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培训班.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计算机软件考试命题模式 张 淑 平 张 淑 平. 2  命题模式内容  组织管理模式 − 命题机构和人员组成 − 命题程序  试卷组成模式.
Advertisements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知识.
8资源管理 质量管理所需的资源主要指人力资源、设施、软件、硬件、信息、工作环境和财务资源等。 组织应及时识别、确定并提供所需的资源,如用于: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第三节 会计电算化岗位及其权限设置的基本 要求 概 念 会计电算化岗位
第十章 会计工作的组织和管理 第一节 我国会计工作的管理体制.
工程建设基本程序 项目决策 初步设计 技术设计 施工图设计 招投标 项目实施 竣工验收.
XXXX学院2014年度 本科教学工作总结 2015年1月15日.
绩效考评表格设计 班级:15服务4班 姓名:杨冬茜.
第十二章   会计规范体系与会计工作组织 内蒙古财经学院会计学院.
初级会计电算化 (用友T3) 制作人:张爱红.
2013年度述职报告.
述职报告 ppt宝藏_www.pptbz.com_提供.
数据采集软件 使用介绍 2011年11月.
中国长江三峡工程开发总公司组织机构 决策层 咨询 总经理 党群系统 总公司 党 组 管理层 实施层 技术委员会(环境及文物保护委员会)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案例2 胸卡的制作 知识要点: 学习重点及制作思路 学习目的: 邀请函的制作步骤: 1.掌握邮件合并功能 2.掌握比较并合并文档方法 3.掌握页面插入背景图 4.熟练使用文本框 知识要点: 1.邮件合并功能 2.文档中插入域内容 3.文本框的使用 技能要点: 1.域、文档部件操作.
本章重难点: 1.公文的格式 2.收文处理 3.发文处理 4.立卷归档要求 5.文书立卷标准
建立质量管理体系步骤 组织机构设计 管理体系框架策划(方针、目标、体系覆盖范围、职责、流程梳理优化) 成立工作组 开展标准培训
会计学专业基础课堂之 基础会计(初级会计) 安徽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基于时政热点问题,政史地学科横向统整”的拓展型课程开发与实践研究
第三篇 组织工作.
7.2.4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 一、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 二、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条件 证券投资基金券的发行人是:基金财团。
中国药物GCP检查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李见明         北京 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药品认证管理中心.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班组绩效管理 东联公司机械二队吊车一班 2017年5月.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LSF系统介绍 张焕杰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网络信息中心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面向对象建模技术 软件工程系 林 琳.
第 3 章 基本概念.
李杰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安全与环境工程学院 个人主页:
Windows网络操作系统管理 ——Windows Server 2008 R2.
S 数控机床故障诊断与维修.
Harvard ManageMentor®
化学品清单 类型.
第3章 信息与信息系统 陈恭和.
Harvard ManageMentor®
何勉 新浪微博: Scrum框架及其背后的原则 原始图片 何勉 新浪微博:
实用网络营销基础 冯英健 2006年8月6日 首页.
C语言程序设计 主讲教师:陆幼利.
ISO 14001要素 全社 环境 安全 事務局
质量管理体系和认证人员管理 Quali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certification personnel management.
职场培训●工作计划●汇报总结●项目策划 明确目标 精准出击 动态 红黑双色,版式工整,通用实用,动态页面
网页设计与制作 —— 学习情境二:网页模板设计
Harvard ManageMentor®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实验七 安全FTP服务器实验 2019/4/28.
计算机网络与网页制作 Chapter 07:Dreamweaver CS5入门
企业文化内涵体系 持续循环 企业标志 品牌力:…… 服务力:…… 品牌力/服务力 潜规则是…… 1、品质 2、战略 1、价值 2、绩效
成绩是怎么算出来的? 16级第一学期半期考试成绩 班级 姓名 语文 数学 英语 政治 历史 地理 物理 化学 生物 总分 1 张三1 115
Harvard ManageMentor®
iSIGHT 基本培训 使用 Excel的栅栏问题
组织机构图.
六盘水师范学院固定资产报废程序 资产使用部门 1、提出报废申请,填写固定资产报废申报表 技术鉴定
机械设备的完整性和可靠性管理 Maintenance integrity & reliability.
___ 杭州北航企业管理服务有限公司 ___ 北京航协认证中心杭州分中心
GIS基本功能 数据存储 与管理 数据采集 数据处理 与编辑 空间查询 空间查询 GIS能做什么? 与分析 叠加分析 缓冲区分析 网络分析
Prof. Dr. Dr. h. c. YOU Jianxin
HULUO Finance and Economics College
第四章 UNIX文件系统.
ISO9001:2008 转换培训 制作:黄志文.
入侵检测技术 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 毕玲.
IT 方法 INTOSAI IT 审计培训.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 内部审核员培训班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体系标准 第一章 有关审核的基本概念 第二章 标准要求及审核要点

第一章 有关审核的基本概念 1、审核 标准定义:为获得审核证据并对其进行客 观的评价,以确定满足审核准则的程度所进行 的系统的、独立的并形成文件的过程 。 通俗定义:就是一种规范的、系统的、 带有评价性结论或意见的检查 。 2、审核准则 用作依据的一组方针、程序或要求。 3、审核证据 与审核准则有关的并且能够证实的记录、 事实陈述或其他信息 。

第一章 有关审核的基本概念 4、审核发现 将收集到的审核证据对照审核准则 进行评价的结果。 5、审核结论 审核组考虑了审核目标和所有审核 发现后得出的最终审核结果。 www.ZQZL.cn中国最庞大的资料库下 载

审核的基本思路 标准的理论基础--戴明环(PDCA循环模式) --你部门负责什么工作; --履行这个工作是否有文件规定; --如果没有文件规定会有什么后果; --履行这个工作是否执行了这个文件; --管理部门是否对文件执行情况进行监控; --是否根据监控的结果采取了改进措施。

第二章 QHSE管理体系 标准要求及审核要点   1 范围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3 术语和定义   4 QHSE管理体系   5 管理职责   6 资源管理   7 过程管理(产品实现)   8 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4.1 总要求 4.2 文件要求 4.3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4 QHSE 管 理 体 系

4.1 总 要 求 组织应按本部分的要求建立QHSE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 4.1 总 要 求   组织应按本部分的要求建立QHSE管理体系,形成文件,加以实施和保持,并持续改进。组织应:  a)识别QHSE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及其在组织中的应用(见1.2); b)确定这些过程的顺序和相互作用; c)确定为确保这些过程有效运作和控制所需的准则和方法; d)确保可以获得必要的资源和信息,以支持这些过程的有效运作和对这些过程的监控;  e)监视、测量和分析这些过程; 一组将输入转化 为输出的相互关 联或相互作用的 活动

4.1 总 要 求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4.1 总 要 求  f)实施必要的措施,以实现这些过程策划的结果和对这些过程的持续改进。 组织应按本标准的要求管理这些过程。 针对组织所选择的任何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外包过程,组织应确保对其实施控制,对此类外包过程的控制应在QHSE管理体系中加以识别。 注:上述要求所需的过程应当包括环境因素管理、危害因素管理、资源提供、产品实现和监控等管理的过程

4.1 总 要 求 审核要点: 1、是否存在有些工作未识别全面,即是否存在有些工作游离体系之外(除党政工团外) 4.1 总 要 求 审核要点: 1、是否存在有些工作未识别全面,即是否存在有些工作游离体系之外(除党政工团外) 2、对这些工作的控制有无更简捷、更经济的方法。   3、对这些工作的开展路径是否交待清除。

案例 查某单位合同管理、招投标管理在体系中如何管理未作任何要求,在职责汇编中也未明确主管部门。 某单位《文件控制程序》作废文件要求由编制部门统一回收。 某单位《培训管理程序》规定派外人员培训按有关规定办理,但不能出示有关规定的文本。

4.2 文 件 要 求 4.2.1总则 Q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承诺的方针、目标; 4.2 文 件 要 求 4.2.1总则 QHSE管理体系文件包括: a)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承诺的方针、目标; b)管理手册; c)本部分要求需要形成文件的程序; d)组织为确保其过程的有效策划、运作和控制所需的文件; e) 本部分所要求的记录; 为进行某项活动 或过程所规定的 途径

4.2 文 件 要 求 注1:本部分出现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4.2 文 件 要 求 注1:本部分出现的“形成文件的程序”之处即要求建立该程序,形成文件,并加以实施和保持。 注2:不同组织的QHSE管理体系文件的多少与详略程度取决于: a)组织的规模和活动的类型; b)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复杂程度; c)人员的能力; d)相关方的要求。 注3:文件可采用任何形式或类型的媒体。

文 件 结 构 . 作业文件 程序文件 根据Q/SY2.2标准和规定体系方针、目标来描述QHSE体系 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 根据Q/SY2.2标准和规定体系方针、目标来描述QHSE体系 描述实施体系要素所涉及各个职能部门的活动 详细的工作文件(作业指导书、记录等) ※ 下一级是上一级的支撑,上一级为下一级提供途径

4.2 文 件 要 求 审核要点: 1、标准要求制定的程序是否已经制定;(文件控制、记录控制、内部审核、纠正预防措施、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环境因素和危害因素的识别、健康安全环境的监视和测量、事故管理。) 2、文件是否层次清晰、接口清晰、自成体系。   3、文件编写的内容是否与实际工作相符、实际工作做得规范但文件写的是另一套东西。

