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 量 代 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啟新診所 段馨媞營養師 98/03/18 健康飲食與減重. 打造您的黃金比例 BMI( 身體質量指數 ) = 體重 身高 (M) ².
Advertisements

组会汇报 多杀菌素高产菌株发酵方面 研究现状 汇报人:王美玲 指导导师:卢文玉 -. 多杀菌素的理化性质 刺糖多孢菌的诱变 发酵工艺优化 分批发酵动力学研究.
第七章 体 温 第一节 能量代谢 生物体内伴随物质代谢所发生的能量释放、转移、贮存和 利用的过程,称为能量代谢 一、能量的来源 体内三大营养物质代谢过程。 糖: 供能的主要物质,有 O 2 氧化,完全分解,释能多; - 无氧酵解时,释能少。 脂肪: 既贮能又供能,氧化释放的能量为葡萄糖的二倍。 蛋白质:
健康生活方式之 适当运动. 适当运动的益处  防治代谢综合症  增强心血管功能,预防冠心病  提高人体呼吸系统功能  增强运动系统功能  减轻精神压力  使家庭和睦、社会和谐.
健康飲食 健康飲食與體重的關係 6B 袁康傑. 肥胖的簡介 其他相關資訊... 相關網頁簡介 : 肥胖是由身體內脂肪的積聚,引致身體形態產生變 化,體重亦會不斷增加。根據肥胖的各種不同成因, 綜合來說可分爲單純性肥胖和繼發性肥胖二大類。
抗消化性溃疡药.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抗消化性溃疡药物主要有以下几类 抗酸药 一 胃酸分泌抑制药 二 黏膜保护药 三 抗幽门螺杆菌药 四.
站立歪斜或坐姿不端正、習慣性翹腳、長時 間坐在電腦前都會造成我們脊椎歪曲不直, 脊椎一旦彎曲歪斜,很多毛病會跟著來,所 以可以常常做滾背的動作,可以矯正脊椎, 不用快慢慢作,矯正脊椎自己來。
粮油贮藏特性 一、 粮油化学成分与贮藏的关系 1 、水分 自由水含量低:粮食贮存稳定性高; 自由水含量高:粮食呼吸旺盛,仓虫、仓螨、霉菌大量繁殖,从 而出现粮食霉变、虫害现象。 2 、淀粉:在存储粮食时,淀粉是比较稳定的。 3 、可溶性糖 在粮食储存过程中,受环境高温、微生物作用的影响,粮食中淀 粉、蔗糖等的含量逐渐减少,而一些单糖、麦芽糖的含量不断.
學力測驗試題分析 ( 地球科學科 ). 年度 總題數 章 總題數 (90 ~ 92)
1. 吸菸及會導致的傷害 : ※吸菸的短期立即傷害 : 一、 最大的影響在呼吸道的部分,吸菸會在 肺部、支氣管內積聚有毒物質,使肺部細胞破 壞、肺泡漲大、換氣障礙,導致咳嗽不停、呼 吸困難。 2.
现场快速检测技术应用实务 浙江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 危害 来源 食品本身含有,如河豚鱼毒素、组胺等 种养殖过程带入,如农药兽药残留 人为添加,如三聚氰胺、甲醛、罂粟壳等 外界污染,如重金属、真菌毒素等 食品危害来源及分类 危害 分类 物理危害:玻璃、金属、头发丝等 化学危害:农兽残、天然毒素、添加剂等.
那默與洛娜受邀主持今年元宵節晚會,現正進行猜燈謎活動,主題為化學物質, 看倌們必須完整且正確說出中文名稱、化學式及分子量,才算答對,捲軸拉開 後即可搶答。 1-1 化學反應與質量守恆 1-2 原子量、分子量與莫耳 1-3 反應式與化學計量 第 1 章 化學反應 謎底由左至右依序為: 水( H 2 O.
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生 物 的 新 陈 代 谢 人和动物的三大营养物质代谢. 几点说明 1 、人体内营养物质的来源、去向 三个来源: 食物中 XX 的消化、吸收 自身 XX 分解 其他物质的转化 三个去向: 合成 XX (或贮存) 氧化分解供应能量 转化为其他物质.
机能实验学 机能实验学是一门将生理学、病理生理学、药理学等机能实验有机的结合在一起的实验性学科。
第四章 细胞与细胞工程 第一课时 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第二章 中药药性理论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四性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五味的现代研究 掌握中药毒性的现代研究 了解中药归经的现代研究.
第七章 体温调节 学习要求 1. 掌握体温的概念; 机体的产热和散热; 体温调节中枢。 2. 熟悉人体体温 正常值及其生理变动。 3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调节 山东大学医学院生理研究所.
尿液的形成 腎小體(球)的過濾作用 腎小管的再吸收作用 腎小管的分泌作用 尿液的組成
癸巳年魯班先師寶誕賀誕金 各會員及商號樂助列
耳鸣的原因及治疗 耳鸣的相关知识 周敬之整理,制作。.
背脊疗法讲座 青岛大学医学院 贺孟泉.
水产品加工技术 董益生 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4年1月 2017/3/2.
東南科技大學 春暉社 簡 報.
