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解放军第37医院 唐旭东.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 一 ) 呼吸中枢 1.基本节律中枢 -延髓 2.呼吸调整中枢 -脑桥上部 3.呼吸随意控制 -高位脑 第四节 呼吸运动的调节 Respiratory Regulation 一、呼吸中枢与呼吸节律的形成.
Advertisements

生 理 学 PHYSIOLOGY 蔡文杰 肺容积 潮气量 (TV) 潮气量 (TV) ml ml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肺通气功能基本指标 补吸气量 (IRV) 补吸气量 (IRV) ml ml 吸气储备能力.
西医二附院 肺功能的评估 (pulmonary function analyser). Clinic Center Of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FRH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血气分析 肺功能评估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肺功能仪.
探讨重度( >40mg/kg )百草枯中毒 患者的程序化、目标化治疗 武警浙江总队医院重症监护室 杨彦楠.
本 章 学 习 要 求 1. 掌握 缺氧的概念,缺氧的类型,各型缺 氧的原因、血氧变化的特点与组织 缺氧的机制,缺氧时机体的机能代
尿液的形成 腎小體(球)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尿液的組成
第一篇 总 论 第二篇 普外科 第三篇 专科篇 外科护理学 吉林大学远程教育学院.
焦點 1 動物的排泄作用.
(acid-base & acid-base disturbance)
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病例分析 基础医学院 王晓娜
呼吸系统常见病 制作: 张 颖.
安徽省级精品课程 汪思应主持 缺 氧 Hypoxia.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缺氧 长春中医药大学 病理学教研室 于兰英.
缺 氧 (Hypoxia).
呼 吸 衰 竭.
缺氧(hypoxia).
第十四章 呼吸功能不全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血气分析——重要的临床工具 北京协和医院内科 吴炜.
缺氧 HYPOXIA.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谢湘媚.
第五章 缺 氧 Hypoxia.
动脉血气分析.
第十四章 呼吸衰竭 (respiratory failure)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 综合ICU 科 王志强.
第四章 血 液.
第 九 章 缺 氧 主讲:杜标炎.
动脉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水、电解质与酸碱平衡紊乱 《急诊医学》.
2017/3/12 血气分析与电解质的测定 检验系生化检验室 董雷鸣.
Respiratory Insufficiency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酸碱平衡紊乱.
动脉血气临床应用 雷度中国
Acid-Base Disturbance
水、电解质代谢紊乱 血气分析.
第二章 水、电解质、酸碱平衡失调病人的护理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大连开发区医院呼吸科 高治庆
第三节酸硷平衡的失调 Disturbance of Acid-base Balance 一
动脉血气分析 呼吸科 崔艳芝.
外科病人的体液失调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何侃教授.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Diabetic Ketoacidosis
第四章 酸碱平衡和酸碱平衡紊乱 病理生理学 Pathophysiology 在此幻灯片插入公司的徽标 从“插入”菜单 选择图片 找到徽标文件
第四节 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及判断酸碱平衡紊乱的病理生理学基础
第四章酸碱平衡紊乱 内容纲要: 反应酸碱平衡的常用指标及意义 单纯性酸碱平衡紊乱 酸碱物质的来源和稳态 代谢性酸中毒 呼吸性酸中毒
第三章 外科病人 的体液失调 Fluids and Electrolytes Disorder
学习要求 明确酸中毒的概念 掌握酸中毒的原因、类型和特点 了解酸中毒生理病理反应及调节过程 掌握酸中毒临诊特征.
病理生理学病例讨论 04级临床(9)班 严丹丹 郑锦标 王晓云
* 07/16/96 酸碱平衡紊乱 青海大学医学院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
项目八 呼吸(2) 赵红岗教授
危重症患者系统功能监测.
第三章 酸碱平衡紊乱 沧州医专病理教研室 张玉华.
血气分析 重症医学科急救中心 单仁飞.
动脉血气分析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李胜岐.
龙湾中学 李晓勇 学习目标: 能根据所给溶液写出单一溶液、混合溶液中的电荷守恒关系式。
§3 缺 氧 尤家騄.
血气分析的临床应用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呼吸科 王绍斌.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缺氧 (Hypoxia).
第五篇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
强酸(碱)溶液 一元弱酸(碱)溶液 多元弱酸(碱)溶液 两性物质 混合酸碱溶液 各种体系[H+]浓度的计算
第二节 反映酸碱平衡状况常用的指标及其意义
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离子反应.
第五节 缓冲溶液pH值的计算 两种物质的性质 浓度 pH值 共轭酸碱对间的质子传递平衡 可用通式表示如下: HB+H2O ⇌ H3O++B-
即c(NaOH)-c(HA)=[OH-]-[HA]-[H+] 从滴定终点误差的定义可得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动脉血气分析与酸碱平衡 解放军第37医院 唐旭东

