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消化内科病证  胃痛  呃逆  便秘  泄泻. 胃痛 gastralgia 重点难点  掌握胃痛的辨证、针灸治疗  熟悉胃痛的病因病机  了解胃痛的鉴别、相关西医病证.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第一节 妊娠恶阻 教学目标教学目标 了解:妊娠恶阻鉴别诊断、其它 疗法。 熟悉:妊娠恶阻的定义、病因病 机、预防与调摄。 掌握:妊娠恶阻的中医的辨证论 治、西医诊断及西医治疗。
1 、风湿性关节炎  风湿性关节炎是风湿热的关节病变,以游走性四肢大关节为特 点,局部红肿热痛、起病通常急剧,游走现象出现的快,消失 的也快。病人在活动时疼痛明显,继续活动后反而减轻,常因 天气变化而犯病,有的关节活动后有响声。  风湿性关节炎常发生在一些较大的关节上。如肘关节、膝关节 等大关节,没有晨僵和肌肉萎缩,也没有关节并发症。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有什麼常見的疾 病呢 ? 課文 小測驗 傷風 流行性感冒 砂眼 頭癬 ( 皮膚病 ) 請按以下的圖形來看其特徵: 上一頁下一頁.
中医药与中华传统文化 《伤寒杂病论》及其思想. 内容提示: 《伤寒杂病论》的成书与整理 《伤寒杂病论》的学术思想 要求: 了解《伤寒杂病论》的曲折命运 理解《伤寒杂病论》的主要学术思想.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第三 本篇论述百合、狐惑、阴阳毒三 种疾病的辨证与治疗。 由于这三疾病的发病均与外感热 病有关,某些症状亦有相似之处(或 有神志方面的症状,或有热证),因 此合为一篇论述。
傷寒學 遼寧中醫藥大學基礎醫學 院中醫臨床基礎教研室. 第三节 太阳病变证 八、痞证 (一)痞证的成因及证候特点.
第一章解表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祛风散寒药对 麻黄 - 桂枝 药对出处《伤寒论》 麻黄 桂枝 麻黄 桂枝组成.
痹 病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治要点                         分证论治.
第四章 袪风湿药.
腹满寒疝宿食病 脉证治第十.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 针灸教研室 姜桂美
妇人妊娠病 脉证并治第二十.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节 腰痛 腰痛 返回目录.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5 《伤寒论》主症和主脉辨证辨证 南方医科大学中医药学院 杨运高.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定义:凡以解表药为主组成,具有发汗,解肌、透疹等作用,用以治疗表证的方剂,统称为解表剂。
温里剂 【概念】   凡以温热药为主组成,具有温里助阳,散寒通脉等作用,用于治疗里寒证的方剂,统称温里剂,属于“八法”中的“温法”。
【定义】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运脾、化积导滞等作用,主治各种食积证的方剂,统称消食剂。属"八法"中的"消法"。
第九章 清 热 药.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第十 本篇主要论述腹满、寒疝、宿食三种病证的辨证施治
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 第十 金匮教研室.
第二节 清热燥湿药.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痹 证 (Bi Syndrome) 概念** 病因病机** 辨证** 针灸治疗** 注意事项.
46、 痹 证.
1.特点:多为辛苦寒(辛能发散、苦能燥湿、寒能清热),入肝脾肾经。 2.功效:祛风除湿,通络止痛,清热消肿。 3.主治:风湿热痹。
水气病脉证并治第十四.
第一节 痹 证 第一节 痹证.
二、选择题 (一)A1型题 1. 平胃散主治证的病机是 : A.湿滞脾胃 B.湿热中阻 C.外寒内湿 D. 脾虚失运 E.湿热下注
第一节 痹 证 第一节 痹证.
中南大学湘雅医学院 王素娥 青岛大学医学院 张玉杰
第八章 辨阴阳易差后劳复病脉证并治.
王 付 制 作.
经行感冒.
百合狐惑阴阳毒病脉证并治第三.
清热药.
腹 痛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急诊科 郑敏宇.
气血同病辩证.
痹 病 沧州医学专科学校中医科.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厥阴病的证治 郝万山(北京中医药大学).
第七节 温里药 定义:凡是以温里祛寒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里寒证的药物,称为温里药。 适应证:
第二章 寒证 广西医科大学中医学教研室 主讲:李 展.
下篇:内科病证 第二十一节 消 渴 消 渴 返回目录.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胸痹心痛短气病脉证治第九 金匮教研室.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六经病小结与脉诊.
消 食 剂.
胃痛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概述 病因病机 诊查要点 辨证论治 预防调护 结语 临证备要
第18章 驱虫剂.
中药学 第十四章 温里药.
常見的傳染病.
胆 道 疾 病 肝胆 外科 张炳远 主任医师.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疟疾基础知识 中国援加纳医疗队.
浅表性胃炎什么症状.
囊虫病 Cysticercosi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脉证治第十九 金匮教研室

