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因数与倍数 2 、 5 的倍数的特征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扶余市蔡家沟镇中心小学 雷可心.
Advertisements

2014 年职称英语等级考试 综合类精讲班 主讲:叶老师. 职称英语考试与复习方法 一、职称英语考试 1. 职称英语考试的特点: a 综合英语分为 A B C 级 b 职称英语考试和教材的关系 c 可以借助字典 d 送分( 分) (1) 词汇选项(可能送 3—8 分) (2) 阅读判断.
钟培宁 观察和探究 活动一 : 观察同一植 物的 “ 相同 ” 叶子, 是否 完全一样 ?
2 、 5 的倍数特征 集合 2 的倍数(要求) 在百数表上依次将 2 的倍数找出 并用红色的彩笔涂上颜色。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大學國文選 養生主 授課教師:呂立德.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莊子與養生主 生命如何養?.
庖丁解牛 2012/03/19 國立大甲高中國文科施佳慧 *下載點:
山东英才学院 SHANDONG YINGCAI UNIVERSITY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此成语多用以形容做事熟练,轻而易举。 1. 老师揭穿了他的谎言,他羞愧得游刃有余。
庖 丁 解 牛 《庄子·养生主 》 庖,厨师。 丁,人名。 解,分解、分割.
教材版本:新教材人教版九年级(上) 作品名称:同类二次根式 主讲老师:张翀 所在单位:珠海市平沙第一中学.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欢乐颂 宁波国家高新区实验学校 胡巧巧.
C++面试笔试精要 张立伦 讲师的CSDN博客地址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电子信息类专业英语.
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10.2 立方根.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五年规划 医路前行.
从就业率到就业力 ——大学生就业工作“三境界” 主讲人:弓海军.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1、环境中直接影响生物生活的各种因素叫做 。它可以分为 和 两类 。
主要考点: (1)议论文的三要素及其之间关系 (2)论证方式 (3)结构形式 (4)语言特点
苏教版(国标本)第六册 习作四 南京市五老村小学   王咏慧.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蝶恋花 晏殊.
识字四.
高中语文 苏教版必修四 王国维三境界说 薛海兵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版权所有:南通市教育局.
单元解析:教材主编 牛长清.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以便以謝 --- 即 (“到如今耶和華 都幫助我們”)
BUSINESS POWERPOINT THE Scenery DESIGN.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月光曲 贝多芬.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基本句型(二) S+Vt+O+C.
Reading of English-American Literature
相似三角形 石家庄市第十中学 刘静会 电话:
第四章 四边形性质探索 第五节 梯形(第二课时)
班級:資ㄧB 學號: 學生姓名:趙子婷 指導老師:吳姝蒨
4.2 证明⑶.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telephone rings.
用计算器开方.
Be动词的用法 am is are.
北师大版五年级数学下册 分数乘法(一).
了解介词.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张三 安徽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There be 句型中的be动词 所在知识模块:外研社新标准英语第三模块 My School  学科:初中英语 适用年级:七年级上册.
双语例句搜索 句库+巨酷 Web: Beijing 2008.
Module 2 Unit 1 I helped my Mum.
第4课时 绝对值.
北师大版三年级数学上册 0×5=?.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画梦女孩,她的灵魂不属于这个世界 Akiane
教师职业道德 主讲:王兰英 课件制作:林彬(湖北教育学院).
从社交网络游戏中发现艺术的灵魂 Brad MacDonald 麦泊然 艺术总监
第十七讲 密码执行(1).
Reading Training 授课教师:王立民.
位似.
苏教版三年级数学 上册 轴对称 高效课堂编写组 高向玲.
请添加标题 请添加作者.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国的先秦是一个属于思想家的年代。在群星璀璨的夜空中,庄子是那类耀眼的星座之一。这个枯瘦的老人家像一只下蛋的鸡,趴在大自然的巢穴里勤勉地生产思想的鸡蛋,然后咯咯地叫着“天道自然,养生全身”八个字,向人们传播自己的思想。庄子的思想被后人称之为最早的关注人心灵的哲学。

庖丁解牛 《庄子·养生主》

教学目标 了解作者生平、思想、著作、风格 理清文章的内容层次 说出该寓言的含义和感受 掌握有关的文言虚词和词语 掌握有关的文言虚词和词语 初步体会庄子文章的风格特色

庄子简介 生平 庄子,名周,字子休。战国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老子并称“老庄学派”。生活贫苦,学识渊博,善于辩论。其著作《庄子》现存33篇,多寓言,其中包含了丰富的辩证法思想。 思想 著作 风格