酸碱的来源及调节 血气酸碱分析常用参数 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

体液的酸碱来源 来源:三大营养物质代谢产生(主要) 两种酸 摄取的食物、药物(少量) 酸产量远超过碱 挥发酸: CO2 + H2O H2CO3 H++HCO3— 最多 ,通过肺进行调节,称酸碱的呼吸性调节. 成人安静状态下每天产生300-400L的CO2,若全部结合水并释放H+, H++将是15mmol/d。 固定酸: 不能变成气体由肺呼出,仅通过肾排, 称酸碱的肾性调节。 如: 硫酸、磷酸、尿酸(蛋白质代谢) 甘油酸、丙酮酸、乳酸(糖酵解) 三羧酸(糖氧化) ß-羟丁酸、乙酰乙酸(脂肪代谢)。 酸产量远超过碱 1)体液中的酸碱物质主要是细胞内物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产生的,少量源于摄取的食物,普通膳食下,酸性物质产生量远超过碱性物质. 2)糖脂肪蛋白质在分解代谢过程中,氧化的最终产物是CO2,和水结合生成碳酸,可释放出H+,也可变成气体CO2从肺排除,故称挥发酸. 3)成人 安静状态下每天生成CO2 300-400L,若全与水合成碳酸,并释放H+,相当于每天产H+15MMOL.

酸碱平衡的调节 缓冲系统:反应迅速,作用不持久 血浆中:NaHCO3/H2CO3 为主:全血的35% 红细胞中:KHb/HHb,KHbO2/HHbO2为主:全血的35% 肺调节: 效能最大,作用于30min达最高峰 通过改变肺泡通气量控制CO2的排出量来维持 肾调节:作用更慢,数小时后起作用,3-5天达高峰 泌H+、重吸收HCO3-、排NH4+ 组织细胞内液的调节:作用较强,3-4h起效,有限 主要通过离子交换:如H+ - K+,CL- -HCO3- 1、 1)PaCO2增加,改变脑脊液PH,[H+]增加,刺激延髓腹外侧的中枢化学感受器,兴奋呼吸中枢,增加肺通气量,致呼出CO2量增多,从而H2CO3和PaCO2,实现反馈调节。 PaO2低于60mmHg时(迟钝)才能刺激外周化学感受器(主动脉体,尤为颈动脉体感受器),反射性引起呼吸加深加快,增加肺通气量。 PaO2过低,抑制呼吸

血气酸碱分析常用参数

酸碱度PH 和 [H+] [A -] PH = - lg [ H + ] 酸的电离常数Ka = [H +][A -]/[HA] 愈大愈酸 PH= - lg[ Ka [HA] ] = - lg Ka + [- lg ] = pKa + lg [A-] (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 动脉血PH = pKa + lg [HCO3-] ,[H2CO3] = α PaCO2(henry定律) =6.1+ lg 24 = 7.4( 7.35 ~ 7.45 ) H+ :45 ~35mmol/L [A - ] [HA] [A -] [HA] 1、质量作用定律证明离子浓度乘积与未电离物质的比例为一常数。 2、动脉血PH受血液缓冲对的影响,血液缓冲对以H2CO3缓冲对为主,根据henderson-hassalbach方程式: Pka:H2CO3在38度时为6.1,a为气体的溶解系数。 [H2CO 3] [0.03 × 40]

