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胡佛 罗斯福.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思政 2 班 帅宇迎. 延长石油 是什么公 司? 什么是 有限责任 公司? 有限责任公司(简称有限公司): 它由五十个以下股东共同出资设立, 注册资本的最低限额为人民币 3 万元, 股东可以用货币出资,也可以用实物、知识产 权、土地使用权等作价出资, 股东以其认缴的出资额为限对公司承担责任的.
Advertisements

第 22 讲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一、 记薄 1 、经济体制改革 2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
财务管理 / 第六章 / 第三节 sv.hep.com.cn sve.hep.com.cn 第三节 利润分配 一、利润分配的原则 必须严格遵照国家财经法规进行企业利润分配。 必须正确处理分配与积累的关系,增强企业后劲。 必须坚持维护所有者权益的完整。 必须适当考虑企业经营者和职工利益。
环顾 1929—1933 年间的资本主义国家,会发 现一种奇怪的现象 —— 美国有 1040 万英亩的棉花 被全铲倒在地;密西西比河漂满牛奶;巴西有 2200 万袋咖啡豆烧毁或倒入大海;丹麦毁灭了 头牲畜。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奇怪的现象呢?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第十四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复习内容: 《世界史下册》 第二单元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下的世界.
单项选择题 判断题 陈 琳.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关于汇率计算.
——Windows98与Office2000(第二版) 林卓然编著 中山大学出版社
迅航基于云服务的 美业Saas软件.
第九章 金融资本 第一节 借贷资本和利息 第二节 货币需求与供给 第三节 股份资本 第四节 保险业资本 第五节 金融衍生产品.
22.3实际问题与一元二次方程 探究1:有一人患了流感,经过两轮传染后共有121人患了流感,每轮传染中平均一个人传染了几个人? 吉水三中王鹏.
第4课 经济大危机 北岸中学 潘正明.
银行的分类及其职能 高一政治 王西伟.
第十八课: 罗斯福新政 柳州市第三中学 李莉.
专 题 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二课 罗斯福新政.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十五专题第2课
两次世界大战及资本主义 世界的经济危机复习 课.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罗斯福新政 9号.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曲师大附中 姬晓灿.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十单元 第22讲   第十单元 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经济运行机制的调整.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当代资本主义.
第 3 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18课 罗斯福新政 说课课件 汾湖高级中学 杨宏宇.
专题六 罗斯福新政与 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折线统计图 张家产中心完小.
姓名:娄宸铭 年龄:8岁 采访地点:北京望京新华书店 协助人:妈妈
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的社会化和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第二章 工程经济分析的基本要素 教师:武科 副教授.
个人金融产品营销与业务创新 中国民生银行零售银行部 成都.
走势分析.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通货紧缩 唐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管理工程系 李文鹏
(点对点检测)2013届高三历史三轮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与资本主义运行机制的调节
每周交易策略 交易部.
导入 反对法西斯 向罗斯福学习.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第19课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北京移动(中国移动的子公司)是中国主要的无线运营商之一。中国移动做为无线市场的开拓者,拥有中国70%的无线通信市场,也是世界上第二大的无线提供商,北京移动拥有上亿的手机用户,支持60多个国家的漫游业务。 为北京移动创造的价值 … 优秀的性能,支持了庞大的用户群 标准化了系统接口 加强了系统的灵活性.
ETF新军 ——易方达深证100ETF 中国银河证券.
我们能给贫穷者什么希望.
第三节 常用外贸B2B平台简介 一、阿里巴巴 国际交易市场( 中国交易市场( 日本交易市场( 全球批发平台(
西藏 Tibet.
新中国成立以后,历史上的邪教、帮会经人民政府的打击,退出了历史 舞台。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优化方案 优秀课件】历史必修二(配人民版)专题六 二罗斯福新政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Distinguished Club Program – DCP 卓越讲演会计划 (II)
通货膨胀对债权人有利,还是对债务人有利?
Enter Qzone.
金融支持精准扶贫 基于激励机制的一个设计 李鑫 刘乾坤 中国人民银行绵阳市中心支行.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我们关注的是…… © 2009 Citicsf. All rights reserved.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化工品种做多思路依旧 新湖期货化工团队 发言人 刘丹 Effective Presentation Structure.
Sssss.
时事报告 加快转变 经济发展方式.
Science technology network.
校园之路.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六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 胡佛 罗斯福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罗斯福新政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2、各国的应对措施 1、新政的背景 2、新政的主要内容 3、新政的影响 4、新政成功的原因和启示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1、调整的表现 2、调整的原因与启示

