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月经过多. 诊断要点 症状妇科检查其他检查 妇科检查 盆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子宫体稍增大 盆腔检查一般无明显异常,或子宫体稍增大.
Advertisements

大柴胡汤 《伤寒论》 大柴胡汤 组 成 柴胡半斤( 24g ) 黄芩三两( 9g ) 大黄二两( 6g ) 枳实四枚( 4g ) 半夏半升( 12g ) 芍药三两( 9g ) 生姜五两( 15g ) 大枣十二枚.
第十九章 活血化瘀药.  凡以通利血脉,促进血行,消散瘀血为主要功 效,常用于治疗瘀血证的药物,称为活血化瘀 药或活血祛瘀药。活血化瘀作用较强者,称为 破血药或逐瘀药。 一. 含义:
理血药对. 桃仁 — 红花 桃仁 红花 组成 桃仁:苦甘而平,苦以泄滞血,甘以生新 血 1. 配对机理 红花: 味辛而温,破血、行血、和血、调血.
第四章 虚证. 虚证的概念 是对人体正气虚弱所致 各种临床表现的病理概括。 分 类 气 血 阳 阴 治 法 虚者补之.
On. 处 方 来 源处 方 来 源 牛黄上清丸处方源 于明代著名医家李 梴编撰的《医学入 门》,后经历代加 减化裁在原方的基 础上优化而成。
仙方活命饮 组 成 二花三钱( 9g ) 防风一钱( 3g ) 白芷一钱( 3g ) 赤芍一钱( 3g ) 当归一钱( 3g ) 乳香一钱( 3g ) 没药一钱( 3g ) 皂刺一钱( 3g ) 穿山甲一钱( 3g ) 贝母一钱( 3g ) 花粉一钱( 3g ) 陈皮三钱( 9g ) 甘草一钱(
普通高等教育 “ 十五 ” 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方 剂 学.
讨论汇报 囤荣梁 唐人彦 王 彧 张伟伟 宋 磊 房梁柱.
第十四章 治燥剂第十四章 治燥剂. 功用主治 轻宣燥邪 燥证 外燥证 滋阴润燥内燥证 含义 燥证燥证 外燥 内燥 温燥(热 + 燥 + 风) 凉燥(寒 + 燥 + 风) — 感受秋 令燥邪 — 脏腑精 亏液耗 上燥 中燥 下燥 — 肾、大肠 —胃—胃 —肺—肺.
经行发热. 一、概 述 (一)定义: 概念:每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以发热为主的病证,称 “ 经 行发热 ” 。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桂枝茯苓丸 组 成 桂枝 桃仁 芍药 茯苓 丹皮 各等分(各 12g )
药 物 ―― 理血药 作 用 ―― 活血祛瘀、止血 病 证 ―― 血瘀证、出血证 定 义 血证血证 血虚 出血 血瘀 — 生成不足或耗散太过 — 血行不畅,瘀蓄内停 — 离经妄行 补血 止血 活血祛瘀 分类分类.
第十节 止血药 定义:凡以制止体内外出血为主要作用, 常用以治疗出血证的药物,称为止血药。 适应证: 出血证可由多种原因造成,主要表现 为咯血、咳血、鼻出血、吐血、便血、 尿血、崩漏及外伤出血等。 可分为:血热妄行所致出血;虚寒性 出血;出血兼有瘀滞。
1 止血药 一、含义 : 制止体内外出血,治疗各种出血病证的 药,称为止血药。 二、功效 : 止血 。 三、分类 : 凉血止血,温经止血,化瘀止血,收敛止血。 四、适应证:出血证。 五、配伍: 凉血止血药或收敛止血药常配活血化瘀药,防止止血留瘀。 六、使用注意: 1 .因证选药。 2 .关于炒炭止血的问题。
中药复方治疗痛经 的统计分析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 附属新华医院 中医科 倪建俐. [ 摘要 ] 目的:研究中药复方治疗痛经的用药规律。 方法:收集近二十年来治疗痛经的中药复方 176 首,建立中药复方数据库,用统计学方 法对用药规律进行分析。 结果:在所使用的 62 种中药中,活血化瘀类 中药和理气类中药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频率.
概 述 定义 分类 使用注意 概述 · 定义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 具有行气或降气作用, 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 统称为理气剂.
【定义】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病证的方剂,统称为安神剂。
第十一章 二、止血药 (一)、含义:凡以制止机体内外出血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止血药。
理血剂 【概念】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理血剂 概念: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 血作用,治疗瘀血和出血证的方剂,统称 理血剂。 立法依据: “血实者直决之”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十一章 产后病 第八节 产后恶露不绝 教师:张勤华 曙光医院妇科教研室.
