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研究方案撰写
一、课题的提出: 主要陈述课题提出的理由,说明课题研究的必要性。可从以下几方面来写:研究的背 景:研究现实意义,尤其是研究的迫切性; 研究的必要性,特别是本单位或本人研究这 一问题的意义.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二、课题的界定: (一)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课题界定是课题研究的基础性、核心性工作,直接关系到整个课题的设计水平和质量,是理性思维水平最高的工作,也是难度最大的工作。 课题界定的实质是:将原生问题进行恰当转换和重新描述,使之成为课题所需要的表述和呈现方式,为课题进入“清晰化、具体化、操作化”的状态提供基础。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2) 课题界定的内容包括:基本概念的界定、研究视角的界定、研究范围的界定、研究对象的界定、研究方式的界定。 核心工作是概念的界定:核心概念的界定、主要概念的界定、相关概念的辨识与界定、相同概念的不同理解。 不能停留在概念界定上:更进一步要揭示概念之间的联系,从而构成课题所要呈现的规定情景或空间…… 不能照搬照抄已有的概念解释:更要通过概念界定提出你对课题的独到见解,体现你的思想和观点。
课题: 《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界定: “批评”原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和判断,这里单指教师、家长、同学等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提出评价和意见。 “策略”,原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行动计划,此指学校教育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批评策略的研究”就是研究教育情境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课题:《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及转化指导的研究》的界定: “小学生学习障碍的界定:小学生学习障碍在学习中的表现为:基础差、理解能力低、智力活动存在缺陷、阅读与计算等技能的缺乏、对一些考试测验的过度焦虑、性格上过分的执拗和固执、学习中注意集中困难和遇到困难容易退缩等; 小学生的学习障碍及其转化指导包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诊断、预防、及时查找原因、及时补救和对学习障碍学生学习方法的指导等。
三、明确研究目标。 课题研究目标就是课题研究希望解决的问题和将要取得的成果,即通过研究获得的对某一教育现象及其有关现象之间的相互联系的科学认识。明确研究目标,第一要把课题目标与日常教育工作目标区别开来,前者是为了获得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为了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其次是对研究课题进行目标责任制分解。成果目标通过对各种指标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研究过程中编写的教材、各种具体操作方法;研究后产生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综合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思维加工产生新的知识体系。 例:《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目标分:1、教师评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现状;2、由所获资料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种种因素;3、指出教师评语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改变的问题;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又如: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研究目标: 1、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操作组织形式、形成其操作流程; 1、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操作组织形式、形成其操作流程; 2、研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引导调控作用;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名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会学习会交际、会竞争的学生。 研究目标:1、研究批评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等; 2、研究批评与表扬的相互关系; 3、重点研究有效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前两项是研究的基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
三、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是指课题在理论上下班的可行性。如果说“问题的提出”是交代课题研究在实践上的必要性和紧迫性,那么“理论依据”就是告诉人们进行该项研究在理论上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包括研究的政策法规依据;教育学心理学依据;学科教学法的依据。
课题: 《批评策略的研究》的理论依据: 理论依据之一:教育学班级组织原理。班级是学校的一个正式的基层组织,为了完成教育目标,教师必须有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正当权力,或批评,或表扬,激发学生的动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理论依据之二:心理学品德态度形成与改变原理。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一种是直接压力,奖励是肯定性压力,惩罚是否定性压力;还有一种是间接性压力(情境压力),是特定的环境、群体舆论、成员态度所形成的压力。批评要注意学生自尊心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注意批评的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四、研究的假设 研究的假设:是研究课题确定后依据一定的知识事实和资料,对所研究问题的规律或原因做出的推断和假定性说明,是研究之前预先设想的暂时的理论,是对研究课题设想出的一种或几种可能的结论或答案。
研究假设的作用:1为课题研究指明方向.研究假设使研究目的更明确,研究范围更确定,研究内容更具体,把研究数据的收集工作限定在一个更特定的方面和范围,因此起到一种纲领性作用.
2保证课题研究直指成果: 课题研究的过程实质上就是检验假设的过 程,课题研究的直接目的就是为了验证假设. 注意假设与课题设计的其他环节不同,课题包括关于研究对象范围内容和方法的表述;而假设是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合乎科学的猜测,是对课题中所提问题的尝试性解答.
3使研究者能合理设计研究方案选择研究方法 具体研究假设的提出,使研究者能够根据假设内容的性质,针对要收集的数据设计研究方案和选择检验方法.
案例:“两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 可以提出三种假设:1、接受法一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法二的学习成绩:2、接受法二的学生学习成绩高于接受法一的学生的学习成绩;3、接受两种教法的学生学习成绩没有差异。
案例2、“主体性教学管理应用模式研究”假设: 1、通过高效的信息网络,建全信息交流制度,建立科学的主体性管理调节反馈系统。2、通过规范教学管理目标与发展规划的制定及执行过程,建立定期交流、答辩、问卷调查和调研等工作程序,完善教学过程管理制度,为主体性教学管理提供必要的保障。3、建立体现主体性的分层管理目标体系。在充分调查了解的基础上,以理解和尊重为基本原则,发挥不同层次管理主体的主观能动作用,依据管理主体的不同职能与现状制定有层次的发展目标责任。
4、初步构建“主体性教学管理”模式,通过对主体 性教学管理“与以往教学管理理念的批判性、继承性研究,逐步深化对”主体性教学管理“真正内涵的理解,为其理论体系逐步完善做出贡献。 5、通过研究实践总结提炼出系列行之有效的科学的主体性教学管理策略。
案例3、初中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促进研究”的假设: 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的研究假设:改进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分析性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用性思维能力的发展。 该课题通过假设把研究内容具体化:一、是设想通过改进课堂提问的设计与策略,促促进学生多元思维能力的发展;二是研究假设将该课题研究的多元思维能力“定义在”分析思维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实用性思维能力“三方面。
五、研究的对象和方法 1、研究的对象:应根据课题来确定。 2、研究的方法:主要指具体的研究方法、手段和工具。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每一项课题都要有相应的研究方法 。一般可采用综合的方法、或以一种方法为主,其它方法为辅。这样有利于收集多方面的信息,可以得到可靠的结论。在方案中应提出用这些方法起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进行操作等等。
1、文献法:通过查阅文献资料了解、证明所要研究对象的方法。 2、观察法 :是指研究者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处于自然情境下的客观事物进行系统感知观察的一种科学研究方法。(1)观察法的分类 :A、按照观察的情境条件来分,可以分为“自然情境中的观察”与“实验室观察” ;B、按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分为“参与式观察”与“非参与式观察 。
C、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可分为结构式观察与非结构式观察 结构式观察预设有明确的目标、所要观察的问题以及大致范围,有较详细的观察计划、步骤以及合理设计的可控性观察,能获得翔实的材料,并能对观察资料进行定量分析和对比研究。 非结构式观察则是一种开放式的观察活动,允许观察者根据当时的情境调整自己的观察视角和内容。观察者可以事先设计一个观察提纲,但这个提纲的形式比较开放,内容也比较灵活,可以根据当时的情形进行修改。
(2)、观察法的步骤: A、 明确观察的目的和意义(在观察中要了解什么,情况,搜集哪些方面的事实材料),确定观察对象、时间、地点、内容和方法。 B、 搜集有关观察对象的文献资料,对所要观察的条件有一个一般的认识。 C、 编制观察提纲。对观察内容进行明确分类,并确定观察的重点。
D、 实施观察。该步要做到有计划、有步骤、全面 而系统地观察。 E、 记录并收集资料。 F、 分析资料,得出结论。
(3)、观察法的记录 A、“实地笔记”,专门记录观察者看到和听到的事实性内容; B、“个人笔记”,用来记录观察者个人在实地观察时的感受和想法; C、“方法笔记”,记录观察者所使用的具体方法及其作用; D、“理论笔记”,用于记录观察者对观察资料进行的初步理论分析。
3、行动研究法 (1)、“行动研究是由社会情境(包括教育情境)的参与者为提高对所从事的社会的或教育实践的理性认识,为加深对实践活动及其背景的理解所进行的反思研究。行动研究的核心是自我反思的螺旋式行进过程,包括“计划—行动—观察—反思”几个步骤 。(2)“行动研究”有这样两个鲜明的特点:A、以提高行动质量、改进实际工作、解决现实问题为首要目标 。
B、主要研究人员就是实践者,强调研究过程与行动相结合 行动研究法可采取这些步骤:.选择问题 即对学校在教育、教学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查分析,对问题作出归纳、分类,形成一定时期内要通过研究解决的问题。教师从众多的问题中概括出具有普遍性和研究价值的问题,通过讨论和交流,初步形成各年级或各门学科以及各人的主要问题,形成一个时期学校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群。 .理论探讨即从教育理论中有针对性地选取最合适的内容,为解决筛选出的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操作规范,从而保证行动研究的正确性。如有专业人员参与,则专家要根据教师选出的问题,寻找与问题相关的理论,有针对性地向教师介绍,让教师了解与问题相关的教育理论,通过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教师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进一步从中选出适合自己需要的教育理论。 .
