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法與科學 – 學佛與學識 楊皓東 2006年11 月18日.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Moral Reasoning 道德推理 Moral Reasoning 台大哲學系 林火旺 教授
Advertisements

自由法學 楊智傑. 概念法學 – 形式主義 – 啟蒙時代的自然法思想,想把人權法律化,要 求法官依法判決,不濫用權力 – 但法律可能有漏洞,這種完全依法判決,可能 無法跟上時代.
高考英语阅读分析 —— 七选五. 题型解读: 试题模式: 给出一篇缺少 5 个句子的文章, 对应有七个选项,要求同学们根据文章结构、 内容,选出正确的句子,填入相应的空白处。 考查重点: 主要考查考生对文章的整体内容 和结构以及上下文逻辑意义的理解和掌握。 (考试说明) 选项特点: 主旨概括句(文章整体内容)
期末考试作文讲解 % 的同学赞成住校 30% 的学生反对住校 1. 有利于培养我们良好的学 习和生活习惯; 1. 学生住校不利于了解外 界信息; 2 可与老师及同学充分交流有 利于共同进步。 2. 和家人交流少。 在寄宿制高中,大部分学生住校,但仍有一部分学生选 择走读。你校就就此开展了一次问卷调查,主题为.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 溫 Sir 中譯 : 老柳 A man of 92 years, short, very well- presented, who takes great care in his appearance, is moving into an old people’s.
1 )正确 2 )多词 3 )缺词 4 )错词 删除 补漏 更正 “1126” 原则 “1225” 原则 “1117” 原则.
考研英语复试 口语准备 考研英语口语复试. 考研英语复试 口语准备 服装 谦虚、微笑、自信 态度积极 乐观沉稳.
高中英语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福建教育学院外语研修部特级教师:周大明. 课程目录  一、理论创新与教材发展  二、现行教材的理论基础和编写体系  三、图式理论与 “ 话题教学 ”  四、课例分析与教学建议.
黄国文 中山大学 通用型英语人才培养中的 语言学教学 黄国文 中山大学
性別主流化 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 助理教授 陳月娥.
性別主流化 人力資源暨公共關係學系 助理教授 陳月娥.
劉凝慧 青年新歌.
2014 年上学期 湖南长郡卫星远程学校 制作 13 Getting news from the Internet.
Presented By: 王信傑 Ricky Wang Date:2010/10/6
2007年8月龙星课程 周源源老师课程体会 包云岗 中科院计算所
Healthy Breakfast 第四組 電子一甲(電資一) 指導老師:高美玉 組長:B 侯昌毅
生命之道 (1): 与主相交 约翰一书 1 1 John 1 4/12/2015.
专题八 书面表达.
How can we become good leamers
摘要的开头: The passage mainly tells us sth.
Could you please clean your room?
Unit 4 I used to be afraid of the dark.
Module 5.
I always like birthday parties.
第四講:佛學概論由佛典選讀入手之一 《雜阿含經》、巴利經典選讀 授課教師:國立臺灣大學哲學系 蔡耀明 教授
優質教育基金研究計劃研討會: 經驗分享 - 透過Web 2.0推動高小程度 探究式專題研習的協作教學模式
The Meditation (dhyan) world
否定句 黃勇仁.
HE is Risen! 祂复活了!. HE is Risen! 祂复活了! There must be explanations No Way! 沒这回事! Any proof? 有证据吗? Empty Tomb 空的坟墓 Jesus’ appearance 耶稣的显现 There must.
创建型设计模式.
Mechanisms and Machine Theory.
Chapter 9 Intelligence.
Self Knowledge 自我知識 梁益堉 教授 第四單元:
Enjoy your life every day
971研究方法課程第九次上課 認識、理解及選擇一項適當的研究策略
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正見為眼目 Right View 假使有世間  正見增上者 雖復百千生  終不墮惡趣  ─雜阿含經 788經.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中譯潤稿:風刀雨箭
是否將一切獻上 Is your all on the Altar
Lesson 28 How Do I Learn English?
Fundamentals of Physics 8/e 28 - Magnetic Force
「死是甚麽? 」 馮家柏 拉撒路會有限公司總幹事 2013年3月9日.
第十五课:在医院看病.
Chapter 2 Basic Concepts in Graph Theory
A SMALL TRUTH TO MAKE LIFE 100%
戴运财 浙江农林大学 1.
认识基督 -生命更新 Knowing Christ -Renewal of life 腓3:4-16 Phil 3:4-16.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中央社新聞— <LTTC:台灣學生英語聽說提升 讀寫相對下降>
電子發票政策說明及效益分析 財政部財政資訊中心 科長 劉醇錕 103年11月10日.
关联词 Writing.
True friendship is like sound health;
引導教學實務工作的知識根基 從三個面向來思考: 1.教學中的基礎知識是指什麼? 哪些領域的知識最為關鍵? 2.教師如何實踐及運用這些知識?
我願傳講我是基督徒, 靠祂的名不以為恥; 我願傳講我是基督徒, 我與祂同行任何地。
成才之路 · 英语 人教版 · 必修1 路漫漫其修远兮 吾将上下而求索.
Simple Regression (簡單迴歸分析)
The Acquaintance Theory of Self-knowledge(I)
高考应试作文写作训练 5. 正反观点对比.
系统科学与复杂网络初探 刘建国 上海理工大学管理学院
英文線上測驗 在教學上的應用 鍾榮富 南台科技大學應用英語系講座教授 卓蘭高中
2008 教學觀摩會 教學心得報告 資工系 曹孝櫟.
在運動過程中,粒子在每一特定時間對應一特定位置:位置是時間的函數!
名词从句(2).
保良局馮晴紀念小學 教育心理學家 --- 黃月鳳 2008年11月1日
The Wise Old Man 智慧老伯的一席話 原稿: 溫Sir 中譯 : 老柳
Views on the News 不同的观点 选自《多维阅读第11级》.
鄭先祐 (Ayo) 教授 國立臺南大學 生態科學與技術學系 環境生態研究所 + 生態旅遊研究所
Why do you like pandas? Section B 1a-2c.
健康按摩法 請開音樂.
Unit 1 Book 8 A land of diversity
歡迎光臨! 講師:台灣科技大學企管系林孟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佛法與科學 – 學佛與學識 楊皓東 2006年11 月18日

