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不定積分 不定積分的概念 不定積分的定義 16 不定積分的概念 16.1 不定積分的概念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積分公式。
Advertisements

現見的正法 釋開仁. 2009/12/3 高雄市正信佛教青年會. 何謂現見? 現見: 1 、眼見, 2 、定中見, 3 、證悟見。 《雜阿含 550 經》卷 20 :「聖弟子 念於正法,念於世尊現法、律, 離諸熱惱,非時,通達,即於現法, 緣自覺悟。」 (T02, no. 99, p. 143, c4-6)
釋開仁  佛法不是泛談因果, (1) 是要在 現實的雜染事象中,把握因果 的必然性。這必然理則,佛也 不能使它改變,成佛也只是悟 到這必然理則, (2) 依著清淨的 必然的因緣法去實行完成。
點 觀世音菩薩 分享人生積極正面訊息 創造宇宙合諧快樂能量 無事莫把閒話聊 是非往往閒話生 無 j 無事莫把閒話聊 是非往往閒話生.
為何需要 學習佛法? 2 觀察思惟生命的 真實情 況 圓滿和諧的人生 是大家的 期望 佛法能實現清淨的世界 3.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士嘉堡華人浸信會 二零一一 夏季主日學 認識「佛教」 與「基督教」之分別 王建革、丁家滿 二零一一年七月十日.
智力測驗計分與解釋 輔導老師 黃曉樺.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三)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中觀今論 第十一章 中道之實踐 第一節 頓漸與偏圓.
原文出自《般若經講記》 道一編講於同淨蘭若‧2013年
《十住毘婆沙論》卷14 〈分別二地業道品〉第二十八 講義 p.13-22頁.
清淨道論Visuddhimagga 覺音(Buddhaghosa)著 葉均 譯
【聖嚴法師經典講座系列】 《無量義經》(六)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梁皇寶懺懺文法意 主講者︰永餘法師 2009/5/20 永餘編製.
佛教的四大菩薩.
企業廣論二班本週課程 班別:北08秋02-台北 2008年12月24日 僅供北08秋02台北班上課之用.
中觀今論 第九章 現象與實性之中道 第一節 太過‧不及‧中道 參考資料: 福嚴佛學院, 講義.
認識倍數(一) 設計者:建功國小 盧建宏.
第四章 數列與級數 4-1 等差數列與級數 4-2 等比數列與級數 4-3 無窮等比級數 下一頁 總目錄.
如何撰寫學年文章 學協 學術小組 2002‧10.
人間大學遠距教學 阿含經的菩薩道思想(8) 林崇安教授 2008年4月30日.
靈鷲山慧命成長學院 2017年2月18日 阿彌陀經導讀 -佛教心理分析的觀點
現代心理學 (重修版) 張春興 第一章 對現代心理學的基本認識.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SQL Stored Procedure SQL 預存程序.
法眼僧蹤 融熙詞曲.
1/2/ :38 PM 耶利米書 33:1-3 約翰福音 14:12-14 © 2007 Microsoft Corporation. All rights reserved. Microsoft, Windows, Windows Vista and other product names.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虎克定律與簡諧運動 教師:鄒春旺 日期:2007/10/8
小六專題研習 種水晶(紫色).
第一章 直角坐標系 1-3 函數圖形.
小學常識科簡報 導師﹕Prof. Mak Se Yuen 姓名﹕邱慧萍.
經文:哥林多後書 4:7-15 我們有這寶貝放在瓦器裡,要顯明這莫大的能力是出於神,不是出於我們。 我們四面受敵,卻不被困住;心裡作
How to use Edmodo Alice Lin 8-12th Grade Valencia High School
複 拍 子 國小音樂科學習加油站 Content.edu.tw/primary/music/tp_ck
師父法語.
《成佛之道》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般若波羅蜜 圓融 /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乙二、別釋修學方便 丙一、明教觀宗本 丙二、明二諦觀門 丙三、明起修方便 丁一、明二諦修證次第 丁二、明二諦正觀教學 戊一、世俗假施設門
其他 ER 相關觀念 以及OO模型 國立中央大學 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2002 中央大學。范錚強.
新高中 通識教育科 教案設計分享會 沙田循道衛理中學 許文忠老師 2019/4/25.
第五章、大乘不共法 大乘三系~佛果功德 開仁 /
花 時 間.
【菩提道次第廣論 】
要將一切獻與神 要放一切在死的祭壇上面 火才在這裡顯現
1-1 隨機的意義– P.1.
教育概論 教育原理與制度試題解題與分享 第五組
討論.
好朋友相處之道 10句讓你心有所感的話 mar03280 整 理 Music: Angels Sing.
十善菩薩之修學內容 釋開仁,佛法度假 2012年7月5日.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一) puann1-ceh4-po1-lo5-bit8-to1 sim1-king1
經文:哥林多前書 9 章 我傳福音原沒有可誇的,因為我是不 得已的。若不傳福音,我便有禍了。 我若甘心做這事,就有賞賜;若不甘
參、歌唱的型態與種類 歌唱的藝術.
歸納法(1):歸納法的類別.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信息 永生系列 第四講 永生的過程 (2) 約翰福音 6:50-51 牟張大明姊妹.
十門分別 長行 數 相 次第 訓詞 修習 結頌 差別 相攝 所治 勝利 抉擇.
三十七道品 Bodhipakkhiya 釋開仁.2011年6月15日 高雄正信佛教青年會.
What is “this”? 在物件導向程式設計中,類別的定義就是在說明如果創建了“這個物件”的話,它會具有那些屬性與功能,以及這些功能是如何實現的。 而所謂的“這個物件”就以 this 來表示。 當我們在JavaScript與jQuery中寫 script 程式(函式)時,“誰”呼叫這個函式,這個“誰”就是該函式中所謂的.
大家吉祥.
第二章,教法 第一節、能詮的教法 P.27~30 第二節、教典略說 P.31~39
有趣的計算 如果令A、B、C、D……X、Y、Z這26個英文 字母,分别等於百分之1、2、3、4……24、
經文:約翰一書 5:1-12 凡信耶穌是基督的,都是從神而生,凡愛生 他之神的,也必愛從神生的。
佛教之開展與現代佛教 丘中仁.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大乘通說~禪波羅蜜 呂 勝 強 2014.1.19 報告於香港理工大學蔣震劇院

