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 副 词.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1.knock out 摧毁 2.get out of control 摆脱控制 3.as far as we know 据我们所知 4.break down ①分解 5.vice versa 反之亦然 6.bring ……back to life 使 …… 复活 as far as sb./sth.
Advertisements

古代汉语(Ⅱ) 通 论 第一讲 古代汉语的词序 崔 达 送崔 达 送. 一、疑问代词作宾语前置  语料一:  ①寡人将谁朝而可?(《战国策 · 燕策》)  ②吾谁欺,欺天乎?(《论语 · 子罕》)  ③盗者孰谓?谓阳虎也。(《公羊传 · 定公八 年》)  ④大王来何操?(《史记 · 项羽本纪》)
Unit One Grammar 基数词和序数词 one first two second three third four fourth five fifth eight eighth nine ninth twelve.
苏教版高中语文(高二) 是比喻,还是类比? 浙江省湖州中学 赵艳东. 寡人之于国也 《孟子》 梁惠王曰: “ 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 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 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 之民不加多,何也? ” 孟子对曰: “ 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
if 条件状语从句的含义 Jack 对 Rose 说: “ 如果你跳,我也会跳! ” If you jump,I will jump!
第五章 谓词. 5.1 动词和形容词的区分 词类 语法特征 动词 形容词 能否带宾语绝大多数能不能 能否受 “ 很 ” 修饰多数不能多数能 重叠方式和意义 AA 式、 ABAB 式 表示动量少或 时量少 AA 式、 AABB 式 表示程度加深或 者程度适中 概括意义表示动作、行 为、活动 表示性质、状态.
内容回顾 1.这篇文章的文体是什么? 读后感 2.齐威王与周厉王对待谏谤的态度分别是什么? 齐威王勇于纳谏,周厉王以能止谤而自喜。
ENGLISH 电大英语(1) 课程介绍及考试须知 秦皇岛广播电视大学 教师:王丽君.
第三章词类 第四章体词 词法之二.
句子的成分.
五 词类的活用.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古代汉语 东北师范大学人文学院 文学院精品课程小组 张世超.
die Substantive (Nomen)
句子成分 Members of a Sentence.
Module 7 planes, boats and trains
模块4 短文改错 目 录 专题一  语法句法习惯用语运用型 专题二  篇章结构逻辑前后照应型.
Last winter vocation, I went to Beijing with my parents. Beijing is in the north of China. We went there by train. In Beijing I visited the Tian’anmen.
英语句子成分 cover.
2015届高一英语衔接课 句子成分 cover.
用整体思路法 “秒杀”语法填空 主讲:Louie.
Lesson 14 people and plants. Think about it [讨论] 1 Which do you eat more, plants or meat? 2 Can we live without plants? Why or why not?
开放英语2 Unit 34—35.
开放英语 2 Unit 34—35 陈秀华 中央电大仙居学院.
寡人之于国也 四个实词 作者简介 四个实词 预习反馈 四个实词 文本研读 《孟子》 四个实词 写作特点.
被动语态 (The Passive Voice)
常用逻辑用语复习课 李娟.
区别词 柯珂.
二、词 类 1、为什么要划分词类? 划分词类的目的是为了较好地说明由于词性不同所带来的组合功能的不同。
小学新标准英语第四册 Module 6 Unit 2 Was it a big city then?
最后的礼物.
快速练习 1. Your present is here. 2. The runners went away.
六 古代汉语的词序 制作 阚景忠 讲授 阚景忠.
第十一章 句子种类.
古代汉语文选 张中丞传后叙.
Starter Unit A plan for the new school year.
M5U1 He is playing the suona ,but the phone rings.
情态动词2
定冠词.
英语的基本句型 红阳高中 刘学志
Wentao Ding Linfeng Shi Jiajie Yu
情态动词1 情态动词的概念 情态动词的位置和特点.
浪费 海浪 + 费用 = 浪费 费用 小费 学费 水电费 电话费 停车费 +
V-ing 分词 Gerund 动名词 Present Participle 现在分词 一. Form 主 动式 被 动式 一般式 完成式
定语从句高考点例析 授课人:柳骋平.
Unit 3 language in use.
基本句型(二) S+Vt+O+C.
EBNF与操作语义 请用扩展的 BNF 描述 javascript语言里语句的结构;并用操作语义的方法描述对应的语义规则
2019/4/17 Men’s 100m sprint Women’s 200m medley Women’s Volleyball.
语法复习----代词.
Clean-up Day 清洁日. Clean-up Day 清洁日 Clean-up Day 清洁日.
定语从句 Ⅰ定语从句及其相关概念; Ⅱ关系代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Ⅲ关系副词引导的定语从句; Ⅳ由as引导的定语从句; Ⅴ注意事项。 Ⅰ Ⅱ
用来修饰名词、代词、句子等,在句中的作用相当于形容词,故称为形容词性从句。
牛津9A Unit6 Grammar.
定语从句(16).
形容词及形容词短语.
分词(一).
You can play football well.
基于知识库对自然语言中属性取值对的探索 潘笑吟.
了解介词.
There be 句型中的be动词 所在知识模块:外研社新标准英语第三模块 My School  学科:初中英语 适用年级:七年级上册.
主谓一致 (Agreement) 一、概念 在英语中,随着主语的人称或数的变化谓语动词采用单数或复数形式。 二、怎么判断?
字词注音 jiàn còu j ì 扁鹊 蔡桓公 立有间 腠理 yìng xuán tàng yùn 汤 熨 火 齐 不应 还 走 su ĭ
S + Vt. + O (主语+谓语+宾语 句型).
同位语从句.
人教版英语五年级下册 Unit 5 Whose dog is this?
现在完成时态 8A Unit 1 Present perfect tense.
The Participle as Adverbial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2 自由代数 定义19.7:设X是集合,G是一个T-代数,为X到G的函数,若对每个T-代数A和X到A的函数,都存在唯一的G到A的同态映射,使得=,则称G(更严格的说是(G,))是生成集X上的自由T-代数。X中的元素称为生成元。 A变, 变 变, 也变 对给定的 和A,是唯一的.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九 副 词