第17课 空前严重的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课程标准 了解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考纲要求 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 命题热点 从当今金融危机和世界经济不景气这一社会热点切入,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教训

一、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 黑色“星期四” 1、原因: 2、爆发标志: 3、表现: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即生产的社会化与生产资料私人占有之间的矛盾) ⑴根本原因: ⑵直接原因: ⑶具体原因: ⑷政策原因: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激化 ①贫富差距扩大导致市场相对狭小; ②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刺激市场虚假繁荣; ③股票投机增加市场不稳定 自由放任主义经济政策; 黑色“星期四” 2、爆发标志: 1929年10月美国华尔街股票市场崩溃 ①银行倒闭,企业破产,市场萧条,生产锐减; ②失业人数激增,人民生活水平骤降; ③农产品价格下跌,农民收入减少,很多人濒临破产 3、表现:

… 美国 德国 英日 法国 史 实 4、过程: 探究一:为什么美国经济危机会迅速地波及到其它资义国家? 5、特点: 特 点 ①美国是世界头号经济大国;②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5、特点: 席卷资本主义世界,造成工业、农业、商业和货币金融部门的危机 从1929年到1933年,长达四年多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工业生产下降1/3以上;资本主义世界贸易总额缩减2/3 特 点 史 实 波及范围特别广 持续时间特别长 破坏性特别大

6、影响: ⑴国内: 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社会危机 ⑵国际: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人民群众:要求改善生活,普遍出现群众运动 ②法西斯势力:兴风作浪,社会动荡不安 ⑵国际: 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①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 ②使帝国主义与殖民地、半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更加尖锐 ③导致国际格局发生巨变,德、日走上法西斯道路

7、启示: ①经济发展和改善人民生活相结合; ②规范股市和信贷,防范金融投机; ③居安思危,与时俱进,适时调整生产关系; ④市场调节与国家干预相结合

1、(2010江苏金陵中学月考)20世纪20年代,美国普遍推广分期付款的销售方式,盛行毫无顾忌的分期付款和银行信贷之风。1924年至1929年之间,美国的分期付款销售额增长了3/4。对此现象,认识错误的是 A.刺激了人们的消费欲望 B.进一步刺激了固定资产的投资和生产规模的扩大 C.增加了金融市场的不稳定性 D.促进了美国市场经济持续而稳定的健康发展 D 2、 1929-1933年发生了一场席卷整个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当时人们最有可能的体验是 A.“牛奶面包价格都涨到天上去了” B.“找工作比买彩票中奖还要难” C.“整个西方世界像一潭死水般平静” D.“为共渡难关各国变得亲如兄弟” B

3、(2010福建建阳)卡顿在《1900年以来的美国史》中说:“大量美国工业集中在少数人手中,成为垄断主义企业,并在萧条开始以后一个时期能人为地维持高价格。工业利润之高越出常轨,联邦税收政策偏袒富人。这种情形,也加深收入分配不均的程度,致使1929年国民收人的26%落到5%的人的手中。这些国内的失调,至少在证券市场崩溃两年之前,就开始损害经济制度的健康。不过,使金融机构失常并引起连锁性解体反应的,还是酿成1929年10月证券市场崩溃的股票价格涨风”。根据上述材料,导致1929~1 933年经济大危机的原因有:①垄断企业维持高价②收入分配不均③证券市场投机盛行④经济运行失调 A、①② B、①③④ C、②③ D、①②③④ D 4. (2010浙江诸暨中学月考)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国家财富的3/5由只占人口总数2%的人拥有。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A.社会公平问题没有受到足够的重视 B.贫富差距进一步拉大 C.经济危机严重影响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D.潜伏着经济危机的巨大风险 C

5、(2010江苏金陵中学月考)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 A.经济危机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 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经济危机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 D.经济危机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 6.(2009高考重庆文综)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出席博鳌亚洲论坛2009年年会时表示,世界各国要紧密合作应对金融危机,保护主义无助于克服困难。然而,在1929-1933年世界经济危机期间,正是美国带头大幅度提高关税,从而引发了一场关税大战。其直接影响是 A、资本主义各国间的矛盾日趋尖锐 B、资本主义各国政坛丑闻频出 C、资本主义各国社会危机日益加深 D、资本主义各国政府信誉扫地 C A

