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质数和合数 2 的因数( ) 6 的因数( ) 10 的因数 ( ) 12 的因数 ( ) 14 的因数 ( ) 11 的因数 ( ) 4 的因数( ) 9 的因数( ) 8 的因数( ) 7 的因数( ) 1 、 2 、 3 、 4 、 6 、 12 1 、 11 1 、 2 、 5 、 10.
Advertisements

第四章 世界力量的分化与重组 第一节 社会主义阵营解体 一、 社会主义各国关系的恶化 1 、苏南冲突.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九课 第一 框 总览 第四单元 知识细解一 知识细解二 对点训练.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第3版 冯特君 主编.
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论 主讲人:王 琼 尹全姣 说课人:边 辽.
“中国梦”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政治生活》 高三一轮复习教案 第八课 石家庄市24中学 马京乔 注:因为word文件出点问题,先把PPT课件发给您。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九课 维护世界和平 促进共同发展 第二框 世界多极化: 不可逆转.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中国能源安全 ——形势与对策 主讲 董玲.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区级课题汇报 (初期) 汇报人:建平中学周宁医 2008年9月27日.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第十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和国际战略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情景导思: 近百年历史进程 两次世界大战——冷战——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21世纪头20年是重要战略机遇期.
第10课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 社会主义.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高三政治第一轮复习 《政治生活》 课件设计与制作 珠海四中李凤萍.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社会主义经济理论 第七章.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轻化工程323寝室 邱 军 许 超 黄国强 熊 宏 李大威 孔卫刚.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回顾 1、主权国家的权利和义务 2、联合国的宗旨 3、国际竞争的实质 4、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五课 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第二框: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两极对峙格局” “极” 是指 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科技实力,能够发挥巨大和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中国是个陆海兼备的大国,有960万平方公里的领土和300万平方公里的海洋国土;陆上边界有2万多公里,与15个国家接壤;大陆海岸线1
第 八 讲 当代中国与世界.
第二讲 国际形势的发展趋势及特点.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毛泽东思想 12建筑学第二小组18~34.
R in Enterprise Environment 企业环境中的R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Greening One Belt One Road The Role of NGOs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Harvard ManageMentor®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人工智能 制作人:蔡燊林 张恩玮.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十三章 国际战略和外交政策

第一节 国际形势的发展及特点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1、毛泽东对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的分析 毛泽东

“三个世界”划分战略(70年代初)    “美国、苏联是第一世界。中间派,日本、欧洲、澳大利亚、加拿大,是第二世界。咱们是第三世界。”他还指出,第三世界人口很多,“亚洲除了日本,都是第三世界。整个非洲都是第三世界,拉丁美洲也是第三世界。” 1974年2月22日,毛泽东 会见赞比亚总统卡翁达

1974年4月,邓小平在联合国第六届特别会议上发言,第一次向世界全面阐述了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由于邓小平的这个著名的发言,毛泽东划分三个世界的战略思想闻名天下。

2、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新判断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者说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发展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 (邓小平 1985年)

2、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战争与革命 和平与发展  时代主题是对一个时期内世界上带全局性、战略性的基本问题或中心任务所作的理论概括。 战争与革命 和平与发展 20世纪60、70年代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的含义 所谓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主要包含有两方面含义,它既是指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又是指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依据何在?  (1)和平与发展是世界发展的基本趋势依据何在?

第一、核武器的出现和核战争的威胁客观上造成了核威慑下的和平状态  

第二、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  

第三、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第三、国际竞争的重点日益转向经济和科技领域   从过去的发动战争转到现在投资战、货币战、人才战。。。。。

第四、现代战争的巨大消耗成为制约战争的因素 战争不但是军事的和政治的竞赛,还是经济的竞赛。当经济实力无法支持战争的巨大消耗时,就会对战争起到很大的限制作用。现代战争的消耗远远超过了历史上战争的消耗,需要非常雄厚的经济实力作后盾。局部战争的消耗即使像美国这样的超级大国也难以承受,世界大战就更加不可想象。

第五、科学技术取代战争成为获得经济利益的重要手段  

第六、世界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刻改变了世界的面貌, 国际力量对比发生了有利于世界和平的深刻变化。 [政治多极化] [经济全球化]

[政治多极化] ① 当今世界出现了多极化的新格局,存在着美国、日本、西欧、中国、俄罗斯五个力量中心。五个力量中心之间存在的相互竞争、相互制约的关系,使军事霸权主义受到更多的制约和限制,有利于世界的安全与稳定。 ② 世界多极化中的任何一“极”或者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或者具有巨大的国际政治影响力。

[经济全球化] 全世界的国家和地区经济相互依存,在生产分工、科技、贸易、金融、投资等领域,逐步走向互相渗透、横向联合、广泛合作、利益共享的新阶段。经济全球化成为当代世界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