佛法與科學 – 學佛與學識 科學及知識 佛法與知識 學佛與學識

科學的名義 Merriam-Webster, Science 1 : the state of knowing : knowledge as distinguished from ignorance or misunderstanding 2 a : a department of systematized knowledge as an object of study 3 a : knowledge or a system of knowledge covering general truths or the operation of general laws especially as obtained and tested through scientific method

科學的名義 Encyclopedia Britannica any system of knowledge that is concerned with the physical world and its phenomena and that entails unbiased observations and systematic experimentation. In general, a science involves a pursuit of knowledge covering general truths or the operations of fundamental laws

科學的名義 Wikipedia Science in the broadest sense refers to any system of knowledge attained by verifiable means.[1] In a more restricted sense, science refers to a system of acquiring knowledge based on empiricism, experimentation, and methodological naturalism, as well as to the organized body of knowledge humans have gained by such research. The word science comes from the Latin word scientia for knowledge, which in turn comes from scio - I know.

Scientific method a body of techniques for investigating phenomena and acquiring new knowledge, as well as for correcting and integrating previous knowledge. It is based on observable, empirical, measurable evidence, and subject to laws of reasoning. Scientists use models to refer to a description of something, specifically one which can be used to make predictions that can be tested by experiment or observation.

Scientific method Scientific method seeks to explain the complexities of nature in a common, known, and replicatable way, and to use these explanations to make useful predictions. Scientists never claim absolute knowledge. Unlike a mathematical proof, a proven scientific theory is always open to falsification, if new evidence is presented

Goals of science The underlying goal or purpose of science to society and individuals is to produce useful models of reality. One goal of science is to explain and utilize multiple known phenomena with one theory or set of theories.