4.2 文 件 要 求 4.2.2 管理手册 管理手册是组织根据其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目标而全面描述本体系的管理文件。主要供组织内部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提供客户以及第三方审核机构使用,集中表述组织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保证能力。 管理手册的要求: 1) QHSE管理体系的范围,包括任何删减的细节与合理性; 2) 为QHSE管理体系编制的形成文件的程序或对其引用; 3) QHSE管理体系过程之间的相互作用的表述。

4.2 文 件 要 求 审核要点:   1、手册是否覆盖标准的要求;   2、删减的合理性是否可以接受。   3、对下一级文件引用是否适当。

4.2 文 件 要 求 4.2.3 文件控制   QHSE管理体系所要求的文件应予以控制。记录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文件,应依据4.2.4的要求进行控制。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所需的控制: a)文件发布前得到批准,以确保文件是充分和适宜的; b)对文件定期进行评审,必要时予以修订,并再次批准;

4.2 文 件 要 求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4.2 文 件 要 求 c)确保文件的更改和现行修订状态得到识别; d)确保在使用处可获得适用文件的有效版本; e)确保文件保持清晰、易于识别; f)确保外来文件得到识别,并控制其分发; g)防止作废文件的非预期使用,若因任何原因而保留作废文件时,对这些文件进行适当的标识。

4.2.3 文件控制 审核要点: 1、《文件控制程序》是否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标识、修订、作废、评审、电子版文件管理、归档等管理工作。   2、文件控制的范围是否包含与体系要求有关的规则性文件。   3、体系文件发布前是否经过批准。   4、是否定期组织对体系文件的定期评审,经评审后修订的文件是否又再次经过批准。  

4.2.3 文件控制 审核要点: 5、《文件控制程序》是否对文件的编制、批准、发放、使用、标识、修订、作废、评审、电子版文件管理、归档等管理工作。   6、文件编号等标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程序要求》   7、在文件的相关执行部门是否可以获得文件得最新版本。   8、文件表达得内容是否容易使操作者产生唯一性理解。   9、对外来文件得管理是否符合《文件控制程序》的要求。    

4.2.3 文件控制 审核要点: 10、对电子版文件管理是否进行规定。   10、对电子版文件管理是否进行规定。   11、对体系文件与行政公文关系处理是否作出了规定,确保体系文件的权威性与唯一性。   13、各部门制定的专业相关的管理文件是否纳入体系文件予以控制。   14、现场使用的文件是否最新有效。现场存放的作废文件是否做出标识。   15、文本文件是否流向能够得到有效追踪,电子版文件是否根据修订情况进行及时更新。    

案例   1、现场查到《冀东油田输油、气管道管理规定》[中油冀(2004)3号]、《关于下发<油井热洗管理规定>等十个文件的通知》[中油冀采(2000)02号]及2004年1月印发的《管理规章制度汇编》之间针对同一管理活动存在交叉和矛盾的规定。   2、公司2000年发布了《长庆油田分公司关于公司性质、定位、机构设置和单位名称的通知》(长油发[2000]第1号),2003年发布了中国石油长庆油田分公司《关于公司机关及附属机构设置和定员编制调查的通知》(长油发[2003]220号)对组织机构及职责进行了变动,但未对原文件中哪些内容废止进行说明。

案例 对设备管理存在不同版本的文件:《长庆油田分公司设备管理办法》(长庆油田分公司以长油[2003]201号文发)及《设备管理程序》,两份文件中对设备事故等级划分等要求不一致。 提供油气处理厂《轻烃装置操作规程》和南堡油库《操作规程汇编》未经过审批。 对每年汇总的《规章制度汇编》未纳入体系文件进行控制;并且没有现行有效体系文件清单。

案例 生产计划科出示的生产调度管理制度汇编在调度手册中,该调度手册为97年版本,并且手册中的很多内容已与实际不符,如:生产调度系统联系协调网络图与目前情况不符。 《文件控制程序》中对文件定期评审未做规定。对电子版文件的控制管理未做要求。 未能出示生产科所编制的《仪表管理手册》、《设备专业管理手册》的审批原始记录,文件文本上未加文件编码,同时未能提供该文件的发放记录。

案例 针对生产组织调度管理、装置开停工管理等项活动没有任何形式的文件进行控制。 在用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炼油化工有限空间作业票》中安全措施中规定取样分析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下限10%以下,公司作业文件规定在可燃气体浓度在爆炸下限25%以下。进入有限空间作业票未设置进入有限空间的作业时间,因此未填写。  

4.2 文 件 要 求 4.2.4 记录的控制    应建立并保持记录,以提供符合要求和Q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的证据。记录应保持清晰、易于识别和检索。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记录的标识、贮存、保护、检索、保存期限和处置等所需的控制;保证记录的完整性、真实性。

4.2.4 记录的控制 审核要点: 1、各单位、各部门是否建立《记录清单》,明确记录的范围、保存期限、是否到期归档、保密等要求。   1、各单位、各部门是否建立《记录清单》,明确记录的范围、保存期限、是否到期归档、保密等要求。   2、贮存的环境是否确保记录防止损坏核丢失。   3、对记录的保管和是否进行规定并执行,是否方便查阅。   4、记录的保存期限是否与法律法规要求及合同要求和体系文件要求相一致。   5、对电子版的记录是否进行规定并执行。

4.2.4 记录的控制 审核要点: 6、记录的设立的内容是否满足可追溯性的要求。 7、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完整。   6、记录的设立的内容是否满足可追溯性的要求。   7、记录的填写是否真实完整。   8、对到期记录的销毁是否进行规定并执行。

案例 华北油田生产运行处现场审核发现,该部门没有建立本部门的“记录管理明细表”。 员工安全合同存放未进行必要的分类,不方便查找。 华北油田生产运行处现场审核发现,该部门没有建立本部门的“记录管理明细表”。  员工安全合同存放未进行必要的分类,不方便查找。 电力调度值班记录不按表格内容填写,有大量的记录无签名或只写姓无名 。 提供的记录清单中未能包括设备管理和设备使用维护过程中产生的所有记录如设备润滑记录、设备检修记录。

4.3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程序,确定在活动、产品或服务中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其它应遵守的要求,并明确获取渠道、评审要求。组织保存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应是有效的,并应将其要求传达给有关的员工和相关方。 与组织的业绩 或成就有利益 关系的个人或 团体

4.3 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审核要点: 1、是否建立并保持程序,获取、识别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1、是否建立并保持程序,获取、识别相关适用的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 2、是否明确途径、方法、频次,形成清单; 3、是否定期评审其有效性,确保为最新;

案例 对法规收集不全,缺少《在用工业管道定期检验规程(试行)》;对作废法规未进行及时更新,如GB2893-82《安全色》标准已作废。 2004年签订的《委托代理采购协议书》WG2004WZ120133中规定所采购的化工原材料质量标准中存在作废失效版本。如:酒精执行GB10343-89,现行为GB/T6820-1992;氯化钾执行GB350-82,现行为GB6549-1996;氯化铵执行GB/T2946-82,应为GB/T2946-1992。并且对采购的石油专用管未规定采购质量标准。 公司机关各部门没有对公司适用的HSE法律法规进行识别,也没有建立相应的法律法规台帐。

对适用的法律法规和其他要求未进行有效的识别、收集和控制管理。

5 管 理 职 责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 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5.4 策划 5.1 管理承诺 5.2 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 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5.4 策划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6 管理评审 5 管 理 职 责

5.1 管 理 承 诺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其承诺: 5.1 管 理 承 诺   最高管理者应对建立、实施和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提供强有力的领导和明确的承诺,并通过以下活动证实其承诺: a)向组织传达满足顾客、员工、社会及相关方要求的重要性;满足法律、法规要求的重要性; b)制定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c)确保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的制定; d)进行管理评审; e)确保必要资源的获取。 f) 组织应建立和维护企业文化,以支持QHSE管理体系有效运行。

5.1 管 理 承 诺 审核要点: 一般审核高层管理者提问以下问题: 1. 在我们单位为什么建立QHSE管理体系? 5.1 管 理 承 诺 审核要点: 一般审核高层管理者提问以下问题: 1. 在我们单位为什么建立QHSE管理体系? 2. 你是采取什么措施确保我单位体系的有效运行? 3.我们今年QHSE主要目标是什么?目前实现情况? 4. 如何开展管理评审工作? 5. 本单位现有资源,是否可以确保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5.2 以顾客、员工、社会为关注点    最高管理者应以增强顾客、员工、社会满意为目的,确保顾客、员工、社会的要求得到确定并予以满足(见7.2.1和8.2.1)。 。

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不能与上级组织的方针相违背; 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a)与组织的宗旨相适应,不能与上级组织的方针相违背; b)对满足法律、法规及其它要求、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保持预防措施有效性的承诺; c)提供制定和评审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的框架; d)在组织内及其它相关方得到沟通和理解; e)在持续适宜性方面得到定期评审。   组织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应形成文件。

5.3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 审核要点: 1、 员工是否理解方针; 2、在管理评审时是否评审方针的适宜性;

5.4 策 划  5.4.1 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的相关职能和各层次上建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目标应是可测量的,并与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保持一致。

5.4 策 划 审核要点: 1、是否建立目标并分解到相关职能和层次上。 2、对目标完成情况是否进行定期监测。 5.4 策 划 审核要点: 1、是否建立目标并分解到相关职能和层次上。    2、对目标完成情况是否进行定期监测。 3、定量的目标是否明确了统计口径。   4、对目标指标没有按进度完成是否制定了纠正预防措施。

案例 缺少对HSE目标指标的监视和测量的记录。 公司机关各相关部门没有对公司HSE目标进行分解.

