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實(試)驗室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麥片葡萄乾餅乾. 1. 材料: 項目份量負責人項目份量負責人 奶油 240 克 低筋 麵粉 3杯3杯 細糖 1杯1杯小蘇打 2 茶匙 蛋 2個2個肉桂粉 2 茶匙 燕麥片 4杯4杯鹽 1/2 茶匙 葡萄乾 2杯2杯藍姆酒 1杯1杯.
Advertisements

中二綜合科學科 單元十:常見的酸和鹼.
長話短說.
實驗室安全衛生 實驗室管理員 黃智德(楊智傑).
全波長多功能微量盤式分析儀暨 冷螢光數位影像分析系統教育訓練 (需完成儀器說明與實機操作兩項訓練方可使用) 報名網址:
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勞工安全及環境保護室.
菁英實習分享 實習公司:信鼎技術服務股份有限公司 實習地點:后里資源回收廠.
實驗室化學藥品中毒·灼傷之急救 一 化學藥品中毒之急救 1.吸入性中毒急救
大仁科技大學 職業安全衛生系 系主任:何瑞彰博士
安全衛生法規 暨學校自評重點 主講人:張錦輝.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68.0cm 84.1cm 59.4cm 14.0cm 56.0cm 66.0cm 41.0cm 9.0cm 主題圖 標題 防救災資訊 圖例.
OO市OO區OO國小─校園防災地圖(OO災害)
第五章 休克與普通急症 等待中....
有機溶劑中毒預防規則 黃振家 化工系.
安全衛生管理規章 及工作守則製作 工教98乙曾建勳.
勞委會乙級證照項目(環境與安衛相關科系)
濫用藥物 姓名:林鴻源 下6B.
單元內容 什麼是高血壓 高血壓有哪些症狀 導致高血壓的可能原因 高血壓對健康的危害 高血壓的危險因子 如何控制高血壓 高血壓的藥物治療.
國民中小學實驗場所安全衛生實務工作.
安全衛生管理規章及工作守則之製作.
丁類危險性工作場所申請案簡報(附件3) 申請案: 事業單位名稱 中華民國年月日.
學年度職業安全與衛生學系課程地圖與職涯進路圖
餐飲管理經營 – 單元五 餐 飲 安 全 衛 生 李宜玲 unit5餐飲安全衛生.
The Determination of Magnesium by Direct Titration
單元二:職場安全衛生實務 1 臺北市政府勞工局勞動檢查處.
100學年度第2學期 邏輯設計實習TA訓練 機 台 介 紹.
實驗四 利用化學變化提取純物質.
HiNet 光世代非固定制 用戶端IPv6設定方式說明
無線射頻識別系統(RFID) 基本原理及發展與應用
歡 迎.
空氣的組成 地球生物活動範圍的氣體俗稱空氣,空氣的密度約為1.32g/L;純淨、乾燥的空氣所含成分如下: 氮 78.08﹪ 氧 20.95﹪
網路安全技術 OSI七層 學生:A 郭瀝婷 指導教授:梁明章.
98年度鋼瓶安全檢驗站基礎教育訓練 法規簡介及氣體概論(二)
新竹縣竹北市興隆國小 104學年度第1學期 防災防震宣導
運動傷害與防護 老師:莊惠雯.
第二站第6題 大門控制電路.
第三章 危害與操作性研究.
為成功制定目標和行動計畫 國際獅子會分區主席訓練.
運動傷害 急救教練 林唯穎.
第一節 餐飲服務的定義及範圍 9-3 砂輪的選擇、安裝與修整 一. 砂輪選擇原則 二. 安裝砂輪步驟與注意事項 三. 砂輪的修整.
火災保險之理賠 一、火災保險理賠之基本概念 (一)火災保險之理賠之手續 (二)火災保險損失之估計 (三)火災保險損失之賠償
物理性危害預防.
降低或防治水污染 指導老師:林群馨 製作人:李國任.
生物科技與生命倫理 ~DNA的真相~ 6/5科學實作練習活動.
電子量角器 撰寫人:董瑩蟬.
農業金融講義 課程大綱.
產品設計與流程選擇-服務業 等候線補充資料 20 Oct 2005 作業管理 第六章(等候線補充資料)
Protein蛋白質2-Bradford定量分析
實驗八 溶解度積之測定.
107學年度第二學期 生活科技課課程簡介 化工科.
案件名稱: 資安預警通報 通報等級: 第一級 發生時間: 2019/02/24 03:53:28 案件說明:
101學年度 闖關活動知識大補帖 勞工安全衛生室 102年03月27日.
106年度成果發表競賽辦法 組別 團體組 個人組 人數 2人以上,最多6人 同一實習公司,或同一產業得併組參賽 1人為限 格式
細胞.
自殺防治網絡轉介自殺風險個案通報流程 社政、教育、勞政、警政、消防….等 自殺防治網絡人員發現自殺風險個案 (註1、註2) 自殺威脅者
煙霧偵測開關 組員:4980J012 蔡家核 4980J094 吳庭揚.
106學年度上學期 學校日 五年級 自然與生活科技 林皎汝 老師.
1.2 温度計 伽利略温度計 温度計 進度評估 3 第 1 冊 單元 1.2 温度計.
資料擷取與監控應用實務.
基本勞作教育說明會 課外活動暨服務學習中心:黃泰元.
第一章 製圖設備與儀器的用法 1-3 製圖儀器的使用與保養 1-3-1 傳統製圖儀器的種類 一 製圖板 圖1-4 攜帶型A3製圖板.
組員資料 組員資料 組員姓名及班別: 潘慧萍 Poon Wai Ping﹝3858-B22﹞
中一級 電子與電學科 第三章 安全用電 Use Safe in Electricity
環工二 賴建霖 森林二 王柏堯 財法四 張燁峰 中文二 蔡雅聆
災 難 急救課程手冊修訂版.
硝酸 HNO3.
地震時怎麼辦! 在家中~ 莫驚慌! 請做下面五件事:.
抽氣櫃 實驗桌 實驗桌 實驗桌 濕蝕刻室 抽氣櫃 生醫實驗室 光學實驗室 電子實驗室 電子儀器桌 光學桌 光學桌 冰箱 衣架 鞋櫃 OVEN
AOT-銀面異常分析報告.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中華醫事科技大學 實(試)驗室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環境安全衛生中心編訂

第一章、總則 一、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二十五條:「雇主應依本法及有關規定會同勞工代表訂定適合其需要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報經檢查機關備查後,公告實施。」 二、另依勞工安全衛生法施行細則第三十五條:「本法第二十五條所稱安全衛生工作守則之內容,參酌下列事項訂定之: 1.勞工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權責。 2.設備之維護與檢查。 3.工作安全與衛生標準。 4.教育與訓練。 5.急救與搶救。 6.防護設備之準備維持與使用。 7.事故通報與報告。 8.其他相關安全衛生工作事項。 三、依據勞工安全衛生法第三十五條:「勞工未切實遵行安全衛生工作守則者,處新臺幣三千元以下罰鍰。」

第二章、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之權責 2-1 各單位職掌環保與安衛管理業務 2-1 各單位職掌環保與安衛管理業務 一、環境安全衛生委員會負責研議、協調及建議各單位環保與安衛相關之事務。 二、環境安全衛生中心負責規劃、督導、推動各單位環保與安衛業務之進行。 三、各實(試)驗室、實習場所之負責人負責該單位有關之環保與安衛管理業務之執行,並應指派一環保與安衛專責人員協助相關業務之處理。

第二章、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之權責 2-2 環境安全衛生委員會之職責 一、研議環保、安衛有關規定。 2-2 環境安全衛生委員會之職責 一、研議環保、安衛有關規定。 二、評估並定期檢討及修訂環保、安衛措施計劃。 三、研議環保、安衛教育實施計劃,並置備紀錄。 四、研議防止機械、設備、原料或材料危害,並置備紀錄。 五、研議作業環境測定結果應採取對策,並置備紀錄。 六、督導、處理各類環保、安衛意外事件,並置備紀錄。 七、研議職業健康管理事項,並置備紀錄。 八、研議單位主管交付之環保、職業安全衛生事項。

