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科普中心 国家粮食局油脂研究院健康大课堂. 主讲人: 林亭 “ 饮食新概念 ” 科普讲座 饮 食 与 健 康饮 食 与 健 康.
Advertisements

1 学习代谢途径的技巧和要求 反应过程 起始物、终产物、重要中间产物、 重要反应 ( 关键酶催化 的反应、产能与耗能反应、脱羧反应 ) 反应部位 器官,细胞内定位 生理意义 代谢调节 主要调节点,主要变构抑制剂、变构激活剂 各代谢途径之间的联系和调控.
思考: 我们吃的食物中含有哪些营 养物质?. 食物中的 营养物质 水 无机盐 蛋白质 维生素 糖类 脂类 小分子物质 大分子物质.
《食品营养学》 Food Nutrition 第一章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闽北职业技术学院食品与生物工程系.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学生常见病防治与合理营养膳食 食品营养与学生保健所.
第4节 人体对食物的消化吸收.
合理选择饮食.
第四节 小肠内消化 一、胰液分泌 (一)成分及作用 由胰腺腺泡细胞和小导管细胞分泌的碱性液体。pH=8.0,1.5L/日 水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二节 糖的分解代谢 有三条途径: 1. 糖的无氧分解 2 .糖的有氧分解 3. 磷酸戊糖途径.
运 动 与 营 养 浙江省温州中学 郑翔.
单位:北京市劲松职业高中 专业:综合实践活动 作者:张玲
提高心肺耐力的运动处方2 主讲:陈尉
小儿肥胖症 obesity.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
人体能量的生成 1.
人体能量的生成.
糖 代 谢.
葡萄糖 合成 肌糖元 第六节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一、糖类代谢 1、来源:主要是淀粉,另有少量蔗糖、乳糖等。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营养物质的代谢 制作:王殿凯.
第十五章 细胞代谢调控 物质代谢途径的相互联系 代谢的调节.
需氧量 摄氧量 氧亏欠 运动后过量耗氧 最大摄氧量 个体乳酸阈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一、能量代谢对急性运动的反应 依据不同的运动模式,各能量代谢系统的动用取决于运动强度和持续时间
第七节 维生素与辅因子.
第一章 运动的能量代谢 目的要求:掌握三大供能系统的特点 掌握运动中能量代谢变化的特点 第一节 生物能量学概要 第二节 运动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第 九 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and Regulation.
第8章 人体的营养 第1节 人类的食物.
水平一(1~2年级) 四菜一汤.
氨基糖苷类抗生素的典型药物.
糖尿病流行病学.
新课导入 狼吞虎咽 细嚼慢咽 哪种吃饭方式好?为什么?.
运动中能量代谢与供能系统 初三年级 教师:王艳
食物中主要成分的检验.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食物中主要营养成分的检验 上海市第二初级中学 王颖.
黄牛课件 中国首家新课标免费资源网(不必注册,免费下载) 请记住我们的网址:
第五册 第四章 代谢与平衡 第二节 食物的消化和吸收.
平衡膳食好处多 湖北省武昌实验小学保健室.
其他类抗生素.
Metabolic Interrelationships
物质代谢的相互联系.
生物化学习题.
第九章 物质代谢的联系与调节 Interrelationships & Regulations of Metabolism.
第五节 肾上腺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的内分泌 (一)肾上腺皮质激素 球状带分泌盐皮质激素 醛固酮 束状带分泌糖皮质激素 皮质醇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③佝偻病是缺____或_______引起的,夜盲症是缺________引起的.
Metabolism of Carbohydrates
第四章 糖代谢 一、代谢总论 Metabolism 二、多糖和寡聚糖的酶促降解 三、糖的无氧降解及厌氧发酵 四、葡萄糖的有氧分解代谢
能量代谢 一、基础代谢 (一)基础代谢的概念
兒童與青少年肥胖定義 BMI= 體重(公斤)/身高2(公尺2) 年齡 男生 女生 正常範圍 (BMI介於) 過重 (BMI≧) 肥胖 2
第三节 Gas Transport in the blood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TP ADP Pi 能量 酶 酶 能量 Pi.
ATP SLYTYZJAM.
新陈代谢与ATP 去除PPT模板上的--课件下载: 的文字
生命活动的能量通货 ——ATP.
呼吸作用 SLYTYZJAM.
第二章 细胞的基本功能 第一节 细胞膜的结构和物质转运功能 第二节 细胞的信号转导 第三节 细胞的电活动 第四节 肌细胞的收缩.
营养配餐 ----理论基础知识.
第9章 糖代谢 主讲教师:卢涛.
药物的跨膜转运.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Carbohydrate Metabolism
四、胞液中NADH的氧化 1. -磷酸甘油穿梭作用: 存在脑和骨骼中.
有关“ATP结构” 的会考复习.
第2节 细胞的能量“通货”——ATP.
光合作用的过程 主讲:尹冬静.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应用 --理想气体等容过程、定容摩尔热容 --理想气体等压过程 、定压摩尔热容.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章 物质代谢与能量代谢

