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食管静脉曲张 (Esophageal varices)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 病因及发病机制  实验室及其他检查. 病因 上胃肠道疾病 门脉高压引起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上胃肠道邻近器官或组织的疾病 全身性疾病.
Advertisements

第九章 各种标本采集法. 学习目标  1 、概述标本采集的原则  2 、说出各种标本采集的方法及注意事项  3 、能正确完成各种标本的采集.
竹南海濱沙地植物的介紹 苗栗縣竹興國小 李秋蜚. 海濱沙地的環境概況 1. 夏季烈日曝曬極乾旱,冬季寒冷 的東北季風極強勁 。 2. 海風吹拂鹽分高 。 3. 貧瘠 、 水分少 。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第六章 呼吸 第 一 节 肺的通气 莲山中学甘春华制作. 呼吸系统 呼吸系统 的 组 成 呼吸道: 肺: 鼻腔咽 喉气管支气管 气体交换的场所 呼吸运动: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空气的作用 肺的通气: 由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包括呼气 和吸气两个过程 肺与外界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 呼吸运动的结果,实现了肺的通气.
第十三节 进食梗噎、疼痛、吞咽困难 郑祖平. 一、概述 进食梗噎、疼痛,吞咽困难是一组常见消 化系统临床症状。食物从口腔至胃的运送 过程中,受到阻碍的一种症状,表现为在 进食后即刻或 8 ~ 10 秒钟内,在咽部、胸骨 后或剑突后的黏着、停滞感,吞咽时疼痛, 严重时甚至不能咽下食物。对于口腔、咽 喉部和食管病变的定位诊断有重要意义。
消化系统的 X 线诊断 (Digestive system) 第二军医大学长海医院放射科 王 飞.
消化系统和呼吸系统 的发生 第 23 章. 内胚层 → 原始消化管 前肠 → 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上 段、肝、胆、胰、呼吸系统 ( 喉以下 ) 前肠 → 咽、食管、胃、十二指肠上 段、肝、胆、胰、呼吸系统 ( 喉以下 ) 中肠 → 十二指肠中段-横结肠右 2/3 段 中肠 → 十二指肠中段-横结肠右.
任务三 穿刺术. 兽医基础 穿 刺 术穿 刺 术 一、胸膜穿刺术胸膜穿刺术 二、腹腔穿刺术腹腔穿刺术 三、瘤胃穿刺术瘤胃穿刺术 四、瓣胃穿刺术瓣胃穿刺术 五、肠管穿刺术肠管穿刺术 六、膀胱穿刺术膀胱穿刺术.
食管癌 Esophageal Cancer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粘膜上 皮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 30 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 管癌的高发区之一,每年平均 病死约 15 万人。 食管癌是发生于食管粘膜上 皮的恶性肿瘤。全世界每年约 30 万人死于食管癌。我国是食 管癌的高发区之一,每年平均 病死约.
第二节 排便护理. (一)正常粪便的观察 1. 量与次数 排便是人体基本生理需要,每日排便量与食 物 的种类、数量及消化器官的功能有关。一般成人每日排便 1 ~ 2 次(婴幼儿 3 ~ 5 次),平均量 100 ~ 300g 。 2. 形状与颜色 正常粪便柔软成形,呈黄褐色,婴儿的粪 便呈黄色或金黄色。粪便的颜色也因摄入的食物和药物.
闽医堂 名流之家 三 伏 灸 传承 传统 传神 传播 闽医堂名流之家推拿中心.
<针刀微创技术>系列专题讲座—— 针刀微创技术在治疗脂肪瘤的临床应用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疾患的X线诊断 北京协和医院放射科.
第 3 节 雾化吸入疗法.
第十三章 外科病证护理.
6. 容积和容积单位.
影响药物吸收的生理因素.
第四节 眼睛和眼镜.
第四單元 天氣與生活 4-1 觀測天氣.
留置囊性尿管操作中常见 护理问题及对策.
