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头 痛. 头痛指头颅上半部的疼痛,是一种自觉 症状,常见于各种急、慢性疾病。头痛 的发生常见于高血压、偏头痛、神经功 能性头痛、感染性发热性疾患以及眼、 鼻、耳等病症。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耳穴疗法 轻化工程系 李慧玮. 耳穴的认识 1 、什么是耳针术,优点1 、什么是耳针术,优点 2 、耳穴诊治历史、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现代应用2 、耳穴诊治历史、与脏腑经络的关系、现代应用 3 、耳廓的表面解剖及名称3 、耳廓的表面解剖及名称 4 、耳穴的分布规律4 、耳穴的分布规律 5 、常用美容耳穴简介5.
第三章 常用针灸疗法简介 THE TECHNIQUES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
1 2  1、定义 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位进行针刺防 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一是根 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 大脑皮质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 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  一、概述.
头 针 河北北方学院 张萌. 概 念 头针:又称头皮针,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 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 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头针:又称头皮针, 是在头部特定的穴线上进 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因针刺在头 皮内,故又称头皮针。 《素问 · 脉要精微论》: " 头者,精明之府 "
融资融券业务的保证金与保证金比例 光大证券 · 信用业务管理总部 2015 年 12 月 ★融资融券业务投资者教育活动材料★
耳 针 洛阳市第一中医院外科 卢宗林 耳穴疗法 ( 耳针 ) :是用毫针 或其他方法刺激耳廓穴位, 以防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其 治疗范围较广,操作方便, 并可用于针刺麻醉,在临床 上根据耳穴形、色变化和病 理反应,对疾病的诊断也有 一定的参考价值。
腕踝针 一种只在腕踝部特定的针刺点用针灸针 行皮下浅刺治病的针灸特色疗法. 腕踝针的适应证 各种痛症:如各种急性扭伤,手术后疼痛、 换药疼痛 某些神经精神疾病:失眠、焦虑、抑郁 其他各科的一些病症:内科、外科、妇科、 耳鼻喉科、眼科、皮肤科.
1 头 痛 一、概述: 头痛是临床上常见的一种自觉症状,可见 于多种慢性疾病,其病因病机极为复杂,涉及 范围很广。 针灸科最常见如血管神经性头痛、鼻窦炎、 三叉神经痛、枕神经痛、高血压。
调查人数 421 人 回收 415 份 有效卷 402 份 调查结果 目前同学近视人数多.
雾化吸入法 定义 目的 常用药物 常用方法 是将药液以气雾状喷出,由呼吸道吸入的方法。 湿化气道 控制呼吸道感染 改善通气功能
针灸基础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刘 悦.
常用中医护理技术.
穴位注射.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针灸学 中医教研室.
针灸与推拿技术.
耳穴压籽临床运用 梅州市中医医院 赖梅.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 and Acupoints
靳三针疗法.
中国传统康复技术光盘 中国传统 康复技术.
经络与穴位 穴位.
足太阳膀胱经.
足太阳膀胱经 (The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经外奇穴.
奇 穴.
预防颈椎病自我按摩操 要减少颈椎病的发生,不但应注意纠正不良的工作和生活习惯,还应在紧张的工作之余常做自我保健按摩,可缓解颈部疲劳,预防颈椎病的发生。                                                                                                                         
一、经络学说概论 ▲经络学说-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中医 经络养生.
常用穴位选修课(二).
督脉 Du Meridian.
毫针 进针法 毫针.
乳 腺 癌.
归经 腧穴定位 风池(GB 20) 层次解剖 针刺方法 临床应用 小结 成员:李妍玲 孙培培 杨晗丹 张龙.
足厥阴肝经.
足少阳胆经.
The Stomach Meridian of Foot-yangming
足少阳胆经 (The Gallbladder Meridian of Foot-Shaoyang, GB)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第四节 经 外 奇 穴 康复医学系老服教研室 罗清平.
第十章 局部麻醉药.
痛 经.
TDS检测穴位 解 说 手 册 北京人人健康预防保健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制.
第二节 分部腧穴针刺操作.
糖尿病流行病学.
奇经八脉是指十二经脉之外“别道奇行”的八条经脉,包括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脉、阴蹻脉、阳维脉、阴维脉。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评估达力士软膏的长期有效性、安全性和耐受性
(The Spleen Meridian of Foot-Taiyin, SP)
第十章 针灸学基础 广州医学院 刘义海、潘俊辉 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出版.
经络的现代研究概 况 南方医科大学 黄泳教授.
Points of Bladder Meridian of Foot—Taiyang,BL.
輕鬆又健康的十巧手.
毫针刺法(一).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头 针.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 曲海瑛,女,患先天性眼球运动功能麻痹,双眼球不能转动,四处求治23年,未见好转,接受导平治疗20天,双眼球能转动了,巩固治疗三个月,眼球运动功能及视力基本正常。
牙槽外科基本手术.
中医学经络部分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中医科 李 桐.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第五节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 一、 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概念与性质 二、对坐标的曲面积分的计算法 三、两类曲面积分的联系.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相关与回归 非确定关系 在宏观上存在关系,但并未精确到可以用函数关系来表达。青少年身高与年龄,体重与体表面积 非确定关系:
第四节 妊娠期母体变化 生殖系统的变化 乳房的变化 循环系统的变化 血液的改变 泌尿系统的变化 呼吸系统的变化 消化系统的变化 皮肤的变化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七章 耳针、头皮针、腕踝针

