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物理性危害預防
前言 常導致慢性病 不易發現 部份物理危害之管制係與人因工學結合
溫濕環境 新陳代謝與熱交換 △H:身體潛熱變化 M:新陳代謝熱 C:傳導對流熱交換 R:輻射熱交換 E:蒸發對流熱交換
熱環境所導致之危害 中暑:體溫調節功能失效,發生體溫迅速上升之現象 熱衰竭:皮下血管擴張之結果會使大腦皮質血量供應不足, 熱痙攣:體內電解質之不足,並引發肌肉痙攣.喝鹽水或運動飲料 失水:出汗量過多時會導致體內水分大量喪失,將影響細胞功能.避免喝冰水,冰水會干擾人體體溫調節之功能,使體溫降溫作用減緩 其他:皮膚病變、白內障等
低溫危害 溫濕環境評估 綜合溫度熱指數 戶內或戶外無日曬時 WBGT=0.7×WBn+0.3×GT 戶外有日曬時 WBGT=0.7×WBn+0.2×GT+0.1×DB 時量平均之計算
其他溫濕環境評估之方法 風寒指數 有效溫度指數(ET) 修正有效溫度指數 生理影響指標 排汗量評估 熱應力指數(HIS)
溫濕危害預防措施 工程改善 熱源、輻射熱、通風 行政管理 個人防護具
噪音與振動 噪音 噪音之物理性質 噪音之本質為能量對空氣造成之壓力波 噪音對健康之影響 生理、心理 突發、永久 C=l×f
噪音之測定 權衡電網 A作為評估人之感覺 C作為評估改善情形 噪音評估計算 噪音控制與危害預防 工程控制 行政管理
振動 危害 全身、局部 垂直、水平 振動危害預防 工程改善 行政管理
採光照明 採光照明之影響 採光照明條件 量的要求 一般場所質的要求 精密作業場所質的要求 作業場所採光照明之維持與改善 行政管理措施
游離及非游離輻射 游離輻射 非游離輻射 α、β、γ、X、中子射線等 造血器官傷害,基因突變等 紅外線:易引起白內障 紫外線:破壞眼角膜,引起角膜炎,皮膚暴露導致紅斑.皮膚癌 微波:可穿透肌肉組織造成深部蛋白質之凝結,對眼睛亦可造成白內障 雷射:具高度熱效應,傷處可能面積小而深
輻射危害預防 游離輻射 「時間」.「距離」.「屏蔽」 內輻射避免 非游離輻射 標示、防護具
異常氣壓 異常氣壓危害 空氣栓塞症 減壓症 慢性減壓症 其他危害 異常氣壓危害預防措施 依規定減壓 作業管理 健康管理
結語 物理危害多為慢性危害 不易及早發現 應注重預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