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機總動員 心理減壓模式實務工作坊 涂喜敏 諮商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3 受訪者對於本校畢業生各項就業力表現的滿意程度 4 受訪者認為本校畢業生哪些就業力具有優勢.
Advertisements

青少女懷孕之預防與處置 新生醫護管理專科學校 護理科講師 李端容 校園中青少女未婚懷孕事件的 處理方式 :  鄉村的學校多採結婚處理  而城市則採墮胎方式為多 墮 胎.
第十章 分 配 理 論 INDEX 第一節 所得分配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生產要素的需求 第三節 分配的邊際生產力理論
安心服務,讓校園更安心! -臺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安心服務介紹.
掌握快樂的鑰匙 -壓力調適 財團法人「張老師」基金會 桃園分事務所 報 告 人 : 涂喜敏 總幹事 諮商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
在災後重現微笑 災難學:五理三心二群 黃龍杰心理師 (台北市)中崙諮商中心 中華民國臨床心理師公會 /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
賴念華博士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心理諮商系副教授
中國人壽 徐真真.
國立台北教育大學 台北市社區心理衛生中心 林雪琴 諮商心理師
如果光想著一件事情的難度而遲遲不肯行動 ,那麼將永遠不會成功 ,但只要你肯踏出第一步, 你就可能成功。
悲傷輔導的實施 內壢高中 蕭毓文.
產業交流:幸福職場機制分享(依姓氏筆劃順序)
103年度 自殺防治守門員研習 103年度種子教師群.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上、下學時 搭乘汽車請舉手!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小朋友 是否知道搭乘汽車 要注意到的事情是什麼?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焦慮症個案處理及協作 講員:陳琦女士.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臺南市教育局學生輔導與諮商中心 徐米純 諮商心理師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行政院衛生署藥物食品檢驗局 醫療器材審查員 陳羿羚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第七章 浪漫與殺手﹝婚前性行為,墮胎﹞   I.婚前性行為 「少年人,你要逃避淫行。」--- 聖經.
社員流失 Membership Loss 國際扶輪近年來流失社友
電子商務基本概念 電子商務的定義 1-1 電子商務的特性 1-2 電子商務的演進 1-3.
Feeling 教學科目:英語 教學年級:四年級 資料來源:自編 & 康軒英語教材“New Wow English”第3冊
四種市場結構的類型與比較 完全競爭市場的特徵.
科技輔具—遊戲應用 台灣大學職能治療學系 凱惠 昶霆 耶!.
指導老師: 蘇明俊 老師 組長:潘翠娥 組員:張惠雅 葉麗華
情緒的感染力 做一個快樂的人是最好的貢獻. 文/朵朵 你知道嗎?你對這個世界最好的貢獻,就是做一個快樂 的人。 因為你快樂了,所以才能帶給別人快樂,看出去的世界 也才會處處美好。 情緒是有感染力的,當你的心情透亮如晴天,靠近你的 人所感覺到的就是愉悅的氣場;而那種快樂的能量,就 是你在無形之中送出的禮物。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8年7月16日- 8月10日 7號床.
大數據與我 4A 陳駿榜.
BCY行動研究2011之後 上課日誌 隔週上課前兩天以 時間: 年 月 日  紀錄者: 檔案名: 上課日期+學生名字
議程大綱. 議程大綱 微軟在雲端服務已經耕耘超過15年 Windows Live – 雲端應用的最佳典範.
網頁資料知多少? 事 實 ? 謠言?.
哪些人是管理者? 管理者? 指和一群人工作,並藉由協調他人來完成工作,以便達成組織目標的人
教師入職啟導計劃 為學校提供的相關支援服務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106年度教育雲服務策略聯盟計畫 酷學習 COOL CLASS.
一、生命週期 二、經濟需求 三、收支狀況 四、人身風險事故 五、人生八大規劃 六、財務規劃
把你的換帖的CO進來 一個設計者的心路歷程:聯合報企畫林懷駿.
黃美廉:幼時罹患腦性麻痺.
馬偕醫學院 圖書館
國際金融期末報告 授課老師:楊奕農副教授 學生:金恩惠 學號:
居住的房屋不夠穩固、耐用 無法獲取清潔水源 住屋支出比例過高 欠缺衞生設施 沒有足夠居住空間 土地居住權未獲保障.
Venue: Romblon & Mindoro
正向輔導管教 (國小案例 分享與座談) 基隆市中和國小張意欣老師.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倫理學 第一講 哲學系 林火旺教授
師大 KSP 操作手冊.
POWER POINT 簡報小工具 課程教授:楊淳皓 老師 學生姓名:連逸峻.
黃影雯副教授講授 E_Mail Address:
報告人:黃 宜 純 校 長 日 期:106年4月20日.
做門徒的挑戰 – 新舊的衝突 歷史、文化、社會、家庭 衝突是因改變而來的現象 問題的所在:新的是什麼?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安心服務,讓校園更安心! -臺北市學生輔導諮商中心 安心服務介紹.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李惠珍老師
工商界簡介 企業與宗教 我的見證及體驗 Q & A.
國立台灣大學 關懷弱勢族群電腦課程 By 資訊工程 黃振修
威爾斯親王醫院 住院病人意見調查 2017年7月17日- 8月11日 7號床.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Introduction of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upport Services for Secondary Schools 中學校本課程發展支援服務簡介 School-based Curriculum Development (Secondary)
由Facebook看SNS的現況與未來發展趨勢
超我服務 Service Above Self
校園危機事件處遇 的基本理念 內壢高中 蕭毓文.
~ 遠離危險關係 ~ 打不是情, 罵不是愛 !. 警 訊 警訊一. 旋風般的激烈開端 警訊二. 占有慾 警訊三. 極端情緒 警訊四. 歸罪他人 警訊五. 言語暴力 警訊六. 冷漠 警訊七. 過去和現在的暴行.
一 可靠度問題.
管理學作業 Ethics dilemma-SeaWorld trainer killed by killer whale
苦海救生: -義工督導技巧.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營養照顧 大腸直腸癌手術後的營養照顧 一、對象:手術後有營養疑問的病友及家屬 二、地點:亞東醫院10樓 第二教室
報告人: 新竹縣教育研究發展暨網路中心 辛文義.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危機總動員 心理減壓模式實務工作坊 涂喜敏 諮商心理師 社會工作師

