”是梧桐的也是诗人的。(2分)故“恨”字是诗眼。

[注] 王士祯(1634-1711):清朝山东新城(今山东桓台人),别号渔洋山人。顺治十五年进士,官至刑部尚书。著有《带经堂集》《渔洋诗话》等。这首诗写于康熙元年(1662),作者时任扬州推官。 “好是日斜风定后,半江红树卖鲈鱼”历来为人称道,请结合诗句进行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艺术特色的赏析能力。解答本题要先点出艺术手法,然后分析这种手法在诗歌中的运用,最后作一评论。白描是不重辞藻修饰和渲染烘托的表现手法,如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中的“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本题也可从动静结合或直抒胸臆的角度回答。

答案:诗句运用了白描的手法,(1分)描绘出一幅傍晚时分,太阳西斜,风儿平静,红红的树影映满半江水,江边渔民卖鱼声此起彼伏的优美风光。(2分)“日斜风定”“半江红树卖鲈鱼”自然清新,境界淡远,语言含蓄,富于生活气息。(3分)

6.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春怨   打起黄莺儿,莫教枝上啼。 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 请分析此诗的语言特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清新自然,质朴、口语化,(1分)“黄莺儿”是儿化音,显出女子的纯真娇憨。(1分)“啼时惊妾梦,不得到辽西”用质朴的语言表明了打黄莺是因为它惊扰了自己思念丈夫的美梦。(1分)这样非常自然地表现了女子对丈夫的思念之情。(1分)

7.阅读下面一首诗,然后回答问题。(4分) 征 人 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这是一首边塞诗,它的语言特点是什么?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此诗语言特点是慷慨悲凉,(1分)诗句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征人的戍边生活。(1分)“马策”即马鞭。“刀环”,刀柄上的铜环。马策,刀环虽小而微,足以引起对征戍之事的一系列联想,我们不仅看到征戍之地的寒苦与荒凉,(1分)也可以感受到征人转战跋涉的辛苦,征人的怨情也跃然纸上。(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