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稳定的、凝结了的社会经历 现状是人类当今的、动荡的、变化着的社会活动 一、当代历史发展概况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冷战的原因 ( 目的) 开始信号 ( 丘吉尔) 开始标志(政治表 现),结束标志 冷战的经济表现 冷战的军事表现 苏联军事应对措施 冷战的实质 冷战的影响 遏制共产主义 (序幕) 铁幕演说 1947 年杜鲁门主义 推行马歇尔计划 建立北约组织 建立华沙条约组织 争夺世界霸权 1991 年 苏联解体 1.
Advertisements

美苏冷战,霸权主义对人类进步和安全的威胁 世界经济全球化 冷战后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第三次科技革命.
8—1 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武定民中 李忠翠.
第8课 美苏冷战的开始. 1943年的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说过:“我的一边坐着把一条腿搭在另一条腿上的巨大的俄国熊,另一边是巨大的北美野牛,中间坐着的是一头可怜的英国小毛驴。”
主讲人:徐蓝 (首都师范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
古巴导弹危机.
历史名校 英才摇篮 -----徐州一中 欢迎各位老师.
当代世界政治经济与国际关系 第3版 冯特君 主编.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第16课 告别“雅尔塔”.
四、赫鲁晓夫的工业和政治改革 1、工业: 2、政治: 3、评价:.
第2讲 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及世纪之交的世界格局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2》.
美 苏 争 锋 图片导入.
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
当代世界经济与政治 第二章 当代世界经济.
第十九章 经济全球化和国家经济安全 第一节 经济全球化 第二节 国家经济安全 第三节 经济全球化趋势.
第八单元 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
美 苏 争 锋.
体系:若干有关事物或某些意识互相联系而构成的一个整体:防御体系、工业体系、思想体系。
There’s a place in your heart ( 在你心中有一片净土) And I know that it is love
“墙”的故事.
世界当代史.
第3单元 雅尔塔体系下的冷战与和平.
一、二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考纲:1.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 【考纲解读】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
中国人在国际舞台上 2008年林毅夫被任命为世界银行副行长。 2011年朱民被任命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2012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
第八单元 当今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22.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英才网.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香山中学晏飞.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第25课 两极世界的形成.
专题八 当今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人教版历史必修二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影响 光明新区高级中学 郑琳娟.
必修②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越南战争 米莱大屠杀.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美国 德国 英国 法国 日本 世界 工业下降 外贸缩减
第四章 两极格局下的世界.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第七章 国际金融机构 第一节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第二节 世界银行集团 第三节 国际清算银行.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二战”中遭受轰炸的德国城市 第24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形成.
第五单元 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二、东亚货币合作的发展进程 马尼拉亚太地区高级财政金融会议上,提出了一个加强地 区金融合作新机制的设想,又称“马尼拉框架协议”
第九章 国际货币制度 本章主要讲授以下内容: 1.国际货币制度概述 2.国际金本位制度 3.布雷顿森林体系 4.牙买加体系 5.欧洲货币体系.
世界经济全球化趋势.
专题七 二战后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第八单元 世界经济的全球化趋势 经济全球化指世界经济日益成为紧密联系的一个整体的过程.
国际舞台上的主要政治力量之间在一定历史时期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而形成的一种局势,体现一种国际关系或国际政治体系。
第22课 战后资本主义世界 经济体系的形成 学习目标: 1.了解“布雷顿森林体系”的建立及其影响。 2.知道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两极对峙格局” “极” 是指 具有强大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科技实力,能够发挥巨大和充当世界格局主角的国家或国家集团。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苏格兰皇家银行集团主要数据 交易本金 1039亿美元 (2006年3月23日) 评分 (美国标准普尔)
America Russia 第四单元 雅尔塔体制下的“冷战”与和平 讲授者:吕准能.
Berliner Mauer 年东德在东柏林一侧建立的围墙,目的是阻隔东西柏林之间的往来。柏林墙的建立,是德国历史上难以抹去的一道伤疤。
                                                                                                                                                                
第一节 旅游规划的意义和种类 第二节 旅游规划的内容 第三节 旅游规划的编制 第四节 旅游景区规划
第二章 重新分割世界的帝国主义 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第六讲 “东方问题”、俾斯麦同盟体系的扩大与完成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第3课 美苏争霸 勃列日涅夫与尼克松貌合神离.
第9课 西欧和 日本经济的发展.
复习 提高 1、二战开始的标志? 2、打破德军天下无敌的神话的战役? 3、二战达到最大规模的事件? 4、反法西斯统一战线形成的标志?
第六章 汇率理论与汇率变动对经济的影响 姜宁川.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国 际 法 第 一 讲 主讲人: 兰州大学法学院李晓静.
第二章 宪法与政治制度 陈 云.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前言 历史与现状的关系 历史是人类过去的、稳定的、凝结了的社会经历 现状是人类当今的、动荡的、变化着的社会活动 一、当代历史发展概况 1、二战结束——50年代中期 冷战相持时期 1)20世纪50年代的对抗——两大阵营的建立和对峙 两极格局 雅尔塔体制 2)亚洲各国民族解放运动的兴起