過勞死的高危險群 1.對工作的成效有過度的期待,而且容易緊張 的人。 2.狂熱於工作,遺忘生活品質之重要性的人。 3.不懂拒絕別人,有求必應,盡攬責任的人。 4.工作單調無趣且工作量大的人。 5.輪值大夜班,卻適應不良的人。 6.需直接面對服務對象,經常需面對挑剔的 人,如:醫療人員.老師.警察.顧問人員…

自殺, 自殺企圖與情緒障礙 情緒障礙 自殺企圖 自殺 45-70%合併情緒障礙 15%死於自殺 10% 十年內自殺 19-24% 之前有自殺企圖 45-70%合併情緒障礙 節錄至張家銘醫生講綱

情感性疾患 之重鬱症 4.憂鬱心情 8.失去興趣或喜樂 1.食慾或體重變化 2.失眠或嗜睡 3.疲累\失去活力 5.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情感性疾患 之重鬱症  重鬱症 (N>=5) 兩周以上 1.食慾或體重變化 2.失眠或嗜睡 3.疲累\失去活力 4.憂鬱心情 5.無價值感或罪惡感 6.思考\專注力減退 7.自殺意念\嘗試\計劃 8.失去興趣或喜樂 9.行為激動或遲滯

四不五沒有」檢視是否罹患憂鬱症 四不 「不快樂、不能吃、不能睡、不想動」 五沒有 」「無興趣、無法專心、無精力、無價值感、無求生意志 若超過4項徵兆,持續2個禮拜

工作壓力檢測表 在您填答之前,請你仔細閱讀每一部份的說明,並請依照說明填答,請您盡可能答覆每一個問題,這能幫助我們更了解您的壓力狀況,以便未來提供適當的壓力調適措施。 您所提供的資料將為您保密,其他人不會知道您回答的內容是什麼