第一节 耳针法 一、定义:指在耳廓穴位用针刺或其他方法刺激耳穴,以诊治疾病的一种方法。

二、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1. 耳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2. 耳廓的表面解剖 3. 耳穴的分布 4. 常用耳穴的定位与主治

耳尖

耳穴的分布 “阳性反应点” 如压痛、变形、变色、水疱、 结节、丘疹、凹陷、脱屑、电阻降低等。

下脚端(交感):对耳轮下脚与对耳轮内侧交界处 主治:消化、循环系统失调,痛经 子宫(精宫):三角窝耳轮内侧缘的中点。 主治:月经不调、白带、痛经、遗精等。 神门:三角窝外1/3处,对耳轮上、下脚交叉前。 主治:失眠、多梦、炎症、咳喘、眩晕等。具有解 毒、镇静、止痛的功效。 耳尖: 将耳轮向耳屏对折时,耳部上尖端处。 主治:发热、高血压、目赤肿痛等。

耳尖 ◎

肾上腺:耳屏游离缘下部尖端 皮质下:对耳屏内则面

三、耳穴疗法的探查方法及刺激种类 1.探查法 观察法  按压法 电阻测定:“良导点”

针刺反应 操作要点 一般刺入2-3分(软骨)/深刺 2、针灸方法 可达对侧皮下行针用捻转法,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单双侧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2、针灸方法 (1)毫针刺法 消毒/针具/体位 操作要点 一般刺入2-3分(软骨)/深刺 可达对侧皮下行针用捻转法, 刺激强度因人而异 单双侧 针刺反应 运动功能障碍者可活动肢体

2、电针法: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 3、埋针法 5、穴位注射法 4、压丸法 6、刺血法 皮肤病-耳背充血处 扭伤/急性炎症-耳尖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2、电针法:疼痛/神经系统疾病/哮喘 3、埋针法 4、压丸法 5、穴位注射法 6、刺血法 皮肤病-耳背充血处 扭伤/急性炎症-耳尖

四、适应症和禁忌症 适应症 疼痛 炎症 过敏 代谢病 慢性病等 禁忌症 耳廓有局部病变 孕妇 有严重器质性疾病者慎用。

五、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 眼病-眼,子宫肌瘤-子宫 按脏腑辨证 眼病-肝 按经络辨证 眼病-胆/胃/膀胱 面瘫-胃经 腰痛-膀胱经 五、耳针的临床应用 五、选穴原则 按相应部位 眼病-眼,子宫肌瘤-子宫 按脏腑辨证 眼病-肝 按经络辨证 眼病-胆/胃/膀胱 面瘫-胃经 腰痛-膀胱经 按现代医学 月经不调—内分泌 过敏性疾病-肾上腺 按临床经验

【实施程序】 一、健康评估 二、用物准备 三、操作步骤 四、注意事项 五、效果评价

第二节 头皮针

教学目标 1.掌握头针的概念、特点;头针标 准线的定位、主治。 2.熟悉头针的操作方法、临床应用 与注意事项。 3.了解头针的起源和发展。

教学内容 概念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三、操作方法 四、适应范围 五、注意事项

概念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又称头皮针、颅针。 20世纪70年代以来,相继有多种头针用于临床,成为治疗多种疾病特别是脑源性疾病的常用针法。 概念 头针是在头部特定的刺激区进行针刺,以治疗疾病的一种针刺方法,又称头皮针、颅针。 头针的理论依据主要有二:一是根据传统的脏腑经络理论,二是根据大脑皮层的功能定位在头皮的投影,选取相应的头穴线。

