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孙建方.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十一章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se,IDD). 免疫缺陷病 (Immunodeficiency diseade,IDD) : 由免疫系统中任何一个成分在发生、发 育和成熟过程中的缺失或功能不全而导致免 疫功能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免疫缺陷病分为 : 先天性 /
Advertisement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第十一章 癌细胞 动物体内细胞分裂调节失控而无限 增殖的细胞称为肿瘤细胞。肿瘤可分为良 性肿瘤和恶性肿瘤;具有转移能力的肿瘤 称为恶性肿瘤,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称癌。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鼻腔鼻窦肿瘤. 一、鼻腔鼻窦乳头状瘤 耳鼻咽喉科医院 主要发生在鼻腔鼻窦 多见于 40 岁以上 单侧发病 与乳头状瘤病毒感染有关 内翻性乳头状瘤又称为边缘性肿瘤、癌前状态、潜在 性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一、鼻咽癌( nasopharyngeal carcinoma ) 起源于鼻咽粘膜上皮和腺体的恶性肿瘤 第五节 呼吸系统常见肿瘤.
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常用的抗恶性肿瘤药物 二、破坏 DNA 结构和功能的药物 烷化剂 代表药物 环磷酰胺 氮芥 顺铂 塞替派.
校医院 刘妍. 2 3 概 述  癌症对人类健康和生命的威胁很大。它和心血管疾患一起, 已成为医学上的两大难关。全世界 52 亿人口中,每年约有 700 万人新患癌症,每年约有 500 多万人死于癌症, 几乎 每 6 秒钟就有一名癌症患者死亡。近年来,我国癌症的发 病率呈上升趋势,恶性肿瘤居城市人口死因的首位.
第八节 肿瘤的病因和发病机制 一、肿瘤的病因 ( 一 ) 、外环境因素 1 、化学致癌因素 已达 1000 多种 直接致 癌物 间接致 癌物 引起与机体直接 接触部位的癌肿 以前致癌物形式进 入机体,经代谢、 转化形成活化的终 致癌物.
肿瘤标志物的组合及意义. 肿瘤标志物 (Tumor Marker) 是反映肿瘤存在 的化学类物质。它们或不存在于正常成人 组织而仅见于胚胎组织,或在肿瘤组织中 的含量大大超过在正常组织里的含量,它 们的存在或量变可以提示肿瘤的性质,借 以了解肿瘤的组织发生、细胞分化、细胞 功能,以帮助肿瘤的诊断、分类、预后判.
Amenorrhea 闭 经 马庆良 教授 马庆良 教授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 仁济医院 妇产科 仁济医院 妇产科.
Signs and Symptoms of Head & Neck Cancers 头部与頚部癌症的症状.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第七次实验课 心血管系统疾病(2).
第六节 肿瘤的命名、分类 基 础 医 学 院 主讲:于智泉.
卵巢肿瘤分类分期及治疗 云南省肿瘤医院 祝英杰.
第十六章 肿瘤 第一节 概论 中国药科大学临床药学教研室 周晓辉.
软组织肉瘤 概念: 软组织是人体分别最广泛地组织,主要来自这胚层,有些来自神经外胚层,包括除淋巴造血组织外地非上皮组织,即纤维、脂肪、肌肉、间皮以及分布于这些组织中的血管、淋巴管和外周神经组织。 发病率:1~2/10万,占恶性肿瘤的1%。
软组织肉瘤概述及举例 兰卉 2012年9月.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 来源:有学者认为是由原始组织细胞和原始间叶细胞向不同方向恶性分化所致. 好发于:老年人
免疫组织化学 常用抗体标记谱系.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骨髓活检 小B细胞肿瘤局灶性累及,不伴明显的浆细胞分化 (CD3-, CD20+, PAX5+, kappa IHC-, lambda IHC-, CD5-, CD10-, BCL6-, BCL2+, cyclin D1-, IgD-, Ki67 低) Courtesy of T Pongpruttipan,
第六章 细胞因子(cytokine, CK) 由免疫原、丝裂原或其他因子刺激细胞所产生的低分子量可溶性蛋白质,为生物信息分子,具有调节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促进造血,以及刺激细胞活化、增殖和分化等功能。 第一节 CK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 CK的分类 第三节 CK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第六章 细胞因子(cytokine, CK) 第一节 CK的共同特点 第二节 CK的分类 第三节 CK的生物学活性 第四节 CK受体
INI1在儿童中枢神经系统肿瘤中表达的意义
肿瘤免疫学 新乡医学院免疫学教研室 王辉 博士 编译.
主讲人:郭奕斌 中山医学院医学遗传学教研室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解析.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左乳腺癌术后的PDT治疗.
卵巢肿瘤 Ovarian tumor 中山二院妇产科 林仲秋. 卵巢肿瘤 Ovarian tumor 中山二院妇产科 林仲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多发性骨髓瘤 MM(multiple myeloma)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检验科 王宇.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肺结核.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第五章 肿瘤 大连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Welcome.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Pathology Department of Dalian Medical University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学校常见出疹性疾病的鉴别诊断及治疗 厦门市中小学卫生保健所 陈雪琳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第二十章 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 第一节 概述 (一)自身免疫和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
病人的护理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 结缔组织病和风湿病病人的护理.
Mechanism of RNAi (shRNA/miRNA))
糖尿病流行病学.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大疱性类天疱疮 W 业务学习 2013年 一月.
实验 6, 肿瘤 (Neoplasia) 总菜单 切片: 1,胃腺癌 (Adenocarcinoma in stomach)
特异性免疫过程 临朐城关街道城关中学连华.
第一节 儿科学的范围和任务.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浙江爱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胰岛素测定试剂盒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课堂评价 C A 一、填空: 1、炎症的基本病变包括( )( )( ) 2、局限性化脓性炎称( ),弥漫性化脓性炎称( )
红斑及红斑鳞屑性皮肤病.
第三部分 补体及C反应蛋白测定 一、总补体活性的测定(溶血实验):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肿 瘤 中国医科大学病理教研室 主讲人 孙丽梅.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 中国医学科学院皮肤病研究所 孙建方