前言 (來港感想)

引 言 佛法宗教生命的終極關懷

世間法與佛法 (摘自〈沁園春‧雪〉) 江山如此多嬌 引得無數英雄競相折腰 佛法智深悲廣 攝導天下善士景從歸依

您是歸敬三寶的佛教徒嗎? 您認識佛嗎?您信佛嗎? 您知道佛是如何成就佛果的? 您曾發願學「佛」嗎? 我們可以自己再確認確認! 您可曾真正問過自己: 您是歸敬三寶的佛教徒嗎? 您認識佛嗎?您信佛嗎? 您知道佛是如何成就佛果的? 您曾發願學「佛」嗎? 我們可以自己再確認確認!

有些人是學「聲聞阿羅漢」 有些人可能還未決定 如果真正要向「佛」學習 就一定要了解「大乘」

《成佛之道》 〈大乘不共法章〉 不共:『殊勝大』、『含容大』

「佛法」:釋尊為弟子說法,制戒,以悟入正法而實現生 佛法與大乘佛法(辨異) 「佛法」:釋尊為弟子說法,制戒,以悟入正法而實現生 死的解脫為宗。 「大乘佛法」:以發菩提心 (因),修六度等菩薩行(道),圓成佛果為宗。 (《華雨集第二冊》p.2)

解脫道與菩提(薩)道(辨異) 佛因地──菩薩所修行的,是六(或十)波羅密、四攝,都是以「布施」為第一。所以成佛的因行,是菩薩的「菩提道」,攝得解脫道,而不是以解脫道為先的。 (〈《我有明珠一顆》讀後〉,《永光集》,頁229 )