实施和反思 即教师按照计划、行动、观察和反 思的顺序,创造性地运用自己已经选择的、有针 对性的教育理论,解决具体教育教学问题,改善 教育教学工作,并对实践的结果作出总结和反 思。行动研究的目标是在实施和反思这一阶段实 现的,它是行动研究的关键阶段。这一环节需要 教师撰写开展行动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的论文, 为继续开展行动研究提供参考。
4、调查法 调查法是指在教育过程中研究者凭借一定的手段或方法对一些教育现象或事实进行考察,通过对收集到的各种事实资料的分析处理,进而得出结论的一种研究方法。
六、研究的目标 研究目标所表述的,是通过具体而确定的方式解决具体而确定的问题,而不是全部问题:在规定的范围内解决问题;在确定的程度或层次上解决问题;在特定的方向上或角度上解决问题;选择独特的过程与方式解决问题。 研究目标的特征:1.清晰。可进行状态或指标的描述,可依据特征或属性进行识别;2.可分解。可以被分解为阶段性、过程性、内容性等方面的次要目标;3.概括化。具有一定的抽象程度,并能够被整体把握。
追求什么研究目标作为一种研究结果状态的表述,一般分为三种类型:1.理论性目标,描述的是理论研究的结果状态; 2.实践性目标,描述的是实践研究的结果状态; 3.中介性目标,介于理论与实践之间,二者兼有的结果状态。 :1.有思想,以体现先进理念;2.有个性,以突出研究特色;3.有选择,以显示研究重点明确研究目标, 注意: 第一要把课题目标与日常教育工作目标区别开来,前者是为了获得对教育规律的正确认识,后者是为了完成具体教育教学任务。其次是对研究课题进行目标责任制分解。成果目标通过对各种指标定性定量分析得到的结论;研究过程中编写的教材、各种具体操作方法;研究后产生各种新的教学模式、教学方法;综合整个研究过程进行了深刻分析思维加工产生新的知识体系
。例:《关于当前教师对学生评语的现状调查与分析研究》研究目标分:1、教师评语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转轨过程中的现状;2、由所获资料分析造成教师评语偏离素质教育要求的种种因素;3、指出教师评语不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需要改变的问题;4、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又如:省级课题《新课程实施中小学生合作学习实效性的研究》研究目标:1、探索适合本地区实际情况,小组合作学习操作组织形式、形成其操作流程;2、研究教师在合作学习中起引导调控作用;3、通过研究,培养一批名师,提升学校办学品位,提高教育教学质量;4、通过研究培养一批会学习会交际、会竞争的学生。
七、研究内容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 假设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 研究目标要通过研究内容来体现。研究内容是在理论 假设和研究目标的基础上,将研究思路具体化。通常是将 研究变量分解成若干子课题,各子课题为总课题服务,既 是对教育中各种变量进行考察、探讨、测试、调查、实 验,以揭示其本质特征,揭示各变量之间的关系,达到对 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在研究内容的设计中,要 确定变量的类别和性质,划定变量的范围,说明变量的控 制方法,并制定标志变量变化的标准(即指标)。对于实 验研究,应对如何操纵自变量,如何检测因变量,如何控 制无关变量作出具体的说明。
1解释案例介绍:关于中学学习困难生与普通学生学习习惯的比较研究 主要内容有:对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界定; 学习习惯的内容研究(上课习惯、作业习惯、复习习惯、考试习惯) 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不同特点; 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比较;
1、不同性别的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比较研究; 2、不同年级的普通学生和学习困难生在学习习惯上的比较研究; 3、造成学习困难生学习不良的因素的研究; 4、矫正学习困难生学习习惯的对策的研究。
案例2:关于文意概括技能形成的实验研究 该课题内容分两部分:文意概括模式的设计研究:1、关于课文及段落的一些认识;2、关于阅读领会过程的认识; 3、文意概括技能概念界定; 4、文意概括技能模式的设计和操作研究。 文意概括技能模式的验证与操作:1、确定被试及材料;2、确定实验程序;3、实验结果统计与分析。
八、研究的步骤 设计研究步骤,就是确定研究实施过程和时间规划,即对研究的具体阶段、安排等做出设计研究的每一步骤、每一阶段的工作任务和要求,每个阶段需要的工作时间,都要写进书面计划中。对每一阶段的任务和实施过程必须作出具体安排,具有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课题《语文新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 研究步骤: 准备阶段 2004年10——11月:课题组成立,学习研究计划和相关材料,明确本课题研究的内容,各成员确定各自的研究侧重点。 第一阶段 2004年12月——2005年2月:开始实施课题: ①2004年12月:A)课题开题;B)“民族文化知多少”问卷调查及数据分析;整理新教材有关体现中华民族文化的课文,制订教学方案;C)创建网站。 ②2005年1月——2005年2月:A)讨论研究课题实施策略;B)根据《课程标准》推荐的目录和老师根据班级实际补充课外阅读内容,并制订“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C)课题组的老师每人设计一个与弘扬民族文化教学有关的活动课方案,资源共享。D)初步拟定文化课堂教学模式,整理完善研究方案。
第二阶段研究 实践阶段性2005年3——5月:开始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①2005年3月:A)开始实施“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B)编撰并使用《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七年级);C)邀请专家指导课题。 ②2005年4——5月:A)开展语文实践活动;B)举行“语文‘文化课堂’教学新模式”展示课(全市);C)维护、改善网站。 ③2005年6月——7月:课题阶段总结:A)每人完成一个教学经验总结,一个最能代表自己水平的教学方案评析。B)整理资料。C)完成课题阶段总结报告。 第三阶段 2005年8月——12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 ①2005年8月——9月:A)编撰《语文与文化》校本课程(八年级);B)开展暑期语文实践活动。 ②2005年10月——11月:继续实施完善后的课题方案(方法同上) ③2005年12月:课题总结:整理资料,完成课题总结报告。
九、保证措施 主要是对人员培训、研究材料和设备、测试工具以及经费等问题提出具体落实措施、课题研究制度,以保证课题研究顺利完成 。
十、预计成果形式 主要指最终成果形式,即研究的过程和研究的结果用什么形式来表现。一般应为研究报告、调查报告或实验报告。对于比较大的课题,除了要有最终成果形式,还应该有阶段成果形式、子课题成果形式和总课题成果形式等以及课件软盘。 课题《语文新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研究成果形式: 论文报告、校本教材、课堂教学案例集、调查报告、语文活动方案集、学生成果(习作、网页、小论文等)、网站、课件、录像等。
