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石窟 (一)
雲岡石窟指位於中國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武周山北崖的一系列石窟,主要建於北魏興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間,是中國第一處由皇室顯貴主持開鑿的大型石窟。整個窟群分東、中、西三部分。東部的石窟多以佛塔為主,又稱塔洞;中部曇曜五窟是雲岡開鑿最早,氣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時代略晚,大多是北魏遷都洛陽後的作品。石窟依山開鑿,在武州河北岸東西綿延1公里,主要洞窟達51個(其中保存較好的約20個),整個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個,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達17米,最小佛像僅有幾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時開鑿),由地面到窟頂高達20公尺。 2001年,雲岡石窟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 雲岡石窟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並稱為中國四大石窟;而雲岡石窟與莫高窟、龍門石窟和重慶大足石刻則是中國境內被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名錄的四座石窟。
北魏時,雖有太武帝七年時詔令毀佛焚經坑殺僧人的滅佛事件(參見三武之禍),但大體來說,佛教蓬勃發展,故開窟造像頗為盛行。 初期,曇曜上奏文成帝,於和平元年(460年),在桑乾河的支流武周川旁的斷崖上鑿山石壁,開窟五所。之後,武州山開窟造像大規模地展開,進入了崇佛的高潮時期。河北等地的數十萬傳統匠師雕鑿了其他的窟。孝文帝的「漢化改革」在雲岡石窟的雕鑿上也有一定程度的影響,故在中區石窟中(5-13窟)可見到許多帶有漢族色彩的佛像。 太和十八年遷都洛陽之後,開鑿的熱潮逐漸衰退,此後窟龕多由貴族官吏為祈福超渡而建。這些窟多為小型棟窟,即曇曜五窟以西的諸小窟。 在雲岡石窟開鑿的初期,其風格帶有濃厚犍陀羅及笈多王朝的色彩。佛像的姿勢也明顯反映了外來的風格,包括臉形較為豐腴、肉髻較高以及眼廓較深、鼻子較高。
雲岡石窟開鑿的高峰期是北魏孝文帝時。石窟的主要結構多沿襲漢朝,佛像的衣著與表情也與初期較為不同。例如:大多數佛及菩薩的服飾都近似於南朝士大夫的穿著,且臉形、五官也較為世俗化、漢人化。 第三期石窟多開鑿在孝文帝遷都洛陽前後,石窟規模縮小但數量增多。本期的石窟多是為了祈求平安及超渡亡者而興建,故在窟中有世俗男女供養人排列於龕下。
雲岡石窟因為滿足世界文化 遺產下列評定標準而登錄: (i) 代表一種獨特的藝術成就, 一種創造性的天才傑作。 (ii) 能在一定時期內或世界某 一文化區域內,對建築藝術、 紀念物藝術、城鎮規劃或景 觀設計方面的發展產生過重 大影響。 (iii) 能為一種已消逝的文明或 文化傳統提供一種獨特的, 或至少是特殊的見證;。 (iv) 人類歷史發展中某—建築 風格的傑出範例。
雲岡石窟的佛像在多種因素的作用下,使許多佛像損壞相當嚴重。這些因素包括了: 佛像本身的材質:當年為了雕刻的便利性,選在石頭硬度相對較低的雲岡,使得佛像較不耐風吹雨打。 不適當的維護:清朝時為了保護佛像,曾大規模的重新泥塑。工匠將木樁打入佛像並繞上繩子,以類似今日的鋼筋混凝土工程的方式進行維修。但當泥層脫落時,木樁就外露,使得佛像千瘡百孔。
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的雲岡石窟,有窟龕252個,造像51000余尊,代表了公元5世紀 至6世紀時中國傑出的佛教石窟藝術。其中的曇曜五窟,布局設計嚴謹統一,是中國 佛教藝術第一個巔峰時期的經典傑作。 雲岡石窟位于中國北部山西省大同市以西16公里處的武周山南麓。石窟始鑿于北魏 興安二年(公元453年),大部分完成于北魏遷都洛陽之前(公元494年),造像工 程則一直延續到正光年間(公元520~525年)。石窟依山而鑿,東西綿亙約1公里, 氣勢恢弘,內容豐富。現存主要洞窟45個,大小窟龕252個,石雕造像51000余軀, 最大者達17米,最小者僅幾厘米。窟中菩薩、力士、飛天形象生動活潑,塔柱上的 雕刻精致細膩,上承秦漢(公元前221年~公元220年)現實主義藝術的精華,下開 隋唐(公元581~907年)浪漫主義色彩之先河,與甘肅敦煌莫高窟、河南龍門石窟 並稱“中國三大石窟群”,也是世界聞名的石雕藝術寶庫之一。 雲岡石窟的造像氣勢宏偉,內容豐富多彩,堪稱公元5世紀中國石刻藝術之冠,被譽 為中國古代雕刻藝術的寶庫。按照開鑿的時間可分為早、中、晚三期,不同時期的 石窟造像風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曇曜五窟”氣勢磅薄,具有渾厚、純樸的西域 情調。中期石窟則以精雕細琢,裝飾華麗著稱于世,顯示出復雜多變、富麗堂皇的 北魏時期藝術風格。晚期窟室規模雖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適中,是中國 北方石窟藝術的榜樣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樂舞和百戲雜技 雕刻,也是當時佛教思想流行的體現和北魏社會生活的反映。
