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 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章 经络针灸 中医学教研室 2 经络腧穴总论 起源与发展: 腧穴理论的形成要早于经络理 论的形成。 砭石 → 针刺 火(温热) → 灸.
Advertisements

手 阳 明 大 肠 经 The Large Intestine Meridian of Hand-yangming.
足 阳 明 胃 经足 阳 明 胃 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 ST 阳面 阳经向下降 下肢阳面 从头走足 下肢外侧前缘.
第三章 足阳明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阳明经络 足阳明胃经在鼻旁与手阳明大肠经衔接 在足大趾与足太阴脾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鼻,目,上齿,口唇,喉咙和乳房,属胃,络 脾.
任脉 (the Ren Meridian, RN) 循行 功能 病候 腧穴. 任脉循行 《素问 · 骨空论》: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 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 上颐循面入目。 《难经 · 二十八难》: 任脉者,起于中极之 下,以上毛际,循腹 里,上关元、至咽喉.
奇经八脉 Eight Extra Meridians 经络系统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包括十二经脉、奇经八脉、 十二经别、十五络脉、及其外围所连 系的十二经筋和十二皮部。
任 脉 Ren Meridian. 目的要求 1 .熟悉《素问》《难经》任脉循行的原 文。熟悉经脉病候。掌握腧穴的定位和起 止穴。 2 、掌握重点腧穴的主治。掌握天突、廉 泉的刺灸方法。 3 、熟悉非重点腧穴定位和主治。熟悉腧 穴的刺灸方法。 4 、了解腧穴的命名、局部解剖。
足 少阴 肾经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KI. (一)经脉循行 体表:起于小趾下,斜走足心, 循内踝,沿下肢内侧后缘上行, 经胸腹第一侧线,止于锁骨下。 体内: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 循咽挟舌。支脉从肺联络心脏, 流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 接。
经络概述 经络是指经脉和络脉,是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 贯串上下打的通路 经脉 --- 经络系统中的主干。 经:有路径的含义,贯通上下,沟通内外 络脉 --- 经脉别出的分支。络 有网络之意,较经脉细小,纵横交错, 遍布全身.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目的要求 1 、掌握足少阳胆经的体表循行,及其脏腑属络关 系和与组织器官的联系。重点掌握所讲述的常用穴 位的定位方法、主治特点和刺灸方法。 2 、熟悉经脉的病候和主治概要。 3 、了解其余穴位的内容。
手太阴经脉循行图示 中焦 络大肠 沿胃口 上膈 属肺 出腋下 上肢内侧前沿 列缺 鱼 鱼际 大拇指桡侧端(少商) 食指内侧(商阳) 该经脉循行所联络的脏腑器官 : 肺 、大肠、胃、 膈、咽喉、气道 主要病候: 咳嗽、气喘、少气不足以吸、咳血、伤风、 胸部胀满、咽喉肿痛、缺盆部、和手臂内侧前缘痛、肩.
1 四、足太阴脾经 (一)经脉循行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释 :( 1 )白肉际:又称赤白肉际。手足两侧 阴 阳面的分界处。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2 )核骨:第一趾骨小头的头部突起。 ( 3 )踹: 指腓肠肌。 ( 3 )踹:
十二经络走向图. 手太阴肺经 寅时( 3 点至 5 点) 能量亢进 = 实证状态 体热,汗出,气喘咳嗽,痰涎多,支气管 哮喘,血液充于头部,背、肩部酸痛,肩 部肌肉紧崩,掌部疼痛不可触摸,粗咳胸 痛 能量衰退 = 虚证状态 寒栗,冷汗出,鼻炎,咽喉干燥,锁骨、胸部 疼痛,四肢末端麻木或发冷,皮肤异常,失眠,
足太阴脾经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目的要求 1 、背诵经脉循行的原文,掌握经脉病候。 掌握 21 个穴位的标准代号、定位和起止 穴位。掌握重点穴位的主治作用。 2 、熟悉其它穴位的主治及 21 个穴位的刺灸 方法。熟悉络脉的循行及病候。 3.
足阳明胃经. 足阳明胃经( 45 穴) (一)主治概要: ① 胃肠病:食欲不振、胃痛、呕吐、 噎膈、腹胀、泄泻、便秘等 ② 头面五官病:目赤痛痒、目翳、眼 睑润动等 ③ 神志病:癫狂等 ④ 热病 ⑤ 经脉循行部位的其它病证:下肢痿 痹、转筋等.
常 用 经 外 奇 穴.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 悦.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Lung meridian of hand taiyin
The Lung Meridian of Hand-taiyin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第一章 手太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手太阴经络 手太阴肺经起于中焦,为十二经脉气血流注的始发经, 在食指与手阳明大肠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中医基础理论 经络.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3/5/2017 十二经脉 八、足少阴肾经.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光盘 中国传统 康复技术.
宋海英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中医教研室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第一章 经络总论 一、经络的概念: 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是指人体运行气血、联络脏腑、沟通内外、贯串上下的径路。
第十二章 足厥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厥阴经络 足厥阴肝经在足大趾甲后与足少阳胆经衔接, 在肺中与手太阴肺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The Kidney Meridian of Foot-shaoyin and Acupoints
经外奇穴.
奇 穴.
第十六章 奇经八脉-任脉 主讲人 :熊 俊 Lecturer:Jun Xiong Ren meridian 《经络腧穴学》本科教学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经 络 学 河北中医学院 解剖教研室.
中医 经络养生.
上篇 经络与腧穴 第一章 经络总论.
常用穴位选修课(二).
督脉 Du Meridian.
一.手太阴肺经(11穴) 起穴:中府→上肢内侧前缘→止穴:少商。 本经名穴:列缺。 第三节 十四经穴 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云门(LU2)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足厥阴肝经 (The Liver Meridian of Foot-Jueyin, LR)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GB)
任 脉 Ren Meridian.
足厥阴肝经.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十二经脉 十、手少阳三焦经.
足阳明胃经 (The Stomat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ST)
手阳明大肠经.
手厥阴心包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项目九 手厥阴经络与腧穴 Pericardium Meridian of Hand-Jueyin, PC.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手厥阴 Hand Jueyin.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第五章 经络学说 Theory of The Meridians
Points of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体表:从食指桡侧端沿上肢外侧前缘上行,经肩颈上颜面,在人中沟交叉到对侧,在鼻翼旁与足阳明胃经相接。
手阳明大肠经.
手少阳三焦经.
二、手阳明大肠经 (一)经脉循行 释:1.大指次指:食指。 2.两骨间:第一、二掌骨之间。 3.两筋:拇长、短伸肌腱过腕关节处。
第三章 经络腧穴各论 第一节 十二经脉 一、手太阴肺经 (一)经脉循行 释:1.胃口:胃之上口。 2.肺系:与肺连接的气管喉咙等组织。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X-射线荧光分析.
经络概念及运用 Concept and Utility of Meridian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八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 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第八章 足少阴经络与腧穴 第一节 足少阴经络 足少阴肾经在足小趾与足太阳膀胱经衔接, 在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经相接。 联系的脏腑器官有 喉咙,舌,属肾,络膀胱,贯肝,入肺,络心。 络脉通过腰脊部,上走心包下。 经别至肾,舌本,出于项。 经筋循阴股,结于阴器,上至项。