第二章、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之權責 2-3 環境安全衛生中心應依相關法令訂定下列事項: 2-3 環境安全衛生中心應依相關法令訂定下列事項: 一、研擬職業災害防止計劃,並督導相關實(試)驗室、實習場所實施。 二、規劃、督導各實(試)驗室、實習場所之環保、安衛管理業務。 三、督導環保、安衛設施之檢點與檢查。 四、指導、督導各實(試)驗室、實習場所巡視、定期檢查、重點檢查及作業環境測定。 五、規劃、督導環保、安衛教育訓練。 六、規劃職業健康檢查、實施健康管理。 七、督導職業災害調查及處理,辦理職業災害統計。 八、向各單位主管提供有關環保、安衛管理資料與建議。 九、其他有關環保、安衛管理事項。

第二章、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之權責 2-4 各實(試)驗室、實習場所負責人之權責如下 2-4 各實(試)驗室、實習場所負責人之權責如下 一、執行所轄作業場所環保及安全衛生管理與職業災害防止事項。 二、分析、評估作業場所中之各種可能危害因素、訂定安全作業守則,並對所屬人員實施環保及安衛有關之講習與訓練。 三、對於作業場所潛在的危害因素應立即消除或加以改善,並報告所屬單位主管。 四、確定機械及儀器設備必要之保養與檢查。 五、督導所屬人員確實遵行環保及安衛之規範。 六、經常巡視作業場所,對不安全之動作糾正、督導及制止。 七、提供適當之環保及安衛之防護用具,並督導所屬人員及學生確實、正確佩戴。 八、事故發生時,負責迅速妥善處理,立即報告所屬單位主管;予以傷者必要之急救並送醫治療;調查事故發生原因,並陳報因應防護改善對策。 九、執行其他有關環保、安衛事項。

第二章、安全衛生管理及各級之權責 2-5 各教職員工生之職責與義務 一、遵守環保及安衛相關法令規章和該作業場所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2-5 各教職員工生之職責與義務 一、遵守環保及安衛相關法令規章和該作業場所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二、作業前確實檢點作業環境及設備,有異常時應立即報告師長或單位主任。 三、接受一般及特殊體格檢查、健康檢查,並遵辦檢查結果建議事項。 四、接受環保及安衛教育訓練並提出環保及安衛有關之建議。 五、事故發生時,應協助迅速處理並恢復正常。 六、協助新進人員瞭解環保及安全衛生標準作業方法。 七、遵守標準作業程序,並定期檢查、檢點設備、設施。 八、事故發生時,妥善處理現場及協助職業災害調查。 九、定期檢查、保養及更新個人防護具及安全衛生設備、設施,並保持工作場所之整潔。 十、做到自護、互助、監護及零災害。

第三章、設備之維護與檢查 一、各實(試)驗室及實習場所必須依照勞工安全衛生組織管理及自動檢查辦法有關規定,對各項設備實施檢查、維護與保養。 二、檢查方式分為定期檢查、重點檢查、作業檢點,由使用單位研擬,送環安衛中心備查後,依計畫實施並記錄之。 三、各項檢查詳細紀錄一份由使用單位存留,一份送環安衛中心備查。自動檢查紀錄應包括下列各項: 1.檢查日期年、月、日。 2.檢查項目、檢查方法、檢查結果。 3.依檢查結果採取之改善措施。 4.檢查人員及主管簽章。 四、各級人員應依照各種設備之定期保養計劃,進行設備保養。 五、定期保養、維護機械、設備以及維護工作場所安全衛生。 六、使用前檢點機具、設備安全裝置,是否良好安全堪用。 七、依自動檢查計畫執行各項設備之定期檢查、重點檢查、作業檢點,依檢查結果採取改善措施,並保存檢查紀錄備查。

第四章、工作安全與衛生標準(1/2) 一、任何危險性機械設備非經主管機關審查合格不得使用,其操作人員應為訓練合格人員。 二、要遵守設備保養安全衛生作業標準規定從事設備保養作業。 三、要遵行運轉操作安全衛生作業標準規定從事運轉操作作業。 四、對於傷害頻率高、傷害嚴重率高、曾發生事故、有潛在危險之作業,要優先進行工作安全分析及訂定安全衛生危險分級。 五、對於臨時性或非經常性之新設備或新程序的作業,應列入安全衛生作業標準分析項目。 六、如發現安全衛生作業標準之內容不能確保作業安全,要立即向單位主管反映,提出新的工作方法與標準,以防止工作場所危害的發生。

第四章、工作安全與衛生標準(2/2) 七、特殊作業人員工作標準: 1.使用有機溶劑及特定化學物質人員工作標準: 2.廢棄物處理人員工作標準: 有機溶劑可對人體產生不良影響,應謹慎處理。從事有機溶劑作業時應注意: (1)有機溶劑之容器不論是否於使用中,都應隨手蓋緊。 (2)實驗、試驗、實習場所只存放當日作業所需用有機溶劑量,其餘應儲放於規定位置。 (3)盡可能在上風位置工作,以避免吸入有機溶劑之蒸氣。 (4)盡可能避免皮膚直接接觸,應配戴手套。 2.廢棄物處理人員工作標準: (1)嚴格執行廢棄物分類,對於化學藥品容器、燒杯、玻璃片…等危險物品,必須有特定容器裝置,並標示後方能外運處理。 (2)有機溶劑、特定化學物質、毒性、腐蝕性廢棄物應以特定容器裝好,由相關負責人處理。 (3)操作人員,必須配戴適當工作手套、安全帽、口罩、防護衣、鞋等方可操作。 (4)嚴禁閒雜人等進入廢棄物儲藏室,以防意外。 (5)離開時,應將門窗鎖好,並立即洗手。

第五章、安全衛生工作守則(1/2) 一、應遵守本校制定之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二、必須接受與工作本身有關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三、必須接受校內規定之體格及健康檢查。 四、於工作場所安全門、通道、樓梯、進出口處不得堆積物品,以免妨礙逃生及救難工作。 五、必須熟悉滅火器消防設備之使用與放置地點。 六、嚴禁任意使用校內規定外之任何電氣用品。 七、必須了解各工作單位逃生及疏散路線。 八、若遇火災等事故不可搭乘電梯逃生。 九、避免將物料堆放過高,以免墜落、傾倒傷人。 十、離開工作場所必須隨手將電氣、瓦斯氣體及水龍頭之開關關閉,並確實檢查電源及門窗安全。