5.4 策 划 5.4.2 QHSE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对QHSE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目标和4.1的要求; 5.4 策 划 5.4.2 QHSE管理体系策划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   对QHSE管理体系进行策划,以满足目标和4.1的要求;   在对QHSE管理体系的变更进行策划和实施时,保持QHSE管理体系的完整性。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1职责和权限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组织内的职责、权限及其相互关系得到规定和沟通。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审核要点: 1、对各部门职责是否规定明确;并覆盖每个单位的所有业务,并覆盖标准的要求。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审核要点:   1、对各部门职责是否规定明确;并覆盖每个单位的所有业务,并覆盖标准的要求。   2、职责是否横向、纵向接口协调。不存在交叉和重叠。   3、机构发生变化是否职责进行相应调整。   4、职责是否过分的集中在安全质量环保部门,未体现安全质量环保管理体现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

案例   1、长庆油田职工健康体检、工业卫生的监测管理工作在职责汇编和手册中都没有明确的规定,并且职责汇编是2000年版的。工业卫生的监测工作没有开展。   2、采油三厂的厂领导职责不明确,没有规定管理者代表和最高管理者的代表,关键岗位如安全质量环保科和生产运行科的职责未以文件的形式进行传达和沟通。   3、公司程序文件、管理手册规定质量安全环保部负责合格供方评价,但公司经理办公会已经将该职责调整到企业法规部,但程序文件没有及时进行变更。 4、在应急管理程序中规定,火灾、爆炸事故由保卫科归口管理,而实际由安全企管科负责。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2管理者代表 最高管理者应指定一名管理者代表,无论该成员在其它方面的职责如何,应具有以下方面的职责和权限: a)确保QHSE管理体系所需的过程得到建立、实施和保持; b)向最高管理者报告QHSE管理体系的业绩和改进的需求; c)确保在整个组织内提高满足员工、顾客、社会要求的意识。   注:管理者代表的职责可包括与QHSE管理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联络。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审核要点: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QHSE管理者代表,并明确以下职责: 1、 负责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改进;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审核要点: 最高管理者是否指定QHSE管理者代表,并明确以下职责: 1、 负责QHSE管理体系的建立、保持和改进; 2、组织开展内审,向最高管理者报告; 3、促进 “满足员工、顾客、社会要求”意识的形成; 4、负责与体系有关事宜的外部沟通和联络。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确保对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5.5.3 内部沟通   最高管理者应确保在组织内建立适当的沟通渠道,确保对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进行沟通。   组织应确保各级员工都了解: a)沟通方式和为改进工作程序的建议渠道; b)组织的方针、目标及其自身在实现方针、目标中各自的作用和责任; c)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已建立的预防、控制和削减措施及应急反应程序;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组织应当明确对有关质量健康安全环境重要信息的评审要求。 组织应确保员工参与和协商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5.5 职责、权限和沟通 d)紧急情况下的外部联系手段。   组织应当明确对有关质量健康安全环境重要信息的评审要求。   组织应确保员工参与和协商职业健康安全事务。   应保持信息沟通的记录(见4.2.4)。

5.5.3 内部沟通 审核要点: 1、查工会的民主管理,职工代表大会的相关要求; 2、查合理化建议; 3、员工是否了解与之相关的健康、安全、环境的影响和危害,预防、控制和削减措施及应急反应程序; 4、员工是否了解紧急情况下的外部联系手段 。   5、统计管理

5.6 管 理 评 审 5.6.1总则   最高管理者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评审QHSE管理体系,以确保其持续的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评审应包括对QHSE管理体系改进机会和变更需要的评价,包括对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和目标的评价。应保持管理评审的记录(见4.2.4)。

5.6 管 理 评 审 5.6.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审核结果; 5.6 管 理 评 审 5.6.2 评审输入 管理评审的输入应包括以下方面的信息: a) 审核结果; b) 顾客、员工、社会及相关方的反馈信息和意见; c) 过程的绩效和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 d) 资源状况; e) 重大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现状; f) 预防和纠正措施的实施状况; g) 以往管理评审结果的落实情况; h) 可能影响QHSE管理体系的变更; i) 改进的建议。

5.6 管 理 评 审 5.6.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a)QHSE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5.6 管 理 评 审 5.6.3评审输出  管理评审的输出应包括与以下方面有关的决定和措施: a)QHSE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 b)方针及目标的修订或制定; c)与相关方要求有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改进; d)资源需求; e)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

5.6 管 理 评 审 审核要点: 1、评审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在体系发生重大问题是否追加评审。 5.6 管 理 评 审 审核要点:   1、评审是否按策划的时间间隔定期进行;在体系发生重大问题是否追加评审。   2、评审收集的信息是否满足评审输入的要求; 3、是否保持管理评审有关的记录; 4、评审是否由最高管理者主持。   5、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提出体系的改进方向(QHSE管理体系及其过程有效性的改进;与相关方要求有关的活动、产品或服务的改进 ;资源需求;重大风险的控制措施等。)   6、管理评审的输出是否提出体系的改进措施是否落实。

案例 1、采油二厂 2001年4月份体系实施,2003年没有开展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1、采油二厂 2001年4月份体系实施,2003年没有开展体系内审和管理评审工作。   2、2003年组织的管理评审工作只有评审报告,不能提供管理评审计划以及评审过程的有效证据。

6.1 资源的提供 6.2 人力资源 6.3 基础设施与设施的完整性 6.4 工作环境 6 资 源 管 理 同创咨询

6.1 资源的提供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QHSE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6.1 资源的提供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以下方面所需的资源: a)实施、保持QHSE管理体系并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b)保证持续满足顾客、员工、社会及相关方的要求。

6.2 人力资源 6.2.1总则 基于适当的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从事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工作的人员应是能够胜任的。

6.2 人力资源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a)确定从事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活动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6.2 人力资源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组织应: a)确定从事影响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活动的人员所必要的能力; b)对员工完成工作的能力应进行评价;对关键岗位人员应定期评价; c)提供培训或采取其他措施以满足这些需求; d)评价所采取措施的有效性; e)确保员工认识到所从事活动的相关性和重要性,以及如何实现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目标; f)保持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的适当记录(见4.2.4)。

6.2 人力资源 审核要点: 1、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确定岗位人员所必要的能力的相关文件; 6.2 人力资源 审核要点: 1、是否从教育、培训、技能和经验确定岗位人员所必要的能力的相关文件; 2、审核领导干部业绩评价;审核专业技术干部能力评价;审核操作员工技能评定,技能鉴定,职称评定,工人技师考评。 3、审核培训。 4、审核特殊工种管理。 5、审核外雇工的管理;

案例   对年度培训计划中由公司各部门、单位组织的培训无培训效果的评价。抽查2004年5月公司领导参加的由股份公司举办的企业文化交流、党群工作研讨学习等内容的培训班记录,在干部培训台帐中未登记。   查《采气一厂2004年培训计划表》中计划于4-5月份进行的“三套体系宣贯”培训未按计划实施,也未履行变更手续;4月份实施的《管道涂层漏点检测修复操作培训》未进行培训的有效性评价。  全厂2004年的培训计划至今未正式审批下发。   作为培训的主管部门对主管业务范围内的信息,如特种作业人员的取证复审情况不掌握,对其他相关信息没有进行收集和整理。   

案例 高五转电工等特殊工种操作证已过期。

6.3 设施及其完整性 6.3.1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达到QHSE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6.3 设施及其完整性 6.3.1 基础设施 组织应确定、提供并维护达到QHSE要求所需的基础设施。适用时,基础设施包括: a)建筑物、工作场所和相关的设施(如安全消防设施、环保设施等); b)过程设备(硬件和软件); c)支持性服务(如运输或通讯、检测手段,各种预防、应急控制措施等)。

6.3 设施及其完整性 6.3.2 设施的完整性 组织应确保健康、安全、环境的关键设施的设计、建造、采购、操作、维护和检查达到规定目标并符合规定的准则。 对建设项目、设施购置及建造前应进行评价,以本质安全设计作为削减风险的最佳预防措施,保证设施处于完好状态。 保证设施完好的程序应当考虑结构完整、过程控制、点火控制和保护、检测、关闭、应急反应和救生系统等有关要素。 组织应当对设计与标准之间的偏差进行评审,找出偏差的原因并形成文件。

6.3 设施及其完整性 审核要点: 1、 审核“三同时” ;建设项目建造前安全与环境评价; 6.3 设施及其完整性 审核要点: 1、 审核“三同时” ;建设项目建造前安全与环境评价; 2、审核设备管理(设备选型、设备安装、设备维护、设备保养、设备抢修、压力容器管理、电器仪表设备管理、车辆管理、备品备件管理。) 3、审核基建工程项目管理。