五、基底神经节对运动的调控 尾核 壳核 苍白球:旧纹状体 纹状体 丘脑底核 黑质 新纹状体 组成.
人和动物体内三大 营养物质的代谢 江苏大丰南中 殷宝宽.
初中化学知识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清 的学问
第11章 绿色运输和绿色物流 运输和大气质量的关系
专题二 新陈代谢 植物新陈代谢 动物新陈代谢 微生物新陈代谢.
第九章 能量代谢和体温调节.
消 化 系 统 药.
單 元 簡 報 生態系多樣性及其重要性.
第12章 维生素与辅酶.
如果没有植物,地球将失去绿色,动物和人都要饿死。 如果没有动物,生态平衡也难以维持。 如果没有细菌和真菌呢?
人体系统的营养保健.
11.1 前言 11.2 廠房結構 11.3 通道 11.4 工作空間 11.5 照明 11.6 通風及換氣 11.7 溫度及濕度
運動與養生 能量精氨酸的妙用 飛躍經理林峻賢.
第三篇 大气与天气、气候 专题八 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下雨了,快点跑啊~ 呼哧呼哧…… 体液调节 安静时每分钟呼吸次数只有10几次,为什么奔跑时,呼吸会随之加快?
传 热 学 (Heat Transfer).
職災案例探討 日 期: 簡 報 者:瑞助營造 林建平 高專.
作用于消化系统的药物 牡丹江医学院 药理 付惠.
第八章 风湿性疾病 第一节 总论 第二节 系统性红斑狼疮 一、诱因 二、临床表现:皮肤与粘膜的损害 三、治疗与护理措施:皮肤护理:饮食
糖代谢中的其它途径.
提高教学有效性刍议 赵占良 2010年10月.
我國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第一波適法場域輔導設置管理計畫之進度與成效,及第二波預告適法場域與未來之規劃進程
第三十二章 影响自体活性物质的药物 第一节┃组胺和抗组胺药
臺北縣政府消防局緊急救護科 救護技術員訓練教材 脊椎外傷病患之處置 主講人:重陽專責救護隊     隊員 李憲賓.
第十五章 镇 痛 药.
第六章 拟胆碱药.
政府採購契約範本 主講人:柯慶昆.
思考: 甲状腺激素产生的部位及生理作用? 机体调节内分泌活动的枢纽是什么?.
§5-1 生态系统的结构 胡春英.
塊(卵)石混凝土施工規範 工程事務組 三科 100 年2 月14 日.
物质的变化与性质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地理 必修•第2册
室內空氣品質管理法推動計畫 工作報告 工務室陳建德 102年6月27日.
(二)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和影响.
第五章 采油工程.
第三节 微生物的耗能代谢(生物固氮) 一、固氮微生物 二、固氮酶 三、影响固氮作用的主要因素.
§3.1 新陈代谢和酶 概念:由活细胞产生具有生物催化效 应的有机物 特性: 高效性(催化效率高) 专一性(一种酶只催化一种或一类化合物)
1.ATP的结构: A-P~P~P 高能磷酸键 ADP+ Pi+ 能量 酶 磷酸基团 腺苷.
第一节能量代谢 定义:生物体内物质代谢中所伴随着 的能量释放、转移和利用等, 称为能量代谢。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制作者:靖江市刘国钧中学 薛晓燕.
火,第一次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把人从动物界分离开来!
第3讲 能量之源——光与光合作用.
採購契約 報告人:張錦川 日期:97年8月.
Ch3 熱 3-1 溫度與熱.
Tel: 环境微生物学 侯森 暨南大学环境学院 Tel:
保健脊椎 健康一生 按鍵換頁 紐西蘭新生命慈善基金會 報告人:陳閩雄 一共 89 張.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能量代谢与体温 第一节 能 量 代 谢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重点 1.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2.基础代谢 3.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值 4.机体的散热过程 熟悉 1.机体的产热过程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指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 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 第一节 能量代谢 能量代谢:指生物体内物质代谢过程中伴随发 生的能量的释放、转移、储存和利用。 一、机体能量的来源与利用 (一)能量的来源 糖、脂肪、蛋白质→ADP → ATP ↓ (二)能量的利用 (三)能量平衡 磷酸肌酸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 (一)能量代谢的测定原理:能量代谢率 (二)能量代谢的测定方法 1、直接测热法 2、间接测热法

