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2010年高考历史第一轮总复习 必修(Ⅰ) 专题三 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Advertisements

战争到五四运动(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社会)
中国现代化的发展历程 现代化理论与高考 导学提纲 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历程 未来50年的现代化展望及思考.
太平天国运动 农民阶级 义和团运动 抗争与探索 地主阶级洋务派 洋务运动 资产阶级维新派 戊戌变法 ? 资产阶级革命派.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1.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各派探索救国道路一览表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必修(Ⅰ) 专题二 近代中国维护国家主权的斗争
第三讲 资产阶级共和国 的试验及失败 主讲人:张永.
与优秀的人在一起
第四讲 近代史上的资产阶级运动.
第 六 单 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第 六 单 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 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专题二 近代中国的社会转型和文明 发展的曲折历程
2015年11月8日,全国政协通过了《关于举办纪念孙中山先生诞辰150周年活动的决定》,准备举办隆重的纪念会。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 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世纪中期到20世纪初,英、法等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一系列侵华战争,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为维护国家主权,进行了英勇的抗争。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一、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侵华 1.历史特征 (1)从个别国家到列强争相侵略。 (2)从以商品输出为主到以资本输出为主。 (3)从局部宰割到扶植代理人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 (4)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程度逐渐加深。 2.主要表现:西方列强先后发动了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迫使清政府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八国联军侵华.
欢迎来到历史课堂.
近代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
第 12 课 甲午中日战争 和八国联军侵华.
甲午中日战争: 第3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列强纷纷在中国土地上 划分势力范围,中国面 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一、甲午中日战争 世界: 资本主义 帝国主义 日本: 扩张政策 (根本原因) 1.背景.
落后就要挨打.
落后就要挨打.
甲午中日战争: 本课考点回顾 1894年-——1895年 日本VS中国 1894年9月 黄海大东沟 黄海海战 致远舰管带邓世昌
第 六 单 元 20 世 纪 以 来 中 国 重 大 思 想 理 论 成 果 醒 站 富 强 三民主义 旧民主主义革命 毛泽东思想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 理论与经验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形成 ◆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时期 旧民主主义革命(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1949)
欢迎指导!圣诞快乐! 执教者:蒋海兵.
第十四章 中华民国法律制度(上) (公元1912—1927年)
第十二章 南京临时政府 1912年1月9日 教育部成立蔡元培首任教育总长。 教育部 学校教育 社会教育 历象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山雨欲来风满楼, 武昌起义谱春秋。 立国行宪废帝制, 有花无果恨悠悠。 江苏省扬州中学 姚娣.
第2讲 太平天国运动及辛亥革命.
中国近代史.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近代中国国情和中国革命的时代特征 一 中国革命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二.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的形成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和基本纲领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第三章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 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部 制作人:生雅利.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四川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政治学院)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教研室.
第六单元 近代中国的民主思想与反对专制的斗争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燕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精品资源共享课.
                                                                                                                                                                
第三讲 对国家出路的探索.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 专制制度终结的.
帝制的终结: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结束
第三节 辛亥革命的失败.
第13课 辛亥革命.
第三章 辛亥革命与封建专制制度的终结.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王丽 QQ
第13课 辛亥革命 兴县中学 赵小鹏.
政 治 文 明 历 程 专题三 近代中国政治文明 主讲人:李素云.
辛亥革命.
1908年,被软禁了十年的光绪帝和掌握了大权近半个世纪的慈禧太后先后死去。不满三岁的溥仪被慈禧指定为皇位继承人。相隔仅一天,登基大典时,受不住烦琐仪式折腾的小皇帝不停地哭闹:“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我不在这儿!我要回家!”溥仪生父载沣急得满头大汗而文武百官的三跪九叩仍然没完没了,载沣只好哄着说:“别哭别哭,快完了,快完了!”朝臣们听了,窃窃私语道:“怎么可以说快完呢?”觉得这是不祥之兆。
第四单元 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第9课 北洋政府的黑暗统治.
13 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帝国.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 不忘初心 继续前进.
第22课 引领时代的思考 ——欧洲启蒙运动.
20世纪中国历史有三位伟人。你知道这三位伟人的名字吗?他们为什么当选为20世纪中国历史的三位伟人?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第二章 对国家出路的早期探索
1840年后中国社会主义的变化 11840年鸦片战争标志着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原因:.鸦片战争的爆发和《南京条约》的签订,时间是1840年,标志性事件鸦片战争 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中国成为新民主主义社会 原因:新中国成立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时间1949年,标志性是新中国的成立.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Sssss.
第 三 章 辛亥革命与君主专制制度的终结.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回顾 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阶段 程度 第一次鸦片战争 《南京条约》 中国开始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二次鸦片战争 《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半封建化的程度加深 甲午中日战争 《马关条约》 使中国社会半殖民地 化的程度大大加深 八国联军侵华 《辛丑条约》 使中国完全沦为半殖 民地半封建的社会