2、50年代中后期——70年代初 美苏从冷战对峙走向对话时期 1) 资本主义国家经济高速增长 日、欧 2)第三世界崛起 3)60-70年代初国际政治力量——分化与改组 第三世界形成,不结盟运动发展 4)国际关系方面,冷战转为对话

3、70年代初到80年代末——两极对抗体制瓦解、世界走向多极化 1)世界多种战略力量发展壮大 2)两大阵营的瓦解 美苏由激烈争霸——走 向缓和 3)苏联的赫鲁晓夫、勃列日涅夫时期

4、 80年代未、90年代初—两极格局终结 1)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8个国家分裂为27个 2)世界正处于新旧格局转换的时期——多极化发展 一超多强 3)对话继续,地区冲突增多

二、当代历史发展的特点 1、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际化 全球化 (1)国际化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自由化、 资本国际化、世界性经济组织出现 1、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 国际化 全球化 (1)国际化的新特点: 国际贸易自由化、 资本国际化、世界性经济组织出现 (2)全球化的体现 世界贸易的比重越来越大 各国经济交往日益密切 2、 世界政治的显著进步 1)社会主义运动、民族独立的潮流此起彼伏。 2)政治民主化进程加快。 3)相对和平稳定的政治环境。 3、国际关系的重大变革 4、科技文化的飞跃发展 三、如何学习世界当代史

战后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争夺世界霸权。但在不同时期,由于美苏实力消长和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美苏关系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点。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美苏争霸,美攻苏守。 70年代,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80年代前期,美国赢得争霸斗争中的部分主动。8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缓和。 战后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争夺世界霸权。但在不同时期,由于美苏实力消长和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美苏关系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点。 战后至50年代中期,美国企图独霸权世界,苏联反霸。

第一章战后世界格局的巨大变化 第一节 战后国际关系的新格局 一、二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1、改变了世界范围的力量对比,打破 了以欧洲为中心的国际格局 2、美苏成为两个超级大国 两强矛盾——两极对立 3、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独立运动发展 起来

二、雅尔塔体制的确立 1、雅尔塔体制的含义 雅尔塔体制——指二战后期,苏联、美国、英国为了各自利益,就如何结束战争、处理战争遗留问题以及安排战后世界秩序和三大国在战后世界中的权力与地位等而达成的谅解和协议。由于谅解和协议主要在雅尔塔会议上达成,所以称之为雅尔塔体制。 战争后期,美苏英三大国频繁举行高级外交活动,主要有1943年11月德黑兰会议、1944年8月至9月的敦巴顿橡树园会议、1945年2月的雅尔塔会议、1945年7月的波茨坦会议。

雅尔塔会议“三巨头”

2、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1)打败德日法西斯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 西欧、西德归英美 东欧、东德归苏联 中国、日本、南朝鲜归美国

德国无条件投降;战后在德国建立民主政治;迫使德国因其发动战争而对盟国造成的损失进行赔偿;对德国实行分区占领。 战后恢复波兰主权;波兰临时政府以卢布林政府为主,适当吸收前波兰王国政府成员组成;波兰东部的一些领土划归苏联,德国东部的一些领土划归波兰。 英占区 苏占区 法占区 美占区 10.2万平方公里 万平方公里 17.7

美英同意苏联提出的对日作战条件:即苏联收回南库页岛,取得千岛群岛;外蒙古的现状予以维持;中国大连港为商港,苏联的优越权益必须得到保障;租借中国旅顺口为苏联海军基地;中国东北的铁路由中苏共同管理。苏联承认国民政府,承认美国对日本的控制及在中国享有的权益。这就是雅尔塔秘密协定。

1944年10月英国首相丘吉尔与斯大林就苏联和西方在巴尔干地区的影响达成“君子协定”。苏联和西方在罗马尼亚、保加利亚、匈牙利、南斯拉夫、希腊的影响分别为 90%:10%、 75%:25%、 50%:50%、 10%:90%。 苏联 捷克斯洛伐克 罗马尼亚 90%:10% 匈牙利 50%:50% 南斯拉夫 50%:50% 保加利亚 75%:25% 希腊 10%:90%

