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城中学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自查报告 2011.11.1
一、校情简介 桥城中学是番禺区一所公办的初级中学,创办于2003年,按42个班规模建设。学校占地面积44805.3m2,校舍建筑面积29359m2,绿化覆盖率达35.7%。学校现有教学班40个,学生2100人;教职工142人,其中专任教师138人,有高级教师11人,一级教师78人;专任教师学历达标率100%,其中本科学历118人,占教师总数95.2%。
学校于2005年4月被评为番禺区一级学校,2006年5月被评为广州市一级学校,2007年被评为广州市规范化学校,学校先后被评为市桥城区先进工会组织和市桥街先进单位。2010年被评为广州市优秀家长学校。
一直以来,我校秉承“让学生放心、让家长放心、让社会对桥城中学有信心”的办学宗旨,坚持“志存高远,海纳百川”的办学理念,积极贯彻“德育为首,教学为主,育人为本”的教育方针,逐步形成了“爱生、严谨、务实、创新”的高尚教风,“弘志、尚礼、善学、创造”的优良学风。培养学生成为德厚、文博、心宽、志远的新一代人才。
在全体老师的共同努力下,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稳步上升,学生先后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屡获殊荣。八年来,师生先后在各类考试和竞赛中屡获殊荣,其中获国家级奖励的90项,省级45项,市级300项,区级1068项,城区级700项。学校的历次期末考试成绩均居城区前列。06、07、08、09、10、11年中考我校平均分和重点高中上线率均位居番禺区公办学校第一,实现六连冠,07年我校钟逸峤同学还勇夺广州市中考状元,初一和初二在每个学期期末考试中平均分也均居市桥城区学校的前列。
学校领导非常重视现代教育技术工作,把信息化当作学校办学特色来重点建设的实验目标,大力打造数字校园。为了更好的推进学校教育信息化,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在教学中的作用,学校成立桥城中学教育技术现代化工作领导小组,指导创建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 。
领导小组 组长 周瑞章 副组长 黎艳冰 张世明 组员 李定球 汤志航 廖润欢 林卓莹 梁颂华
工作小组 何日华 余斯悦 梁志辉 何子文 阮小芬 粱柳娟 梁善明 张首荣 李小平 谢蓉蓉 黄惠璧 魏晓云 陈炜杰 陈贇 谢鉴荣
二、学校实验工作基础情况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 1、校园网建设与应用 我校校园网于2004年组建并投入使用,同时还配备了1间网络管理中心。主控室设备配置齐全,功能强大。门户网站特色鲜明,校园网畅顺,校园数字广播系统设备先进。校园网覆盖学校所有区域,以多层(L3)交换式千兆以太网为主干,10M/100M交换到桌面的光纤校园网,使学校所有部门的计算机都能够方便地连接到网络。
2、信息化硬件设施齐备 (1)、学校专业教室齐全,能够满足全校各类活动和教学的使用需要。其中,多媒体计算机教室5间,学科电教实验室15间(物理电教实验室3间,化学电教实验室2间,音乐室2间;历史电教室1间,地理电教室1间、美术电教室2间、生物电教室3间、综合实践电教室1间),多媒体综合电教室3间,网络管理中心1间,软件和教学资源制作中心1间。
(2)、学校非常支持和鼓励教师在教研教学中使用现代教育技术,除了全校教职员工均配备了办公电脑用于教学之外,每间教室都配备包括多媒体电脑,高清背投,实物展示仪等设备在内的多媒体教学平台,教室多媒体配平台备率达100%。
(3)、我校现有40个教学班级,学生2030人,在计算机室、教室等处共配有学生用电脑420台,生机比达5:1,设备可用率达100%。
(二)、应用系统与平台 1、校务管理应用系统 2、教务管理应用系统 3、网络教学应用系统与资源库管理系统 4、其它教育教学应用系统
(三)、资源建设 1、配置学科相关的教学资源 2、校本教育教学资源库
(四)、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建设 1、教师培训 为了使我校信息技术应用水平能上更高台阶,我们狠抓了教师信息技术应用基础的培训 。
随着课室多媒体平台的全面启用,我校基本做到: ①能够在网络环境下利用信息技术手段进行教学设计(教学资源设计、脚本设计等)。 ②能够运用学科资源开发工具独立开发教学资源。 ③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信息技术手段获取教学资源。 ④能够在网络环境下运用这些资源进行电子备课、讲课、组织学生学习并进行测评。 ⑤学生基本能够运用基本的信息技术能力进行信息搜集、网上自主学习和探究式学习。
(五)、课题研究 1、课题承担 (1)、设立了校本信息技术类课题《初中阶段学生综合素质电子档案建设的探索与实践》,包括信息技术科组在内的学校教师参与率达50%以上。 (2)、承担广州市番禺区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综合类课题《初中生国际交流学校特色文化建设的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学语文学科类 课题《初中小作文校本行动研究》、课题《学科类综合实践活动与中考试题相关性的研究》、深化素质教育(课堂实施)课题《自主高效的物理中考复习课的课堂教学设计与实施研究》等
2、课题结题 教师参加2个区级科研课题的研究已结题,并获得区的一等奖和三等奖。 3、课题保障 为了保障科研课题的研究与开展,学校还制定了《科研教育科研管理办法》,建立了有效的激励机制,安排了课题专门研究时间,以保证课题研究工作严格按照研究方案的要求进行。学校还设立专项课题实验经费,有效地保证了课题的顺利进行。
(六)、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我校将信息化教学与课堂模式改革相结合,切实推进“三有效”,在教育、教学、教研研等各方面取得了大丰收。学校声誉进一步提高,并主动结对帮扶薄弱学校,积极发挥示范、辐射作用。
三、存在的不足 1、教师的教学科研理论水平不高,仍需进一步提高。 2、需进一步研究如何运用网上资源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培养新型的人才。 3、加强本校综合型技术人才的培养,推动学校的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建设。
四、努力方向 1、落实职责,发挥骨干的作用。 2、积极投入,加强软、硬件建设 3、不断实践,落实普及应用 4、继续完善制度,强化日常管理 5、展现代教育技术翅膀 创名言教育特色
创建教育现代技术实验学校带来了新的机遇与挑战,学校将抓住契机,展现代教育技术的翅膀,继续为内化特色、强化品牌而不懈努力!希望在今后五年建设“广东省现代教育技术实验学校”过程中,促进教师队伍建设,丰富资源库,整合各科科研力量,不断提高教育教学科研水平,接受各位专家再次来校检查指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