一、头与脏腑经络的关系 头部与人体内的脏腑器官及其功能有着密切的关系,头面部是经气汇集的重要部位。头为诸阳之会,脑为髓海,元神之府,是脏腑经络功能活动的主宰,是调节全身气血的重要部位,是头针治病的理论依据。

二、头皮刺激区的定位和主治 (一)额区 (二)顶区 (三)颞区 (四)枕区 共4个区,14条标准线(左侧、右侧、中央共25条)。

额区 [额中线] [额旁一线] [额旁二线] [额旁三线]

[额中线] 定位:额部正中,属督脉。自神庭穴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神志病、鼻病等。 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回顾 [额中线] 定位:额部正中,属督脉。自神庭穴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神志病、鼻病等。

[额旁一线] 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 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向 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胸部病、鼻病等。 攒竹直上入前发际0.5寸 回顾 [额旁一线] 定位:在额中线外侧,直对目内眦, 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眉冲向 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胸部病、鼻病等。

[额旁二线] 定位:在额旁一线的外侧,直对瞳 孔,属足少阳胆经。自头临泣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腹部病、眼病等。 瞳孔直上入发际0.5寸 [额旁二线] 定位:在额旁一线的外侧,直对瞳 孔,属足少阳胆经。自头临泣 向前,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 寸。 主治:腹部病、眼病等。 回顾

额角发际上0.5寸 [额旁三线] 定位:在额旁二线的外侧,自足阳明 胃经头维穴内侧0.5寸处向前, 透过前发际,沿皮刺一寸。 主治:功能性子宫出血、阳痿、早 泄、子宫脱垂、眼病等。 回顾

顶区 [顶中线] [顶颞前斜线] [顶颞后斜线] [顶旁一线] [顶旁二线]

[顶中线] 定位: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自前顶穴 向百会穴,沿皮 刺1.5寸。 主治:腰、腿、足的瘫 痪、麻木和疼痛 等病证。 前顶: 百会前1.5寸 回顾 [顶中线] 定位:当顶部正中,属 督脉。自前顶穴 向百会穴,沿皮 刺1.5寸。 主治:腰、腿、足的瘫 痪、麻木和疼痛 等病证。

悬厘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前神聪 百会前1寸 [顶颞前斜线] 定位:从顶中线前神聪 穴,沿皮刺向颞 部的悬厘穴,贯 穿督脉、足太阳 膀胱经、足少阳 胆经、足阳明胃 经、手少阳三焦 经。 主治:自上而下,分别主 治下肢、上肢、 头面部的瘫痪。 回顾

耳前鬓角发际后缘与耳尖水平交点 [顶颞后斜线] 定位:从顶中线的百会穴, 沿皮刺向颞部的曲 鬓穴,贯穿督脉、 足太阳膀胱经、足 少阳胆经、足阳明 胃经、手少阳三焦 经。 主治:自上而下,分别主治 下肢、上肢、头面部 的感觉异常。 回顾

[顶旁一线] 定位:在顶中线旁开 1.5寸,属足 太阳膀胱经, 自通天穴沿皮 向后刺1.5寸。 主治:腰、腿的瘫痪 麻木、疼痛等病证。 前发际正中上4寸,旁开1.5寸 [顶旁一线] 定位:在顶中线旁开 1.5寸,属足 太阳膀胱经, 自通天穴沿皮 向后刺1.5寸。 主治:腰、腿的瘫痪 麻木、疼痛等病证。 回顾

前发际上2.5寸,正中旁2.25寸 [顶旁二线] 定位:在顶旁一线的外 侧,顶中线旁开    2.25寸处,属足 少阳胆经。自正 营穴沿皮向后刺    1.5寸。 主治:肩、臂、手的瘫 痪、麻木、疼痛    等病证。 回顾

(三)颞区 [颞前线] [颞后线]

颔厌 头维与曲鬓上1/4和下3/4交点 悬厘 头维与曲鬓上3/4和下1/4交点 [颞前线] 定位:在颞部鬓角内,属足少阳胆    经、手少阳三焦经,自颔厌穴    向下,沿皮刺向悬厘穴。 主治:头、面、颈病证,如瘫痪、麻    木、疼痛、失语、齿病和眼病    等。 回顾