课标要求: 辛亥革命爆发的背景和主要过程;《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辛亥革命的评价

辛亥革命的概念 狭义: 广义: 发生于旧历辛亥年(1911年) 的武昌起义 指19世纪90年代到1912年,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为推翻清政府,建立共和制度的一系列革命活动的总和

武汉篇:革命爆发

政治背景: 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条件: 军事基础: 探究题1:阅读教材P62—P63相关内容,想一想:当时的中国人对清朝统治是什么态度?革命的经济基础是什么?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在思想上、组织上、军事上作了那些准备? 政治背景: 经济基础: 思想基础: 组织条件: 军事基础: 中国民族危机严重;清政府腐败无能,不得人心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民主革命思想的广泛传播 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和政党的建立 革命党人发动的一系列武装起义和深入湖北新军做工作

1911年的武昌成为革命的首发成功地,这里又有怎样的偶然性呢? 若无四川保路起义,武昌起义要迟一年半载。 ——孙中山 四川保路运动,清廷调兵镇压,使武汉兵力空虚 有利时机:(直接原因)

亲历历史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2日 武汉三镇光复 1912年11月下旬多数省份独立 湖北军政府成立 如果你是当时某报刊记者,请你对武昌起义及后续事件作一个概述性报道? 1911年10月10日 武昌起义 1911年10月12日 武汉三镇光复 1912年11月下旬多数省份独立 湖北军政府成立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武昌起义后全国形势 太原 西安 镇江 江宁 苏州 上海 安庆 杭州 成都 武昌 南昌 长沙 福州 贵阳 昆明 广州 长沙 福州 南昌 苏州 上海 安庆 武昌 江宁 镇江 西安 太原 成都 武昌起义后全国 15个省宣布独立 桂林

南京篇:革命高潮

2.革命的高潮: ①成立中华民国: 时间、首都、国旗、临时大总统 两大革命成果 民国纪元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汉 满 蒙 回 藏 象征“五族共和” 2.革命的高潮: ①成立中华民国: 时间、首都、国旗、临时大总统 民国纪元 ②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两大革命成果 探究题2:阅读P64第二段内容并结合下列材料思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体现了那些民主精神与法则?宪法有什么进步性?

有人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是美国1787年宪法的翻版,你同意这一说法吗?为什么? 1、内容:主权在民、民族平等、国民自由、三权分立、责任内阁制 2、意义:中国近代第一部资产阶级性质的民主宪法,具有反对封建专制制度的进步意义。 否定了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 二、“中华民国人民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通信、信仰等自由。 三、“中华民国之立法权,以参议院行之”; 四 “临时大总统代表临时政府,总揽政务,公布法律”; 五 “国务员辅佐临时大总统,负其责任”;“国务员于临时大总统提出法律案、公布法律及发布命令时,须副署之。”; 六 “法官独立审判,不受上级官厅之干涉。 主权在民 平等自由 否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制度 三权分立 设置责任内阁制的目的:限制袁世凯独裁(直接),维护共和制度(根本) 探究《美国1787宪法》与《中华民国临时约法》在反映资产阶级治国理念上的异同。 责任内阁制

北京篇:革命结局

探究题3:袁世凯是何许人也?为什么辛亥革命的果实会落入他的手中?