Goals of science Despite popular impressions of science, it is not the goal of science to answer all questions. The goal of the sciences is to answer only those that pertain to perceived reality. Also, science cannot possibly address nonsensical, or untestable questions, so the choice of which questions to answer becomes important. Science does not and can not produce absolute and unquestionable truth. Rather, science tests some aspect of the world and provides a reasonable theory to explain it.

Goals of science science produces useful models which allow us to make often useful predictions. Science attempts to describe what is, but avoids trying to determine what is (which is for practical reasons impossible). Science is a useful tool. . . it is a growing body of understanding that allows us to contend more effectively with our surroundings and to better adapt and evolve as a social whole as well as independently.

知識的缺點 --- 佛在人間 知識的片面性 知識是片面的,是一點一滴的。不但宇宙人生的最高真理,知識不能充分去把握;就是現象的事物繁多,人類對它們的了解,也是從一點一滴的聚合而來。 識,在佛法中,是了別的意思。了是明了,別是區別。宇宙本好像混沌一團,由我們的區別它,分別它的 彼此不同,而逐漸了解它。所以,知識的本身,逃不過片面與點滴的限制。

知識的缺點 知識的相對性 知識的本身,是片面的,點滴的總合,故常忽略整體而偏執部分,而且也是相對的。 知識的相對性,可從知識的兩方面說。知識的活動與表達,不外乎內心的思想與外表的語文。若離開了思想、語文,即不能成為知識。 知識的特性,是遮他顯自的。如見紅色,即不是白色等;沒有光明,即不知黑暗;有虛假才能顯示真實,這即是知識本身的相對性。佛法稱此為「二」。二是一切認識的形態,沒有它,就沒有認識作用的可能。

知識的缺點 知識,必須在相對的形態與作用中表現出某事某物來。所以識的字義,就是區別。因知識的本身是相對的,所以它不能了達絕待的,一切而無外的究竟真理。 再從心識來說,知識有能知所知,能知是心識,所知是認識的對象, 當心識了知對象時,卻不能知認識的自身──心不自知。縱然自知心念的生滅動態,這還是後念知前念,決不是同時在一念中,具有能所的認識,否則能所就混 淆不分。因此,知識只能知道相對的世間,不能知道絕對的境地。

知識的缺點 佛法說:對相待而說絕待,絕待還成相待。又如這是一邊,那是一邊,於此兩邊間,說名為中 。然而說到中,中是對邊說的,離中無邊,離邊無中,邊與中是相對的。可見我 們的思想、語文,所論說的中道、絕對,也早就不是絕對與中道了。口說與心想的知識,永遠觸不著絕對中道的邊緣,這不能不說是知識的缺憾。

知識的缺點 知識的名義性 人類的思想、語文,都是名字。名字是心想所構畫的假名──符號,並不就是物體的自身。 一名多義,一義多名,完全要依上下文及習慣而詮定的,並非某名即是某義,某義便是某名,這就是說明了名與義沒有決定不變性。因為名義的不決定,故隨說一名一義,每成諍論,若能心平氣和的相互研究,也許會知道名字儘管不同,而意義卻可能相同。反之,雖然使用同一個名字,但不妨有多種解釋。在這裡,我們了解到:知識是建立在名義上的。名與義,是依人類的習慣使用而形成的。

知識的缺點 知識不離名義性,所以有不決定、相對、流動、變化的特性。人類的知識,每為名義的習慣使用,而互相紛諍,糾纏不了。 宇宙和人生,都是眾緣所成的,如幻如化,沒有決定的實體。因此,世間的名義知識,表示他而不能直顯他的絕待性──真理,這是知識的本性如是,對於絕對真實,是無法把握的。

知識的缺點 知識的錯亂性 知識的根本錯亂,卻習非成是,難於糾正了。 生起了一種不變的實在感,這就是知識的根本錯誤。 個體,在佛法中稱為「一 」。自己獨存,稱為「我」。一與我,是眾生知識中的根本錯誤,在緣起關係的 決定下,世間沒有絕對的獨立個體,沒有真實獨存的我與一。 知識對我與世間的緣起事物,尚有如此倒亂錯覺,更深更妙的真理,自不能體會。 一般的知識,離不了私欲。知識大,私欲也就隨著知識而擴大。