盲杖与盲杖技巧.
《成人健康护理学》的 教学组织与实施 何平先.
食管癌患者的护理.
第四节 浅表淋巴结.
淋巴结转移癌 制作:刘重次 钱丽娟.
(carcinoma of the breast)
消化系统疾病 第四节 肝硬化.
胃肠道钡餐检查的操作规范.
教学目标: ★ 掌握小儿急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临床表现、急救护理; ★ 熟悉其常见原因和健康指导。.
危害辨識、分析講解及實作演練.
Welcome.
生物科專題研習 甚麼環境因素會影響麵包發霉的速度? 組員名單﹕3E 潘蘭平、潘淑儀.
大 纲 要 求 了解体循环静脉的特点 了解上腔静脉的主要属支及汇集范围; 掌握上肢、下肢浅静脉的名称和汇入部位
复 习 纲 要.
气 管、支 气 管 异 物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耳鼻咽喉科医院 雷文斌.
动画分镜头技巧 梁思平.
第五节 洗胃术.
实验二、灯的使用、玻璃管加工和塞子钻孔.
教学目标: 气管、食管应用解剖及生理 气管、食管异物 掌握:气管、食管解剖特点及异物易停留的部位; 熟悉:气管、食管异物的临床表现;
五味子 【来源】 木兰科植物五味子、华中五味子的成熟果实。药材习称“北五味子”、“南五味子”.
消化功能调节药.
第八章 第三节 女性生殖系统 六、女性生殖系统肿瘤和肿瘤样病变 (一)子宫平滑肌瘤的MRI表现
消化道出血 诊断学症状学.
Diseases of cardiovascular system
导入新课 由于几何光学仪器都是人眼功能的扩展,为了深入了解各类光学仪器,有必要从几何光学的角度了解人眼的构造。
导尿术.
第一節 液壓泵的種類、構造及應用 一、液壓泵的基本原理 先在吸入口形成一低於大氣壓力的真空部,由於液壓貯液箱為開放式與大氣相通,因此與液壓泵的吸入口造成壓力差,利用此一壓力差將液壓油送入液壓泵內,並藉液壓泵的機械作用而產生高壓的液壓油,從排出口送至液壓管路中。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方 法 检查方法: 循腔进镜 动作轻柔 避免暴力 仔细观察 不留盲区 必要时活检。.
二、 静 脉 引流作用 1、分浅深二种, 浅静脉—皮下静脉不与动脉伴行—临床应用、 深静脉——与动脉伴行,名称相同 2、静脉间吻合丰富 3、有静脉瓣—防止血液逆流—机能不全时、、 4、为属支,由细变粗,管壁薄,管腔大,弹性小,压力低, 5、几种特殊结构的静脉:硬脑膜(静脉)窦,板障静脉,骨松质—是巨大的血库。
上消化道出血 Upper Gastrointestinal Hemorrhage
第四十二章:门静脉高压症 门脉高压症四个重要的交通支*** 胃底、食道下段交通支:胃冠状静脉、食道下端、奇静脉与上腔静脉相通;
第四节 肿瘤对机体的影响 1. 良性肿瘤 (1) 局部压迫和阻塞:消化道、肺、脑 (2) 继发改变:溃疡、出血、感染 (3) 分泌激素:
循环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新生儿与新生儿疾病 Newborn and Neonatal Disease
胸、上腹部和盆腔CT图谱 影像圆 gcy88gcy.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廣翅蠟蟬.
第一节 肺通气 Pulmonary Ventilation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呼吸系统 Respiratory system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利用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曾品方老師
教育部增置國小圖書教師輔導與教育訓練計畫 圖書資訊教育教學綱要及教學設計小組 設計者:臺北市萬興國小 曾品方老師
间变性室管膜瘤的影像诊断及鉴别诊断 李秀梅 A.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4.食管静脉曲张 (Esophageal varices) 【分类及病理】 (1)上行性:主要由门静脉高压引起,最多 见; 门静脉阻塞 胃冠状静脉、脾静脉 胃短静脉 食管下段粘膜下及周围静脉 奇静脉 上腔静脉