胁 痛.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月经病.
第十八章 止 血 药.
教学目标 第八章 妇科疾病的病因病机 熟悉:中医寒、热、湿邪的 性质和致病特点;肾 肝脾功能失常导致妇 科疾病的主要机制。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中 医 妇 科 学 各 论 甘肃中医学院妇科教研室 李朝平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 十 一 章 理气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温经散寒话艾叶.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院校规划教材
产后恶露不绝.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中 药 中国协和医科大学 中医教研室 齐贺彬.
第七节 辨脏腑兼病证候.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八节 理气药 定义:凡以舒畅气机为主要作用,常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证的药物,称为理气药。
46、 痹 证.
王 付 制 作.
崩 漏.
实 证 定义:是对人体感受外邪,或体内病 理产物蓄积而产生的各种临床 表现的 病理概括。 包括气滞、血瘀、湿阻、痰、
痛 经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梁菁.
安神剂 【概念】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疾患的方剂,称为安神剂。.
经行感冒.
第四节 清热凉血药 1.含义:凡以清热凉血主要功效,治疗营分、血分热证的药物,称为清热凉血药。
第三节 气血津液辨证.
气血同病辩证.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气滞、气逆病证的方剂,统称理气剂。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第七章 泻下剂 概念: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
痛经 目的要求 1·掌握痛经的定义、辩证要点及辨证论治。 2·掌握痛经的应急处理。 3·熟悉痛经的病因病机。
病 案 李某,女,30岁,2003年12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周期提前5个月。
乳衄.
第三节 脾与胃病辨证 概述: 脾的生理、病理 1、脾主运化,主升清 2、脾主统血 3、主肌肉四肢 4、开窍于口,其华在唇
理气剂 概念: 凡以理气药物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 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 的方剂,统称为理气剂。 立法依据:
祛 湿 剂.
月经先期.
外科趣记 . 刘英娇整理.
消 食 剂.
【小组分工】 主讲人:刘易 ppt制作:罗廷、纪燕、张亚玲、曾红梅 查找文献、资料:彭婷、张春燕
堕胎 小产 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教研室 赵颖 掌握堕胎、小产的定义、诊断与鉴别诊断。 掌握堕胎、小产的辨证论治。 熟悉堕胎、小产的病因病机。
活血化瘀药.
易××,女,12周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近三月来月经过频过多,时间延长。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中药,药后流血更多(一天用卫生纸一包多,并用很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腹微痛,汗多,疲乏,腰痠,自觉烦热口干,小便微黄。面色苍白,精神不振,舌淡红略胖,苔薄白润,脉细滑略弦。
第二十章 活血化瘀药.
第十一章理气剂 【要求】 1 、熟悉理气剂的概念、适用范围、分类及使用注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普通高等教育 “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 新世纪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 方 剂 学

