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叉配血常见错误的分析 深圳市罗医院检验科、输血科 邓起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生理学教研室 王晓燕 山东协和职业技术学院. 第三章 血液 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性质  血细胞生理  血液凝固  血型于输血.
第五章 血 液 血 液 生 理 第一节 体液与内环境 一体液 体液 细胞内液 —2/3 细胞外液 —1/3 占体重的 60%--70% 二、内环境 —— 细胞外液 稳态: 维持稳态的生理意义:
血液检查 ( 下 ). 二. 白细胞计数和 白细胞分类计数 白细胞起源、发育阶段 干细胞 祖细胞 前体细胞 成熟细胞.
第三章 血液 第三章 血液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长江大学医学院生理教研室.
第三章 血 液 细胞外液的 4/5 在血管外 组织液 1/5 在血管内 血液 血液是一种流体组织,在体内不断循环,是内环境中最活跃 的部分, 是沟通各种组织液与物质交换的场所。 血液功能:维持机体内环境稳定 - 气体和物质交换、散热; 参与生理性止血 参与机体防御功能.
血液 BLOOD 血液 细胞内、外液 体液 细胞外液 细胞内液 占体重的 60% 细胞直接生活的 液体环境,具体环境 内环境 为细胞内各种生化 反应进行的场所 组 织 液 4/5 血 浆 1/5.
Testing Specimen Requirement 2ml EDTA whole blood Fill in the tube label(s) with name.
第16章 静脉输血法 厦门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基础护理教研室.
第三章 血型与输血(2) 魏彦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第一节 抗原 基础医学院 医学概论教研室 主讲: 于智泉.
临床用血注意事项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许建娟.
第三章 血型与输血(2) 魏彦刚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
人體的奧妙 姓名:林佩儀 班級:六年4班 指導老師:趙美華老師.
热烈欢迎 各位同行来临指教.
临床配血不合的原因分析及给血方案 常州市中心血站 许飞
授课内容:第四章第四节 输血与血型 学校:深圳外国语 授课教师:况妮娜 科目:生物学 教材版本:人民教育出版社七年级下册.
山西省血液中心 太原市红十字血液中心 张德梅
输血科常用实验及工作体会 山东省立医院输血科 王 玉 芝.
疑难血型鉴定与输血 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输血科 蒋天伦 中国人民解放军重庆血站 全军血液监督中心 中国重庆.
基本医疗、医疗保险 相关政策简介.
红细胞平均指数 P32 临床检验基础教研室 程杨艳.
流动的组织 血液 岳阳市第十中学 王瑕.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免疫调节功能异常产生抗自身红细胞抗体使红细胞破坏所引起的溶血性贫血 温抗体型AIHA(血管外溶血) 临床分型
输血科(血库)人员 应知应会问答 深圳市罗湖区人民医院、输血科 2014年1月.
第三章 血液(Blood) 体液 体内的液体。(占体重60%) 细胞内液 细胞外液 血量 人体内血液的总量。占体重7  8%
第十一章:血液 (blood-system).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人类红细胞血型.
第八章 红细胞血型(Blood Group)
高中《生命科学》拓展型课程第三章第二节 孟德尔遗传定律的扩展 (第二课时) 罗店中学:晏牡丹.
新生儿黄疸.
澄清输血前试验 对若干问题 的误解.
第一节 人体内物质的运输(2) 血 液 江阴市长寿中学 徐利国 0709.
第三章 血 液 Blood.
第四节输血与血型.
生 物.
Overview [haiˈdrɔlisis ] 1. 轮流地, 交替地 [ɔ:l,tə:nitli] 电.
输血前实验室检查与质量控制 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 罗广平.
免疫遗传 Immunogenetics.
溶血性贫血.
形态与功能 中国医科大学生理教研室 白 霞.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改革 回顾·现状·展望
血型鉴定和交叉配血实验.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临床输血的关键环节和过程 控制管理 广州血液中心临床输血研究所 田兆嵩.
免疫荧光细胞化学 冷雪飞.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1、这个过程要经过哪几个阶段? 2、这个过程中有哪些细胞参与? 这些细胞分别行使什么样的功能? 3、抗体又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呢?
第二章 抗原抗体反应.
抗体筛查与输血反应.
临床输血技术规范 天水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输血培训
实验二 免疫血清的制备.
第十六讲 超敏反应(19) 一、概述 1. Hypersensitivity (allergy,anaphylaxis) 该物质
Graves患者TgAbs的检测对解读Tg结果的重要性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北京医院输血科 刘燕明.
HIV阳性母亲所生儿童 免疫程序说明 无法确定是否感染HIV的儿童
血型和临床输血 浙江大学血液病研究所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一院血液科 钱文斌.
生物技术实验—凝集反应 免疫学教研室 刘平.
病原学- 乙型肝炎病毒(HBV) 双股DNA病毒 三种病毒颗粒 小球型和管型颗粒,直径22nm, 由HBsAg组成
胚胎原位杂交检测基因的时空表达模式.
第二节 免疫球蛋白的类型 双重特性: 抗体活性 免疫原性(抗原物质).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由IgG或IgM类抗体与细胞表面的抗原结合,在补体、吞噬细胞及NK细胞等参与下,引起的以细胞裂解死亡为主的病理损伤。
四、标准加入法 (Q=0) 序 号 测定液浓度 c c c 测定液体积 V V V 标液浓度 cS cS cS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病理生理学教研室 细胞信号通路检测(一) 总蛋白提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交叉配血常见错误的分析 深圳市罗医院检验科、输血科 邓起干

