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学习主题 第7课 辛亥革命 辛亥革命的酝酿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课堂小结
导入 武昌起义浮雕 “血钟一鸣,义旗四起,拥甲带戈之士遍于十余行省。”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以雷霆万钧之力,敲响了清王朝的丧钟,埋葬了统治中国两千余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近代中国实现了第一次历史性巨变。学习本课,你将进一步了解近代中国先进分子上下求索救国之路的艰辛历程,认识辛亥革命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所起的伟大历史作用。 人民英雄纪念碑
辛亥革命的酝酿
中国民主革命先行者 孙中山 孙中山故居 广东中山市翠亨村 年轻时的孙中山(17岁) 1866.11.12~1925.3.12
孙中山早期革命生涯
广州博济医院 《伦敦蒙难记》 1886年,孙中山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以后曾有一段时间从医。 1886年,孙中山入广州博济医院附属南华医学校学医,以后曾有一段时间从医。 孙中山于1896年冬用英文撰写,后译成中文。书中记载了孙中山避居英国伦敦时被清政府驻英公使馆绑架、后得以脱险始末。
兴中会成立(想像画) 1894年11月,孙中山在夏威夷联合20多个赞成反清革命的爱国华侨,成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兴中会。 兴中会成立宣言
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 1904年2月15日,中国留日学生黄兴等人在长沙秘密组织革命团体——华兴会。1905年,华兴会部分成员在日本合影。前排左起第一人黄兴,第三人胡瑛、第四人宋教仁,第五人柳扬谷;后排左一章士钊,左四刘揆[kuí]一。
1904年,一些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革命团体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 ↑光复会领导人 及在日本的部分会员 蔡元培 1868.1.11~1940.3.5 浙江绍兴人 原籍浙江诸暨 曾任教育总长 北京大学校长 ←光复会誓词 1904年,一些留日学生在上海组织革命团体光复会,蔡元培任会长。
孙中山手书同盟会纲领 机关报《民报》在东京正式出版 1905年8月20日,在孙中山的推动下,兴中会、华兴会、光复会等革命团体的代表约一百人,在日本东京召开中国同盟会成立大会。会议通过了《中国同盟会章程》,推举孙中山为总理,宣布以孙中山提出的“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民国,平均地权”为同盟会政治纲领,决定创办机关刊物《民报》。 中国同盟会是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它的成立,把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推进到新阶段。
《民报·发刊词》 孙中山在《民报》第一号发刊词里,将同盟会的政治纲领阐发为“民族”、“民权”、“民生”三大主义,简称三民主义(旧三民主义)。三民主义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它成为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我们革命的目的,是为中国谋幸福,因不愿少数满洲人专制,故要民族革命;不愿君主一人专制,故要政治革命;不愿少数富人专制,故要社会革命。 ——孙中山《三民主义与中国前途》 同盟会政治纲领 旧三民主义 内 涵 驱除鞑虏 民族主义 主张推翻满洲贵族统治,反对民族压迫。 恢复中华 创立民国 民权主义 推翻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 平均地权 民生主义 现有地价归原主所有,革命后增长的地价归国家 所有,并逐步向地主收买土地,实行土地国有。
孙中山与新加坡同盟会分会会员的合影(1906年)
武昌起义
爆发的社会背景 辛亥革命是一场伟大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①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②国内社会阶级矛盾空前尖锐; ③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为革命奠定了经济 基础、阶级基础和群众基础。
蒋翊武 1885~1913 湖南澧州(今湖南澧县)人 孙武 1879~1939.11.10 湖北夏口人 湖北的革命团体在同盟会的推动下,利用有利时机,积极准备在武昌起义。图为策划武昌起义的文学社领导人之一蒋翊[yì]武和共进会领导人之一孙武。
起义前镌刻的总理、参议、内务、外务、 调查、理财、纠察、交通八部部长印章 起义前镌刻的“中华民国大都督之印”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雕像 武汉“三烈亭” 武昌首义 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三烈士雕像 武汉“三烈亭” 1911年10月9日正午,孙武等在汉口俄租界宝善里配制炸弹,不慎爆炸,引来巡捕搜查。起义用的旗帜,印信、文告和革命党人的名册都被搜去。在形势危急下,蒋翊武通知革命党人当晚发动起义。正在这时,起义总部被清军包围。革命党人彭楚藩、刘复基、杨洪胜被捕,第二天,被湖广总督下令杀害。
武昌起义军占领楚望台军械库 1911年10月10日晚,由于起义计划泄露,武昌城内新军第八镇工程营的革命党人提前起义。在熊秉坤等率领下,他们冲出营房,奔向楚望台军械库,在守库士兵的配合下,迅速占领了楚望台军械库。震动中外的武昌起义爆发了。 武昌起义拉开了整个辛亥革命的序幕。