2)HCO3-/H2CO3 =20:1,PH保持正常,但不排除 无酸碱失衡 意义:1)PH>7.45,碱血症;PH<7.35,酸血症 不能区别是代谢性或呼吸性的酸碱失衡 2)HCO3-/H2CO3 =20:1,PH保持正常,但不排除 无酸碱失衡 血气分析仪直接测定PH、[H+]、PaCO2,根据Kassier公式: H+ = 24 PaCO2 / H2CO3 ,计算HCO3- 量

动脉血CO2分压(PaCO2) 定义:血浆中物理溶解的CO2分子产生的张力 参考值:35-45mmHg (因为CO2通过呼吸膜弥散快,PaCO2 相当于PACO2) 2)反映呼吸性酸碱失调的重要指标。 3)>45mmHg ,呼酸或代偿后代碱;<35mmHg,呼碱 或代偿后代酸

动脉血氧分压(PaO2) 意义:1)PaO2 越高,HbO2%越高(体内氧需主要来源) 2) 反映肺通气或( 和 )换气功能: 参考值:80-100mmHg 意义:1)PaO2 越高,HbO2%越高(体内氧需主要来源) 2) 反映肺通气或( 和 )换气功能: a)通气功能障碍:低PaO2并二氧化碳潴留。 单纯异常,PaO2和PaCO2等值变化,和为140mmHg b)换气功能障碍:弥散功能障碍、V/Q失调、静-动脉分流 如急性肺损伤、肺水肿、肺淤血、肺间质纤维化等 仅低PaO2,当残存有效肺泡极少而不能代偿时,才PaCO2增高 低张性缺氧 仅PaO2 ,当残存有效肺泡极少而不能代偿时,才PaCO2增高,原因: a)V/Q失调,通气代偿性增强,CO2弥散率是O2 20倍,解离曲线线性,故能排出更多的CO2。而氧离曲线S形,达平坦段后,即使增加通气量,肺泡PO2升高,SO%增加极少。 b)O2(CO2)动脉血和混合静脉血分压差为60mmHg(6mmHg),当V/Q失调或分流,混合静脉血入动脉血后,对PaO2的影响远大于PaCO2 低氧血症组织供氧不足分为四种:1)低张性缺氧:动脉血氧分压、动脉血氧含量、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均降低, 2)血液性缺氧:Hb质和量的异常(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以致血氧含(容)量降低或血红蛋白结合的氧不易释出,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正常。 3)循环性缺氧:由于血流量减少(缺血或淤血),单纯性(局部)循环性缺氧时,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血氧含(容)量均正常 4)组织性缺氧:细胞利用氧障碍(氰化物中毒影响还原型细胞色素氧化酶,致呼吸链中断;放射性细胞损伤) 动脉血氧分压、血红蛋白的氧饱和度、血氧含(容)量均正常

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 参考值:吸入空气时(FiO=21%) : <20mmHg 随年龄增长而上升, 一般 ≤ 30mmHg 年龄参考公式: A-aDO2 = 2.5 +(0.21×年龄)mmHg 意义: 1) 判断肺换气功能( 静动脉分流、V/Q、呼吸膜弥散) 2)判断低氧血症的原因: a)显著增大,且PaO2 明显降低(<60mmHg),吸纯氧时 不能纠正,考虑肺内短路,如肺不张 和 ARDS b)轻中度增大,吸纯氧可纠正,如慢阻肺 c)正常,但PaCO2增高,考虑CNS或N、M病变所致通气不足 d)正常,且PaCO2正常,考虑吸入氧浓度低,如高原性低氧 3)心肺复苏时,反映预后的重要指标,显著增大,反 映肺淤血、肺水肿,肺功能严重减退。 A-aDO2={[(PB - 47)/100 ] X FiO2-PaCO2 x 1/R}-PaO2, PB大气压, FiO2吸入氧浓度,R呼吸商(糖1.0,脂肪0.7,蛋白0.8,混合饮食0.8)