交叉配血常见错误 责任性错误 特殊原因导致配血错误 技术性错误

一、责任性错误(责任心不强) 在交叉配血中发生重大差错事故往往是工作责任心不强,粗心大意,马马虎虎造成。要把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认真按照标准操作规程操作。 2、防止交叉配血标本拿错和离心后结果看错。 3、各种配血器皿、器材要清洁、干燥,防止溶血和交叉污染。

一、责任性错误(责任心不强) 4、交叉配血用的滴管、试管等不能互相交叉混用。 5、标准血清不用时应及时放入冰箱,防止细菌生长导致标准血清变质。 6、观察结果要仔细,遵守规定的时间,冬季注意保温,防止冷凝集素干扰配血结果。 7、观察结果时,除了用肉眼观察外,必须用显微镜观察,注意区分假凝集与真凝集反应。

一、责任性错误(责任心不强) 8、注意病人有无输血史和妊娠史,交叉配血时 一定要用盐水相(如盐水配血法)和非盐水相(如凝聚胺配血法、抗凝球蛋白法、卡式法 )两种方法同时配血,防止不完全抗体漏检。 ①盐水法优缺点:简便、快速、成本低,但有局限性。 迄今人类红细胞血型已发现23个系统。盐水法只能检出ABO、P、Lewis、I和MN等系统的抗体,而不能检出Rh、等系统的抗体。前者多为天然抗体,属IgM球蛋白;后者由免疫产生,属IgG球蛋白。IgM分子量大,分子长度长,能在盐水中与红细胞上相应抗原结合,连接相邻红细胞出现可见的凝集反应:而IgG分子量小,分子长度短,不能在盐水中起可见的凝集反应。因此,交叉配血不能只用盐水法,还要选用能有效检出IgG抗体的方法。

②能够检出IgG抗体的酶法、抗球蛋白法及凝聚胺法各有优缺点: 凝聚胺法对大多数血型系统敏感度高,且操作简便、快速。目前我国适合应用凝聚胺法、因对Rh系统特别敏感。因我国以Rh系统引起的迟发性溶血性输血反应最为常见。

一、责任性错误(责任心不强) 9、一个血标本只能配血1次,第2次输血时必须重抽标本配血(24-72小时内的标本能代表病人的免疫状态)。 10、交叉配血全过程应由2个人反复复查、核对,准 确无误后才能出具《配血试验报告单》和发放血液。 11、配血完成后应将病人和供血者的标本置2~8℃冰箱保存至少7d,输血后血袋至少保存3-7d,以备复查。

二、特殊原因导致配血错误 冷凝集现象 缗钱状形成 不相容现象 其他

二、特殊原因导致配血错误 这是冬天配血最常见的问题,主要是因为献血者或受血者血清中存在冷凝集素( IgG )造成。 1、冷凝集现象 (正常人血清中冷凝集素效价一般不高,且在4℃以下时才有活性。但由于人免疫系统的差异,在恶性肿瘤或病原体感染后有时,冷反应性自身抗体可异常增高,可导致溶血性贫血。这种冷凝集素效价在4℃可高于1000,用37℃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

1、冷凝集现象 处理方法:37℃孵育或37℃水浴5~10 分钟,取出后立即用显微镜观察,凝块消失者是冷凝集,不消失者是真凝集。 (含有冷凝集素的血液输注时应先将血液预热后再输注。)

冷凝集现象

冷凝集37℃水浴5~10 分钟后

正常红细胞形态

二、特殊原因导致配血错误 2、缗钱状形成 交叉配血时有时红细胞会出现串钱状假凝集,没有经验的人会认为这是真凝集,而造成配血错误。 造成假凝集的原因 是受血者或献血者血液中球蛋白及纤维蛋白原含量增高,使红细胞易于靠近而形成缗钱状。 (常见于多发性骨髓瘤、巨球蛋白血症、慢性肿瘤等。)

