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化验室建设,服务耕地质量管理 邵东县农业局 2012年11月27日
邵东县地处湘中衡邵干旱走廊的核心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 44万亩,其中水田53. 63万亩、旱土30 邵东县地处湘中衡邵干旱走廊的核心地带,全县土地总面积1768平方公里,耕地面积84.44万亩,其中水田53.63万亩、旱土30.81万亩,人均耕地占有量低于全省平均水平。作为传统农业大县,耕地资源紧缺,人地矛盾突出,加强耕地质量建设与管理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关乎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农村稳定,而且关系到全县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
近年来,我局根据农业部关于加强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创建工作的总体要求,紧密结合邵东实际,将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建设与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打造标准化验室,努力培养高素质的专业检测人员,切实强化基础设施建设与制度建设,土壤化验水平明显提高,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为全县耕地质量管理提供了坚强后盾。
主要做法 坚持三个强化,建设一流标准化验室 落实五项制度,严把检测内部质量关 拓展三项服务,发挥标准化验室功能
一、坚持三个强化, 建设一流标准化验室
强化基础建设,完善化验室硬件设施。 我局充分考虑省级检测中心和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建设需要,经局党委多次集体研究,多方筹措资金,建设了一栋七层楼的综合大楼,在大楼第五、六层规划了680余平方米用于建设湖南一流的县级测土配方施肥标准化验室,投资40万元用于实验台、化验仪器、空调等基础设施建设,检验环境和设施达到省内同级先进水平 .
其中仅土样储存室就斥资5万元,由4组不锈钢密集型活动档案柜组成,每组档案柜高2.2米,分上下六层,可容纳样品3600余个;
实验室使用面积达520平方米,拥有包括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火焰分光光度计、气谱色谱仪等大型检测设备在内的各类检测设备30台套,设备原值100多万元。
按照标准化验室创建要求,配置了保护检测人员人身安全和健康的消防、抗震防雷击等设施,同时安装了相应的应急喷淋设施、洗眼器、通风、除湿等设施。目前,化验室水电配套、设施齐全,办公检测条件得到了全面改善。
强化队伍建设,提高化验室人员素质。 一是将检验检测人员根据各自特点排好队、定好岗,然后有针对性地制定岗位技能培训计划,让人人都有学习的机会,人人都能掌握一到两门检验技术; 二是积极派人参加省、市组织的专业技能培训; 三是出台政策,鼓励学习专业技术知识和提高文化素质。对参加大中专学历教育、研究生教育的工作人员,单位报销一半费用。
近年来,我县化验室已有12人次参加省、市举办的土肥化验员培训,有4人获得了相关专业的大专和本科学历。通过人才的不间断培育,我局化验室的检测水平得到大大提高,为土肥事业发展储备了一支高素质的队伍。
强化制度建设,确保化验室检测质量。 一是不断加强内部建设,按照“按制度管人、用流程办事”的原则,建立健全包括岗位责任、工作质量考核、过错责任追究、监督检查、人员奖惩、投诉处理等内容在内的各项工作制度,真正实现了科学化、规范化管理; 二是加强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制定了切合实际的质量手册和程序文件,定期开展内审和管理评审,对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措施,认真解决和纠正,做到全员参与,改进质量,使体系保持有效运行,保证检验检测数据的公正、准确、及时; 三是不断加强对检验检测报告、检定(校准)证书的管理。我局统一印刷了标准的检验报告和检定证书,购置了4台电脑和4台打印机专门用于检验报告打印,逐步消除了检验报告手写、检验报告式样不正规、检定证书大小不一、说明内容不一致的现象。
2005以来,我县化验室采集测土配方施肥土样13985个,按照样品检测技术要求,共检测103680余项次,检验报告合格率96%以上,报告及时率达到99.5%。2012年9月我县化验室由湖南省计量认证邵阳评审组进行检测资认定,并于2012年10月18日颁发了证书。
二、落实五项制度,严把检测内部质量关
落实化学药品管理制度。 实验操作室只宜存放少量短期内需用的药品,所以中心化验室有专门存放化学药品的仓库,且有专人负责。 化学药品分类存放,无机物按酸、碱、盐分类,盐类中按周期表金属元素顺序排列例如钾盐、钠盐等,有机物按官能团分类,如烃、醇、酚、酮、酸等。
落实原始记录及数据整理审核制度。 ①用圆珠笔或钢笔在实验的同时记录在本上。 ②详尽、清楚、真实地记录测定条件仪器、试剂、数据及操作人员。 ③采用法定计量单位。数据按测量仪器的有效读数位记录,发现观测失误时注名。 ④更改记错数据的方法为在原数据上划一条横线表示消去,在旁边另写更正数据并加盖检验员印章。 ⑤数据整理用清晰的格式把大量数据表达出来,并保持原始数据应有的信息。