第一节. 物质代谢 第二节. 能量代谢 第三节.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第一节 物质代谢 学习目标: 1、掌握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2、熟悉营养物质在体内的消化过程 3、掌握主要营养物质的吸收与代谢 4、熟悉肌肉运动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1、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管中被分解的过程。 一、营养物质的消化与吸收 1、消化与吸收的概念 消化是食物在消化管中被分解的过程。 物理性消化 依靠消化管肌肉的收缩 消化 化学性消化 依靠各种消化酶的分解

吸收是指食物中的某些成分或消化后的产物通过上皮细胞进入血液或淋巴的过程。 物理过程 依靠扩散、滤过、渗透等 吸收 生理过程 依靠细胞膜上载体的作用

2、营养物质在体内消化过程概述

食物在口腔内主要依靠咀嚼运动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唾液中含有少量淀粉酶可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口腔内消化 食物在口腔内主要依靠咀嚼运动被磨碎,并与唾液充分混合形成食团。唾液中含有少量淀粉酶可对淀粉进行初步消化。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胃内消化 食物在胃内借胃壁肌肉运动与胃液混合,继续进行机械性消化和化学性消化。 胃内起化学性消化作用的是胃液中的盐酸和胃蛋白酶。其中盐酸为胃蛋白酶提供酸性环境并能引起促胰液素的分泌。胃蛋白酶可将蛋白质水解成更小分子多肽。

小肠内的消化

各种消化液的分泌量和主要消化作用 消化液 分泌量(ml/d) PH值 主要消化酶 消化作用 1.唾液 1000-1500 6.6-7.1 唾液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2.胃液 1500-2500 0.9-1.5 胃蛋白酶 蛋白质 —胨、多肽 3.小肠液 1000-3000 7.6 肠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肠麦芽糖酶 麦芽糖 —葡萄糖 肠脂肪酶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肠肽酶 多肽 —氨基酸 4.胰液 1000-1500 7.8-8.4 胰淀粉酶 淀粉 —麦芽糖 —糖 胰脂肪酶 脂肪 —甘油、脂肪酸 胰蛋白酶 蛋白质 —多肽、氨基酸 5.胆汁 800-1000 6.8-7.4 乳化脂肪

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在此吸收,是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3、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口腔和食管 基本不吸收 胃 只吸收酒精和少量水分 绝大部分营养物质在此吸收,是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 小肠 大肠 吸收盐类和剩余水分

小肠内的吸收

肌肉运动对消化吸收功能的影响 骨骼肌血流增加 1.运动 胃肠道血流减少 胃肠运动减弱 消化腺分泌减弱

(一)糖代谢 二、主要营养物质的代谢 1.糖的生物学功能 供给能量——机体60%的能量由糖提供 细胞结构成分 调节脂肪酸代谢 节约蛋白质供能 主要的能源物质

2、糖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组织氧化 CO2+H2O 血液 肝糖原 小肠 肌糖原 乳酸 CO2+H2O 肌肉 葡萄糖80-120mg/100ml