第五章、安全衛生工作守則(2/2) 十一、發現校內任何地方有危害安全衛生之人、事、物,必須立即反應有關單位緊急處理。 十二、特殊作業管制區非經許可不得擅自進入。 十三、任何安全標示、標誌不得任意更改,防護裝置不得任意拆除。 十四、有發生危險之虞的機械設備應訂定安全作業程序,並張貼於工作場所。 十五、非上班時間從事危險性作業應先向主管報備,且避免一人單獨進行作業。 十六、不得任意變更作業條件或操作程序。 十七、非經授權之機具、設備不得操作使用。 十八、從事作業前應熟知操作條件或安全規定,必要時應配戴適當個人防護具。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1/9) 一、實驗室一般安全衛生事項 1.任何實驗應明訂操作程序、作業條件及安全衛生注意事項。 2.廢液應予以處理或分類存放,不得傾倒於水槽。 3.危害性化學物質應依危險物及有害物標示及通識規則或環保法令相關規定標示之。 4.化學物品應妥善管理。危險物、易燃品、毒性化學物質應存放於指定位置,有害廢棄物及逾期不用之化學藥品應依規定申報作廢,不得任意棄置。 5.使用化學藥品,應於現場明顯處放置物質安全資料表及緊急洩漏處理設備。 6.化學藥品使用後,須放回原處。冷藏化學藥品、樣品之冰箱、冷藏櫃不得放置食品、飲料。 7.烘箱、蒸餾器等加熱設備禁放置易燃物及爆炸化學藥品。 8.可燃性或毒性氣體儲存區應保持良好通風,避免日曬,且周圍二公尺內不得放置易燃、可燃或其他危險性物質。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2/9) 一、實驗室一般安全衛生事項(續) 9.在排煙櫃內配製藥品前須先將抽風裝置打開,等三分鐘後再進行作業,且其煙櫃之玻璃窗高度,應低於人員操作時之呼吸帶高度。 10.排煙櫃之風速應定期予以測定,若低於法定值時,需通知製造商維修。 11.排煙櫃內應保持整潔,不可放置與實驗無關之物品。 12.所有高壓鋼瓶均應以鐵鍊固定,並置於通風良好處,其儲存場所室溫不得超過40℃,下課前需檢查其開關是否關閉。 13.從事任何實驗前,應確認做好安全評估,充分瞭解使用設備之安全狀況及使用藥品之毒性、物性、化性及正確使用方法,並對製程可能發生之中間產物及危害提出預防方法,並採取適當的防護措施。 14.進入實驗室從事實驗時,應配戴必要之個人防護具,如安全眼鏡、安全鞋、防護手套及防毒面具等。 15.在實驗室內操作,一律穿著實驗衣及手套,必要時需配戴安全防護鏡及防護口罩。 16.進行有爆炸之虞的實驗,應於正對身體前方放置安全檔板或其他有效的防爆措施。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3/9) 一、實驗室一般安全衛生事項(續) 17.會產生毒性、腐蝕性蒸氣之作業時,應在抽氣櫃內進行。 18.儀器設備使用後,需關掉電源開關。 19.操作高危險性化學藥品實驗時,需通知實驗室內的同仁照應,以防意外。 20.一切有關工作之安全評估、設備及防護裝置未準備妥善時,不准操作有高危險性之實驗。 21.操作儀器、設備或化學藥品若不慎發生意外,應儘速通知同仁及安全衛生管理人員儘速處理。 22.實驗室成員均需瞭解滅火器之使用方法,並確知實驗室各項安全衛生設備(如緊急沖淋器、防洩吸收棉、急救箱、個人防護具及逃生口等)之所在位置及使用方法。 23.實驗如遭宵小竊盜應保持現場原狀,並立即報守衛人員(校內分機267)處理,或撥110向警方報案。 24.基於安全理由,所有訪客需由實驗室人員陪同進出,並禁止兒童進入。 25.從事實驗時務必專心一致,精神不佳、心神不寧時不宜進行實驗工作。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4/9) 二、各實驗室特別安全衛生工作守則 1.有機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一 2.儀器分析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一 3.普化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二 4.分析化學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二 5.生物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三 6.生理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三 7.電工學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四 8.環境污染防治實驗室 ……….…請參閱附件五 9.工業安全衛生實習室 ……….…請參閱附件六 10.物理實驗室 ……………….….… 請參閱附件七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5/9) 三、實驗室廢棄物管理 1.所有實驗室中廢棄物平時暫存於合格之儲存容器中,並應事先標示廢棄物種類於容器外,儲存場所應合乎法令規定。 2.實驗室廢液應置於儲存廢液之空瓶或空桶內,必要時應使用雙層容器以防洩漏,待廢液達一定數量後,再由環保署認可之廢棄物處理公司代為處理。 3.不相容之廢棄物,切勿倒入混合棄置瓶中,應另以一廢棄空瓶單獨處理。是否具混合危險性,可查閱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 4.與酸鹼混和時會產生毒性氣體者,應注意保持其酸鹼值。 5.含有重金屬廢液需另以一空廢液桶收集,且應標明重金屬成分。 6.儲存地點應有嚴禁煙火之警告標示。 7.實驗室對勞委會列管的特定化學物質,應建立物質安全資料表(MSDS)及危害物質清單、危害通識計畫書、標示。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6/9) 四、實驗室安全監測 1.排氣櫃之風速應定期監測,以維持法定值以上。而實驗室之通風需保持良好,隨時有新鮮空氣供應。 2.滅火器應定時檢測或換藥,以維持正常功能。 3.鋼瓶更換時應測漏且定期檢測接頭,以防止氣體外洩。另外連接鋼瓶之管線應定期檢測,以防腐蝕或破裂。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7/9) 五、實驗室環境清潔維護 1.實驗室之環境清潔,由上課班級值日生負責實驗室清潔工作。 2.實驗室除放置與實驗有關之儀器設備或之器材外,應隨時保持整齊清潔。 3.地板、通道及水槽不可任意堆放雜物,電線不可橫跨通道。另外地板及通道應保持乾燥,不可有濕滑情況。 4.實驗室,要隨時保持清潔垃圾要分別置放(如玻璃瓶),不可與一般垃圾混裝,且須加蓋。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8/9) 六、實驗室具備之安全衛生設施 1.緊急沖淋及洗眼設備。 2.收集廢液及廢棄物之廢棄桶。 3.有機溶劑危害標示及緊急逃生出口標示。 4.滅火器。 5.個人防護設備。 6.排煙櫃及換氣裝置。 7.洩漏吸收棉。 8.急救箱。

第六章、實驗室安全衛生管理(9/9) 七、實驗室緊急應變措施 1.當化學藥品濺到身上時,應立即用大量清水沖洗乾淨。 2.當化學藥品噴濺到眼睛時,應立即以洗眼器充分沖洗,並送醫治療。 3.當受化學藥品燒傷時,應將傷部泡清水使其減輕疼痛後送醫治療。 4.當化學藥品打翻洩漏出來時,應先做好個人防護,然後再以吸收棉處理,並通知安全衛生管理員及環安衛中心。 5.當偵測到有氣體外洩時,應立即關閉該氣體鋼瓶。 6.當實驗室發生火災時,應立即關緊氫氣、氧氣及乙炔等易爆鋼瓶,切斷電源,通知實驗室同仁共同滅火,並緊急電話通知消防隊滅火。若火勢太大或發生爆炸,無法以滅火器撲滅時,則應依緊急逃生路線疏散。

第七章、教育與訓練 一、為確保本校所屬教職員工生安全與健康,教職員工生有接受安全衛生教育訓練之義務。全體教職員工生必須接受至少三個小時職前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爾後每年再接受至少三個小時在職教育訓練。 二、各單位之安全衛生工作小組應依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規則所訂定之課程與單位實際所需,策劃、擬定訓練計畫送環安衛中心備查後執行之。