十一、课题组组织及分工 课题组长、负责工作; 课题组付组长、负责工作: 课题组成员、负责工作
。<语文新课程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的课题的 八、课题参加人员的组成和分工: 顾问:瞿美珍(提供信息,指导帮助) 组长:鲁纪权(全面负责、协调、网站建设、主要策略研究、主编校本《语文与文化》、新教材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梳理及分析、弘扬家乡传统文化的策略研究、资料汇总、执笔) 副组长:张肖晶(负责新课标下“文化课堂模式”的构建与研究、校本课程方案的设计及汇编、学生实践活动指导、执笔) 张琴儿(“亲近古诗文”经典工程方案设计及校本课程汇编、负责在古诗文积累和鉴赏中弘扬民族文化的研究、学生实践活动指导) 成员:杨佩飞(负责中学生对民族文化了解的现状调查及各类竞赛活动的组织策划、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 程利军(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课堂案例撰写及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制订校本课程教学计划) 韩文斓(语文实践活动方案设计、指导学生开展实践活动、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 邹利群(课堂案例撰写及指导学生撰写小论文、策略研究的实践操作)
专业成长——“个人课题”的强烈诉求 致力于“科研兴教”“科研兴校”的工作,但是,在实践中,我却一直很困惑;甚至越来越困惑。理论上的“科研兴教”“科研兴校”是成立的;而实践中却难以实现“兴教”“兴校”的目的。而且,现在教育科研似乎已经成为基层学校打造招牌、装潢门面的有效手段,成为一线教师晋升职称、评比先进的有效途径。 一、取向冲突——课题研究的忧患 南京市是江苏省省会城市,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是一个地区性教育科研管理机构。全所有20余名研究人员,10个研究和管理部门;全市13个区县教科室都通过了“合格教科室”检查验收,达到了江苏省教育厅1999年颁布的标准;全市重点学校和部分非重点学校设有教科室,主管学校的教育科研工作;“十五”期间,全市承担国家级规划课题14项,承担江苏省规划课题125项,南京市教育科研一次规划、四次立项,共计规划立项课题555项,并探索了“课题招标研究”和“应用招标研究”等课题研究、成果推广的方法与策略;一线教师课题研究热情高涨,基层学校课题研究成果丰富,一批重点课题研究成果全国有名;…
……但是,我们的许多学校并没有因课题研究而使办学质量得到提升,我们的多数教师并没有因教育科研而使自己专业化迅速发展,我们的莘莘学子似乎也并没有因教育改革而使自己德智体美得到长足进步。我们的教育科研究竟怎么了?理论与实践缺乏紧密联系,理想与现实还有相当的距离,管理者与研究者的取向还很不一致。目前,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承担的课题往往体现了“规划”的需要和“集体”的需要,而很少能够体现基层学校的需要和教师个人的需要。具体地说,现在许多课题有这样一些问题: 1、顺应了“规划”的意图,迷失了学校的需要。在众多的立项课题当中,由各级教育科学“规划”部门立项并实施管理的具有教育行政色彩的“规划”课题应该是最为“正宗”的课题,从申报立项、过程管理,到结题鉴定、成果推广,都是由教育行政部门直属科研单位进行直接管理的,因而,这样的“规划”课题也是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竞相申报、刻苦研究并引以为荣的课题。但是,正是这样一种数十年不变的“规划”机制把我们的教育科研逐步引向了歧途。这当然不是“规划”部门的专家居心叵测,而是这样的“规划”目的与基层需要之间有相当的距离,甚至很不一致。“规划”部门管理教育科研有两个基本要求:一是研究的“面”要广,该研究的都要有人研究,面面俱到、没有缺漏才好;二是研究的“点”要深入,特别是重大课题、重点课题、专项课题往往受到格外重视,于是投入大量经费,招募精兵强将进行重点攻关。这样,“
这样,“规划”的计划性、普及性、创新性都得到体现。但是,这样的“规划”与基层学校的需要不完全吻合。虽然,学校的类别不同、级别不同、所处地区不同、基础设施不同、师资和生源不同等,于是遇到的问题也就不同,发展的需要也会各异;但是,教育方针相同,教育内容相似,所遇到的教育的问题也就比较接近。在“规划”指南中找到学校需要的研究方向不是没有可能,但是,需要的课题往往就是热门课题,就是竞争激烈的课题,也就是难以立项的课题,因为,无论多么重要的课题,“规划”部门也往往只需要一个课题组进行研究即可,其它则难以立项。因而,学校为了迎接升格的检查和验收,为了打造品牌和特色,需要有高级别的课题,需要“规划”部门的课题,于是,“规划”中那些缺少关注的、甚至无人问津的课题就成为他们的必然选择。“没人想研究的课题容易立项”成为基层学校的共识,基层学校从对课题研究内容的追求逐渐地转向对课题研究项目的追求,这当然和现行的教育评价失范不无关系,但是我以为,和我们“规划”部门的不当的目标和落后的机制也紧密相连,而且,应该说,这样的“规划”机制引导和助长了中小学教育科研脱离基层学校的实际需要。
2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对于教育科学研究,不同的学校应该有不同的主攻方向,有不同的侧重点。作为擅长“溯源”和“比较”的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他们的教育科学研究更应该注重教育理论、教育方向、教育模式等的研究,因为这样才能够发挥高等院校的特长。而以教育教学为中心的基层学校,则应该以解决从教育教学中发现的问题为科研指向,发动一线教师针对教育教学实际进行教育反思,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则应该是我们矢志不渝的追求。学科背景不同,学术方向不同,工作目标不同,因而研究内容也就不可能一样。但是,因为课题研究是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走向基层学校、走近一线教师的,因而,基层学校和一线教师的教育科学研究,从指导思想、研究目标到教育理论、科研方法,往往深受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教授的影响。因而,基层学校的教师自觉和不自觉地走上了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教育科研的道路,承担了教育理论、教育方向、教育模式等的研究,而自己在教育教学实践中遇到的具体的问题却无从解决,自己的专业化没有能够健康发展。教育家没有当成,“教书匠”也没有当好。正如有些教师所说:“种了别人的地,荒了自己的田”。
3、服务了学校的升格,淡忘了教师的成长。据调查,当前中小学的教育科学研究,主要目的是“支撑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这无疑是正确的。“每一个时代都有它重大的课题,解决了它,就把人类社会向前推进了一步。”(诗人海涅语)同理,每一所学校也都有它重大的课题,解决了它,就会让学校更上一个台阶。学校发展依赖教育科研,应该坚定不移地走教育科研的道路,所谓“科研兴校”正是从这一角度说的,也是不容置疑的。学校的发展和教师的发展应该是相辅相成、紧密相连的,然而,学校的发展与教师的发展又不是一回事,不能把二者混淆起来,更不能把二者割裂开来、对立起来。教师发展是学校发展的必要条件,因此,教师的专业化成长是学校发展的基础,是学校发展的当务之急,教师专业化发展是学校发展的逻辑起点。然而,我们的一些学校为了升格,为了吸引生源,为了提高办学效益,发动全校教师,集中优势兵力,研究“主打”课题;而教师自己在教育教学中遇到的问题却没有关注,没有总结,没有反思,更没有立项研究。我们是不是舍本逐末了,是不是缘木求鱼了呢?