RBC缗钱状假凝集

正常RBC形态

二、特殊原因导致配血错误 3、不相容现象 血清中有免疫抗体或不规则抗体(IgM或IgG和IgM混合型)时,交叉配血结果会出现不相容现象,做不规则抗体筛查试验可查明。 4、其他 有自身抗体(积压血清)、弱凝集、假凝集 、亚型、细菌性凝集、混合外观凝集现象、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时,会影响交叉配血结果。

假凝集 处理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或洗涤红细胞可使凝集消失。 血清在室温和37℃中,使红细胞出现了假凝集,造成配血错误。常见于某些肝病、传染病、多发性骨髓瘤、霍金氏病、心肌梗塞、感染等病,或用纸片或玻片作血型鉴定时,时间过长水份蒸发引起红细胞发生凝集,这种凝集在镜下为缗钱状,可看清红细胞形态,患者红细胞直接抗人球蛋白试验阴性. 处理方法:用生理盐水稀释或洗涤红细胞可使凝集消失。

弱凝集 血型试验是抗原抗体反应,当患者红细胞上抗原异常或血清中存在ABO血型以外的不规则抗体时,可能会导致减弱的或缺少的凝集反应。抗原异常包括:①亚型,这种亚型红细胞抗原性较弱,可以通过亚型定型试剂来具体定型。②红细胞抗原形成不足或敏感性降低,如新生儿、老年人及少数恶病质患者。 鉴定血型时要注意正反定型的结合,加用抗H和抗A,B型标准血清、A2红细胞等检查唾液中的血型物质,必要时作吸收放散试验以确定。若血清中存在不规则抗体可在反定型用O细胞加以鉴定,有些亚型因为抗原的某些位点缺失,也会产生相对于缺失抗原位点的抗体,这些抗体的产生有助于亚型的判定。

细菌性凝集 常见有类B凝集,A型或O型病人因大肠杆菌O86感染,从而使红细胞上获得类B抗原,能与抗B抗体发生凝集,表现为AB 或B型,其不受温度影响。 处理方法:等病情好转类B凝集即消失。 另外红细胞被细菌或细菌酶污染,红细胞上的T抗原被激活,与供血者中抗T抗体发生凝集。 处理方法:此种凝集在4℃和37℃之间随着温度的升高凝集程度逐渐减弱,在37℃时最弱或消失。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红细胞被自身抗体强烈致敏后将干扰ABO定型,且自身抗体的存在会导致交叉配血不合。 处理方法:选择合适的试验方法对红细胞上结合的抗体做放散处理,确定抗体的特异性。如果抗体属于同种抗体,则交叉配血时应选取该抗原阴性的献血者的血液。如果该抗体无法确定特异性,则交叉配血时要根据患者自身红细胞与自身血清的对照反应选取较弱反应的献血者血液。

因为自身抗体的干扰而发生ABO正反定型不相符时。 自身免疫性溶血性贫血 因为自身抗体的干扰而发生ABO正反定型不相符时。 处理方法:可用37℃~45℃生理盐水洗涤红细胞三次,或者用放散后的红细胞(放散方法需不破坏红细胞结构),血清定型则可用洗涤或放散后的红细胞将血清中的自身抗体吸收后再进行。

混合外观凝集现象 出现混合外观凝集的情况时一般要核对标本,必要时可重新抽取血样。 患者在近期有过骨髓移植或输血史、胎盘出血和白血病等应在疾病恢复后再确定血型。 其他原因如嵌合现象、A3亚型及Tn多凝集反应等在定型时可帮助正确判断血型。

不规则抗体及亚型 处理方法:可通过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来鉴定ABO血型。 血型试验是抗原抗体反应,当患者血清中存在ABO型以外的IgM或IgG和IgM混合型不规则抗体时,必然会导致ABO正反定型不一致。 处理方法:可通过测定唾液中的血型物质来鉴定ABO血型。 由于受检者红细胞上有弱抗原,且抗原表达性特别弱,在纸片定型中很可能被错误定型,另外抗A/ 抗B/ 抗AB血清的效价低等其他因素的影响,正反定型不相符,也可能被错定或无法确认。 处理方法:应用试管盐水法镜检显示抗A/ 抗B/ 抗AB管呈弱的混合外观,正反定型相符,且经吸收放散试验进一步确定相应的亚型。

