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缺血發作的預後─ 以醫院登錄為基礎的世代研究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西德洲会 鸿锦嘉合 日本健康体检之旅 北京鸿锦嘉合国际商务旅行社有限公司 产品手册. 西德洲会 鸿锦嘉合  第一部分 防癌概况  第二部分 行程安排  第三部分 费用预算  第四部分 体检介绍  第五部分 报名流程.
Advertisements

颈部肿块鉴别诊断 颈部肿块分类 炎症:急慢性;特异性非特异性感染 外伤:血肿、假性动脉瘤 肿瘤: 良恶性:良性多见 恶性:原发性、转移性; 畸形:血管瘤、囊肿.
头颈部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头颈部 眼 耳 鼻窦 鼻窦 咽 喉 腮腺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腦中風的治療 臺大醫院 神經部 / 腦中風中心 鄭建興 醫師. 腦梗塞中風的治療 急性期的治療  打通阻塞的血管  腦水腫的治療  降低併發症發生  積極復健 物理治療 職能治療 語言治療 預防中風再發生  抗血栓藥物  頸動脈狹窄治療  危險因子的控制 高血壓 糖尿病 高血脂 戒煙.
1南方医科大学珠江医院. 2 南方医科大学(原第一军医大学)田时雨 陈晓虹广州中医药大学吴宣富 补阳还五汤临床研究进展.
我會中風嗎?. 腦中風 Brain attack  為何講解腦中風? (i) 都市病 (ii) 中年以後多見 (iii) 後遺症難處理 (iv) 第二號殺手 (v) 可以預防.
認識慢性腎臟疾病 健康講座 August 11, 討論的主題 1. 了解腎臟的功能 2. 慢性腎臟病的原因 3. 慢性腎臟病的症狀 4. 如何預防慢性腎臟病.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叁、腎臟病防治. 麻豆區衛生所 關心您 ☆什麼是腎臟病 ? ★ 腎臟病 - 腎臟的功能出現問題 腎臟病的症狀並不容易發現, 因為 初期可能沒有明顯症狀 ; ★腎臟在受損之後 出現血尿、蛋白尿、多尿、少尿等症狀, 隨著腎臟組織受損程度進而影響腎臟功能。 此外高血壓、水腫、腰背痛、疲倦、頭痛、視力.
報告者 : 張芸庭 張婧慈 心臟病. 定義 心臟病是心臟疾病的總稱。 包括風濕性心臟病、 先天性心臟病、 高血壓性心臟病、 冠心病、 心肌炎等各種心臟病 來源:
颈椎病. 颈椎病也叫颈椎综合征,是颈椎的骨关节、 椎间盘及其周围软组织的损伤、退变,导致颈 神经根、椎动脉、颈交感神经甚至颈段脊髓受 到刺激或损害而出现的临床症候群,本病好发 年龄为 40—60 岁。好发人群为长期伏案工作的 白领、电脑操作者和机关工作人员。
颈椎病.  概述  西医认识  病因病机  临床表现  针灸治疗  预防调护 主要内容.
第六十八章 腰腿痛和颈肩痛 长江大学临床医学院 外科教研室.  腰腿痛是指下腰、腰骼、骸骼、臀部等处的 疼痛,可伴有一侧或两侧下肢痛、马尾神经 症状。  颈肩痛是指颈、肩、肩脚等处疼痛,有时伴 有一侧或两侧上肢痛、颈脊髓损害症状。
胃炎肠炎胃炎肠炎 心脏病心脏病 血管病变血管病变 夭折夭折 肾病肾病 癌症癌症 气管炎气管炎 疟疾疟疾 胃炎肠炎肺炎结核病 肺炎肺炎 结核病结核病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 十大死亡原因排行榜.
1 不孕症 第一临床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陶莉莉 2 目的要求 掌握不孕症定义和辨证论治 熟悉不孕症的病因病机 熟悉不孕症的西医病因及诊断检查步骤 熟悉不孕症辨病辨证相结合治疗的思路 和研究现状。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Multiple gated ventriculography, MUGA Imaging the blood-pool of the heart by synchronizing scintigraphic recording with electrocardigram Repetitively.
第 39 、 40 章 泌尿、男性生殖系统结核与肿 瘤病人的护理 一、肾结核. 肾结核的流行病学 1. 多见于 20 ~ 40 岁青壮年 2. 男女之比 2 ∶ 岁以下的儿童少见 4. 单侧肾结核占 90% 肾结核是由结核杆菌引起的慢性、进行性、破坏性病变。
中枢神经系统 医学影像学(本科五年制第五版教材) 福建医科大学医学技术与工程学院医学影像学系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 代 荣.
冠心病防治 动脉粥样硬化的自然进程 一般治疗:吸氧,第一周绝对卧床休息,第二周 室内活动。 再灌注止痛治疗:尿激酶 (UK) 、链激酶 (SK) 是 目前最常用的二种静脉溶栓药物,症状出现时间 小于 6 小时最为有效。 溶栓后 2 小时血管通畅率达 67% ,梗死 6— 12 小时后溶栓药物疗效降低,但仍有效果。