「佛法」是解脫道,「大乘佛法」是菩提道;解脫道是甚深的,菩提道是難行的。 解脫道與菩提(薩)道 「佛法」是解脫道,「大乘佛法」是菩提道;解脫道是甚深的,菩提道是難行的。 (《華雨集第二冊》p.9 ~ p.10) 「名符其實的菩薩,最偉大處,就在他能不為自己著想,以利他為自利。」(《學佛三要》p.153)

大 乘 通 說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聞法而發心,隨機成差別。下求增上生, 現樂後亦樂。中發出離心,涅槃解脫樂。 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樂。依下能起上, 《成佛之道》〈聞法趣入章〉本頌: 聞法而發心,隨機成差別。下求增上生, 現樂後亦樂。中發出離心,涅槃解脫樂。 最上菩提心,悲智究竟樂。依下能起上, 依上能攝下;隨機五三異,歸極唯一大。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一、佛出世之本懷 (一)依人菩薩行而向佛道, 乃契理契機之說 (二)「一切眾生皆成佛道」之說, 乃立本於佛法的世界性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一、佛出世之本懷 《法華經》卷1〈2方便品〉(大正9,7a21-28): 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舍利弗!云何名諸佛世尊唯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諸佛世尊欲令眾生開佛知見使得清淨故出現於世,欲示眾生佛之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悟佛知見故出現於世,欲令眾生入佛知見道故出現於世。舍利弗!是為諸佛以一大事因緣故出現於世。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二、以一乘攝一切 (一)迴小向大 (二)習氣 (三)《大智度論》攝眾生根性有三類,有從 三門入的不同 (四)以「方便說」與「實說」統攝一切,而 入於一乘

二、以一乘攝一切 趣入佛道之方便 2.直入(人乘行) 2.天乘行(淨土行.秘密行) 3.人乘行 性習異:1.信願增上2.慈悲增上3.智慧增上 動機異:1.迴入(二乘行、天乘行) 2.直入(人乘行) 依法異:1.二乘行(聲聞行) 2.天乘行(淨土行.秘密行) 3.人乘行 性習異:1.信願增上2.慈悲增上3.智慧增上

(一)迴小向大 【北傳看法】 1、二乘人不能迴小向大(《般若經》等) 2、二乘人可以迴小向大(《法華經》等) 3、一方面說聲聞聖者不可能發大心, 一方面又暗示了迴心的可能

(一)迴小向大 【南傳看法:不能迴小向大】 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蜜只是到達觀智的行捨智的第一部份。後面部份的行捨智將會直接導向道智。所以在最後一世之前菩薩並不會嘗試去跨越第一部份,因為若他如此做,他就會證悟道果而成為聖者,以及證入涅槃。這樣他就不能成佛。因此我們應注意到菩薩所修的智慧波羅蜜只到行捨智的第一部份而已。(明昆三藏持者大長老《南傳菩薩道》p.323)

壹、綜貫一切,歸於一乘 二、成佛的種性 (一)佛性的意義 (二)成佛的可能性,可分別為二種佛性 (依中觀義說) (三)《法華經》「繫珠喻」的真義 (四)中觀學者依於性空緣起的深義,確 信一乘(大乘三系有不同的看法)

二、成佛的種性 (一)佛性的意義 1、通俗義:佛的體性 2、深 義:成佛的可能性(成佛的因緣)

二、成佛的種性 (二)成佛的可能性,可分別為二種佛性 (依中觀義說) 1、理佛性(知法常無性:真如、法界) 2、行佛性(佛種從緣起:唯識系『法界 等流』聞熏習 ) (1)性種性位:以見佛聞法為因緣,發大菩提心,熏習成大乘佛性。 (2)習種性位:依佛性漸漸修發,使佛種的清淨功能,由下成中,由中成上。 3、初以習成性,次依性成習;以是待修習,一 切佛皆成