第七章、教育與訓練 三、訓練種類: 1.對下列勞工應分別施以從事工作及預防災變所必要之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1)一般性:對全體勞工施以一般性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課程內容如下: A.勞工安全衛生法規概要。 B.勞工安全衛生法概念與現場安全衛生規定。 C.緊急事故處理與避難事項。 D.消防及急救常識。 E.其他必要事項。 (2)專業性:對危險性機械、設備操作人員、特殊作業人員、一般作業人員及其他經中央主管機關指定人員教育訓練,特定專業人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種類及時數如下: A.凡操作危險性機械、設備人員及使用特定化學物質人員除接受一般性勞工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外,必須再接受至少三個小時之專業安全衛生教育訓練。 B.危險性機械、設備(如固定式、移動式起重機、吊籠、鍋爐、高壓氣體特定設備及高壓氣體容器、第一種壓力容器)操作人員必須接受經由政府認可之機構的訓練,並經技能檢定合格取得證照者,方能擔任之。 C.高壓氣體作業、有機溶劑作業、特定化學物質作業、粉塵作業、鉛作業、四烷基鉛作業、高壓氣體作業之實驗室作業主管應接受作業主管安全衛生教育訓練,及現場安全衛生監督人員講習。 D.急救人員訓練,並取得執照。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一、一般急救原則 1.急救前要確定對傷者或對自己無進一步的危險。 2.儘速將患者自高危險區移至安全區。 3.現場急救人員應給予傷患立即性治療,對最急迫的人員給予優先處理,如需要時要立即送醫。 4.臉色潮紅患者應使其頭部抬高,臉色蒼白有休克現象者,應使其頭部放低。 5.對神智不清醒、昏迷、失去知覺,可能需要接受麻醉者,均不可給予食物或飲料。 6.施行急救時避免閒人圍觀,以免妨害急救工作。 7.要熟練心肺復甦術,以維持傷患呼吸及血液循環。 8.要預防傷患持續受傷,預防休克。 9.要先電告知健康中心及環安衛中心傷害狀況及傷害媒介物質(電話號碼:健康中心245、環安衛中心266),並請醫護人員處理。 10.在緊急應變中要了解本人在搶救組織中的任務。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一、一般急救原則 11.搶救行動中要以救人為第一優先。 12.要接受主管之命令,實施人員疏散避難緊急搶救。 13.工作場所有立即發生危險之虞時,雇主或工作場所負責人應即命令勞工停止作業,並使勞工退避至安全場所。 14.傷患之緊急搬運: (1)搬運傷患前須先檢查前頭部、頸、胸、腹部及四肢之傷勢,並加以固定。 (2)讓傷患儘量保持舒適之姿勢。 (3)若需將患者搬運至安全處,應以身體長軸方向拖行。 (4)搬運器材必須牢固。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1.燒燙傷急救原則: (1)沖:用水沖洗至少十五分鐘。若眼部受傷,撐開眼皮自內而外緩慢沖水,水流高度約10-15公分。 (2)脫:傷處皮膚若有衣著,一面沖水,一面剪開衣服,避免皮膚組織持續受損或擴大傷處面積。 (3)泡:傷處泡於水中,其水泡不可壓破。 (4)蓋:使用乾淨潮濕紗布輕輕覆蓋,避免感染。 (5)送:儘速送醫。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2.外傷出血急救原則: (1)抬高出血部位,使之高過心臟,勿除去傷口處之凝血,以防持續出血。消毒傷口預防感染。 (2)任何止血法均需每隔10-15分鐘放開15秒,以防組織壞死。 (3)一般性出血以直接止血法處理:以乾淨紗布或毛巾覆蓋傷口,以手加壓至少5分鐘。 (4)動脈出血以間接止血法處理:直接以指頭壓在出血處的近心端止血點,減少傷口血液流出量,最好與直接加壓止血法同時進行。(大腿止血點:鼠蹊部中心,頭部止血點:頸側動脈,上臂止血點:上臂內側肱動脈)。 (5)傷患大量出血且無法以直接或間接止血法止血時,應使用止血帶止法。止血帶要綁在傷口較近心臟部位,且要標明包紮時間。 (6)鼻子出血時,應使患者半坐臥且頭部稍向前,壓迫鼻子兩側止血,十分鐘後鬆開,若仍未止血應再壓十分鐘。 (7)若四肢有斷裂情形,需將斷肢立即以清潔塑膠袋隔離,並用冰塊冷藏之,與病人一同送醫縫合。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3.骨折急救原則: (1)處理骨折前須先處理傷者之窒息、出血及嚴重創傷等情況,嚴重骨折需預防休克。 (2)保持折斷的骨骼與鄰近關節不動,除非對傷患或急救員有危險,否則應在發生意外的地方就地處理骨折患者。 (3)不要只注意骨折而忽略對生命也有威脅的傷害,如顱內出血,腦震盪、內出血等。 (4)以夾板固定傷肢,以擔架運送。 (5)抬高固定的傷肢,以減少腫脹不適。 (6)送醫急救。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4.感電傷害急救原則: (1)先關掉電源確定自己無感電之虞。用乾燥的木棒、繩索將患者與觸電物撥離,不確定切斷電源之前絕不可赤手拉傷者。 (2)依一般急救原則,對患者進行急救。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5.吸入中毒急救原則: (1)搶救者應穿戴適當的呼吸防護具進入災害現場,先打開通風口。 (2)若毒性氣體屬可燃性氣體不可任意開啟電源燈源。 (3)搬移患者至新鮮空氣流通處,鬆開衣服,使其呼吸道暢通。 (4)意識不清,呼吸困難者,應給予氧氣。 (5)呼吸停止者應施予人工呼吸,維持呼吸系統運作。 (6)心跳停止者應施予心臟按摩,維持循環系統運作。 (7)送醫急救,注意保暖,以免身體失溫。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6.誤食急救原則: (1)若食入非腐蝕性毒物,先行催吐。 (2)若食入腐蝕性毒物,不可催吐;患者尚能吞嚥,則可給予少量飲水。 (3)若昏迷抽槒,禁止催吐,先依其心肺狀況,施以一般急救。 (4)保留中毒物,與病人一起送醫檢驗。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7.中暑的急救原則: 是因氣溫過高而且乾燥引起體溫調節中樞失常,無法控制體溫,汗腺失去排汗功能,以致不能散熱,病人症狀為臉色潮紅,脈搏快而強,體溫高達40℃以上,神智不清或昏迷。急救方法為: (1)將患者送至陰涼通風的地方,解開衣服、束帶、頭部墊高,使其仰臥。 (2)用濕毛巾或酒精擦拭患者身體,設法立即降低其體溫,但不可低於38℃。 (3)如患者清醒可酌量給予冷飲,最好是鹽開水。 (4)密切注意患者,如有異常變化,立即送醫。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8.熱衰竭的急救原則: 是因所處的環境悶熱,出汗過多,導致體內水分及鹽分不足,患者臉色蒼白、身體溼冷、脈搏快而弱,有頭痛、昏眩、噁心現象。急救的方法為: (1)將患者送至陰涼通風的地方,使患者平躺並抬高雙腳。 (2)如果患者清醒,可供應食鹽水。 (3)如有痙攣現象,可用濕毛巾加壓於痙攣處,但用力要穩定。 (4)嚴重的患者要送醫治療。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9.休克的急救原則: 休克是指有效血循環量不足的一種情況,它會造成組織與器官血液灌注不足,因而擾亂細胞功能,嚴重者可能致命,急救原則如下: (1)讓傷患平躺休息、下肢抬高,並使頭傾向一側,但頭部外傷及呼吸困難的傷患則不可抬高下肢。 (2)控制或排除引起休克的原因,如出血時止血、骨折時固定。 (3)蓋毛毯保溫,但勿使患者過熱。 (4)視情況給予飲料,昏迷或頭、腹部嚴重受傷者禁給任何飲料。 (5)如患者呼吸困難、想嘔吐、或意識逐漸喪失則以復甦姿勢處理。 (6)如患者呼吸、心跳均停止,立即進行心肺復甦手術。 (7)迅速送醫。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10.暈倒的急救原則: 暈倒是一種神經系統的反應,是由於腦部暫時性的血液供應不足所引起的短暫性昏迷,可以很快復原。暈倒可因劇烈疼痛或懼怕的神經反應、情緒激動、極度疲勞或飢餓等因素造成,急救原則如下: (1)如傷患平躺、抬高腳部。 (2)讓患者獲得充分的新鮮空氣,將患者移至陰涼處。 (3)鬆開患者身上的束縛,以協助呼吸順暢。 (4)若有呼吸困難情形,將患者置於半坐半臥的姿勢。 (5)若患者未恢復知覺應立即送醫。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11.心臟病發作的急救原則: (1)讓患者採半坐半臥的姿勢。 (2)將患者頸部、胸部、腰部的衣物放鬆。 (3)如果患者曾接受治療,立即協助他服下治療藥物。 (4)如果患者未曾接受治療應即送醫。 (5)必要時施行人工呼吸,心臟按摩。

第八章、急救與搶救 二、特殊傷害急救原則 12.中風的急救原則: 中風是指患者發生了腦溢血或腦血管栓塞,患者因發生的部位和程度的不同,發生不同的肢體和功能麻痺,中風常發生於55歲以上或有循環系統疾病和中風病症的人,嚴重的中風可以致命,急救原則如下: (1)讓患者平躺,頭與肩部稍微墊高,頭部傾向一側。 (2)放鬆頸部、胸部、腹部的衣物。 (3)患者意識不清時,採復甦姿勢。 (4)若呼吸和脈搏停止,立即施行心肺復甦術。 (5)立即送醫。

