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讲 汉初政局、政论与政策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汉承秦制 从封国到削藩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汉高祖 大风歌 大风起兮云飞扬, 威加海内兮归故乡,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自天子不能不能具钧驷 ,而将相或乘牛车,齐 民无藏盖。——《史记· 平准书》 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 汉高祖一定羡慕秦始皇的奢华 秦始皇陵出土铜车马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高祖政策 赏军功,遣散士兵归乡务农。 招徕流亡,恢复故爵与田宅。 自卖为奴婢者免为庶人。 限制商人消费,加重商人算赋。 十五税一,减轻田租。 制定法律:从约法三章到九章律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刘邦与陆贾 陆生时时前说称《诗》、《书》。高帝骂之曰:“乃公马上得之,安事《诗》、《书》?” 陆生曰:居马上得之,宁可马上治之乎?且汤、武逆取而顺守之,文武并用,长久之术也……乡使秦已并天下,行仁义,法先圣,陛下安得而有之?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陆贾倡导无为政策 事逾烦天下逾乱,法逾滋而奸逾炽,兵马益设而敌人逾多。秦非不欲治,然失之者乃措暴众而用刑太极故也—《新语·无为》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孙家洲《汉初的“过秦”思潮与道德教化本位的重建》:秦王朝统治者不懂得“攻守异势”之理,在守天下之时,仍一味地偏信武力和刑罚的威慑力量,漠视思想教育的作用,导致了统治根基的削弱。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萧何画像 萧何为法,顜若画一,曹参代之,守而勿失。载其清净,民以宁一。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箫规曹随 (曹参)闻胶西有盖公,善治黄老言,使人厚币请之。既见盖公,盖公为言治道贵清静而民自定,推此类具言之。参于是避正堂,舍盖公焉。其治要用黄老术,故相齐九年,齐国安集,大称贤相。——《史记·曹相国世家》 曹参画像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汉文帝像 汉文帝及其儿子汉景帝,继 续黄老政治,创造了“文景之 治”的历史局面。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贾谊画像 贾谊一生不得意,他的有所作为 思想与无为政治是存在矛盾的。
基本格局与黄老政治 (文帝)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勃谢曰:“不知。” (文帝)问右丞相勃曰:“天下一岁决狱几何?” 勃谢曰:“不知。” 问:“天下一岁钱谷出入几何?”勃又谢不知,汗出沾背,愧不能对。于是上亦问左丞相平。 平曰:“有主者。” 上曰:“主者谓谁?” 平曰:“陛下即问决狱,责廷尉;问钱谷,责治粟内史。” 上曰:“苟各有主者,而君所主者何事也?” 平谢曰:“主臣!陛下不知其驽下,使待罪宰相。宰相者,上佐天子理阴阳,顺四时,下育万物之宜,外镇抚四夷诸侯,内亲附百姓,使卿大夫各得任其职焉。”孝文帝乃称善。 《史记·陈丞相世家》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遵从秦制,也是清静无为政策的一个重要方面。在中央官制上,三公九卿是最重要的职官,而地方上依然是郡县制度为主。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三 公 丞相 掌丞天子,助理万机 太尉 总领全国军事 御史大夫 掌监察 百官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两 汉 三 公 演 变 对 照 西汉 丞相 太尉 御史大夫 东汉 司徒 司空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太尉 秦官,三公之一。掌全国军事。 彩绘步兵俑,1965年咸阳市杨家湾出土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汉书·官公卿表第七上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银印青绶,掌副丞相。 ——汉书·官公卿表第七上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汉 代 九 卿 太 常 光 禄 勋 卫 尉 太 仆 廷 尉 大 鸿 胪 宗 正 大 司 农 少 府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主 要 属 官 两长丞 六令丞 博士 均官 都水 太乐 太祝 太宰 太史 太卜 太医 奉常,秦官,掌宗庙礼仪,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太常。 