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 传 学 Genetics 授课教师: 韩志平 山西大同大学农学院 www.sxdtdx.edu.cn.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第一章 绪 论. 2 一、遗传学基本概念 (一)什么是遗传学( genetics ):研究生物的遗传和 变异 现象及其规律的一门学科。 ( 1 )遗传 (heredity, inheritance): 生物有性或无性生 ( 1 )遗传 (heredity, inheritance): 生物有性或无性生.
Advertisements

第二课时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分析基因传递过程 苏科版生物新课标实验教材八下. 1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 、 和 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做 。 2 、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称为生物体的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 。 你能举例吗 ? 形态 生理功能 结构 生物的遗传 相对性状.
第四节 RNA 的空间结构与功能. RNA 的种类和功能 核糖体 RNA ( rRNA ):核蛋白体组成成分 转移 RNA ( tRNA ):转运氨基酸 信使 RNA ( mRNA ):蛋白质合成模板 不均一核 RNA ( hnRNA ):成熟 mRNA 的前体 小核 RNA ( snRNA ):
遗 传 学 第三版 朱军 主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
分子生物学部分开发实验 植物遗传亲缘关系研究.
中科院研究所公开招聘面试答辩 第一章 基本情况介绍.
(二) 微生物学发展史 8000年前-1676年,酿造、医疗、其他 1676年-1861年,发现、描述微生物
生物的 遗传与变异.
俗语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说的是什么意思呢?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另我们还听过“一母生九子,连母十个样”,又有什么科学含义呢?
Welcome Each of You to My Molecular Biology Class
分子生物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要求 第一节 遗传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研究的领域及分支
MODERE GENETICS 现代遗传学.
第一章 绪论 本章我们讨论5个问题: 一、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基本特点。 二、现代医学面临的挑战和机遇。 三、分子生物学和医学的关系 四、分子生物学回顾、发展现状与展望 五、医学分子生物学理论课和实验课的主要内容.
分 子 生 物 学 任课教师:宋方洲 马永平 易发平 刘智敏 卜友泉 基础医学院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高二生物 绪论 制作人:李 绒.
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 的。
基因工程原理 主讲 刘丽华.
遗 传 学 General Genetics –
人类科学史上 三大工程 曼哈顿计划(原子弹) 阿波罗计划(登月) 人类基因组计划 了解人类自身,操纵生命 其意义比以上两个计划更为深远.
第三节 伴性遗传.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美国冷泉港实验室期刊 Cold Spring Harbor Laboratory Press(CSHL)
中国医科大学药学系 生物制药教研室 张岐山 教授
动物遗传学 西南大学荣昌校区.
细胞核是遗传信息库.
问 题 探 讨 1.DNA的中文全名是什么? 2.为什么DNA能够进行亲子鉴定? 3.你还能说出DNA鉴定技术在其他方面的应用吗?
很久以前,美国一名漂亮的舞蹈演员给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写了一封洋溢着爱慕之情的信,说到:“我希望与您结成美满的夫妻,将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我的脸儿那么漂亮,像您的头脑那么聪明……。”相貌平平的肖伯纳风趣地给她回了一封信说:“如果我们生的孩子像我的脸,像您的头脑,那怎么办呢?”
22-1 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4.2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第四章 基因的结构与功能 基因是一个特定的DNA或RNA片段,但并非一段DNA或RNA都是基因。.
高中生物课件 ——复习.
教学目标 1. 掌握基因的含义,以及基因、DNA、染色体之间的关系 2. 理解基因控制蛋白质合成(转录、翻译的含义、过程)
第4章 基因的表达 第1节 基因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第2节 基因对性状的控制.
基因的表达 凌通课件.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第二十章 胚胎学绪论.
生物学世纪离我们有多近? ——生物学的过去、现在与未来.
组织学与胚胎学.
主讲:史庆华 Office: 生物楼648 Tel:
生 物 的 变 异.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1讲 基因突变和基因重组 考纲说明: 1、基因重组及其意义(Ⅱ) 2、基因突变的特征和原因(Ⅱ)
遗传、变异与进化的复习.
很久以前,美国一名漂亮的舞蹈演员给英国著名作家肖伯纳写了一封洋溢着爱慕之情的信,说到:“我希望与您结成美满的夫妻,将来我们的孩子一定会像我的脸儿那么漂亮,像您的头脑那么聪明……。”相貌平平的肖伯纳风趣地给她回了一封信说:“如果我们生的孩子像我的脸,像您的头脑,那怎么办呢?”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第三篇 组织工作.
生物信息学 Bioinformatics.
                                                                                                                                                                