二、专业成长——“个人课题”的追求 1、什么是“个人课题” “个人课题”是以教师个人为研究主体的课题,相对于过去的包括国家级课题、省级课题、市级课题、区县级课题和学校课题在内的“集体课题”。“个人课题”的特征,即“个人课题”区别于其它课题的本质属性就是研究主体是教师个人,而不是“集体”(课题组)。 在过去的课题研究中,绝大多数是“集体课题”,有多人参加的课题组,有许多学校参加的实验学校,甚至有许多实验区参加的课题研究方阵。“集体课题”当然有它的优势:人多势众,群策群力,才智互补,通力合作,便于解决重大问题,支撑办学目标,形成办学特色,等等。但是,“集体课题”也有相对不足之处:人多协调困难,容易相互牵制;活动需要集中,容易影响正常的教学秩序;研究需要经费,有些学校承担不起;课题研究缺乏学科针对性,对于教师个人的专业化成长也没有太多的作用;成员参与程度不高,经常是培养了几个“笔杆子”。“个人课题”的产生正是建立在对于“集体课题”缺陷的批判的基础之上,针对的是教师个人专业化成长。“个人课题”由教师个人承担,研究主体同时也是责任主体,也是利益主体;“个人课题”研究具有灵活性,方便调整和选择,有利于行动研究;“个人课题”源于教师个人的教育教学实际问题,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对于教师专业化成长极为有利。
为什么不叫“小课题”或者“微型课题”?因为“小课题”和“微型课题”难以界定,与其它课题难以区别。“小”到什么程度,“微”到什么程度才能与其它课题区别开呢?界限不清,特点也就难以凸显,因而“小课题”“微型课题”的优势也就难以突出,难以发挥。而“个人”和“集体”相对,特征鲜明。我们过去的“规划”课题基本上都属于“集体课题”,都有课题组成员,有主持人,有课题组组长;而“个人课题”研究者只有一个人,与“集体课题”的界限清楚,区别明显。并且,这一区别可以突出“个人课题”的本质特征,可以突出“个人课题”的自主性、灵活性、针对性、实践性和适用性等诸多优越性。 除了研究主体是教师个体这一特征以外,南京市的“个人课题”还具备了三个特征:一是“规划”课题。南京市的“个人课题”,由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认可,纳入南京市规划办“十一五”规划,带有行政色彩。二是市级课题。“个人课题”不是教师自己的课题,不是学校课题,也不是区(县)的课题,而是南京市的市级课题,级别很高。三是高质量课题。规划培训由南京市教科所进行;课题方案评审由“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专家评审,立项由南京市教育局发文;课题由南京市教科所信息研究中心组织专家进行针对性指导和严格管理;课题研究成果由“南京市教育科学学术委员会”鉴定,获得三等奖以上,均可以结题,发给课题结题证书,同时,成果纳入每年一度的论文评审,获奖成果发给论文获奖证书。
2、为什么要做“个人课题” 我们认为,“个人课题”可以大大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大家都知道教育科研是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第一生产力”,我们也常说“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也有确实有一些学校和部分教师通过教育科研有了相当的进步和发展;但是,广大学校和许多教师并没有从中获得多少收益。原因何在?在于我们的教育科研的方向出现了偏差。中小学的教育科研应该有两项基本任务。一是集中优势力量研究学校发展的重大问题,用课题研究来支撑学校的办学目标,用课题研究来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用课题研究来烘托科研气氛,这是重要的,也是必要的。二是发动教师积极参与教育教学改革,在实践中找到真问题,进行真研究,以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前者针对的是学校,后者针对的是教师个人。在过去的日子里,我们通常做了第一件事情,而且,还没有扎扎实实地做好。而第二件事情我们却淡忘了。其实,对于教师来说,对于学校来说,“个人课题”的研究尤其重要。教师群体是由教师个体组成的,学校的实力体现在每一位教师个体身上。因此,没有教师个体的成长,没有教师专业化的发展,学校的发展就会成为无源之水,办学特色也就成了空中楼阁。“个人课题”的研究的意义还远不止这些,“个人课题”的研究,还能够培养教师的科研意识,使教师熟练掌握科研方法,从而提高教师科研的能力,反过来又可以促进“集体课题”的研究。
“个人课题”特别关注青年教师的发展。一般来说,“集体”课题的主持人多数为校长、副校长等学校领导,因为校长是学校的灵魂,是学校一切工作的领导者,因而学校的“主打”课题,一般是瞄准着办学目标和办学特色的,这样的课题研究规模宏大,涉及面广,由校长主持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再说,课题研究需要一定的经费,需要必要的协调,需要领导的认可,没有了校长的支持,课题研究也会出现困难。于是,一般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或者无缘参加,或者被“边缘化”,难以得到足够的重视和必要的锻炼。另外,市级以上“规划”课题还有一项规定,其主持人需要有高级教师职称。如果顺利的话,一个教师一般需要经过12年的打磨,才能评上高级职称;也就是说,青年教师在从教12年以内,难以成为“规划”课题主持人。这对于青年教师成长极为不利。而“个人课题”突破了这一规定,因为“个人课题”只认方案的科学性、创新性、操作性和针对性,不管主持人的身份、年龄、职称等其它因素,这为有志青年提供了一个施展才华的宽阔的平台,因而,南京市的规划“个人课题”深受一线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热烈欢迎。
、怎样做好“个人课题” 从管理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尤其需要加强管理。一要加强培训、严格评审,使立项的“个人课题”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和很强的操作性;二要加强管理、悉心指导,使“个人课题”研究过程扎实,符合研究规律;三要加强交流,建设平台,使“个人课题”研究者能够在交流中成长,在互动中进步;四要加强鉴定,严格把关,使“个人课题”研究有序有效,推进教育教学的改革。南京市教科所准备建设“个人课题”研究网络平台,展示“个人课题”研究成果,提供“个人课题”研究咨询。 从研究者的角度看,“个人课题”研究方向尤其需要认真选择。决定“个人课题”研究质量的因素很多,诸如研究者扎实的态度、科学的精神、适当的方法、反思的能力等,对于课题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我们以为,选择一个切实可行的课题则是关键中的关键。“个人课题”的选择,一是选题需要具有针对性。针对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也就是说,问题来源于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二是切口需要小巧。一个问题、一个现象、一个学生、一种方法、一次活动等,均可以成为“个人课题”。三是内容切合自己特长。题目虽好,但不是自己的专长,不是自己的爱好,再好的课题也难以研究。应该选择自己有一定的积累、有话可说的课题为好。四是方向对准教育教学实践。理论问题我们可以通过学校申报“集体课题”加以研究,“个人课题”还是需要选择实践问题,进行实践研究。
诸如下列课题可供选择和参考:某一个后进生的转化、一个心理问题的解决、一个优秀学生成长路径、亲子交流的成功或者失败的案例、创新型班委设置(如设置调解委员等)、班级养花(或者养鱼等)实验、一次创新的活动(负重生活一天、给母亲洗脚、集体打工等)、城乡学生角色互换实验、班报班刊研究、班级运动队建设、网页制作比赛、网站管理新方法、新型“家访”、“校访”实验、班级开放日活动、班级××节、学生周记的作用与管理、网上“日记”探索、网上“家校联系薄”、小手拉大手活动、作业革命、他为什么不发言、个性化“预习”、提高记忆力的策略、让注意力集中的方法、学习(上课、作业)的坏习惯、什么时候记忆效果最好、读书情况调查、学生的过重负担是从哪里来的、学生讲课的尝试、双休日学生活动安排、寒暑假学生最佳活动、学生喜欢的课堂教学、学生喜欢的任课教师、学生喜欢的学习方式、可以删除的学习内容、新型学习小组建设、互助型朋友、作业设计的原则、男女同桌的调查、一种有效的作文方式、口语交际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练字三部曲、学生文集的编辑、培养班级新闻发言人,……