下 篇 各 论

第十二章 理血剂

1、定义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活血化瘀或止血作用,以治疗瘀血或出血病证的方剂,统称理血剂。 理血剂

2、适应病证 ⑴血瘀证  ⑵出血证 理血剂

3、分类   活血祛瘀 --血瘀证   止血 --出血证 理血剂

4、使用注意 ⑴辨清瘀血或出血的原因,分清标本缓急,急则治标,缓则治本或标本兼顾,切不可见瘀消瘀,见血止血。 ⑵使用活血祛瘀剂时常辅以养血益气之品,使祛瘀而不伤正。 ⑶峻猛逐瘀,只能暂用,不可久服,中病即止,勿使过之。 理血剂

⑷止血剂有滞血留瘀之弊,必要时,可在止血剂中辅以适当的活血祛瘀之品,或选用兼有活血祛瘀作用的止血药,使血止而不留瘀 。 ⑸出血因于瘀血内阻,血不循经者,法当祛瘀为先 。 ⑹活血祛瘀剂其性破泄,易于动血、伤胎,故凡妇女经期,月经过多及孕妇,均当慎用或忌用。

第一节 活血祛瘀 理血剂

+ + 消 除 病 活血 因 理气药 祛瘀药 药 组方思路 寒 热 虚 温经散寒药 荡涤瘀热药 益气养血药 活血祛瘀 阻滞气机,腑气不通 邪热内盛 虚 益气养血药 活血祛瘀

桃核承气汤 Ⅰ类 《伤寒论》 活血祛瘀

下 焦 蓄 血 证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血蓄下焦 瘀热互结 腹部症状-少腹急结 神志症状-谵语、如狂 热象症状-烦渴、至夜发热 鉴别症状-小便自利 舌、脉-舌红、脉沉实而涩 血蓄下焦 瘀热互结 下 焦 蓄 血 证 桃核承气汤

方 解 桃仁 大黄 芒硝 桂枝 炙甘草 活血破瘀 君 下瘀泄热 逐 瘀 泻 热 泻热软坚 臣 温通血脉 佐 护胃、调药 使 桃核承气汤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热互结,下焦蓄血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少腹急结,小便自利,脉沉实或涩为辨证要点。    桃核承气汤

使用注意 表证未解者,当先解表,而后再用本方。 本方破血下瘀,故孕妇禁用。 桃核承气汤

临床应用与加减变化 ⑴兼腹部胀满 加厚朴、枳实 ⑵治头痛、目赤、吐血-瘀热上冲 加牛膝 ⑶妇科病如痛经、闭经 当归、川芎、泽兰 ⑴兼腹部胀满 加厚朴、枳实 ⑵治头痛、目赤、吐血-瘀热上冲 加牛膝 ⑶妇科病如痛经、闭经 当归、川芎、泽兰 ⑷糖尿病 加补阴、补气药 ⑸外伤(胸腰段)初起 加乳香、没药、三七 ⑹高脂血症 加山楂、首乌 桃核承气汤

血府逐瘀汤 Ⅰ类 《医林改错》 活血祛瘀

胸 中 血 瘀 证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胸中血瘀 瘀阻脉络-胸痛、头痛 肝气郁滞-急躁易怒 肝木克土-胃气上逆- 呃逆、干呕 兼肝郁气滞 犯胃 瘀久化热-瘀热-入暮潮热 扰心-心烦 瘀血不去,新血不生-心失所养-心悸、失眠 舌脉:舌黯红、脉涩 血府逐瘀汤

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 方 解 桃、红、芎、芍 当归 川牛膝 主要 柴胡 桔梗、枳壳 生地 次要 甘草 活血行气止痛 养血活血 方 解 桃、红、芎、芍 当归 川牛膝 活血行气止痛 养血活血 主要 行气止痛 活血化瘀 活血通经,祛瘀止痛,引血下行 柴胡 桔梗、枳壳 生地 甘草 疏肝解郁 次要 宽胸行气 清热活血 调和诸药 血府逐瘀汤

配伍特点 ⑴气血并治,活血为主; ⑵祛瘀养血,邪正兼顾; ⑶升降并用 血府逐瘀汤

辩证要点 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运 用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广泛用于因胸中瘀血而引起的多种病证。临床应用以胸痛、头痛,痛有定处,舌暗红或有瘀斑,脉涩或弦紧为辨证要点。    血府逐瘀汤

使用注意 方中活血祛瘀药较多,故孕妇忌用。 血府逐瘀汤

临床应用与加减变化 ⑴胸痛 挟痰:合瓜蒌薤白半夏汤 痛甚:加丹参、地龙、郁金 ⑵头痛 加通窍药并根据部位加引经药 ⑶神志病症 失眠:加合欢皮、夜交藤、枣仁 癫狂:加开窍、清心、重镇安神药 ⑷外伤 加乳香、没药 ⑸痛经、闭经 去桔梗,+牛膝、泽兰、益母草 血府逐瘀汤

