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1.1 微观粒子的波 - 粒二重性 1. 氢原子的光谱.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莫名其妙的量子世界 『從原子到宇宙』課程第四週 胡維平 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10/08/2015.
Advertisements

在自然界中, 不同种生物之间 有着千差万别的 外形,但他们的 细胞构成确很相 似。 新课导入. 野花和熊猫.
九年级物理一轮复习 第一章 声现象 知识要点. 1. 声音的产生和传播  ( 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于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 凡是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振动停止,发声也停止。  ( 2 )声源:正在发声的物体叫声源。固体、液体、气体 都可以作为声源,有声音一定有声源。  ( 3 )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必须有介质,声音可以在.
趣味實驗集錦 化學實驗教學 之三.
——多媒体课件.
第十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1 离子键理论 1916 年德国科学家 Kossel ( 科塞尔 ) 提出离子键理论。 一 离子键的形成
第二章 复式记账原理*** 主要内容、重点难点: 1.会计要素与会计等式*** 2.会计科目与账户*** 3. 借贷记账法***
第 1 章 波函数与Schröinger方程 §1.1 波函数的统计诠释 §1.2 Schrödinger 方程 §1.3 量子态叠加原理.
第2章 物质结构基础 Basic of Substance Structure Chapter 2.
第六章 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系 原子结构与 元素周期律.
第 1 章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第六章 分子的结构与性质.
1、分别用双手在本上写下自己的名字 2、双手交叉
小游戏:填数 __.
南美洲 吉林省延吉一高中 韩贵新.
大學入門 九九學年度光電一.
2007年11月考试相关工作安排 各考试点、培训中心和广大应考人员:
解排列组合问题的常用策略.
分式的乘除(1) 周良中学 贾文荣.
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
第四章 制造业企业 主要经济业务核算.
第二章 汽车动力性.
巫山职教中心欢迎您 1.
作物缺素症的表现与防治 河北省廊坊市农广校
《思想品德》七年级下册 教材、教法与评价的交流 金 利 2006年1月10日.
課程名稱:常見元素與元素符號 編授教師: 中興國中 楊秉鈞.
结构化学 第一节.
第 15 章 狭义相对论力学基础 爱因斯坦 (Einstein).
第3章 理想流体动力学基础 流体力学基础部分 § 3-1 描述流体运动的两种方法 § 3-2 迹线、流线与流管 § 3-3 连续性方程
第五章 氦原子和多电子原子 4.1 氦原子的光谱和能级 4.2 全同粒子和泡利不相容原理 4.3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组态
第五章 多原子分子中的化学键 多原子分子的结构 分子的几何结构: 通常用分子的构型和构象来描述。 分子的电子结构:
欢迎各位领导莅临指导 超重和失重 主讲人: 李东红.
7-1 能量的形式和轉換 1 of 12 能量是促成自然現象變化的根源,太陽能替我們將水搬到高處,人類再利用高、低水位差發電。
课题2 元素
汽车空调维修 汽车空调发展史 建议学时:1 学时.
