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职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 保障教学质量的 中国职教学会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 李志宏 2015年7月
提纲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教学管理理念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 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等教育概况(截止2014年底) 在校学生:博士31万,硕士153万,本科1541 万,高职1006万。 毛入学率37.5%。 校均规模:本科14342人,高职6057人 院校:2824所:本919+283,专1327,成295 高等教育发展进入新阶段:稳规模、调结构、 办特色、提质量。 国务院: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3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1、引导理念 办学理念是学校发展的灵魂,是统一思想 认识,形成合力的动力源泉。 规划纲要:树立创建一流教育的理念: 先进的办学理念; 优质的设施条件; 高水平的师资和管理队伍;科学的管理与服务 优秀的大学文化; 鲜明的办学特色; 高质量的人才培养 4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办学理念应体现在学校定位和发展目标上, 体现在规章制度中,体现在人才培养目标 和培养过程中,体现在学校文化和特色建 设中,体现在学校的发展规划和大学章程 中。 5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2. 规范行为 规范管理是必要的 保证教学工作有序 运转; 规范管理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可保证基 本的教学质量; 规范管理是必要的 保证教学工作有序 运转; 规范管理是保证质量的基础 可保证基 本的教学质量; 规范管理不是万能的 最优秀的教师和 优秀的学生都不是规范管理出来的。 6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3. 激励师生 教育是充满智慧的事业,呼唤教师去创造; “多元智能理论”告诉我们:每个人智能 结构不同,人人都有才,人人能成才!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提醒我们:对 不同的人应有不同的激励办法; 激发力量M=V(目标价值)×E(实现可能 性)。 7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4. 保障服务 管理本身就是服务,管理工作要服务于高 校四大职能,人才培养是核心任务; 优质的保障服务是一流教育的重要体现; “办学以教师为本,教学以学生为本” 树立正确的行政文化。 →政策和条件保障;学生学习指导;职业生涯规 划指导;心理健康咨询;创建优质的实习实训 条件等。 8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5. 结合现实 结合“高教三十条”和“高职创新发展三 年行动计划(2015—2017)”现代职教体 系建设等要求,创新管理模式,充实管理 内容; 以立项的方式调动广大教师积极性很有效; 师生关注的难点是教学管理的当务之急。 →实习实训、双证书、中高职衔接、教学方法… 9
一、高校教学管理的主要内容 《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三年行动计划》 2015----2017年(送审稿) 共有12项分计划: 1、质量提升助推; 2、现代职教体系建设推进; 3、支撑产业发展能力提升; 4、产教融合发展创新; 5、社会力量兴办高职支持: 6、“双师”教师队伍能力提升; 7、现代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高; 8、高职院校治理能力提升; 9、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10、国际交流合作促进; 11、社区教育和终身学习推进; 12、德育工作质量提升。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1. 管理 “三分管,七分理” 特别注意: 对教师的管理≠对工人的管理; 1. 管理 “三分管,七分理” 特别注意: 对教师的管理≠对工人的管理; 既要强调规范管理,更要强调激励机制; 如何面对多数学生因材施教? 应为所有学生发展提供更大空间和自由度: →双专业、辅修专业、辅修课程、资格证书、搭 建文化科技活动和竞赛平台、升学深造… 学分制与学年制的利弊比较…. 11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2. 管理分层次: 人管人 低档次管理; 制度管人 中档次管理; 文化管人 高档次管理; 由管理----治理。高校章程、行企参 与治理、院系作用、自我评估与内部 质保体系等 12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3. 领导重视与机制推动 领导重视是关键还是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 是关键? “NBA”的启示 →充分调动每一支球队、每一个球员、每个教练、 每一天的积极性。 二级院系如何创造性开展工作?主动性是检验中 层干部的主要标准! 13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4. 管理有重点--“二八定律” 20%的优质资源可以创造80%的效益! 经费投入的重点和队伍稳定的重点 “二”和“八”不是一成不变的 14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5.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质量观 建立与新时期相适应的质量观 三种教育质量观 三种教育价值观 知识本位(内适) 社会本位(外适) 学生本位(个适) 学术质量观 技术质量观 人本质量观 新时期强调三个结合: 文化知识与思想品德; 创新思维与社会实践; 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 社会责任感是重要内容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增强社会责任感是教育的重要内容 哈佛校门上的名言 “进入哈佛是为了增长智慧,离开哈佛是为了更好的为国家和人类服务。” 耶鲁大学校长理查德 C.莱文 开学致辞: “为成为全球公民做好准备” 16
