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 林正修 醫師.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甲狀腺甲狀腺 一年 六 班 一年 六 班 第 六 組 第 六 組. 位置 * 頸部前方, 喉部氣管兩側。
Advertisements

学生、幼儿意外伤害保险  被保险人 在深圳市取得合法办学资格的全日制大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 (包括普通中专、成人中专、职业高中和技工学校)、特殊教育 学校、幼儿园在籍(园)学生。
早期療育服務系統 宣崇慧 Week 5. 兒童發展篩檢的重要性 發現 「發展遲緩兒童早期療育 通報轉介中心」 發現者 - 家長 - 公衛護士 - 教師 法規 兒童及少年福利法 22 條: 「各類兒童及少年福利、 較育及醫療機構,發現有 疑似發展遲緩兒童或身心 障礙兒童及少年,應通報 直轄市、縣(市)主管機.
看診小撇部 門診科別 & 健康檢查. 一、門診科別 ( 一 ) 眼科  視力減退  紅腫  痠痛奇癢流淚不止  斜視  角膜炎  眼睛不舒服.
社會福利署兒童及青少年精神健康 社區支援計劃 ( 九龍西 ) 鄭穎菁姑娘 「焦兒不慮」、「見焦拆焦」 保良局第一張永慶中學講座.
绿色开花植物是怎样繁衍后代的? 人类新个体的产生需要经历由雌雄 生殖细胞(即 : 精子和卵细胞)结合, 通过胚胎发育形成新个体的过程。这 个过程是靠生殖系统来完成。 人的生殖是生物界中普遍存在的一 种现象。
走出心靈的幽谷 談青少年常見精神疾病 一、如何辨識 儀表:怪異、蓬頭垢面 行為:攻擊、破壞、自言自語 生活:疏離、人際退縮、學業退步 情感:過度高昂、悲傷、焦慮、緊張 意識:對刺激無反應或反應過度 知覺:視幻覺、聽幻覺、體幻覺 思考:脫離現實、妄想.
五年制精神医学本科生培养方案 刘哲宁 教授. 专业简介  精神医学是临床医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它是研究人 类精神活动的规律、防治精神疾病的一门重要学科。  掌握健康与疾病的概念。
當你聽到 “ 緘默 ” 、 “ 不語 ” 時, 你聯想到了什麼 ?? 當你聽到 “ 選擇性 ” 時, 你又聯想到什麼 ?? Elective vs. Selective.
為什麼我的孩子不專心 輔大診所 復健科 陳惠文醫師. 何謂注意力缺失與過動障礙 ( ADHD )? Attens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憂鬱性人格疾患 ( Depressive personality Disorder ) A. 始於成人早期之前,在各種環境背景下的一種 廣泛模式,展現憂鬱性認知及行為,表現下列 廣泛模式,展現憂鬱性認知及行為,表現下列 各項中五項(或五項以上): 各項中五項(或五項以上): ( 1 )平常的心情被頹喪、消沉、陰鬱、不高興、不快樂.
慢性病防治與運動 你今天運動了嗎?.
精神官能症 Neurosis 馬大元 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院長 大順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理事長
藥物是治療ADHD最好的方法? ADHD患者是不聽話的孩子? ADHD長大就會好? ADHD不會遺傳? 注意力不集中一定是ADHD?
講義11 心理疾病學生的 認識與輔導.
飲食性疾患 Eating Disorders
兩性相處 主講人:孫晉芬老師.
喂食和进食障碍 异食癖(异食症) 反刍障碍 回避性/限制性摄食障碍 神经性厌食症 神经性贪食症 暴食障碍 2017/2/28.
化危機為轉機~精障者危機辨識與處理 許鶯珠 2014/7/15.
暴食症與厭食症 生命科學概論 期末報告.
飲食障礙症 (Eating disorder)
概 述 儿童抽动障碍是一种儿童期起病,原因未明的神经精神性疾病。大多发生在3岁以上,男孩多见。
社區諮商與臨床心理實務工作 指導老師:許育光 報告者:林秀慧、刑志彬.
护理学院/附属医院 蒋运兰.
四川大学 华西基础医学与法医学院 华西心理卫生中心 胡峻梅