足少阴经脉循行原文 然骨:指内踝前突起的舟骨粗隆。 邪走:邪通斜。从小趾下斜行走向足心涌泉穴。 肾足少阴之脉,起于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于然骨之下,循内踝之后,别入跟中,以上腨内,出腘内廉,上股内后廉,贯脊属肾,络膀胱。 其直者,从肾上贯肝膈,入肺中,循喉咙,挟舌本。 其支者,从肺出,络心,注胸中。 别入跟中:意指分出一支进入脚跟中。 贯脊:指由长强穴沿脊上行,先属肾,在下 络膀胱,其穴位即当肓俞向下至横骨。

足少阴经脉循行简示 挾舌本 喉 上肝膈 肺中 络心 注胸中 腘内廉 贯脊(属肾络膀胱) 股内后廉 上腨内 小指下 足心 然谷 内踝后 入跟中

足少阴经脉病侯 目巟 目巟 :音荒,指视物不清。 漆柴:形容病者面色发黑,如漆如炭。 喝喝:为气喘声。 是动则病,饥不欲食,面如漆柴[1],咳唾则有血,喝喝[2]而喘,坐而欲起,目目巟目巟 [3]如无所见,心如悬若饥状,气不足则善恐,心惕惕如人将捕之,是为骨厥[4]。 是主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嗌干及痛,烦心,心痛,黄疸,肠澼[5],脊、股内后廉痛,痿、厥[6],嗜卧,足下热而痛(《灵枢·经脉》)。 骨厥:肾主骨,指本经脉所过部出现的证候。 肠澼:澼,音僻,肠间水也。此指泄泻病症。 痿厥:痿,指下肢软弱;厥,指逆冷。