(2)和平与发展是世界有待解决的两大课题

一是局部战争从未间断 在世界文明史的5000多年里,人类经历了大小14550多次战争;和平期仅为392年,如果把这5000年当作一天来计算,在24小时中,就有23小时在打仗。人类在这些战争中付出了惨重代价。战争就像恶魔一样,不断吞噬着人类的财富和生命。20世纪,人类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

二是霸权主义、强权政治依然存在

三是恐怖活动频繁发生 巴勒斯坦青年用弹弓向以色列士兵还击

四是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   富国愈富、穷国愈穷,富人愈富、穷人愈穷,这是当今世界的现实。 美国华尔街 贫穷的非洲儿童

·全世界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相当于最穷的57%人口的收入。 联合国《2001年人类发展报告》列举了一系列数字描述全世界贫富差距状况(均按美元购买力平价计算):     ·世界收入差距相当悬殊。1993年,全世界最穷的10%的人口收入仅是最富的10%人口的1.6%。     ·全世界最富的1%人口的收入相当于最穷的57%人口的收入。     ·美国最富有的10%人口(大约2500万人)的收入比世界上最穷的43%人口(大约20亿人)的收入还多。     ·世界上大约25%的人口的收入占全世界收入的75%。     世界银行《2000/2001年发展报告》中说,在新世纪初,贫困仍然是一个全球性

二、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趋势在曲折中发展

1、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多极化的涵义 所谓世界多极化,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对国际关系有突出影响的国家和国家集团相互作用而趋向于形成多极格局的一种发展趋势,是对主要政治力量在全球实力分布状态的一种反映。

[1]政治多极化 两极(美苏对峙 ) 多极(一超多强) 两极(美苏对峙 ) 多极(一超多强) 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 多极化是指世界格局在两极体制瓦解后向多极体制发展的总趋势,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

世界走向多极化的原因: 直接原因:苏联解体 根本原因:二战后世界经济政治发生深刻变化。 日本、西欧的崛起,中国的发展,从根本上动摇了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的霸主地位,多极化正在加速形成。

“一超多强”的局面 一超多强

美国欲称霸世界,可称一超 俄罗斯仍是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日本也将成为世界多极化中的一极 欧盟也是世界多极化中的的一极  中国将在世界多极化中占一席之地

单极与多极之争 美国的超极地位十分稳固:世界单极化? 中国的发展势不可挡:新的超级大国? 团结的欧洲:经济实力、人口、政治影响,能否重现夕日辉煌? 跛脚巨人日本:经济巨人、政治矮子、军事侏儒,能否实现第三次远航? 基础稳固的俄罗斯:基础好、人力资源丰富、科技实力强、自然资源丰裕,能否东山再起?

(1)世界格局多极化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趋势 第一、科技和经济因素是影响世界格局变化的决定性因素 第二、经济全球化进程使单极世界构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第三、世界要和平、国家要发展的时代潮流要求建立多极格局 第四、大国关系的深刻调整推动世界多极化的发展

第五、各国文明的多样性成为世界多极化重要的社会基础  

(2)世界多极化的最终形成将经历一个漫长、曲折、复杂的演进过程

三、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1、“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 近年来,中国的日渐崛起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与猜测 “对内,加强和平崛起的研究。 对外,加强和平发展的宣传。” ----胡锦涛

1 “中国和平发展道路”命题的由来与界定 1)由来 民间提出------郑必坚、龙永图在亚洲博鳌论坛提倡 官方引用------温总理2003年12月美国哈佛大学演讲引用,胡锦涛在纪念毛泽东同志诞辰11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正式引用,上升为官方思想、意识形态。

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形成战略------温家宝总理在十届人大二次会议(2004年3月)后答记者问全面解释,标志新一代领导人的新战略正式形成。 2005年12月22日,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了《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2 )界定 是通过和平、渐进的方式(不是通过传统的军事扩张、争霸或称霸), 在经济全球化进程中因势利导,趋利避害,既坚持全方位的开放,又坚持独立自主,主要依靠自己的力量,扩大内需,挖掘潜力,走有中国特色的富民强国之路。

温家宝论和平崛起 第一,中国的崛起,利用世界和平的大好时机 第二,中国的崛起,基点放在自己的力量上。

第三,中国的崛起离不开世界。 第四,中国的崛起需要很长时间。 第五,中国的崛起不会妨碍别人。

 2、中国为什么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思考比较: 西方各大国崛起之路

给我们的思考: 回顾历史,国家的崛起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它取决于国家对国际形势的判断和对自身发展模式的主观选择。 国家的发展要有正确的发展理论和理念。 在自身发展模式上,我国摈弃了以往的战争崛起之路,提出以科学发展观作为指导思想,探索新型的和平发展之路。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的必然选择。