补阳还五汤 Ⅰ类 《医林改错》 活血祛瘀

气虚血瘀证 中 风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正气亏虚 脉络瘀阻 气虚血瘀 半身不遂,口眼歪斜 形体失养 下肢痿废 气虚失摄 小便频数、失禁 中   风 正气亏虚 脉络瘀阻 气虚失摄 小便频数、失禁 苔白、脉缓 补阳还五汤

补气-生黄芪 活血-桃、红、芎、芍、归尾 通络-地龙 方 解 补气-生黄芪 活血-桃、红、芎、芍、归尾 通络-地龙 君 臣 佐 使 补阳还五汤

配伍特点 补气活血,重在补气 活血通络,兼以养血 补阳还五汤

辩证要点 本方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舌黯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运 用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是益气活血法的代表方,又是治疗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    临床以半身不遂,口眼涡斜,舌黯淡,苔白,脉缓无力为辨证要点。     补阳还五汤

使用注意 ⑴黄芪量宜大,久服,愈后续服 ⑵中风急性期(二周内)宜慎用 补阳还五汤

加减变化 ⑴语言不利:加菖蒲、远志 ⑵口眼歪斜:合牵正散 ⑶病程长:加水蛭、全虫、蜈蚣 ⑷上肢偏瘫:加桑枝、桂枝 ⑸下肢偏瘫:加牛膝、杜仲 ⑹小便失禁:加益智仁、桑螵蛸 补阳还五汤

复元活血汤 Ⅰ类 《医学发明》 活血祛瘀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局部疼痛、青紫 可伴情志症状 外 伤 →瘀留胁下 复元活血汤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方解 甘草 当归 天花粉 穿山甲 红花 桃仁 柴胡 大黄 君 臣 佐 使 主治 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 功用 活血祛瘀,疏肝通络。 方解 甘草 当归 天花粉 穿山甲 红花 桃仁 柴胡 大黄 君 臣 佐 使 复元活血汤

配伍特点 升降同施,以调畅气血 活中寓养,活血破瘀而不耗伤阴血    复元活血汤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跌打损伤,瘀血阻滞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胁肋瘀肿疼痛为辨证要点。 复元活血汤

使用注意 ⑴临床使用时以粗未加酒水同煎,空腹温服。 ⑵服药后应“以利为度”,若虽“得利痛减”,而病未痊愈,需继续服药者,必须更换方剂或调整原方剂量。 ⑶孕妇忌服。 复元活血汤

加减变化 ⑴瘀重而痛甚者,加三七或酌加乳香、没药、元胡等增强活血祛瘀,消肿止痛之功; ⑵气滞重而痛甚者,可加川芎、香附、郁金、青皮等以增强行气止痛之力。 复元活血汤

温 经 汤 Ⅰ类 《金匮要略》 活血祛瘀

瘀阻胞宫 冲任虚寒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崩漏 逾期不止 一月两行 傍晚发热 或前或后 手足心热 月经不调 唇口干燥 舌黯红 脉细涩 闭经 痛经 不孕 温经汤

君 臣 养血祛瘀 温经散寒 佐 使 方 解 吴萸 桂枝 温经散寒止痛 当归 川芎 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丹皮 凉血活血散瘀 养血调肝,滋阴润燥 方 解 吴萸 桂枝 君 温经散寒止痛 当归 川芎 活血祛瘀,养血调经 臣 养血祛瘀 温经散寒 丹皮 凉血活血散瘀 阿胶 麦冬 白芍 生姜 半夏 人参 养血调肝,滋阴润燥 和胃安中、散结 佐 益气健脾 甘草 使 调和诸药 温经汤

