鄭愁予 詩歌賞析 〈偈〉、〈牧羊女〉、〈賦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十一週:人我相通(一): 〈寒色〉等 By 洪群翔 UGE11B1BA001 中文閱讀與寫作(一) UGE11B1BA001中文閱讀與寫作(一)
Advertisements

〈媽媽的手〉 國二甲 蔡于均. 一.題旨 作者寫本文時,已身為人母,深深體會 到一個母親持家的辛勞,自然想起 了母親,以「媽媽的手」為題,歌 頌中國傳統婦女堅忍耐勞的美德, 並表達對母親的懷念。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 ,晴. 第五課 我在臺東,心情,晴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溫士凱 至臺東旅遊的美 好經歷、心情 緊扣主題,前 後呼應 ★文意: 我:人(記敘立場:第一人稱) 臺東:地 晴:一語雙關,同時指天氣與心情。
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 学习目标(一) 1. 了解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的自然环境特点。 2. 记住撒哈拉以南的非 洲独特的人文特点。
教學單元:嬉遊記 活動主題:西遊記 - 三借芭蕉扇 低年級語文領域成員: 蔡妮君、劉盈秀、林嘉璇、郭惠玟、施乃菁、廖丸毅、李思韻.
组长:肖志远 组员:王嘉乐 翁家程 冯乐微 陶天皓 赵泽昊 “读书有味”主题阅读 阅读书目: 《西游记》 研究主题: 孙悟空的性格特点.
第四課 夏 夜. 第四課 夏 夜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楊喚 新詩 ( 童詩 ) 寫夏夜的寧 靜、溫馨 以擬人手法 描寫夏夜的 景致 季節+時間 寫夏夜的美麗 與豐富。
团队指导老师:李春虎 团队核心:黄跃民 团队成员:廖育人 朱蒙 郁倩.  姓名:黄跃民  专业:印度尼西亚语  学历:研究生  学位:博士  主要承担课程:高级印 尼语,印尼语泛读,印 尼文化  姓名:郁倩  专业:印度尼西亚语  学历:本科  学位:学士  主要承担课程:基础印.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第五課 不要怕失敗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林良 說明失敗雖然痛苦, 卻能累積經驗、增長 智慧,邁向成功 藉生活中的 小事件說明 道理 ★補充: *失敗: 女兒:成績考壞 作者:第一天教書慘痛的經驗 *生活中的小事件:考試欠佳.
第四課 負 荷. 第四課 負 荷 作者詩體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吳晟 新詩表達父親對 孩子的愛 以父親向孩子說 話的語氣,寫出 為人父者的心情 ★題目含義: ⒈本義:承擔的意思。 ⒉詩意:孩子是父親的負擔,但父親因愛而 不以為苦。
第一課 大樹之歌. 第一課 大樹之歌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劉克襄 親近自然、 尊重生命 以父親的口吻,依 時間、地點、對象 、事件的順序,敘 述拜訪雀榕的經過 ★題目含義: 1. 作者對大樹的讚頌。 2. 大樹本身的歌唱。 ★補注:*口吻:說話的語氣。
童詩教學三部曲 資料來源:韓 誠 什麼是好的童詩呢? 其實能夠 感動自己 的童詩就是好童詩。 在欣賞文章的同時,我們可以進一步的想 像作者創作的心境,當時的心情,或是揣 摩作者所運用的寫作技巧,並且加以體會、 學習。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第十二課 紙船印象 作者主旨文章作法 民國 洪醒夫 回憶童年 、懷念母 愛 從一般人的記憶,談到 自己童年的「紙船印象 」,最後以期望作結 ★補注: *印象:記憶中留下的痕跡。 ★文意: *紙船:象徵偉大的母愛,代表母親對子女 的疼愛之情。
第三單元 我的世界宇宙大 教學設計:黃筱晶. 一、使用說明 (一) 本教學設計核心概念為「生涯發展」,共 四節課, 160 分鐘。 (二) 為了讓小學教學現場更加適用,教師可選 擇連續實施四節課,或彈性選擇其中一節 課或二節或三節課實施。 (三)四節課都進行是最完整的,但若因時間不允 許只進行其中一節課或二節或三節課實施,
第 十 二 課. 【 GE─ 雅典奧 運的由來】 【羅家倫】
頭皮處理 和 頭髮保養.
荒岛求生 ——浅谈鲁滨逊的生存智慧.
【我真歡喜來讚美你】 1.睜開眼睛 感覺好熟悉 在你面前 一切都不會在意.