認識腦中風. 3. 心臟疾病 3. 心臟疾病 2. 腦血管疾病 2. 腦血管疾病 4. 糖尿病 4. 糖尿病 5. 事故傷害 5. 事故傷害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7. 慢性肝病及肝硬化 9. 自殺及自傷 9. 自殺及自傷 6. 肺 病 6. 肺 病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8. 腎炎,腎徵候群及腎變性病.
神經內科常見疾病及處置介紹 台中榮民總醫院 神經內科 張鳴宏.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全军肝胆外科研究所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南肝胆外科医院
第一章 十六世紀中葉以前的臺灣與原住民 第一節 考古發掘與史前文化.
膝关节半月板损伤.
脑出血病人的护理 姚桂莲 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量化vs質性研究分析 量化vs質性研究分析 報告人:王秀民.
台塑石化 與 全國 之 財務分析 :企管二甲、乙 班級 指導 :楊雪蘭 老師 :第六組 組別 組員
缺血性卒中的防治 世纪坛医院神经内科
Stroke at NYHQ 紐約皇后醫院 中風治療簡介
唐宋傳奇、筆記小品和史書、論著中的寓言 中碩二 吳佳樺.
兒童期 7 青春期 兩性圓舞曲 乘客:七年級同學 司機:張立杰老師.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腎臟專科醫師及團隊 郭嘉文醫師 台灣內科腎臟專科醫師 中華民國內科醫學會專科醫師 國健局台中縣糖尿病共同照護網醫師
脊柱结核 三峡大学仁和医院 郑之和.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班級:幼保二甲 學號:499I0004 姓名:鄭惠慈 指導老師:陳韻如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李玉萍 颅骨表皮样囊肿随访 CT MR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李玉萍
大學生常見壞習慣 指導老師:黃宜倫 學生: 呂柏陞 呂東明 王明昱 陳盈均
子 宫 肌 瘤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 栾南南.
星星知我心 談古話今….. ……..觀星望斗 主講人: 陽光青春美少男.
反垃圾掩埋場相關報告 組長:文煊 組員:鄭侃文 李浩暐 胡育睿 李瑞耘 朱祐賢 林承宇.
颈肩腰腿痛疾病的预防 汕头市中医院 林创坚.
病 史   患者男,34岁,发现右腮腺肿物1个月 (MR ).
"性"不"性"由你 性別平等之探討 北屯國小 張文陵.
急性中風(再灌流時代).
孔勝琳 醫師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 神經科 總住院醫師
缺血性腦中風病患 之 照護須知 護理人員的小叮嚀 腦中風常見的後遺症 6.適當心理支持
組員: 洪暐翔、 賴峻毅 侯家豪、 賴琦穎 指導老師: 王惠鈴 老師
第7章 行政监督.
脑血管病急救 程序化管理.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圖為宜蘭縣五結鄉的冬山河親水公園,以「水」為主題,提供居民一個休閒的良好去處,是臺灣良好的親水遊憩典範。
人一生中有1/6的中風機率 ~細說預防中風的危險因子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歡迎來參加~~ 遠離三高健康講座暨篩檢活動
李汝禮醫師 台灣家庭醫學醫學會秘書長 家醫科專科醫師 內科專科醫師 老年科專科醫師
医事法学概论 刘鑫 中国政法大学证据科学研究院.
健 康 教 育 分 組 報 告 第五組 疾病與健康 組員   陳毅修 楊惠婷 張智堯.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腰椎間盤突出症.
脊柱结核.
醫療照護期中報告 腦中風 組長:4a0h0073魏振益 組員: 4a0h0068李政諺 4a0h0071柯鈞翔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Progressive Acute Stroke Severity Monitoring and Atrial Fibrillation Detection Based on Multi-modal Analysis of Physiological Signals 以多項性生理訊號分析應用於 長期監控急性中風病患嚴重度與偵測心房顫動.
組員:蔡惠雅 494D0032 楊雅惠494B0079 蔡騏鴻 葉時宇 余建霖495B0002 陳瑛淑495B0021
台中市不動產經紀人職業工會 不動產經紀營業員 複訓班
Clinical ECG and Experiment 生醫電子學
Purple striae& Purpura
我會中風嗎?.
已填完.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暫時性缺血發作的預後─ 以醫院登錄為基礎的世代研究 2004/2/2 暫時性缺血發作的預後─ 以醫院登錄為基礎的世代研究 奇美醫院 神經內科 林慧娟 2004-9-17 2004/9/17

