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成分单采在输血 医学中的应用 北京军区血液中心 周俊 北京军区总医院输血科.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病毒与疾病 生技 10-1 赵桂华. 概念 生物病毒 :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 核酸 ( DNA/RNA ),必须在活细胞内寄生并以复 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 生物病毒微生物 原指一种动物来源的 毒素。 “virus” 一词源于 拉丁文。 病毒能增殖、遗传和演化,因而 具 有生命最基本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第 4 节 免疫调节 免疫的概念:免疫是机体的一种特殊保护性生理功能。 功能:通过免疫能够识别 “ 自己 ” 、排除 “ 非己 ” ,以维持 内环境的平衡和稳定。 防御功能: 抗感染或防止其他抗原异物入侵 监控功能: 体内已经衰老或因其他因素而被破坏的细胞,以及癌变的细胞。 清除功能: 清除衰老、死亡或损伤细胞、癌变细胞.
5 、认识传染病 无锡沁园实验小学 曹爱萍. 从小到大你患过这些病吗?疾病名称是否患过此病是否接种过疫苗 流行性感冒 麻疹 水痘 肺结核 近视眼 结膜炎 贫血 龋齿 蛔虫病 流行性乙型脑炎.
艾滋病专题 艾滋病 艾滋病是英语 “AIDS” 中文名称, AIDS 是获得 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的英文缩写。它是由于感染了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简称 HIV )后引起的一种致 死性传染病。 HIV 主要破坏人体的免疫系统,使 机体 逐渐丧失防卫能力而不能抵抗外界的各种 病原体,因此极易感染一般健康人所不易患的感.
《株洲市艾滋病病毒职业暴露 应急预案(试行)》 株洲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庞力娟 2009 年 7 月.
二 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机体免疫功能失调引起: 1 )免疫缺陷病 2 )超敏反应(过敏反应) 3 )自身免疫病等.
周作霞 第六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第一节 血液系统常见症状和体征的 护理. 红细胞 白细胞 血小板 病毒、放射、遗传 白血病 再障 贫血贫血 感染 出血 缺铁性贫血 巨幼红细胞贫血 溶血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 I T P 药物和化学物质 物理和生物因素 感染因素、免疫因素、 脾脏因素 骨髓.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 第九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 依靠输血维持生命的孩子 重型 β— 地中海贫血 血液 第一节 感知血液.
江苏省消化专科护士 结业报告 镇江三院 黄菊 指导老师 卞秋桂. 第一部分:个案护理 一例丙肝肝硬化失代偿并发上消化道出血 患者的护理.
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复习回顾 缺铁性贫血病人的护理 第六章 血液及造血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 1. 详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评估和护理措 施。 2. 说出泌尿系结石病人存在的护理诊断 3. 概述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护理目标和护理评 价。 4.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进行护理评估,并能应 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 5. 能对泌尿系结石病人的病情变化、治疗反应 进行观察和初步分析处理。
中医中药对面部皮肤 疾患的治疗及美容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岳阳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 张明. 一、概述 二、面部常见皮肤病的中医治疗 三、中医对面部皮肤的美容.
实验室生物安全 和职业防护 上海市临床检验中心. 涉及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法 律法规与监督管理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法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 法规 : 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医疗废物管 理条例 传染性非典型肺炎病毒的毒种保存、使用和感染动.
几种水产动物血涂片的 制作及形态比较观察. 一、实验目的 了解血涂片的制作方法, 同时认识鲫鱼和美国牛蛙的血细胞。
血液和淋巴 山东大学医学院组胚教研室 Blood and Lymph.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理化特性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三节 生理性止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第二节 血细胞生理.
内科护理学. 第四节 肝硬化病人的护理 第二章 呼吸系统疾病病人的护理 李玉环 案例 李先生, 54 岁。因腹胀、乏力及食欲下降 1 年,意识不清 2 小时入院。既往乙肝病史 20 年。 查体:意识模糊,面色灰暗、巩膜黄染、腹部膨隆, 肝未触及、脾大,移动性浊音阳性,双下肢 凹陷性水肿。 血液检查:
非细胞结构的生物体-病毒 通河中学 杨 洁. 病毒引起的疾病 1 、禽流感 2 、艾滋病 3 、流感 4 、非典型性肺炎 5 、脊髓灰质炎 ( 俗称小儿麻痹症 )
职业暴露监测及处理流程 敦煌市医院 刘剑.
常见病征的辨别与自我处理 复旦校医院 钱启源
血小板和冷沉淀的临床应用.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重点传染病防治知识 第十四讲 授课老师:龚启明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了解病毒,关爱健康 ——从狂犬病说起 上海市上南中学 张 正 国.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成分输血的临床应用   中英文日报导航站
成分血的临床应用 李国良.
蛋白质与维生素.
婴幼儿和儿童的血小板输注 广州血液中心 田兆嵩.
答:由内分泌器官(或细胞)分泌的化学物质进行调节,这就是激素调节。
贫 血 Anemia.
围术期输血指南(2014) 宜昌市第一人民医院.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臨床輸血作業 高雄榮總血庫 陳貞吟.