三、实践智慧——一线教师的选择 教师的专业成长,特别是中小学一线教师的专业成长主要体现在教育教学的实践能力和实践智慧,所以,在专业成长的目标的引领下,追求实践智慧成为一线教师的必然选择。 在南京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的领导下,2005年开始,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制定“个人课题”实施方案,并进行了广泛的宣传。许多区县分管教育科研的领导和广大一线教师就表现出浓厚的兴趣。2006年3月,举办了全市“个人课题”申报培训,计划培训700人,现场来了1200人,出现了空前火爆的场面。材料不够分发,就两位教师合看一份;座位不够,就站着听讲座。现场气氛热烈,令科研管理者感动。原计划立1000项“个人课题”,而在区县教科室限制数量、初选上报的基础上实际申报2200余项,语文、数学、外语三门学科类的“个人课题”共申报1229项,占申报总数的一半以上。广大教师对于“个人课题”表现出极大的兴趣,主要是因为这样的课题研究能够解决自己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能够增进自己的实践智慧 溧水县东庐中学孙健老师的《批评策略的研究》就是一个在教育理论指导下注重实践智慧研究的典型方案,我们从其“课题的界定和依据”“课题研究内容”可以看出这一鲜明特征:
南京市2006年教育科学规划“个人课题”申报表 姓 名 孙健 所在学校 溧水县东庐中学 邮 编 性 别 女 职 称 中学初级教师 学 科 姓 名 孙健 所在学校 溧水县东庐中学 邮 编 性 别 女 职 称 中学初级教师 学 科 英语、历史 文化程度 大专毕业 职 务 中学教师 电 话
课题及 课题界定 课题: 《批评策略的研究》 “批评”原指对人的思想和行为作出评价和判断,这里单指教师、家长、同学等对学生的缺点、错误提出评价和意见。 “策略”,原指根据形势发展而制定行动计划,此指学校教育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批评策略的研究”就是研究教育情境中有效使用批评的方式和方法。
研究目标及理论依据 研究目标:1、研究批评的理论依据、功能作用、心理机制等;2、研究批评与表扬的相互关系;3、重点研究有效批评的方式和方法。(前两项是研究的基础,后一项是研究的重点) 理论依据之一:教育学班级组织原理。班级是学校的一个正式的基层组织,为了完成教育目标,教师必须有对儿童施加影响的正当权力,或批评,或表扬,激发学生的动机,保障学生健康成长。 理论依据之二:心理学品德态度形成与改变原理。品德态度的形成与改变有“顺从”“认同”“内化”三个阶段,而形成与改变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来自外部的压力。一种是直接压力,奖励是肯定性压力,惩罚是否定性压力;还有一种是间接性压力(情境压力),是特定的环境、群体舆论、成员态度所形成的压力。批评要注意学生自尊心和其它心理因素的影响,注意批评的方法,讲究批评的艺术。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1、4月——5月:调查阶段。采用教育调查法,对教师成功和失败的批评案例进行调查,并进行分析和总结;对学生进行关于批评的问卷和访谈,了解学生对于批评的态度、看法,调查学生能够接受的批评和难以接受的批评,进行比较和研究。 2、6月——7月:思辨阶段。运用文献研究法,深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等关于批评教育的相关教育理论,对批评进行理论上的研究,为研究批评的策略奠定理论基础;设计研究批评的策略,制定实施方案,并进行方案的可行性论证。
研究过程及方法选择 3、8月——9月:实施阶段。根据制定的批评教育研究的实施方案,进行实证性研究;每一种策略都要进行数次验证性研究,记录实施过程和效果,同时,进行实验的比较,寻找原因;采用行动研究的方法,根据实施的情况和反馈的结果,及时调整策略。 4、10月——11月:总结阶段。收集和整理研究资料,分析和研究实验情况,总结和提炼研究成果,写一份有设计、有实施、有案例的关于批评策略研究的研究报告。
研究成果及呈现方式 成果形式:1、《批评策略的研究》课题研究报告一份;2、《批评的策略》论文一篇; 成果内容:批评的策略;1、主体变化的批评策略;2、直接针对的批评策略; 3、 营造氛围的批评策略; 4、 把握分寸的批评策略;5 照顾自尊的批评策略;6、无声批评的批评策略。
课题创新 要点 课题创新要点 创新要点: 1、选题新颖实用。批评只是教育方式的一种,是一种重要的不可或缺的教育方式,但是,现在的批评已经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淡化了,甚至淡忘了。研究批评,可以有效地弥补“赏识教育”的不足,与“表扬”相辅相成。 2、角度小巧准确。本课题在研究批评的理论、功用、机制的基础上,着重研究批评的策略。并不是所有批评都能有效,有效的批评应该是正确的、准确的、必要的、有分寸的、艺术的批评。所以本课题着重研究“策略”。 3、研究基础扎实。研究者是教育情境中人,研究在教育情境中进行,研究的是教育情境。对于批评的策略,研究者已经有了深刻体会,有了一定的经验,也经过了一定的思考,因此,本课题研究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4、主攻方向“六大批评策略”具有创新意义。
区(县)教科研主管部门意见
低年级“多读书,读好书”养成教育的案例研究 小学高年级儿童诗的教学与研究 低年级儿童同情心养成实践策略研究 利用分层设计优化小学语文一年级课内作业 小班低年级学生生活化识字教学策略的研究 苏教版高中语文实验教科书的作业系统研究 中学作文个性化的教学研究 五年制高职作文教学评价的研究与实践 引导小班低年级学生“专心倾听”的案例研究 小学生同桌交往对其个体的影响语文小学 阅读教学预设与生成关键点的选择策略 低年级小学语文作业错误的研究 培养后进生学习动力策略的研究
语文小学高年级语文“作业超市”的案例研究 语文低年级智障学生趣味化识字的研究 语文试谈高中语文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 语文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和对策 语文小说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素质的尝试 语文小学生高年段课外阅读的有效指导个案研究 语文高中生的学习方法障碍及辅导 语文对智障学生行为问题处理的个案研究 语文苏教版六年级语文读写结合优化设计的探究 语文小学中年级学生错别字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数学对数学后进生进行赏识教育的研究 数学流动人口子女教育问题的个案研究 数学优化课堂教学的案例研究数学优化 数学课堂教学环节的案例研究数学优化智障学生 数学操作活动的研究数学智障儿童
中学“小班化”英语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研究 构词法在高中英语词汇教学中的运用的研究 新课标下中学英语作业布置法的实践与研究 英语学习评价中“评价表”使用的思考与实践 小学英语生活化——生成性动态教学资源开发的案例研究 小班化英语教学中课堂即时评价的研究 浅谈初中英语词汇与高一第四模块词汇衔接 若干偏科学生的认知方式的补救与训练研究 培养学生学习英语兴趣,提高学生运用语言的综合能力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成长记录袋”评价的研究 幼儿指偶表演游戏环境创设的研究表演游戏中规则的制定与呈现方式的实践研究
大班幼儿手指表演游戏活动中教师指导策略的研究 调查表在主题活动实施中作用的研究 幼儿园主题活动背景下物质环境的创设 在表演游戏中丰富中班幼儿身体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在主题活动中开展小班幼儿表演游戏的实践研究 表演游戏中教师介入策略的案例研究 “早期阅读”文本导入策略对提升中班幼儿作品理解能力的研究 游戏情境在小班美术活动中的运用主题活动背景下开展小班角色游戏的研究 影响大班幼儿对表演游戏选择的因素调查研究
新课程改革下学生档案袋评价研究 化学教学中有效学习的案例研究 小学教师教育科研自觉的案例研究 生物课堂教学案例与片段的反思研究 高中物理新课程教材变化研究及相关教学策略研究 高中学生道德失范的成因与对策 少儿声乐教学帮助孩子提高审美意识和表现力的研究 音乐学习中”听”的探究古诗文中地理知识教学的研究 利用”说说我的心里话”进行师生交流的案例研究