暫時性缺血發作(TIA)的定義 因腦部血管的原因導致局部腦缺血而產生突發性的局部神經學症狀,其持續時間少於24小時者。 需排除其他非血管因素所造成,症狀與暫時性腦缺血發作類似的原因,如局部癲癇發作、複雜性偏頭痛、腫瘤、硬腦膜下腔出血、血糖過高或過低等。 2004/9/17

TIA 的症狀 突發性複視 突發性單肢或單側肢體無力 突發性眩暈 突發性單側肢體感覺異常 突發性吞嚥困難 突發性小腦失衡 突發性說話困難 突發性跌倒 其它 突發性單肢或單側肢體無力 突發性單側肢體感覺異常 突發性說話困難 突發性視野缺損 突發性單眼失明 2004/9/17

TIA 發生的機轉 大動脈粥狀硬化 小動脈阻塞 心源性栓塞 其他原因 2004/9/17

大動脈粥狀硬化血栓 動脈血管壁 粥狀硬化斑塊 血栓 2004/9/17

栓塞 動脈血管壁 栓子 2004/9/17

小動脈阻塞 穿透小動脈 中大腦動脈 2004/9/17

其他原因 血管炎 外傷致血管傷害 血液凝固系統障礙 藥物 2004/9/17

TIA 有別於中風嗎? 假設:TIA 缺血時間短暫,不會造成永久的腦細胞組織傷害 一般認為TIA 不會留下殘障,預後良好,是良性疾病 2004/9/17

研究目的 瞭解暫時性腦缺血發作之中風危險因子分佈和致病機轉 瞭解暫時性腦缺血發作再發血管疾病的危險幅度,及其決定的因素 比較TIA 與輕度中風臨床特性和預後,闡明區分此二者的臨床意義 2004/9/17

研究方法 前瞻性世代研究 2004/9/17

研究對象 TIA病患 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 於奇美醫院門診或住院,經過神經內科醫師診斷為TIA 過去未曾發生腦中風 輕度中風病患 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 首度缺血性中風 發生後7天內住院 出院時modified Rankin Scale 為0或1級 2004/9/17

資料收集 人口學資料 與腦血管疾病相關的病史和生活習慣 TIA的症狀、持續時間、發作時的活動 實驗室檢查:包含頭部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造影及核磁共振血管攝影,中風危險因子檢驗(空腹血糖、血脂肪、心電圖、顱外頸動脈超音波檢查)及其他相關的檢查 發生原因─根據TOAST criteria 2004/9/17

追蹤 定期門診 電話訪談 家訪 2004/9/17

TIA/Stroke 作業流程 個案登錄 病史 神經學檢查 實驗室檢查 初步診斷 Review Panel 定期追蹤 2004/9/17

預後 主要終結點 (primary end points) 腦中風 次要終結點 (secondary end points) 急性心肌梗塞 因血管疾病導致的死亡 所有原因的死亡 2004/9/17

結果 第一部份:TIA的臨床特性、預後和其相關因子 第二部份:TIA世代與輕度中風世代的比較 2004/9/17

TIA 世代 2003年1月至2004年7月 總人數:131位 平均追蹤時間:244 ± 167 天 失去追蹤者0人 2004/9/17

輕度中風世代 2002年10月至2004年7月 總人數:198 位 住院NIH中風量表分數:2.4 ± 2.4 (0-20) 平均住院日:3.8 ± 1.7 天 追蹤時間:310 ± 201 天 失去追蹤者4人 2004/9/17

一、TIA 的臨床特徵 2004/9/17

2004/9/17

性別分佈 % 2004/9/17

就醫場所 2004/9/17

症狀發生至就醫時間 2004/9/17

發作時的活動 % 2004/9/17

症狀 2004/9/17

症狀持續時間 2004/9/17

腦中風危險因子分佈 2004/9/17

影像學檢查顯示腦梗塞比例 2004/9/17

91位兼有CT和MRI檢查 2004/9/17

發生機轉 2004/9/17

結果事件 (人數) 缺血性中風 16 出血性中風 1 急性心肌梗塞 因血管疾病死亡 其他死亡 4 2004/9/17

預測因素-多變數分析 變數 危險度比 95% 信賴區間 P 男性 5.79 1.23-27.2 0.026 發生原因為大動脈粥狀硬化 4.81 1.70-13.5 0.003 高血壓 2.48 0.85-7.20 0.096 症狀持續時間>30分鐘 2.67 0.92-7.73 0.069 2004/9/17