基于中国国情的必然选择 (1) 我国的经济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历史性成就,但至今还是一个处在转型关键时期的发展中国家,人口多、底子薄、发展不平衡,仍然面临着一系列的难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面临着重要战略机遇期和矛盾凸显期的中国人民,要使经济持续发展,人民生活进一步提高,就需要作出长期不懈的努力,需要永远坚持走和平发展的道路。

基于中国历史文化传统的必然选择 (2)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和为贵的价值观念。中华文化是一种和平的文化。渴望和平始终是中国人民的精神特征。 讲信修睦、崇尚和平的中国历史文化传统,也决定了中国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的必然性。例如,中国古代思想家提出的“和而不同”,意思是说和谐而不千篇一律,不同而又不彼此冲突,和谐以共生共长,不同以相辅相成,以此去观察和处理问题,不仅有利于我们善待友邻,也有利于我们化解国际矛盾,构建和谐世界。

基于当今世界发展潮流的必然选择 (3) 求和平、促发展、谋合作,是世界各国人民的共同心愿,也是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这是由当今世界发展潮流所决定的。中国是国际社会一员,要实现自己的发展,也要顺应天下大势,与各国共同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不是权宜之计,而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的郑重选择与庄严承诺。

2、中国和平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 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1) 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 自身的发展促进世界和平; (1) 《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依靠自身力量和改革创新实现发展,同时坚持实行对外开放; (2)

(3) 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 (4) 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顺应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努力实现 与各国的互利共赢和共同发展; (3) 坚持和平、发展、合作,与各国共同 致力于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4)

简单地讲,就是坚持和平、开放、合作、和谐、共赢的理念,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3、中国如何走和平发展道路

(1)坚持和平共处,积极营造和平稳定的国际环境 如:积极发展与主要大国的友好合作关系; 积极推进与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关系;积极履行安理会常任理事国的责任义务 ;积极参加联合国维和行动 。

(2)坚持对话合作,积极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2)坚持对话合作,积极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中国将稳定周边作为外交战略的首要任务,坚持“与邻为善、以邻为伴”的周边外交方针,不断加强双边和区域合作,努力营造睦邻友好的周边环境。 

(3)坚持合作共赢,积极营造平等互利的合作环境 

(4)坚持共同安全,积极营造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 (4)坚持共同安全,积极营造互信协作的安全环境  如:加强国际反恐合作;积极推进地区安全对话合作;致力于和平解决争端;积极发展能源安全合作;大力促进防控大规模传染性疾病。

(5)坚持增信释疑,积极营造客观友善的舆论环境 

第二节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一、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的形成和发展

1、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形成

中国外交以战略力量的配置和主要战略方向的调整为标志,先后经历了四个重大的时期和阶段: 第一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50年代末,以联苏反美为主要内容。 第二阶段:从60年代初到60年代末,以联合第三世界,争取西方国家反美反苏为主要内容。 第三阶段;70年代初到70年代末,以联美反苏为主要内容。 第四阶段:80年代到90年代初,以独立自主不结盟战略为核心。

(1) 20世纪50年代的外交政策 新中国初期,毛泽东提出三大外交方针: “另起炉灶”、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 “一边倒”

“另起炉灶”就是新中国的人民政府不承认国民党政府同各国建立的一切旧的外交关系,而是要在新的基础上同各国另行建立新的外交关系。 “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就是指新中国的建立必须清理旧中国残留的对外关系遗迹,建立国内的良好环境,以全新的面貌建立、发展同其它友好国家的关系。 “一边倒”就是在帝国主义对新生的人民政权实行敌视政策的情况下,中国只能倒向社会主义阵营一边。

这三大方针,符合中国人民实现国家安全、独立和维护世界和平的根本利益,为独立自主的新中国外交关系奠定了基础。同时我们党还坚持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同所有国家的友好合作关系。

(2)20世纪60年代的外交政策 20世纪60年代,世界形势仍处于“冷战共处”状态。由于美国对中国实行孤立、封锁和禁运,以及社会主义阵营内部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我国外交政策的重心由引“一边倒”调整为同时反对美苏两个超级大国到处侵略扩张、肆意干涉别国内政的霸权主义政策。

(3)20世纪70年代的外交政策 ——“一条线”、“一大片”战略 “一条线”是指从中国、日本经巴基斯坦、伊朗、土耳其、欧洲到美国都在这条线上。 “一大片”是指这条线周围的所有的国家,对付苏联霸权主义的挑战,为我国赢得了安定的国际环境 。

2、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的发展 (1)邓小平丰富发展和完善了 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问题的重要论断 作出了中国不参加任何集团,不同任何大国结盟的决策 主张超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所有国家建立和发展友好关系