主 要 属 官 两长丞 六令丞 博士 均官 都水 太乐 太祝 太宰 太史 太卜 太医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郎中令,秦官,掌宫殿掖门户,有丞。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光禄勋。 大 夫 郎 谒 者 期 门 羽 林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卫尉,秦官,掌宫门卫屯兵。 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 负责殿外宫墙内警卫的卫士,由卫尉统领。卫士和指挥机关驻在长安城内未央宫,因未央宫在城南,故称卫士为南军,由卫尉统领。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太仆,秦官,掌舆马。 西汉骑兵俑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廷尉,秦官,掌刑辟 汉并天下瓦当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典客,秦官,掌诸归义蛮夷,有丞。景帝中六年更名大行令,武帝太初元年更名大鸿胪。 汉保塞乌桓率众长 汉鲜卑率众长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宗正,秦官,掌亲属,有丞。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治粟内史(后改大农令、大司农),掌国家财政。 五铢钱
汉承秦制-中央官制 少府,掌皇帝私人财政及山海池泽之税 收获渔猎画像砖 【东汉 高36厘米 宽42厘米 1954年四川省成都市扬子山出土】
汉承秦制-地方制度 秦统一后,将全国划分为36郡,后又扩展到40余郡。
汉承秦制-地方制度 汉兴,以其郡太大,稍复开置,又立诸侯王国。武帝广开三边。故自高祖增二十六,文、景各六,武帝二十八,昭帝一,讫于孝平,凡郡(83个)国(20个)一百三”。 西汉郡县图
汉承秦制-地方制度 郡太守 郡太守,秦名郡守,汉景帝时改称。秩二千石。执掌劝农桑,平狱讼,督赋税,选孝廉,典兵禁,备盗贼。 与天子剖符而任,可刑赏、辟置属吏。属吏分阁下与诸曹两部分。 佐官有郡丞(边郡又有长史),郡司马,秩皆六百石。
汉承秦制-地方制度 郡都尉 郡都尉,秦名郡尉,景帝时改称。秩比二千石。执掌佐太守典武职甲卒。边郡分置部都尉,为数不一。 郡都尉与太守分治军民,开府置吏如太守。 军都尉属吏也分阁下与诸曹。阁下有掾、卒史、属、书佐等,诸曹有功曹等。
汉承秦制-地方官制 县令、县长 “县令长皆秦官,掌治其县。万户以上为令,秩千石至六百石;减万户为长,秩五百石至三百石。皆有丞、尉,秩四百石至二百石,是为长吏。百石以下有斗食佐史之秩,是为少吏。”——《汉书·百官公卿表》
汉承秦制-地方官制 乡里 乡里亦承秦制,大率十里一亭,十亭一乡,乡有三老、有秩、啬夫、游徼。 里有里正,掌百家。里有围墙,设有监门。里之下,十家为什,五家为伍。
从封国到削藩 郡国并行体制 汉初实行分封的历史根据: 其一、项羽分封的事实; 其二、有征秦亡的教训。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金缕玉衣——中山怀王刘修(中山靖王刘胜 之后)的殓服。 1973年河北定县八角廊村40号汉墓出土 长182CM,用玉1203片,金丝2567克。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从封国到削藩 周亚夫画像 水陆攻战图
从封国到削藩
西汉全国形势图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匈奴……逐水草迁徙,毋城郭常处耕田之业,然亦各有分地。毋文书,以语言为约束。儿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在与中原交往过程中,匈奴文化或有变化,这个建筑部件的发现可以说明这一点。但是匈奴与中原,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单于天降”瓦当-1955年 内蒙包头市召湾出土 在与中原交往过程中,匈奴文化或有变化,这个建筑部件的发现可以说明这一点。但是匈奴与中原,依然属于两种不同类型的文化。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牧马图 汉代牛耕图 内蒙古和林格尔汉墓壁画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白登之围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匈奴冶游壁画 “高祖乃使刘敬奉宗室公主为单于阏氏,岁奉匈奴絮缯酒米食物各有数,约为昆弟以和亲。” —《史记·匈奴列传》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吕后时期匈奴与汉朝的一次通信 据《汉书·匈奴传》 匈奴单于冒顿的来信 孤偾之君,生于沮泽之中,长于平野牛马之域,数至边境,愿游中国。陛下独立,孤偾独居。两主不乐,无以自娱,愿以所有,易其所无。 汉朝回信 单于不忘弊邑,赐之以书,弊邑恐惧。退日自图,年老气衰,发齿堕落,行步失度,单于过听,不足以自污。弊邑无罪,宜在见赦。窃有御车二乘,马二驷,以奉常驾。
从白登之围到汉匈和亲 屈辱的和亲导致马踏匈奴的期待 马踏匈奴-霍去病墓雕像 汉并天下也是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