第九章、防護設備之準備、維持與使用 一、各實(試)驗室、實習場所負責人應充分供應所屬人員適當之個人防護具及安全衛生設施,並定期保養、維護及更新安全衛生設施。 二、個人防護具應正確配戴使用,並應保持清潔、自我檢查,保持防護具之性能。 三、如有不堪使用、過期或有安全缺陷之防護具應申請更換或修理,不得再使用。 四、防護具使用者應接受相關訓練課程,瞭解防護具使用及維護方法。 五、凡八小時工作日時量平均音壓級超過八十五分貝,或暴露劑量超過百分之五十的噪音工作場所之勞工應戴用耳塞,耳罩等防音防護具。

第九章、防護設備之準備、維持與使用 六、從事搬運、處置、使用刺激性、腐蝕性、毒性物質時,要確實使用手套、圍裙、過腳安全鞋、防護眼鏡、防毒口罩、安全面罩等安全護具。 七、在高度二公尺以上之高處作業勞工要確實配戴安全帽(繫上顎帶)、安全帶及其他必要之防護具或施工架安全網等。 八、暴露於生物病原體、有害氣體蒸氣、粉塵或其他毒性物質作業場所,應確實使用安全面罩、防塵口罩、防毒面具、防護眼鏡、防護衣等。 九、在作業中使用之物質,有因接觸皮膚而傷害、感染或穿透吸收,而發生中毒之虞時,應使用不浸透性防護衣、防護手套、防護靴、防護鞋等適當防護具。 十、從事電器作業之勞工應確實使用電工安全帽、絕緣防護具及其他之防護器具。 十一、防護設備應通過國家檢驗合格,不易造成作業行動干擾,且不致造成使用者之不適感。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一、事故通報 1.發生職業災害須依本校緊急通報系統,通知各相關單位。 2.通報內容應包括:通報人姓名及電話、災害發生時間及地點、傷害人數及傷害媒介物、緊急處置情形及所需要之緊急支援。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平時即以任務編組方式成立緊急應變指揮中心及處理小組,於事故發生時,立即指揮、調度人力、提供急救、協助處理事故及尋求外界支援,並統一透過指揮中心對外發佈正確之事件經過。各種災害緊急應變處理措施如下: 1.火災(含化學物質火災) (1)發現如屬小火,應儘可能於安全無虞下關閉火源,立即以滅火設備撲滅火苗,及尋求附近人員協助滅火、急救傷患,並立即通知單位主管。 (2)如火勢已無法控制須立即逃離,並隔離事故現場,通知附近人員協助疏散人群,除現場緊急處理及急救人員外,應禁止其他人員靠近。 (3)確認火災化學物質種類、危害性及火災類型,通知消防單位進行救火。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2.爆炸 (1)發現者應儘速關閉現場之外的開關,阻絕爆炸源,如有感電之虞,應關閉電源或通知營繕組(校內分機264)進行處理。 (2)確認爆炸物質種類,判斷是否有二次爆炸之危險性,於未根絕危險性前,不得隨意進入現場,並立即通知消防單位。 (3)隔離事故現場,疏散附近人群,協助急救傷患,並立即通知發生事故之單位主管。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3.化學物質液體洩漏 (1)發生小洩漏時,應儘速關閉洩漏源,並利用現場吸收棉將洩漏物質吸收。如果發生大量洩漏應於安全無虞下關閉洩漏源,利用阻流索、條防止洩漏擴散,儘速通知事故發生之單位主管。 (2)若事故單位可自行止洩或除污,應立即處理。若無法處理者,立刻尋求外界支援,避免災害擴大。 (3)隔離事故現場,疏散附近人群,除現場緊急處理及急救人員外,禁止其他人員靠近。 (4)洩漏之化學物質及除污物(含有化學物質者),應統一收集處理。 (5)氣體洩漏吸收液或噴灑後之消防水應另行處理,以免二次污染。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4.地震 (1)地震前: A.瞭解各建築物逃生路線。 B.平時即應準備急救用品和消防器材,並要知道儲存地點和使用方法。 C.瞭解教室、宿舍、餐廳及各建築物的電源、瓦斯、自來水等開關位置,並要知道如何操作。 D.平時要將室內厚重傢俱、架子上的物品、書籍、及較高懸掛物固定妥當,以防其倒下或墬落。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4.地震 (2)地震時在室內時: A.保持鎮靜,立即關閉電源、瓦斯、自來水等開關。 B.打開出入口大門、窗戶,避免被震歪變形受困。 C.在大樓裡,儘快靠樑柱站立或躲在堅固厚重傢俱、桌子下方,背向窗戶,屈身藉著利用物體或以雙手護頭就地掩護,避開吊燈等危險墬落物。 D.切勿靠近窗戶或門口站立以免為震破玻璃或墬落物擊傷;亦不可靠近欄杆,以免被震落。疏散時不要爭先恐後,人潮擁擠亂成一團會互相踐踏造成重大傷亡,避免使用電梯。 E.若在一樓,迅速至空曠地區避難,一樓最易倒塌,疏散時注意頭頂上方落下的物品或電線。 F.不要使用任何火種,以免引起爆炸或火災。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4.地震 (3)地震時在室外時 A.立即遠離建築物、圍牆、樹木、電線桿、廣告招牌;若在水庫下方河川,儘量往安全地方移動;山邊注意落石、山崩;海邊注意海嘯。 B.人若在天橋或地下道中,要迅速離開。 C.行駛中的汽車勿緊急剎車,先減速避開陸橋、高架橋,慢慢靠路邊停放,拉緊手剎車,待在車中並注意保護頭部。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二、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4.地震 (4)地震後: A.地震後可能會造成停電、停水、停話、交通中斷,以致救火車、救護車可能均無法派上用場,而可能有大量罹災傷患等待救援,因此要保護自己同時也要緊急救助他人。 B.小心瓦斯、電器設施等管線破裂引發火災,造成二次傷害。 C.打開收音機,收聽緊急狀況留心外界訊息。 D.餘震可能會陸續發生,危險房舍不可進入。 E.交通狀況不明時,儘可能不要乘車避難,以免受困於途。 F.震後容易造成山崩落石,短期應避免進入山區旅遊。

第十章、事故通報、報告及緊急應變處理措施 三、職業災害調查 1.不論發生失能傷害、虛驚事故或財物損失,單位主管均應主動調查分析事故原因。並於三日內填寫中華醫事科技大學職業災害報告單,提出詳細災害報告。 2.不論火災大小,有無損失,發生事故之單位均應於三日內提出火災報告。 3.發生死亡災害或傷害人數在三人以上,應於24小時內通報勞動檢查機關。

附件一、 有機化學及儀器分析實驗室安全守則

ㄧ、基本守則 在實驗室要聽從老師指導,並應先熟讀實驗原理與方法。 學生應穿著實驗衣以保護皮膚與衣服。 使用儀器時應小心,安裝後由老師檢查。 使用藥品時不可將過剩之藥品傾回藥瓶,並不可用同支滴管吸取二種以上的試藥。 公用的儀器及藥品,使用後放回原處。 勿將火柴梗、紙張或其他固體物傾入水槽內。應將此等物放入指定位置。 實驗進行中應仔細觀察所發生的現象,以期對該化學變化有一清晰之認識。 實驗進行時,不可垂視試管及燒杯,正加熱時亦不可將開口朝向他人。 試管應以試管夾持取加熱,不可用手執,以免燙傷。 易蒸發及燃燒的液體,如乙醚、酒精、苯、丙酮等須遠離火源。 多種液體具有不快之氣味或毒性,嗅時不可靠近鼻端,僅可以手輕攬其蒸氣送到鼻端嗅察之。