校本课程之《金陵诗词欣赏》开发与研究 小班学生良好倾听能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自主——合作”式学习与学习潜能开发研究 小学中高年级“批注式阅读教学”操作策略的研究 关于小学生情感偏差教育的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教学策略的研究 中学语文“体验感悟”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 开发语文教学资源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语传统文化教育》选修课程开发 承继传统文化,促进语文教育现代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 中学语文生本立意的课堂设问技巧的初步研究
高中问题式的主体性阅读教学探究 古诗鉴赏中学生审美主体作用的研究 综合实践活动中培养低年级小班学生生活责任心的探索与实践 初中语文复习课教学策略的研究 初中语文“合作探究式”课堂教学模式的研究 高中语文课堂合作学习的实践研究 初中体验式作文教学的研究与实践 初中语文阅读中学生质疑能力的探究 小学语文“情境型”课外练习设计的实践研究 职校语文分层教学的研究
职校学生语文厌学的原因及对策的调查研究 理科班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心理排斥分析研究 语文教学中的情感教育探究 中学生的问题行为及其应对策略 新课程理念下初中语文综合性学习研究 他为什么不发言——高中课堂互动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 指导高年级课外阅读,丰富语言积累的实践与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策略研究 “小组合作”模式在中年级班级管理中运用实施的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有效性提问的实践与研究 传统文化在语文教学中渗透的案例研究
和谐文化生态中传统的缺失——我的古诗文诵读与文史启蒙教育 小学语文常态课教学机智成因的探索 合作学习与作文教学的研究 小学生逆反心理的分析与对策研究 小学语文自主阅读学习方法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儿童精神成长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实施中儿童个性化作文教学的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话语转化方式的对比研究 诵读蒙学经典培养低年段儿童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语文“立体化”作文教学的案例研究 让经典诵读伴随小学生语文学习的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两自”教学的案例研究 小班化语文课堂教学注重“活化”教学内容和延伸教材的案例研究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与实践活动紧密结合的案例研究 优化小学生良好交往品质的体验式教育的策略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励志类图书课外阅读指导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研究“社区垃圾箱旁边为何有垃圾”活动)中对学生进行公民意识教育的研究 促进师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评价策略 小学语文教学中弘扬民族文化的策略研究 提高小学高年级学生语文信息素养的方法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研究 通过“评书赏析”提高中年级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案例研究
从指导课外阅读入手培养学生英语阅读能力 改善高中英语低分学生学习状况的案例研究 中学英语课堂教学的跨文化意识渗透研究 高中英语“线索型”阅读教学的案例研究 网络资源优化英语阅读教学的研究 “文化意识”对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兴趣的实验研究 利用英语报刊开发校本课程的研究 目标学习条件下学生学习主动性培养 小学小班化教育环境下提高三年级学生英语认读能力的策略研究 小学生英语阅读障碍及其对策的研究 小学英语新授课课堂导入方法的实践研究 小学英语兴趣教学法的调查研究
改进寒暑假作业的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高职学生英语学习“厌学”之原因分析及对策 演讲法对提高学生听说能力作用的研究 小学英语对话教学的研究 职校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策略研究 职业中学英语“体验成功”教学案例的探索 艺术类考生提高高考英语复习效率的策略研究 小学英语学生有效资源策略培养的案例研究 高中英语教学“创设情境,在协作交流中习得默会知识”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初中学困生数学思维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构建和谐小学英语课堂”教学调控策略的研究 小组合作学习在普通高中英语新课改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解决策略 初中学困生数学思维障碍成因与对策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策略研究 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数学课堂教学策略的实践研究 小学高年段数学“体验”式学习的研究 小学数学“教师指导——学生自控”的教学研究 小学生数学素养的调查研究 中年级学生学习责任心培养系列活动的开发与实践 初一数学课堂教学中自主探究式学习模式的操作的研究 发挥操作在提高小学数学课堂效率作用的研究
初级中学学困生数学思维能力培养与对策的研究 提高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能力的研究 培养中学生数学自学能力的方法研究 信息技术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回归生活促进学习兴趣的实践研究 概念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的案例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生数学阅读能力的调查与分析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实施有效讨论的研究 让学生在目标学习活动中主动发展 小学数学课程文化资源利用和开发 新课程标准下小学师生和谐关系的研究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练习设计的实践研究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合作学习的研究 通过开展心理小课题研究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方式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倾听能力培养的实践研究 低年级学生数学学习情感的现状调查与分析 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问题意识养成的切入点的研究 小学数学课堂交流有效性的案例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让合作学习更有成效的研究 运用信息技术促进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探索与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问题意识的培养研究 小学数学分层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高年级学生数学阅读能力的现状调查及其分析 利用网络环境构建数学学科立体教育平台的研究 小学低年级数学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数学史的应用误区及对策研究 小学数学“练习设计与组织策略”的研究 小学数学疏通“三理”读题教学的实践研究 数学课堂教学中师生对话策略的研究 小学品德生活体验教学的课例研究 小学品德“体验——感悟”教学方法的研究 小学品德活动化教学策略的研究 小学品德教学有效使用教材“留白”的实践研究