二、成佛的種性 (三)《法華經》「繫珠喻」的真義 依「繫珠喻」,這那裡是本有「佛性」?經上說:「諸佛兩足尊,知法常無性,佛種從緣起,是故說一乘。」佛種是從緣而起,依善知識的勸發而起的。所以從緣而起,只因為一切法是常無自性畢竟無性空的。由於一切法無性,所以一切法從緣而起,眾生也能從緣發心,修行而成佛。佛深徹的證知了無性緣起,所以說一乘,一切眾生都可以成佛。《法華經》的思想,原是承《般若》畢竟空義而來的。

二、成佛的種性 (四)中觀學者依於性空緣起的深義, 確信一乘(大乘三系有不同的看法) 中觀學者依於性空緣起的深義,所以是確信一乘的,一切眾生皆可成佛的。但不像真常學者一樣,說如來藏本具一切無量稱性功德。也不像唯識學者,說阿賴耶本有一切無漏種子。因為中觀者信解因果如幻的三世觀,染淨無實的隨緣觀,不會落入非先有自性不可的見地。 (印順導師《以佛法研究佛法》p.342)

大乘三系不同的看法 唯識學者認為【編按:五種性差別】,就有無無漏種子的立場言,確有一分眾生沒有佛性,不能成佛的。具二乘種子,不具成佛無漏種子的,還是不能成佛的,這是唯識與如來藏學者的諍論處。如來藏學者,是以「一乘為究竟,三乘為方便」的,因為一切眾生有如來藏,具足無量清淨功德,個個都可成佛。而唯識學者與此相反,以「三乘為究竟,一乘為方便」,因為佛說一乘,祇是一種方便教說,有些眾生根本不能成佛,怎能說一乘是究竟的?在唯識學者的眼中,《法華經》因此也成為不了義的。(《以佛法研究佛法》 p.337 ~ p.338)

大 乘 通 說 貳、總述大乘心要

貳、總述大乘心要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一)菩提薩埵之意義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三)菩提心的類別 (四)菩提心,是菩薩的根本戒、總相戒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一)菩提薩埵之意義(勇於求無上菩提的人) 《大品般若經》,更以「堅固金剛喻心定不退壞」,「勝心大心」,「決定不傾動心」,「真利樂心」,「愛法、樂法、欣法、熹法」──五義,解說於「大有情眾當為上首」的意義。所舉的五義,不是別的,正是有情的特性。生死流轉中的有情,表現生命力的情意,是堅強的,旺盛的。是情,所以對生命是愛、樂、欣、熹的。釋尊在成佛不久,由於感到有情的「愛阿賴耶,樂阿賴耶,欣阿賴耶,喜阿賴耶」,不容易解脫,而有想入涅槃的傳說。但這種情意,如改變方向,對人,就是「真利樂心」;對正法──無上菩提,就是「愛法、樂法、欣法、熹法」心。菩薩,只是將有情固有的那種堅定、愛著的情意特性,用於無上菩提,因而菩薩在生死流轉中,為了無上菩提,是那樣的堅強,那樣的愛好,那樣的精進!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1、《成佛之道(增注本)》(p.273): 菩提心是志願所在,慈悲心是動機,法空慧是做事的技巧。……有了這三心,一切善行都是大乘法;如離了這三心,或缺少了,什麼也不是成佛的法門了。 2、《佛法概論》(p.257): 菩薩的修行六度,出發於三心,歸結於三心,又進修於三心的推移過程中。試約菩薩行的歷程來解說:一、立菩提願,動大悲心,得性空見──無所得,這即是無貪、無瞋、無癡三善根的擴展。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二)依三心修一切善行 3、這三心是大乘的通行,正與儒者的三達德──智、仁、勇一樣。這本是人類的特勝:憶念勝,梵行勝,堅忍勝;也就是理智的,情感的,意志的特勝。 (《成佛之道(增註本) 》 p.274) 《大般若經》說到菩薩的修行時,總是說:『一切智智相應作意,大悲為首,由無所得而為方便』;這就是本文所說的三心。依此,龍樹的《寶鬘論》說:『本謂菩提心,堅固如山王;大悲遍十方;不依二邊慧』 (《成佛之道(增註本) 》p.273 ~ p.274)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三)菩提心的類別 1、世俗菩提心 (1)願菩提心:「從今日乃至菩提」之信願 (2)行菩提心:菩薩學處,十善行為本,攝為 三聚淨戒。 2、勝義菩提心:明心菩提(得無生法忍) ※三聚淨戒: 一、從離惡防非來說,名律儀戒。 二、從廣集一切善行來說,名攝善法戒。 三、從利益救濟一切眾生來說,名饒益有情戒。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三)菩提心的類別(二道五菩提) 1、發心菩提→願菩提心:生死中發願上求下化(重修習我空) 2、伏心菩提→行菩提心:六度悲濟行中漸降伏 煩惱而與空相應 3、明心菩提→勝義菩提心:利他中,止觀雙運(得無生法忍) 4、出到菩提:嚴土熟生,漸出三界而入佛道 5、究竟菩提:成就無上菩提