知識的長處 以分別識成利生事 現世間的衣、食、住、交通…… ,都因知識的發達而有了長足的進步。 大乘法說:初學菩薩向上向善的正行,即由分別知識的引導──由知識分別 ,知善知惡,了解世間的因果事相,知善而深信善法的價值,於是不斷地努力向 善,這才能趣向證悟的聖境,得平等無戲論的根本智。不但初學的,菩薩在自覺 的聖境中,雖遠離了分別妄識;但菩薩行的特點在利他,故從平等的根本智中, 又起後得的分別智,此即通達事物,度生的方便智。從菩薩的修行、證悟、利他 的一切事業中看,佛法始終重視知識。佛法把知識看為:是自利證悟的前導,利 他妙行的方便。離去了知識,即不能成就自利與利他的事業,這是佛法重視知識 而說明了知識的崇高價值。

知識的長處 以分別識成深信解 佛教與希伯來的宗教不同。希伯來宗教厭惡知識, 重於感情的信仰。佛教卻說:「有信無智長愚癡」。這肯定了無知的信仰,會造 成愚妄的行為,不是合理的正信。所以佛教的正信,要透過知識的考察,以知識 為信仰的基點,解得分明,信得懇切,這才是合理的正信。如對佛法的正確知解,愈高愈深,信仰也就愈深愈堅。沒有經過知識的信仰,好像很虔誠,其實是非 常浮淺。 佛教說 信仰的最高度,即與智慧融合一體。可見知與信不但沒有衝突,而且是從互相助 成而能達成統一的。有了高度的智慧,才有更深刻堅固的信願,這是說明信仰建 築在理解的基礎中。理解不能不說是知識的力能,這是知識的又一長處 。

知識的長處 以分別識成無分別智 世間的知識,雖有缺陷而不能證知絕對真理,但如能根治錯亂,而引向更高度,即成通達真性的出世間無分別智。 有人以為世間 的分別妄識,不能契見真實,反而是證悟的大障礙,所以一味訶毀分別識。不知 道在沒有證得聖智前,如不以世間分別識分別善惡,觀察真妄,即無從修行。誰能直下從無分別處著手呢!不解不行,怎能證得解脫? (Yes, we’re not there yet. Buy if we don’t check the map, we don’t walk, we’ll never get “there”)

知識的長處 佛祇說人類易成佛道。因人的意識分別力,比天還強,也唯有強 勝的分別力,才能分別善惡真妄,才能痛下決心,依法觀行,才能契悟絕待的真 性。所以佛法不否認知識本身的缺點,但認為若捨棄了他的缺點,把握他的長處 ,即是證悟解脫的正因。 學佛以分別識觀破分別 ,證入無分別聖智,分別也即斷捨 佛教重無分別的智證,但也重視知識,與印度宗教中,專重瑜伽、禪定的學 派,精神大有差別,所以佛法的特點在觀慧。佛法認為:知識雖不能表詮真理, 但它有引向真理的作用。 分別識而為無分別智的方便,是佛法確認的道理,所以在證入以 前,有信解行。

現代知識應有之反省 知識有缺憾錯誤的一面,也有優越良好的一面。知識若向錯誤的 一面發展,會造成人類的無邊苦痛;若著重道德與真理而去發展知識,亦能引生 人類的無邊幸福。知識的本身有好有壞,而不是決定好,決定壞,既不是「妙門 」,也不是「禍根」,問題看我們對它的運用如何!