2、雅尔塔体制的主要内容 1)打败德日法西斯 2)重新绘制战后欧亚地区的政治版图 3)对德日意的殖民地以及国联委任统 治地实行托管 4)建立联合国及其他解决战后国际问 题的机构。在联合国安理会中实行 “大国一致”原则。

3、 雅尔塔体制的实质 1)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2)主要制定者罗斯福、斯大林达到了各自追求的目标 3)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苏、美、英,主要是美苏根据实力划分势力范围,安排战后世界。这就为战后形成的美苏为首的两极政治格局打下了基础,也为后来美苏两个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开了先河。 1)打上了大国强权政治的烙印 2)主要制定者罗斯福、斯大林达到了各自追求的目标 3)是相互妥协的产物 积极方面: A.是建立在美苏力量对比相对平衡的基础之上 B.在“控制战争”方面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 C.对维护战后世界和平发挥了积极作用。 消极方面: A.美苏大国强权政治 B.两极格局、两大军事集团 4)美苏两极格局取代欧洲为中心的传统国际格局

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形成和变化 雅尔塔体系 两极格局的形成 两大阵营分化改组

第二节 两大阵营的建立 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二节 两大阵营的建立 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二节 两大阵营的建立 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第二节 两大阵营的建立 一、美国成为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 1、西欧、日本经济军事实力的下降 2、美国经济军事实力膨胀,开始谋求世界霸权 黄金储备占全世界74.5% 军队:1200万 在56个国家驻军 建有 480个军事基地 3、以美国为首的国际性组织的建立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4年7月 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 召开了由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定《布雷顿森林协定》。 亨利.摩根索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5美元=1盎司黄金(28.35克) 为什么我们说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金融体系,就确立了美国的霸主地位?

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 则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1947年10月,美国和英国、法国、加拿大、中国 二、布雷顿森林体系 1、布雷顿森林协定 1944年7月 在国际金融领域,建立了以美元为中心的国际货币体系 1944年7月,在美国的新罕布什尔州的布雷顿森林 召开了由44个国家参加的国际货币金融会议,签定《布雷顿森林协定》。 亨利.摩根索 建立: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国际复兴开发银行 35美元=1盎司黄金(28.35克) 2、《关税与贸易总协定》 在国际贸易领域,缔结了以贸易自由化为基本原 则的“关税及贸易总协定” (GATT) 1947年10月,美国和英国、法国、加拿大、中国 等23个国家在日内瓦签署了《关税及贸易总协 定》,简称“关贸总协定”。

三大世界性经济组织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关贸总协定 世界银行 “布雷顿森林体系” 是一个以外汇、资本和贸易自由化为主要内容的全球多边经济体系。由此开始了以多边协定调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关系的新时代。

三、战后美苏由合作走向冲突 1、大国外长会议1945年在伦敦、莫斯科 2、巴黎和会和五国和约 1946年11月—12月 美、苏、英、法分别与意、罗、保、芬、匈签署。这是美苏就战争问题达成的最后协议。 3、凯南的“遏制理论” 1946年 8000字报告 4、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1946年3月 密苏里州 富尔顿市 维斯敏斯特学院

合作 大国外长会议 巴黎和会和五国和约 签定对奥和约 冲突 凯南的“遏制理论” 丘吉尔的“铁幕演说” America Russia

四、帝国主义阵营建立的过程 1、 “杜鲁门主义”——针对希腊、土耳其 1947年3月 “冷战”开始的标志 1947年3月 “冷战”开始的标志 美国:1.建立冷战理论,发出冷战信号。 杜 鲁 门 乔治·凯南

1947年6月5日,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 2、 “马歇尔计划”——针对西欧 1947年6月 援助西欧 131.5亿美元 1947年6月5日,国务卿G.C.马歇尔在哈佛大学发表演说,首先提出援助欧洲经济复兴的方案,故名。

杜鲁门(右四)、马歇尔(右五)在内阁会议中讨论马歇尔计划时的情况

四、帝国主义阵营建立的过程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49年4月 12国 1952年土、希加入 1955年西德加入 1、 “杜鲁门主义”——针对希腊、土耳其 1947年3月 “冷战”开始的标志 2、 “马歇尔计划”——针对西欧 1947年6月 援助西欧 131.5亿美元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1949年4月 12国 1952年土、希加入 1955年西德加入 1982年西班牙加入 1999年波兰、捷克、匈牙利加入 (19个国家)

3.提出马歇尔计划 4.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根据马歇尔计划运往欧洲的汽车 5.提出“第四点计划”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国家