一、关于副词 1、副词的性质及分类 2、副词的虚实问题 副词:用来修饰、限制动词、形容词,表示程度、范围、时间、方式等的词。 程度副词:很、略微 范围副词:都、只 时间副词:已、正在 情态副词:简直、偏偏 否定副词:不、别 表敬副词:请、惠 2、副词的虚实问题 实词说: 《马氏文通》:“凡实字以貌动静之容者,曰状字。” 陈望到《文法简论》:“汉语里的名词、代词、动词……副词都能单独做句子成分,都是实词。”

虚词说: 吕叔湘、朱德熙《语法修辞讲话》:“代词、副词、连词、语气词的意义比较空灵些,可以称为虚词,和以前所谓‘虚’字的范围大致相同。” 半实半虚说: 王力《中国现代语法》:“副词可说是介乎虚实之间的一种词。它不算纯虚,因为它们还可能表示程度、范围、时间等;然而它们不算纯实,因为它们不能单独地表示一种实物、一种实情或一种实事。”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副词虽可认为半实词,然而它和纯粹的虚词是有密切关系的。” 二、程度副词 表示动作行为或性质状态程度的副词。 表示程度高 表示程度低 表示程度更近一层

1、少 2、稍 老臣今者殊不欲食。(《触龙说赵太后》) 请略陈固陋。(《报任安书》) 君之病在肌肤,不治将益深。(《扁鹊见蔡桓公》) 现代:不多;缺少;年轻 古代:稍微、略微 辅之以晋,可以少安。(《左传·僖公五年》) 太后之色少解。(《触龙说赵太后》) 2、稍 本义:禾苗的末端。 现代:稍微(程度副词) 古代:逐渐(时间副词) 项羽乃疑范增与汉有私,稍夺之权。(《项羽本纪》) 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秦始皇本纪》) 上怒稍解,因上书请朝。(《史记·梁孝王世家》)

3、颇 大约唐代时,“稍”产生了“稍微”的含义。如: 《唐语林》:“稍不如意,相顾笑议。” 《因话录》:“妆饰稍过,上见之极不悦。” 本义:歪头 现代:很 古代:①稍微 ②很 至于序《尚书》则略,无年月;或颇有,然多阙。(《史记·三代世表序》) 涉浅水者见虾,其颇深见鱼鳖,其尤甚者观蛟龙。(王充《论衡》) 唯袁盎明绛侯无罪,绛侯得释,盎颇(很)有力。(《史记·袁盎晁错列传》) 王力《中国语法理论》:“‘颇’字自古就是不足的表示。”又:“纵使这里的‘颇’有‘甚’字意,也只是个例外。”