皮肤是一面镜子 皮肤是一面镜子,能够很好地反映出系统 疾病的存在,内脏恶性肿瘤可以有多种皮肤 表现,皮肤表现不但能过提示内脏肿瘤的存 在,还可能提示疾病的活动性和预后。因 此,认识和熟悉内脏肿瘤的皮肤表现,可以 更好的指导内脏肿瘤的诊断和治疗。

本文将从皮肤转移癌、直接累及皮肤的肿 瘤、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伴肿瘤的遗传 性综合征引起的皮肤表现进行分述。

内容概括 皮肤转移癌 直接累及皮肤的肿瘤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 伴肿瘤的遗传综合征

皮肤转移癌 皮肤转移癌是转移肿瘤,通过组织间 隙,淋巴管、血管扩散到皮肤的继发 损害,偶有种植性转移。

发病率 皮肤转移相对少见,占所有转移的0.6~10% 男性:依次为 肺癌—肠癌—黑素瘤—口腔鳞癌—肾癌、胃癌—食管癌 女性:依次为 乳癌—肠癌—黑素瘤—卵巢癌—宫颈癌 儿童:白血病和淋巴瘤,其他骨肉瘤、绒癌、Ewing肉瘤、黑素瘤等

发生部位 面颈部转移癌—口腔鳞癌、肺、肾癌,乳腺癌少见 前胸壁—乳腺癌 胸壁、上肢—支气管及肺肿瘤 前腹壁—胃、肠道肿瘤 会阴部—骨盆肿瘤 阴茎、阴囊—前列腺及膀胱肿瘤 Joseph结节—腹内肿瘤皮肤转移性结节,可在脐部 四肢—黑素瘤多见 头皮—乳癌、肺癌、肾癌