急性失血病人的成分输血 广东省人民医院 赵绥民 广州血液中心 田兆嵩.
行动起来,向‘零’艾滋迈进 合力抗艾,共担责任,共享未来.
输血安全与法律 常彩业.
Pharmanex专题─SARS对策页眉
产 后 出 血 的 止 血 措 施 湖南省妇幼保健院 金明华
欢迎同学们走进生物课堂 绪 论.
第四章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 第一节流动的组织 教师:燕鹏.
案例: 今年7月下旬在松江中心医院住院的刘某病情危重,血小板下降到正常人的10%左右,如不立即输血小板,极可能出现颅内出血、消化道出血等,任何止血药都止不住,可血库紧缺血小板。 松江区血站第一时间向成分献血志愿者发出了短信,立刻得到很多志愿者的响应,成分献血志愿者的接力捐献挽救了病患生命 。
第四章 人体内的物质 第一节 流动的组织---血液.
必存用于脑干出血的优秀病例 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参赛医生: 卢秀芳 科室: 神经内科2组 职称: 主治医师.
第二章 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4节 免疫调节.
封面.
流动的组织 血液.
血液管理 骨科减少输血的经验分享 沈建雄 北京协和医院骨科.
財團法人台灣紅絲帶基金會 走向陽光關懷愛滋 Mr. David.
伤寒、副伤寒 Typhoid fever 潘永瑜.
课题:认识艾滋病 班级:高一(1)班 组长:张慧丽 组员:杨伟刚 翟俊 陈文茜 周毅淳 陈旭东 指导老师:方芳.
健保醫療體系血友病照護的省思 台大醫院 / 彰化基督教醫院 沈銘鏡.
预防及纠正低钠血症 在治疗重症 心力衰竭中的应用 阜外医院急症抢救科.
输血传播病原体的风险和预防策略 广 州 血 液 中 心 付涌水.
围术期血液保护与输血安全 郑 宏.
食道癌术后护理查房 主讲人:刘晓芬.
第10章 血液系统疾病病人护理.
生活事件教案 愛滋風雲.
常见传染性疾病预防 河南机电高等专科学校医院.
艾 滋 病.
问题探讨 神经系统感觉到病原体存在一般是在有了病理反应之后。在病菌或病毒刚进入人体时,靠反射不能对其作出反应。
临床血液成分 合理应用与有效评价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李志强.
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的孕产妇管理 艾滋病基本知识 桂林市妇女儿童医院 杨羞花.
肾病综合征.
預防愛滋病 六忠 何慧妤 專題研究報告.
認識AIDS 屏安醫院 洪志宏醫師.
C型肝炎病毒假想圖:最外層為套膜,內包裝有一單股之RNA分子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血液成分单采在输血 医学中的应用 北京军区血液中心 周俊 北京军区总医院输血科

血液成分单采 源于“Apheresis” , 英文解释(n):a procedure in which blood is drawn and separated into its components by dialysis,some are retained and the rest are returned to the donor by transfusion 中文:机采,单采,分离术 该技术在输血领域一直有着重要的地位,随着医疗技术水平的发展,发挥着更大的作用,在输血领域的应用也得到拓展和发挥。