二、值得思考的几个高校教学管理理念 6.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 多元智能理论: 哈佛大学的心理学家霍华德·加德纳教授——人至少有逻辑、语言、音乐、肢体、观察、人际交往、自省等多种智能,没有谁比谁更聪明,只能说谁更好地开发自身智能。 知识、方法、品格、社会责任感 学生“个性”发展是创新精神的前提 教师,教学生学: 加、减、问、用、新、诚 教师的职责是什么? 教师教,学生学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1. 专业建设是龙头,学科建设是支撑 学科的概念:学问分支;教学科目;学界和学术组织- --学科是教师成长的渠道 专业的概念:培养学生的专门领域;课程的不同组合 社会需求+学科领域---专业是培养学生的组织形式 专业设置和调整应符合办学定位,以市场需求为导向; 应有规划、有标准、有程序,有预警推出机制; 专业培养方案应反映培养目标要求,执行稳定; 政校行企融合是高职发展的必由之路,专业是落脚点。 地方本科院校转型发展,核心也是专业。 18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2.课程建设是核心 课程建设要服务于专业培养目标 不仅重视课堂理论教学,更要重视实践教学课程 重视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考试方法改革 如何使课程评价更科学? 建设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体系: 职业院校课程联盟、精品开放课程、MOOC的挑战!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3.实践教学是重点 新增生均拨款优先投入实践教学(七部委文件) 麦可思2014就业报告:64%的高职学生对实践教学不满意 与行业、企业共建实习实训基地,重视职业能力的培训, 推行双证书制等 社会实践要抓实,切忌走马观花地参观或集中在假期实习 积极参加学科和技能竞赛等大学生活动,重点是扩大参与面,让更多学生受益。 重视创业教育:标准、导师、基地、经费、管理等。 有条件的学校应扩大实验室开放力度,增加资源利用率 实践教学相对薄弱 实习实训 基地建设 开展创新创业活动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4、关注高职评估走势,完善内部评估制度 建立三个层次教学评估制度:院校评估(分类)、 专业评估、学生评教和跟踪调查 建立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抽样诊断改进制度 建立教学状态数据常态监测制度 建立高职教育和院校年度质量报告发布制度 三个评估主体:学校、政府、社会第三方 外部评估的最终目的是促进学校内部质量保障体 系的建立和完善
三、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5.完善内部质量保障体系是根本 5.1 目标和标准设定是质保体系建设的前提 不同的质量文化有不同的培养方案(保证 主体,兼顾多样需求); 22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找出影响质量的关键控制点,建立各关键 控制点的有机联系; 制定每一个关键控制点的具体的质量标准 和要求。 23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5.2 人、财、物等条件保证是质保体系 建设的基础 教师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是基础; 经费投入是保障; 实习、实训条件是重点。 24
三、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5.3 过程管理是质量保障体系的重点 人才培养是一个过程,不能简单地用目标 管理代替过程管理; 规章制度能看出学校管理水平。规范管理 是基础,可保证教学工作有序运行; 发挥二级院(系)的作用,充分调动师生 积极性是目前高校普遍需加强的工作。 25
三、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5.4 自我评估是质量保障体系的核心 体现了学校是质量保障与评估的主体理念, 是学校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自我评估范围:要根据培养目标,围绕教 学条件、教学过程、教学效果等进行评估; 26
三、推进教学管理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自我评估:定期开展院系评估、学科专业 评估、实践教学评估等专项评估;特别应 注重: 学生和教师对教学工作的评价;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对学校人才培养的评价; 发挥教学状态数据的常态监控作用; 每年形成年度质量报告和就业报告。 27
三、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四种教育评估模式与自我评估 评估模式 目的性 目标性 驱动性 认证 差不差 差者 达标 分等 好不好 优者 选优 审核 是不是 自身 自律 绩效 高不高 产出 效率
三、推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建设,建立保障质量的长效机制 5.5 反馈、调节、改进是质保体系落脚点 学校最好有专门的质量监管部门; 形成质保体系关键和末端环节的有机联系、制衡; 戴明循环(管理学通用模型) PDCA (Plan、Do、Check、Action) 大环套小环,互相促进; 周而复始,不断循环; 阶梯式上升。 29
6.中层干部的作用是关键(如何有效地开展工作?) (1)成为本领域的专家; (2)管理是科学—学习教育管理理论; (3)服务大局,增强执行力; (4)建立有效的运行机制是关键; (5)主动性是检验中层干部的主要标准; “中层干部无功便是过,基层人员无过便是功”。 三个境界:基本要求—创新工作—引领发展 (6)学会“被领导”; (7)好的领导是把下属培养成领导。
请批评指正! 职教质量保障与评估研究会网站: www.zjpg.org 李志宏 邮箱:lizhh@moe.edu.cn 电话:010-56973191(办) 13910437997(手机)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魏公村路2号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