③施压 ④软弱 ②干涉 ①强大 根本 思考:革命党人面临哪些压力?以孙中山为首革命党人如何处理?产生了什么结果?为何? 革命阵营 袁世凯 1912年3月12日,袁世凯在北京正式就任临时大总统。 临时政府成立前后形势 任命 支持 帝国主义列强 清政府 袁世凯 ②干涉 ①强大 军事威胁 外交孤立 经济封锁 军事进攻 政治讹诈 妥协 ③施压 ④软弱 根本 革命党人 立宪派旧官僚 施压 革命阵营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总结篇:如何评价辛亥革命

探究题4: 结合材料思考:我们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性? 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探究题4: 结合材料思考:我们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的进步性? 材料一: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成立…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宣布退位诏书,清朝覆灭. 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享有各项权利。 —据人教版《中国近现代史》 材料二: 1915年,袁世凯公开复辟帝制,遭到全国人民的强烈反对,83天后被迫取消帝制。1917年,军阀张勋拥戴清朝废帝溥仪登基,在全国人民的怒斥声中,12天后复辟丑剧草草收场。 材料三: “中国处在大规模的工业发展的前夜,……再过五十年我们将有许多上海。” 材料四: 辛亥革命后,民众都把辫子看成是甘心作清朝奴隶的标志,纷纷自行剪去;当时流行的服饰:中山装、西装、领带、皮鞋、礼帽…… 政治:结束封建君主专制(或君主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 思想: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 经济: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社会生活: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

辛亥革命的另一面 这样说有没有道理呢? 也有人说,辛亥革命只是倒了一个皇帝,割了一条辫子,革命是失败的。 ①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②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③未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成功说(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近代化) 失败说 辩证评价辛亥革命 成功说(政治民主化、经济工业化、思想近代化) 失败说 ①推翻清王朝,结束封建君主专制,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使人民获得了一些民主自由的权利(政治) ②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思想) ③推翻了“洋人的朝廷”,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对外) ④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经济) ⑤促进社会生活习俗的近代化(社会生活) ①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 ②未根本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从不同史观评价辛亥革命 1.近代史观: 2.文明史观:是中国由传统文明向现代文明的转变。 3.全球史观:建立了亚洲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推动亚洲革命运动的发展。 4.社会史观:破除封建习俗和观念,使人们的物质生活和习俗发生变迁。

资料补充——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与预备立宪 1901年,清政府宣布实施“新政”,史称清末新政 内容包括筹措军饷,训练新兵;振兴商务,奖励实业;废除科举;改革官制,整顿吏治;法制改革,修订新律等 1905年,清政府派五大臣出国考察各国宪政,预备仿行宪政,史称预备立宪 1906年,清政府下诏“仿行宪政” 1908年,颁布《钦定宪法大纲》 1911年,清政府第一届内阁成立,13个内阁成员,9个满族,其中皇室占7个

纸上练兵: D 1.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A. 宣告中华民国建立 B. 标志清王朝统治结束 C. 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定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D. 标志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涎生 D

2.孙中山去世后,被安葬在南京中山陵,墓前是一块无字碑,原因是孙中山功高盖世,非文字可以表达。孙中山先生领导的辛亥革命最大的历史功绩是 ( )    A 推翻了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 颁布了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宪法    C 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D 民主共和的观念从此深入人心 A

A.戊戌变法时期 B 3.“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B.辛亥革命时期 3.“人间处处倡民主,天上谁人奉玉皇。一朵红云旗五色,惊传飞艇上天堂。”这一情景最早可能出现于( ) A.戊戌变法时期 B.辛亥革命时期 C.新文化运动时期 D.抗日战争时期 B

D 4.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4.一个剧团在排练有关辛亥革命的剧目时,有如下几个场景,其中与史实不符的是 ( )    A.街头上出现“民主共和”的标语    B.孙中山在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上的讲 C.报刊登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的消息    D.西方列强发电支持孙中山的南京临时政府 D

地主阶级抵抗派的梦想因政治腐败而英雄气短; 地主阶级洋务派的努力因制度腐朽而望洋兴叹; 农民阶级的两大运动因自身局限而功败垂成;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戊戌变法因幻想而饮恨京城。 中国的出路在哪里?

PK 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溥仪宣布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军事实力和政治手腕 帝国主义支持袁世凯 革命阵营中立宪派和旧官僚乘机进攻 资产阶级的妥协性和软弱性 PK 溥仪宣布退位 孙中山辞职 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革命果实落入袁世凯手中

失败原因:(四方势力态度) 局限性:(两个没有) 启示: 根本: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具有软弱性和妥协性。 局限性:(两个没有) 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革命果实被袁世凯所窃取,没有完成反侵略反封建的任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启示: 由于时代和阶级局限性,资产阶级不能领导革命取得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