庄子的生平 庄子(约前369——前286)和孟子同时而稍后,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代表人物。名周,宋国蒙(今河南商丘)人。他生活贫困,做过漆园吏,但学识渊博。他对当时统治者攻城占地的做法深恶痛绝,对儒家积极参与政事给予了尖锐的批评,主张“出世”。宋王偃昏庸残暴以致亡国的现实对庄子的思想影响很大,所以他不再出仕(做官)与统治者合作。他性情旷达,追求绝对的自足自得的主观精神境界。

庄子的思想 一、批判现实社会。他对现实有深入的观察,所以批判起来一针见血,常给予无情的揭露和尖锐的嘲讽,极端蔑视礼法权贵。批判儒家、墨家参与政治,对其“仁义”也加以嘲讽。 二、向往自由。他不满现实,但又无力改变,非常苦闷,以至消极厌世。为摆脱烦恼,他一方面主张顺应自然,另一方面追求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幻想在乱世中保全自己,不与现实发生冲突和矛盾,忘掉现实世界,甚至忘掉自己的存在,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三、提出辨证法——相对主义。认为一切事物都是相对的、变化的,甚至认为是非也是相对的,于是由辩证法陷入了相对主义。

庄子的著作 《庄子》是庄周和他的门人以及后学者的著作,因庄子曾隐居南华山,所以,又称《南华经》,是著名的经典著作。原有52篇,现存33篇,分为内篇、外篇和杂篇,内篇共7篇,是庄子本人所作,是全书的精华部分,全面阐述了庄子的宇宙观、历史观、人生观、道德论和政治论;外篇15篇,是内篇的补充和发挥,观点阐述的更为明确和具体,对丑恶现实的愤慨表现的更为强烈;杂篇共11篇,是庄子后学对庄子思想的继承和发挥。 《养生主》选自内篇,是庄子宣扬其养生之道的文章,其中引入了《庖丁解牛》的寓言加以论证:人处世间,只有像庖丁那样,顺应自然,避开一切矛盾,“以无厚入有间”才能“保身” “全生”。这种思想无疑是消极的。

庄子散文的风格 浪漫主义是其散文的艺术特色,这与先秦各家不同,而独与屈原的楚辞近似,诙诡怪诞,汪洋恣肆。首先,是大量使用寓言。庄子及其后学通过虚构的人物和故事讲自己的哲学观点。其次,庄子寓言想象丰富,有惊人的夸张和奇妙的构思。第三、庄子有很高的语言驾御能力,散文词汇丰富,谴词造句变化多端,描情状物多姿多彩,语言自然流畅又尖锐泼辣,用韵声调铿锵,富有诗意,对后代影响较大。总之,庄子的文章长于说理,想象丰富、妙趣横生,且哲学意味很浓,是“文学的哲学” “哲学的文学”。

课文朗读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砉然向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嘻,善哉!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善哉!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口译课文 1、对照注解口译; 2、疑难处做上记号; 3、口头提出疑问共同解决。

译文 厨师给梁惠王宰牛。手所接触的地方,肩膀所倚靠的地方,脚所踩的地方,膝盖所顶的地方,哗哗作响,进刀时豁豁地,没有不合音律的:合乎(汤时)《桑林》舞乐的节拍,又合乎(尧时)《经首》乐曲的节奏。  梁惠王说:“嘻,好啊!(你解牛的)技术怎么竟会高超到这种程度啊?”  厨师放下刀回答说:“我所爱好的,是(事物的)规律,(已经)超过(一般的)技术了。开始我宰牛的时候,眼里所看到的没有不是牛的;三年以后,不再能见到整头的牛了。现在,我凭精神和牛接触,而不用眼睛去看,视觉停止了而精神在活动。依照(牛的生理上的)天然结构,击入牛体筋骨(相接的)缝隙,顺着(骨节间的)空处进刀,依照牛体本来的构造,筋脉经络相连的地方和筋骨结合的地方,尚且不曾拿刀碰到过,更何况大骨呢!技术好的厨师每年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硬)割断筋肉;一般的厨师每月