3.糖的分解代谢 (1)无氧酵解 (2)有氧氧化

无氧酵解 糖的分解代谢 有氧氧化

(二)脂肪代谢 1.脂肪的生物学功能 氧化供能——是机体内能量贮存库。 构建细胞的组成成分; 促进脂溶性维生素的吸收与利用; 对机体的保护作用。

2、脂肪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小肠 β-氧化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ATP 脂肪 脂肪组织 肌肉 甘油 + 脂肪酸 血液 磷酸甘油脂 糖异生 甘油 + 脂肪酸 血液 磷酸甘油脂 糖异生 脂肪 肝 小肠

(三)蛋白质代谢 1.蛋白质的生物学功能 构成和修补机体组织。 调节机体生理功能; 氧化供能(参与供能的氨基酸只有6种)。

2、蛋白质在体内的代谢过程 肝 组织蛋白质 尿素 肾 尿 氨基酸 氨基 血液 相应的酮酸 +氨基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ATP 蛋白质 脱氨基 相应的酮酸 +氨基 乙酰辅酶A 三羧酸循环 ATP 蛋白质 肌肉 小肠

(四)、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的关系 葡萄糖 脂肪 蛋白质 糖原 6-磷酸葡萄糖 甘油+脂肪酸 3-磷酸甘油醛 氨基酸 丙酮酸 乳酸 氧化 ATP 3-磷酸甘油醛 ATP 氨基酸 丙酮酸 乳酸 氧化 ATP 氨基转移或脱氨基 乙酰辅酶A ATP 草酰乙酸 柠檬酸 ATP —酮戊二酸

第二节 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直接来源:ATP (一)ATP的分解放能

ATP的分解放能,实际上是被酶断开末端高能磷酸键,即: ATP ADP+Pi+能 肌肉收缩就是利用肌细胞内ATP分解释放的能量供肌肉收缩克服阻力来做功,以实现化学能向机械能的转化。目前肯定的是,这种能量转化的部位就在肌球蛋白横桥于肌动蛋白的结合位点。 ATP酶

(二) ATP的合成过程: ① 机体活动一开始,ATP迅速分解,由于ATP贮量 有限, CP便迅速分解补充ATP: CP+ADP C+ATP 糖 脂肪 能量+ADP+Pi+O2 CO2+H2O +ATP 蛋白质

二 、肌肉活动能量供应的三个系统 1. 磷酸原系统(ATP、CP) 2. 乳酸能系统(糖) 3. 有氧氧化系统(糖,脂肪,蛋白质):

1、磷酸原系统———极量运动的能源 6-8秒 由ATP直接分解供能,CP合成补充 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 主要供能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少,持续时间短,功率输出最快, 不需要氧,不产生乳酸。 主要供能项目:高功率输出项目 如短跑、投掷、跳跃、 举重等。

2、乳酸能系统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较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较大, 不需要氧,生成乳酸。 主要供能项目: 1分钟高功率输出项目, 酵解 肌糖原 乳酸+ATP 供能特点:供能总量较多,持续时间较短,功率输出较大, 不需要氧,生成乳酸。 主要供能项目: 1分钟高功率输出项目, 如400米跑、100米游泳等。

3、氧化能系统 以糖和脂肪氧化分解供能 供能特点:ATP生成总量最大,供能速率最低,持续时 间最长,需氧的参与,不产生乳酸。 主要供能项目:中长跑、长时间中等强度运动

三、能量统一体理论 1.概念 把完成不同类型的运动项目所需能量之间和各能量系统供应途径之间相互联系所形成整体,称为能量统一体。 2.表现形式 ① 以运动时间为区分标准的表现形式 ② 以有氧和无氧供能百分比的表现形式