案例 现场审核发现,里一联燃烧器熄火报警装置没有检定规定,未进行定期检定。注水井房有9个15MP的高压安全阀存在到期未检的情况。 对公司各单位使用的起重机械等特种设备没有提出具体的运行控制要求。 查艾家湾作业区卸油台供热管线改造工程于2004年5月15日开工,目前已完成工程项目交付生产,但该项目工程施工合同仍在网上待批。 查《设备检修记录》,2004年5月31日和6月5日进行了加氨泵和锅炉循环水泵的检修,但记录中验证人一项空白。

查该厂现场配置的灭火器,其检查卡上无维修和换药时间,无法判定其有效使用时间。在污水处理区一木工房内两具灭火器摆放位置不合适,且有一具是空的。 增压站油气输转泵房没有安装检测报警器,门是铁制的,接油的盒子也是铁制的。 在二楼会议室门口右侧墙壁式消防栓出水管有结垢现象。询问一灭火器检查负责人,不能完全正确回答灭火器的检查内容。 查南五联合站天然气增压间,压缩机润滑油没有实施三级过滤的设施。

作业一区高5转油站的《HSE作业指导书》规定:柱塞泵运行720小时进行一级保养,运行2000小时进行二级保养,运行10000小时进行三级保养。查高5转油站编号为OG125-30X9的2# 掺水泵已累计运行17141小时,没有对其进行三级保养的证据。

6.4 工 作 环 境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符合QHSE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理解要点: 1、对满足体系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加以确定; 6.4 工 作 环 境 组织应确定并提供符合QHSE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 理解要点:   1、对满足体系要求所需的工作环境加以确定;   2、对工作环境中与产品符合性、满足健康安全环境要求有关的因素加以管理。

7 过程管理(产品实现)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7.3 设计和开发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7.7 健康安全环境风险管理 7 过程管理(产品实现)             同创咨询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过程的结果。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7.1产品实现的策划 组织应策划和开发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所需的过程。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的策划应与QHSE管理体系其他过程的要求相一致(见4.1)。 在对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进行策划时,组织应确定以下方面的适当内容: a)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目标和要求; b)针对相应活动、产品或服务确定过程(项目)、文件和资源的需求; c)产品或服务所要求的验证、确认、监视、检验和试验活动,以及产品和服务接收准则;  d)为过程实现及其活动、产品和服务满足要求提供证据所需的记录。  策划的输出形式应适合于组织的运作方式。 过程的结果。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注1:对应用于特定产品、项目或合同的QHSE管理体系的过程(包括产品实现过程)和资源做出规定的文件可称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计划(相当于质量计划、健康安全环境例卷)。 注2:组织也可将条款7.3的要求应用于活动、产品或服务实现过程的开发。

7.1 产品实现的策划 审核要点: 1、 对外提供施工、项目服务是否编制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计划(方案),方案中是否有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核应急的内容,是否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的内容。 2、科研项目实地试实施验或新技术推广应用项目是否在之前编制方案,方案中是否有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核应急的内容,是否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的内容。

2004年2月26日对93-3井,2004年3月20日对28-27井进行热冼,没有制定相应的“洗井方案”。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7.2.1 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的确定   a)顾客、员工、社会规定的要求,包括对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要求;   b)虽然没有明示,但规定的用途或已知的预期用途所必需的要求;   c)与活动、产品或服务相关的法律和法规要求;   d)组织确定的任何附加要求。 明示的、通常 隐含的或必须履 行的需求或期望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审核要点: 1、审核原油销售合同、对外服务合同的确定履行变更等; 2、审核生产经营计划的管理;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7.2.2 与活动、产品和服务有关的要求评审   组织应对与活动、产品或服务有关的要求实施评审。评审应在组织向顾客、员工、社会做出提供活动、产品和服务的承诺之前进行(如:在提交标书、接受合同或订单及接受合同或订单的更改),并应确保: a)活动、产品或服务要求得到规定; b)与以前表述不一致的合同或订单的要求已予解决; c)组织有能力满足规定的要求。 评审结果及评审所产生的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若顾客、员工、社会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受顾客、员工、社会要求前应对要求进行确认。   若顾客、员工、社会提供的要求没有形成文件,组织在接受顾客、员工、社会要求前应对要求进行确认。   若活动、产品或服务要求发生变更,组织应确保相关文件得到修改,并确保相关人员了解已变更的要求。 注:在某些情况下,如网上销售,对每一个订单进行正式的评审可能是不实际的。而代之对有关的产品信息,如产品目录,产品广告等内容评审。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审核要点:   1、审核销售合同的管理。对外招投标管理。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7.2.3 外部沟通 组织应对以下方面确定并实施与外部沟通的有效安排: a)活动、产品或服务信息; b)问询、合同或订单的处理,包括对其的修改; c)意见反馈,包括顾客、员工、社会的抱怨。

7.2 与顾客、员工、社会有关的过程 审核要点:   1、审核广告、宣传册的管理;   2、审核顾客抱怨的处理;   3、审核用户走访的管理。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1 设计和开发策划 组织应对产品的设计和开发进行策划和控制。在进行设计和开发策划时,组织应确定: a)设计和开发阶段; b)适合每个设计和开发阶段的评审、验证和确认活动; c)设计和开发的职责和权限。   组织应对参与设计和开发的不同部门之间的接口进行管理,并确保有效的沟通,并明确职责分工。 随着设计和开发的进展,在适当时,策划的输出应予更新。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应予以规定,并形成文件,保持记录,这些输入应包括: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2设计和开发输入 确定与产品要求有关的输入应予以规定,并形成文件,保持记录,这些输入应包括: a)功能和性能要求; b)适用的法律、法规要求; c)适用时,以前类似设计提供的信息; d)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控制要求; e)设计和开发所必需的其它要求。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3 设计和开发输出 设计和开发的输出应以能够针对设计和开发的输入进行验证的方式提出,并应在放行前得到批准。 设计和开发输出应: a)满足设计和开发输入的要求; b)给出采购、生产和服务提供的适当信息; c)包含或引用产品接收准则; d)规定对产品的安全和正常使用所必需的产品特性。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4 设计和开发评审 在适宜的阶段,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系统的评审,以便: a)评价设计和开发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b)识别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必要的措施。 评审的参加者应包括与所评审的设计和开发阶段有关的部门的代表。评审的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2.4)。

7.3 设 计 和 开 发 理解要点: 1、 确保设计和开发结果的适宜性、充分性、有效性; 2、目的在于评价各阶段的结果满足要求的能力。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5 设计和开发验证 为确保设计和开发输出满足输入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验证。验证的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以保持(见4.2.4)。 理解要点: 1、 “验证”是通过提供客观证据,对规定要求已得到满足的认定。 2、目的是确定输出是否满足输入的要求,并对此提供客观证据。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6 设计和开发确认 为确保产品能够满足规定的使用要求或已知的预期用途的要求,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对设计和开发进行确认。只要可行,确认应在产品交付或实施之前完成。确认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理解要点: 1、是对设计和开发成果的鉴定验收; 2、目的在于确定设计和开发的产品是否满足规定的或已知预期用途的要求。

7.3 设 计 和 开 发 7.3.7 设计和开发更改的控制 应识别设计和开发的更改,并保持记录。适当时,应对设计和开发的更改进行评审、验证和确认,并在实施前得到批准。设计和开发更改的评审应包括评价更改对产品组成部分和已交付产品的影响。 更改评审结果及任何必要措施的记录应予保持(见4.2.4)。

7.3 设 计 和 开 发 理解要点:   1、科研项目的管理各个环节是否符合上级部门本单位的各项管理规定(立项、科研计划、开题设计、阶段评审、实地试验、成果验收推广地全过程); 2、 科研项目实施地全过程要体现安全环境管理地相关要求。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4.1采购过程 组织应确保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的采购要求。对供方及采购的产品控制的类型和程度应取决于采购的产品对随后的产品实现或最终产品的影响。

7.4.1采购过程 审核要点: 1、对所采购的产品的根据其质量直接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和健康安全环境表现大小进行分级控制。 2、是否根据不同类别地采购产品分别确定了供方评价和选择地准则,并根据评价选择地结果建立了合格供方名录,对名录是否根据实际情况动态管理。   3、审核招投标管理、采购合同地管理。

案例 审核发现未对仪器、仪表等供方实施评价,也未建立合格供方名录。 抽查编号为00016280的采购合同,其签约人为郑春雷、巨小龙,但授权书中无二人名单。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b)人员资格的要求; c)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 7.4.2采购信息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4.2采购信息 a)产品、程序、过程和设备的批准要求: b)人员资格的要求; c)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 审核要点: 1、 审核采购计划的管理; 2、是否收集全面的采购产品执行标准,并传递到相关场所。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4.3 采购产品的验证 组织应确定并实施检验或其它必要的活动,以确保采购的产品满足规定的采购要求。当组织或其顾客拟在供方的现场实施验证时,组织应在采购信息中对拟验证的安排和产品放行的方法做出规定。 审核要点: 1、是否根据不同的采购产品制定了明确的验收办法。 2、对于通过检验验收的产品是否规定了抽样方法、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的负责部门。

