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干扰DNA合成的药物 Agents Interfering with DNA Synthesis
又称为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 设计原理:采用生物电子等排、类似物等。 结构特点:与代谢物结构很类似。 作用机理:通过抑制DNA合成中所需的叶酸, 嘌呤, 嘧啶及嘧啶核苷酸途径, 从而抑制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复制所必需的代谢途径, 导致肿瘤细胞的死亡。
抗代谢类抗肿瘤药物分类 一.叶酸拮抗剂 二.嘧啶类拮抗剂 三.嘌呤类拮抗剂
一.叶酸拮抗剂 叶酸 红细胞和白细胞发育的重要因子 合成辅酶F的重要原料 抗贫血药
主要药物:氨基喋呤(Aminopterin)和甲氨喋呤(Methotrexate) DHFR-I.
代表药物-甲氨蝶呤 结构式: 名称:L-(+)-N-[4-[[(2,4-二氨基-6-蝶啶基)甲基]甲氨基]苯甲酰基]谷氨酸
理化性质: 橙色结晶性粉末,溶解度差; 酸碱两性,易溶于稀碱、溶于稀酸。 合成:
临床应用: 急性白血病和绒毛膜上皮癌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腹泻和肝坏死 、口腔和胃肠溃疡,骨髓抑制等,常与亚叶酸钙合用 ,降低其毒性。 其它药物:培美曲塞、雷替曲塞
雷替曲塞为新型DHFR-I. 培美曲赛为多靶点药物, 进入细胞后被聚谷氨酸化而活化, 抑制: TS, DHFR, 甘氨酰胺核苷酸甲酰基转移酶, 氨基咪唑甲酰胺核苷酸甲酰基转移酶等, 干扰叶酸的代谢, 影响嘧啶和嘌呤的合成. 主要用于非小细胞癌和耐药性间皮瘤的治疗.
二、嘧啶拮抗物 嘧啶拮抗物主要有尿嘧啶和胞嘧啶衍生物,代表药物分别有5-氟尿嘧啶和阿糖胞苷
代表药物—5-氟尿嘧啶 结构式: 名称:5-氟-2,4(1H,3H)-嘧啶二酮
理化性质: 微溶于水,不溶于氯仿;可溶于稀盐酸或氢氧化钠溶液。在亚硫酸钠水溶液中不稳定:
合成:
作用机制:氟尿嘧啶经代谢后, 先与TS结合, 再与5,10-亚甲基THF作用, 因稳定的C-F而使TS被抑制.
临床应用: 广谱抗肿瘤药,治疗实体瘤的首选药物;对消化道癌和乳腺癌疗效好,对头颈癌、绒毛膜上皮癌及恶性葡萄胎有效。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和腹泻;口腔及胃肠道溃疡,骨髓抑制,小脑缺陷,心律失常等。
其它类似药物:
胞嘧啶(Cytosine)衍生物有: 盐酸阿糖胞苷(Cytarabine), 系糖的部分发生改变。 本品口服吸收差, 通常静注连续给药。 本品很易被胞嘧啶脱氨酶作用脱氨, 生成无效的尿嘧啶阿糖苷。 为了减少此不足, 可以烃基化或成酰胺, 如棕榈酰胺。
还有: 环胞苷(Cyclocytidine), 阿扎胞苷(Azacitidine)等 还有: 环胞苷(Cyclocytidine), 阿扎胞苷(Azacitidine)等.吉西他滨为双氟代胞苷, 为细胞特异性药物, 主要杀伤DNA合成的S期细胞, 也阻断细胞增殖由G1向S期过渡的进程. 进入体内磷酸化之后活化. 用于胰腺癌和中晚期非小细胞癌.
三、嘌呤拮抗物: 主要是次黄嘌呤和鸟嘌呤衍生物。 次黄嘌呤是腺嘌呤和鸟嘌呤生物合成的前体。 巯嘌呤(6-Mercaptopurine, 6-MP)
代表药物—巯嘌呤 结构式: 名称:6-嘌呤巯醇一水合物
理化性质:极微溶于水和乙醇,几乎不溶于乙醚。遇光易变色。 作用机制:结构与黄嘌呤相似,在体内经酶促转变为有活性的6-硫代次黄嘌呤核苷酸(即硫代肌苷酸),抑制腺酰琥珀酸合成酶,阻止次黄嘌呤核苷酸(肌苷酸)转变为腺苷酸(AMP);还可抑制肌苷酸脱氢酶,阻止肌苷酸氧化为黄嘌呤核苷酸,从而抑制DNA和RNA的合成。
合成:
临床应用: 对儿童急性淋巴白血病疗效好,起效慢,作维持用药,大剂量时治疗绒毛膜上皮癌。 不良反应: 恶心、呕吐及腹泻; 骨髓抑制,肝坏死。
其它类似物:巯嘌呤(6-Mercaptopurine, 6-MP), 耐药, 起效慢, 溶解度不好 其它类似物:巯嘌呤(6-Mercaptopurine, 6-MP), 耐药, 起效慢, 溶解度不好. 受合成胰岛素启发, 亚硫酸钠可以使-S-S-断裂形成-S-SO3-而合成了磺巯嘌呤钠(Tisupurine)。 后者遇酸或含巯基化合物发生分解, 生成硫嘌呤, 而肿瘤组织pH低, 巯基化合物含量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