三、范围副词 1、但 表示动作行为、性质状态或事物范围的副词。 强调范围大 限定范围 表示相互之间 强调范围大 限定范围 表示相互之间 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战国策·楚策》) 寡人非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孟子》) 不及黄泉,无相见也。(《郑伯克段于鄢》) 1、但 现代:转折连词,但是 古代:只、仅仅 “袒”的古字,本义是脱去上衣。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木兰诗》) 死去元知万事空,但悲不见九州同。(陆游《示儿》) 无他,但手熟耳。(《卖油翁》)

2、徒、特、第(弟)、直 徒 本义:《说文》:“徒,步行也。” 现代:徒弟 古代:只、仅仅 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孟子·离娄上》) 特 本义:三岁兽 《伐檀》:“不狩不猎,胡瞻而庭有县特兮。” 引申为一头野兽 《礼记·内则》:“庶人特豚,士特豕。” 虚化为“只”、“仅仅”的含义。 此特匹夫之勇也。(《汉书·韩信传》) 第(弟) “但”的通假字。 二字双声邻韵(第:定母脂部;但:定母元部) 《词诠》:“第、但一声之转。” 君第重射,臣能令君胜。(《史记·孙膑》)

3、仅 直 “独”的通假字(直:定母職部;独:定母屋部)。 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孟子·梁惠王上》) 《说文》:“仅,材(才)能也。” 古今都用来限定范围。如: 齐王遁而走莒,仅以身免。(《史记·乐毅列传》) 唐代诗文中“仅”克表示多,“将近”、“几乎”的意思。如: 初守睢阳时,士卒仅万人,城中居人户亦且数万。(韩愈《张中丞传后序》) 夹涧有古松老杉,大仅十人围,高不知几百尺。(白居易《庐山草堂记》) 某有中外亲族数千口,兄弟甥侄仅三百人。(《唐语林》)

四、时间副词 1、曾 表示行为动作等发生的时间以及与时间有关情况的副词。 已经发生 《汉书·张骞传》:“骞既至乌孙。” 正在发生 《战国策·燕策》:“蚌方出曝。” 持续发生 《答李翊书》:“如是者亦有年,犹不改。” 将要发生 《鸿门宴》:“若属皆且为所虏。” 多次发生 《郑伯克段》:“亟请于武公,公弗许。” 逐渐发生 《秦始皇本纪》:“自穆公以来,稍蚕食诸侯。” 终究发生 《陈胜起义》:“其所置侯王将相,竟亡秦。” 1、曾 古今是时间副词,表已经发生。如: 孟尝君曾待客夜食。(《史记·孟尝君列传》)

2、再 古代还是情态副词,加强否定语气,“居(竟)然”义,读“zēng”。如: 谁谓河广?曾不容刀。(《诗经·卫风·河广》) 老臣病足,曾不能疾走。(《触龙说赵太后》) 2、再 古代:数词,“两次”或“第二次” 现代:又一次 表达“两次”义。如: 田忌一不胜而再胜。(《史记·孙膑》) 再拜曰:“请说之。”(《墨子·公输》) 表达“第二次”义。如: 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左传·庄公十年》) 寺忆新游处,桥怜再渡时。(杜甫《后游修觉寺》)

3、仍 五、情态副词 1、且 现代:仍然、仍旧 古代:频繁、多次 《广雅·释诂》:“仍,重(chóng)也。” 晋仍无道而鲜胄。(《国语·晋语》) 吾仍见上,上甚聪明。(《后汉书·盖勋传》) 五、情态副词 表示行为动作的情态或语气的副词。 肯定情态 《鸿门宴》:“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 估量情态 《史记·周本纪》:“西伯盖即位五十年。” 加强语气 《陈胜起义》:“王侯将相宁有种乎?” 1、且 古今共有用法:而且(连词) 古代特有用法:姑且、尚且(情态副词);将要(时间 副词)

2、固 姑且、尚且(情态副词)。如: 先生且休矣,吾将念(考虑)之。(《史记·淮阴侯列传》) 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史记·鸿门宴》) 将要(时间副词)。如: 彼且奚适也?(《庄子·逍遥游》)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愚公移山》) 2、固 现代:固然,连词。用来承认某种事实,并引出下文 不一致的内容。如: 坐车固可靠,但坐飞机更快。 古代:表示坚决的态度或客观事物的当然情况。 表示坚决的态度,“坚决”、“坚持”义。如: 牧杜门不出,固称疾。(《史记·廉蔺列传》) 朱公长男固请欲行。(《史记·越世家》)