第七章 原子的壳层结构 主要参考书: 褚圣麟编的《原子物理学》 杨福家编的《原子物理学》.
量子史話.
基礎化學 侯美如師 專任辦公室 聯絡方式: 1:
无机化学多媒体电子教案 7.2 多电子原子结构.
由煙火看化學 設計者:陳藝菁.
化 學 鍵 編輯製作:化學科教師 張鑽銘 原子間相互作用,使它們穩定 聚在一起的力稱為「化學鍵」, 如:離子鍵、共價鍵、金屬鍵。
『從原子到宇宙』課程第四週 胡維平 國立中正大學化學暨生物化學系 10/06/2011
第七章 物质结构基础 The Basis of Substance Structure 7.1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 7.2 多电子原子结构
第四章 物质结构.
第三章 一维定态问题 §3.1 一维束缚定态的性质 §3.2 一维方势阱 §3.3 一维谐振子 §3.4 势垒穿透 §3.5 函数势.
99新課綱內容: 量子現象 1. 光電效應 1-1 黑體輻射 1-2 愛因斯坦 光電效應 1-4 光電效應的應用
量子力学 主讲:张鲁殷 量子力学 Quantum Mechanics 教 材:陈鄂生《量子力学基础教程》 参考书:周世勋《量子力学教程》
Atomic Structure and Periodic Properties of Elements
第六章 电子自旋 §1 电子的自旋 §2 电子的自旋算符和自旋波函数 §3 简单塞曼效应 §4 两个角动量耦合 §5 光谱精细结构.
第八章 量子現象 8-3原子光譜.
量子力学 第一章 III. 力学量算符与 薛定谔方程.
原子物理学总结(甲型) 物理实验 物理模型 基本原理 基本方法.
盒子中之自由電子 Particle in a box
7.3 化学键理论 本节主要讨论分子中直接相邻的原子间的强相互作用力,即化学键问题和分子的空间构型(即几何形状)问题。 按照化学键形成方式与性质的不同,化学键可分为三种基本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 2018/12/31 第七章 物质结构基础.
§ 10.2 配合物的化学键理论 一、价键理论 二、分子轨道理论 三、晶体场理论
一、選擇題 ( )1、下列敘述何者錯誤? (A)由彈弓射出的石子具有能量 (B)一物體具有作功的本領,則此物具有能 量 (C)被壓縮的彈簧具有能量,被拉長的彈簧 則不具有能量 (D)將地面的重物,吊到高處則此物具有能 量。 C.
Summary Chapter 2 1. Solution for H-like atom/ion (one-electron system) radial & angular functions of Atomic orbitals, electron cloud, quantum numbers.
半導體物理 基本原理 半導體物理-基本原理.
7.4 多原子分子的空间构型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VSEPR理论基本要点 对AXmEn型分子或离子
比分子结构更深一层次的结构 原子结构 化学键—把原子联结在一起的“化学”相互作用力.
1-3 原子軌域 1 1.
第9章 化学键与分子结构 主讲教师:姜凤超 1.
第十四章鋁及鋁合金 改進教學計畫編號:教改進-97C-003 計畫主持人:楊慶彬.
Chapter 7原子的壳层结构 各种元素的化学性质和物理性质的变化显示出高度的规律性,这实际反映了原子结构的情况。以上几章讨论了原子中电子所处的状态及相关理论,现在可以对原子的结构进行较全面的描述。本章扼要地讨论原子中的电子壳层结构和它同元素性质周期性变化的关系。
超重与失重.
2.4 让声音为人类服务.
第二章 波粒二象性 考 纲 展 示 高 考 瞭 望 知识点 要求 光电效应 Ⅰ
第八章 原子结构.
8-3 原子結構.
第八章 量子現象 8-1 光電效應與光子 8-2 物質波 8-3 原子光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一章 原子结构的量子理论 §1.1 微观粒子的波 - 粒二重性 1. 氢原子的光谱