一、菩提心為菩薩道的根本 (四)菩提心,是菩薩的根本戒、總相戒 《成佛之道(增注本)》(p.279): 發了菩提心,受過菩薩戒,即使是退證小果,或者退墮到三惡道中,終究要依此菩提心戒的清淨善根,迴入大乘道而成佛的。

二、無上菩提的行、位、果 (一)修學的法門(道品):六度、四攝 (二)經歷的階位:十信、十住,十行, (三)圓滿的佛果 (※隨後廣說 ) 十迴向,十地 (三)圓滿的佛果

參、菩薩六度之前五度 一、總說 (一)六種道品的深化與廣化:三心為導。 (二)五度如盲,般若為導:般若攝導六度 萬行,六度萬行莊嚴般若,趣向一切智海。 (三)六度之特質:施戒及安忍(前三度),多為在家說。廣聚福資糧,是佛色身因。後三度是多為出家人說的,是智慧資糧,是佛的法身因緣。

二、布施、持戒與忍辱度 三度之相互關係 《成佛之道(增注本)》(p.295): 成佛一定要修集攝受眾生的「布施」,護念眾生的「淨戒」,才能利益眾生而後成佛。但眾生是愚昧的,可能會給予布施而不知感恩,或反而相仇害的;護念眾生而持戒,眾生卻偏要來嬈害的。如不能堅忍,施與戒的功德,都是會因而破壞的。……所以菩薩非修忍度不可,而忍成為菩薩的大行之一了!

二、布施度(六度與四攝均以布施為首) 在五乘共法中,布施為三福業的一項。在三乘共法的道品中,是沒有布施的。因為對於厭離世間,急求自證的聲聞,布施是沒有重要意義的。但在這大乘菩提道中,布施又恢復為修道的項目,而且居於第一位。捨己利他,是布施的真正意義,這與利他為先的菩薩心行相合,可知布施在大乘道中的重要性了!大乘的布施,是一般布施的深化廣化。如上面說到,一定要與『菩提心相應,大悲為上首,無所得為方便』而修習。 (《成佛之道(增注本)》 p.281 ~ p.282)

二、布施度(六度與四攝均以布施為首) (《入中論》卷一)。 爾時施性最增勝,為彼菩提第一因。雖施身肉仍殷重,此因能比不現見。彼諸眾生皆求樂,若無資具樂非有,知受用具從施出,故佛先說布施論。 (《入中論》卷一)。

三度之重點(三心為導) 布施 持戒 忍辱 原則 利生: 捨己、利他 護生: 不損他、 普施無畏 種類 態度 與 方式 (三輪體空 ) 攝生:攝化與 護念眾生; 護持施戒功德 種類 1.財施(內外) 2.法施 3.無畏施 1.攝律儀戒 2.攝善法戒 3.饒益有情戒 1.耐怨害忍 2.安受苦忍 3.諦察法忍 態度 與 方式 1.世間施 2.出世間施 (三輪體空 ) 1.如護浮囊,輕重等護 2.不離大乘三心 不離大乘三心