奇静脉 胃冠状静脉 门静脉 脾静脉 肠系膜上静脉

侧支循环的建立和开放 食管和胃底静脉曲张 导致 消化不良、上消化道出血 食管静脉曲张

早期无任何症状,后期由于黏膜面发生溃疡或糜烂导致呕血,或柏油样大便。 (2)下行性:主要由腔静脉综合症引 起。 上腔静脉或甲状腺下静脉阻塞 食管上段静脉回流受阻 瘀血 【临床表现】 早期无任何症状,后期由于黏膜面发生溃疡或糜烂导致呕血,或柏油样大便。

检查注意事项 【X线】 (1)吞服小口中等稠度的钡剂; (2)作Valsalva呼吸; (3)宜取卧位; (4)低张造影; (5)抓住头一、二口钡观察; (6)不同角度、不同充盈度、不同呼吸相观 察。

典型X线征象 (1)早期:局限于食管下段,可见颗粒状小结节状充盈缺损,食管边缘有多发性小凹陷,呈锯齿状; (2)中期:累及食管中段,黏膜皱襞消失,显示串珠状或蚯蚓状充盈缺损食管收缩欠佳,排空延迟;

(3)晚期:累及食管中上段,显示 大小形态不一的圆形环状充盈缺损,呈 曲链状或蛇皮状影像,食管收缩性较差; (4)胃底静脉曲张时,胃底及贲门附近显示圆形、椭圆形或分叶状的充盈缺损,边缘光滑。 (5)下行性静脉曲张时,表现与上行性食管静脉曲张相同,但病变开始于食管上段。

轻度食道静脉曲张

中度食道静脉曲张

重 度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重 度 食 管 静 脉 曲 张

食道胃底静脉曲张

食管静脉曲张与食管肌张力的关系(A、B 舒张状态 C 收缩状态)

5.食管裂孔疝(Hiatus hernia) 食管裂孔周围有可滑动的结缔组织, 易发生裂孔疝。 【分类】 (1)可回复性(滑动性)裂孔疝 (2)不可回复性裂孔疝 ①短食管型 ②食管旁型 ③混合型

胃 正常胃、食管和膈 滑动型裂孔疝 食管 膈肌 混合型裂孔疝 食管旁裂孔疝

【病理病因】 除发生在幼儿的先天性短食管伴 胸腔胃之外,大多数食管裂孔疝是后天性 的。发病原因可为: (1)膈食管膜松弛; (2)食管裂孔扩大; (3)食管绝对或相对缩短; (4)腹内压增加;

(5)His角增大。发生胃食管返流,可促成食管裂孔疝,后者又易并发消化性食管炎,有时可见“交界性溃疡”(或称边缘性溃疡)。

【临床表现】 主要由于胃内容物返流刺激或腐蚀食管引起,胸骨后或上腹不适感,灼热感及疼痛,可以放射至背部、季肋区及肩部等,常出现在饱食之后,可以很像心绞痛。食管返流及呕吐的出现与体位有关。

①仰卧头低足高位,服多量的钡剂使胃充盈,从右前斜位转向左前斜位,嘱病人深吸气或直腿抬高或上腹加压; 【 X线】 (1)检查方法 ①仰卧头低足高位,服多量的钡剂使胃充盈,从右前斜位转向左前斜位,嘱病人深吸气或直腿抬高或上腹加压; ②以Müller手法比较有效(呼气后关闭声门,再用力吸气增加胸内负压)。 ③病人喝水入胃,与钡剂相混合,然后挤压腹部 。

(2)直接征象 ①部分胃底位于膈上 膈上出现一钡剂充盈的囊状影,大多数由扩大的胃食管前庭和部分胃底组成,少数为部分胃底通过扩大的膈食管裂孔进入膈上,而贲门仍在膈下,即食管旁型,小者只有2—3cm,大者十余厘米,边缘光滑或毛糙不整。

②膈上出现胃黏膜 注意与食管黏膜区别,当膈裂孔较小或闭拢时,膈上胃黏膜纹可表现为扇形或蕈样充盈缺损。

③ “三环”症 “A” 环:疝囊的上界有时与管状食管之间有一收缩环,为上升且收缩的LES所形成。钡剂充盈时较浅或消失,钡剂通过后显示为长>2cm的环状收缩或空虚段。

滑动性食管裂孔疝 (“A”环)