D B 7、下列关于经济危机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经济危机伴随着资本主义的产生而出现 B、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一定的周期性 C、1929年开始的危机波及其他主要资本主义国家 D、历次经济危机过程中,资本主义国家都大力加强对经济的干预力度 8.(07潍坊高三三检)有的学者认为:危机并不一定就绝对是一件不好的事情。“危机”这个词本身就包含着“危害”和“机会”两层含义。就资本主义发展而言,“机会”是指 A.国家获得了对外扩张的好时机 B.调整供求矛盾,经济重新获得活力 C.部分企业获得重生的有利时机 D.给部分政客提供了有利的政治时机 D B

阅读史料: 材料一:自美国建国以来,历届国会审度国势,但莫有本届所见之兴旺繁荣……但观今日生存之必要条件,已由生活所需,进入美衣美食豪奢之境地。 ……我国今日之成就,实足快慰。我国未来之前途,实足乐观。—— 柯立芝1928年国情咨文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贫富差距扩大——市场相对狭小 材料二:1920~1929年,美国工人的工资增长2%,而工厂中生产率却增长55%。农业工人的工资还不到非农业工人的40%,到1929年,美国国家财富的三分之一由只占人口总数的1%的人拥有。 生产与销售的矛盾 盲目扩大生产 盲目提前消费 分期付款膨胀 材料三:教材P81页『学思之窗』 材料四:所有信托投资公司都在进行倒金字塔式的操作。1928年8月底,美国股票市场的平均价格相当于5年前的4倍。股票以其账面价值的3倍到20倍的价格卖出。 每天,大批市民挤在交易所内,观看着行情显示屏。人们问得最多的一句话是:“今天又涨了多少?” 股票投机过度 金融市场不稳定 思考: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归纳:①20世纪20年代美国经济“福”(即“繁荣”)的表现;②在这“福”背后隐藏着的“祸”(即危机),繁荣的背后潜伏着怎样的危机?

二、各国的应对措施 1、美国—— 2.德、日—— 胡佛政府: ⑴政策: ⑵影响: 罗斯福政府: 政策: 影响: ①固守自由放任政策,反对政府干预经济; ②联邦政府与私人企业合作、扶植私人企业。 ③提高关税。 ⑴政策: ⑵影响: 没有克服,反而更加恶化,社会动荡不安 罗斯福政府: 政策: 影响: 实行新政,政府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模式。 建立法西斯政权,对内独裁,对外侵略扩张,导致二战爆发

为了永远地纠正我们经济制度中的严重缺点,我们依靠的是旧民主秩序的新应用。 ——罗斯福 新帝国必须……用德国的剑为德国的犁取得土地,为德国人民取得每天的面包。 ——希特勒 探究二:20世纪30年代,在世界经济危机的打击下,美国、德国为摆脱危机,分别作出了怎样的选择?试分析这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和影响?

⑴两种不同选择的原因 ⑵影响: ①历史传统影响: 美国——具有比较完善的资产阶级民主制度(1787年宪法) 德日——封建残余势力强大,军国主义盛行 ②凡尔赛─华盛顿体系影响: 美国——最大受益者(维护) 德日——德国任人宰割,日本受限制、打击(破坏) ③经济状况影响: 美国——经济实力较雄厚,回旋余地较大 德日——经济基础薄弱。德国依赖外国资本,日本市场狭小,依赖外贸 ④领袖素质影响: 罗斯福是资产阶级民主制度的捍卫者。 而希特勒从年轻时就表现出了独裁倾向 ⑤日德法西斯势力较强,美国法西斯势力较弱 ⑵影响: ①美国:遏制法西斯势力,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制度,开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之先河 ②德日:形成世界战争欧、亚策源地,导致大战的爆发。

小结: 时间、地点: 原因: 特点: 影响: 反危机措施: 1929——1933年;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根本原因: 美国 整个资本主义世界 时间、地点: 根本原因: 资本主义制度的基本矛盾 原因: 直接原因: 生产和销售的矛盾 范围特别广,持续时间特别长,破坏性特别大 特点: 影响: ⑴加深各国社会危机;⑵加剧世界紧张局势 反危机措施: 罗斯福新政 “自由放任”政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