第8章 遗传密码 8.1 遗传密码的基本特性.
第一章 绪论 重点:遗传学的定义和研究内容; 遗传学重要发展阶段; 遗传学的作用。 难点:遗传学发展史。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医学分子生物学 冯作化主编(8/7年制) 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教研室.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二节 DNA分子的结构.
第四专题 遗传物质和遗传病 阅读材料 温州中学白荣宣.
雌性(2n) 雄性(2n) 精子(n) 卵子(n) 生殖 受精卵(2n) 个体发育 幼体 成体(2n) (减数分裂) 受精 作用 胚胎发育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全世界不安
第一节 土地利用对生态系统的干扰与生态重建.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AD相关LncRNA调控及分析方法研究 项目成员:魏晓冉 李铁志 指导教师:张莹 2018年理学院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作品成果展示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基因信息的传递.
第三节 转录后修饰.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五.有丝分裂分离和重组 (一) 有丝分裂重组(mitotic recombination) 1936 Curt Stern 发现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遗 传 学 Genetics 授课教师: 韩志平 山西大同大学农学院 www.sxdtdx.edu.cn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总54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一章 绪论2学时 第二章 遗传的物质基础5学时 第三章 孟德尔遗传定律6学时 第四章 连锁与交换定律5学时 第五章 性别决定与伴性遗传4学时 第六章 数量性状遗传4学时 第七章 群体遗传与进化3学时 第八章 细胞质遗传3学时 第九章 体细胞遗传4学时 第十章 遗传变异7学时 第十一章 遗传重组4学时 第十二章 细菌与病毒的遗传分析4学时 www.sxdtdx.edu.cn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第一章 绪 论 第一节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第二节 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 第三节 遗传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www.sxdtdx.edu.cn

第一节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遗传学(genetics):研究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及其规律的学科。 遗传与变异是生物界最普遍和最基本的两个特征。 遗传(heredity):生物按照一定的发育途径和方式,产生与亲代相似的子代的自身繁殖过程。 如“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物生物,类生类” www.sxdtdx.edu.cn

遗 传 变 异 变异(variation):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间同一性状存在差异的现象。 如“一母生九子,连娘十个样”、“一树结果,有酸有甜” 遗 传 变 异 www.sxdtdx.edu.cn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人类、动物、植物、微生物。 www.sxdtdx.edu.cn

遗传和变异的关系:对立统一的矛盾体。遗传是相对的,表明性状的稳定性;变异是绝对的,表明性状的不稳定性;没有遗传就不能把物种的特征传递下去,没有变异就无法适应变化的环境。因此,遗传和变异是生物进化和物种形成的内在因素。 www.sxdtdx.edu.cn

2. 遗传学研究的任务 遗传学研究的内容:揭示遗传物质的本质、阐明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和遗传信息实现的途径。 遗传物质的本质: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所包含的遗传信息、结构、功能、变化等; 遗传物质的传递方式:遗传物质的复制、染色体的行为、遗传的规律和基因在群体中的数量变迁等; 遗传信息实现的途径:遗传物质的转录、翻译、基因的功能和相互作用、基因作用的调控及个体发育中基因的作用机制等。 www.sxdtdx.edu.cn

利用遗传学成果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遗传学的任务: 解释生物遗传和变异的原因; 揭示遗传和变异的物质基础; 阐明遗传和变异的规律和机制; 调控生物的遗传和变异; 利用遗传学理论认识自然和指导生产实践; 利用遗传学成果改造自然,推动社会建设和经济发展。 www.sxdtdx.edu.cn

第二节 遗传学的诞生和发展 用进废退 获得性遗传 1. 遗传学的诞生 Lamark提出器官的用进废退(use and disuse of organ)和获得性状遗传学说(inheritance of acquired characters):环境条件改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原因。 www.sxdtdx.edu.cn

1859年,Darwin出版了《物种起源》,创立了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的进化论,提出物种是可变的,现有物种都有共同的祖先。还提出泛生论假说(hypothesis of pangenesis):动物器官中存在可以分裂繁殖的泛生粒,聚集到生殖器官中形成生殖细胞;受精卵发育成个体时,则进入各器官发挥作用而表现遗传。 www.sxdtdx.edu.cn

1892年,Weismann通过小鼠截尾实验提出了种质连续论(theory of continuity of germplasm):生物体由体质和种质两部分组成,种质是性细胞和产生性细胞的那些细胞,负责生殖和遗传;体质是由种质产生的,是保护和帮助种质繁殖的手段。环境只能影响体质,而不影响种质。 www.sxdtdx.edu.cn

1866年,Mendel做了8年豌豆杂交试验后发表了《植物杂交试验》,提出了分离定律和独立分配定律。认为性状是受遗传因子控制的,遗传因子互不融合、互不干扰、独立分离、自由组合。 www.sxdtdx.edu.cn