Principles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1996 Ennio C. Rossi/ Toby L. Simon /Gerrard S. Moss /Steven A. Gould Rossi's Principles of Transfusion Medicine, 2002 Toby L Simon / Walter H Dzik / Edward L Snyder / Christopher P Stowell / Ronald G Strauss 出版社: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 Rossi's Principles of Transfusion Medicine,2009 Toby L Simon / Walter H Dzik / Edward L Snyder / Christopher P Stowell / Ronald G Strauss

成分献血 自身输血 输血相关治疗 主 要 内 容

成分献血

成分献血—成分输血 人体血液是由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等成份组成,每一种成份都有其特殊的功能。 成分输血,根据病人的需要,以“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选择性地输注某一血液成份。是现代输血的新理念。成分输血是科学、合理有效输血的基础。 成分输血的优点: 提高输血治疗效率 降低输血不良反应发生率 减少血液浪费 降低患者血液循环的受血负担 减轻患者经济负担

成分献血—成分输血 医学科学和输血技术的发展,实现从血液中分离出浓度和纯度较高的血液成份制剂,然后进行成分输血。 发达国家成份输血占全部用血的95%以上,并以成份输血开展程度作为衡量一个国家、地区医疗技术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

血液制品 品种 保存温度 保存期 1 浓缩红细胞 4±2℃ ACD;21天;CPD28天;CPDA 35天 2 去白悬浮红细胞 24小时内输注 3 悬浮红细胞 4 洗涤红细胞 5 冰冻红细胞 解冻后24小时内输注 6 手工分离浓缩血小板 22±2℃ 7单采浓缩血小板 震荡保存5天 8 机器单采浓缩白细胞 9 新鲜液体血浆 10 新鲜冰冻血浆 -20℃以下 一年 11 普通冰冻血浆 四年 12 冷沉淀 13 全血

国外成份输血概况 日本: —红细胞29.26% 血小板40.77% —血 浆28.09% 全 血1.88% 美国: —红细胞29.26% 血小板40.77% —血 浆28.09% 全 血1.88% 美国: —红细胞42.89% 血小板39.96% —血 浆11.96% 冷沉淀4.69% —全血0.5%

国内成份输血概况 上海: —红细胞32.21% 血小板29.82% —血浆32.80% 冷沉淀4.17% —白细胞0.15% 全血0.86%

悬浮红细胞 适应证 剂量 ①手术失血的输血;②各种慢性贫血;③CO中毒;④高K+血症、肝、肾、心功能障碍者输血;⑤小儿、老年人输血。 成人(60kg体重)400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200ml(2U可提高血红蛋白(Hb)10g/L。

洗涤红细胞 特点 作用及适应证 剂量 白细胞去除率〉80%,血浆去除率〉90%,RBC回收率〉70%。12h内输注。 对血浆蛋白有过敏反应的贫血病人;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高K+血症、心、肝、肾功能障碍者。 剂量 根据病情决定用量,因制备过程中损失部分红细胞,输血用量要稍大于浓缩红细胞用量。

机采浓缩血小板 特点 适应证 剂量 一个单位机采血小板为2.5×1011血小板 。 血小板生成障碍引起的血小板减少,如白血病等;血小板功能异常,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急性血小板减少:如大量输血、体外循环等。 剂量 每平方米体表面积输浓缩血小板1.0×1011个,每1-3d输1次,持续时间视病情而定。

新鲜冰冻血浆 特点 含有新鲜血液中全部凝血因子,纤维蛋白原0.2-0.4%,其它凝血因子0.7-1%单位/ml。-20℃保存1 年。 作用及适应证 补充全部凝血(如严重肝病,DIC);目前尚不能提取浓缩制剂的一些凝血因子缺乏;出血、创伤、手术、烧伤等。 剂量 10-15ml/kg。

普通冰冻血浆 特点 作用及适应证 剂量 10-15ml/kg。 含有全血中稳定的凝血因子。 扩充血容量,补充血浆白蛋白,补充稳定的凝血因子缺乏;手术、外伤、烧伤、肠梗阻等大出血或血浆大量丢失。 剂量 10-15ml/kg。

