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5 章 消化腺 Digestive gland
概述 消化腺(digestive gland) 由大消化腺即三大唾液腺、胰腺、肝脏和分布于消化管壁内的许多小消化腺组成; 大消化腺:实质性脏器,外有被膜, 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形成间隔; 小消化腺:如小唾液腺、食管腺、胃 腺、肠腺等,位于消化管内。
功 能 其分泌物经导管排入消化管,对食物行使化学消化作用。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各一对,分泌唾液,导管开口于口腔。 大唾液腺 腮腺、下颌下腺、舌下腺各一对,分泌唾液,导管开口于口腔。 唾 液: 70%由下颌下腺分泌,25%由腮腺分泌,5%由舌下腺分泌。 含水、唾液淀粉酶、粘液、溶菌酶、干扰素、sIgA等。
复管泡状腺,外有结缔组织被膜,血管、淋巴 管和神经伴随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体分成 若干小叶。 大唾液腺 结 构 复管泡状腺,外有结缔组织被膜,血管、淋巴 管和神经伴随结缔组织伸入腺内,将腺体分成 若干小叶。 腺泡为管状或管泡状,腺泡与基膜之间有肌上 皮细胞; 腺泡分浆液性、粘液性和混合性三类。
图1 唾液腺腺泡和导管结构模式图
导管:上皮性管状系统,反复分支, 包括: 闰管 纹状管 小叶间导管 总导管
闰管: 直接与腺泡相连; 管径最细、管壁最薄; 单层扁平或单层立方上皮。
纹状管: 分泌管,与闰管相连; 单层高柱状上皮,细胞基部有纵纹,胞质嗜酸性,核位于顶部; 转运水、吸钠排钾,调节唾液量和电解质含量。
小叶间导管和总导管: 位于小叶间结缔组织内,管壁为单层柱状上 皮,后移行为假复层柱状上皮; 近口腔开口处逐渐变为复层扁平上皮与口腔 粘膜相连续。
以粘液为主 含唾液淀粉酶和粘液 含大量唾液淀粉酶 分泌物 无闰管,纹状管短 闰管短,纹状管发达 闰管长,纹状管短 导管 混合性腺,粘液性腺泡多 混合性腺,浆液性腺泡多 纯浆液性腺 腺泡 舌下腺 下颌下腺 腮腺
胰 腺 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将胰腺分成许多小叶,实质包括以下两部分: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经导管排入12指肠,消化食物; 胰 腺 表面有结缔组织被膜,伸入实质将胰腺分成许多小叶,实质包括以下两部分: 外分泌部:分泌胰液经导管排入12指肠,消化食物; 内分泌部:即胰岛,分泌激素经毛细血管,运送到血循环,调节糖类代谢。
图3 胰腺外分泌部光镜像
浆液性复管泡状腺,每个腺泡含40~50个浆液性腺细胞; 胰腺 外分泌部 浆液性复管泡状腺,每个腺泡含40~50个浆液性腺细胞; 无肌上皮细胞; 含泡心细胞: 腺泡腔内体积小、着色浅的扁平或立方细胞,是伸入腺泡腔内的闰管上皮细胞。 图3 图4
图4 胰腺腺泡模式图示泡心细胞与闰管
分为以下几段: 闰管、小叶内导管、小叶间导管、主导管 特点: 闰管长,无纹状管; 主导管为单层高柱状上皮,可见杯状细胞。
成人每天分泌1500~3000ml,碱性液体,含多种消化酶和电解质,是重要的消化液。
内分泌部 胰岛散在于胰腺腺泡之间,大小不等,胰尾部较多。 由内分泌细胞组成,细胞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无导管。
组成细胞 内分泌部 A细胞:20%,体积大,分泌胰高血糖素 促进糖原分解、抑制糖原合成,血糖 B细胞:70%,分泌胰岛素 促进细胞吸收葡萄糖,作为能量来源,促进 肝细胞合成糖原,血糖 D细胞:5%,分泌生长抑素(抑生长素) 直接作用于A、B、PP细胞,抑制细胞的分泌 PP细胞:数量少,分泌胰多肽,抑制胃肠运动、胰液 分泌、胆囊收缩。