血氧饱和度(SO2%) 定义: 血液在一定PO2下,HbO2占全部Hb的百分比 公式表示: SO2% = [HbO2 / (HbO2 + Hb)] ×100% 参考值:91.9~99% 意义:SaO2与PaO2直接相关 氧饱和:当PaO2为150mmHg时,SaO2为100% 氧解离曲线:“S”形,分为: 上段平坦部(60-100mmHg):SaO2随 PO2的变化小 PO260-100-150mmHg, SaO2 90-97-100% 肺泡气的PO2处于此段,PO2下降时,SaO2可无明显变化。 中下段陡直部(< 60mmHg):PO2小变,SaO2大变 组织细胞的PO2于此段,利于HbO2的离解向组织供氧 1、 1gHb氧饱和时,携氧 1.39ml。

氧解离曲线 SO2% PaO2 临床上缺氧时吸氧的治疗价值:PaO2低至60mmHg以下仅低流量吸氧即可明显提高SO2% 两端斜率小,(曲线平坦),曲线上端PaO2100-80mmHg,SO2下降2%,血液流入氧分压较高的肺部,即使PaO2发生较大的变化, SO2不受多大影响,仍使O2与Hb有较多结合。 曲线中段斜率大,PaO2 60-20 80mmHg,SO2下降30%,保证血液流过氧分压较低组织时,即使PaO2发生较小的变化,也使 HbO2解离明显增加,从而释放出更多的氧供组织利用。 PaO2 P50=26.3mmHg 临床上缺氧时吸氧的治疗价值:PaO2低至60mmHg以下仅低流量吸氧即可明显提高SO2%

血氧饱和度50%时氧分压(P50): 参考值:26.3 mmHg 意义: 反映血液输氧能力、Hb与O2的亲和力 P50 增加,氧离曲线右移,即相同PaO2下,SO2%降低, 氧与Hb亲和力降低,HbO2易释放氧。降低,则反之。 影响因素:1)温度:增高,右移 2)PCO2 :增高,右移 3)PH :降低 ,右移 4)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增高,右移 库存血,RBC内2,3-DPG低,左移 , Hb与O2亲和力强,不利组织氧供 红细胞内2,3二磷酸甘油酸:红细胞内无氧糖酵解产物

氧合指数( OI ):动脉血氧分压/ 吸入气氧浓度 (PaO2/FiO2) 参考值: 400-500mmHg 意义:1)在一定程度上,排除了FiO对PaO2的影响,故在 氧疗时,也能较准确地反映肺组织的实际换气功能。 2) OI≤300mmHg,可诊断为呼吸衰竭 3)在急性肺损伤(ALI)和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 用于诊断:其他条件符合下,OI≤300mmHg为ALI, OI≤200mmHg为ARDS 反映病情轻重和判断治疗效果

O2CAP = 1.34(ml/g) × Hb (g/dl) 氧容量(O2CAP)和氧含量(O2CT) O2CAP:100ml血液中Hb充分氧合时的最大含氧量,公式表示: O2CAP = 1.34(ml/g) × Hb (g/dl) 参考值:20ml/dl 意义:1)反映血液携氧能力 2)大小取决于Hb的质( 与O2结合力)和量 O2CT : 100ml血液中与Hb结合的氧和物理溶解氧的总量 公式表示:O2CT = 1.34× Hb ×SO2%+0.003 ×PO2 参考值:17.5~23 ml/dl (男); 16~21.5 ml/dl (女) 意义:1)反映血液中实际含氧量 2)取决于Hb 、SO2%、PO2

二氧化碳总量(TCO2) 定义:血浆中一切形式存在的CO2总量。 95%是HCO3-结合形式 公式表示: TCO2 = [HCO3-] + PaCO2×0.03mmol/L 参考值:24-32mmol/L(平均28mmol/L) 意义:1)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主要受代谢因素影响 2)增高:PH增高,代碱 PH降低,呼酸 降低:PH增高,呼碱 PH降低,代酸