學佛與學識 正信歸依者,應修於正見,及修於正命,勝進不為難。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勤修三福行,願生佛陀前。 學習探索世間知識與修學世間正見 (世間正見非科學的目標,具世間正見方能善用科學) 正見有善有惡 正見有業有報 正見有前生有後世 http://en.wikipedia.org/wiki/Reincarnation_research http://www.near-death.com/experiences/reincarnation01.html http://www.childpastlives.org/ 正見有凡夫有聖人 求人而得人,修天不生天。勤修三福行,願生佛陀前。

學佛與學識 佛為阿難說︰ 緣起義甚深──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無常空無我,惟世俗假有。 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緣起空寂性,義倍復甚深。 此是佛所說,緣起中道義,不著有無見,正見得解脫。 ── 成佛之道

學佛與學識 又復正見者,即是四諦慧;如實知四諦,應斷及應修,惑苦滅應證,由滅得涅槃 。 先得法住智,後得涅槃智;依俗契真實,正觀法如是。 ── 成佛之道

學佛與學識 說到這裏,覺得佛教中,每有一種錯誤的傾向,就是不求法住智,而但求涅槃智。特別是備有世間一般知識,年老而求佛法的。對於因果緣起的必然性,四諦的價值決定,常是並無希求;有的以為這早都已經知道,而不知夢都沒有夢想過。卻以為,需要的是開悟,是明心見性。不知道沒有修成法住智,涅槃智是不會現起的。由於偏向證悟,弄到一開口,一下手,似乎非說心說性, 談修談證不可。於是乎失去了悟入的必要過程,空談些心性,空有,理事,弄得內外也不辨了。過去的大德們,就有錯認定盤星,以為孔顏樂處,大學明明德,孟子致良知,就是祖師西來大意。因此有的就高唱:『東方聖人此心焉,西方聖人此心焉』,好像儒佛融通起來。其實,儒門大師,即使翻過語錄,用過存養功夫,那一位是確認三世因果的?那一位從緣起的流轉還滅中求正見的?那一位體見一切眾生平等的?根本都沒有三世因果決定的法住智,必然是漂流於佛法的門外。理學大師都不能贊同佛法,而要以拒楊墨的態度來排斥佛老,為什麼?就是於佛法沒有正見,不知佛法的涅槃智,是依緣起因果的法住智而進修得來。所以,如以為只要談心說性,或者說什麼絕對精神之類,以為就是最高的佛法,那真是誤入歧途,自甘沈淪了! ── 成佛之道

學佛與學識 學佛的動力可否從科學中找到? 《大念處經》 (Maha-Satipatthana Sutta) 取材自性空法師《念處之道;《大念處經》講記》 總釋四念處 (uddeso)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拘樓國劍磨瑟曇城中。 爾時佛呼諸比丘:諸比丘!諸比丘應諾:世尊!世尊如此開示: 諸比丘!此是使眾生清淨,超越愁悲,滅除苦憂,成就正道,體 證涅槃之唯一道路,此即四念處。四者何耶? 於此諸比丘!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受,隨觀感受,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心,隨觀心識,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安住於法,隨觀諸法,熱誠、正知、正念,捨離對世間的貪欲與憂惱。

學佛與學識 身念處(kāyānupassanā 身隨觀念處) 一、 安般念 (ānāpānasati 出入息念、觀息法) 諸比丘!比丘如何安住於身,循身觀察?於此,諸比丘!比丘前往森林、樹下或空閒處,結跏趺坐,端正身體,置念面前,正念而出息,正念而入息。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出息短時,了知:我出息短;入息短時,了知:我入息短。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 諸比丘!就如熟練的轆轤匠,或轆轤匠之弟子,當拉長時,了知:我拉長;拉短時,了知:我拉短。諸比丘!比丘如是在出息長時,了知:我出息長;入息長時,了知:我入息長。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出息;修習:我當覺知(息之)全身而入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出息;修習:我當寂靜身行而入息。 如是,比丘安住於身,觀照內身;安住於身,觀照外身;安住於 身,觀照內外身。安住於身,隨觀生法;安住於身,隨觀滅法;安住於身,隨觀生滅法。於是「有身」之念現起,唯有正念與覺照,無所依而住,不再貪著世間之任何事物。諸比丘!此即比丘安住於身,循身觀察。

學佛與學識 菩薩之所乘,菩提心相應,慈悲為上首,空慧是方便。依此三要門,善修一切行 ;一切行皆入,成佛之一乘。 ── 成佛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