[颞后线] 定位: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 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 刺向曲鬓穴。 主治:颈项病、耳病、眩晕等。 曲鬓 鬓角发际后缘,耳尖水平 率谷 耳尖直上入发际一寸半 [颞后线] 定位:在颞部耳上方,属足少阳胆    经。自率谷穴向前下方,沿皮    刺向曲鬓穴。 主治:颈项病、耳病、眩晕等。 回顾

(四)枕区 [枕上正中线] [枕上旁线] [枕下旁线]

[枕上正中线] 定位: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 线,属督脉。自强间穴向下沿 皮刺1.5寸,达脑户穴。 主治:眼病等。 脑户 枕外粗隆上缘凹陷处 强间 脑户上一寸半 [枕上正中线] 定位:为枕外粗隆上方正中的垂直    线,属督脉。自强间穴向下沿    皮刺1.5寸,达脑户穴。 主治:眼病等。 回顾

[枕上旁线] 定位: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与枕 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 经。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 视眼等。 [枕上旁线] 定位:在枕上正中线旁开0.5寸,与枕    上正中线平行,属足太阳膀胱    经。 主治:皮层性视力障碍、白内障、近    视眼等。

[枕下旁线] 定位: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 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玉枕 穴向下,沿皮刺2寸。 主治:动作失衡等小脑病证。 脑户旁1.3寸 [枕下旁线] 定位:为枕外粗隆两侧向下的垂直    线,属足太阳膀胱经。自玉枕    穴向下,沿皮刺2寸。 主治:动作失衡等小脑病证。 回顾

三、操作方法 选用28-30号粗细, 1.5-2寸长的毫针。 (一)针具 (二)体位和消毒 (三)针刺法 一般选用坐位或 卧位;常规消毒

针刺法 1.进针 2.行针 3.起针 4.疗程 教学参考

四、操作方法 ㈠体位 根据病情、明确诊断,选定头穴线。取得患者合作后,取坐位或卧位,局部常规消毒。 ㈡进针 一般选用28—30号长1.5—3寸的毫针,针与头皮呈30°夹角快速将针刺入头皮下,当针尖达到帽状腱膜下层时,指下感到阻力减小,然后使针与头皮平行继续捻转进针,根据不同穴区可刺入0.5—3寸。

㈢捻针 一般以拇指掌面和食指桡侧面挟持针柄,以食指的掌指关节快速连续屈伸,使针身左右旋转,捻转速度每分钟200次左右。进针后持续捻转2—3min,留针20一30min,留针期间反复操作2—3次即可起针。一般当日或隔日治疗一次,一般10次为一个疗程,休息5~7天,再做第二疗程的治疗。

(四)起针 刺手挟持针柄轻轻捻转松动针身,押手固定穴区周围头皮,如针下无紧涩感,可快速抽拔出针,也可缓慢出针。出针后需用消毒干棉球按压针孔片刻,以防出血。

疗程 可每日或隔日针刺一次,十次为一疗程,休息5-7天,再作下一疗程。

五、适应范围 ①主要用于治疗脑源性疾病,如脑瘫、麻木、失语、眩晕、耳鸣、舞蹈病等。其中以治疗脑血管意外后遗症,尤其是脑血栓和脑栓塞效果为佳。脑血栓形成和脑栓塞患者,头针治疗越及时,效果越好,而脑溢血者则应让血压和病情稳定后,方可进行头针治疗。有些疾病如麻木等,可能见效迅速而又出现反复,对这类病人在反复时,可再行头针,仍可取得较好疗效,或在取得疗效后,持续一个疗程以巩固疗效。

②还可以用于治疗痹症和痿症,以及各种痛证和五官、内脏功能失调引起的疾病。还可以治疗腰腿痛、夜尿、三叉神经痛、肩周炎,各种神经痛。 ③另外可用于外科手术的针刺麻醉。

六、注意事项 ①头皮血管丰富,容易出血,加上头发覆盖, 不易及时发现。因此,必须作到针前严格消毒,针后按压针孔,以防感染。 ②进针时术者手下如有抵抗感,或患者觉得疼痛时,应停止进针,将针往后退,然后改变角度再进针。 ③由于头针刺激强,时间长,尤其取座位时,须密切注意患者表情,以防晕针。晕针处理同毫针。 ④对脑溢血患者,须待病情及血压稳定后方可做头针治疗,并发有高热、心力衰竭,急性炎症等时,不宜立即用头针治疗。

第三节 腕踝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