配伍特点 温清补消并用,以温经化瘀为主; 大队温补药与少量寒凉药配伍,全方温而不燥,刚柔相济。    温经汤

辩证要点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妇科调经的常用方,主要用于冲任虚寒而有瘀滞的月经不调、痛经、崩漏、不孕等。    临床应用以月经不调,小腹冷痛,经血夹有瘀块,时有烦热,舌质黯红,脉细涩为辨证要点。     温经汤

使用注意    服药期间忌食生冷之品。 温经汤

加减变化 ⑴小腹冷痛甚者,去丹皮、麦冬,加艾叶、小茴香,或桂枝易肉桂; ⑵寒凝而气滞者,加香附、乌药; ⑶漏下色淡不止者,去丹皮,加炮姜; ⑷气虚甚者,加黄芪、白术; ⑸傍晚发热甚者,加银柴胡、地骨皮。 温经汤

生化汤 Ⅱ类 《傅青主女科》 活血祛瘀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恶露不行 小腹冷痛 产后 血虚寒凝 瘀血内阻 血虚有寒 瘀阻胞宫 养血祛瘀 温经止痛 生化汤

方 解 当归 川芎 桃仁 炮姜 黄酒 童便 甘草 君 臣 温经止痛 养血祛瘀 佐 使 生化汤

辩证要点 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临床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妇女产后常用方,临床以产后恶露不行,小腹冷痛为辨证要点。 生化汤

加减变化 ⑴恶露已行而腹微痛者,可减去桃仁; ⑵瘀滞较甚,腹痛较剧者,可加蒲黄、五灵脂、延胡索、益母草; ⑶小腹冷痛甚者,加肉桂; ⑷气滞明显者,加木香、香附、乌药。 生化汤

桂枝茯苓丸 Ⅰ类 《金匮要略》 活血祛瘀

瘀 阻 胞 宫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冲任失调,胎元不固 胎动不安 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 血溢脉外 腹痛拒按 血行不畅 舌质紫黯或有瘀点,脉沉涩 桂枝茯苓丸

方解 君 臣 缓消癥块 活血化瘀 佐 使 桂枝 桃仁 丹皮、芍药 茯苓 白蜜 温经活血化瘀 活血祛瘀 凉血活血散瘀 渗湿祛痰,以助消癥 健脾益胃,以扶正气 白蜜 使 甘缓而润 桂枝茯苓丸

配伍特点 温通血脉与凉血散瘀并用,则散血而无耗伤阴血之弊; 漏下之症,采用行血之法,体现通因通用 。    桂枝茯苓丸

本方为治疗瘀血留滞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瘀血留滞胞宫,妊娠胎动不安,漏下不止的常用方。    以少腹有癥块,血色紫黑晦暗,腹痛拒按为辨证要点。   桂枝茯苓丸

使用注意 妇女妊娠而有瘀血癥块者,只能渐消缓散,不可峻猛攻破。原方使用丸剂,用量极小,其立意重在渐消缓散。 桂枝茯苓丸

加减变化 ⑴瘀血阻滞较甚 加丹参、川芎 ⑵疼痛剧烈 加元胡、没药、乳香 ⑶出血多 加茜草、蒲黄 ⑷气滞 加香附、陈皮 桂枝茯苓丸

现代运用 +大黄 鳖甲 +鳖甲 三棱 莪术 当归 牡蛎 丹参 ⑴子宫肌瘤 +逍遥散 +活络效灵丹 ⑵肝脾肿大 桂枝茯苓丸

第二节 止 血 理血剂

出血证病因病机 实火 虚火 有火-热迫血行 血溢的原因 气虚不能摄血 阳虚不能统血 无火 外伤脉络破损 瘀血阻滞,血不循经 止 血

组方思路 针对性止血药 ⑴塞流-止血药 收敛止血药 ⑵澄源-消除病因药 上部出血:清降药 ⑶升 降 药 下部出血:升提药 咳血-宣肺化痰 ⑶升 降 药 下部出血:升提药 咳血-宣肺化痰 ⑷调理脏腑功能 便血-行气导滞 吐、便-健运脾胃 止 血

十 灰 散 Ⅱ类 《十药神书》 止 血

火热炽盛 气火上冲 损伤血络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呕血、吐血 损伤胃络 咯血、嗽血、衄血 损伤肺络 出血性质 血色鲜红,来势急暴 舌红,脉数 十灰散