基本概念 热价:1g某种食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 氧热价:某种食物氧化时消耗1L O2产生的热量 呼吸商(RQ):一定时间内机体呼出的CO2量与 摄入的O2量的比值 非蛋白呼吸商(NPRQ):糖和脂肪氧化时产生 的CO2量和消耗的O2量的比值

(一)整体水平影响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三、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一)整体水平影响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1、肌肉活动(最显著) 2、精神活动 3、食物的特殊动力效应 概念:进食刺激机体额外消耗能量的作用 蛋白质>糖>脂肪

4、环境温度 1. 20~30℃时,代谢率较为稳定。 机制:肌肉松弛 2. <20℃:能量代谢开始↑ 3. <10℃:显著增加 机制:寒战、肌肉紧张度↑ 4. >30℃:能量代谢↑ 机制:生化反应↑呼吸、循环↑

(二)调控能量代谢的神经体液因素 1、下丘脑对摄食行为的调控 2、激素对能量代谢过程的调节

四、基础代谢(basal metabolism) 概念: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 基础状态: 清醒而又非常安静,不受肌 肉活动、精神紧张、食物及环 境温度等因素影响时的状态。 清晨、清醒、静卧半小时以上,未作肌肉活动,禁食12小时以上,室温 20~ 25°C ,精神安宁、平静.

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基础代谢率(basal metabolism rate,BMR) 概念: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意义:是评价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指标 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基础代谢率(BMR): 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 意义:是评价机体能量代谢水平的指标 1.BMR正常值:<±15% >±20%→病理性变化 国人正常的基础代谢率平均值(KJ/m2h)

影响因素: (1)体表面积:成正比 (2)性别、年龄 (3)甲状腺功能: (4)体温:每升高1℃→BMR升高13%。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body temperature) 体温: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即核心温度。 第二节 体温及其调节 一、体温(body temperature) 体温:指机体核心部分的平均温度,即核心温度。 意义:体温的相对恒定是机体新陈代谢和一切生命活 动正常进行的必需条件。

(一)体壳体温和体核体温

1.体壳体温:机体表层部分的温度 特点:其<核心温度; 外→内 温度梯度; 各部位差异大; 且易受环境温度的影响。 皮肤温度:皮肤温度与局部血流量 有密切关系

2.体核体温:机体核心部分的温度 特点:相对稳定 正常值: (1)直肠温度:36.9~37.9℃ (2)口腔温度:36.7~37.7℃ (3)腋窝温度:36.0~37.4℃ (4)食管温度、鼓膜温度

TMB = α · Tcore + (1-α) · TMS 3.平均体温 概念:机体各部位温度的平均值 计算公式: TMB = α · Tcore + (1-α) · TMS TMB 平均温度 Tcore 体核温度 TMS 平均皮肤温度 α 体核部分所占的比例 1-α 体表部分所占的比例

(二)体温的生理性波动 <1℃ 1.体温的日节律:昼夜周期性变化 2.性别的影响:女>男 0.3℃ 女性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变动→排卵 日最低,排卵后升高0.3~0.6℃ 3.年龄的影响: 儿童、青少年>成年人>老年人 4.运动的影响:

(三)人体体温的变化范围 T > 42℃→脑功能严重受损 T > 44-45℃→酶变性→死亡 T < 34℃→意识障碍; 低温麻醉:浅低温(28-32℃) 中低温(20-28℃) 深低温(20℃以下)

体热 多余的 维持体温 送到体表 散发到体外 体温恒定 二、机体的产热反应与散热反应 体热 血液循环 多余的 维持体温 送到体表 散发到体外 体温恒定 体温恒定的维持:是产热和散热保持 动态平衡的结果