足少阴络脉 足少阴络脉,名大钟,在内踝后绕行足跟,走向足太阳经;其支脉与本经相并上行,走到心包下,外行通过腰脊部。 其病症,脉气厥逆,可见心胸烦闷。实证,见小便不通利;虚证,见腰痛。可取足少阴络穴治疗。   足少阴之别,名曰大钟,当踝后绕跟,别走太阳;其别者,并经上走于心包下,外贯腰脊。 其病,气逆则烦闷;实,则闭癃;虚,则腰痛。取之所别也。

第二节 足少阴肾经腧穴 本经一侧27穴 10穴分布于 下肢内侧面 17穴分布于 胸腹第一侧线 本经腧穴主要治疗妇科病,前阴病,肺、肾、咽喉病及经脉循行部位的其他病证。

1/3 涌泉 2/3 1.涌泉* Yǒngquán (KI 1) 井穴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   1.涌泉* Yǒngquán (KI 1) 井穴 【定位】 在足底部,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约当足底2、3趾趾缝 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上。 【主治】 ● 顶心头痛,眩晕,昏厥,癫狂,小儿惊风,失眠 ● 便秘,小便不利 ● 咽喉肿痛,舌干,失音 ● 足心热 【操作】 直刺0.5~1.0寸。 本穴有开窍醒神、交通心肾的作用。常用于与心肾有关的疾患。 配百会、人中、合谷治疗癔病; 配颊车、翳风、合谷治疗咽喉肿痛; 配人中、十宣、合谷治疗小儿惊风和休克。

照海 太溪 大钟 水泉 然谷 3.太溪* Tàixī(KI 3) 原穴,输穴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方,当内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 【主治】 ● 月经不调,遗精,阳萎,小便频数,消渴,泄泻,腰痛 ● 头痛,目眩,耳聋,耳鸣,咽喉肿痛,齿痛,失眠 ● 咳喘,咳血 【操作】 直刺0.5~1.5寸。 水泉 4.大钟* Dàzhōng (KI 4) 络穴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后下方,当跟腱附着部的内侧前方凹陷处。 【主治】 ● 癃闭,遗尿,便秘 ● 咳血,气喘 ● 痴呆,嗜卧 ● 足跟痛 【操作】 直刺0.3~0.5寸。 然谷 2.然谷* Rángǔ (KI 2) 荥穴 【定位】 在足内侧缘,足舟骨粗隆下方,赤白肉际。 【主治】 ● 月经不调,阴挺,阴痒,遗精,小便不利 ● 消渴,泄泻,小儿脐风 ● 咽喉肿痛,咳血,口噤 【操作】 直刺0.5~1.0寸。 6.照海* Zhàohǎi (KI 6) 八脉交会穴,通阴蹻 【定位】 在足内侧,内踝尖下方凹陷处。 【主治】 ● 月经不调,痛经,带下,阴挺,阴痒,小便频数,癃闭 ● 咽喉干痛,目赤肿痛 ● 痫证,失眠 【操作】 直刺0.5~0.8寸。

阴谷 筑宾 交信 复溜 太溪 7.复溜* Fùliū (KI 7) 经穴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定位】 在小腿内侧,太溪直上2寸,跟腱的前方。 【主治】 ● 水肿,腹胀,泄泻 ● 盗汗,热病无汗或汗出不止 ● 下肢痿痹 【操作】 直刺0.5~1.0寸。 阴谷 筑宾 交信 复溜 太溪

阴谷 10.阴谷 Yīngǔ (KI 10) 合穴 【定位】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定位】 在腘窝内侧,屈膝时,当半腱肌肌腱与半膜肌肌腱之间。 【主治】 ● 阳痿,疝气,崩漏 ● 癫狂 ● 膝股痛 【操作】 直刺1.0~1.5寸。 阴谷

肓俞中注 四满气穴 大赫横骨

幽门 腹通谷 阴都 石关商曲

俞府 彧中 神藏灵墟 神封步廊 27.俞府* Shūfǔ (KI 27) 【定位】 在胸部,当锁骨下缘,前正中线旁开2寸。 【主治】 ● 咳嗽,气喘,胸痛 ● 呕吐 【操作】 斜刺或平刺0.5~0.8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