(就得)更换一把刀,(是用刀)砍断骨头。如今,我的刀(用了)十九年,所宰的牛有几千头了,但刀刃的锋利就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那牛的骨节有间隙,而刀刃很薄;用很薄的(刀刃)插入有空隙的(骨节),宽宽绰绰地,对刀刃的运转必然是有余地的啊!因此,十九年来,刀刃还象刚从磨刀石上磨出来的一样。虽然是这样,每当碰到(筋骨)交错聚结的地方,我看到那里很难下刀,就小心翼翼地提高警惕,视力集中到一点,动作缓慢下来,动起刀来非常轻,豁啦一声,(牛的骨和肉一下子)解开了,就象泥土散落在地上一样。(我)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  梁惠王说:“好啊!我听了厨师的这番话,懂得了养生的道理了。”

欣赏“解牛之美”

第1自然段:   描写庖丁解牛的场面,在这里作者运用大胆的夸张和生动的比喻,把庖丁解牛的高超技术写得简直如入化境。 第 2自然段: 借文惠君的赞叹和提问,过渡下文。 第3自然段: 写解牛的三个阶段和良庖、族庖、自己的比较,以及达于道后小心谨慎的态度。三个阶段体现了只有通过长期的解牛实践,才能获得解牛之“道”。通过对比三者的不同,意在说明“有道”和“无道”的不同,强调“道”的重要。

阅读1—2节,思考问题: 1、手触——肩倚——足履——膝踦这一系列的动作描写,细致生动,有什么表达效果? 这一系列的动作连贯流畅,一气呵成,反映了庖丁技艺的高超与动作的娴熟。 2、这自然就引出了什么话题? (技盖至此乎)

联系第三节,思考讨论: 1、庖丁解牛追求的是什么? 解牛之道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 2、课文突出庖丁解牛技艺之高的目的何在? 对比突出“道”之重要

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3、庖丁当过“族庖”“良庖”吗?他是经过哪些阶段才达到这个境界的? 解牛的三个阶段 ⑴“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也” ⑵“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 ⑶“方今之时”—————“以神遇而不以目视” “依乎天理”“因其固然” 目无全牛 切中肯綮 游刃有余 踌躇满志

《庖丁解牛》的内容层次 解牛场面(表现技艺高超) 动作:手触 肩倚 足履 膝踦(舞蹈化) 庖丁谈解牛之道:(亦即养生之道) 响声:砉、騞;——莫不中音(音乐化) 庖丁谈解牛之道:(亦即养生之道) 所好者道也,进乎技也。(总说) 解牛的三个境界:所见无非全牛, 目无全牛,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必由之路) 用刀结果及原因:十九年,解牛数千,刀刃若新发;“以无厚入有间”。(关键) 虽技艺高超,却不掉以轻心。(态度) 解牛成功后怡然自得的神情。(结果)

研讨:庖丁解牛技术高超的原因何在? 其一,对“道”的追求超过了对技术的追求(“进乎技矣”)。他不停留在掌握具体的“技”上,而是探求“道”——解牛的规律——作为实践的目标。 其二,不懈实践,在反复实践中积累经验,探求规律,运用规律。 其三,谨慎小心,尊重规律:“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从来不骄傲大意。

理解庄子之道 ——文惠君听庖丁介绍后,说自己懂得了“养生之道”,解牛之道和这种“养生”之道有什么联系?

用____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____,用___来比喻___。 牛体 社会 人 刀 庄子善于讲寓言故事,在感性的形象和有趣的故事中,让读者自己去体会其中的深意。在本文中,庄子的本意是要用这个故事来说明养生的道理。 那么,如何理解庄子的养生之道? 用____的复杂结构来比喻_____,用___来比喻___。 牛体 社会 人 刀 在错综复杂的现实社会中,要像庖丁避开肯綮一样,来避开矛盾,游刃有余地在各种矛盾的缝隙中生存,像保护刀刃一样来保护自己。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寓言更为普遍的含义 一切事物都有它自身的规律,只要反复实践,不断积累经验,就能像庖丁一样,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做到游刃有余。

能力拓展: 有人认为庄子的养生之道是一种消极的人生哲学,你怎么看?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养生主 【译文】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度的,而知识是没有限度的,以有限的生命去追求无限的知识,就会疲惫不堪了。那么,追求知识的人们,只能(弄得自己)疲惫不堪罢了。 做好事不要追求名声,做坏事不要遭到刑罚。顺其自然之理以为常法,就可以保护生命,保全天性,可以养护身体,可以享尽天年。