图6 胰腺内分泌部模式图(根据Mallory染色绘制) 外分泌部 D细胞 A细胞 B细胞 外分泌部 图6 胰腺内分泌部模式图(根据Mallory染色绘制)
肝 人体内最大的腺体,不形成腺泡, 功能: 分泌胆汁排入十二指肠,参与脂类的消化; 合成蛋白质及多类物质分泌入血; 参与糖类、脂类、激素、药物的代谢; 造血潜能; 有一定的免疫功能。
猪肝 人肝 图7 肝小叶光镜像
肝的基本结构与功能单位,成人约有50~100万肝小叶。 特点 中央静脉 肝板
由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走行的肝板和肝血窦及窦周隙、胆小管组成。 肝小叶 多面棱柱体,长约2mm,宽约1mm, 由中央静脉、周围呈放射状走行的肝板和肝血窦及窦周隙、胆小管组成。 定 义 肝细胞 肝血窦 窦周隙 胆小管 图9
肝板 肝细胞单层排列成凹凸不平的板状,相邻肝板可分支吻合成网,之间有肝血窦; 在切片中肝板呈条索状,称肝索; 在肝小叶周边的肝板肝细胞小、强嗜酸性,称界板。
肝细胞 肝小叶 多面体形,d:15~30μm, 核大、圆,居中,可见双核, 核仁明显,多倍体核多见; 胞质嗜酸性,含嗜碱性团块, 电镜下细胞器丰富; 具有多种功能面: 血窦面、胆小管面、肝细胞 连接面。
肝细胞电镜
肝细胞电镜 合成多种血浆蛋白,白蛋白、纤维蛋白、凝血酶原、脂蛋白、载体蛋白、补体等; 线立体 粗面内质网: 滑面内质网:有多种酶系:氧化还原酶、水解酶、合成酶、转移酶等; 高尔基复合体: 参与蛋白质的加工、胆汁的分泌; 溶酶体:解毒 微体:消除过氧化氢对细胞的损害; 内含物:糖原、脂滴、色素 参与胆汁合成;脂 类、胆红素代谢; 激素灭活; 有机物的生物转化; 解毒作用。
图11 肝小叶内细胞关系示意图
中央静脉 肝小叶中央,由内皮细胞和少量结缔组织构成,无平滑肌,管壁不完整,有肝血窦的开口。
肝血窦 位于肝板之间,腔大而不规则,相互连接成网; 窦壁由内皮细胞围成,窦腔有肝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肝巨噬细胞
内皮细胞 扁薄,细胞之间有0.1~0.5um的腔隙,细胞上有窗孔,孔上无孔隔,胞质内含微吞饮小泡,内皮外无基膜,仅见少量网状纤维; 通透性好,除血细胞和乳糜微粒外,血浆的各种成分均可自由出入,有利于物质交换;
肝巨噬细胞:Kupffer cell 细胞大而不规则,细胞表面有皱褶和微绒毛,胞质内有溶酶体、吞噬体、吞饮泡; 具有吞噬能力,可清除抗原异物、衰老的血细胞、监视、抑制和杀伤肿瘤细胞等作用。
图13 小鼠肝细胞与肝巨噬细胞(台盼蓝注射)
图12 肝血窦与肝巨噬细胞电镜像
窦周隙 肝血窦内皮与肝板之间的间隙,称Disse隙,宽0.4um,内有血浆、肝细胞的微绒毛、少量的网状纤维和贮脂细胞。
贮脂细胞 形态不规则,有突起,附于内皮细胞基底面和肝细胞表面,细胞内含大小不等的脂滴; 摄取、贮存维生素A,产生网状纤维和基质; 病理条件下,转化为成纤维细胞,导致肝硬化。
图15 肝贮脂细胞电镜像
胆小管 相邻肝细胞膜局部凹陷形成,相 互连接成网,d:0.5~1.0um; 腔面有肝细胞的微绒毛、近胆小 管的肝细胞膜形成紧密连接、中 间连接、桥粒等; 封闭胆小管周围的细胞间隙防止 胆汁外溢。
胆汁排出途径: 在肝小叶内:胆汁从中央——周边,汇入赫令管; 在门管区,汇入小叶间胆管; 在肝门,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胆汁排出途径: 在肝小叶内:胆汁从中央——周边,汇入赫令管; 在门管区,汇入小叶间胆管; 在肝门,形成左右肝管出肝。 胆小管 小叶间胆管 右肝管 左肝管 总肝管 胆囊管 总胆管 胆囊
门管区 相邻肝小叶之间呈三角形或椭圆形的结缔组织小区,内有门三联管: 小叶间动脉——肝动脉分支 小叶间静脉——门静脉分支 小叶间胆管——肝管分支 非门管区的小叶间结缔组织中有小叶下静脉,为肝静脉分支。
图18 肝门管区模式图
图19 肝门管区光镜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