情緒障礙 被忽略的時代病 光田綜合醫院 身心科 溫偉鈞.
憂鬱症患者的臨床照護 台北市立萬芳醫院 精神科 護理長 許秋芬 2004/03/27.
彰化基督教醫院 精神科 李秀瓊 3/28/2012 如何面對罹患精神疾病的學生.
守護妳的心-解決女性的煩惱 嘉義基督教醫院精神科 羅瑋琪醫師.
認識 憂鬱症 –診斷與防治 亞東紀念醫院 精神科 主治醫師 陳俊霖.
憂鬱症:簡介、篩檢與治療 楊玉婉醫師 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神經部
大學校園心理疾病的辨識與處理 大學校園心理疾病的辨識與處理.
读万卷书 行万里路 郝慧芳 2014年6月8日.
是病人還是犯人? 唐心北 臺南市立安南醫院-委託中國醫藥大學興建經營 精神科主任 臺南市心理健康推動會委員 臺南市康復之友協會理事長
联合国专家预言—从现在到21世纪中叶,没有任何一种灾难能够像心理危机那样给人们持续而深刻的痛苦。
過重/肥胖兒童與青少年 之篩選及處理流程 體位評估 BMI ≧ 該年齡、性別過重BMI值者 否 隔年再評估 是 是否符合以下 任一條件:
健康體位小常識.
精神官能症 Neurosis 馬大元 大千綜合醫院南勢分院院長 大順醫院兼任主治醫師 社團法人新竹市精神健康協會理事長
情緒障礙的認識與協助 暖昀聯合心理治療所 許惠淳 臨床心理師.
報告人:第8組 1號_楊佳英 2號_陳鵬仁 8號_林星宇 9號_溫奎
社區危機個案或疑似精神病患緊急處置 高雄市政府衛生局 社區心衛中心:梁翠珍.
普通心理學第十五章 心理異常與心理治療.
就业手续 2015届毕业生 就业手续、党组织关系 办理说明会 1 食院分党委 王静 刘海华 二零一五年五月二十一日.
100年上半年度三高團體健康講座 三高剋星課程 歡迎參加 一律免費 來電預約專線 轉3276 小港醫院關心您 日期 時間 講題
組員: 4980S048 吳蕙伃 4980S025 賴妙君 4980S052 陳泇妘 4980S060 張珊淇 4980S066 林宜蓁
認識精神疾患及 常見精神症狀 元和雅診所 身心科 楊尚儒醫師.
情緒障礙學生輔導策略 東海大學學生諮商中心 吳惠慈 2010/11/03.
强迫症 兰州大学第二医院 精神科 叶兰仙.
吳書昀 國立暨南大學 社會政策與社會工作學系 2012/03/22
暴食症與厭食症 謝光煬 台灣大學醫學士暨理學博士 奇美醫學中心精神科主治醫師.
焦 虑 症.
間質性膀胱炎之心身照護 詹東霖醫師.
2006/5/9 私立大同高中教師特教知能研習 青少年常見的精神心理困擾 評估與處置原則
了解孩子的情緒困難 ~認識兒童情緒障礙及其相關處遇
認識焦慮症 高雄長庚醫院精神科 王雅齡 心理師
第九章 飲食性疾患 心輔102: 卓后德、李佳容、鄭堯軒、林煒倫.
小学生心理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第二节 品行障碍的甄别与干预.
關於ORADUR®-Methylphenidate
我所知道的知性話題 請發表已知的知性話題.
幼兒常見的健康問題(IV) 免疫系統方面的疾病.
B類別(自閉症) 鑑定安置組 陳立珣.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 2014年5月份全院性學術研討會 地點:第二講堂
自閉症嚴重行為與情緒問題 的評量與處理工作坊 賴銘次 臨床心理博士 美國俄亥俄州臨床心理執照醫師 November Part 2
失智症及精神行為併發症 林口長庚 精神科 劉嘉逸.
家長教育 之 電子學習.
順德與香港為空氣污染 而制定政策 組長:曾惠敏 組員:溫琪華 葉子賢 許焯琛 溫煜彬 曾偉南 帶組老師:甘建基老師
Health and Eating Behavior of the People in Hong Kong
第九章 自闭症儿童的测量与评估 学习单元4 自闭症的诊断与鉴定标准.
Presenter : Siang Wang Advisor : Dr. Yen - Ting Chen Date :
認識 鎮靜/安眠藥 Benzodiazepine(BZD) 作用 抗焦慮、鎮靜、肌肉鬆弛、抗痙攣 種類 超短效型-Dormicum(導眠靜)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校園常見的精神疾病 林正修 醫師