“ B”环:食管裂孔疝时胃食管前庭段上升,其上皮交接处黏膜层与肌层附着较紧, 限制了该段管腔的舒张,在疝囊的侧壁上显示对称性或单侧性的切迹。

“ B”环 浅可1-2mm,深可约0.5cm,此时疝囊呈“葫芦状”。“B”环可出现于扩大的疝囊上,也可以出现于无明显疝囊而上移的管状管壁上。 “A”环和“B” 环同时出现时相距2-3cm。

下环:疝囊的下界由于食管裂孔的限制而形成环状缩窄称下环,此环在充盈舒张状态下显示宽度常超过2cm。

【并发症】 (1)消化性食管炎:早期表现为食管下段 痉挛,晚期主要表现为疤痕收缩,并 可引起憩室。 (2)边缘性溃疡:在疝囊上2cm段的食 管并发的溃疡。疝囊上方约1-2cm有 食管痉挛、龛影,黏膜肿胀纠集, 鳞状上皮者较小,柱状上皮者较大

短食管型不可回复性食管裂孔疝 (显示疝囊和“A”环,后者上内后 见一憩室,其大小可以变化)

【鉴别诊断】 (1)食管膈壶腹(ampullae) 膈上4—5cm,边缘光滑上方食管蠕动的到达而变小,缩小排空后出现纤细平行的黏膜纹。 (2)膈上食管憩室 囊腔呈圆形,有一狭颈与食管相连,憩室腔内有黏膜,食管功能正常。 (3)胃黏膜逆行脱垂入食管

滑动型 食道裂孔疝

短食管性 食道裂孔疝

食道旁疝

食道旁疝 憩室

混合型较固定的食道裂孔疝

7. 食管异物(Foreign bodies) 【原因】 【病理】 儿童常为误咽口中的硬币、别针和小玩具;成人多为食物中的鱼刺、碎骨、假牙等。 【病理】 异物多停留在食管的生理性狭窄处,以食管入口处最多见,主动脉弓和左主支气管压迹处次之。异物嵌顿处,充血、水肿

甚至溃疡穿孔,并可引起食管周围炎、纵隔炎、纵隔脓肿,殃及大血管可致大出血,后果严重。 【临床表现】 一般有明显的异物咽入史,常见症状为异物梗阻感,吞咽困难和疼痛,当发生食管穿孔时,表现不一。

透视或摄片即能显示异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扁平异物常呈冠状位,侧位呈扁平条状。 【 X线】 (1)不透光(radiopaque)异物 透视或摄片即能显示异物的形状、大小和位置。扁平异物常呈冠状位,侧位呈扁平条状。 (2)透光(radiolucency)异物 ①钡剂分流或偏流,并可显示充 盈缺损 ②钡剂不同程度受阻 ③钡剂附着在异物上 正常人食管所

④钡棉钩挂现象 细小的刺状异物,一 般钡餐检查时不易发现,可吞吃棉钡,但需谨慎应用。 附着的钡剂往返吞咽后能自行排出, 如有异物,造影剂涂布后,经多次 吞咽常不排出; ④钡棉钩挂现象 细小的刺状异物,一 般钡餐检查时不易发现,可吞吃棉钡,但需谨慎应用。 【鉴别诊断】 异物通过后的黏膜损伤,也易停留钡剂,不能肯定时用食管镜检查。

8.食管憩室(Diverticulum) (1)按发生部位:①咽食管憩室 ② 食管中段憩室 ③膈上食管憩室 【概念 】食管局部较固定的向食管外膨出 的病变。 【分类】 (1)按发生部位:①咽食管憩室 ② 食管中段憩室 ③膈上食管憩室 (2)按发生机理:①牵引性 ②内压性 (膨出性) ③混合性 (3)按憩室结构:①真性憩室:有管壁的全层 ②假性憩室:憩室壁缺少肌层。

【发病机理】 (1)内压性憩室 又称假性憩室,多在咽食管和膈上段,男性多见,一般都在40岁以上,由于下咽部与食管交界处的先天性生理薄弱加上后天性的某些因素导致局部管壁从薄弱区凸出而形成憩室,其中以后壁处比较常见,如Zenker憩室。 发生在食管下1/3段(膈上5-6cm)者称膈上食管憩室,多伴有贲门痉挛或下段食管纤维变性,多数人认为是内压性憩室。