成分献血—成分输血 通常说的献血是全血献血,一次采集全部血液成份的过程。 血液成分分离制备 血液成分单采 通常说的献血是全血献血,一次采集全部血液成份的过程。 采集的全血需要进行血液成分的分离制备,再按照不同血液成分的储存要求进行保存,以备临床之需。 成份献血是借助血细胞分离技术采集某一血液成份,同时将其他血液成份回输给捐献者体内的过程。 采集的血液成分即机采成分血,如血小板、红细胞、血浆、粒细胞或外周血干细胞,按要求储存起来,用于临床治疗。

成分献血—分类 血小板单采:目前最常见的成份献血是机采血小板,一个健康人捐献血小板后,3天后会恢复到原来水平。 血浆单采:常见于采浆站、血站 红细胞单采:香港、新加坡、国外 粒细胞单采:针对性治疗需求如重症感染 淋巴细胞单采:治疗需求如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

成分献血—程序 成份献血的程序与献全血的程序基本相同 需要检测献血者体内某种血液成份的含量及其它相关指标 献血的时间稍长于献全血(采血过程约需0.5-2小时)。 成分献血基本上都是在血液成分采集机上进行,最常见的成分献血是单采浓缩血小板,每献一个浓缩血小板机单位,需要40—60分钟。 有些成分献血在献血前医生还会预先给献血者使用一定量的细胞动员剂,以配合成分采血。

成分献血—优势 有目的采集,减少不必要的浪费,相对全血采集,对机体影响小,采血反应少,恢复快。 机采浓缩血小板 机采血浆 机采红细胞 采出血小板和血浆,血小板的生成周期仅为红细胞的十几分之一,存活7~12天,献出的血小板3天左右可恢复到献血前的水平。血浆的恢复速度要比献全血快得多。国外献机采血小板的间隔时间多数为一周或两周。日本献机采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为一周,但一年不能超过24次。国内现行的献机采浓缩血小板的间隔时间一般为两周或一个月,最短为不能少于两周。 机采血浆 由于血浆中各种成分的生成周期都比较短,献单采血浆的间隔日期为两周。 机采红细胞

成分献血—条件 1、符合献血者一般检查 年龄,体重,血压,脉搏,体温正常,一般健康状况良好。 2、献血前血液检测 血型检测,血红蛋白:男≥120g/L;女≥115g/L。 3、单采血小板献血者: a)红细胞比容(HCT):≥0.36 b)采前血小板计数(PLT):≥150×109/L且<450×109/L c)预测采后血小板数(PLT):≥100×109/L。

献血量及献血间隔 献血量 全血献血者每次可献全血400ml,或300ml,或200ml。 单采血小板献血者:每次可献1个至2个治疗单位,或者1个治疗单位及不超过200ml血浆。全年血小板和血浆采集总量不超过10 L。 献血间隔 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6个月。 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2周,不大于24次/年。因特殊配型需要,由医生批准,最短间隔时间不少于1周。 单采血小板后与全血献血间隔:不少于4周。 全血献血后与单采血小板献血间隔:不少于3个月。

成分献血—注意事项 1、在献血前一天和当天早晨禁食鸡、肉、鱼、蛋、豆制品、奶等高脂肪食物。 2、献血前一天多饮水,当日吃清淡早餐,不得空腹献血。 3、献血者在献血前一周不得服用抗血小板聚集或抑制血小板代谢的药物,如阿司匹林、维生素E、消炎痛、潘生丁、氨茶碱、氯霉素及抗过敏药物的等。 4、献血前保证充足的睡眠和稳定的情绪。

成分献血—趋势 在捐献成分血的过程中,捐献者的血液都在经严格消毒的密闭管道套材中循环和分离,每位捐血者每次使用的都是一次性全新套材,绝对不会造成交叉污染,不会对身体造成任何影响。 成分献血是一种最为先进的献血方式,在西方发达国家已经被广大无偿献血者普遍接受,许多人忙里抽闲或利用节假日的时间前来当地血液中心,把献成分血作为热心公益、丰富自己业余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捐献者只需躺在采血椅上,献血过程中可以轻松地欣赏音乐或看电视节目,血液细胞分离机会自动完成采血过程,献血者不会有任何不适。

自身输血

Risks Still Exist in Blood Transfusions Bacteria Introduced during collection Leukocytes Adverse immune responses and transfusion reactions Emerging/Unknown Viruses Known Pathogens For which no assay is available False Negatives Limits of detection of current assays (e.g., window-period issue)