工作壓力檢核量表介紹 工作壓力 壓力因應 人格特質 工作適應 健康狀態 ※本量表為「張老師」基金會自編之問卷 ●主管互動 ●同事人際 ●工作滿意 ◆行為表現 ◆競爭挑戰 ◆說話表達 ◆耐性 ◆休閒焦慮 ★生理健康 ★心理健康 ■理性思考 ■情緒支持 ■資源協助 ■問題解決 工作壓力 工作適應 壓力因應 人格特質 健康狀態 以「刺激/反應」的觀點來說明壓力的發生,並結合行為學派的效果論來說明壓力源、個體變項、因應策略的運用對身心反應及工作狀態的運作機制。 ▲工作適應

世間無常 「災難」:較大規模的天災人禍 「危機事故」或「重大意外」 「創傷事件」 意料之外,非比尋常,超過平日慣於應付的壓力,造成人心惶惶,不知所措。 「創傷事件」 帶來劇烈的心理驚嚇,甚至牽涉到死傷的意外事件

安心團體( debriefing ):語言模式 (黃龍杰,2007 ) 5.行動計畫:分享因應壓力的方法 6.重新出發:回顧危機處理中的成長 6+1:篩選轉介:邀請(需要者)參加後續藥物或心理治療 1.開宗明義:介紹團體宗旨和進行流程 2.還原現場:輪流敘說意外事件始末 3.壓力反應:回溯身心所受的衝擊和症狀 4.機會教育:歸納成員的身心行為反應

危機(Crisis) 危機是「一個人面對一個既存且無所頓 逃、無法利用現有的資源解決這個危急 事件時,所經驗的一段短暫心理不平衡(disequilibrium)的時期」 危機也是轉機-危機在中文的意涵是「危險」(Danger),也是「機會」(Opportunity) 。

「安身」與「安心」 的介入順序

危機減壓的要素 重大災難 (NOVA) 二安 : 安身 + 安心 二解 : 紓解 + 瞭解 二預 : 預測 + 預備

S&S : 二安 (NOVA, National Organization of Victim Assistance) 安心(Security) 隱私、保密 保證、重獲掌控感 不會因危機後的身心行為反應而被批判 安身(Safety ) 人身安全及醫療需求 生存需求 食、衣、保暖、安睡 消息和通訊的需求

V&V :二解 黃龍杰編譯 紓解(Ventilation) 瞭解(Validation) 當事人能說出創傷的經驗 助人者顯示出聽到(hear) 並知道(understand)當事人所說的

P&P :二預 預測 (Prediction) 預備(Preparation) “接下來幾天,你想會面臨什麼問題?你打算怎麼應付? ” 現實問題 安置 財務 官司 醫藥 認屍 媒體 情緒反應 當下的身心反應 接下來的身心反應 親友的反應 預備(Preparation) 打算? 計畫? “接下來幾天,你想會面臨什麼問題?你打算怎麼應付? ”

替代性的心理創傷 第一手的心理創傷 第二手心理創傷(secondary trauma) 第三手心理創傷 生還者、家屬、相關教職員、學生 救難者、助人者   第三手心理創傷 目睹耳聞者 整個社會

A B C 從同心圓看危機事件波及的對象 以下之資料來源:賴念華教授編著《校園危機事件處遇訓練進階工作坊─危機減壓藝術模式 從同心圓看危機事件波及的對象 以下之資料來源:賴念華教授編著《校園危機事件處遇訓練進階工作坊─危機減壓藝術模式 A B C A:該生最直接有關的人,如當事人、家屬、導/教師、好同學或好友、男/女友、目睹者等。 B:參與救助或處理的人或與該生較為有關者,如教官、急救者、班上同學、社團、同系師生等。 C:耳聞者或與該生間接有關者,如他系/他校師生、街坊鄰居等。

危機後續發展的可能性 壓力事件 _心理成長_ 學會新的 適應技能或態度 恢復正常 無實質或持久的 心理改變 _心理疾病__ 需要進一步的 藥物或心理治療 暫時性的壓力反應: 生理上、情緒上 認知上、行為上 等四方面急性壓力反應 壓力事件 (Dohrenwend,1978)

『問題不是問題,如何看待問題才是問題』 如何使後續的負面影響最小? ← 可以改變的部分 → 如何面對危機事件? 如何處理危機? 危機的處理 ← 可以改變的部分 → 危機的處理 危機事件的影響 危機事件 (不可能改變)