落实精密仪器使用与管理制度。 所有安放仪器的房间都符合该仪器的要求,并做好仪器的防震、防尘防腐蚀工作,确保该仪器的精度及使用寿命; 坚持专人管理,准确登记仪器名称、规格、书量、单价、出厂和购置的日期及运行维护情况等; 坚持对每台大型精密仪器都建立完整的技术档案。
落实化验操作室管理制度。 对各实验操作室指派专人负责,统一管理,环境必须符合所开展项目的要求,所涉及的水、电、气的设置必须符合实验室安全制度的规定,所涉及的药品试剂,必须分类放置,标识要清晰准确。
落实实验室内部质量控制制度。 一是全程序空白试验控制。 二是校准曲线控制。 三是精密度控制。 四是准确度控制。 五是检验工作结束后的检查。
三、拓展三项服务, 发挥标准化验室功能 1、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项目。 2、服务耕地质量监测。 3、服务耕地地力评定和毁损耕地鉴定。
服务测土配方施肥、有机质提升等项目。 2005年以来,我县化验室共采集检测土样11241个、植株样526个,检测项目涉及土壤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有机质、pH值、有效铜、锌、铁、锰等,共检测83718项次。获得了大量的基础数据,为了解我县土壤供肥能力状况,制定肥料配方和施肥建议卡提供了科学依据。2011年为有机质提升项目采集土样35个,对pH值、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有效磷、速效钾、缓效钾、CEC等9个项目进行检测,并采集土壤容重样测定土壤容重进行分析。
服务耕地质量监测。 在全县建立了11个长期监测点和12个补充耕地监测点,每月两次对监测点进行取样化验,对耕地质量情况进行定点监测。 2011年7月至9月是我县晚稻生长的关键时期,我县异常干旱,我们每个月进行4到5次墒情监测,化验室及时进行水分和养分检测,及时向县委、县政府汇报情况并发布了墒情信息,同时大力推广秸秆覆盖、地膜覆盖、节水灌溉等技术措施。据监测使用秸秆覆盖的耕地田间径流量减少9.3方/亩,蒸腾蒸发量减少42毫米,水分生产率提高0.25公斤/方,水分生产效益增加0.17元/方,亩增产17.2公斤,全县总增产5160吨,增效1135.2万元。
服务耕地地力评定和毁损耕地鉴定。 2008年以来,县土肥站代表我局全程参与县域内土地开发、土地整理项目的耕地质量评定与验收,至今已完成了54个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的耕地质量评定与验收,形成待立项项目立项论证意见31份,涉及耕地面积16520亩。共查处各类耕地质量违法大案要案13起,恢复、维护耕地面积8000多亩,有效地遏制了耕地质量违法行为,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共采集土样2218个,检测养分含量19962项次,出具检验报告98份,根据各项目区的耕地状况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耕种与培肥指导意见98份。
新增耕地大部分地处山区,立地条件较差,土壤肥力不足,交通不方便,种植效益低,影响了农民种植积极性。为稳定和有效提升补充耕地质量水平,因地制宜,指导农民采取增施农家肥、种植专用绿肥或豆科作物,秸秆还田、掺沙入泥、施用石灰等措施,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加快土壤熟化。
仙槎桥镇银杏村农场是2009年的补充耕地项目. 我局根据土壤化验养分含量制定了土壤改良、地力培肥的指导意见。针对该农场地势高、农家肥不易运达的实际,建议农场在山顶建饲养场(目前年出栏肉牛200头),有机肥就地消化,既整合了产业,又改良土壤,同时实行高效经济作物与普通作物轮作、套作。目前,已种植的中药材达50多个品种,以白术、半夏、百合、玉竹、金银花、白芍等地产药材为主,轮作、套作了玉米、大豆、油菜、牧草、蔬菜等。现在农场年总产值达200多万元,耕地地力也得到了大幅提升。2011年10月,我们对该项目区原点进行取样测试,耕层土壤有机质增加3.1g/kg,全氮增加0.04g/kg,碱解氮增加4mg/kg,有效磷增加0.4mg/kg,速效钾增加3mg/kg,土壤空隙度增加1.5%,土壤容重下降0.04g/cm3。
根据化验室检测各养分含量指标值制定相应补充耕地项目区耕种培肥指导意见,严格要求各项目区按指导意见执行,并由县农业局、国土局、财政局进行后续耕种培肥验收,近三年来我县补充耕地耕种率达到100%,有机肥使用面积达到100%,绿肥种植面积达到100%,取得了良好的效益,得到了老百姓的拥护和上级领导的赞扬,2010年我局被评为县耕地保护先进单位。 三年来,国土部门拨付给我局土样检测、耕地地力评定及服务等经费共计96万元,我县化验室也进入了良性循环发展的阶段。
在省土肥站的正确指导下,在县委政府的高度重视下,我县测土配方施肥化验室建设得到了明显加强,在服务测土配方施肥、耕地质量监测与质量管理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效,但离上级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与兄弟单位相比还存在明显不足,我们局将根据这次会议精神,锐意进取,开拓创新,扎实工作,以更高的要求完善化验室硬件设施,严格内部质量管理,更好地为我县耕地质量管理工作服务。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