皮肤表现 单发或群集结节、斑块,生长迅速,长到 一定程度不长,通常不破溃 环形红斑、接触皮炎、脓癣、蜂窝织炎等 单发或群集结节、斑块,生长迅速,长到 一定程度不长,通常不破溃 环形红斑、接触皮炎、脓癣、蜂窝织炎等 带状疱疹样:例MM、SCC、汗孔癌、血管肉瘤、乳癌等 也可类似原发病:例化脓肉芽肿、圆柱瘤、 KA、Kapsi肉瘤、MM等 出血性皮损多见肾癌、甲状腺癌及绒癌 色素性皮损多见MM 丹毒样皮损见于乳癌 毛细血管扩张性癌常为乳癌转移 硬皮病样改变见于乳癌、胰腺癌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1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2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3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4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5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6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7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8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9

皮肤转移癌病例图片10

病理改变 有以下几大特点 皮肤组织中出现“ 外来 ”组织 肿瘤细胞及团块位于淋巴管及血管内 肿瘤组织穿插在胶原束间 局部通常无炎性改变 易见到局部发生纤维化及硬化改变 细胞有异型,有时可有原组织特点

皮肤转移癌病理图片1

皮肤转移癌病理图片2

皮肤转移癌病理图片3

皮肤转移癌病理图片4

皮肤转移癌免疫组化

直接累及皮肤的肿瘤 皮肤溃疡可能是肿瘤直接侵犯的征兆,其中 最多见的肿瘤是乳腺癌。其次是口腔的肿瘤 (多为鳞状细胞癌)。通常这些肿瘤的原发 部位容易确定,受累的皮肤可以和原发肿瘤 一并治疗。

乳腺癌图片1

乳腺癌图片2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是一组恶性肿瘤相关的 疾病,这种疾病反映了肿瘤细胞和宿主细胞 之间的病理上的联系。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 的标准,包括: 只有在恶性肿瘤进展后皮肤病才进展; 皮肤病和恶性肿瘤之间的临床病程相平行。

伴肿瘤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学 伴肿瘤皮肤综合征的病因学还仍不清楚, 有 几种可能的发病机制,包括: 生物活性激素的产物 生长因子 其他由肿瘤介导的不明介质 肿瘤诱导的抗原抗体反应等

伴肿瘤皮肤综合征的意义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可能在原发肿瘤出现之前就已经出现,早期认识到这种综合征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从而延长患者的生命。

皮肌炎 成人皮肌炎和潜在恶性肿瘤之间的相关频率从15%至50%不等。40岁以上的皮肌炎的患者发生相关恶性肿瘤的可能性更大。 皮损常常在原发肿瘤治疗后消退,但是复发性红斑常提示疾病的复发。

伴肿瘤性皮肌炎特点 在伴肿瘤性皮肌炎中,皮损特点比肌炎症状更为明显,好发于女性。对怀疑有潜在恶性肿瘤患者,确诊皮肌炎后 3年内的监测尤为重要。男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是肺癌和胃肠道癌症,女性患者中最常见的是乳腺癌和妇科肿瘤,特别是卵巢癌。既往有肿瘤病史或对皮肌炎的治疗反应较差的患者更应当高度怀疑有肿瘤的存在。

伴肿瘤性皮肌炎病例1

伴肿瘤性皮肌炎病例2

伴肿瘤性皮肌炎病例3

伴肿瘤性肢端角化病(Bazex综合征) Bazex综合征典型的皮肤表现是银屑病样斑块, 好发于肢端。

Bazex综合征

Bazex综合征

急性发热性嗜中性皮病(Sweet 综合征)

恶性肿瘤相关 的Sweet 综合征的特点 与经典的 Sweet综合征相比,恶性肿瘤相关 的Sweet 综合征的临床和实验室特点包括: 老年人发生; 口腔黏膜受累, 出现大疱性及溃疡损害(伴有白血病) 三系减少