此外,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 引起主动脉伸展,食管随之向后移 位,若食管前壁与周围组织粘连也 可引起牵引性憩室。 (2)牵引性憩室 一般为真性憩室。 最多者,多见于40岁以 上者,多发生与正对气管分叉平面的食管前壁或侧壁,绝大多数是气管结核性淋巴结炎引起周围疤痕粘连的后果,一般不超过2cm。 此外,由于高血压或动脉硬化 引起主动脉伸展,食管随之向后移 位,若食管前壁与周围组织粘连也 可引起牵引性憩室。

(3)混合性憩室 由食管周围炎性瘢 痕的牵引,加上吞咽或其他病理 原因使食管内压增高,双重因素 作用于食管所致,实质上是食管 憩室的晚期。 (4)功能性憩室 为暂时性多发性囊 状扩张,又称暂时性憩室或假憩 室,可能是由于食管N支配失调 所致。

(1)牵引性憩室 :多较小,为三角形 或幕状。 【临床表现】 取决于憩室的部位及有无并发症,常见症状为局部有异物感,吞咽梗阻或不净感,并发憩室炎时往往梗阻感加重并常有胸背部不适或疼痛。 【 X线】 不同类型的憩室有不同的X线表现。 (1)牵引性憩室 :多较小,为三角形 或幕状。

(2)牵引内压性憩室(混合性):可为 囊状、幕状。 (3)内压性憩室:圆形或椭圆形、囊袋 状,较大,可达10cm。 (2)牵引内压性憩室(混合性):可为 囊状、幕状。 (3)内压性憩室:圆形或椭圆形、囊袋 状,较大,可达10cm。 (4)功能性憩室:多见于主动脉弓以下 的食管。 【鉴别诊断】 (1)食管溃疡:多在食管的下段,多为不规则的卵圆形,常有黏膜聚集。 (2)食管裂孔疝:疝囊常与胃的黏膜相 连。

牵引性憩室

牵引性憩室

牵引内压性憩室

Zenker憩室

4.先天性食管闭锁(P411) (congenital esophageal atresia) 【病理改变】 胚胎早期气管与食管发生于原始前肠,二者共分一管(前肠),以后分开,各自由实性索状结构变为中空性结构。

食管闭锁分为五型: Ⅰ型:食管上下端各呈盲束、中间缺少或纤 维组织相连、无食管气管瘘。 Ⅱ型:食管上段与气管相通,下段为盲端。 Ⅲ型:食管上段为盲端,下段与气管相通, 占85%以上。

Ⅳ型:食管上、下段各分别与气管相通。 Ⅴ型:食管正常,但伴有食管气管瘘。

【临床表现】 出生后第一天喂奶,新生儿即发生呕吐,引起咳呛、并发肺炎、紫绀。此后很快发生脱水。 【X线表现】 (1)透视或平片表现: ①如果腹部无气体,则为食管闭锁的特征(Ⅰ、Ⅱ型);

②如食管与气管相通,示胃肠道内多量积气(Ⅲ、Ⅳ、Ⅴ型);如下段食管与气管相通,可示食管充气,呈“铅笔”状透亮影自气管分叉处向下直达胃内(Ⅲ型)。 ③如果新儿发生肺炎合并肺不张,特别是右上叶肺不张,多为Ⅲ型食管闭锁。

(2)造影表现: 不用钡剂,一般用水溶性碘水造 影或碘油造影剂1-2ml即可,如果为Ⅰ型或Ⅲ型,造影剂单纯充盈盲端(如何鉴别是Ⅰ型还是Ⅲ型?); 如果系Ⅱ、Ⅳ、Ⅴ型则造影剂通过食管进入支气管及肺内,证明有瘘管的存在。

食管闭锁合并食管气管瘘(Ⅲ型,正位) 食管上段为盲端,下段上端与气管相连有瘘管形成,可见钡剂呛入气管后又由瘘管进入食管下段和胃内。

先天性食管闭锁 (从导管注入40%碘化油,显示食管闭锁。 A正位 B侧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