自身输血—优势 1.避免经血感染疾病的危险 非病毒的病原体性疾病 1.梅毒 syphilis 2.疟疾 malaria 3.巴贝虫病 Babesia 4.弓形虫病 Toxoplasma 5.锥虫 Trypanosoma 6.丝虫 Filaria 7.利什曼 Leishmania 8.布鲁氏菌 Brucella 9.斑疹伤寒 typhus 10.沙门氏菌 salmonella 11.恙虫病立克次氏体 Rickettia 12.麻风 epra 病毒性疾病 1.肝炎疾病 hepatitis virus 乙型病毒、丙型病毒、庚型病毒 其他肝炎病毒 2.巨细胞病毒 cytomegalovirus 3.EB病毒 Epstein-Barr virus 4.抗原 delta antigen 5.科洛拉多蜱传热病毒 Colorado tick fever virus 6.麻疹病毒 measles virus 7.后天性免疫缺陷综合征病毒 AIDS virus 8.成人T细胞白血病病毒 ATL virus

自身输血—优势 新的病原体不断出现: TTV:献血者TTV 感染率2% ~ 60% 。 SEN-V: HIV, HBV 或 HCV感染者中SEN-V 感染者较高。经输血传播,供血者中SEN-V感染率为 2%。 CJD 和 vCJD:CJD是人类一种传染性海绵状脑病(TSEs) ,吃疯牛肉传播。 WNV:RNA,有包膜。可经血传播。 SARS冠状病毒:RNA,有包膜。经血传播?

自身输血—优势 2.避免因输血引起的同种异体血液免疫反应,减少输血不良反应。 3.可以有效维持了病人的免疫功能。 进入人体的异体组织细胞和蛋白最终必须被机体免疫系统抵抗并清除,但这个过程会耗费大量免疫系统资源,造成输血后病人免疫功能显著下降,这对病人,尤其是肿瘤病人非常不利。避免了输血导致的免疫功能抑制,术后感染大幅减少。

自身输血—优势 4.节约血液资源。 5.解决特殊血型供血。 6.减少输血意外。 7.血液新鲜,细胞活力好,功能强。 标本采集错误--血型--事故 标本采集错误--交叉配血--死亡 标本破损--自作标本--死亡 7.血液新鲜,细胞活力好,功能强。 8.解决宗教信仰人员的用血问题。

自身输血—现状 自体输血率 欧美等发达国家,自体输血率80%-90% 德国术前自体储血率达89%, 日本术前备自体血2~3个单位的在80%~90% 国内自体输血率10% 我国《医疗机构用血管理办法》、医院等级检查等要求,医院自体输血率在20%以上。

自身输血—分类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稀 释 式 自 身 输 血 回 收 式 自 身 输 血

预存式自身输血 预存式自身输血指在某一个体计划或可能需要施行输血治疗前,有计划地采集其全血或/和血液成分并作相应保存,在其治疗时将预先贮存的血液及血液成分进行回输的一种输血治疗方法。

预存式自身输血--适应证 (一)可能需要输血的择期手术患者,年龄:16~65岁。 (二)除手术目标部位的器质性病变外,身体一般情况良好; (三)Hb≥110g/L或红细胞比容>0.33,,血小板计数≥110×109/L且功能正常,未服用或停止服用抗血小板药物2周以上。

预存式自身输血--禁忌症 (一)有疾病发作史而未被完全控制的患者采血可诱发疾病发作。 (二)有献血反应史及曾发生过迟发性昏厥患者。 (三)伴有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严重主动脉瓣狭窄、室性心律不齐、 严重高血压等心脑血管疾病及重症患者。 (四)血红蛋白<100g/L的患者及有细菌性感染的患者。 (五)服用抑制代偿性心血管反应药物患者。 (六)一般情况下,孕妇应避免妊娠最初3个月和第7~9个月间采血(相对禁忌)。

预存式自身输血--准备 建议采血前一周补充铁剂,至术前一日。 包括: 硫酸亚铁 0.3 Bid-tid 琥珀酸亚铁 0.2~0.4 tid 速力菲 100mg tid 力蜚能 150 mg bid 有条件者可同时应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Epo)或/和右旋糖酐铁。(成人1万单位,儿童:200单位/kg,q.o.d)