雲岡石窟形象地記錄了印度及中亞佛教藝術向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歷史軌跡,反映出佛教 造像在中國逐漸世俗化、民族化的過程。多種佛教藝術造像風格在雲岡石窟實現了前所未 有的融匯貫通,由此而形成的“雲岡模式”成為中國佛教藝術發展的轉折點。敦煌莫高窟、 龍門石窟中的北魏時期造像均不同程度地受到雲岡石窟的影響。 雲岡石窟是石窟藝術“中國化”的開始。雲岡中期石窟出現的中國宮殿建築式樣雕刻,以 及在此基礎上發展出的中國式佛像龕,在後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廣泛應用。雲岡晚期石 窟的窟室布局和裝飾,更加突出地展現了濃鬱的中國式建築、裝飾風格,反映出佛教藝術 “中國化”的不斷深入。 第一窟、第二窟位于石窟群東端,兩窟同期開鑿,窟內布局大致相同。 第三窟,是雲岡最大的石窟,前面斷崖高25米,中上部鑿有12個方形石孔。窟分前後兩室, 後室雕一佛二菩薩像,兩頰腴潤,體態豐滿,形態自然,衣紋流暢,此窟從雕造手法判斷, 應為隋唐時期的作品。 第四窟,平面呈矩形,中央雕方形立柱,東壁交腳彌勒像保存較完整。 第五窟,窟前是五間四層木構樓閣。清代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建造。窟內,中央端座 佛像一尊,佛高17米,是雲岡石窟最大的雕像。這尊佛像,膝上可站立120人,一只腳上 站立12人。大佛周圍,小佛圍繞、互相映襯。
第六窟,中央是連接窟頂的兩層高達15米的塔柱。每層四面有雕像,周壁雕有佛、菩薩、羅漢、飛天的造像。窟頂有33天神像和各種騎乘。壁上,塔柱上面,雕刻有釋迦牟尼佛傳教事。是雲岡中具有代表性洞窟。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層木構窟檐,窟內分前後兩室。後室正壁上層刻有菩薩坐于獅子座上。東、西、南三面壁上,布滿雕刻的佛龕造像,南壁門拱上的六個供養菩薩,形象優美逼真。窟頂浮雕飛天,生動活潑,各以蓮花為中心, 盤旋飛舞,舞姿動人。 第八窟,窟內兩側有五頭六臂乘孔雀的鳩摩羅天,東側刻有三頭八臂騎牛的摩醯首羅天,這種雕像在雲岡極為罕見。
第十窟,與九窟同期開鑿,分前後兩室。前室有飛天,體態優美,比例協調。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構圖繁雜,玲瓏精巧,引人注目。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達窟頂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薩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龕上滿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樂天人,手執弦管、打擊樂器,神情迥異,形象生動。他們手中的排簫,箜篌等古典樂器十分珍貴,是研究我國音樂的重要資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腳彌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與腿之間雕有一托臂力士像,這是雲岡石窟僅有的一例。南壁門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飾精美,姿態飄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東側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萬余尊小佛坐像,人稱萬佛洞。 第十六窟,與後面三窟是雲岡最早開鑿的“曇曜五窟”,窟形橢園,中間主佛立于蓮座上,周壁雕有千佛與佛龕。 第十七窟,正中有交腳彌勒佛倚于須彌座上,東西兩壁有佛龕,東邊是座像,西邊是座像。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達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畫細膩,生動感人。 第十九窟,正中雕有一尊巨佛坐像。