我見我思我實踐 品德教育實踐分享.
讲解:赵玲 PPT制作:祝菁菁 材料搜集:石岩 田甜
台灣園林之美 ─板橋林家花園─ 原圖高27公分,長約490公分 建於1853年的板橋林家花園,是一座擁有中國建築之美與涵養的園林。
鲁滨逊漂流至荒岛后的心理变化 刘箫仪小组.
引 言 亚里士多德 法治应该包含两种意义:已成立的法律获得普遍的服从,而大家所服从的法律又应该本身是制定得良好的法律。
课程名称 《性别决定的方式》 生物学 学 科 年 级 八年级 学校名称 辽中县冷子堡九年一贯制学校 姓 名 张贵武.
12/06 主日證道: 『有使命的人生、 有使命的教會』
精心设计学法,创造富有生机与活力的“学讲”有序课堂
培训师——薛老师.
组长:蒋琪炎 PPT制作:蒋琪炎 发言人:刘熠星 组员:邱丽芸、陈越 张园园
课程指向:学生的核心素养(学会学习、关系构建) 2016年5月 学校课程顶层设计与实施
班级: 组长: 组员:.
虛竹之品 德修五寮 台北縣五寮國小 林義祥校長.
幼兒教材教法期末報告 組別:第四組 繪本名稱:獅 子 大 開 口 組員: 張惠雯 王靖雯
页眉 勾画课堂教学的“蓝图” ——新课程理念下的教学设计 上海市复旦中学 孙宗良.
注:本PPT资料来自教科书、百度图片和实验课图片
日期 星期一 星期二 星期三 星期四 星期五 (12月01日) (12月02日) (12月03日) (12月04日) (12月05日)
鳥兒鳥兒帶我飛 一年級溼地課程第三節.
個人衛生-口腔衛生之 教學模組設計範例 臺北縣大豐國小 輔導主任何文雀.
神秘 浩瀚 美丽 十一月阅读领航 —— 的 科学 蜕变 注:仅从我们的角度.
《春曉》.
中國語文科教學簡報 中一中文科 理清篇章層次簡述及舉例 落花生的性格.
牧歌 第八組 顏梵羽 沈宛陵 張懿文 蔡佳穎 姜宜慧 指導老師:吳萍康 老師.
任課老師:黃如華 任教年資19年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美術創作研究所 國立屏東師範學院 教室分機:827
星光 希望若不熄滅就會亮成心中的星光.
鄭愁予簡介 筆名:辛棄疾‧菩薩蠻「江晚正愁予,山深 聞鷓鴣」。愁予,使我憂愁。 主題:1.軍旅生活、流浪意識、俠客精神 2.航海事物
創意知覺玩具提案 2012/9/10.
張真誠 逢甲大學 講座教授 中正大學 榮譽教授 清華大學 合聘教授
Chapter 2 – Chapter 4 Chang Chi-Chung
程式設計專題.
《新一代數學》(第三版) 六下D冊 20 行程圖.
2012年十一月十三号 Do Now Write the following in pinyin: 1) 今天是七月十九号吗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設計理念與教學步驟 本簡報可配合翰林英語第五冊第七課或康軒英語第六冊第二課的文法句型使用。
用愛與智慧 ~成為孩子的伯樂 倪美英老師.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年度第1學期 生物學與性別平等關係 講義下載網址 宮輔辰 辦公室 B971 分機 : 7971.
曾 玉 勤 Robert Tseng 現任 中國科技大學 副教授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法學博士 行銷與流通管理學系 兼全球運籌發展中心 主任
專題研習.
題目:心中最討厭的…… / 我喜愛 /理想的風景
美感教育概念分享 報告人| 張晏慈.
106學年度第二學期 二年級學校日 英語科教學計畫
想起你 Thinking of you 心情低落的時候 想起你的溫柔 你那看不見的手 安慰我 風風雨雨的天空 盼望看見彩虹 是你恩典的承諾
賦 別 鄭愁予 指導老師:王淳美 副教授 簡報製作:企業管理系 四年甲班 藍珮甄 南臺科技大學 通識教育中心.
音樂欣賞 Music Appreciation
程式語言與邏輯:主題示範 報告人:國立台灣師大附中 李啟龍 老師 學年度資訊科技概論研習.
國立臺中教育大學教師專業碩士學位學程 碩士學位論文口試
畫夢女孩,她的靈魂不屬於這個世界 Akiane
Mailto: 策略管理──作業一 國立中央大學、資訊管理系 范錚強 mailto: updated 中央大學。范錚強.
謝謝你的溫柔 謙和的心 無私的愛 為我們帶來溫暖 溫柔的心 Tender Heart
台中市信義國小 六年七班34號_楊凱茵 製作日期:2012/04/12
夏卡爾 (Marc Chagall) 的生平 夏卡爾 (Marc Chagall)的繪畫風格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鄭愁予 詩歌賞析 〈偈〉、〈牧羊女〉、〈賦別〉