RH = 1.0973731534×107 m-1 Rydberg 常数 Balmer 公式(可见光区谱线) ν= 1/λ:波数 n : 大于2的正整数 Rydberg 公式 (可见光区以外谱线) RH = 1.0973731534×107 m-1 Rydberg 常数 n1 , n2 : 正整数 且 n2 > n1

波的类型 频率(ν/1014 Hz) 波长(λ/nm) x 射线和 γ射线 ≥103 ≤3 紫外线 8.6 350 2. 光的波--粒二象性 (1)光的电磁波性质 波的类型 频率(ν/1014 Hz) 波长(λ/nm) x 射线和 γ射线 ≥103 ≤3 紫外线 8.6 350 可见光 4.3~7.1 420 ~700 红外线 3.0 1000 微波 ≤10-3 ≥3×106

(2) 光的量子效应 ① 黑体辐射

h = 6.626×10-34 J.s-1 Planck常数 Planck的量子假说(1900): ① 物质吸收或发射的能量是不连续的,只能是某一能量最小单位的倍数。这种能量的最小单位称为能量子,或量子,即能量是量子化的。 ② 每一个量子的能量ε与相应电磁波(光波)的频率ν成正比: h = 6.626×10-34 J.s-1 Planck常数

当光束照在金属表面上时,电子从金属中脱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② 金属的光电效应 当光束照在金属表面上时,电子从金属中脱出的现象,称为光电效应。 光 A V

光电子效应的实验表明 光电子都几乎立刻发出 ① 对于某一种金属,只有当照射光的频率达 到或超过某一频率时,才会有光电子发出。 (此频率称为红限频率或截止频率) ② 发出的光电子能量与光的强度无关,而是随 光的频率增加而加大 ③ 只要光的频率超过红限频率,不论光多么弱, 光电子都几乎立刻发出

Einstein 主要由于光电效应方面的工作而在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当光束和物质相互作用时,其能量不是连 续分布的,而是集中在一些称为光子(photon) (或光量子)的粒子上。光子的能量ε正比于光 的频率ν h : Planck常数 Einstein 主要由于光电效应方面的工作而在 1921年获诺贝尔物理奖

3. Bohr 的原子结构模型(1913) 原子核外的电子只能在符合 一定条件的、 特定的(有确 定的半径和能量)轨道上运 动。电子在这些轨道上运动时处于稳定状态, 即不吸收能量也不释放能量。这些轨道称为 定态轨道 (2) 电子运动的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高。当 电子处在能量最低的状态时,称为基 态。 当原子从外界获得能量时,电子可由离核 较近的轨道跃迁到离核较远的能量较高的 轨道上,这种状态称为激发态。

E2 : 高能量轨道的能量 E1 : 低能量轨道的能量 ν: 辐射光的频率 (3) 当电子由一个高能量的轨道向低能量的轨 道跃迁时,可以光辐射的方式发射其能量。 所发射的光量子的能量大小决定于两个轨 道之间的能量差 E2 : 高能量轨道的能量 E1 : 低能量轨道的能量 ν: 辐射光的频率

波尔的原子结构模型成功地解释了氢原 子的光谱,但无法解释多电子原子的光谱, 也无法解释氢原子光谱的精细结构

1924 年,年仅32岁的法国理论物理学家De Broglie 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大胆假设: 4. 微观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 德布罗意假设和物质波: 1924 年,年仅32岁的法国理论物理学家De Broglie 在光的波-粒二象性的启发下,大胆假设: 所有的实物的微观粒子,如电子、原子、 分子等和光子一样,也具有波粒二象性。 λ: 波长 m : 粒子的质量 v : 粒子运动的速度 德布罗意波(物质波)

电子衍射实验(Clinton Davission and Lester Germer,1927)

1927年,德国科学家海森伯格(Heisenberg) 经过严格的推导证明: (2) 测不准原理(uncertainty principle) 1927年,德国科学家海森伯格(Heisenberg) 经过严格的推导证明: 测不准原理 Δx : 粒子所在位置的不确定度 Δp: 粒子动量(速度)的不确定度

例: 电子的质量 m = 9.1×10-31 kg , 若 Δx = 10-10 m 则: 结论: 微观粒子的空间位置和运动速率是不能被 同时准确确定的。 核外电子运动的轨道是不确定的

(3) 几率波与波函数

具有波动性的电子在空间的几率分布与波 的强度有关,电子在空间某区域出现的几率 大,即意味着该处电子的波的强度大(衍射强 度大),因此,实物微观粒子的波是一种几率 波。

波函数:描述波的运动状态的数学函数 例:两端固定的琴弦振动所形成的驻波的波 函数 Ψ(x) x λ:波长

描述微观粒子运动的波动方程式 ----- 薛定谔(Schrodinger)方程(1926) ψ:波函数 x、y、z:空间三维坐标方向 m : 微观粒子(电子) 的质量 E :微观粒子(电子) 的总能量 (动能+势能) V : 微观粒子(电子) 的势能

薛定谔方程的解必须满足的条件: ① ψ应是x、y、z的连续函数 ② ψ必须是单值函数 ③ │ψ│2 代表几率密度(即在单位体积空间 的几率),因此在全部空间的几率密度之和应 等于1 -----归一化条件。

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只有当粒子的能量E取某些特殊的值时, 薛定谔方程才能求得满足上述条件的解; 微观粒子的能量是不连续的 微观粒子能够 允许具有的能量称 为能级