案例 现场审核发现,2003年公司购置了一台100万元的电缆测井车,因路远生产运行处委托二连进行验收,但未能提供“设备安装验收记录”。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7.4.4供方(承包方)管理 组织应对供方提出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的要求,并要求供方保证其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与组织的质量健康安全环境要求相一致。对于工程技术服务,组织应对供方提出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的管理要求。组织与供方之间应当有特定的关系文件,以便于相互明确各自的职责,在工作之前解决所有分歧,认可有关工作文件。组织应当: a) 在确定供方的过程中应当考虑供方的资质; b) 要求工程供方编制健康安全环境管理例卷,并进行审核、评价; c) 对方案的实施进行监督; d) 对实施的结果进行再评价,并作为下次选择的依据。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审核要点: 1、是否对承包方资质确认并根据评价准则进行评价来选择承包方; 7.4 采购和供方管理 审核要点:   1、是否对承包方资质确认并根据评价准则进行评价来选择承包方; 2、与承包方是否签订安全合同,是否要求施工承包方编制质量安全环境方案。(方案中是否有危害因素识别评价控制核应急的内容,是否有环境因素识别评价控制的内容)并经过甲方批准。   3、是否对方案实施情况进行监督和检查。

案例 查对“唐山市康悦天虹数码有限公司”的市场准入评定记录,只评定了“营业执照”、“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缺少“企业质量体系”、“技术装备能力”、“资质证明”、“施工安全环保措施”、“财务信用”、“注册资金”、“经营状况”、“业绩证明”等评定内容。同时,也不能提供出所使用的《石油专业工程承包方评定与监控办法》。 缺少对工程项目设计承包方进行评价的证据。 正在施工的装置改造项目没有编制风险评价和消减措施方案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1生产和服务提供的控制 组织应策划并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提供。适用时,受控条件应包括: a) 获得表述活动、产品或服务特性的信息;   b) 必要时,获得作业指导书(或HSE例卷); c) 使用适宜的设备; d) 获得和使用监视和测量装置; e)实施监视和测量; f)放行、交付和交付后活动的实施。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审核要点: 1、是否在受控条件下进行生产和服务的提供,即各项生产经营活动在制度的框架下进行规范运作。

案例 “南一增HSE作业指导书”规定输油泵外输压力为1.8-2.0MPa ,查增压站2004年6月26日“生产运行报表”中7:00-9:00;9:00-11:00;11:00-13:00三个时段的输油泵外输压力值均为1.0MPa,没有对此参数标准值进行调整或必要的说明。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2生产和服务提供过程确认 当生产和服务过程的输出不能由后续的监视或测量加以验证时,组织应对任何这样的过程实施确认。这包括仅在产品使用或服务已交付之后问题才显现的过程。 确认应证实这些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组织应对这些过程作出安排,适用时包括: a)为过程的评审和批准所规定的准则; b)设备的认可和人员资格的鉴定; c)使用特定的方法和程序; d)活动、生产和服务过程的前期评价和过程中的评价; e)记录的要求(见4.2.4); f )再确认。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3 标识和可追溯性 适当时,组织应在生产和服务实现的全过程中使用适宜的方法识别产品和服务。组织应针对监视和测量要求识别产品的状态。 在生产和服务中健康安全环境控制所需要的标识(标志)应当满足适用的法规要求或其他要求。 在有可追溯性要求时,组织应控制并记录产品的唯一性标识。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审核要点: 1、是否对于产品形成直至提供全过程中的物流过程进行适当标识,确保其具有可追溯性(库房、油库等生产现场); 2、是否对于作业过程中特定的健康安全环境状态或区域进行标识,防止不必要损失的产生。 3、是否对生产过程中的状态进行标识防止将不合格的产品错用。

生产中所用标识的区别 产品标识 状态标识 安全标识 作用 防止不同类型产品混淆,必要时可以追溯 防止不同状态的产品混淆误用了不合格品 提醒人们注意不安全因素、防止事故发生 标识必要性 必要时对生产和服务提供产品标识,有可追溯性要求时必须标识 凡需要监视和测量的产品都要识别状态标识 凡有必要提醒人们注意安全的场所必须设置安全标识 标识可变性 为可追溯性实施标识,是唯一性的 随产品状态的变化,标识也相应变化 随场所涉及不安全因素的性质采用不同标识,是唯一性的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4 顾客财产 组织应爱护在组织控制下或组织使用的顾客财产。组织应识别、验证、保护和维护供其使用或纳入产品一部分的顾客财产。当顾客财产发生丢失、损坏或发现不适用的情况时,应报告顾客或其他相关方,并保持记录(见4.2.4)。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1、顾客财产是指顾客所拥有的处于组织控制或使用的所有财产。 理解要点: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理解要点: 1、顾客财产是指顾客所拥有的处于组织控制或使用的所有财产。 2、对生产作业活动中涉及到的顾客财产进行保管和防护,确保其不损坏或丢失。

7.5 生产和服务的提供 7.5.5 产品防护 在内部处理和交付到预定的地点期间,组织应针对产品的符合性提供防护,这种防护应包括标识、搬运、包装、贮存和保护。防护也应适用于产品的组成部分。 审核要点: 是否对于所能控制的所有产品实施必要的防护,以确保其不损坏、变质或丢失。

案例 王十五计量接转站、王南作业区、王二十计量接转站在用的金属缓蚀剂没有产品说明书,对其性质不清楚,岗位没有配备必要的防毒面罩,王南作业区的金属缓蚀剂和清蜡剂均在露天放置,并且有一盛装金属缓蚀剂的桶子没有盖盖。 对危险化学品的管理没有建立危险化学品清单,也不能出示有关危险化学品的使用防护知识。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为确保结果有效,必要时,测量设备应: a) 对照能溯源到国际或国家标准的测量标准,按照规定的时间间隔或在使用前进行校准或检定。当不存在上述基准时,应记录校准或检定的依据; b)进行调整或必要时再调整; c)得到识别,以确定其校准状态; d)防止可能使测量结果失效的调整; e)在搬运、维护和贮存期间防止破损或失效。 当发现设备不符合要求时,组织应对以往测量结果的有效性进行评价和记录。组织应对该设备和任何受影响的产品采取适当的措施。校准和验证结果的记录应予以保持。 当计算机软件用于规定要求的监视和测量时,确认应在初次使用前进行,必要时再确认。

7.6 监视和测量装置的控制 审核要点: 1、是否对所有计量设备进行了分类。并建立了台帐;  2、是否为了保证计量结果的准确可靠,确定了适当的定期检定、校准。校准或检定的周期是否满足相关的法律法规的要求。   3、检定单位是否具有资质;   4、需要取证的计量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操作;

案例 查作业二区于2000年9月份对在用的26台加热炉由大港油田锅检所进行了检验,有效期至2003年9月份,但至今未进行再次检验。 销售公司成品油库成品油装车亭四块流量计检定有效日期为2004年3月21日,现场未提供再检定的证实;流量计出入口有五块压力表未经检定便直接安装使用。 作业四区庙28-9计量站分离器上编号为1047161#涡轮流量计,有效期至2004年4月7日,现场也未提供再检定的证实。 作业一区的压力容器、流量计、耐震压力表没有定期检定。

中心化验室对在用的化学耗氧量测定仪未规定检定周期,也未实施周期检定或校准。 计量检测设备台帐中未将所有计量检测设备纳入(部分氢压表)。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1 因素识别 组织应建立和保持一个或多个程序,系统地确定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影响。其范围应考虑活动、产品或服务从开始到废弃和处置的全过程。组织应及时更新这方面的信息。 可能造成人员伤 害、职业病、财产损 失、工作场所或环境 破坏或其组合的根源 或状态 一个组织的活 动、产品或服 务中能与环境 发生相互作用 的要素

7.7 HSE 风 险 管 理 理解要点: 1、因素识别包括危害因素识别和环境因素识别。 2、在全员参与的基础上,按照合理的程序,选取适用的方法,将组织所涉及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充分、有效、准确地调查识别出来。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2 建立判别准则 组织应建立判断和识别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的判别准则,并评价相关活动、产品或服务是否符合准则的要求。 组织的活动、产品或服务未达到判别准则的要求时,组织应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或修订判别准则,判别准则的修订或放宽应经过评审并得到管理者的批准。 组织应收集适用于其活动、产品或服务的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法律法规、要求和规定(见4.3),以确定与这些要求和规定相符。

7.7 HSE 风 险 管 理 理解要点: 1、组织涉及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众多复杂,需要制定相应的判别准则来确定哪些因素可能造成重大的环境影响和潜在事故。 2、对于达不到判别准则的因素要首先考虑予以控制和削减。判别准则的修订或放宽应经过评审并得到管理者的批准。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3 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 a) 风险评价 评估风险大小 以及确定风险是 否可允许的全过 程。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3 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 a) 风险评价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对已识别危害因素的风险和环境因素的影响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实施程序,考虑对人、环境、财产等因素影响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实施程序应包括: 1)常规和非常规的活动或服务; 2)所有进入作业场所人员的活动或服务; 3)作业场所内的设施(无论是由组织还是由外部所提供的设施); 4)本组织生产的产品及相关方提供的产品。 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目标时,对这些评价的结果加以考虑。