预存式自身输血--知情同意 经治医师须与患者及家属说明情况,包括: (一)自身输血目的、过程,涉及的危险性和可能出现的并发症等; (二)可能出现的不可避免的意外原因(冰箱、污染、有异物凝块、过期等)而需放弃自身血液; (三)可能出现输注异体血液等。患者或/和家属需填写自身输血申请单,并签署自身输血同意书,随病历一同保存。

预存式自身输血 全 血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血 液 成 分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红 细 胞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血 浆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血 小 板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造 血 干 细 胞 预 存 式 自 身 输 血

预存式自身输血 储存自体全血 储存自体成分血 是传统的术前自体储血方式,采集的是全血,置4C°储血冰箱内保存,在术中回输给患者。血液中的血小板及不稳定的凝血因子均全部失去其生理活性,也会导致血液中大量的有效成分丢失。 全新的术前自体储血方式,采集的是成分血。使用全自动血细胞分离技术进行术前自体储血,可以一次安全采集浓缩红细胞、浓缩血小板、血浆,分别按照各血液成分的保存要求分别储存,在术中回输给患者。有效保存血液各成分的生理活性,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的优势。

预存式自身输血 存在问题 限制自体输血的实施与推广。 预存式自体输血现状 采血反应率高。 4C°保存,血液中大量的有效成分活性降低甚至丢失。 全血预存方式 将采集的全血置4C°冰箱保存 存在问题 采血反应率高。 4C°保存,血液中大量的有效成分活性降低甚至丢失。 采血体积大,浓度低,尤其血小板。 1次采血量不超过500ml。 大量备血者需要多次采集,一般需提前7-10天,与目前医院平均住院日等指标要求相矛盾。 限制自体输血的实施与推广。

自体输血技术与观念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亟待引入新观念、新技术 血液成分单采技术的应用 目前临床输血工作中面临的诸多问题 现有预存式自体输血模式的弊端 自体输血技术与观念迫切需要进一步探索研究,亟待引入新观念、新技术 血液成分单采技术采集成分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 主要用于:造血干细胞采集、粒细胞采集、血浆置换、血液成分去除、采集血小板、血浆、红细胞 近几年来,该技术在自体输血领域的应用也开始尝试和应用。

100ml浓缩红细胞≈200ml全血中的红细胞含量(1u) 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获得较全血采集更多的红细胞。 单采技术用于预存式自体输血 采集浓缩红细胞 100ml浓缩红细胞≈200ml全血中的红细胞含量(1u) 在确保患者安全的前提下,可获得较全血采集更多的红细胞。 采用进出液体平衡的策略,确保患者安全。 Whole Blood Inlet Plasma Red Cells Buffy Coat 具有更加安全高效的采集优势

预存式自体成分输血 关键点 优势 预存式自体成分血采集技术,确保患者采集过程的安全。 自体红细胞采集后红细胞保存技术,尤其是保存液的添加。 采集浓缩红细胞,红细胞预存量远高于全血采集。 采用进出液体平衡的策略,确保患者安全。 添加适量的保存液,确保红细胞保存质量及输注浓度。

预存式自体成分输血 自体成分血的采集 1.为保证自体血采集患者安全,自体成分血采集时遵循: 采集总量不超过患者总血容量10%。 理论上采集100ml红细胞可以使患者Hb降低5g/L,将患者自体血采集后Hb最低限设为100g/L,Hct 30% 对于自体红细胞采集量大于400ml的患者,采用进出液体平衡的策略 在采集过程中补充等容量0.9% Nacl,使患者血容量变化不明显。

预存式自体成分输血 自体成分血的保存 自体成分血的回输 同异体悬浮红细胞输注方法 红细胞 加入红细胞保存液,无菌接驳。 红细胞血细胞比容达到0.50-0.65(参照GB18469-2012) 4C°保存,有效期35天。 血浆:直接冷冻保存,凝血因子保存完整 血小板:22 ℃振荡保存 自体成分血的回输 同异体悬浮红细胞输注方法

稀释式自身输血 稀释式自身输血是指在麻醉成功后手术开始前采集一定数量的血液,同时输注一定体积的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以补充有效循环容量维持其正常,使血液稀释,并在患者失血后回输其先前采集的血液。