提出要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推动建立和平稳定、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对外开放成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项基本国策。 提出了“一国两制”的构想。

提出冷战后 “冷静观察、稳住阵脚、沉着应付、善于守拙、决不当头、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28字国际战略方针。

(2)江泽民、胡锦涛对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2)江泽民、胡锦涛对独立自主 和平外交政策的新发展

冷战结束后,面对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江泽民继承和发展了邓小平外交思想,继续开创我国外交工作的新局面。

——江泽民提出的新安全观 互信 互利 平等 协作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和平、发展、合作的旗帜,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强调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强调走和平发展道路

二、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 的基本原则

1、坚持独立自主地处理一切国际事务的原则。 一方面是指国家的主权独立 独立自主包括两个方面内容: 另一方面是指本国人民具有处理自己国家一切对内对外事务的独立权利

我国外交政策的独立自主,主要体现在: 坚持把国家主权和安全放在首位 真正不结盟 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对一切国际问题都根据本身的是非曲直决定自己的态度和对策,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的异同来决定亲疏、好恶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不结盟 独立自主的 和平外交政策 不屈从 不划线   不与任何国家和国家集团结盟,不参加任何军事集团 不参加军备竞赛,不进行军事扩张   处理国家关系不以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论亲疏   坚持国家主权独立,不受大国意志左右,不屈从任何外来压力 不对抗

2、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为指导国家间关系的基础准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12月我国政府在同印度就两国在中国西藏地方的关系问题的谈判中首次提出的。

1954年6月28日,周总理会见尼赫鲁发表声明重申了这一协议

1954年6月29日,中、缅两国总理确认了这些原则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

目标 和 平 共 处 准则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平 等 互 利 措施 互 不 干 涉 内 政 保证 互 不 侵 犯 前提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 1954年, 周总理访问印度, 与印度总理尼赫鲁会谈时提出的

按照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处理同世界各国的关系 邓小平会见尼克松 布什与江泽民在上海APEC会议上

3、坚持同发展中国家加强团结 和合作的原则。 中国历来重视同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和合作,把加强同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合作作为自己外交政策的一个基本立足点

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1、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中国维和警察:世界舞台上的和平使者  为维护世界和平,解决国家间的冲突,1948年联合国开始了维持和平行动。 1999年中国开始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在东帝汶、波黑、柬埔寨都有来自中国的工程、交通、医疗等方面的维和人员.作为和平的使者出现在世界的舞台上

2、维护世界多样性,促进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 “我们主张维护世界多样性,提倡国际关系民主化和发展模式多样化。世界是丰富多彩的。世界上的各种文明、不同的社会制度和发展道路应彼此尊重,在竞争比较中取长补短,在求同存异中共同发展。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

国际关系民主化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要坚持各国的事情应由各国人民自己决定,任何国家和外部势力不应也无权干预。另一方面,世界上的事情应由各国平等协商解决。

国际关系民主化的基本要素 国家平等原则 尊重主权和不干涉内政 尊重世界的多样性 互利合作,共同发展

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的重要途径 开展协商对话,有利于当代世界加强沟通、促进合作、消除对立、解决争端 积极参与国际组织的活动和国际规则的制定,把国际组织作为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的主要场所 积极参加和召集国际会议,加强在国际舞台的多边交往与合作,为国际关系民主化创造良好的氛围

3、树立新的安全观念,努力营造长期稳定的国际和平环境。

4、推动建设持久和平与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和谐世界”新理念是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新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对新时期我国外交政策目标的新概括,是指导我国对外工作和处理国际关系的新方针。

2005年4月,胡锦涛主席参加亚非峰会,第一次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主张。

2005年9月15日,联合国成立60周年首脑会议举行第二次全体会议,国家主席胡锦涛出席会议,并发表了题为《努力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的重要讲话。

“我愿就此发表以下几点意见” 第一,坚持多边主义,实现共同安全。 第二,坚持互利合作,实现共同繁荣。 第三,坚持包容精神,共建和谐世界。 第四,坚持积极稳妥方针,推进联合国改革。

(1) 中国提出建设和谐世界的背景 从国际背景看 从国内背景看

(2) 和谐世界的内涵 坚持民主平等,实现协调合作 坚持和睦互信,实现共同安全 坚持公正互利,实现共同发展 坚持包容开放,实现文明对话 (摘自《中国的和平发展道路》白皮书)

(3)中国在建设和谐世界中的主张与做法

我们的主张: 政治上,致力于实现各国和谐相处 经济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利共赢 安全上,致力于实现各国互信协作 文化上,努力实现不同文明相互促进

我们的做法: 发展大国关系 建设和谐周边 立足发展中国家 优化国际秩序 汲取人类成果

携手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 胡锦涛发表演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