小学《品德与社会》开放式教学的研究 团体心理辅导在班级建设中的运用 小学社会学科“小组合作学习”的案例研究 小学品德课与心育课有机整合的实践研究 初中思想政治课活动化教学操作策略的研究 中学思想政治课实施“合作学习”的案例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生活化导入的案例研究 “对话教育”理念下的中学思想政治课教学 家庭教养方式对中学生个性的影响 品德与生活课开放式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 小学品德与生活学科“实践性活动小组”建设的案例研究 单亲家庭子女教育问题研究 构建品德与生活“生活化”课堂的案例研究 初中思想政治课体验式教学的策略
物理学困生学习信息的分析以及对策研究 物理Pc数据采集系统在中学物理实验中的应用研究 物理赏识教育在高中教育中的方法研究 物理信息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有效性的研究 物理初中物理教学中实施探究教学的实践研究 体育小学《体质健康标准》测试与体育课有效结合的案例研究 体育体育课外作业布置与操作的研究 体育开设小学体育形体课的研究 体育初中体育“一根绳子贯穿三年”小班化教学研究 美术培养小学生创作画表现力的研究 美术中学美术基础课方案设计研究 美术小学美术“以美促评”的教学方法研究 美术校本课程“电脑美术课”开发的实践研究 美术高中美术新课程美术鉴赏模块教学模式的研究
美术中学美术“诗情画意”教学方式探索 音乐小学中年级音乐“资料采集”能力的案例研究 音乐小学音乐“活与导”渗透教学案例研究 音乐形体艺术中肢体语言与音乐教学整合的研究 音乐在音乐教学中游戏促进儿童心理健康的案例研究 音乐在音乐学科教学中运用网络技术进行新课型的开发研究 音乐发挥学生社团作用,增强校园心理剧育人功能的研究 音乐中学英语教学中“主动参与,自主学习”的探索与研究 音乐以音乐为主体的学科综合音乐中学 音乐教育中多元文化渗透教学的研究 信息影响初中信息技术优效课堂的要素研究 信息视频案例在中小学校本研修中作用的研究 信息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提升高中学生信息素养研究 信息新课程背景下课堂提问方式的探究
信息信息技术学科主题学习资源的建设和开发 信息以博客为载体的网络教研对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研究 信息少先队活动中责任心培养的系列案例的研究 生物高中生物教学中媒体资源应用的案例研究 生物高中生物概念教学中概念图及inspiration软件应用的实践研究 生物指导学生开展专题研究性学习的策略研究 科学探究式教师培训在小学科学学科中的运用 科学小学小班科学课“课前准备”独立完成和小组完成的责任心的对比实验 科学小学科学训练“五感”探究活动的案例研究 科学少先队活动地方特色化研究
一.做好拟题工作,明确“研”的对象 你可能会说,拟题工作不是在课题申报时都已经完成了吗,怎么正式动手研究还要提做好拟题工作?是的,在课题申报时你确实拟好了课题,但你在开题之时仍要再次拟题。不过这时候的拟题是分析、是修正,是为了进一步明确你要干什么,即看看你研究的对象是否明确,研究的范围是否恰当,想想你应该采用哪些研究方法来完成你的研究工作。这一环节是不能少的,因为你要研究的课题,就是你要解决的问题,是问题,就必然会存在实然与应然的差异,要解决问题,就必须在弄清实然、把握应然的基础上去寻找两者之间的差异。可是实然与应然之间的差异很多、很大,我们不可能把所有的问题都解决掉。这就需要我们对所研究的问题进行纯化,选择有价值和可以研究的问题进行研究,不适合你或别人已经做好了,完全可以照搬的你就不必去研究。从另一角度说,这也是在进一步论证你所拟课题研究的价值和研究的可行性,是你展开课题研究,撰写开题报告必不可少的一步。
何做好拟题工作呢?有学者说,研究者在课题名称的表述中尽可能表明三点:研究对象、研究问题、研究方法。比如“初一代数自学辅导教学的实验研究”,就表明了三点:研究的对象是初一学生;研究的问题是初一代数教学的自学成才辅导方法;研究的方法是实验法。做到这三点,也就基本完成了这一工作。 二.搞好课题论证,明确“研”的方向 搞课题论证,既要明白你研究的背景,即你根据什么,受什么启发而搞的这项研究,研究这个问题的目的是什么,有什么价值,又要调查与本课题有关部门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其中搞清楚与你课题有关的国内外研究的历史和现状尤其重要。只有明白了这些,你才能找到你的课题研究的突破点,保证你课题成果的先进性,从而凸显你的成果的价值。就以我所研究过的课题为例来说吧。参与了省中学语文教学专业委员会主持的一项省级普教科研资助金课题《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实验》研究,这项研究是以省中语会副秘书长曾齐圣先生主编的《初中语文读写结合系列训练指导手
孙子说: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搞课题论证,就是为了知己知彼。知己,才能选择适合自己研究的课题进行研究,而不会去赶时髦;知彼,才能找到自己研究的切入点,明确自己的研究方向,才能不落俗套,不跟在别人后面转,体现自己研究的价值。 三 .编好实验方案,落实“研”的措施 古人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我理解为做一件事之前,一定要有计划,有安排。如果不事先做好安排,这件事往往会半途而废。搞课题研究也如此,不做好研究计划或编好实验方案,就少了对自己研究工作的规范,可能出现做事无头绪,一会儿东,一会儿西或者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甚至一天鱼都不打的情况,这样是不利于研究工作的正常、有序地开展的。 制定研究计划、编写实验方案,目的就是要明确研究实施的内容、时间、步骤。对每一个阶段需要做的工作,这段工作所要花费的时间,结束时应该形成的成果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这样做,研究者既可以严格按步骤和时间要求进行研究,自己督促自己按时完成研究任务,检查计划完成情况,从而保证课题研究按时按质完成,有便于课题管理者据此进行课题管理、检查、督促。
当然,计划制定之后,也是可以调整和修改的。这要视你研究的具体情况而定。 四.强化过程管理,重视“研”的过程 前面三项工作,都只能说是为课题研究做的准备,接下来的研究实施过程,才是最辛苦也最有乐趣的。它既考验着你的决心与毅力,也决定着你能不能取得成果以及取得的成果价值的大小。因此,这一环节,是课题研究中最重要的环节。如何做好这一环节的工作. 1.要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 要有一个会思考的大脑,就是说你的研究方向明确之后,你就要在工作实践中有意识的按照实验方案规定的步骤去实施研究。在研究中,一方面要思考自己的设想有没有理论支持和经验基础,这些理论和经验是从哪些方面支持我的设想的;另一方面要思考我的实践与我的设想之间存在的差距,即我的实践是否达
到我的设想的要求,如果没有达到,是我实践方面的原因?还是设想不合理?就该从哪些方面对自己的设想进行修改或者对实验因子进行控制?这里的思考,其实就是对自己研究过程的监控、反思与调节,这样做能够保证研究过程不偏离自己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有利于完善自己的研究课题。 2.要有一个会学习的大脑 我们中小学教师搞教育科研与专家学者搞教育科研有不同之处。专家学者的教育科研是运用科学方法,描述和解释教育现象,探索未知,获得有价值的发现。他们重在描述、揭示教育现象,建构教育理论,是以旁观者的身份,对别人的教育教学活动加以解读。我们中小学教师的教育科研是自己作为教育过程的当事人,对自己的教育行为进行总结、反思与改进,以构建自己的教育理想,创造独特的教育艺术,形成个人的实践能力。是置身教育情景、在教育行为中研究教育,我们应重在实践,追求更为合理的教育教学行为。这一区别,告诉我们,我们的研究是以实践为主,直接解决教育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实践问题,离不开理论的指导,或者说有了理论的指导更有助于我们理性的解决问题。因此,不断学习,有针对性地学习,提高自身的理论修养,是你从事教育科学研究必须进行的一项工作。
如何学、学什么呢?我的体会有两点:一是为课题研究需要而学习。比如在研的课题中所构建的“四环节”课堂教学模式,就是受前苏联心理学家列昂节夫的“环状结构”理论和现代认知心理学的启发。列昂节夫通过对人的活动结构进行分析,认为一切活动的结构都是环状的,是由彼此联系的三个基本环节组成的,即①内导作用;②同对象环节实际接触的效应过程;③借助于返回联系修正和充实起初传入的印象。当代著名心理学家布鲁纳认为把知识“放进构造得很好的模式里面”更容易记忆;学习一个模式,有助于理解可能遇到的其他类似事物。元学习理论认为:人是积极主动的有机体,人能够计划未来,监视现在,有效控制自己的学习过程。据此,我设计出了教学模式的基本结构:导入定向---示范指导 ----练习巩固 ---迁移创造,并细化为三种课型即:教读课,给学生一种学习的方法、练习课,给学习一个实践的机会、作文及作文评讲课,给学生一个综合演练的机会与训练的要求想适应。再比如你研究的课题是新课程标准下教师观念的转变问题,那么你首先必须学习的是新的课程标准,了解新的课程标准与课程改革的理论基础。