Sweet 综合征病例图片1

Sweet 综合征病例图片2

Sweet 综合征病例图片3

Sweet 综合征病例图片4

Sweet 综合征病理图片

坏疽性脓皮病 成人中约50%坏疽性脓皮病患者与系统性疾病相关,最常见的是关节炎(37%)、炎性肠病、副蛋白血症和血液系统恶性肿瘤。儿童坏疽性脓皮病更为常见的是溃疡性结肠炎(26.6%)和白血病(17.7%)。结肠、前列腺、乳腺和支气管的良恶性肿瘤也和坏疽性脓皮病有关。 坏疽性脓皮病的治疗较为困难,特别是伴有恶性肿瘤更难治疗。

坏疽性脓皮病病例图片1

坏疽性脓皮病病例图片2

坏疽性脓皮病病理图片

大疱性发疹 对恶性肿瘤与自身免疫性大疱病(如天疱疮和类天疱疮)之间的关系,目前尚有争论。尽管已报道伴恶性肿瘤的大疱性类天疱疮对治疗更为抵抗,但大疱性类天疱疮患者肿瘤发生率也不比老年人群高。

大疱性发疹病例1

大疱性发疹病例2

大疱性发疹病例3

副肿瘤性天疱疮 该病的临床特征包括疼痛性黏膜损害(100%的患者口腔受累,大约60%的患者结膜受累), 多形性水疱和苔藓样皮疹以及肺部受累。 副肿瘤性天疱疮患者中已经证实有针对桥粒蛋白的循环抗桥斑抗体(桥斑蛋白Ⅰ和桥粒芯糖蛋白Ⅰ)的存在。

副肿瘤性天疱疮相关肿瘤 大约2/3的患者在出现皮疹前就已确证了肿瘤。大部分(84%)的副肿瘤性天疱疮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相关,其中主要是非霍奇金淋巴瘤、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和Castleman病。其它肿瘤包括胸腺瘤、Waldenström巨球蛋白血症、肺腺癌、滤泡性淋巴瘤和腹膜后肉瘤。

副肿瘤性天疱疮病例图片1

副肿瘤性天疱疮病例图片2

副肿瘤性天疱疮病例图片3

匐行性回状红斑 匐行性回状红斑好发于躯干,表现为规则的类似于“年轮”的波浪样红斑,每天向外扩展1cm 左右。该病与系统性恶性肿瘤密切相关,特别是乳腺癌、食道癌和肺癌。 目前匐行性回状红斑患者内脏恶性肿瘤的患病率估计在77%到82%之间。 匐行性回状红斑的直接免疫荧光通常显示基底膜带IgG和/或C3颗粒状沉积。

匐行性回状红斑病例1

匐行性回状红斑病例2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是一种与胰高血糖素瘤相关的疾病。皮损表现变化很大,开始可以为红色斑片,以后可逐步发展为离心性、环形及多环形损害。 组织学特点最明显的是表皮上部的局灶性或融合性坏死。最常见的组织学表现为表皮银屑病样增生伴融合性角化不全。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病例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病理1

坏死松解性游走性红斑病理2

血管炎 皮肤血管炎的临床表现根据其受累血管的深度和大小而具有异质性,范围从网状青斑到坏死与溃疡,也可表现为丘疹、结节和荨麻疹。 皮肤血管炎是一种并不常见的恶性肿瘤的标志,不足5%会出现潜在恶性肿瘤,主要与血液系统肿瘤有关。血管炎可以伴随着肿瘤出现或在肿瘤出现之前或之后数月乃至数年发生。皮损通常在原发肿瘤治疗后得到改善。

荨麻疹性血管炎 荨麻疹性血管炎与多发性骨髓瘤、转移性结肠腺癌、转移性恶性畸胎瘤、非霍奇金淋巴瘤和肾癌有关。副肿瘤性皮肤白细胞碎裂综合症已被认为与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有关。