正常的定義 Mental Health 沒有病態的正常(Normality as Health) 一般平均的正常(Normality as Average) 理想標準的正常(Normality as Utopia) 時地而定的正常(Normality as process) Denial Offer Melvin Sabghin

精神科醫師如何診斷精神疾病 三腳架的診斷------ 症狀 時間 社會功能

精神疾病的診斷準則 美國--- DSM-IV 歐洲--- ICD-10

常見的精神疾病(一) 精神分裂症 情感性精神病 1.憂鬱症 2.躁鬱症

憂鬱心情的描述 傷心、難過、鬱悶、失望、沮喪 鬱卒、失志、心不清、阿雜、心頭悶悶、心酸 快樂不起來、多半哭不出來,只是心中很苦 活得沒感覺、麻木、生命失去意義 不同於焦慮情緒:煩、擔心、驚惶

DSM-Ⅳ重鬱病發作(Ⅰ)

DSM-Ⅳ重鬱病發作(Ⅱ)

常見的精神疾病(二) 焦慮性疾患 1.恐慌症 2.強迫症 3.社交畏懼症 4.懼曠症 5.特定對象畏懼症 6.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7.廣泛性焦慮症

DSM-Ⅳ Generalized Anxiety Disorder 對許多事件或活動過度焦慮及擔憂,並且很難控制,此憂鬱,至少六個月。 伴隨發生下列症狀三項或三項以上: 不能靜坐或浮躁或不耐煩 容易疲累 難保持專心或心中一片空白 易怒 肌肉緊張 睡眠障礙 此焦慮擔憂或身體症狀造成明顯痛苦或功能損害

常見的精神疾病(三) 適應性疾患—合併憂鬱或焦慮 人格疾患 飲食疾患—暴食症,厭食症 睡眠疾患 注意力缺損過動症

飲食疾患--暴食症 30~80%暴食症患者具有厭食症病史。 與厭食症具有相同的心理病理—怕胖,執意要瘦,藉食物應付或逃避情緒的心理困擾。 症狀:狂食,清除食物,無正常飲食習慣,衝動控制力差

暴食症(Bulimia Nervosa) 重複發生暴食發作。一次暴食發作同時具備兩項特徵: 在一段獨立時間內(如任何兩小時內),吃下的食物量絕對多於大多數人在類似時間類似情境下所能吃的食物量。 在此發作之時,感覺缺乏對吃食行為的自我控制(如感受到自己無法停止吃,或無法控制自己吃什麼或吃多少) 一再出現不當的補償行為以避免體重增加,諸如:自我誘導的嘔吐;不當使用瀉劑、利尿劑、灌腸、或其它藥物;禁食;或過度運動。 平均來看,暴食及不當的補償行為,同時發生的頻率每週至少兩次共達三個月。

自我評價被身材及體重所不當影響。 此障礙非僅發生於厭食症的發作中。 清除型: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症發作期間,此人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的使用洩劑、利尿劑或灌腸。 非清除型:在此次心因性暴食症發作期間,此人已使用其它不當的補償行為(如禁食或過度運動),但不曾規律的從事自我誘導的嘔吐或不當的使用洩劑、利尿劑或灌腸。

暴食症的心理治療 biological treatment: antidepressants(約八週左右) psychological treatments: CBT的效果最好 有三個特性: (1)是基於心因性暴食症維持的認知觀點 (2)目的是在改變個案的行為和對外型集體重的態度 (3)合併使用認知治療及行為治療的程序 一般而言,治療時間多半持續三到六個月,大約包含10到20個治療期。特殊的認知行為治療方法包括:伴隨反應阻礙的曝露法(exposure with response prevention)、認知的再結構(cognitive restructuring)、身體心像治療(body-image therapy)和營養諮詢(nutritional counseling)。

飲食疾患---厭食症 厭食症的心理病理— (1)強烈的懼怕肥胖:體重顯著下降,無月經,危及生命。 (2)拒絕飲食或偏食,自己引發嘔吐,濫用利尿劑或瀉劑。 (3)身體形體障礙 (4)對飲食的態度可分為兩種模式:嚴格節食型,暴食型 (5)飢餓症候群:焦躁不安,緊張,情緒起伏,消沉憂鬱,注意力與記憶力減退,重複動作,失眠,失去性趣,便秘,體溫降低,思想內容常為食物所盤據。 (6)盛行率 1.5~1%,女性青少年較多,約為男性的10~20倍

厭食症的生理症狀 無月經 便秘 腹賬 腹痛 怕冷 倦怠 精力充沛 低血壓 低體溫 皮膚乾燥 心跳遲緩 水腫 出血點 貧血

常見精神疾病的盛行率 疾病 盛行率 男:女 精神分裂症 2.1/1000 1:1(15歲~45歲) 憂鬱症 15 %(女性25 %) 1:2 躁鬱症 1 % 1:1 恐慌症 1.5~3 % 1:2~3 單純性畏懼症 5~10 % 社交畏懼症 2~3 % 不定 強迫症 1:1(青少年,男>女) 創傷後壓力症候群 1~3 % 廣泛性焦慮 3~8 %(共病性) 適應性疾患 5 %(住院病患) 厭食症 1.5~1 %(女青少年) 1:10~20 暴食症 1~3 %(年輕女性) 女>男

陽光-規律的生活形態;自我肯定;迎向陽光,永保希望 空氣-排解壓力的休閒活動 水-親人、朋友的良好關係與支持;自我欣賞 永留一扇安全門-保持溝通管道順暢

精神科醫療團隊如何治療病患 BIO-PSYCHO-SOCIAL-BEHAVIORAL MODEL 1.BIO– 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