三、精進度 (一)治障難 (二)修四力 1、二障及對治:(1)不想進修 (2)不敢進修 1、二障及對治:(1)不想進修 (2)不敢進修 2、易行方便攝護:以易行的方便道,信願為方便(淨土信願法門 ),引入大乘的精進道。 3、廣大的易行道 不讀《普賢行願品》,不知念佛易行道的內含廣大。不讀《大乘起信論》,不知念佛法門的淺深層次(與龍樹的《智論》、《十住毘婆沙論》相合)。所以我要向現代的念佛易行道者,推薦這經論的廣大義;免得斷章取義,自毀高深廣大的法門! ( 《佛法是救世之光》p.237) (二)修四力

(二)修四力:修集四種力,助成精進。 1 勝解力 深刻的信解善惡、因果、業報,及菩薩行的功德與違犯的過失,生起樂欲而引發精進。 2 堅固力 有決心、恒心,要行得徹底,有始有 終,養成堅定的意志。尊重自己,強 化自力,不能希望他力。 3 歡喜力 法喜充滿而無厭足。 4 休息力 如身心感到疲勞時,應略為休息,以免引起厭倦而障道。

四、禪定度 (一)禪慧二度之重要性 1、定慧之功德:定與慧,在修習成就的(聲聞)菩薩行中,是相應不離的,稱為「止觀雙修」,「定慧均等」。……菩薩的修行,雖重在菩提願,大悲心,迴向等功德,但如沒有定慧,這一切都是不能成就的。所以《解深密經》說:「若諸聲聞,若諸菩薩,若諸如來,所有世間及出世間所有善法,應知皆是此奢摩他及毘缽舍那(止、觀)所得之果」。

四、禪定度 (一)禪慧二度之重要性 2、止觀(定慧)的分別(定義): 止:梵語奢摩他,譯義為止。《解深密經》卷3說:止是「心一境性」;「內心相續」。定是「平等持心」的意思。所以止是安心一境而不散動的。 觀:梵語毘缽舍那,譯義為觀。《解深密經》卷3說,觀是:「正思擇,最極思擇,周遍尋思,周遍伺察」。所以,慧是以觀察抉擇為特性的。有人以為明了就是觀慧,這是不合經義的。

四、禪定度 (一)禪慧二度之重要性 3、止觀的次第 :止成觀乃成,次第法如是 在止與觀的修習過程中,一定先修止成就;止成就了,然後才能修觀成就。如定心不成就,那觀慧也是不會成就的。依這個意思,所以說先修止。經中說到止觀,定慧,禪慧,也總是先定而後慧的。這是修習的必然次第。( 《成佛之道(增注本)》p.315 ) 「修習於止,終成於觀;修習觀已,亦成於止。謂聖弟子止觀俱修,得諸解脫界」。 (《雜阿含464經》)

3、止觀的次第(戒→定→慧) : 七清淨在修道得果上,有依前起後的次第意義,終點是解脫涅槃。『中阿含』『七車經』,譯七清淨為:戒淨,心淨,見淨,疑蓋淨,道非道知見淨,道跡知見淨,道跡斷智淨。見清淨以下,都是慧學。依戒而定,依定而慧,依慧得解脫:這一修行次第,是完全正確的。(《華雨集第二冊》p.22) 「唯戒清淨至心清淨,唯心清淨至見清淨,唯見清淨至斷疑清淨,唯斷疑清淨至道非道知見清淨,唯道非道知見清淨至方途[行道]知見清淨,唯方途知見清淨至知見清淨,唯知見清淨至無取著般涅槃」。 (《中部》(二四)《傳車經》)