ㄧ、基本守則 不可以直接加熱燒瓶或燒杯,應依被加熱物質的性質,而使用鐵絲網、石棉網、水浴、油浴或沙浴。 試管、燒瓶等之頂端塞有軟木塞或橡皮塞時、不可加熱之。 非經指定,不可嘗試任何藥品。 如有物品須留至下次實驗時,應貼上標籤,不可憑記憶。 應依課本所述之數量取用藥品,不可多拿,以免浪費。 蒸餾或產生易燃物質,在拆卸儀器時,應先熄火。 實驗如發生意外,不可慌亂,應立即報告處理。 實驗完畢後,須將儀器洗擦清淨,放置原處。 當實驗完畢,應清理台面、水槽及地面,並且於離開實驗室前須將水、電源、煤氣關掉。 實驗報告應按規定紀錄書寫,並按期呈繳。

二、使用儀器、藥品應注意事項 遵照規定小心安裝儀器,使用前應請老師檢查。 儀器如有破損、裂痕應立即移去,換新使用。 經常保持儀器之清潔。許多膠狀物在硬化前較易清除,許多不溶於水的有機物及膠可以用刷子、清潔劑、熱水很快去除,必要時,可加入少量(10~20 mL)丙酮或苯,放置5~10分鐘,再倒入蘇打粉加以清洗。 如需乾燥之器皿,可倒入少量酒精迴轉之。倒出酒精,並倒入少量乙醚,再迴轉之。倒出乙醚,直立放置令乙醚揮發,即可使用。 分液漏斗之活塞塗以凡士林,使運轉靈活,使用完畢後立即清洗,應將瓶塞及活塞拔出,用細繩繫於分液漏斗上,不必蓋上,以免日後難以打開。

二、使用儀器、藥品應注意事項 溫度計應徐徐放冷,不可驟然插入冷水中。 欲將玻璃管及安全漏斗、溫度計插入橡皮塞(或軟木塞)時,應先以一些水或甘油潤滑橡皮塞(或軟木塞),然後兩手墊上棉布,握玻璃管一方的手盡量靠近橡皮塞(或軟木塞)並前後扭轉以插入之。絕不可強行壓入,以免折斷而受割傷。拔出時,亦按同方法操作。如下圖所示。

二、使用儀器、藥品應注意事項 攪拌宜用尖端燒圓之玻棒,不可用玻璃管、藥匙或溫度計。 稀釋濃硫酸時,應將濃硫酸徐徐沿器壁流入水中並攪拌之,並置於冷水浴中。 試藥應在試藥架旁取用,不可將其持返己桌,並應隨時用過馬上加蓋 乙醚用後應立刻加蓋,否則暴露於空氣中形成過氧化物,易爆炸。 使用化學藥品時,須仔細認明標籤,正確認識藥品種類及其濃度。 金屬鈉用量不許過多,更不許與水接觸,否則有強烈爆炸與著火發生,用剩之金屬鈉須交回安全容器中(內裝惰性液體),萬不可倒入水槽中。 盛裝NaOH溶液之瓶,應用橡皮塞,不可用玻璃塞, KOH與NaOH均具腐蝕性,不可以手觸之。 具有腐蝕性之液體,傾入水槽後,立即加水沖洗,否則將侵蝕水管。 有機化學實驗室的藥品大部分具有皮膚滲透性及毒性,如非教師指示,切勿隨意嘗試。須以藥匙或滴管,取用固體或液體試藥。

三、意外事件之處理 意外事件應儘快通知教師,聽(或按照)教師指示處理。 1.火災 2.化學灼傷及傷害 3.割傷 (1)試劑之燃燒:立即熄滅附近之本生燈或酒精燈。使用實驗室中備用之CO2滅火器,將氣體噴向火焰。燒杯或燒瓶中之火,儘快用濕布覆蓋杯(或瓶)口熄滅之。對燃燒中之油料,可使用碳酸氫鈉之固體粉末。 (2)衣服之燃燒:在地上滾並以濕毛巾、濕實驗衣或防火衣覆蓋,或用水淋洗,必要時使用二氧化碳滅火器;切勿跑動,因跑動會使燃燒更為激烈。 (3)火灼傷之處理:小灼傷時,塗些軟膏(或凡士林),用消毒紗布覆裹傷處,並紮以繃帶;大灼傷時,使用以碳酸氫鈉稀溶液濕潤過之棉紗蓋上灼傷部分,並立即送醫治療,如皮膚已焦爛,則不可浸水,應即以50%酒精溶液清洗,再塗以卡隆油並立即送醫。 2.化學灼傷及傷害 (1)入眼中之試劑:立即以大量之水洗滌;如鹼類則用飽和硼酸溶液,酸類則用碳酸氫鈉稀溶液。使用通常之水管,洗眼器或洗眼瓶徹底洗滌(注意不可揉眼睛)。如經過上述處理後,仍感不適則應請眼科醫師治療。 (2)皮膚上之試劑:如係屬於酸類立即以大量之水洗滌,在以稀碳酸氫鈉溶液最後再以水洗滌之;鹼類亦先以大量之水洗滌,次以稀醋酸溶液(1%)而最後再以水洗滌之;溴則立即用硫代硫酸鈉稀溶液洗滌。 3.割傷 如手指被玻璃儀器之玻片割傷,先讓它流出部分之血液,之後在另手之拇指押住傷口上方之動脈,以藥棉蘸3%之H2O2或75%酒精擦傷口,並須檢查是否有細微之破片遺留在傷口之肌肉上,如有則須清除。最後塗以紅汞水,加以包紮、如傷害嚴重,則須就醫。

附件二、 普化及分析化學實驗室安全守則

ㄧ、基本守則 1.實驗中,應保持肅靜,嚴守秩序,不得大聲喧嘩、嬉戲。 2.不得任意動用實驗室中所陳列之儀器與藥品,俟聽候講解後,再開始操作。 3.實驗時應按編組別、指定座號、對號入座,不得任意變更桌次。 4.在每一實驗進度前,應將實驗內容,包括:實驗目的、相關知識、儀器及藥品、實驗步驟及應行注意事項和問題等,事先詳加研讀。瞭解實驗的內容,以免臨時冒昧從事,發生操作錯誤之危險。實驗時應絕對理智的按照實驗步驟進行,遇有任何差錯,應迅速向教師報告之。(教師可要求學生於實驗前預交實驗計劃,包括重要操作步驟簡介及貴重儀器操作要點。) 5.各種藥品之取用量,概以書上所載規定分量為準,確不可超量,以免因化學反應過劇而導致災害,並養成節省藥品的工作習慣。 6.置於規定位置的藥品,不得任意挪移。在取用時,應認明標籤上名稱與濃度,是否與所需者相符。為使正確起見,應把標籤讀兩遍後,在取用之。 7.啟開試藥瓶後,其瓶蓋不可任意放置,必須隨即蓋上,更不可將剩餘的藥品倒回原瓶中,以免污損藥品(經教師說明可倒回者除外)。 8.凡棄置之碎玻璃片、玻璃管,應拋入指定之玻璃桶中。火柴桿、紙片、濾紙及試紙等,應傾入指定的廢藥液收集槽中,得以集中處理。切勿倒入化驗盆水槽中,以免堵塞水管或造成排水溝污染,造成環境污染或公害。