小结: (1)物质的微观粒子具有波-粒二重性 (2)微观粒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 (3)微观粒子在空间的运动用波函数描述, 在某处波的强度与粒子在该处出现的几 率有关。

§1.2 (类)氢原子的波函数和电子结构 1. 单电子原子的波函数的解 单电子原子的势能 e : 电子的电荷量 z : 原子序数(核电荷数)r :电子与核的距离 单电子原子的薛定谔方程:

坐标变换: z P θ r O y φ x

分离变量: 通过解上述方程得到的描述核外电子运 动状态的波函数称为原子轨道波函数,简称 为原子轨道(Atomic orbital)或轨函 R(r) ,Y(θφ)分别为波函数的径向部分和角 度部分函数。

示称为电子云( Electron cloud ) 核外电子在空间分布的几率密度的形象表 示称为电子云( Electron cloud ) 电子云的图形表示: 电子云 等密度面图 电子云界面图 (电子出现几率>95%的区域) 电子云图

2. 描述电子运动的量子数 (1) 主量子数( n ) ( Principle quantum number) 主量子数n 和电子与原子核的平均距离 有关。n 越大,电子与原子核的平均距离越 远。 n只能取正整数, n = 1, 2, 3, … 单电子原子中电子的能量只取决于n值 Z : 原子序数

n 值越大,电子运动轨道离核越远,能量越高 (当电子与核相距无限远,即电子与核无相互 引力作用时,电子的能量定为零值) 在一个原子内,具有相同主量子数的电 子几乎在同样的空间内运动,可以看作是构 成一“层”,称为电子层。n = 1, 2, 3,… 的电子层也称为K, L, M ,N, O, P, Q, …层。

(2)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 ( l ) (Orbital angular momentum quantum number) 轨道角动量量子数l 与电子运动角动量的 大小有关,也决定了电子云在空间角度的分 布的情况,即与电子云的形状有关。 l 的取值为: l = 0, 1, 2, 3, …,(n-1) l 的值常用英文小写字母代替: l : 0 1 2 3 4 代号: s p d f g

在多电子原子中,当n值相同,而 l 值不同 时,电子的能量也稍有不同,可以看作是形成 了“亚层”。 亚层的符号: 1s 2s, 2p 3s, 3p, 3d 4s, 4p, 4d, 4f

(3) 磁量子数 m (magnetic quantum number) m = 0, ±1, ±2, ±3,… , ± l 一个波函数(原子轨道)的值由n, l, m三个量子数决定,记作ψn,l,m 。 例如: ψ2,1,0 代表n = 2, l =1, m = 0的电子轨道

(4)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ms (spin angular momentum number)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ms 反映了电子的两种 不同的自旋状态。 m = ±1/2 通常也用箭头↑和↓表示

验证电子自旋的实验 (Otto Stern and Walther Gerlach , 1924)

核外电子可能的轨道 n 1 2 3 电子层符号 K L M l 0 0 1 0 1 2 m 0 0 0 0 0 0 ±1 ±1 ±1 ±2 电子亚层符号 1s 2s 2p 3s 3p 3d m 0 0 0 0 0 0 ±1 ±1 ±1 ±2 电子层轨道数 1 4 9

3. 波函数的空间图像 波函数可以分解为两项: :径向分布函数,描述核外电子在 与核不同的距离处出现的几率密度 :角度分布函数,描述电子在不 同角度的几率密度

(1) 电子云的径向密度分布图

R2 3d 2p 3p r 1s 2s 3s

在半径为r、厚度为dr的 薄层中电子出现的几率 为: r dr 定义:径向分布函数D(r)

D(r) D(r) D(r) 氢电子云的径向分布示意图 ① 峰的个数 = n-l ② 主峰离原子核的距离随 n 的增加而增大

(2) 角度分布图 ① 波函数角度分布图(Yl,m的值随θ、φ的变化)