血管炎病例1

血管炎病理图片

血管炎病例2

血管炎病例3

荨麻疹性血管炎病例1

荨麻疹性血管炎病例2

获得性鱼鳞病 与匐行性回状红斑不同,获得性鱼鳞病通常发生在肿瘤诊断之后。 获得性鱼鳞病是内脏疾病,特别是恶性肿瘤的皮肤标志,相关的恶性肿瘤包括霍奇金病、非霍奇金淋巴瘤(包括蕈样肉芽肿)、多发性骨髓瘤、Kaposi肉瘤、平滑肌肉瘤、乳腺癌、卵巢癌、肺癌和宫颈癌。 潜在恶性肿瘤治疗后获得性鱼鳞病也能改善。

获得性鱼鳞病病例1

获得性鱼鳞病病例2

获得性掌跖角皮症 获得性掌跖角皮症是一个内脏恶性肿瘤的皮肤标志,患者掌跖部皮肤异常增厚,可以是局灶性,也可以是弥漫性。该病最常见的相关肿瘤为肺癌和食道癌,罕见的肿瘤有骨髓瘤和乳腺癌。

获得性掌跖角皮症病例

黑棘皮病 黑棘皮病表现为色素加深的天鹅绒样皮肤增厚,主要发生于腋窝和皱折部位。与良性疾病相关的黑棘皮病要远远多于恶性肿瘤相关的黑棘皮病,恶性肿瘤相关的黑棘皮病常常发生迅速,并可发展至许多非皱折部位。 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最常累及的是胃肠道(90%),特别是发生胃腺癌。

黑棘皮病病例1

黑棘皮病病例2

黑棘皮病病例3

黑棘皮病病理图片1

Leser Trelat Leser Trelat综合征为内脏恶性肿瘤伴突然发生的大量发疹性脂溢性角化(伴或不伴瘙痒)。然而,老年人发生多发性脂溢性角化病很常见,而老年人也易患恶性肿瘤,因此,Leser Trelat 综合征的诊断应当慎重。

Leser Trelat病例图片

Leser Trelat病理图片

恶性类癌综合征 肿瘤起源于嗜铬细胞,嗜铬细胞能产生多种不同的神经内分泌介质,其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是5-羟色胺。由于释放的介质通常经肝脏代谢而至血液循环中,因此当肿瘤产生大量介质并超出了肝脏的代谢能力,才能导致发病。 恶性类癌综合征最常见的是潮红,通常局限于面、颈和躯干上部。

恶性类癌综合征病理

恶性类癌综合征图片

遗传性综合征 许多遗传性综合征有皮肤表现,并且增加了 内脏恶性肿瘤的危险性。取得详细的家族史 和识别出典型的皮肤表现,将有助于这些病 例相关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Muir-Torre 综合征 Muir-Torre综合征是一种罕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51~60岁之间最好发,男女发病率之比为3:2。

其他相关的皮损 其他相关的皮损包括皮脂腺增生、基底细胞癌、角化棘皮瘤和鳞状细胞癌。如果把角化棘皮瘤和基底细胞癌区分后,有超过20%的患者发现通常向皮脂腺分化的角化棘皮瘤。

Muir-Torre 综合征病理1

Muir-Torre 综合征病理2

神经纤维瘤病 神经纤维瘤病有两种截然不同临床类型。两种疾病共同特点就是存在中枢神经系 统的良性和恶性肿瘤。但2型罕有皮肤 表现,有皮肤表现的通常只是1型 (即von Recklinghausen 病)。

神经纤维瘤病1型 NF1是最常见的神经皮肤综合征,该病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NF1特征性的皮肤改变有腋窝或腹股沟斑点、咖啡斑、神经纤维瘤和多形性神经瘤。 相关的恶性肿瘤包括Wilms肿瘤、横纹肌肉瘤、视网膜神经胶质瘤、黑素瘤(包括脉络膜黑素瘤)、内脏平滑肌肉瘤、成神经管细胞瘤和白血病。其他相关的肿瘤是嗜铬细胞瘤及胶质瘤。