由于某些亚型红细胞与抗A,B血清呈现出特异性反应,因此同时采用抗A,B血清,而在反定型时加入O细胞可以检出部分不规则抗体。 不规则抗体及亚型 由于某些亚型红细胞与抗A,B血清呈现出特异性反应,因此同时采用抗A,B血清,而在反定型时加入O细胞可以检出部分不规则抗体。 对ABO血型正反定型不一致的标本,正定型时加入抗H有助于检测红细胞表面H抗原的量,对鉴别亚型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有助于发现稀有血型,如孟买型等

三、技术性错误 克服方法:先将血清56℃灭活补体后,再做交叉配血试验。 2、交叉配血时红细胞悬液太浓或太淡,易造成假阴生结果。 1、交叉配血中出现溶血时被误认为是阴性(血液相配合)。溶血是因为血液先凝集后在血清补体作用下形成的,是血液不配合的表现。 克服方法:先将血清56℃灭活补体后,再做交叉配血试验。 2、交叉配血时红细胞悬液太浓或太淡,易造成假阴生结果。 3、交叉配血时生理盐水加量过多导致血清(浆)被稀释,出现假阴性结果。

三、技术性错误 4、配血时离心速度太低或太高,造成了假阴性和假阳性结果。 5、聚凝胺配血时重悬液加量过少或残留液过多,造成了假阳性结果。 6、聚凝胺试剂使用前没有恢复至室温就做实验,造成了错误结果。 7、病人血标本中肝素含量过多,配血时聚凝胺没有双倍加量,造成配血错误。

三、技术性错误 8、聚凝胺配血时各试剂的比例不恰当,增加血清或红细胞的量后,LISS及聚凝胺、重悬液的量没有相应增加,使灵敏度降低导致配血错误。 9、聚凝胺配血时最适温度是22℃,温度降低灵敏度会下降,出现假阴性结果。 10、红细胞不正确的洗涤和悬浮,使抗球蛋白实验出现假阴性结果。

案例分析一

此病人交叉配血(抗人球蛋白卡) 主侧:无凝聚无溶血 次侧:有凝聚(++++) 交叉配血(凝聚胺法) 次侧:无凝聚无溶血 不规则抗体及自身对照:全阴

考虑献血员的血清中是否存在抗体? 做献血员的不规则抗体筛查:

献血员的不规则抗体筛查结果 检测细胞Ⅰ:++++ 检测细胞Ⅱ:++++ 检测细胞Ⅲ:阴性 说明该献血员存在不规则抗体。 处理方法:与血站联系退血。立即更换一袋血做交叉配血后主次侧无凝聚无溶血。

案例分析

病人交叉配血:主侧:无凝聚无溶血 次侧:有凝聚 不规则抗体: 全阴 自身对照: ++ 病人交叉配血:主侧:无凝聚无溶血 次侧:有凝聚 不规则抗体: 全阴 自身对照: ++

直接抗人球蛋白:++ 说明病人本身红细胞上存在抗体,鉴于输血安全考虑,建议输注同型的洗涤红细胞。

案例分析

陈倩君婴、女、5天 血型鉴定:0型RH阴性。 其父母双方为0型RH阳性。

案例分析 谢秦雁 女 33岁 妇二科 诊断:宫内妊娠双活胎

卡式法:B型较弱 1~2+; 玻片法:正定型 为B型, 反定型 为B型,正反相符。

正定型操作方法: 1、 A型:红悬液+抗A抗体试剂 B型:红悬液+抗B抗体试剂 2、放置10min后离心,混匀,结果:B型凝集 。

凝聚胺介质法操作方法: 1、A型:红悬液+抗A抗体试剂+低离子溶液 B型:红悬液+抗B抗体试剂+低离子溶液 2、离心,倒上清液,加2滴悬浮液,混匀, 结果: B型凝集 。

患者××,入住山医×院,因贫血需要输血,该院血库查患者血型为AB型,在用AB血进行配血时主侧不合,将血样送XXX血液中心鉴定。 检测结果:室温,正定型AB型,反定型O型?37℃,正定型B型,反定型B。 原因:冷凝集素干扰、鉴定血型时未做反定型。

患者××,2007年11月6日入住山医×院,因贫血需要输血,该院输血科查患者血型为AB型,在用AB型血聚凝胺法进行配血时相合,输血后发生酱油色尿(溶血反应),再次配血不合,请血液中心配血。 血液中心查患者血型AB,DCcEE、有输血史,抗体筛选阳性,抗体鉴定抗-e,配ABEE型血输后无反应。问医院患者6日配血的血样,答已用完。 问题: 1、6日配血聚凝胺法有无弱凝集?是否按规定进行抗体筛选? 2、配血的血样保存?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