实际碳酸氢盐(AB): 定义:在实际PaCO2、体温及SaO2下血浆中HCO3-的浓度 参考值:22-27mmol/L(平均24mmol/L) 意义:受呼吸和代谢双重影响 1)血液中CO2+H2O H2CO3 H+ + HCO3 -,故 HCO3 – 含量与PaCO2有关 2)HCO3 -是血浆缓冲碱之一,体内固定酸过多时,通过其缓 冲保持PH稳定,而HCO3 –含量减少。 肾脏 :最重要的调节器官 CA CA

定义:血液在37℃ ,Hb100%氧合,PaCO2 40mmHg的标准条 标准碳酸氢盐(SB): 定义:血液在37℃ ,Hb100%氧合,PaCO2 40mmHg的标准条 件下,测得的血浆 HCO3- 浓度。 参考值:22~27(平均24mmol/L) 意义:1)排除呼吸因素的影响,是判断代谢性因素的指标 降低:代酸或代偿后呼碱 升高:代碱或代偿后呼酸 2)正常情况下,AB = SB AB > SB,表明PaCO2>40mmHg,呼酸或代偿后代碱 AB < SB,表明PaCO2<40mmHg,呼碱或代偿后代酸

缓冲碱(BB):血液中有缓冲能力的负离子的总量 几种形式:血浆缓冲碱(BBp) = HCO3- + Pr- = 41~42mmol/L 全血缓冲碱(BBb) = HCO3- + Pr- +Hb×0.42=41~48mmol/L 细胞外液缓 冲碱(BBecf)= HCO3- + Pr- + 5×0.42 = 43.8mmol/L 全血缓冲碱的组成 意义:受血浆蛋白、Hb、呼吸因素和电解质影响,目前认为不能 确切反映代谢酸碱内稳情况 成份 含量 血浆HCO3- 35% 红细胞HCO3- 18% 氧合和还原Hb 血浆蛋白 7% 有机、无机磷酸盐 5%

A法: 补酸(碱)量=0.6×BE × 体重(kg) 定义:在37℃ ,一个正常大气压、Hb100%氧合、 PaCO2 40mmHg的条件下,将1L全血的PH调到7.4所需的酸或 碱量。 参考值:±3mmol/L(均值0) 意义:1)是反映代谢性因素的一个客观指标 2)反映血液缓冲碱绝对量的增减: +碱超;-碱缺 3)指导临床补酸或补碱量,比据HCO3- 更准确 A法: 补酸(碱)量=0.6×BE × 体重(kg) 一般先补充计算值的2/3-1/2,然后根据血气复查结 果决定再补给量。 B法:代酸:BE/3 x 体重(Kg)=Na HCO3- (ml) 代碱:BE/6 x 体重(Kg)=盐酸精氨酸 (ml)

酸碱平衡的判断方法 两规律、三推论 三个概念 四个步骤

二规律、三推论 规律1:HCO3- 、PaCO2代偿的同向性和极限性 推论1 :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同向性:机体通过缓冲系统、呼吸和肾调节以维持血液和组织液pH于7.4±0.05( HCO3-/αPaCO2 = 20/1 )的生理目标 极限性:HCO3-原发变化,PaCO2继发代偿极限为10-55mmHg;PaCO2原发变化,HCO3-继发代偿极限为 12~45mmol/L。 推论1 :HCO3-/ PaCO2相反变化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推论2:超出代偿极限必有混合性酸碱失衡,或HCO3-/ PaCO2明显异常而PH正常常有混合性酸碱失衡

例1:血气 pH 7.32,PaCO2 30mmHg,HCO3- 15 规律2:原发失衡的变化 > 代偿变化 推论3: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 例1:血气 pH 7.32,PaCO2  30mmHg,HCO3- 15 mMol/L。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例2:血气 pH 7.42, PaCO2 29mmHg,HCO3- 19mMol/L。判断原发失衡因素 例1:分析:PaCO2≤40 mmHg(30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而HCO3- ≤24 mmol/L(15 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变化决定pH偏向的推论,pH≤7.4(7.32偏酸),故代谢性酸中毒是原发失衡,而PaCO2的降低为继发性代偿。 例2:分析:PaCO2≤40 mmHg(29mmHg)提示可能为呼吸性碱中毒;而HCO3- ≤24 mmol/L(19mmol/L)提示可能为代谢性酸中毒。根据原发失衡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所决定的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推论,pH≥7.4(7.42偏碱),故呼吸碱中毒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降低为继发性代偿。