神经纤维瘤病1型病例1

神经纤维瘤病1型病例2

神经纤维瘤病1型病例3

神经纤维瘤病1型病例4

结节性硬化 结节性硬化受累器官包括皮肤、脑、心、肺、肾和其他器官。该病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男女发病率相等,散发病例超过50%。 结节性硬化主要的临床特点有皮损、癫痫和智力迟钝。皮肤特征包括称为鲨革斑的结缔组织痣、柳叶斑、甲周纤维瘤和面部血管纤维瘤。

结节性硬化相关良性肿瘤 相关的良性肿瘤包括心横纹肌瘤、肾血管肌脂瘤和错构瘤样结肠息肉。恶性肿瘤最常发生于脑和肾脏,包括星形细胞瘤(在70%的患者中发现) 和肾透明细胞癌(4%的患者中发现),其中星形细胞瘤对于确定诊断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结节性硬化病例1

结节性硬化病例2

结节性硬化病例3

结节性硬化病例4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Cowden病) Cowden病是一种少见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 该病估计的发生率为1/30万,主要好发于女性。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病例1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病例2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病例3

多发性错构瘤综合征病理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Gorlin综合征) Gorlin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该病的特点包括多发性基底细胞癌、颌骨囊肿、掌跖点状角化(60%)、异位钙化和先天性骨骼畸形。 多发性基底细胞癌多发生于青春期至40岁之间,好发于头颈部。 与Gorlin综合征相关的内脏恶性肿瘤包括成神经管细胞瘤、少突神经胶质细胞瘤、卵巢纤维肉瘤、霍奇金淋巴瘤和非霍奇金淋巴瘤等。

基底细胞痣综合征病例

Gardner综合征 Gardner 综合征是一种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 征,其特点有肠道息肉和累及皮肤、眼、骨和 甲状腺的肠道外特点。所有的 Gardner综合征 患者都将发展为结肠腺癌。 Gardner 综合征的皮肤特点包括表皮样囊肿、 纤维瘤和神经纤维瘤。纤维瘤的存在提示易患 纤维性肿瘤和肠系膜与腹膜后纤维化。侵袭性 纤维瘤可与乳腺癌混淆。

Gardner综合征病例

Gardner综合征病理

Peutz-Jeghers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是另一种罕见的胃肠道 多发性息肉的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综合征。

Peutz-Jeghers综合征病例

遗传性胼胝症 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的局灶性掌跖角化与多种口腔黏膜白斑相关。37%的受累家族成员在30~40年后发现了食道癌。受累家族成员需要每年进行一次内窥镜检查以筛查肿瘤。

遗传性胼胝症病例1

遗传性胼胝症病例2

恶性肿瘤的一般的皮肤表现 进展期恶性肿瘤患者常常有非特异性的皮肤症 状,如干燥和瘙痒。导致泛发性干燥症的原因 包括营养不良、脱水和恶液质。恶性肿瘤患者 瘙痒的发病机理较为复杂,中枢和外周的机制 均可涉及。 网状淋巴系统肿瘤(如真性红细胞增多症、淋 巴瘤和霍奇金病)容易发生瘙痒。局限性瘙痒 与潜在恶性肿瘤相关较为罕见。

恶性肿瘤的皮肤表现分类 皮肤转移癌 直接累及皮肤的肿瘤 伴肿瘤的皮肤综合征

结论 皮肤是易受影响的器官,不应当被忽视。在内脏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表现中,皮损只是冰山一角。临床医生警惕性的提高和关于皮损与恶性肿瘤相关性的知识,将有助于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皮损也有利于监测恶性肿瘤的活动和对治疗的反应。将来,遗传学综合征特殊缺陷的确定,可能使基因治疗成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