清朝官吏在汉口大智门车站乘火车狼狈逃跑 起义军连续三次猛攻,攻克总督衙门,并在一夜之间占领武昌。汉阳、汉口的革命士兵也先后起义。12日,武汉三镇完全被革命党人控制。 这一年是农历辛亥年,历史上把这次革命称为“辛亥革命”。
陆军第八镇工程营旧址 武昌起义革命军军旗 位于武昌城内紫阳湖东岸的。1911年10月10日晚8时许,革命士兵勇敢地打响第一枪,武昌起义首先从这里开始。
武昌起义
武昌起义(油画)
武昌起义门 1911年10月10日晚,武昌起义的枪声打响后,驻南湖的新军炮队立即起义,进驻中和门开炮轰击湖广总督衙门。此后,中和门就改称起义门。这是1981年重修后的起义门。
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位于武昌蛇山南麓) 湖北武昌起义军政府旧址,原是清政府设立的湖北省谘议局旧址。1911年10月11日,湖北革命党人在这里创设军政府鄂军都督府,即湖北军政府。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欲收新军全体来归之效,非借黎元洪资望不可……借黎元洪之名以号召天下,一则使各省可表同情,二则使外人不敢轻视。 ——武昌起义总指挥吴兆麟 黎元洪(1864~1928),湖北黄陂人。曾在天津北洋水师学堂学习,毕业后在海军服役;甲午战后,帮助张之洞教练新军。武昌起义当晚,他想制止革命,并杀害了起义士兵和革命党派来的联络员。由于革命党人错误地自认为“资望”不够,以枪逼迫黎元洪出任湖北军政府的都督。 黎元洪
军政府告示 湖北军政府颁布的设立“执法支部”、维护汉口治安的布告。 武昌起义纪念章
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黄兴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 黄兴(1874~1916),中国近代民主革命家,湖南善化人。 1904年和宋教仁在长沙创办华兴会,次年在日本拥护孙中山组成中国同盟会。 1911年曾领导广州起义。清政府见武昌起义成功,赶忙派袁世凯领兵进攻武汉,形势危急。黄兴赶到武汉,任革命军总司令,率领革命军拼力反攻,保住了武昌。 湖北军政府战时总司令黄兴
武昌起义后形势图 武昌起义以后,各省纷纷响应,一个多月内,全国有十多个省区宣布脱离清政府独立。清王朝的统治土崩瓦解。
1911年10月22日革命党人在长沙起义城头缴获的大炮
1911年11月浙江、江苏革命军进攻南京(图为浙军向南京进发)
陈其美(1878年1月17日卯时~1916年5月18日),字英士,浙江吴兴人。中华民国早期政治人物,革命元勋,青帮代表人物,陈其美与蒋介石关系密切,为蒋介石拜把之兄,将蒋介石引荐于孙中山。后为人暗杀。 1906年加入同盟会。1908年在上海创办《中国公报》。1911年与宋教仁在上海组织同盟会中部总会。 武昌起义后,组织上海军民起义,后任沪军都督。 陈其美
1911年11月上海起义成功 上海市南京路上五色旗迎风招展 上海军政分府的安民告示
孙中山在香港 武昌起义时,孙中山在欧洲。1911年12月25日,孙中山从欧洲回到上海。孙中山在美国筹款途中得悉武昌起义胜利的消息,即赴英法进行外交活动。11月自欧洲返国。12月20日船抵港。此为孙中山途经香港时,与廖仲恺(前排右起第二人)等在轮船上合影。
十七省代表会议的会议代表合影 1911年12月29日,湖北、湖南、广东、广西、江苏、浙江、安徽、江西、山西、陕西、福建、云南、四川及直隶、奉天、河南、山东等十七省代表在南京举行会议,选举孙中山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题词 孙中山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沿途受到广大群众的热烈欢呼。晚上,孙中山宣誓就职,宣告中华民国正式成立。1月3日,在孙中山的主持下,南京临时政府正式成立。 孙中山南京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大总统誓词:倾覆满洲专制政府,巩固中华民国,图谋民生幸福。此国民之公意,文实遵之,以忠于国,为众服务,至专制政府既倒,国内无变乱,民国卓立于世界,为列邦公认。斯时文当解临时大总统之职。谨以此誓于国民。(中华民国元年元旦 孙文) 孙中山就职时发布的宣言书 中华民国以南京为首都,改用公历,以中华民国纪年,1912年为民国元年。
孙中山与临时参议院议员合影 1912年1月28日,南京临时参议院成立。孙中山、黄兴等参加临时参议院成立典礼。前排左起第三人为黄兴,第四人为孙中山。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为了用法律形式把民主共和制度确立起来和防止袁世凯集权专制,于1912年3月11日颁布了具有宪法性质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确认国家主权属于全体国民。 1912年3月,孙中山颁布了参议院制定的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孙中山以大总统名义主持中华民国临时政府第一次内阁会议 南京临时政府在它存在的三个月间,颁布了不少关于社会改革和有利于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法令。包括曾发布关于革除前清官厅称呼、禁烟、限期剪除发辫、保护华侨、办理公债等命令,以及关于慎重农事、禁止缠足、保护人民生命财产等命令。
溥仪宣布退位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京师公报》印发的号外 1912年2月13日,《京师公报》印发的刊登清帝宣布退位,以及优待皇室各条件的号外。 爱新觉罗·溥仪 1906.2.7~1967.10.17 宣统帝 清朝末代皇帝 溥仪宣布退位诏书(原件存中国国家博物馆) 中华民国成立以后,清宣统帝溥仪于1912年2月宣布“退位”。从此,二千年的中国封建专制政体宣告结束。
南方议和代表伍廷芳 清廷议和代表唐绍仪 武昌起义爆发后,袁世凯利用革命势力的迅猛发展,迫使清政府任命他为内阁总理大臣,执掌了全国军政大权。掌权后的袁世凯对革命党人采取一打一拉的狡猾伎俩。在用武力镇压革命党人的同时,又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迫使革命党人接受“南北议和”。1911年12月,南北和议在上海英租界举行。