7.7 HSE 风 险 管 理 1、在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和事故要进行风险评价; 理解要点: 1、在危害因素识别的基础上,对每一个危害因素可能导致的各种风险和事故要进行风险评价; 2、风险评价必须同时考虑风险造成人员伤亡、环境破坏、财产损失的可能性和严重程度。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3 风险与环境影响评价 b) 环境影响评价 组织应建立并保持对已识别环境因素进行定性或定量评价的实施程序,从中判定那些对环境具有重大影响,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因素。组织应确保在建立环境目标时,对这些具有或可能具有重大影响的环境因素加以考虑。

7.7 HSE 风 险 管 理 审核要点: 1、危害因素识别是否考虑了: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1)规划、设计和建设、投产、运行等阶段:  2)常规和非常规的工作环境及操作条件。  3)事故及潜在的紧急情况,包括来自: ——原材料、产品的运输和使用过程中的缺陷; ——设备失效;

——气候、地震及其他自然灾害; ——违反生产操作规程; ——违反安全规程; ——人为因素,包括违反HSE管理体系要求。 4)在敏感地区水域活动作业因物料泄漏导致重大污染的事故。

5)丢弃、废弃、拆除与处理。 6)以往活动遗留下来的潜在危害和影响, 2、环境因素识别是否考虑三种时态、三种状态、七个方面;环境因素识别是否存在重大遗漏。 3、参与识别的人员是否清楚识别评价的方法。

案例 抽查杨山站输油站危险源清单,其中对危险源的识别不全,缺少对开停工活动等非常规活动的危险源识别,重大危险源清单所填结果与实际评价结果不符。HSE管理方案中无危险源现状描述,无措施实施的具体时间,措施完成后验证人无签名。 危险源识别不全,如对开工、停工、清理污油池、使用危险化学品等活动进行识别。 查以安全检查方式进行的危害因素识别,未考虑紧急和异常状态,也没有对已识别出的危害因素进行评价。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4 风险管理具体目标与指标 组织应当针对有关健康、安全、环境关键性的管理、活动和任务,建立适当、具体的目标和指标。这些目标和指标应当根据组织的方针、目标、风险管理要求、生产及商业的需要而制定,并且是可验证和可实现的。组织应当定期评审这些指标的连续性和实用性。

7.7 HSE 风 险 管 理 理解要点: 1、建立和保持风险管理目标,这些目标指标是方针的具体体现。 2、目标应具体,指标应尽可能量化。 3、定期评审这些指标的连续性和实用性。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5 制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a) 制定风险削减措施 组织应选择和采取措施来削减活动、产品或服务中存在的风险及其影响。在制定风险削减措施时应当考虑:   1)在任何时候都应强调预防措施;   2)采用本质安全设计和保证设施的完整性;   3)应用从事故中总结的应急反应措施;   4)控制和风险削减措施失败的可能性和对措施进一步完善的需要。   5)有可行的管理和现场监督规定,以保证风险削减措施有效和随后的工作要求得到实现;   6)操作人员理解和掌握风险削减措施和工作要求。

7.7 HSE 风 险 管 理 审核要点: 1、对于可以通过管理削减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是否完善了控制措施。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5 制定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b) 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 组织应保证: 1)制定并保持旨在实现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的管理方案,规定组织的每一有关职能和层次实现健康、安全、环境目标和指标的职责以及确定实现目标和指标的方法和时间表,组织应将已确定的健康安全环境管理方案形成文件; 2)对组织的特定的活动和任务、产品或服务进行策划,以确定工作目标和指标、资源需求、工作进度、程序和工作指南; 3)健康、安全、环境策划的输出应形成文件,组织应当针对新情况的需求和条件的变化定期对策划形成的文件进行评审和修订。

7.7 HSE 风 险 管 理 审核要点: 1、审核隐患治理项目的管理。 2、审核环保投资项目。 3、是否明确项目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3、是否明确项目的职责、方法和时间表。    4、管理方案应定期实施监测,完成后要验证方案的实施效果,必要时修订管理方案。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6运行控制 组织应根据方针、目标和指标,确定与控制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有关的运行与活动。并针对这些活动制定计划,确保他们在程序规定的条件下运行。建立的程序应符合下列要求: a)对于缺乏程序指导可能导致偏离方针、目标和指标的运行情况,应建立并保持一套以文件支持的程序; b)在程序中对运行标准予以规定。 c)对组织所使用的产品和服务中已标识的危害因素和环境因素,应建立并保持一套管理程序,并将有关要求通报供方。 d)为了从根本上消除并降低风险,应对作业场所、过程、装置、运行程序等建立有效的管理程序。

7.7 HSE 风 险 管 理 审核要点:   1、审核安全、环境核健康的管理是否符合相关的制度要求(重点审核危险作业)。

案例 查作业二区50m 3储罐流程改造《冀东油田动火作业计划书》,动火时间为2003年3月21—25日,计划书中现场动火负责人和现场动火监护人两栏均空项 查2004年4月23日一级用火票没有填写用火的终止时间,查二级用火票一张为2004年6月17日~6月21日,一张为2004年5月10日~5月14日,均超过用火时间。2004年4月17日,4月20日的土方作业票没有生产调度部门,安全部门的审批签字。 在原油卸油台卸油的冀B48630、冀B17653两辆油罐车的2名司机兼卸油员没有危险化学品运输证,车上也没有危险化学品标识牌。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7应急反应计划与响应 a)对活动、产品或服务中那些可预见的突发事件系统地进行评审、分析和记录; b)在设施的设计和安装过程之前,就需要考虑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要求; c)建立、形成文件和完善对潜在突发事件的应急反应计划,并传达到指挥和控制人员、应急服务部门、可能受到影响的员工和承包方、其它可能受到影响的相关方; d)定期进行训练、演习和其它合适的方法来检查完善应急反应计划,评价应急反应计划的效果; e)对应急反应所需的设施定期评价和保养,使之处于完好状态; f)定期评审和修订应急反应计划;应对组织、员工的应急程序和响应措施进行评审,以确定是否需要对应急反应计划进行修订。

7.7 HSE 风 险 管 理 审核要点: 1、应急管理应是否实行分级管理,各级组织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顶案;   1、应急管理应是否实行分级管理,各级组织建立相应的应急指挥系统,制定应急顶案;   2、每一个重大危险设施或装置、要害部位和可能发生环境污染事故的场所部应有相应的现场应急预案;   3、应急预案应考虑各种特殊情况下配备足够的人员和设施(设备、用品)以保证应急预案的顺利实施;   4、对于那些可能造成严重后果的潜在事件,按管理职能和层次分级建立应急反应计划;

4、应急预案的主要内容:  1)应急救援的组织机构和职责;  2)参与事故处置的部门和人员;  3)紧急服务信息,如报警和内外部联络方式等;  4)事故发生后应采取的工艺处理措施;  5)应急救援及控制措施,包括抢险和救护等;  6)有害物料的潜在危险及应采取的应急措施;  7)人员的撤离及危险区隔离计划;

5应急管理部门应对应急预案进行定期的检查,其内容有:在事故期间通信系统是否能正常运行,各种救护设施(用品)是否齐备、有效,撤离步骤是否适宜,事故处置人员能否及时到位等。 6应急管理部门应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 7应急管理部门应在演练后,对应急预案进行评估,找出存在的不足并进行修改。修改后的应急预案应及时通知到相关部门和有关人员。

油田公司应急预案中缺少对应急事件现场周边居民的应急处理内容。公司未组织对应急预案的演练。对公司各单位上报的应急预案无审查记录。

查该厂现场配置的灭火器,其检查卡上无维修和换药时间,无法判定其有效使用时间。在污水处理区一木工房内两具灭火器摆放位置不合适,且有一具是空的。 查该科今年以来组织的六次应急演练记录,演练内容缺乏针对性和实用性,把灭火器使用技能的培训活动也视为一次应急演练。 查应急救援预案,拨打应急组织之一维修大队24小时值班电话8393474,无人接听。

7.7 HSE 风 险 管 理 7.7.8变更管理 组织应当有计划地控制组织内人员、场所、过程和程序等永久性或暂时性的变更,以避免对健康、安全、环境的有害影响。 组织对变更的控制应遵循规定的程序: a)对提议的变更及其实施要明确并形成文件; b)对变更及其实施可能导致的健康、安全、环境风险进行评审和作出记录; c)对认可的变更及其实施程序形成文件; d)提议的变更应当经过授权部门的批准。 以上变更都应在相应的文件中予以明确,并应对各种变更作出相应的规定。

7.7 HSE 风 险 管 理 理解要点: 1、变更包括人员、机构、场所、设施、方案、程序、过程等方面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变化和更改。   1、变更包括人员、机构、场所、设施、方案、程序、过程等方面临时性或永久性的变化和更改。 2、变更可能带来危害因素和风险的变化,变更管理的最终目的是更好的控制健康、安全、环境方面的风险。

8.1 总则 8.2 监视和测量 8.3 不符合的控制 8 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 同创咨询

8.1 总 则 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 证实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 8.1 总 则 8.1 总则 组织应策划并实施以下方面所需的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a) 证实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 b) 确保QHSE管理体系的符合性; c) 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这应包括对统计技术在内的适用方法及其应用程度的确定。