稀释式自身输血 分 类 急性等容性血液稀释 急性高容性血液稀释 急性非等容性血液稀释

回收式自身输血 回收式自身输血是指收集患者自身的出血,经过特定的处理后再回输给患者本人的一种输血方法。 分类 术中回收式自身输血 术中洗净回收式自身输血 术中非洗净回收式自身输血 术后(床旁)回收式自身输血

回收式自身输血 发 展

回收式自身输血

自体血液回输设备 Cobe BRAT2 Dideco COMPACT ADVANCED Fresenius CATS Medtronic autoLog Medtronic Sequestra1000 Haemonetic CS-5

相关治疗

治 疗 性 血 细 胞 分 离 血液成分采集 血液成分分离去除 血液成分的置换

血液成分采集 外周血干细胞采集 骨髓干细胞采集 用于白血病患者,进行自身或供者外周血造血干细胞采集,进行造血干细胞移植。 用于实体瘤患者,采集自身外周血造血干细胞,进行干细胞治疗。 骨髓干细胞采集 骨髓干细胞的采集,用于骨髓来源的干细胞移植治疗。骨科、心外科、心内科、血管外科等。 骨髓红细胞的去除,用于供受者血型不合情况下的造血干细胞移植,造血干细胞的回收率90%以上。

骨髓单个核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2005年12月~2007年11月来我院进行自体骨髓干细胞移植治疗缺血性股骨头坏死的患者采用分离机进行单个核细胞的分离。年龄24~62,男性27人,女性1人。分离的单个核细胞悬液与骨髓进行比较,分离前后细胞组成差异显著。 表1 骨髓进行单个核细胞分离前后比较 例数 HCT(%) WBC (×109/ml) Lym(%) Mono(%) Gran(%) 分离前 28 28.7±3.7 10.4±3.1 30.3±4.2 9.8±3.3 59.5±5.7 分离后 8.7±3.8** 26.4±12.7** 42.3±10.3** 18.2±6.6** 39.4±13.5** 注:1.HCT%为红细胞压积,WBC为有核细胞计数,Lym为淋巴细胞,Mono为 单核细胞,Gran为粒细胞。 2.两组比较,* P <0.05,**P<0.01。

骨髓单个核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析分离过程采用的主要参数,即色卡显示的比例,见表2。 结果表明色卡显示比例选择2%<~≤3%最佳。 表2 不同比色卡的参数分离的结果比较 HCT(%) WBC (×109/ml) Lym(%) Mono(%) Gran(%) 1组,5%≥~>4% 15.4±3.1** 40.5±20.7* 30.4±10.1* 14.2±6.4 55.3±13** 2组,4%≥~>3% 7.2±0.8## 21.9±9.1 45.7±9.1 16.7±5.0## 37.9±9.7## 3组,3%≥~2>% 3.8±0.2^^ 18.8±3.9 49.2±3.1^^ 25.8±1.4^^ 25.0±3.9^^ 注:1. 1组与2组比较,* P <0.05,**P<0.0; 2. 2组与3组比较,#P <0.05,##P<0.01; 3. 3组与1组比较,^P <0.05,^^P<0.01。

骨髓单个核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分析参数循环次数对分离效果的影响,见表3。 循环次数以7<~≤9量较佳。 表3不同循环次数的分离效果 分组 样本数 单个核细胞% 单个核细胞得率% 1 <5 7 77.74±11.70* 30±7 2 5≤~≤7 9 60.16±17.85 40±18 3 7<~≤9 8 67.79±11.60** 40±8 4 9< 6 46.58±13.67** 40±14

骨髓单个核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中细胞组成与CD34+、CD271+的相关性。 表4 SPSS相关分析结果(r) 采用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见图1~4。SPSS分析结果见表4、5。CD34主要与淋巴样细胞相关,而CD271主要与单核样细胞相关。 表4 SPSS相关分析结果(r) 总样本 分离前 分离后 Lym% Mono% CD34 0.832** 0.801** 0.441 0.459 0.741** 0.645** CD271 0.683** 0.852** 0.063 0.730** 0.406 0.774**