孙中山辞职咨文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 1912年2月12日,宣统帝退位。 按照南北议和条件,孙中山于13日辞职。 为限制袁世凯的权力,防止其独裁,孙中山在辞职咨文中提出了定都南京、新总统到南京就职和遵守《临时约法》等三项条件,要袁世凯遵守。 孙中山向参议院提出附有三项条件的辞职咨文。这是孙中山为维护民主共和所作的最大努力。 咨文:旧时指用于平行机关的公文。 孙中山辞职咨文
孙中山任命蔡元培(前左五)为专使前往北京迎接袁世凯 1912年2月18日,孙中山根据辞职咨文所附条件,派专使赴北京迎袁世凯到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但是,袁世凯暗中指使他的亲信部队在北京举行“兵变”。顿时,北方形势紧张,参议院只得让步,同意袁世凯在北京就职。
1912年3月10日,袁世凯在北京就任中华民国第二届临时大总统。 袁世凯,字慰亭,亦作慰廷,尉亭,号容庵。出生于河南项城县张营一个官宦大家族。 袁世凯有妻妾10人,生子女32人。17子中以长子袁克定为官,次子袁克文能文,六子袁克恒办实业。 袁世凯为大总统后,下令解散国会,废除《中华民国临时约法》,接受日本提出的《二十一条》,实行帝制,改元鸿宪。 蔡锷等在云南发起讨袁的护国战争,贵州、广西、广东、浙江等省纷纷响应。 民国五年(1916年)二月十九日,袁世凯被迫宣布取消帝制,仍称大总统。五月初六,袁世凯因肾结石转为尿毒症,在举国上下一片责骂声中,忧病而死。 袁世凯 1859.9.16~1916.6.6 河南项城人 第1任中华民国大总统
袁世凯就任临时大总统后与北洋将领合影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中华民国成立 中国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正规地说起来,是从孙中山先生开始的。 ——《毛泽东选集》第二卷 北京故宫 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昔日清朝的皇帝宫殿紫禁城,今天成为人们自由游览的地方。
近代中国人民的反封建反侵略斗争
有人说辛亥革命成功了,有人说辛亥革命失败了,你怎么看? VS
①推翻了清王朝; ②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③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④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⑤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功绩 不足 ①没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 ②没有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 ③没有完成反帝反封建的革命任务。 资产阶级本身的软弱性和妥协性,没有放手发动 和依靠广大人民群众 根本原因 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伟大的反帝反封建 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性质 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走资产阶级共和 国的道路在中国行不通 启示
辛亥革命 的酝酿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2.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课堂小结 1.中国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的成立 2.同盟会的成立及其政治纲领 3.同盟会的性质和成立的意义 4.三民主义 辛亥革命 的酝酿 1.武昌起义的准备 2.武昌起义的爆发(时间) 3.武昌起义的胜利 4.清王朝土崩瓦解 5.中华民国的成立(时间、都城、纪元) 6.《中华民国临时约法》 7.清宣统帝下诏退位 8.袁世凯篡国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的开始 武昌起义 辛亥革命 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成功说 2.辛亥革命失败说
学习与探究
学习活动 办历史板报 建议: 1.板报主题为“伟大的民主革命的先行者——孙中山”。 2.搜集有关孙中山革命活动的资料、编成板报。
C 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D 1.民国30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学习测评 C 1.民国30年换算成公元纪年应是( )。 A.1930年 B.1931年 C.1941年 D.1942年 2.第一个全国性的统一的资产阶级革命政党是( )。 A.兴中会 B.光复会 C.强学会 D.同盟会 公元纪年=民国纪年+1911 D 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政治团体 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蔡元培)上海资产阶级革命团体
史海拾贝 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离开上海赴南京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就任临时大总统 孙中山标准像
结 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