六、否定副词 1、用于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不、弗 表示客观事物的当然情况,“本来”、“当然”义。如: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司马迁《报任安书》) 表示确信无疑的态度,可译为“本来”、“当然”。如: 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孟子·梁惠王上》) 六、否定副词 表达否定意义的副词。 1、用于一般否定的否定副词:不、弗 “不”的使用范围广,既可否定动词,又可否定形容词,既能否定及物动词,又能否定不及物动词。“弗”在先秦时期使用范围比较小,一般只能否定及物动词,而且动词的后面还不能带宾语。 何休《公羊传》注:“弗者,不之深也。”

2、表示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毋、勿 功成而弗居。(《老子》) 宋人或得玉,献诸子罕,子罕弗受。(《左传·襄公十五年》) 功成而不居之。 功成而不之居。 著 作 用“弗”次数 无宾语句 有宾语句 《左传》 314处 308处 6处 《墨子》 58处 53处 5处 汉代以后,“弗”的使用范围逐渐放宽。 2、表示禁止或劝阻的否定副词:毋、勿 一般用于祈使句中,相当于现代的“不要”、“别”。其差别也是“毋”能带宾语,“勿”后的动词一般不带宾语。

3、用于对应有境况否定的否定副词:未、未尝 大毋侵小。(《左传·襄公十九年》) 莒人囚楚公子平。楚人曰:“勿杀,吾归而俘。”莒人杀之。(《左传·成公九年》) 急击勿失。(《史记·鸿门宴》) “勿”后不带宾语的规则在先秦已不严格。如: 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孟子·梁惠王上》) 3、用于对应有境况否定的否定副词:未、未尝 “未”表示对“已然”的否定,意思是事情还没有实现,等与现代的“没有”;“未尝”表示对“曾经”的否定,意思是过去没有实现过,等于现代的“不曾”、“没有过”。 “未”否定的是现在的情况,包含将来实现的可能性;“未尝”否定的是过去的情况,包含着现在已实现的可能性。

4、用于对判断否定的否定副词:非(匪) 5、表示否定应答的否定副词:否 宋人既成列,楚人未既济。(《左传·僖公二十二年》) 臣未尝闻也。(《战国策·魏策四》) 4、用于对判断否定的否定副词:非(匪) 此庸夫之怒也,非士之怒也。(《战国策·魏策四》) 使我两君匪以玉帛相见而以兴戎。(《左传·僖公十五年》) 5、表示否定应答的否定副词:否 孟子曰:“许子必种粟而后食乎?”曰“然。”“许子必织布而后衣乎?”曰:“否。许子衣褐。”(《孟子·许行》) 用于假设的否定: 愿君留意臣之计,否,必为二子所禽矣!(《史记·韩信破赵之战》)

七、表敬副词 1、尊人的表敬副词 请 敬 表示否定的一面: 宦三年矣,未知母之存否。(《左传·宣公二年》) 表示对别人尊敬或自己谦下的副词。 含义是“请你允许我怎样”。如: 请 王好战,请以战喻。(《孟子·梁惠王上》) 请献十金。(《墨子·公输》) 含义是“请你怎么样”。如: 王请无好小勇。(《孟子·梁惠王下》) 王请无疑。(《孟子·梁惠王上》) 敬 含义是“恭恭敬敬地做某事”。如: 敬献地五百里。(《战国策·秦策》)

谨 幸 惠 辱 1、自谦的表敬副词 窃 含义是“谨慎小心地做某事”。如: 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鸿门宴》) 含义是“别人做某事让自己荣幸、幸运”。如: 愿大王幸听臣等。(《史记·孝文本纪》) 惠 含义是“别人做某事是对自己恩惠”。如: 君惠吊(慰问)亡臣。(《国语·晋语二》) 辱 含义是“别人为自己做某事对别人来说是耻辱的”。如: (齐君)辱收寡君,寡君之愿也。(《齐桓公伐楚》) 1、自谦的表敬副词 窃 含义是“私下里怎样”。如: 臣闻吏议逐客,窃以为过矣。(李斯《谏逐客书》)

忝 猥 伏 敢 含义是“自己做某事不称职”。如: 太守忝荷重任,当选士报国。(《后汉书·史弼传》) 含义是“不合时宜地或非分地做某事”。如: 猥以微贱,当侍东宫。(李密《陈情表》) 不权轻重,猥云德化。(《史记·律书》) 伏 含义是“自己恭恭敬敬地做某事”。如: 臣伏计之,大王奉高帝宗庙最宜称。(《史记·孝文本纪》) 敢 含义是“自己斗胆地做某事”。如: 敢问何谓也?(《郑伯克段于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