三个概念 阴离子间隙(AG) 定义:AG = 血浆中未测定阴离子(UA) -未测定阳离子(UC) 根据体液电中性原理:体内阳离子数=阴离子数, Na+为主要阳离子,HCO3-、CL-为主要阴离子, Na+ + UC = HCO3- + CL- + UA AG = UA - UC = Na+ -(HCO3- + CL-) 参考值:8~16mmol 意义:1)>16mmol,反映HCO3-+CL-以外的其它阴离子如乳酸、 丙酮酸堆积,即高AG酸中毒。 2)AG增高还见于与代酸无关:脱水、使用大量含钠盐药 物、骨髓瘤病人释出过多本周氏蛋白 3)AG降低,仅见于UA减少或UC增多,如低蛋白血症 1、AG是近年广泛重视的酸碱平衡判断指标,

[分析] 单从血气看,是“完全正常” ,但结合电解质水平,AG=26mmol,>16mmol,提示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 例:PH 7.4,PaCO2 40 mmHg,HCO3- 24 mmol/L,CL- 90 mmol/L ,Na+ 140 mmol/L [分析] 单从血气看,是“完全正常” ,但结合电解质水平,AG=26mmol,>16mmol,提示伴高AG代谢性酸中毒

潜在HCO3- 潜在HCO3- = 实测HCO3- + △AG,即无高AG代酸时,体内 应有的HCO3-值。 定义:高AG代酸(继发性HCO3-降低)掩盖HCO3-升高, 潜在HCO3- = 实测HCO3- + △AG,即无高AG代酸时,体内 应有的HCO3-值。 意义:1)排除并存高AG代酸对HCO3-掩盖作用,正确反映高 AG代酸时等量的HCO3-下降 2)揭示被高AG代酸掩盖的代碱和三重酸碱失衡中代碱的存在 1、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新概念,

[分析] :实测HCO3- 24mmol/L似乎完全正常,但因AG=26mmol 例:pH 7.4 ,PaCO2 40 mmHg ,HCO3- 24mmol/L,CL- 90mmol/L,Na+ 140mmol/L [分析] :实测HCO3- 24mmol/L似乎完全正常,但因AG=26mmol >16mmol,提示存在高AG代酸,掩盖了真实的HCO3-值, 需计算潜在HCO3- = 实测HCO3+△AG =24+△AG =34 mmol/L, 高于正常高限27mmol/L,故存在高AG代酸并代碱。

代酸时:代偿后PaCO2=1.5×HCO3- + 8 ± 2 代偿公式 1) 代谢 ( HCO3-)改变为原发时:

急性呼吸(PaCO2)改变时,所继发HCO3-变化为3~4 mmol 性和 慢性(≥3~5天),其代偿程度不同: 急性呼吸(PaCO2)改变时,所继发HCO3-变化为3~4 mmol 慢性呼吸性酸中毒时:代偿后的HCO3-升高水平 (△HCO3-)=0.35×△PaCO2±5.58 慢性呼吸性碱中毒时:代偿后的HCO3-降低水平 (△HCO3-)=0.49× △ PaCO2±1.72

酸碱平衡判断的四步骤 据pH、PaCO2、HCO3-变化判断原发因素 据所判断的原发因素选用相关的代偿公式 据实测HCO3-/PaCO2与相关公式所计算出的代偿区间相比,确定是单纯或混合酸碱失衡 高度怀疑三重酸碱失衡(TABD)的,同时测电解质,计算AG和潜在HCO3-,判断TABD