鄭愁予簡介 鄭愁予(1933年-),民國二十二年生, 本名鄭文韜,現代詩詩人,出生於中國山 東濟南,籍貫為河北寧河。 出身軍人世家,為鄭成功十一代裔孫。 四歲時,中日戰爭爆發,隨軍人父親征戰, 遷徙大江南北。民國三十八年,鄭愁予舉 家隨國民政府赴台,就讀新竹中學。

大學畢業於國立中興大學法商學院(現國立台 北大學)統計學系。之後,在基隆港務局工作, 此經驗提供他日後創作大量航海詩的素材。 民國五十七年,赴美參與愛荷華大學「國際寫 作計畫」,隨後取得藝術碩士學位。其後曾任 教愛荷華大學、耶魯大學、香港大學等校。 民國九十四年六月二十四日,鄭愁予將戶籍遷 至先祖鄭成功足跡所至的金門,這對一生漂泊 的他而言,無疑表現了對自己身世與民族的認 同。 民國九十四返台擔任國立東華大學第六任駐校 作家。現任國立金門大學講座教授、國立東華 大學榮譽教授。

筆名「愁予」二字出自《楚辭‧九歌‧湘夫人》: 「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及辛棄疾菩 薩蠻:「江晚正愁予,山間聞鷓鴣。」 16歲自費出版了第一本詩集《草鞋與筏子》,隨 後出版《窗外的女奴》、《衣缽》、《雪的可 能》、《燕人行》、《寂寞的人坐著看花》等多 部詩集。 鄭愁予早期的詩有二大特色:一是心懷故土、家 國之情十分濃厚,二是詩文中俯拾可見的流放意 識。早期詩風,多屬流浪漂泊的情感,抒發深 厚的鄉國之情;後期詩風,溫婉依舊,但流浪 情懷不復,變得沉穩內斂。 經典詩句:一詩中「我達達的馬蹄是美麗的錯誤/ 我不是歸人,是個過客……」(〈錯誤〉)

偈 不再流浪了 我不願做空間的歌者 寧願是時間的石人 然而 我又是宇宙的遊子 地球你不需留我 這土地我一方來 將八方離去

「偈」,是佛經中的梵語,也就是唱頌詞 鄭愁予這首詩採用佛經中的梵語「偈」為詩名,詩文帶有濃厚的禪意。 「偈」一開始就說「不再流浪了」,並提到許多相對的情景:「空間、時間」;「地球、宇宙」;「來、去」。

詩歌意境迭宕起伏:從「不再流浪了」出發,故「不願做空間的歌者」(代表不願再四處奔波流浪),而寧可成為「時間的石人」(讓時間將自己定著固定於一處,如同一尊石像)。 →「然而」的語氣,又使詩意一轉,「我又是宇宙的遊子」,說明了自己只是宇宙間的旅人,地球只是暫住的地方。 →最後說「一方來」終將「八方離去」,呈現出「宇宙遊子」隨順變化,流浪於空間、時間中的一種浪子瀟灑境界。

牧羊女 哪有姑娘不戴花 哪有少年不馳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馳馬訪親家 哎── 哪有花兒不殘凋 哪有馬兒不過橋 殘凋的花兒呀隨地葬 過橋的馬兒呀不回頭…… 當妳唱起我這支歌的時候 我底心懶了 我底馬累了 那時── 黃昏已重了 酒囊已盡了… …

牧羊女賞析 哪有姑娘不戴花 哪有少年不馳馬 姑娘戴花等出嫁 少年馳馬訪親家 這首詩第一段寫的是少年男女情竇初開的心情。

牧羊女賞析 哎── 哪有花兒不殘凋 哪有馬兒不過橋 殘凋的花兒呀隨地葬 過橋的馬兒呀不回頭…… 第二段急轉直下,以「姑娘戴的花殘凋」來象徵女人青春有限、紅顏易老;以「少年馳的馬過橋不回頭」,象徵男人海闊天空、志在四方。