危機減壓的目標 協助當事人渡過現有的混亂 縮小危機負面影響程度 恢復到危機前(pre-crisis)的功能與現實狀況 減少日後創傷後壓力症候群(post-trauma stress disorder,簡稱 PTSD)的出現; 增加當事人成長的可能性,學到新的因應技巧、增加生活選擇、拓展人生觀將是最高目標        (Myer & James, 2005; Thompson, 2004) 危機處遇是不同於傳統諮商模式賴念華教授 2007

【情緒】 驚嚇害怕、悲慟難捨、大惑難解、擔憂不安、孤單無依、脆弱無助、怨嘆感慨、麻木疏離、難以接受(不像是真的)、內咎(罪惡感)、羞愧、容易緊張或大發脾氣、猶豫不決等等 【生理】 疲累(全身無力)、吃不下、睡不好(或一直睡)、做惡夢、頭痛、胃不舒服、噁心想吐、拉肚子、便秘、胸悶(像壓著大石頭)、喘不過來、起雞皮疙瘩、全身緊繃、容易被電話或警笛聲嚇一跳等等……

【認知】 最驚心的畫面歷歷在目、某種刺激的聲音或氣味揮之不去、注意力不集中(「恍神」),不由自主的念頭:像「都是我害了他」、像「如果我更努力,也許她會再回來」)、像「人生好無常」、像「遲早也會輪到我,我也逃不過同樣命運」) 【行為】 掉淚、自責、指責別人(怨天尤人)、坐立不安、拼命做事、一直往外跑、不想講話(或拼命想找人講話)、離群索居(或特別想找人陪)、借酒澆愁、抽菸、吃安眠藥、發呆……

創傷後壓力反應 (Post-traumatic Stress Reactions, PTSR (黃龍杰編譯)) 面臨嚴重的死傷威脅 經驗到強烈的害怕或無助後 常有以下四類反應 經驗重現 “觸景傷情” 餘悸猶存,往事歷歷在目,陰影揮之不去 逃避或麻痺 “退避三舍” 避而不談,選擇遺忘,麻木不仁,失魂落魄

創傷後壓力反應 焦慮或過度警覺“神經緊繃” 靈異經驗 有如驚弓之鳥,戒慎恐懼,神不守舍,暴躁易怒 害怕死者回來,或者夢見死者(托夢) 直覺亡靈回來了,彷彿聽到死者的聲音、看到其形跡

非常狀況下的多數反應 對災難的壓力反應是------ (National Institute of Mental Health, NIMH, 無人可以無動於衷

心理危機介入期程 PTSD 危機減壓 悲傷輔導 預防階段 危機事件發生 高危險群個案的篩選 生命教育 危機相關訓練與知識 (事件發生前) (1天 ~ 14天) (10天以上 ) (30天以上) 高危險群個案的篩選 生命教育 危機相關訓練與知識 1. 危機減壓的目的: 減低PTSR症狀 透過正常化反應釋放壓力 篩選並轉介需幫助的人 2.「安身」與「安心」的危機介入 悲傷輔導的目標: 增加失落的現實感 協助CL處理或表達潛在的情感 協助CL克服失落後再適應過程中的障礙 鼓勵CL以健康的方式向逝者告別,並坦然地重新將情感投注在新的關係裡 PTSD的診斷與治療 (賴念華 講義資料,重新繪製)

心理減壓與諮商輔導????? 賴念華教授 前者是「點」的介入(減壓) 後者是「線」的介入(輔導) 黃龍杰老師比喻 危機減壓是幫心靈傷口做初步「急救」 少數有必要的人才轉心理治療(諮商)「動手術」。 從台北到杭州 ~海峽兩岸「危機干預與心理治療」一瞥 2006/8 張老師月刊【心靈急診】專欄

(Hodgkinson & Stewart,1991) 危機後影響個人心理反應的因素 1、危機本身 _ 危機時,強烈且特殊的外部刺激 3、危機後處遇_ 危機後,接受的 外部處遇刺激 個人創傷後心理反應 (Hodgkinson & Stewart,1991) 2、性格特質個人過去累積的特性與習性

創傷明顯特徵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A 遭受創傷 B 煩擾的回憶(歷歷在目或經驗重現) C迴避和麻木(退避三舍) D過度亢奮 (神經緊張)