例: PH 7.33,PaCO2 70 mmHg,HCO3- 36mmol/L,Na+ 140 mmol/L,CL- 80 mmol/L 判断原发因素 [ 分析 ]:PaCO2≥40 mmHg(70mmHg)提示可能为呼酸; HCO3- ≥24 mmol/L(36mmol/L)提示可能为代碱。据原发失衡 的变化>代偿变化规律,原发失衡的变化决定pH偏向,pH≤7.4(7.33偏酸),故呼酸是原发失衡,而HCO3-的升高为继发性代偿。

选用相关公式 呼酸时代偿后的HCO3-变化水平 (△HCO3-)=0.35×△PaCO2±5.58 =0.35×(70-40)±5.58 =4.92~16.08 HCO3=24+△HCO3-=28.92~40.08

AG = Na+ -(HCO3- + CL-) 8~16mmol 结合电解质水平计算AG和潜在HCO3 AG = Na+ -(HCO3- + CL-)   8~16mmol =140-116 =24 mmol 潜在HCO3- = 实测HCO3 + △AG =36 + 8 =44mmol

酸碱失衡判断: 比较代偿公式所得的HCO3-与实测HCO3-,判断酸碱失衡 AG≥16mmol,存在高AG代酸 本例实际存在呼酸伴高AG代酸和代碱三重酸碱失衡。

单纯性 混合性(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 三重性 血气酸碱分析的临床应用 单纯性 混合性(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 三重性

单纯性酸碱失衡 原因:1)HCO3-直接丢失过多:经肠液、血浆渗出 代谢性酸中毒: 二类:AG增高型(血氯正常);AG正常型(血氯升高) 2)缓冲丢失:固定酸产生过多(乳酸、 ß-羟 丁酸) 外源性固定酸摄入过多:水杨酸类药、含氯盐类药 固定酸排泄障碍: 肾衰 3)血液稀释,[HCO3-]降低:快速输GS或NS 4) 高血钾:细胞内外H+-K+交换(反常性碱性尿) 二类:AG增高型(血氯正常);AG正常型(血氯升高) 对机体的影响:心血管系统(心律失常、心肌收缩力减弱、血管系统对儿茶酚胺的反应性降低);CNS(抑制);呼吸代偿性增强(深大) 防治原则:去除病因;补碱【HCO3-<15mmol/L,分次,小量,首选NaHCO3,也可乳酸钠(肝功不良或乳酸中毒禁用)】;补钾补钙 1、乳酸通过肝转化为HCO3- 2、酸中毒时高血钾是假象,体内总K+量不一定增高,相反可能存在细胞内缺K+,故在纠酸后应充分补K+,以防此时K+胞内移,致低血钾并诱发心律失常,导致死亡 3、尤其是毛细血管前括约肌最明显,使血管容量不断扩大,回心血量减少,血压下降,故休克时,首先要纠正酸中毒,以减轻血液动力学障碍)

原因:1)H+丢失:经胃(剧烈呕吐、胃液抽吸)、 代谢性碱中毒: 原因:1)H+丢失:经胃(剧烈呕吐、胃液抽吸)、 经肾(利尿剂,盐皮质激素过多) 2)HCO3- 过量负荷:摄过多NaHCO3;大量输含柠檬酸盐抗凝 的库存血;脱水浓缩性(失H2O、NaCL) 3)低血钾:胞内外K+-H+交换(反常性酸性尿) 防治原则:1)盐水反应性:由于细胞外液减少,有效血容量不足,低 钾低氯,予等张或半张的盐水可纠正。 2)盐水抵抗性:由于盐皮质激素直接作用和低钾,予盐水无效, 予抗醛固酮药物。 3)补KCl(其他阴离子均能促H+排出,使碱中毒难以 纠正;Cl- 可促排HCO3-) 4)严重代碱:直接予HCl、盐酸精氨酸、盐酸赖胺酸和NaCl 检测尿PH碱化则治疗有效 1、应用利尿剂,H+经肾大量丢失(机制:利尿剂抑制了髓袢升支对CL-Na+H2O的重吸收,使远端流速增加,由于冲洗作用,使小管内H+浓度急剧降低,促进了H+的排泌)使HCO3-大量被重吸收以及因丧失大量含CL-的细胞外液,形成浓缩性碱中毒 2、盐皮质激素过多(原发肾上腺皮质增生、肿瘤;继发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醛固酮刺激集合管泌氢细胞的H+-ATP酶泵,促H+排泌;也可保钠排钾促H+排泌,致低钾性碱中毒 3、盐水反应性碱中毒予等张或半张的盐水可纠正:1)扩充了细胞外液容量,消除浓缩性碱中毒;2)有效血容量补足,肾小管重吸收HCO3-的因素不存在,血浆中过多HCO3-从尿排。