牧羊女賞析 哎── 哪有花兒不殘凋 哪有馬兒不過橋 殘凋的花兒呀隨地葬 過橋的馬兒呀不回頭…… 對於一個女人來說,青春的消逝,如同殘凋的花一般,是一種「無可奈何花落去」的感傷。「少年馳馬不回頭」,或許是因工作、戰事、實現抱負理想等,有其不顧一切抑或難以兩全的心情。

最後一段詩意充滿惆悵悲傷感,當兩人終於能再相見時,黃昏已重,酒囊已盡,所有的愛意都因時光荏苒殆盡,那時的愛情,已成了「時代的悲歌」。 當妳唱起我這支歌的時候 我底心懶了 我底馬累了 那時── 黃昏已重了 酒囊已盡了… … 最後一段詩意充滿惆悵悲傷感,當兩人終於能再相見時,黃昏已重,酒囊已盡,所有的愛意都因時光荏苒殆盡,那時的愛情,已成了「時代的悲歌」。

賦別 這次我離開你,是風,是雨,是夜晚 你笑了笑,我擺一擺手 一條寂寞的路便展向兩頭了 念此際你已回到濱河的家居 想你在梳理長髮或是整理濕了的外衣 而我風雨的歸程還正長 山退得很遠,平蕪拓得更大 哎,這世界,怕黑暗已真的成形了……

你說,你真傻,多像那放風箏的孩子 本不該縛它又放它 風箏去了,留一線斷了的錯誤 書太厚了,本不該掀開扉頁的 沙灘太長,本不該走出足印的 雲出自山谷,泉水滴自石隙 一切都開始了,而海洋在何處 「獨木橋」的初遇已成往事了 如今又已是廣闊的草原了 我已失去扶持你專寵的權利 紅與白揉藍與晚天,錯得多美麗 而我不錯入金果的園林 卻誤入維特的墓地……

這次我離開你,便不再想見你了 念此際你已靜靜入睡 留我們未完的一切,留給這世界 這世界,我仍體切的踏著 而已是你底夢境了……

「金果的園林」意象說明 「金果的園林」是聖經創世紀中所記載的樂園,伊甸園。園中長著各種好看好吃的果樹,中央則種著生命樹和知善惡樹。有河流由伊甸流出並滋潤樂園。上帝所造的第一對男女亞當與夏娃,即居住於園內。在亞當與夏娃尚未偷嚐禁果(知善惡樹的果子)之前,園內生活沒有任何的憂愁與痛苦,故伊甸園又喻為人間樂園的代稱。

「維特的墓地」意象說明   歌德名著《少年維特的煩惱》,敘述維特苦戀女子夏綠蒂,最後選擇自殺的故事。所以,在此暗示沒有結果的愛情。

賦別賞析 詩旨:〈賦別〉是一首寫離別的詩,寫一對男女戀人分手的悲歌。全詩分成三小段來展開詩意。 作者利用各種意象來表現分手時,依依不捨的情感,使得這首詩的情感更加豐富。 根據鄭愁予先生在他的詩歌《自選集》的第二集「年表」中的說法,〈賦別〉一詩的構思,早在他十五歲時已經形成。 根據詩人在臺灣的一次公開演講中的說法,〈賦別〉一詩,大家都覺得它一氣呵成、首尾呼應,然而卻是他的所有詩歌中經過改動次數最多的一首。

讀詩心得 賞析完鄭愁予的「清明」、「偈」、「牧羊女」、「賦別」之後,你對其創作有何感想,試抒發你的感想與心得。

分組討論 〈賦別〉此詩運用哪些意象?各意象又象徵了什麼意涵? 〈賦別〉一詩的主旨為何?有哪些古詩或現代詩之主旨,可與其相應?試舉出一首,介紹給大家認識。 〈清明〉一詩運用哪些意象?各意象又象徵了什麼意涵? 〈清明〉一詩的主旨為何?此詩所云的「回歸」 ,是否相應中國道家或儒家思想?請詳細說明。

分組討論規定 每組討論時間:15分 討論時,各組先選定該次主席與紀錄,紀錄下討論重點。 討論時,若遇疑難者,可尋求老師幫忙。 將討論主題與重點歸納寫在小組討論學習單上 小組成員要確實執行所負責之工作並註明清楚 下禮拜四做成簡報上台報告,並繳交書面報告 PPT及書面報告要於星期三中午前先寄到老師信箱emilyasphodel@yahoo.com.tw 此項作業各組不得缺交;若有小組成員未執行者,則該成員暫不計分,另行補交再計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