接下来你再深入一点就要去读读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发展心理学家加德纳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论,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知心理学原理,布鲁纳以认知心理学理论为指导提出的结构主义课程观和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为指导的人本主义课程观,了解著名的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人的发展层次论等。这些理论,它会告诉你作为教育者,应该如何定位自己的角色以及如何定位和理解学生的角色,如何让学生从被动的、接受的、封闭的学习方转变为主动的、发现的、合作的学习方式,如何培养学生自主与探索精神,如何发挥学生的主体意识、创造性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再从这些理论高度来研究教师观念的转变问题,你就会觉得很容易了,其成果的意义也就非同一般了。二是广泛阅读。这涉及的范围比较宽了,涉及的领域也就比较多了。但你可以由教育、心理领域向其他领域辐射,逐步扩大。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其他领域的理论、经验、案例都可能给你以意想不到的启发。这也可能成为你征服专家,让他给你的成果评奖投赞成票的一个重要砝码。
3.要有一双勤劳的手 要有一双勤劳的双手,就是说要及时收集、整理资料。只有脑勤是不够的,因为课题结题鉴定的时候,专家不仅要看你的成果报告,更要看你研究的过程资料,即我们所说的附件材料。这是既是证明你研究过程真实性的最重要的资料,也是你提炼成果的基础。 如何做到手勤呢? 一是建立资料档案,勤于档案的归类。科研中,你的课题申报书、开题报告、研究计划、研究方案、阶段工作计划与总结、个案记录与分析、专题讨论的会议记录、外出学习交流的记录等都是证明你研究过程的重要资料,你得在平时就做好收集与保管。有些资料你是临时补不起的。 二是勤于写作。在研究中,一有感触或心得,就要及时记录下来。积累到一定程度,就要及时整理成文,不能到了结题的时候来搞突击,高质量的论文是突击不来的。论文写好之后,要敢于投稿或参加学术交流。如果你的论文发表或者获奖了,那说明你的研究成果得到别人认同了,你的研究有一定深度、有一定价值了。这对通过专家的结题鉴定和成果评奖都是有很大好处的。
五.做好总结反思,体现“研”的价值 总结反思,既体现在研究的过程之中,也体现在结题总结之时。过程的反思与总结,前面已经讲过,在此不重复。这里主要谈谈结题阶段的总结与反思。 结题工作是总结个案,建构模式,提升理念并使这三者成为一个有机整体的过程,也是体现你研究价值的过程。一般说来,一个比较成功、比较充实的教育研究成果,应该有大量能证明你研究成果的案例,有一个别人可借鉴并能依法操作的模式,同时也应该有一两个思想的亮点,即比较先进的理念。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而无论是在个案分析、模式构建还是理念提升的过程中,都需要总结反思。
1.教育经验总结的主要任务是提升经验的科学水平 教育经验总结的科学水平可以分为三个层次:具体经验总结、一般经验总结、科学经验总结。 (1)大多教师的经验还处于具体经验总结水平,即比较原始,但非常重要。 教育活动过程+效果+体会 “教育活动过程”包括活动目的、内容、准备、活动经过、师生参与情况。 “效果”包括是否达到了活动目标、学生反映、收获。 “体会”包括教师感受、对活动优点认识(这是具有经验所在) 优点是生动活泼,易于学习参考,但还需提升。
(2)要将具体经验总结上升到一般经验总结 一般相对于具体,以具体经验总结为基础,从中概括出一般的工作形式,形成一般化的操作。 主要内容包括:①一种教育活动(方法)的基本程序和举例 ②这种教育活动(方法)的指导思想和优越性 ③这种教育活动(方法)实施范围和实施的具体建议 (3)通过科学经验总结,把教育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 科学经验总结是经验总结最高层次,主要是对一般经验总结进行分析,揭示经验的实质,主要内容之间的相互关系,在教育工作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把经验上升为教育理论,这是教育科研的目标。 2.善于发现和判断先进的教育经验
(1)高成效性——关键是提高教育效益 如果用牺牲其他方面而取得某一方面成效的方法,不能算先进经验。例如:加班加点 问题1.加班加点是否一定能提高成绩? 问题2.作业量与学业成绩是否正相关? (2)新颖性——经验有一定的独到之处 具有新的内容、新的形式、新的方法、或者在经验的基础上提出新的教育思想和教育理论。 ①面对当前新课改中的新情况和新问题,有些原来的做法已不适应,就需要创造新的经验来加以解决。 ②对老问题的研究也可以总结出新的教育经验例:学生学习分化的研究,问题学生的研究。 (3)稳定性——先进经验能经得起反复实践的检验,特别要注意长期以来,效果一贯良好的教师的经验,在适当范围推广经验,考察经验的稳定性。
(4)现实性——先进教育经验反映当前教育教学实际工作中存在的,广大教师、家长都关心并且能解决的问题。例如:学生学习的有效性问题,教师很累,学生很累,成绩不高。 (5)可接受性——要考虑到教师的能否接受。没有特殊优惠的待遇和环境的条件下所形成的经验,教师在接受这种经验时认为,他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这样的经验就有接受性。教育经验的操作性强,应具体、简便、易懂。总结经验不能进行空洞的说教,注意概括操作特点、操作步骤。例:可形成若干操作条例、操作“口诀” 使人易学、易记,便于使用。 (6)发展性——先进经验不仅具有现实性,有效解决当前的教育问题,也需要有发展的认识,总结和研究适应面向明天的教育经验。
3.怎样总结教育经验 (1)首先要详细有事实材料——经验总结必须从积累材料开始,必须以实践事实为依据,只有占有足够的事实材料,才能有效地总结,揭示教育规律。包括:案例、个案、教育教学活动的计划、教案,学生发展的材料,现场观察材料,如听课笔记、教学日记、录音、录象、调查材料,执教人员的谈话记录、录音,有关研讨会的记录与述评,领导的反映,学生座谈与谈话记录等。材料积累必须真实,不能按事先构想的框架去挑选材料来证明某些观点。不能离开事实本来面貌,离开材料真实性无法得出科学结论,零碎不系统的材料可能“失真“,把结论引入歧途。 (2)通过文献研究,建立可靠的理论支撑点,经验总结要依据事实,但不是事实的简单堆砌,因为事实只能告诉我们是什么,而教科研关注“为什么”为了对经验进行合理解释,需要有科学理论的指导和支撑。因此,必须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学、心理学、课改有关理论,运用这些理论去解释经验,使结论有可靠的理论支撑。
(3)要提炼出经验的主题 什么是经验的主题?是贯穿在整个实践过程中,起主导作用的、反映行为实质的一种思想观念。例:溧水县东庐中学的“讲学稿”背后的思想观念是什么? 如果经验主题不明确,经验只能是杂乱无章的事实。主题明确,才能使具体经验形成有生命的整体,才能使人们不仅看到一大堆事实,还能通过这些事实,看到经验的“灵魂”以及重要的精神,而不仅仅是机械摹仿。 怎样提炼经验的主体?关键是抓住重点,例如:师大附中一位教师上课效果很好,学生学得活,总结经验时有许多材料,但主要从教学为什么“活”这一特点抓住了教师调动学生思维积极性的教学方法,这是这位教师经验的主题。 因此,主题提炼必须以事实为基础,抓住事实集中反映的思想,要舍弃一些与主题关系不大的事实,如:与学生关系好,对教材熟悉等。
(4)揭示教育措施与教育效果的关系,形成自己观点。 这是经验上升到理论的过程,也是经验总结的重点和难点,经验总结不能只停留在“我做了什么”?“效果如何”?这二点上,任务是在“措施”与“效果”之间架起一座桥梁,说明教育活动通过何种途径去实现教育效果的,并形成自己的若干观点。例:凤凰街小学校本课程开发,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纵向分析校本课程开发的每个环节对学生个性发展有什么影响。横向分析校本课程活动中各种教育因素如目标、内容、教学方法、学校、环境之间的相互联系,是如何产生教育作用的,这就形成了许多自己的观点,也就是上升到理性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