三篇论文都刊登在1900年的《德国植物学杂志》上,都得到了与孟德尔一样的试验结果。 孟德尔定律的重新发现和遗传学的诞生: 1900年,德国Correns发表了“杂种后代表现方式的孟德尔法则”;荷兰de Vries发表了“杂种分离法则”;奥地利von Tschermak发表了“关于豌豆的人工杂交”。 三篇论文都刊登在1900年的《德国植物学杂志》上,都得到了与孟德尔一样的试验结果。 www.sxdtdx.edu.cn

www.sxdtdx.edu.cn

2. 遗传学的发展 (1)细胞遗传学时期(1910-1940) 1903年,美国Sutton和德国Boveri发现配子形成和受精过程中染色体的行为与孟德尔遗传因子的行为是平行的,认为染色体是遗传因子的载体,第一次用细胞学原理解释了孟德尔遗传定律。 Sutton Boveri www.sxdtdx.edu.cn

1902年,英国Bateson出版了《孟德尔遗传原理》,创立了等位基因、纯合子、杂合子、上位基因等术语和F1、F2符号;1906年又在“第3届国际遗传学大会”上把遗传学定名为“Genetics”; 1909年,丹麦Johannsen出版了《遗传学原理》,创造了基因(gene)一词表述孟德尔的遗传因子,并提出基因型(genotype)和表现型(phenotype)的区别。 www.sxdtdx.edu.cn

遗传学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933年)。 1910年,美国Morgan用果蝇实验证实了孟德尔定律,并把遗传因子定位到染色体上,创立了基因学说(gene theory),把性状与基因、基因与染色体偶联起来,创立了连锁交换定律。 遗传学上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933年)。 www.sxdtdx.edu.cn

1913年,Morgan的学生Sturtevant绘制了第一张遗传连锁图,标明基因在染色体上线性排列; 1927年,Morgan的学生Muller用X射线成功诱导果蝇基因突变,开创了人工诱变研究的新领域,成为遗传学上第二个获得诺贝尔奖的科学家(1946)。 www.sxdtdx.edu.cn

1908年,英国Hardy和德国Weinberg分别创立了哈迪-温伯格定律,奠定了群体遗传学的基础。 1930~1932年,Fisher、Haldane和Wright等应用统计方法分析性状的遗传变异,建立了群体遗传学。 Hardy Weinberg Fisher Wright www.sxdtdx.edu.cn

1941年,美国Beadle对粗糙链孢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理论,证明基因通过其控制的酶决定生化反应步骤,进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2)生化和微生物遗传学时期(1941-1960) 1941年,美国Beadle对粗糙链孢霉进行研究,提出了“一个基因一个酶”理论,证明基因通过其控制的酶决定生化反应步骤,进而决定生物的性状。 www.sxdtdx.edu.cn

1944年,Avery通过细菌转化试验证明遗传信息的载体是DNA。以后Lederberg和Tatum发现大肠杆菌能通过接合进行有性繁殖。 1957年,Benzer以T4噬菌体为材料,研究基因的精细结构,提出了“顺反子学说”,打破了经典的基因“三位一体”的观点。 www.sxdtdx.edu.cn

1958年,Crick又提出了遗传的三联体密码和中心法则,说明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途径。 (3)分子遗传学时期(1960~) 1953年,美国Watson和英国Crick根据DNA中碱基配对原则和X射线衍射分析提出了DNA双螺旋结构模型,不久又提出了DNA半保留复制模型。 1958年,Crick又提出了遗传的三联体密码和中心法则,说明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和途径。 www.sxdtdx.edu.cn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是分子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建立的标志。 www.sxdtdx.edu.cn

1961年,法国Jacob和Monod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调节机制,提出了操纵子学说,揭示了基因的活动; Jacob and Monod 1961年,法国Jacob和Monod研究大肠杆菌乳糖代谢调节机制,提出了操纵子学说,揭示了基因的活动; 1967年,美国Nirenberg和Khorana阐明了密码子的三联体结构,破译了64个密码子的含义,建立了完整的遗传密码; 1970年,美国Temin在劳斯肉瘤病毒中发现了反转录酶,发展和完善了“中心法则”。 www.sxdtdx.edu.cn

1973年,美国Berg在体外获得了两种生物的DNA杂种分子,建立了DNA重组技术,获1980年度诺贝尔奖; 1977年,英国Roberts和美国Sharp证明真核生物的基因是不连续的,提出了割裂基因(split gene)的概念; 1985年, 美国Mullis发明了体外复制DNA片段的聚合酶链式反应(PCR),获1993年度诺贝尔化学奖。 Berg Mullis www.sxdtdx.edu.cn