①磷酸原能量系统训练:最大用力5-10秒,间隙不少 ②最大乳酸训练(400米以下):1+4或1+753训练 3、能量统一体在体育实践中的应用 1. 发展起主要作用的供能系统 2. 制定合理的训练方法和计划 ①磷酸原能量系统训练:最大用力5-10秒,间隙不少 于30秒 ②最大乳酸训练(400米以下):1+4或1+753训练 (可达32毫摩尔/L) ③乳酸耐受能力训练:1+4(强度不宜太大,重复多 次, 维持32毫摩尔/L ) ④有氧训练:间隙训练4+4、无氧阈训练(4毫摩尔/L )、 持续训练(2-5倍距离)

第三节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 影响整个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过程。 一、肥胖及其危害 (一)概念 第三节 能量平衡与体重控制 一、肥胖及其危害 (一)概念 现代观念认为,肥胖是一种现代文明病。大流行病学研究结果使人们越来越清醒意识到肥胖是一种普遍存在的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疾病。 医学专家将肥胖定义为是一种常见的、 明显的、复杂的代谢失调症,是一种可以 影响整个机体正常生理功能的生理过程。

(二)肥胖的危害 肥胖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降低心血管功能,增进心血管疾病的危险; (2)影响消化系统的功能; (3)影响内分泌系统的功能; (4)增加某些癌症发病率的危险性; (5)易引起脑卒中、关节软骨损伤、生殖能力下降以及心理障碍等多种疾病。

二、肥胖的诊断 (一)肥胖分类 (1)依照发病原因,肥胖可以分为单纯性肥胖和继发性肥胖; (2)依照脂肪在身体不同部位的分布,肥胖可以分为腹部型肥胖(又称向心型肥胖)和臀部型肥胖(又称外周型肥胖)两种; (3)依据脂肪组织的解剖特点,将肥胖分为多细胞性肥胖和大细胞性肥胖 (二)肥胖的诊断标准 肥胖是机体组成成分之一-脂肪在体内积累过多的表现,在介绍肥胖诊断方法之前应了解几个概念,如体重、标准体重、肥胖度、体成分、理想体成分、体脂百分比、身体指数等。

(二)肥胖的诊断标准 体质指数(BMI)=体重(kg)/身高(m2)。 1998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制定了肥胖诊断的推荐标准,将 BMI>25(kg/m2)定为超重,>30(kg/m2)定为肥胖。

(二)肥胖的诊断标准 然而,此标准是基于欧洲人群的标准,并不适应于亚太地区。WHO亚太区办事处、国际肥胖研究协会以及国际肥胖专家组于2002年2月联合发布了《亚太地区肥胖的重新定义和处理》,将BMI>23(kg/m2)和25(kg/m2)分 别定为超重和肥胖。 有学者认为此标准适用于成年人,而不适用于儿童。国内有学者用BMI(kg/m2)男生大于18和女生大于17.5来判定6~12岁儿童少年肥胖。

四、运动与体重、体成分控制 一、体重、体成分控制的理论基础 (一)能量平衡 (二)人体每日能量消耗 1、基础代谢能耗量约为65% 2、食物热效应约为10% 3、体力活动能耗量约为25%

二、造成肥胖的主要原因 1、遗传因素 2、生理因素——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 3、代谢因素 4、环境和行为因素 (二)现代肥胖流行的原因 (一)肥胖成因 1、遗传因素 2、生理因素——中枢体重“调定点“理论 3、代谢因素 4、环境和行为因素 (二)现代肥胖流行的原因 1、过量饮食 2、缺乏体力活动

(一)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1、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2、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3、增加基础代谢 4、抑制脂肪生成 (二)减肥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三、运动减肥 (一)运动减肥的可能机制 1、耐力运动消耗脂肪 2、适度运动降低食欲 3、增加基础代谢 4、抑制脂肪生成 (二)减肥运动处方的制定原则

作业 1、简述糖的分解代谢过程。 2、三种供能系统有何差别? 3、试述减肥运动处方制定的原则,并举例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