② 电子云角度分布图 ( Y2 值随θ、φ的变化)

dx2-y2 dz2

(3) 电子云的空间分布图

2pz电子云的空间分布图

对核外电子运动的量子力学描述小结: ① 原子中核外电子的运动具有波-粒二象性。 描述其运动状态的波函数服从Schrodinger 方程。 ② 核外电子运动没有确定的运动轨道,但有 与波函数相对应的、确定的空间几率分布

③ 核外电子的运动状态由4个量子数决定: 主量子数 n 决定了电子与核的平均距离, 取值为:1, 2, 3, … 角动量量子数 l 决定了电子运动在空间 的角度分布(即电子云的形状),取值 为:0,1, 2, …, (n-1) 磁量子数 m 反映了原子轨道在空间的不 同取向,取值为:m = 0, ±1, ±2, … ±l 。 自旋角动量量子数 mS 反映了电子的两种 不同的自旋运动状态,取值为+1/2 或-1/2

④ 核外电子的能量是量子化的。单电子原子 中电子的能量仅由n决定,多电子原子中 电子的能量由n、l 二者决定

§1.3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结构 1. 多电子原子轨道的能量 多电子原子的波动方程无法精确求解, 只能求近似解。 多电子原子中,电子不仅受原子核的作用, 还要受其它电子的作用,因此各原子轨道能量 的大小(能级的高低)不仅与主量子数n 有关, 还与角动量量子数 l 有关。

原子轨道能级图 (L.C.Pauling) E 6p 5d 6s 4f 5p 4d 5s 4p 3d 4s 3p 3s 2p 2s 1s

电子能量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 Cotton)

能级分裂: 主量子数 n 相同而角动量量子数 l 不同着,其能量有微小的差别,l 值越大,能量也越大,这种现象称为能级分裂。 能级交错: 主量子数与角动量量子数均不同的能级, 其排列次序比较复杂,称为能级交错。

屏蔽效应: + r - - - + r - - - Z’ = Z - σ 核外其它电子的电子云对核电荷引力的抵消作用称为屏蔽效应。 Z’ :有效核电核数 σ: 屏蔽常数

3d 3p 3s D(r) 钻穿效应: 对于n相同而 l 不同 的轨道上的电子,由于 电子云的径向分布不同, 电子出现在核附近而减 小其它电子的屏蔽作用 的能力不同,而使其能 量不同的现象称为钻穿 效应。 r

当n 相同时,电子钻入内层的能力为: ns > np > nd > nf 能量: Enf > End > Enp > Ens D(r) 3d 4s r

2. 核外电子排布的一般规则 能量最低原理: 多电子原子在基态时,核外电子总是 尽可能地先占据能量最低的轨道。 泡利不相容原理(Pauli exclusion principle): 在同一原子中不可能有两个电子的四个量子数完全相同。(每一种量子态的电子只能有一个,即在同一原子轨道上最多只能容纳自旋方向相反的两个电子)。 各电子层中电子的最大容量是2n2个。

核外电子可能的轨道 n 1 2 3 电子层符号 K L M l 0 0 1 0 1 2 m 0 0 0 0 0 0 ±1 ±1 ±1 ±2 电子亚层符号 1s 2s 2p 3s 3p 3d m 0 0 0 0 0 0 ±1 ±1 ±1 ±2 电子层轨道数 1 4 9 可容纳电子数 2 8 18

洪特规则 ( Hund’s rule): 电子在能量相同的轨道上排布时,总是尽可能地以自旋相同的方式分占不同的轨道,因为这样的排布方式总能量最低。 例:C原子的电子排布 2p 2s C (1s22s22p2 ) 1s

3. 多电子原子的电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

每一个能级组对应于周期表中的一个周期 (周期的序数与能级组中s轨道的主量子数 相同) (2) 凡是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s或np轨道的都是 主族元素,其价电子的总数等于其族数。 例:元素 S ,原子序数16 核外电子排布:1s2 2s2 2p6 3s2 3p4 价电子为 3s2 3p4 或写作 [Ne] 3s2 3p4