8.1 总 则 理解要点: 1、组织不仅要建立、实施并保持QHSE管理体系,还必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8.1 总 则 理解要点: 1、组织不仅要建立、实施并保持QHSE管理体系,还必须持续改进其有效性。 2、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是组织进行自我完善的重要环节,更是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重要手段。 3、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的对象是体系、过程和产品。 4、采用适当的方法实施监视、测量、分析和改进过程。

8.2 监 视 和 测 量 8.2.1 顾客、员工、社会满意 作为对QHSE管理体系业绩的一种测量。组织应对顾客和其他相关方关于组织是否满足其要求的感受的信息进行监视,并确定获取和利用这种信息的方法。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对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信息进行监视和测量。 2、建立获取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信息的收集渠道、方式。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对顾客和相关方的满意信息进行监视和测量。   2、建立获取顾客和相关方满意信息的收集渠道、方式。   3、对获取的信息进行分析,以评价体系业绩,提供体系改进机会。

8.2 监 视 和 测 量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QHSE管理体系: 8.2 监 视 和 测 量 8.2.2 内部审核 组织应按策划的时间间隔进行内部审核,以确定QHSE管理体系: a)符合策划的安排、本部分的要求以及组织所确定的QHSE管理体系的要求; b)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c)有效地满足了组织的方针和目标; d)符合法律及法规要求。 考虑拟审核的过程、区域的状况和重要性以及以往审核的结果,应对审核方案进行策划。应规定审核的准则、范围、频次和方法。审核员的选择和审核的实施应确保过程的客观性和公正性。 策划和实施审核以及报告结果和保持记录(见4.2.4)的职责和要求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负责受审核区域的管理者应确保及时采取措施,以消除所发现的不合格(不符合)及其原因。跟踪活动应包括对所采取措施的验证和验证结果的报告(见8.5.2)。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是一种对体系的监视和测量方式,是组织体系改进的重要手段。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是一种对体系的监视和测量方式,是组织体系改进的重要手段。 2、内部审核的依据包括:组织的方针目标、管理体系标准、管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要求。 3、组织应进行管理体系内部审核,证实体系运行的符合性和有效性,为体系改进提供机会。

2004年5月10-13日实施的内部审核活动范围不包括工会、企管法规处和综合办。

内部审核与管理评审的区别 QHSE管理体系内部审核 管理评审 目的 确定Q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和得到有效实施和保持 依据 审核准则(Q/SY2.2标准、组织的QHSE管理体系文件、法律法规) 顾客要求、审核结果、持续改进需求 实施者 审核员 最高管理者 方法 根据现场审核的审核发现形成审核报告,并对纠正措施跟踪 通常采用会议形式 结果 得出QHSE管理体系是否符合要求和有效实施与保持的结论,并对不符合项提出纠正措施要求。 对QHSE管理体系改进和资源需求作出决定

8.2 监 视 和 测 量 8.2.3 过程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采用适宜的方法对QHSE管理体系过程进行监视,并在适用时进行测量。这些方法应证实过程实现所策划的结果的能力。当未能达到所策划的结果时,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对QHSE体系过程进行监视,适用时进行测量。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对QHSE体系过程进行监视,适用时进行测量。 2、所采用的过程监视和测量方法应能证实过程实现策划的能力。 3、如过程未能达到策划的结果,应采取适当的纠正和纠正措施,以确保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符合性。

抽查2003年设备大检查情况通报,生产运行处对检查发现的问题的整改情况无跟踪验证记录。

8.2 监 视 和 测 量 8.2.4产品的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对产品的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以验证产品的要求已得到满足。这种监视和测量应依据所策划的安排(见7.1),在产品实现过程的适当阶段进行。 应保持符合接收准则的证据。记录应明确有权放行产品的人员。(见4.2.4) 除非得到有关授权人员的批准,适用时得到顾客的批准,否则在策划的安排已圆满完成之前,不应放行产品和交付服务。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是组织监视和测量的重要过程,它直接关系到组织能否提供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及符合法律法规的产品。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是组织监视和测量的重要过程,它直接关系到组织能否提供顾客和相关方满意及符合法律法规的产品。 2、用于验证与顾客和相关方及法律法规相关的产品是否满足产品要求,不仅指最终产品,也包括采购产品和过程中的产品。

8.2 监 视 和 测 量 8.2.5健康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 组织应建立和保持程序,对可能具有健康安全环境影响的运行与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应包括: a)确定适用于组织所需的定性和定量测量; b)规定监测程序、测量地点和频次; c)主动的绩效测量和被动的绩效测量; d)定期评价对有关法律及法规的遵循情况; e)足够的数据记录和监视与测量结果; f)监视和测量结果与指标发生偏离时采取的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健康环境监视和测量程序。 8.2 监 视 和 测 量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健康环境监视和测量程序。 2、对可能影响健康安全和环境运行和活动的关键特性进行监视和测量。 3、健康安全环境监视和测量内容包括:测量种类、测量项目、地点、频次、方法及记录等 4、定期评价健康安全环境表现对法律法规的遵循情况。 5、当监视和测量结果与指标不符时,采取纠正措施和预防措施。

污水分析项目石油类和硫化物目前使用的不是国家标准,但没有形成企业标准,也没有主管部门准用的证明文件。

“监视和测量”有关条款的作用及相互关系 监 测 过 程 监 测 产品监测-策划(7.1c) 实施(8.2.4) 检查、提高(8.5) 产品实现 过程监测 -策划(8.1c) 实施(8.2.5) 检查、提高(8.2.3) -策划(7.1c) 实施(7.5.1e) 检查、提高(8.2.3) 产品监测-策划(7.1c) 实施(8.2.4) 检查、提高(8.5) 监 测 过 程 监 测 -策划(8.1b) 实施、检查、提高(8.2.3) 健康安全 环境监测 管理过程 监测

8.3 不 符 合 的 控 制 8.3.1不合格品的控制 组织应确保不符合产品要求的产品得到识别和控制,以防止其非预期的使用或交付。不合格品控制以及不合格品处置的有关职责和权限应在形成文件的程序中作出规定。 组织应通过下列一种或几种方法,处置不合格品: a)采取措施,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 b)经有关授权人批准,适用时经顾客批准,让步使用、放行或接收不合格品; c)采取措施,防止其原预期的使用或应用。 在不合格品得到纠正之后应对其再次进行验证,以证实其符合要求。 当在交付或开始使用后发现产品不合格时,组织应采取与不合格的影响或潜在影响的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应保持不合格的性质以及随后所采取的任何措施的记录,包括所批准的让步的记录。

8.3 不 符 合 的 控 制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不合品控制程序,明确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过程及职责和权限。 8.3 不 符 合 的 控 制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不合品控制程序,明确不合格品的识别、标识、隔离、评审和处置过程及职责和权限。 2、采取适宜的方法处置不合品。 3、对纠正后的不合品进行再次验证。 4、针对交付或使用后发现的不合格产品,采取与不合格影响程度相适应的措施。 5、保留对不合格品随后所采取措施的记录。

8.3 不 符 合 的 控 制 8.3. 2事故、未遂事故管理 组织的各级机构应建立事故、未遂事故的管理程序。管理程序包括其报告、调查、采取纠正措施或处理的过程。 组织应明确向执法部门报告事故的程序。由于突发情况或QHSE管理体系的缺陷所引起的事故,负责部门应当进行调查,调查应尽快开始,并要考虑事故现场、人员和环境保护的需要。组织应明确事故处理的工作程序和责任,所采取的措施应与发生QHSE管理体系不符合情况时所采取纠正措施的工作程序相一致。事故调查所确定的责任应与事故的实际和潜在影响的程度相符合。 所有的未遂事故各级组织也应向有关部门报告,调查原因,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8.3 不 符 合 的 控 制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事故管理程序,明确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程序、要求及职责。 8.3 不 符 合 的 控 制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事故管理程序,明确事故的报告、调查、处理程序、要求及职责。 2、明确向执法部门报告事故的程序,按要求向执法部门报告。 3、在发生事故后尽早组织调查,并保护事故现场、人员和环境,事故调查的责任应与事故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4、明确事故处理的工作程序、责任及采取的措施要求。 5、向有关部门报告所有的事故(包括未事故),调查原因并采取相应的纠正措施。 6、建立并保持事故及其调查处理记录。

8.4 数 据 分 析 8.4数据分析 组织应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以证实QHSE管理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并评价在何处可以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这应包括来自监视和测量的结果以及其他有关来源的数据。 数据分析应提供以下有关方面的信息: a)顾客、员工、社会满意(见8.2.1); b)与活动、产品或服务要求的符合性(见7.2.1); c)过程及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d) 供方(承包方)。

8.4 数 据 分 析 理解要点: 1、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证实和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持续改进体系的可能及其有效性。 8.4 数 据 分 析 理解要点: 1、确定、收集和分析适当的数据,证实和体系的适宜性和有效性,评价持续改进体系的可能及其有效性。 2、数据分析应包括以下四方面的信息: ——顾客、员工及社会满意度; ——活动、产品和服务的符合性; ——过程及活动、产品或服务的特性及趋势,包括采取预防措施的机会; ——供方。

8.5 改 进 8.5.1 持续改进 组织应通过利用质量健康安全环境方针和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以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理解要点: 1、持续改进QHSE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2、可利用方针和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实现持续改进。

