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對老人負向態度
年齡歧視 大眾媒體最普遍的再現形式即是刻板印象。刻板印象是粗糙的選用未經發展、概括化的符號,將社會族群予以類型化的產物,事實上,背後隱藏的是對這個族群的價值觀、態度、行為模式的預設,在過度簡化的思維下,對所指涉的對象未加細分,忽視族群及其成員間的多元性與差異性。 「老年歧視」的刻板印象或嘲笑態度,背後反應的是年輕霸權(hegemony)文化和青春崇拜。
台灣社會對老人之態度 社會大眾對老人的迷思及刻板化印象--「老人大半是貧窮、有病且不快樂的」,造成社會對老人歧視行為。 台灣民眾對老人刻板印象→「貧窮」和「體弱多病」為核心的部份。 負面影響:社會偏見影響老人人際互動關係,這對老人自我形象會有。 有與祖父母(外祖父母或其他老人)同住或有與老人接觸者對老人態度較為正向→促進其他年齡層與老人實際接觸→可破除國人對老人的偏見及老化過程迷失→喚起對大眾對老人之認識、進而互相尊重。
對「老」的刻板印象之分析 原因 過程 結果 身體症狀 疾病加重 就醫障礙 身體及認知功能退化 焦慮憂鬱 內在疾病進展 心理調適 困難 疾病 和其併發症 身體症狀 疾病加重 就醫障礙 身體及認知功能退化 焦慮憂鬱 內在疾病進展 心理調適 困難 行動不便 老化 刻板印象 外在環境之原因 獨立能力喪失 成為別人負擔 家庭社會 角色改變 各種生活與社會資源的失落 生活品質差 原因 失能 過程 結果
老人病理化現象 在一般人的意象中,老人是醫院的常客,是醫療的主要對象,慢慢的我們很容易只注意到老人的身體或病況,忽略其他生活面向。 很多媒體老人再現的「場景」大多是醫院、療養院、老人年金、福利服務,報導背後隱含的是老年∕人的病理化(pathologize)、「問題化」,甚至「工具化」的傾向。 這不但顯示媒體對老人同情∕傲慢混合交織的心理狀態,也將老人視為一種「他者」,或一種生物體,導致老人變成「生物醫療化」的對象。在醫生或是記者顯微鏡的玻璃墊下,在「凝視」的過程,透過放大的顯影,對老人產生異化的理解,造成老人與其自身分離現象。
老年期的生活事件 老年時期最常發生的生活事件有一些與年輕時期的生活事件及調適明顯不同的特徵。這些明顯的特徵包括: 1它們被視為失落大於獲得。 2它們通常接二連三發生,以致沒有足夠的時間一一適應。 3它們通常長時間持續著而成為慢性問題。 4它們通常是無可避免的,因此容易引致無力感。
人們對「老」的迷思-五項負向態度 -老而不死是為賊 「老就會生病」 「老狗學不會新把戲」 「木已成舟,沒得改了」 「雖然活著,但氣力不足」 「老人沒辦法支撐起自己的生活」 -老而不死是為賊
寡居 以寡居為例,正好可以說明上述所列的老年時期生活事件的特徵。對大部分的年老夫妻來說,寡居是其中一人所無法避免的,但女人寡居的機率較男人大得多。一旦喪偶,許多額外的結果會跟著發生。常見的額外結果包括失去性伴侶、失去友誼與親密感、感覺悲傷、孤單、空虛、增加責任以及對他人的依賴感、失去收入與缺乏有效的經濟管理、與子女、已婚朋友及家庭其他成員的關係改變。
面對老人歧視態度 老年人一項獨特的生活調適是接受自己被視為老人。因為現代工業化社會常見老人歧視,因此許多老人否認自己老了。即使一個人對變老有很好的自我接受度,社會可能也無法接受變老了會一切無事。所以老年在我們社會通常是伴隨著貶值與退化的感覺。 退休 社會的態度會影響一個人退休的打算。 因此有工作的人社會地位較無業遊民高,而有工作的人之中社會地位又與職業種類及薪水有關。因此當人們退休後,無可避免的會面臨社會地位的改變,而那些將自我概念奠基於擁有高層職業地位的人,將會面臨最大的衝擊。對夫妻雙方來說,也要調適退休造成的改變,事實上配偶的調適要比退休者本身困難。
慢性疾病與功能缺損 對許多老年人來說,另一項主要的生活調適即是適應慢性疾病與功能限制,尤其是削減他們自主性的功能限制。雖然慢性疾病並非老化過程不可避免的部分,但超過65歲的老年人約有85%有一種慢性疾病,50%有兩種或兩種以上的慢性病。大部分的老年人僅須很少的協助或不須協助便能執行日常活動,然而一個人活得愈久,他便愈有可能經歷功能受限。
是否駕車的決定 年齡與疾病在老年人視力、認知能力、肌肉骨骼功能及中樞神經系統方面造成的改變,會影響老年人駕車的安全性。 很常見的狀況是老年駕駛者會逐漸改變他們的駕車習慣,以彌補生理上的改變,例如他們可能會避免在夜間、交通流量大或車速快的道路上開車。許多老年人會減少開車的時間次數而非完全停止開車,超過70歲的老年人開車距離是35至39歲的人的三分之一(Evans, 1988)。對老年人而言,減少開車的情形其實已經造成了一些後果,如社交隔離或依賴他人。
居遷 老年人面臨的另一項心理社會調適為決定是否搬離原本的家庭。當人們逐漸變老,家庭結構也會跟著改變,搬出原生家庭成為一個重要的決定。 朋友或家人死亡 就像老年時期其他的生活事件一樣,失去家人或朋友會隨著年齡愈老愈無法避免。許多8、90歲的人可能比大部分的親戚朋友活得久,事實上當人們到了90歲的年紀,所認識的人當中可能已經找不到任何一個比他老的人,孤單與社會隔離是這類事件下的兩種後果。
「老化態度」與「樂活老化」概念模式 樂活老化目標 身心社會和人生意義 老年醫學介入 個人適應與成長 基本功能 對老的刻板印象 老化自我覺知 還沒老的我 老的我 出生 老化經驗累積 或/和 老化重大事件
Thank you for your atten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