第二十窟,露天造像,主佛胸以上部位保存較完整,臉型豐滿圓潤,雙耳垂肩,雙目有神,面目慈祥,雕飾精美,剛健雄渾,是雲岡石窟中最富有代表性的作品。 縱觀群佛,在這綿延一公裏的石雕群中,雕像大至十幾米,小至幾公分的石雕,巨石橫亙,石雕滿目,蔚為大觀。他們的形態,神彩動人。有的居中正坐,栩栩如生,或擊鼓或敲鐘,或手捧短笛或載歌載舞,或懷抱琵琶,面向遊人。這些佛像,飛天,供養人面目、身上、衣紋上,都留有古代勞動人民的智慧與艱辛。這些佛像與樂伎刻像,還明顯地流露著波斯色彩。這是我國古代人民與其它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見證。雲岡石窟,是在我國傳統雕刻藝術的基礎上,吸取和融合印度犍陀羅藝術及波斯藝術的精華所進行的創造性勞動的結晶。
Ceiling paintings Yungang 雲岡石窟天花板
中國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為:龍門石窟、雲岡石窟和敦煌莫高窟。 麥積山位於甘肅省天水市東南約45公里處,是我國秦嶺山脈西端小隴山中的一座奇 峰,山高只142米,但山的形狀奇特,孤峰崛起,猶如麥垛,人們便稱之為麥積山。 山峰的西南面為懸崖峭壁,石窟就開鑿在峭壁上,有的距山基二三十米,有的達七 八十米。在如此陡峻的懸崖上開鑿成百上千的洞窟和佛像,在我國的石窟中是罕見 的。周圍山奇林郁,溪石聯映,風景優美,有小江南之稱,素有“秦地林泉之冠” 之美譽。 麥積山者,北跨清渭,南漸兩當,五百里崗巒,麥積處其半,崛起一塊石,高百萬 尋,望之團團,如農家積麥之狀,故有此名”。 麥積山周圍風景秀麗,山巒上密佈著翠柏蒼松,野花茂草。攀上山頂,極目遠望, 四面全是鬱鬱蔥蔥的青山,只見千山萬壑,重巒疊嶂,青松似海,雲霧陣陣,遠景 近物交織在一起,構成了一幅美麗的圖景,這圖景被稱為天水八景之首的“麥積煙 雨”。在我國的著名石窟中,自然景色以麥積山為最佳。 麥積山石窟建自西元384年,後來經過十多個朝代的不斷開鑿、重修,遂成為我國 著名的大型石窟之一,也是聞名世界的藝術寶庫。 麥積山石質皆為紫褐色之水成岩,其山勢陡然起獨峰,最初有許多天然之岩洞。它 的海拔1742米,山頂距地面142米,現存洞窟194個,其中有從4世紀到19 世紀以來的歷代泥塑、石雕7200餘件,壁畫1300多平方米。
由於麥積山山體為第三紀沙 礫岩,石質結構鬆散,不易 精雕細鏤,故以精美的泥塑 著稱於世,絕大部分泥塑彩 妝。被雕塑家劉開渠譽為 “東方雕塑陳列館”。它的 開鑿年代,大部分學者認為 始于後秦,歷經北魏、西魏、 北周、隋、唐、五代、宋、 元、明、清歷代都有不斷地 開鑿和修繕,現存造像中以 北朝造像原作居多。麥積山 石窟的一個顯著特點是洞窟 所處位置極其驚險,大都開 鑿在懸崖峭壁之上,洞窟之 間全靠架設在崖面上的淩空 棧道通達。遊人攀登上這些 蜿蜒曲折的淩空棧道,不禁 驚心動魄。
古人曾稱讚這些工程:“峭 壁之間,鐫石成佛,萬龕千 窟。碎自人力,疑是神功。” 附近群眾中還流傳著“砍完 南山柴,修起麥積崖”, “先有萬丈柴,後有麥積崖” 的諺語。可見當時開鑿洞窟, 修建棧道工程之艱巨、宏大。 麥積山石窟藝術,以其精美 的泥塑藝術聞名中外。歷史 學家範文瀾曾譽麥積山為 “陳列塑像的大展覽館”。 如果說敦煌是一個大壁畫館 的話,那麼,麥積山則是一 座大雕塑館。 這裡的雕像,大的高達15米 多,小的僅20多釐米,體現 了千餘年來各個時代塑像的 特點,系統地反映了我國泥 塑藝術發展和演變過程。
這裏的泥塑大致可以分為突出牆面的高浮 塑,完全離開牆面的圓塑,粘貼在牆面上 的模制影塑和壁塑四類。其中數以千計的 與真人大小相仿的圓塑,極富生活情趣, 被視為珍品。 麥積山的塑像有兩大明顯的特點:強烈的 民族意識和世俗化的趨向。除早期作品外, 從北魏塑像開始,差不多所有的佛像都是 俯首下視的體態,都有和藹可親的面容, 雖是天堂的神,卻象世俗的人,成為人們 美好願望的化身。從塑像的體形和服飾看, 也逐漸在擺脫外來藝術的影響,體現出漢 民族的特點來。 麥積山的洞窟很多修成別具一格的“崖 閣”。在東崖泥塑大佛頭上15米高處的 七佛閣,是我國典型的漢式崖閣建築,建 在離地面50米以上的峭壁上,開鑿於西 元6世紀中葉。
麥積山石窟雖以泥塑為主,但也有一定數量的石雕和壁畫。麥積山石窟被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新架和修復了1300多米的淩空棧道,使遊人能順利登臨所有洞窟。 麥積山石窟的造像最高大者達16米,最小者僅為10餘釐米。其中第44窟造像被日本人稱為“東方的維納斯”。西秦的78窟 、128窟的造像的僧衣細緻地繪出了圖案。建于七十余米高的的七佛閣上塑像俊秀,過道頂上殘存的壁畫精美絕倫,其中西端頂部的車馬行人圖,無論從哪個角度看車馬所走方向均不相同。
完 To be continued…….請繼續收看續輯 李常生 Eddie Lee 文字:From Wikipedia, the free encyclopedia 攝影:Photos were taken from internet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