ㄧ、基本守則 9.非經實驗指定,切勿用手觸摸化學藥品或溶液。以免藥品經由皮膚接觸引起的灼傷或中毒。 10.未經許可的實驗,絕對禁止擅自操作。 11.實驗中,若發生意外事故,如著火、灼傷、爆炸、割傷等意外事故時,切勿驚慌,應鎮靜處理,迅速報告教師處理之。 12.試管、燒瓶、或燒杯等玻璃器皿,洗靜後不得置火焰上直接加熱烤乾,以免受熱不均破損。 13.實驗時應換穿實驗衣及配戴化學護目鏡,藉以防護身體及眼睛免受化學藥品的侵蝕。 14.儀器與桌面應經常保持乾淨,儘量避免物品灑濺實驗桌面,若不慎灑出,應立即擦拭乾淨。 15.若有酸類或其他腐蝕性的化學藥品流出瓶外,應立即用水加以沖洗乾淨。 16.切勿在實驗室中吃食物或喝飲料,以維護個人衛生及安全。 17.實驗完畢後,將儀器用具清潔後放歸原處,熄滅燈火,關閉自來水、煤氣與電源開關,整理實驗桌後,報告教師經允准後,始得離開實驗室。 18.每次實驗室完畢,由服務股長分派值日小組清掃實驗室並倒垃圾。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實驗室安全包括人身安全及實驗室、儀器、設備的安全。分析化學實驗室主要應預防化學藥品中毒,操作過程中的燙燒、割傷、腐蝕等人身安全和燃氣、高壓氣體、高壓電源、易燃易爆化學品可能產生的火災、爆炸事故及進水等事故。 1.實驗室內禁止飲食、吸煙,切勿以實驗用容器代替水杯、餐具使用,防止化學試劑入口,實驗結束後要洗手。 2.使用KCN、As2O3、HgCl2等劇毒品時要特別小心,用過的廢物、廢液不可亂扔、亂倒,要回收或加以特殊處理。 3.使用濃酸、濃鹼及其他具有強烈腐蝕性的試劑時,操作要小心,防止濺傷和腐蝕皮膚、衣物等。易揮發的有毒或有強烈腐蝕性的液體和氣體,要在通風櫃中操作(尤其是用它們熱分解試樣時)。濃酸、濃鹼如果濺到身上應立即用水沖洗,濺到實驗台上或地面上時要用水稀釋後擦掉。 4.要特別注意天然氣的正確使用,嚴防洩漏!在使用天然氣燈加熱過程中,火源要與其他物品保持適當距離,人不可長時間離開,防止熄火漏氣,用後要切實關閉燃氣管道上的小閥門,離開實驗室前還要再查看一遍。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5.使用可燃性有機試劑時,要遠離火焰及其他熱源,敞口操作並有揮發時應在通風櫃中進行。用後蓋緊瓶塞,置陰涼處存放。低沸點、低燃點的有機溶劑不得放在火源或電爐上直接加熱,而應在水浴或加熱包中加熱。 6.使用高壓氣體鋼瓶時,要嚴格按操作規程進行操作。例如在原子吸收光譜實驗室中所用的各種的火焰,其點燃與熄滅的原則是:先開助燃氣,再開燃氣;先關燃氣,再關助燃氣(即燃氣按遲到早退原則開啟)。乙炔鋼瓶應存放在遠離火源,通風良好,溫度低於35℃的地方。鋼瓶在更換前仍應保持一部份壓力。 7.在儀器分析實驗中,要在閱讀操作規程後或經教師講解後再動手操作。不要隨便撥弄儀器,以免損壞或發生其他事故。 8.使用自來水後要及時關閉截門,遇停水時要立即關閉截門,以防來水後發生進水,離開實驗室之前應再檢查自來水截是否完全關閉(使用冷凝器時較易忘記關閉冷卻水)。 9.如果發生燙燒或割傷,可利用實驗室的小藥箱進行簡單處理,然後儘快送去醫院醫治。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10.實驗過程中萬一發生著火,不要驚慌,應盡快切斷電源或燃氣源,用石綿或濕抹布熄滅(蓋住)火焰。密度小於水的非水溶性有機溶劑著火時,不可用水澆,以防止火勢蔓延。電器著火時,不可用水沖,以防觸電,應使用乾冰或乾粉滅火器。著火範圍較大時,應立即用滅火器滅火,並根據火情決定是否要報告消防部門。 11.使用汞時應避免潑灑在實驗台上或地面上。使用後的汞應收集在專用的回收容器中,切不可倒入下水道或污物箱內。萬一發生少量汞灑落,應儘量收集乾淨,然後在可能灑落的地區灑一些硫黃粉,最後清掃乾淨,並集中作固體廢物處理。 (1)欲判別氣味的,必須離開容器,用手揮引其氣體嗅之。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2)將玻璃管、溫度計或漏斗插入軟木塞或橡皮塞等時,宜先用水濕潤塞子和玻管,再以手巾包裹玻管,徐徐旋轉插入,以免玻管折斷傷手。 (3)當試管內之物質加熱時,切勿將管口對著自己或他人,以免管內物質沸騰濺出傷人。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4)加熱後之器材未冷卻前,不可用手觸摸,以防灼傷。 (5)與實驗無關之動作,未經任課教師允許,不得自行為之。 (6)滴管不可當水槍玩,管內液體可能就是腐蝕性藥液。 (7)蒸發溶液時,絕不得離去而怠加注意。 (8)不可用口吸取強酸、強鹼或有毒物品,如氰化物。 (9)量筒、量杯不可直接加熱,因易爆破。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10)應注意服裝,衣袋中應準備手帕(或毛巾)及手套。 (a)應穿著整潔的實驗衣 (b)頭髮太長時(尤其是女性)應預先紮好 (11)各種觀察所得務必記入實驗簿,實驗報告時務必自實驗簿轉錄。 (12)應確實體會實驗的基本操作:防止事故的發生,首要確實學會基本操作(如熱源的使用、試藥瓶拿法、藥品之取出、放入與秤量及試管的用法等)。 (13)應先做預備實驗:不論以往有無經驗,務必進行預備實驗,尤需確定實驗的安全性。

二、實驗室安全常識 (14)實驗中,勿做無意義的舉動。

三、使用儀器的注意事項 1.遵照實驗室守則,小心安裝儀器,經老師仔細確認無誤後,開始進行實驗。 2.切勿加熱量筒或盛藥品之瓶子,以免造成破裂而發生意外。 3.玻璃器材應洗淨,否則易造成實驗錯誤之結果。欲判定玻璃器材是否洗淨,可觀其表面使否有附有水珠(參閱圖b)。 4.玻璃器材未乾燥前,切忌用火加熱以免破裂,可放置烘箱內乾燥之。但磨砂口的玻璃器材及附有刻度之量筒量瓶器烘箱中乾燥(因玻璃油不均勻非晶體混合物所組成,若受高溫膨脹再冷至室溫時,各部分收縮率不同而造成刻度或口徑的變化),可置於乾燥架或電熱乾燥架上乾燥之(參與圖(C))。

三、使用儀器的注意事項 (a)勿加熱量筒 (b)玻璃面髒時易附著水珠 (c)乾燥架

三、使用儀器的注意事項 5.切勿使用溫度計、玻管、滴管或藥匙等作攪拌之用,應使用玻璃攪拌棒。 6.分液漏斗之蓋與塞應小繩繫之。 7.切勿直接將藥品放置天平秤盤上稱量,必須用稱量紙、或稱量瓶來稱量,而揮發性試液必須置於附有蓋之稱量瓶中,蓋緊後再稱量之。 8.在烘箱加熱乾燥之試藥或玻璃器材,欲稱量時,必須冷至室溫才可放入天平中稱量。 9.試管或燒杯加熱後,切勿直接放入冷水中,以免破裂。必須冷卻後才可放入冷水中。 10.切勿將溫度計直接在火焰上加熱,以免破裂發生危險。

四、附圖 1.實驗室是上課學習的場所;嚴禁嬉戲、玩鬧。 2.當然任何飲料、食品及抽煙在實驗室內都是絕對禁止的。

四、附圖 3.你必須有足夠的裝備才能抵擋一切化學物質所可能造成的危害。 4.安全眼鏡及實驗衣是每次實驗所必備的安全防護裝備。

四、附圖 5.絕對不可穿涼鞋或拖鞋;而防毒面具及手套在特殊實驗上也能提供絕佳的安全防護。

四、附圖 6.知己知彼,百戰百勝:詳細了解化學物質的物理及化學性質。 (1)沸點及熔點:幫助你防範在狀態改變時的突發危險;例如從液態變為氣態時不自覺的吸入。 (2)蒸氣壓及蒸發速率:可防止你可能吸入的易燃性及有毒性的氣體或蒸氣。 (3)對水的溶解度及比重:你可以知道化學物質是否溶於水或浮在水面。 (4)正常的外觀及氣味:可幫助你判斷任何異常現象及可能的危險。

四、附圖 7.一但接觸過量化學物質而造成傷害時,該如何作第一步緊急處理? (1)眼睛:睜大眼睛沖水至少十五分鐘。 (2)攝入:喝入大量牛奶。 (3)皮膚接觸:在緊急淋浴設備下沖水並迅速除去皮膚上的衣服。 (4)吸入:迅速至戶外呼吸新鮮空氣 (5)不論何種傷害均應迅速送醫急救。

四、附圖 8.在實驗室內隨時小心留意各種物品正確放置位置,並確實歸回原位。 9.留意各種電器及加熱裝置的使用,並熟悉滅火器的放置位置及使用方法!