二、TIA 與輕度中風 2004/9/17

基本臨床特徵(1) 變數 TIA (N=131) Stroke (N=198) P 平均年齡 64.0±11.9 62.8±12.4 0.40 男性% 65 63 0.75 高血壓 % 55 62 0.23 糖尿病 % 33 36 0.51 吸菸 % 31 0.39 心臟疾病 % 27 18 0.03 先前TIA % 5 <0.01 顱外頸動脈狹窄 >50% % 8 4 0.16 2004/9/17

基本臨床特徵(2) 變數 TIA Stroke P 心房顫動 % 9 8 0.61 膽固醇>240mg/dl % 23 13 0.02 56 41 0.01 MRI急性梗塞影像 % 36 84 <0.001 機轉 % 小血管阻塞 大動脈粥狀硬化 心源性栓塞 其它 無法決定 15 31 11 2 47 21 25 2004/9/17

結果事件 (人數) TIA Stroke 缺血性中風 16 9 出血性中風 1 3 急性心肌梗塞 2 因血管疾病死亡 其他死亡 4 2004/9/17

Kaplan-Meier Curves of Stroke-free in 131 TIA and 198 minor strokes Logrank P=0.009 2004/9/17

腦中風的累積發生率 時間 累積發生率,% (95%信賴區間) TIA Stroke 2 天 5.3 (2.6-10.9) 7 天 7 天 9.2 (5.3-15.6) 30 天 10.0 (5.9-16.6) 1.0 (0.3-4.1) 90 天 12.1 (7.4-25.2) 2.2 (0.8-5.7) 360 天 13.5 (8.4-21.4) 6.8 (3.7-12.4) 2004/9/17

腦中風預測因素-多變數分析 變數 危險度比 95% 信賴區間 P TIA vs. Stroke 2.1 1.0-4.6 0.05 3.4 1.6-7.2 0.001 顱外頸動脈狹窄>50% 2.6 0.9-6.8 0.07 2004/9/17

結論(1) TIA病人在發作後7天內有顯著的中風危險性,2天內為5.3%,7天內為9.2%。 男性及發生機轉為大動脈粥狀硬化是有意義預測發生中風的因子,分別有約5倍的危險;高血壓病史、發作症狀持續時間大於30分鐘則各有約2.5倍的危險度,趨近統計意義。 2004/9/17

結論(2) 腦中風危險因子的分佈,TIA的病人比輕度中風的病人有較高的比例患有心臟疾病、高血膽固醇症(總量及LDL膽固醇),以及有反覆的TIA。其他大部分的危險因子分佈則類似。 影像檢查顯示急性梗塞,中風組比TIA組容易出現。TIA病人在MR─DWI檢查也有高達36%顯示急性腦梗塞。 2004/9/17

結論(3) TIA的病人比輕度腦中風的病人有較高發生中風的危險,此差別主要是由於TIA病人在7天內發生中風的高危險所致。 發生原因為大動脈粥狀硬化者比其他原因有3.4倍的危險會復發中風。 2004/9/17

建議 (1) 中風危險因素在暫時性腦缺血發作的病人相當普遍,以高血壓、糖尿病、抽煙、心臟疾病、高血膽固醇最常見,這些因素都是可以被改善的,腦中風防治計畫應將短暫性腦缺血發作一併列入防治重點。 在一般民眾宣導教育上,應強調提高警覺,第一次發作即立刻就醫,並宣導第一線診療醫師辨認高危險群,所有病人應即時轉診給專科醫師進一步檢查處置。 2004/9/17

建議(2) 為短暫性腦缺血發作病人安排的專科檢查應能夠迅速確立發作的原因,以擬定特定性的治療策略。緊急MR DWI掃瞄和MRA是最理想的影像檢查。如果沒有核磁共振掃瞄設備,除了緊急電腦斷層掃瞄外,應安排非侵襲性檢查如穿顱超音波檢查以探查顱內血管病變。這些醫療處置,若無法於短時間在門診完成,應安排住院,尤其是在發作後的一星期內以及高危險群。 2004/9/17

2004/8/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