呼吸性酸中毒 原因:1)吸入CO2过多 2)排出CO2受阻:通气障碍,如:呼吸中枢抑制、呼吸肌麻痹、 呼吸道阻塞、胸廓病变、肺部疾患、呼吸机使用不当 分类:急性:主要靠细胞内缓冲,代偿作用有限,常表现为失代偿 慢性:24h以上,肾代偿,可代偿 对机体的影响:直接舒张脑血管(夜间晨起持续性头痛);神经精神障碍(烦躁 昏迷) (肺性脑病) 防治原则:1)病因学治疗 2)发病学治疗:原则:改善通气功能,使PaCO2逐步下降 (对有肾代偿后HCO3-升高的,切忌过急使PaCO2迅速降至正 常,易致代碱;避免过度人工通气,导致呼碱) 3)慎用碱性药:尤通气未改善前( HCO3— + H+ H2CO3) 在通气改善后可谨慎补不含钠的有机碱:三羟甲基氨基甲烷(THAM)

原因:过度通气(低氧血症;精神神经性;机体代谢过高;人工通气不当等) 呼吸性碱中毒 原因:过度通气(低氧血症;精神神经性;机体代谢过高;人工通气不当等) 对机体的影响:眩晕、感觉意识障碍(脑血管收缩脑血流量减少)、 低钾(细胞内外离子交换、肾排钾增多) 乳酸增高(氧离曲线左移,HbO2释O2少,组织缺氧) 防治原则:去除病因:如镇静剂 加面罩呼吸

双重性酸碱失衡: 混合性代谢性酸中毒:高AG代酸+高氯性代酸 动脉血气特点:1)同单纯性代酸(且符合PaCO2代偿公式) △HCO3- ① = △CL △AG = △HCO3- ② 故 △HCO3- = △CL + △AG 2)AG升高,伴△HCO3- > △AG 呼吸性酸中毒 代谢性酸中毒 代谢性碱中毒 呼吸性碱中毒

定义:一种呼吸性失衡,同时有高AG代酸和代碱 三重性酸碱失衡(TABD) 定义:一种呼吸性失衡,同时有高AG代酸和代碱 分类:呼酸型TABD:见于严重肺心病、呼衰伴肾衰 呼碱型TABD: AG及潜在的HCO3-是揭示TABD存在的指标

血气分析指导呼吸参数的调节 为达到理想PaCO2所需的每分钟通气量(VE) 1、新的VE=现在的VE x 现在的PaCO2/理想的PaCO2 例如:现在的VE =8L/min,现在的PaCO2=50mmHg,要达到理想的PaCO2 40mmHg 新的VE=8x50/40=10L/min 新的VE 可以通过增加潮气量(VT)或呼吸频率(f)来达到。但需要考虑VD/ VT的比例这一因素。如果VT保持不变,通过调节呼吸频率来达到新的VE,这一公式相当精确。如果调整VT, VD/ VT的比例发生变化,这一公式有一定的误差。

2、通过调整呼吸频率达到理想PaCO2的方法 新的呼吸频率=现在的呼吸频率x 现在的PaCO2/理想的PaCO2 例如:现在的呼吸频率为12次/分,现在的PaCO2为80mmHg,欲达到理想的PaCO2 40mmHg: 新的呼吸频率=12x 80/40=24次/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