概述 趺蹶:足背僵直,不便行动的疾病。 手指臂肿:手指和臂部时常发生肿胀疼痛,并出现震颤,身体肌肉也发生牵动的病证。 转筋:四肢突然发生痉挛掣痛的病证。 阴狐疝:阴囊时大时小,并且时痛时止。 蛔虫:经常发生脐腹部剧烈疼痛,甚或吐出蛔虫的疾病。

[原文1] 师曰:病趺蹶,其人但能前,不能却,刺 入二寸,此太阳经伤也。 [提要] 论趺蹶的病因和证治

趺蹶:太阳经脉受伤,经脉之气不通 治疗:舒筋通络 针刺承山(太阳经)

手指臂肿 [原文2] 病人常以手指臂肿动,此人身体瞬瞬者,藜芦甘草汤主之。 [提要] 论手指臂肿动的证治

手指臂肿动:风痰留阻经络 治疗:涌吐风痰 方药:藜芦甘草汤 藜芦——涌吐 甘草——和中

转筋 [原文3] 转筋之为病,其人臂脚直,脉上下行,微弦。转筋入腹者,鸡屎白散主之。 [提要] 论转筋入腹的证治

病机:湿浊化热伤阴 治疗:祛湿清热 方药:鸡屎白散 鸡屎白——性寒,祛湿通利二便

阴狐疝 [原文4] 阴狐疝者,偏有大小,时时上下,蜘蛛散主之。 [提要] 论转筋入腹的证治

病机:寒气凝结肝经 治疗:辛温通利 方药:蜘蛛散 蜘蛛——破瘀消肿散结 桂枝——温经散寒

蛔虫病

辨证 [原文5]问曰:病腹痛有虫,其脉何以别之?师曰:腹中痛,其脉当沉若弦,反洪大,故有蛔虫。 [提要] 论述蛔虫与腹痛的脉证

腹痛:里寒者,脉沉或弦 蛔虫腹痛:蛔虫妄动故脉洪大 其他:吐涎、吐蛔、白睛蓝斑、便蛔等

论治 [原文6] 蛔虫之为病,令人吐涎,心痛发作有时,毒药不止,甘草粉蜜汤主之。 [提要] 论蛔虫病的证治

腹痛:虫乱于肠 心痛(上腹痛):虫上扰于胆 吐蛔:虫入于胃 吐涎:脾胃虚寒,不能摄津

治疗:安蛔缓痛 方药:甘草粉蜜汤 甘草、米粉、蜜——甘平安胃 杀蛔治本 甘草、铅粉、蜜

[原文7] 蛔蹶者,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此为脏寒,蛔上入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当自吐蛔。 [提要] 论述蛔厥的症状和病机

蛔厥:蛔虫病患者,腹痛剧烈时而致四肢厥冷。 心烦:蛔虫上扰 复止:蛔虫入胃暂安 又烦:虫闻食物而复动

[原文8] 蛔厥者,乌梅丸主之。 [提要] 论蛔厥的治疗

治疗:辛温散寒,苦寒清热,杀虫安胃 方药:乌梅丸 乌梅、川椒——杀虫止呕 附子、细辛、桂枝、干姜——温经散寒止呕 黄连、黄柏——苦寒清热除烦 人参、当归——益气养血

目的要求 1.了解趺蹶、手指臂肿、转筋、阴狐疝、蛔虫病的概念。 2. 熟悉蛔虫病的临床表现及其证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