創傷明顯特徵診斷–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A組群 遭受創傷 1.符合創傷事件:意外地,無預期,粗暴地 (危及生命或四肢) 2.遭遇/接觸 直接接觸  1.符合創傷事件:意外地,無預期,粗暴地 (危及生命或四肢) 2.遭遇/接觸 直接接觸 透過愛的人有所接觸 目擊者 3.反應:害怕,無助或恐懼  

PTSD 另外的必要條件  1.症狀持續超過一個月  2.症狀是事件後產生的新症狀 或與事件席席相關  3.症狀損害正常運作功能或使   特別令人痛苦 

失落之後----- 哀慟(grief) 的心路歷程 (Kubler-Ross, 1969) (黃龍杰編譯,2004) 「不」能接受 (Denial) 「滿」腔憤怒 (Anger) 「心」存盼望 (Bargaining) 「憂」鬱自責(Depression) 接納事實 (Acceptance)

她沒死她還在各地方等我們解救;吉人有吉相 討價還價 (Bargaining) 活要見人與要見屍; 滿腔憤怒 (Anger) 受災(害)者的家屬 否認事實 (Denial) 她沒死她還在各地方等我們解救;吉人有吉相 討價還價 (Bargaining) 活要見人與要見屍; 滿腔憤怒 (Anger) 台灣的政府應該加大力度搜尋這樣下去活人就成死人 陷入憂鬱 (Depression)

應該說 你所感受的是可以理解 這些是對災害多數的反應 你並沒有喪失理智 並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竭盡所能 一些該作與不該做的 應該說 這些是對災害多數的反應 你所感受的是可以理解 你並沒有喪失理智 並不是你的錯,你已經竭盡所能 也許永遠不會像從前,但是會變好些,而你有會感覺有好些

一些該作與不該做的 不應該說 可能會更糟 你可以得另外的房子/汽車/金錢 最好是一直保持忙碌 我可以體會你的心情 你必須繼續你的人生

悲傷輔導:悼念 (grief) 的五項任務 (WilliamWorden,1991) (黃龍杰編譯) 重建因失落而遭挑戰的信念與哲理系統 接受失落的事實 經驗悲傷的痛苦 重新適應一個逝者不存在的新環境 將情緒活力重新投注於其他關係

你可以 (921心靈服務群) 1. 徵求對方許可,才可以開始陪伴 2. 全神耐心聆聽,支持對方 3. 多聽少說,不判斷對方 1. 徵求對方許可,才可以開始陪伴 2.  全神耐心聆聽,支持對方 3.  多聽少說,不判斷對方 4.  真誠實際的關懷態度 5.  陪伴流淚也無妨 6.  適度的以肢體表達關懷(如:擁抱、拍肩等) 7.  適度的表達自己哀傷的情緒 8.  協助對方放鬆(倒杯水、散步、簡單運動等) 9.  鼓勵對方多休息與睡眠 10. 舒緩對方的罪惡感與自責的想法 11. 配合對方的信仰,陪伴對方禱告或誦經 12. 必要時鼓勵尋求專業協助

9:00 - 21:00 高雄張老師服務時間 每週一至週六 輔導專線電話 1980 全國張老師中心 週日 9:00 - 17:00 高雄張老師全球資訊網Kaohchang.myweb.hinet.net 輔導專線電話 1980

附錄 高雄張老師輔導工作系列 完形治療工作坊 102.3.2-3(六日) 李素芬助理教授 (文大心理輔導學系) 家庭會談諮商技巧工作坊 附錄 高雄張老師輔導工作系列 完形治療工作坊 102.3.2-3(六日) 李素芬助理教授 (文大心理輔導學系) 家庭會談諮商技巧工作坊 102.3.23-24(六日) 翁樹澍副教授(慈濟大學 兒童發展語家庭教育學系) 敘事心理劇體驗工作坊 102.4.13-14(六日) 陳信昭醫師 (台灣心理劇學會理事長)

閱讀與情緒療癒--「書目療法工作坊」 102.4.20-21(六日) 陳書梅 教授 (台大圖書館資訊學系) 正向心理學在諮商的應用 陳書梅 教授 (台大圖書館資訊學系) 正向心理學在諮商的應用 102.4.26-27(六日) 蕭文 教授 (暨南大學輔導與諮商所) 心理諮商與治療技術工作坊 102.4.18-19(六日) 張麗鳳 博士 (高雄學諮中心督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