3、止觀的次第 : 依經說,有先修止而後成觀的,有先修觀而後成止的。一定要止觀雙修,才能得「淺深不等的)種種解脫界。『增支部』分為四類:一、修止而後修觀;二、修觀而後修止;三、止觀俱修;四、掉舉心重的,在止觀中特重於修止。所以『大毘婆沙論』引『法句』說:「慧闕無靜慮(禪),靜慮闕無慧;是二具足者,去涅槃不遠」。(《空之探究 》p.12)

四、禪定度 (一)禪慧二度之重要性 4、依住堪能性,能成所作事 (修定之義利) 聲聞人 大乘行人 1、得現法樂住 1、引發身心輕安 聲聞人     大乘行人 1、得現法樂住 1、引發身心輕安 2、得殊勝知見 2、引發神通等功德 3、得分別慧  3、能深入勝義 4、得漏盡解脫 4、作饒益眾生的種種事業

四、禪定度 (二)修習止 1、八斷行: 《成佛之道(增注本)》(p.316-p.317): 「依慈住淨戒」,為修定所不可缺的資糧;調身、調息等,略如五乘共法中說。要怎樣用心修習,才能引生正定?這要由滅五種的過失而成就。五過失是:懈怠,忘聖言,惛沈掉舉,不作行,作行。怎能滅除這五失呢?這要勤修八種斷行。八斷行是:信、欲、勤、安、念、知、思、捨。修八斷行,滅五過失,自能成就定心了。

四、禪定度 (二)修習止→1、八斷行: (1)信、欲、勤、安(治懈怠:信為欲依,欲 為勤依) 1 信 於禪定功德 生堅信心 方能起希求願欲修學禪定之心。 2 欲 強烈願欲 修學禪定 方能起精進修學禪定之心。 3 勤 精進修學禪定 引生身心輕安。 4 安 身心輕安 無疲厭、懈怠盡除。

八斷行: (2)正念、正知、思、捨 正念 治忘聖言 (止所緣) *住所緣時 正知 治惛沈、掉舉 *住所緣後 思 治不作行 *用止舉二相 捨 1 正念 治忘聖言 (止所緣) *住所緣時 念,就是曾習境的憶念。正念力安住所緣,要求明顯,要以正知觀照,確知住在所緣境 2 正知 治惛沈、掉舉 *住所緣後 正念安住,相續憶念,生起正知,滅惛沈掉舉 3 思 治不作行 *用止舉二相 以思(有所作為的意志)對治。止修或觀修 ,以達平衡中正 4 捨 治作行 *用捨相 惛沈、掉舉已滅之後,心平等不加功用(捨)

(二)修習止(八斷行之正念) A、二類所緣、多習二念 二類 所緣 能淨治惑障 契順於正理 五種淨行所緣: 1.不淨、2.慈悲、3.緣起、 4.界、5.持息 五種善巧所緣: 1.蘊、2.界、3.處、4.緣起、5.處非處 多習 二念 念佛 念息 1.稱名、2.觀相、3.唯心、 4.實相念佛 止:1.數、2.隨、3.止 觀:4.觀、5.還、6.淨

(二)修習止(八斷行之正念) B、稱名、觀相、唯心、實相念佛 依名起念:這即是一般的稱名念佛。 依相起念:這是觀想念佛,…或先觀佛像,把佛的相好莊嚴謹記在心,歷歷分明,然後靜坐繫念佛相。 依分別起念:依分別起念,而能了知此佛唯心所現, 名唯心念佛。 (實相念佛)若更進一層,即到達念佛法身,悟入法 性境界。唯識家說法有五種,名、相、分別而外,有 正智、如如。…依唯心觀進而體見一切平等不二法性 ,即是見佛。…平常稱此為實相念佛。 (《淨土與禪》p.105~p.108)