人类基因组计划(HGP) 1990年,美国率先实施“Human Genome Project” (HGP),旨在测定人类基因组32亿个核苷酸对的排列顺序,构建控制人类生长发育的约3.5万个基因的遗传和物理图谱,确定人类基因组DNA编码的遗传信息。2003年4 月,Collins博士宣布HGP完成,得到了人类基因组“完成图”(包括99%的人类基因组序列,准确度为99.99%)。 www.sxdtdx.edu.cn

www.sxdtdx.edu.cn

其它生物的基因组计划 1995年,第一个基因组—流感嗜血杆菌(Haemophilus influenzae)的全序列发表,1.8 Mb; 2000年3月,Celera公司完成果蝇(Drosophila melanogaster)的基因组测序,180 Mb; 2000年12月,完成第一个植物—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的基因组测序,125 Mb; 2002年4月,中国和日本分别完成籼稻和粳稻的基因组测序。 www.sxdtdx.edu.cn

COVER Photograph of the Honghe Hani rice terraces in Yunnan Province, China. In this issue, two separate research groups report draft sequences of two strains of rice--japonica and indica. In addition, the Editorial, News Focus, Letters, and Perspectives highlight the significance of the rice genome to the world's population. [Image: Liwen Ma and Baoxing Qiu, Beijing Genomics Institute] www.sxdtdx.edu.cn

解放前,李汝淇教授从事马蛔虫细胞学、狭口蛙胚胎学和果蝇遗传学研究; (4)我国遗传学的发展 解放前,李汝淇教授从事马蛔虫细胞学、狭口蛙胚胎学和果蝇遗传学研究; 1945年,谈家桢教授通过研究亚洲瓢虫遗传基因的多型性,提出了色斑镶嵌显性理论。 www.sxdtdx.edu.cn

1964年,袁隆平开始研究杂交水稻;1973年实现三系配套;1974年育成第一个强优势组合‘南优2号’;1975年研制成杂交水稻制种技术;1977年发表《杂交水稻培育的实践和理论》、《杂交水稻制种与高产的关键技术》;1985年提出杂交水稻育种的战略设想;1995年研制成两系杂交水稻;1997年提出超级稻育种技术路线;2000年实现了超级稻育种一期目标,2004年实现了二期目标。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和“当代神农”。 www.sxdtdx.edu.cn

www.sxdtdx.edu.cn

1981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王德宝等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tRNA; 分子遗传学研究方面: 1981年,中科院上海生化所王德宝等在世界上首次人工合成具有生物活性的酵母丙氨酸tRNA; 1999年,我国正式加入国际人类基因组测序俱乐部,承担了1%的任务(3号染色体上一段); 2001年,我国科学家率先完成了水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和数据库。 www.sxdtdx.edu.cn

www.sxdtdx.edu.cn

第三节 遗传学在生产实践中的应用 1. 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 20世纪70年代,美国研制成功春玉米杂交种,产量提高4倍; 我国李登海研制成功夏玉米杂交种,亩产突破1000 kg; “绿色革命”使墨西哥小麦亩产提高了5倍。 www.sxdtdx.edu.cn

1980年,袁隆平将杂交水稻及制种技术转让给美国,使其亩产提高2倍; 现代转基因大豆产量已占总产量的50%以上; 畜牧业上,品种间杂交育成了高产优质的黑白花奶牛。 www.sxdtdx.edu.cn

成年体细胞克隆羊Dolly(1997~2003) www.sxdtdx.edu.cn

2. 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 人工诱变选育高产菌株,使抗生素产量成百倍增长,成为普通人的常用药; 基因调控技术促进了微生物发酵工业,推动了氨基酸和核苷酸的生产; 利用基因工程(gene engineering)成功合成了人脑激素、胰岛素和干扰素,并已投入生产; 利用遗传工程培育高亲和力菌株,可治理重金属污染。 www.sxdtdx.edu.cn

3. 在医学实践中的应用 “基因疗法”用正常基因替换缺陷基因,可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研究癌基因的作用机制,可人工合成终止癌细胞繁殖的基因; 利用基因工程人工合成各种蛋白质,可治疗一些遗传性疾病。 www.sxdtdx.edu.cn

癌变 LCMD 获取细胞 蛋白分析 DNA分析 RNA分析 www.sxdtdx.edu.cn

利用遗传学原理进行产前诊断和咨询,确保优生优育。 www.sxdtdx.edu.cn

利用DNA指纹分析(DNA fingerprint analysis)进行亲子鉴定,获取犯罪嫌疑人的罪证。 www.sxdtdx.edu.cn

From: Instant Notes in Genetics Genetics is like riding a bike, easy when you know how, but impossible until you try it. Genetics is considered by some students to be the most difficult aspect of biology. This is often because you have to think about it. …… From: Instant Notes in Genetics www.sxdtdx.edu.cn

Thank You ! www.sxdtdx.edu.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