骨髓单个核分离技术的研究与应用 骨髓、单个核细胞悬液中细胞组成与CD34+、CD271+的相关性 表5 SPSS偏相关分析结果(r) Mono%(控制Lym%因素) Lym%(控制Mono%因素) 总样本 分离前 分离后 CD34+ 0.387* 0.4221 0.3164 0.5218** 0.6040* 0.2867 CD271+ 0.6985** 0.7219** 0.7966** -0.028 -0.0397 -0.4693

血液成分采集 淋巴细胞采集 粒细胞采集 用于肿瘤患者的细胞治疗,采集自身淋巴细胞进行体外培养,如CTL、NK、DC等细胞疗法。 粒细胞用以治疗粒细胞低下的患者,尤其是存在药物无法控制的严重感染,如造血干细胞移植后患者造血、免疫系统尚未重建发生感染时。

血液成分采集 红细胞采集 应用羟乙基淀粉可采集年轻红细胞,用以治疗长期依赖输血的患者,如地中海贫血,镰刀壮红细胞贫血等。以延长其输血间隔,减少输血产生的不良反应,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

血液成分分离去除 血液成分的去除 如血小板增多症, 高白细胞性白血病、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进行幼稚的白血病细胞去除,减少化疗药物的用量及副作用。 真性红细胞增多症等。

血液成分分离与置换 治疗性血浆置换或淋巴合并血浆置换 风湿免疫系统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类风湿性关节炎、皮肌炎、多发性硬化症、尿毒症、天疱疮或类天疱疮等。 血液系统疾病如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多发性骨髓瘤,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等。 神经系统疾病如重症肌无力,多发性神经根炎等。 代谢系统疾病:高胆固醇症,高粘滞综合症,急性肝功能衰竭等。 其他疾病如新生儿溶血病,高胆红素血症,甲状腺危象,急性药物中毒、雷诺氏病及重症肝炎等。

血液成分分离与置换 红细胞分离去除并置换 如地中海贫血,镰刀壮贫血,蚕豆病,红细胞先天性缺乏某些酶的患者,新生儿换血,CO中毒,疟疾等。

治疗性成分分离重点关注 采集产品的质量 不良反应的预防和处理

不良反应的症状 枸橼酸钠反应 低血压 过敏反应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轻度:口唇、面部或四肢末端麻木 中度:肢体麻木、恶心、呕吐、胸闷、头晕、手足抽搐、肌肉震颤 重度:烦躁不安、心律不齐、血压下降、心颤甚至停搏 低血压 过敏反应 输血相关性急性肺损伤

不良反应的预防与处理 预防性静注葡萄糖酸钙 采集过程细心观察,出现轻度反应时及时静注葡萄糖酸钙,症状加重时停止采集。 态度和蔼,缓解紧张情绪 预防性静注葡萄糖酸钙 在采集前或抗凝剂进入体内500ml左右时 采集过程细心观察,出现轻度反应时及时静注葡萄糖酸钙,症状加重时停止采集。 出现皮肤红疹、瘙痒等过敏及时给予地米治疗,症状加重时停止血液成分置换。 静注10%葡萄糖酸钙时应控制速度,避免引起高钙血症,发生心跳骤停。

技术设备

基本原理 梯度离心 Platelets Lymphocytes Plasma Buffy Monocytes coat Packed 1.048* Lymphocytes 1.071* Plasma Buffy coat Monocytes 1.065* Packed red cells Granulocytes 1.085* *Average specific gravity of cell type shown 71

基本原理 72

主要机型 CS-3000 plus(美国Fenwal) COM.TEC (德国费森尤斯) Amicus (美国Fenwal,德国费森尤斯) Cobe Spectra(美国Caridian BCT,日本泰尔茂) Trima (美国Caridian BCT ,日本泰尔茂) MCS+ (美国血技)

小结 血液成分单采技术(Apheresis)采集成分血始于二十世纪80年代,应用范围逐渐拓展。 从临床的相关治疗,如:造血干细胞采集、粒细胞采集、血浆置换、血液增多成分的去除,到献血领域的应用,如成分血的采集包括血小板、血浆、红细胞等。 近几年来,该技术在自体成分输血领域和细胞治疗领域开始应用和研究。 因此,血细胞或血液成分分离技术在输血医学中地位,以及对学科发展的作用需要重视,是链接输血医学与临床医学的桥梁和纽带。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