四、禪定度 (二)修習止 2、九住心:內住→續任→安住→近住→調順→ 寂靜→最極寂靜→專注一趣→等持 《成佛之道(增注本)》(p.331): 修定的方法不一;到達的時間,也因人而不同。住心的教授,也說有種種,如八斷行等都是。但從最初攝心,到成就正定,敘述這一完整的學程,依聖者所說:修止的方便過程,不會超越九住心的,也就是不外乎九住心的法門。

四、禪定度 (三)成就止 1、得定的狀態 (1)《成佛之道(增注本)》(p.331): 在修止過程中,早就有些輕快舒悅的身心感覺,而也一定有熱觸,動觸等發現。但一直到第九住心,能無分別,無功用的任運,還只是類似於定,不能說已成就定。這一定要,若得生起身心的輕安樂,引發身心精進,於所緣能自在,有堪能,這才名為止成就,也就是得到第一階段的「未到地定」。

四、禪定度 (三)成就止 2、通遍的定德:明顯、無分別,妙輕安樂 3、定依觀慧而成差別 得未到定後: 1 如修欣上厭下的六行觀 世間的色、無色定 2 以無常為觀門,漸入無我、無我所觀 聲聞乘的定 3 觀法性空、不生不滅,與大乘般若相應 大乘禪定(三輪體空)

【大乘定學】附論(1) 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二五0上)說: (不共聲聞) 如『摩訶般若波羅蜜經』卷五‧二五0上)說: 「云何名禪波羅蜜?須菩提!菩薩摩訶薩,以應薩婆若心;自以方便入諸禪,不隨禪生;亦教他令入諸禪;以無所得故」。 應薩婆若[一切智]心,是菩提心相應。入禪而不為禪力所拘,生於色無色界,是方便力。教他人入禪,是大悲心。無所得,是般若相應。入禪,而與菩提心,大悲心,方便,無所得般若相應,才是菩薩的禪波羅蜜。(《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12)

【大乘定學】附論(2) 大乘三昧行者,與聲聞禪行的不同。聲聞行者攝心入定,是以坐為主的。…『中阿含經』的『龍相應頌』,讚佛為大龍,「龍行止俱定,坐定臥亦定,龍一切時定」。巴利藏作行、住、坐、臥都在定中。這是讚佛的,佛由菩薩修行所成。菩薩三昧行的特色,不偏於靜坐,而在行、住、坐中修習,…一切威儀──行、住、坐、臥,都是宴坐那樣的與定相應,那就往來、舉止、語默、動靜,無不可以修定入定。『普門品經』的二十八三昧,正說明了無一法一事而不可以修入三昧的。依此修入,等到三昧成就,菩薩的大用無方,不是聲聞可比的了!(《初期大乘佛教之起源與開展》p.1223 ~ p.1224)

【止觀辨正】附論(1) 筆者編輯《妙雲華雨的禪思》後,1999.1.29曾聽導師開示: 我讀一首頌給你聽啊!現在《六祖壇經》【筆者按:宗寶本壇經】有這樣個頌子:「劫火燒海底,風鼓山相擊,真常寂滅樂,涅槃相如是。 」,禪宗修的有這個經驗,密宗修的也有這個經驗,「風」就是「息」,丹田這個名詞是中國話,印度佛教也有這個名詞,我們(靜坐時)呼吸上下也通的,這個息會向下,修禪定的人很多都有這個這個經驗,「風火相擊」的時候,火(發熱)到下面的時候,到達

【止觀辨正】附論(2) 「海底」,這個「海底」,就是我們人大便與小便中間的地方,經過這裡轉到背後脊骨這個「脈」,密宗裡說修「寶瓶氣」、「拙火定」、通中脈,傳承不同、名稱不同,其實這個路子是差不多的。什麼叫做「風鼓山相擊」呢?背脊骨一節一節的畫出來像山一樣,慢慢上去,通了,身體起的一種輕安,就說「真常寂滅樂,菩提相若是」,菩提就是這個樣子!這若是從基本佛法如佛教大小乘經典、論典來講的話,這是什麼?(摘自拙著《人間佛教的聞思之路》p.129~130)

結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