四、帝国主义阵营建立的过程 4、第四点计划——针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1949年 又叫“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 是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标志 1、 “杜鲁门主义”——针对希腊、土耳其 1947年3月 “冷战”开始的标志 2、 “马歇尔计划”——针对西欧 1947年6月 援助西欧 131.5亿美元 3、 “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的建立 4、第四点计划——针对亚非拉国家和地区 1949年 又叫“技术援助落后地区计划” 是美国推行新殖民主义的标志

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1、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 1)苏联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强国

斯大林

苏联遭到破坏的城市 苏联在二战受到的破坏

苏联建设的成就

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8个东欧国家+中国、越南、朝鲜 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欧亚诞生一 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苏联、蒙古 1、社会主义体系的形成 1)苏联成为世界军事政治强国 2)社会主义越出一国范围,欧亚诞生一 系列人民民主国家 苏联、蒙古 8个东欧国家+中国、越南、朝鲜

1949年的社会主义国家

苏联模式政权的国家

1)政治上,强化对东欧的控制。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情报局” 1947、9-1956、4 ) 五、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 2、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建立过程 1)政治上,强化对东欧的控制。成立了欧洲九国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情报局” 1947、9-1956、4 ) 2)经济上,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简称经互会)

3)军事上,成立了华沙条约组织(简称“华约) 两大阵营形成和对峙 4)中苏同盟互助条约的签订 1950年

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 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阵营 经济 政治 军事 成 立 经 互 会 划 马 歇 尔 计 针锋相对 冷战遏制 意识形态 反和平演变 和平演变 约 成 立 北 成 立 华 约 军事 美苏经济、政治、军事争霸

1、政治上表现为两面旗帜的斗争 2、经济上表现为封锁与反封锁的斗争 3、军事上表现为全面“冷战”和局部的 侵略与反侵略 4、在意识形态上表现为和平演变与反 和平演变

两大阵营形成后,在政治、经济、军事、意识形态上展开了激烈的斗争。

战后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争夺世界霸权。但在不同时期,由于美苏实力消长和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美苏关系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点。 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末,美苏争霸,美攻苏守。 70年代,美苏争霸,苏攻美守。 80年代前期,美国赢得争霸斗争中的部分主动。80年代中后期,美苏关系缓和。 战后美苏关系的主要特点是争夺世界霸权。但在不同时期,由于美苏实力消长和国际力量对比变化,美苏关系在不同时期体现不同特点。 战后至50年代中期,美国企图独霸权世界,苏联反霸。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对抗和斗争 一、美苏“冷战” 1、美国挑起“冷战”,建立“新月形”的包围圈 冷战和冷战体制: 第三节 两大阵营的对抗和斗争 一、美苏“冷战” 1、美国挑起“冷战”,建立“新月形”的包围圈 冷战和冷战体制: “冷战”是相对于战争行动而定的,除了直接的武装进攻以外的一切敌对活动的总称。所谓冷战体制就是美国对苏联建立的,军事上相互竞争、政治上相互攻击、经济上相互封锁、军事上文化上相互渗透、组织上相互包围的体制,一些学者认为1947年3月,“杜鲁门主义”的宣布标志着冷战的开始。

美国:1.建立冷战理论,发出冷战信号。 2.抛出杜鲁门主义。 杜 鲁 门 乔治·凯南

美国先后同部分亚洲国家、澳大利亚、新西兰签订军事防御条约等。 1949年建立北约。 1951年9月日美安全保障条约签订。 1953年美韩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美台共同防御条约 1954年建立东南亚集团防务条约(1977年6月30日正式解散)美国与英、法、澳、新、菲、泰、巴基斯坦等八国在马尼拉签订的。 1955年建立巴格达条约 2、苏联战后的外交战略 控制东欧,确保苏联的“安全地带”扩展领土

二、美苏在欧洲的对抗——德国的分裂 (第一次柏林危机) 二、美苏在欧洲的对抗——德国的分裂 (第一次柏林危机)

被分占的柏林

“柏林危机”时的空运

三、美苏在东方的对抗—“朝鲜战争” 1950、6、25

。 东亚也出现两种制度、两种经济体系的对立

四、在处理对日和约问题上,美苏的斗争——旧金山和约 1、旧金山和约 1951、9 51个国家 吉田茂 2、日美安全保障条约 1951、9 形成美国对日半占领状态的“旧金山体制” 日本纳入了美国的全球战略体系

西欧 东欧 在东西方冷战对抗中 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两大经济体系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 英 国 在东西方冷战对抗中 德国分裂为东德和西德。 两大经济体系形成。 两大军事集团形成并对峙。 欧洲分裂为东欧和西欧并分别从属不同集团。 西 德 华沙条约集团 法国 北约集团 意大利 西欧 东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