(3) 凡最后一个电子填入(n-1)d或(n-2)f轨道上的 元素都属于副族(过渡元素)。 ⅢB~ⅦB族元素,价电子(最外层和次外层 电子)总数等于其族数; ⅠB和ⅡB族元素 ,最外层电子数等于族数 例: Mn , 原子序数25, 核外电子排布: 1s2 2s22p6 3s23p6 4s23d5 或写成: 1s2 , 2s22p6, 3s23p63d5, 4s2 [Ar]4s23d5 ⅦB族 Cd , 原子序数48, 电子构型:1s22s22p63s23p64s23d104p65s24d10 [Kr]5s24d10 ⅡB族

(4) 按最后一个电子填充的轨道类型,周期表可 分为下述区域 (主族) (副族) (过渡元素) (主族)

4. 元素的基本性质及其周期律 (1) 原子和离子半径 原子半径(Atomic radius): 相邻同种原子的平均核间距的1/2。 根据原子间的作用力,一般可分为三种 共价半径 (covalent radius): 同种元素的两个电 子以共价键 连接时,它 们核间距离的1/2称为该 原子的共价半径(如H2、 O2 )

金属半径(metallic radius): 在金属晶格中相邻金属原子核间距离的一 半称为原子的金属半径 范德华半径(van der waals Radius) : 当同种元素的两 个原子只靠范德华力 (分子间作用力)相互 吸引时,其核间距的1/2 称为范德华半径(如 He,Ar )。

离子半径(ion radii ): 在离子型晶体中,相邻离子的核间距等 于两个离子的半径之和

在实际计算中,将O2-的离子半径取作 140pm (即 140×10-12m), 并以此为基准计算其 它离子的半径。 例:在 MgO晶体中,相邻的Mg2+和O2-的核间 距为 212 pm, 则Mg2+的离子半径为: r (Mg2+) = 212 pm – 140 pm = 72 pm

(2) 电离能 电离能 : 一个基态的气态原子失去1个电子而成为 +1价气态离子所需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 一电离能( I1 )。 从+1价气态离子再失去一个电子成为+2 价气态离子所需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二电 离能( I2 ), 以此类推。 Cu(g) Cu+ + e- I1 = 785 kJ.mol-1 Cu+(g) Cu2+ + e- I2 = 1955 kJ.mol-1

影响电离能大小的因素: 与原子的核电荷数、原子半径有关 在同一周期中,自左向右,电子层数相同,核电荷数增加,半径减小,电离能随之增大。在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电子层数增加,半径增大,电离能也随之减小。 (2) 与电子的构型有关 半充满、全充满的轨道具有较稳定的结构, 因此具有较大的电离能。 元素的第一电离能越小,越易失去电子, 该元素的金属性也越强

(3) 电子亲和能 ( Electron Affinity ) 元素的一个基态的气态原子得到电子生成-1价气态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一电子亲和能 Eea X + e- X- Cl(g) + e- → Cl-(g) Eea = 349 kJ·mol-1 O(g) + e- → O-(g) Eea = 141 kJ·mol-1

元素的-1价气态负离子得到电子生成-2价气态负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为该元素的第二电子亲和能 Eae,2 X- + e- X 2- 第二亲和能,一般为负值(即此过程为吸 收能量),因为负离子在得到电子需要吸收 能量来克服电子之间的排斥力。 O- (g) + e-→ O2-(g) Eea,2 = -780 kJ·mol-1

一般来说,原子半径越小,电子亲和能越大 元素的电子亲和能越大,原子得到电子 变成负离子的倾向越大,非金属性也越强。

(4 ) 电负性(electronegativity) 元素的电负性是指原子在分子中对成键电子 吸引力相对大小的量度 电负性的计算: ① 鲍林(pauling)法: χA,χB : 元素A与B的电负性 DA-B、DA-A、DB-B : 分子AB, A2 、B2 的键能

例:已知H2、Br2、HBr的键能分别为436、193、 366 kJ.mol-1, H的电负性为2.1, 则由下式 可得: χBr=3.0 规定: χF =4.0, χLi= 1.0

② Muliken法: IM 、EM : 分别为元素M的电子亲和能和电离能 计算公式:

同一周期中,从左到右元素的电负性增大 同一主族中,从上到下元素的电负性减小 副族元素电负性没有明显的变化 一般地说,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在2.0 以下 非金属元素的电负性在2.0 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