(一)产热反应 1.主要产热器官 安静时:主要由内脏产热占56% 肝代谢最旺盛 活动时:主要由骨骼肌产热

2. 产热的形式 ⑴战栗产热:在寒冷环境中骨骼肌发生不随 意的节律性收缩。 特点:屈肌和伸肌同时收缩,不做外功,能量全部转化为热量。 ⑵非战栗产热(代谢产热):通过提高组织 代谢率来增加产热的形式。 新生儿的棕色脂肪组织的代谢产热最强。

3.产热活动的调节 (1)体液调节 暴露于寒冷环境数周 甲状腺活动↑↑ T3、T4↑↑ 代谢率↑20~30% 产热量↑

(2)神经调节 寒冷刺激 下丘脑战栗中枢 交感N+ 前角运动N元 肾上腺髓质↑ 战栗 NE、E↑ 产热量↑

(二)散热过程 1.散热部位 2.散热的方式 外界温度<人体表层温度:辐射、传导、对流 外界温度≥人体表层温度:蒸发散热

(1)辐射散热(radiation): 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体热传给外界 较冷物体的散热方式 影响因素: 皮肤与环境温度之间的温度差 有效散热面积 

(2)传导散热(conduction): 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与之接触的温度较低物体的散热方式。 影响因素:物体接触面积 温度差 物体的导热性 (良导体、不良导体)

(3)对流散热(convection): 通过气体流动进行热量交换的散热方式 影响因素: 温度差 有效散热面积 风速的大小

(4)蒸发散热(evaporation) : 水分从体表汽化时吸收热量而散发体热的散热方式 环境温度≥皮肤温度: 蒸发成为唯一有效 的散热形式

1)不感蒸发(insensible perspiration) 概念:水分从皮肤和黏膜表面不断 渗出而被汽化的散热形式。 特点:与汗腺活动无关 蒸发量恒定

2)发汗(sweating): 汗腺主动分泌汗液过程。 Ⅰ汗腺分布:大汗腺,小汗腺 Ⅱ汗液成分:99%水,NaCl Ⅲ汗腺分泌: 精神性发汗 温热性发汗 味觉性发汗

  温热性发汗 精神性发汗 中枢 下丘脑 大脑皮层运动区 神经支配 交感神经的胆碱能节后纤维 交感肾上腺素能神经纤维 刺激 温热刺激 情绪激动或精神紧张 汗腺 全身绝大部分汗腺分泌 掌心、足底、前额等部位汗腺 意义 加强散热,对体温调节有重要作用。主要受劳动强度、环境温度和湿度影响。 与体温调节无关,是机体应激反应的表现。

3.散热反应的调节 皮肤温度∝皮肤血流量 结构:微动脉网、毛细血管网、 静脉丛、动静脉吻合支 特点: (1)皮肤血流量在散热反应中的作用及调节 皮肤温度∝皮肤血流量 结构:微动脉网、毛细血管网、 静脉丛、动静脉吻合支 特点:

(2)影响蒸发散热(发汗)的因素: 交感胆碱能纤维→ACh→汗腺M受体 →分泌↑ 环境温度、湿度、运动程度→ 发汗量、发汗速度

三、体温调节(thermoregulation) (一)体温调节的基本方式 自主性体温调节:是在体温调节中枢的控制下,通过增减皮肤的血流量、发汗或寒战等生理调节反应,维持产热和散热的动态平衡。 行为性体温调节:是指有意识的建立有利于建立体热平衡的行为活动。

(二)自主性体温调节 1.温度感受器(temperature receptor) (1)外周温度感受器 结构:游离神经末梢 分布:皮肤、黏膜、内脏 类型: 冷感受器:局部温度↓→其(+) 热感受器:局部温度↑→其(+) 

2.中枢温度感受器 概念:CNS内对温度变化敏感的神经元 分类:热敏神经元、冷敏神经元 视前区-下丘脑前部(PO/AH) 部位: 热敏N元居多 脑干网状结构、下丘脑的弓状核 冷敏N元较多

2.体温调节中枢 部位:基本中枢—下丘脑 PO/AH是体温调节中枢 整合机构的中心部位

3.体温调节过程——体温调定点学说 调定点:控制体温稳定的平衡点

(三)行为性体温调节 恒温动物:体温相对稳定 机制:完善体温调节机制 变温动物:体温随环境温度的 变化而变化 只能有行为性体温调节 四、特殊环境下的体温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