主治 血热妄行之上部出血证 功用 凉血止血 十灰散

方 解 牡丹皮 大 黄 山 栀 棕榈皮 茜 根 茅 根 侧柏叶 荷 叶 小 蓟 大 蓟 君 臣 佐 十灰散

配伍特点  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  寄祛瘀于凉血止血之内    十灰散

辩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上部出血证而设,以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主治血热妄行所致的各种上部出血证而设,以血色鲜红,舌红苔黄,脉数为辨证要点。 十灰散

加减变化 气火上逆,血热较盛者,可用本方改作汤剂使用,此时当加大大黄、栀子的用量,作为君药,并可配入牛膝、代赭石等镇降之品,以引血下行。 十灰散

咳血方 Ⅰ类 《丹溪心法》 止 血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主因 木火刑金→火不降则肺不宁 咳血 痰阻于肺→痰不除则咳不止 次因 血因咳而出→咳不止则血不宁 咳血方

方 解 清肝火:青黛、栀子 君 凉血止血 清肝宁肺 化痰止咳:瓜蒌、海粉 臣 敛肺止咳:诃子 佐 咳血方

配伍特点   寓止血于清热泻火之中,虽不专用止血药,火热得清则血不妄行,为图本之法。    咳血方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肝火犯肺之咳血证的常用方。 临床应用以咳痰带血,胸胁作痛,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辨证要点。    咳血方

加减变化 ⑴火热伤阴 酌加沙参、麦冬 ⑵咳甚痰多 加川贝、天竺黄、枇杷叶 ⑶治疗鼻衄 去诃子、海浮石,加青蒿、丹皮 咳血方

小蓟饮子 Ⅱ类 《济生方》,录自《玉机微义》 止 血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痛:血淋 热郁下焦 热伤血络 尿中带血 不痛:尿血 小蓟饮子

方 解 小蓟 生地 藕节 蒲黄 滑石 通草 山栀 竹叶 当归 炙甘草 君 臣 凉血止血 利水通淋 佐 使 小蓟饮子

配伍特点   止血之中寓以化瘀,使血止而不留瘀 清利之中寓以养阴,利水而不伤正    小蓟饮子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血淋、尿血属实热证的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尿中带血,小便赤涩热痛,舌红,脉数为辨证要点。 小蓟饮子

加减变化 ⑴尿道刺痛 加琥珀末1.5g吞服 ⑵血淋、尿血日久气阴两伤 减木通、滑石 ,酌加入太子参、黄芪、阿胶 小蓟饮子

黄土汤 Ⅰ类 《金匮要略》 止 血

部位 出血特点 血色 病史 伴见虚寒证 (脾肾) 主治病机症候分析 脾不统血 脾阳不足 全身可见出血, 以下焦出血为主 血色暗淡 一般有慢性病史 四肢不温,面色萎黄, 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伴见虚寒证 (脾肾) 黄土汤

君 臣 养血止血 温阳健脾 佐 使 方 解 温中止血 灶心黄土 温阳健脾 白术、附子 生地、阿胶 滋阴养血止血 助生地、阿胶补阴血 黄芩 方 解 温中止血 灶心黄土 君 温阳健脾 臣 白术、附子 养血止血 温阳健脾 生地、阿胶 滋阴养血止血 佐 助生地、阿胶补阴血 黄芩 制约术、附温燥之性 使 甘草 调药和中 黄土汤

配伍特点     刚柔相济    寒热并用    标本兼顾 黄土汤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临床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运 用 辩证要点 本方为治疗脾阳不足所致的便血或崩漏的常用方。临床以血色暗淡,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为辨证要点。 黄土汤

使用注意    方中灶心黄土,缺药时,可以赤石脂代之。 黄土汤

加减变化 ⑴出血多 加三七、白及 ⑵气虚甚 加人参 ⑶胃纳较差 阿胶改为阿胶珠 ⑷脾胃虚寒较甚 加炮姜炭 黄土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