它在一定意义上陶冶、培育和丰富了人的精神世界。它可教人们忘怀得失,摆脱利害。超脱种种庸俗无聊的现实计较和生活束缚,或高举远慕,或怡然自适,与活泼流动,盎然生意的大自然融为一片,从中获得生活的力量和生命的意趣,从而抚慰人们心灵的创伤和生活的苦难,这也正是中国历代士大夫知识分子在巨大的失败和不幸之后,并没有真正毁灭,而更多的是保存生命,坚持节操却隐逸循世以山水自娱,洁身自好的道理。

这则故事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反复实践,不断积累,就能认识和掌握事物的规律。 2、面对困难,不应逃避,应勇于面对。 3、要热爱本职工作。 4、反复练习,就熟能生巧。 5、做事要循序渐进。 …… 10

[清]王国维《人间词话》人生三境界说: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臣之所好者,道也——不畏艰难,目标高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 三年之后、方今之时——坚定不移,孜孜以求 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 珊处。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千锤百炼,终成 正果

应掌握的文言知识 一、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二、词类活用及句式。 三、翻译句子。 四、积累文中出现的成语。

应掌握的文言知识 应掌握的虚词用法 应掌握的词语 游刃有余 为 乎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然 于 切中肯綮

“为”字的用法和意义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介词:替、给) 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都是动词。前一个:解;后一个:作为) 视为止,行为迟(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两个“为”同义,都是介词:因为)

“乎”字的用法和意义 技盍至此乎?(疑问语气词:呢) 进乎技矣(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依乎天理(相当于 “于”,介词,可不译) 而况大軱乎(疑问语气词:呢)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形容词词尾,加强语气,表示强调)

“然”字的用法和意义 砉然向然(都是助词,前一个是象声词词尾,后一个是形容词词尾) 奏刀騞然(助词,象声词词尾) 因其固然(名词词尾,……的样子) 虽然,每至于族(代词:这样) 怵然为戒(助词,形容词词尾,相当于“……地”)

“于”字的用法和意义 合于《桑林》之舞(介词,引出对象) 而刀刃若新发于硎(介词,从) 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介词,对于) 虽然,每至于族(介词,引出对象)

通假字   “向”   “盖”   “善” 词类活用   “良庖岁更刀,族庖月更刀”  通“响” 通“盍” 通“缮”  “岁” “月”,名词做状语

一词多义   善:“ 善哉”       “善刀而藏之”     为:“庖丁为文惠王解牛”       “视为止,行为迟”     族:“族庖月更刀”       “每至于族”     乎:“技盖至此乎”       “依乎天理”       “恢恢乎其游刃必有余地矣” 表示同意的应答词 通“缮”,修治,擦拭 介词,给,替 因为 众,一般的 丛聚,集结之处 语气助词,表疑问 介词。相当于“于” 助词,用于词尾,不译

古今异义:  古:天然结构   今:常指天然的道理 “依乎天理” 天理 古:本来的样子   今:a.表示承认某一个事实,引起下文转折 b.表示承认甲事实,也不否认乙事实 “因其固然” 固然 古:虽然如此,尽管那样   今:常用作表示转折关系的连词 “虽然,每至于族” 虽然

书面翻译以上三个句子(注意句式的特点) 特殊句式: “臣之所好者,道也。” “技经肯綮之未尝”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判断句,“……者,……也” “之”字结构形成宾语前置:技未尝经肯綮 代词“是”作“以”的宾语,前置;介词结构后置 书面翻译以上三个句子(注意句式的特点)

翻译下列几个句子: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1、手之所触, 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踦。 手接触到的地方,肩靠的地方,脚踩的地方,膝盖顶的地方。(所字结构) 2、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軱乎。 从未(碰)脉络相连和筋骨相结的地方,更何况大骨头呢? (句式) 3、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骨节间的空隙宽宽绰绰地,它对于刀刃运转必定是有余地。 (成语) 4、提刀而立,为之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提着刀站立起来,为此举目四望,为此志得意满,(然后)把刀擦抹干净,收藏起来。(成语)

游刃有余: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目无全牛: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踌躇满志: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踌躇,现在用于形容犹豫不决的样子。踌躇满志,现在指对自己取得的成就洋洋得意的样子。 肯綮:肯,骨间肉。綮,结合处。肯綮,筋骨结合的地方。现在指关键。

积累文中成语: 游刃有余: 目无全牛: 踌躇满志: 切中肯綮: 现在使用他来比喻技术熟练高超,做事轻而易举。 现在用一般指技艺达到极其纯熟的程度,达到得心应手的境界。 文中是悠然自得,心满意足的意思。现指对自己的现状或取得的成就非常得意。 正好切中事情的关键。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