四、附圖 10.化學實驗產物及廢棄物都須妥善分類收集,不可隨意倒棄以免造成污染! 11.絕不可隨意混合不同的化學物品或實驗廢棄物;可能會有爆炸的危險!

四、附圖 12.注意個人衛生,隨時洗手保持清沐潔;實驗完畢後須整理實驗室並儘快浴並換洗衣物! 13.各種實驗防護設備雖然無法和最新的流行服飾相比,但它卻是保護你個人安全的不二法寶!

四、附圖 14.其實,洗手人人都會;可是你知道該如何洗才洗得乾淨嗎?

附件三、 生物與生理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生物與生理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1.進入實驗室或實驗進行中,必須隨時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嚴格禁止因個人疏忽導致危險。 2.安全瞭解並遵守實驗室規則。 (1)進入實驗室及操作實驗時應穿著實驗衣,並扣好衣扣。 (2)進入實驗室嚴禁攜帶飲料或食物及危險物品。 (3)實驗進行中,應小心操作器械與儀器,特別是解剖器材,注意個人安全防止意外傷害發生,並預防誤傷他人。 (4)實驗雖為分組進行,各組員宜分工合作,並親自操作親身體驗,勿只旁觀不動手。 (5)若實驗需用實驗動物,需小心操作,勿虐待動物。 (6)若實驗需飼養觀察實驗動物,需按時照顧,並有愛心、耐心,善盡職責。 (7)各實驗小組領用器械及儀器,應於實驗前確實瞭解操作方法,方可操作,實驗後,自行清理乾淨,原物歸還,若有損壞,應據實報告老師。

生物與生理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3.實驗時應按組別對號入座,不可任意變更座位。在實驗室中不可飲食、抽煙,上課時應保持安靜,不可喧嘩嬉戲。 4.未經許可不得動用實驗室中之儀器與藥品,必須經教師講解後才可以操作。 5.不得私自進行未經教師許可之實驗。 6.凡各種廢棄物應按規定方式丟棄,實驗後之藥品、溶液應倒入指定之容器中以便集中處理,不可任意倒入水槽中以免造成污染。 7.在實驗中應穿著實驗衣以避免受到藥品侵蝕或其他污染。 8.實驗完畢後將儀器歸回原位,器械清洗乾淨、熄滅燈火,關閉自來水,桌面清理乾淨,經教師允許後始可離開教室。

生物與生理學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9.許多實驗試用藥品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因此應避免身體肌膚直接和藥品接觸,盡量避免吸入揮發性氣體,實驗完畢要確實洗手。 10.酒精燈在添加酒精時應先將火焰熄滅,酒精添加切勿過滿(八分滿即可)。引燃酒精燈時應用火柴,不可直接將酒精燈拿到另一個已點燃的酒精燈引火,以免酒精洩出造成火災。 11.玻璃器皿的破碎常造成割傷,因此打破的玻璃不要以手撿取,應以鑷子夾取,清洗玻璃器皿時務必戴上專用手套。 12.儀器與桌面應保持清潔,若有強酸或其他腐蝕性藥品流出應立即用水加以清洗乾淨。 13.取用藥品時務必注意藥品的名稱、濃度是否符合實驗所需,以免誤用造成實驗失誤或產生危險。

附件四、 電工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ㄧ、基本守則 1.為求實驗室設備機具之正常運作,保障操作人員安全,發揮器材最高效能,特定本規章。 2.本實驗室之使用與維修管理操作安全,由任課教師及上課班級同學共同負責。 3.實驗室之使用除排課班級和教師指定實驗時間外,其餘時間需由任課教師同意後始得使用。 4.使用本實驗室之班級應隨時注意清潔,工具儀器歸定位,做好工安5S即整理、整頓、清掃、清潔、教養。 5.實驗室內禁止抽煙或大聲喧嘩,跑動嬉戲,以免造成意外及危險。 6.電學實驗或配線實作欲上電試驗,需仔細檢驗電路之正確性;未經指導人員之許可不得擅動,以免招致危險或毀損。 7.借用儀表、工具及參考資料,應由任課老師許可,向器材室登記借用,下課前清點確定後,依序放回,如有損壞視情況負責賠償。 8.實驗課後應依清掃輪值表分工合作各司其責,以維護實驗室之整潔。 9.課後由教師及班長確定電源開關及門窗之上鎖以確保實驗室之安全。

二、送電試驗操作安全守則 1.仔細檢驗電路之正確性,再靜態測試經指導人員之許可,才可送電操作。 2.上電操作時如有錯誤動作或異常,立即關閉電源。 3.如有燒毀、異常接地,甚至短路火花不要恐慌,在電源關閉後,立即修護線路,並更換保險絲。 4.不得擅動和實習本身無關之機具、設備,以免招致危險或損毀。

附件五、 環境污染防治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環境污染防治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一、實驗前準備 1.實驗進行之前應先預習實驗內容,熟讀實驗原理與步驟、並瞭解實驗中使用之儀器、設備與試劑。 2.實驗時各組組長應分配每一位組員工作,並於時間內完成。 二、實驗中注意事項 1.未經老師許可不得開啟儀器及藥品。 2.進入實驗室時應穿實驗衣(長及膝蓋下),不可穿涼鞋、拖鞋或露趾鞋。 3.實驗室應保持一定清潔,實驗前應先將實驗室桌面與操作台清理乾淨,不要將書本或雜物堆滿桌面。 4.實驗室之所有器材未經老師或助教許可嚴禁攜出實驗室外。 5.僅可做教師所指定或認可之實驗,未經許可之實驗,嚴加禁止。每人預備實習衣一件,以備實驗時穿著。 6.取用藥品,不宜超過書上所載之量,若有剩餘,切勿傾還原瓶。酸液或腐蝕性藥品沾衣物,須迅速以清水洗滌。 7.實驗室絕對禁止飲食、吸煙、喧嘩嬉鬧及追逐等行為,以避免危險。

環境污染防治實驗室安全管理規則 三、實驗後處理 1.實驗結束後,應關閉所有不用之電源。 2.離開實驗室前請徹底洗淨雙手。 3.隔天觀察結果務必親自出席,仔細觀察其結果並確實紀錄,不可抄襲別組之數據。 四、值日組職責 1.實驗前檢查實驗器材與儀器是否能正常使用。 2.離開實驗室時水電之總檢查。 3.負責歸還設備與器材。 4.實驗室之清潔及垃圾之清除。

附件六、 工業安全實習室安全管理規則

工業安全實習室安全管理規則 1.依照前述實驗室一般安全衛生事項。 2.未經老師許可不得啟動任何電源。 

附件七、 物理實驗安全管理規則

物理實驗安全管理規則 1.為使同學們明瞭實驗的目的,先對實驗的現象獲得概念,於每一位實驗前有三十分鐘的各組預習時間,去瞭解實驗步驟、使用原理,嚴禁在實驗室進食飲料、食品。 2.實驗進行時,各組必須維持實驗室秩序,不要大聲喧嘩、到處走動,並請愛惜實驗設備,使用後完後整潔有序地歸位。 3.不可拿實驗儀器,嬉戲、敲打,蒸汽噴嘴不要對向同學。

學生簽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