8.5 改 进 8.5.2 纠正措施 组织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8.5 改 进 8.5.2 纠正措施 组织应采取纠正措施,以消除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再发生。纠正措施应与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评审不符合(包括相关方抱怨); b) 分析不符合的原因; c) 评价防止不符合再次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d)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e)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 f) 评审所采用的纠正措施。

8.5 改 进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纠正措施管理程序。 2、制定和实施纠正措施。 3、所采取的纠正措施应与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纠正和纠正措施的区别 纠正 纠正措施 概念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所采取的措施 为消除已发现的不合格或其他不期望情况的原因所采取的措施 采取时机 凡出现的不合格,均应纠正 凡出现的不合格,是带有普遍性、规律性或重大的,应当采取纠正措施 达到结果 消除已发生不合格的直接后果 消除已发生不合格的原因,防止类似不合格再发生

8.5 改 进 8.5.3 预防措施 组织应确定措施,以消除潜在不符合的原因,防止不符合的发生。预防措施应与潜在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应编制形成文件的程序,以规定以下方面的要求: a) 确定潜在不符合并分析其原因; b) 评价防止不符合发生的措施的需求; c) 确定和实施所需的措施; d) 记录所采取措施的结果(见4.2.4); e) 评审所采取的预防措施。

8.5 改 进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2、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8.5 改 进 理解要点:   1、制定文件化的预防措施管理程序。 2、制定和实施预防措施。 3、所采取的预防措施应与潜在不符合的影响程度相适应。

查2004年1月29日该处检查团对采油集输系统进行为期3天的安全检查,对查出的164个问题下发16份《隐患整改通知单》,但至今无整改情况的反馈信息。 注水生产过程的水质管理,《二季度注入水水质分析一览表》,其中庙一联外输水质的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标准值为≤2.0μm,实测值为21.14μm, 含油量标准值为≤8.0mg/L,实测值为41.31 mg/L;高一联的外输水质的悬浮物颗粒直径中值实测值为126.58μm。

第六章 建立实施QHSE体系的基本过程、关键环节及重点注意事项。

QHSE管理体系建立过程 一 前期准备 八 内部审核 二 培训 九 文件修订 三 初始化评审 十 管理评审 四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一 前期准备    八 内部审核 二 培训      九 文件修订 三 初始化评审   十 管理评审 四 危害因素识别与评价   环境因素识别与评价 五 过程的识别和优化 六 体系设计及体系文件化 七 体系试运行

一 前期准备(1/2) (一)、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 2、任命管理者代表 一 前期准备(1/2) (一)、成立组织机构 1、成立质量健康安全环境管理委员会 2、任命管理者代表 3、成立体系办公室 ,明确各部门单位联络员。

一 前期准备(2/2) (二)、确立工作机制 1、会议制度 (1)贯标工作会议 (2)贯标工作例会 2、工作制度 3、激励机制 同创咨询

二 培训 三个层次: 1、高层领导意识培训 2、贯标骨干专业培训 3、员工普及培训 三个阶段: 1、贯标前培训 2、贯标中培训 二 培训 三个层次: 1、高层领导意识培训 2、贯标骨干专业培训 3、员工普及培训 三个阶段: 1、贯标前培训 2、贯标中培训 3、贯标后培训 同创咨询

六、体系设计体系文件化 职能分配 确定需体系文件清单(制度清单)文件框架; 编制文件

(一)职能分配(1/6) 1、职能分配的目的 (1)明确划分同级部门之间、上下级部门之间的职责; (2)解决管理职能存在矛盾、重复、遗漏的问题; (3)明确关键岗位的职责。

(一)职能分配(2/6) 2、职能分配的输入 (1)初始评审中进行的管理部门职责履行 情况的调研结果、过程识别优化结果; (2)初始评审中进行的制度清理的结果; (3)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

(一)职能分配(3/6) 3、职能分配的输出 (1)职能分配表 (2)职能分配说明

(一)职能分配(4/6) 4、职能分配的程序 (1)体系建立的组织部门制定职能分配草案; (2)各个相关管理部门审查提出修改意见; (3)组织职能分配方案讨论会; (4)经理办公会议审议通过。

(一)职能分配(5/6) 5、职能分配的相关注意事项 (1)高层领导要积极介入; (2)各个相关管理部门积极参与; (3)多次组织职能分配方案征求意见; (4)防止关键管理活动未纳入体系; (5)与上级部门下发的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相结合。

(一)职能分配(6/6) 5、职能分配表的结构 (1)标准的要求 (2)管理过程识别结果 (3)职能分配结果

开展职能分配表案例 序号 一级要求 二级要求 三级要求 过程 总 经 办 开 发 部 技 术 计 划 财 务 人 事 3 6资源管理 6.1资源提供 △ 6.2人力资源 6.2.1总则 6.2.2能力、意识和培训 培训(计划、实施、检查) 人员调配 业绩考核 ○ 6.3基础设施 识别需求、改进 6.4工作环境

(二)文 件 结 构 1、管理手册 2、程序文件 3、作业文件 a) 管理作业指导书 b) 操作作业指导书 4、 记录

文件体系的结构 QHSE 管理手册 程序文件 作业文件 记录

文件编写的注意事项 文件编写一定要按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分配到各主管部门编写,切勿由体系办代劳; 文件编写要把可操作性放在首位,同时关注文件之间的协调性、唯一性、系统性。 文件编写要充分考虑过去已有的文件、成功的做法及原体系文件存在的缺陷;

文件编写的编写的程序 由体系办根据过程识别和优化的结果确定需编制的体系文件清单及文件的框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确定各部门应承担的文件编制任务; 各部门编制文件,并组织相关部门进行文件会审; 上报体系管理部门对文件格式、内容进行再次把关,尤其注意文件的横纵向接口是否协调。

(四) 编 制 记 录 设定固定表格的记录,如产品检测记录、动火票、环境检测记录等。 2、非规范性的记录 1、规范性的记录 设定固定表格的记录,如产品检测记录、动火票、环境检测记录等。 2、非规范性的记录 会议纪要、工作计划、工作总结、工作笔记等。

七、体系试运行 时机:在文件发布后一个月时 这一个月时间主要抓好文件培训工作,文件培训依然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由各部门负责进行。 同时各部门在体系试运行期间还应做好文件存在问题的信息收集工作。

八、内部审核 时机:在体系试运行一个月后进行; 目的:向全体员工灌输严格按体系文件办事的意识;     通过体系审核再一次收集体系文件存在问题的信息,为体系文件修订提供充分的信息。

九、文件修订 根据各专业主管部门、内部审核所收集到的文件修订的信息组织文件的修订。

领导在体系建立过程中的作用             一、提高认识 二、提供资源 三、积极参与 四、以身作则 五、参与评审

一、提 高 认 识 1、建立QHSE管理体系是一项巨大的系统工程,它可能涉及到岗位的调整,涉及到企业管理体系的变化。

一、提 高 认 识 人人 事事 时时 处处 安全是由于人的行为安全, 安全结果是保证人的安全。 每一项工作都会有安全问题, 每一个环节都应有安全措施。 事事 没有安全保证,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安全事故, 建立安全体系,才有可能避免重大事故的发生。 时时 没有绝对安全的环境, 只有相对可靠的措施。 处处

一、提 高 认 识 3、建立QHSE管理体系是建章立制的一种手段。 4、建立QHSE管理体系是提供了一次改进管理的机会,明确管理程序。

一、提 高 认 识 5、建立QHSE管理体系是中油股份公司强制性的要求,所属地区分公司在2005年之前必须建立QHSE管理体系。

二、提 供 资 源 2、提供体系建立需要的资金,如购置办公设备,印刷贯标培训资料和体系文件,以及体系运作费用; 3、提供人力资源。 1、提供用于安全隐患和环境因素的治理的资金,改善我们的绩效; 2、提供体系建立需要的资金,如购置办公设备,印刷贯标培训资料和体系文件,以及体系运作费用; 3、提供人力资源。

三、积 极 参 与 2、公司各级领导把建立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之一,纳入日常管理工作。 1、各级领导要积极参与各项活动。 2、公司各级领导把建立体系作为一项重要工作之一,纳入日常管理工作。 3、公司各级管理部门把建立体系作为部门一项重要工作之一,使QHSE管理工作与部门专业管理活动紧密结合。

四、以 身 作 则 2、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执行体系文件。 3、各级领导要正确对待体系的运行。 1、要把自己的工作与QHSE管理体系相结合。 2、要以身作则,带头学习和执行体系文件。 3、各级领导要正确对待体系的运行。 4、在各种场合做好QHSE管理体系宣传工作。

五、参 与 评 审 2、按要求定期开展体系的评审工作,总结一阶段体系运行的效果,提出体系改进和完善的建议,努力实现QHSE目标。

体系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2、建立HSE管理体系要结合实际,突出企业的管理特点和管理风格。

体系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4、力求QHSE体系文件的结构、数量、内容力求简洁、明确、实用,符合销售系统的管理特点。

体系建立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 5、关注以下关键过程: (1)成立体系办公室。 (2)HSE方针目标的制定。 (3)利用职能分配确定管理部门及岗位的职责和权限。 (4)以两条主线作为体系建立的指导思想。 (5)建立体系的三个监控机制。 (6)开展管理评审。

感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