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研究性课题 茶与茶文化.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地理组 王铁塔. §2.1 地形和地势 学习目标: 1 、 知道我国主要的地形、山脉的名称及山脉 走向的概念。 2 、通过阅读统计图表,总结我国山区面积广大的地 形特征。 3 、了解山区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和不利条件 。 考试要求: 1 、了解我国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大的特征。
Advertisements

供瘤动脉超选插管 的临床价值探讨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第一医院介入科 顾建平 年 5 月 · 上海 在肿瘤的介入性诊疗工作中, 供瘤动脉的超选插管有其重要的 临床意义。
质数和合数 中心小学 顾禹 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下册 一、激趣导入 提示:密码是一个三位 数,它既是一个偶数, 又是 5 的倍数;最高位是 9 的最大因数;中间一位 是最小的质数。你能打 开密码锁吗?
喝 周作人 一、中国茶文化 神农时期: 唐 · 陆羽《茶经 》: “ 茶之为饮 ,发乎神农氏 。 ” 陆羽像 《茶经》首页 1. 茶的起源.
主讲:于希增. 一、茶的发展简史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 茶树的国家。《茶经》记载 :“ 茶之 为饮,发乎神农氏,闻于鲁周公。 ” 远古时期, 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 茶树, 如神农《本草经》记载 :“ 神农 尝百草, 日遇七十二毒, 得茶而解 之。 ” 春秋战国后期及西汉初年,四 川产茶已初具规模,茶树栽培、制.
1 第一单元 茶叶知识 一、茶的起源、发展与传播 中国俗语历来有开门见山七件事: 在中国、在全世界,人们不仅把饮茶当 做物质的需要、精神的享受,还当做一 种促进人们交流的润滑剂。
中国少数民族特色膳食与养生健康 崔箭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崔箭 教授 中央民族大学. 课程三要素 中国少数民族 特色膳食与养生健康 中华民族 中国少数民族 食 “ 民以食为天 ” 现代健康观 “ 身、心、社会 ”
专题六 语文课程标准修订对“实验稿”作了哪些修改和调整
活动意义 了解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发现汉语文化魅力 提升个人文学底蕴 传承汉语文化 巩固课堂学习的知识 和平竞争促进自我积极学习.
中西方文化的研究 之茶文化研究总结 组长:费意帆、石丽丽 组员:朱渫裔、瞿申滢.
第二节茶的介绍 我国茶区大体可分为四个: 1、西南茶区 2、华南茶区 3、江南茶区 4、江北茶区
第三章 饮料概述.
茶的发现与利用 一、茶的历史 二、茶利用方式的演变 三、茶烹饮方式的演变.
科学饮茶 健康长寿 胡锦涛主席对茶的评价.
临安春雨初霁 陆游 世味年来薄似纱,谁令骑马客京华。小楼一夜听春雨,深巷明朝卖杏花。
与生活 12 2008  文芳出版社.
成都 盖 碗 茶 ---调查报告 学生:XXX 专业:XXXX 指导老师:XXX.
第七章 茶德与茶俗 一、茶德 1、日本茶道——和、敬、清、寂
茶文化 三(3)班 翟文清.
阅读领航 便民生活 绿色科技 追风小队.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CET4 translation 越来越多的中国年轻人正对旅游产生兴趣,这是近年来的新趋势。年轻游客数量的不断增加,可以归因于他们迅速提高的收入和探索外部世界的好奇心。随着旅行多了,年轻人在大城市和著名景点花的时间少了,他们反而更为偏远的地方所吸引。有些人甚至选择长途背包旅行。最近调查显示,很多年轻人想要通过旅行体验不同的文化、丰富知识、拓宽视野。
生活中的历史 ——中国传统文化之衣·食·居篇 王家跃 温州第五十八中学
茶文化 及品味生活.
中国茶道 ZHONG GUO CHA DAO Tea culture is one of the common traits shared by all the 56 ethnic groups in China. Many Chinese people believe that a day is not.
第七单元 烹茶法小结.
四、茶文化的形成 何为文化? ——指意识形态所创造的精神财富,包括宗教、信仰、风俗习惯、道德情操、学术思想、文学艺术、科学技术、制度等。
中国茶文化 现代教育技术 耿菲.
Unit 5 What are the shirts made of ?
初三记叙文全命题作文 审题训练 泰兴市洋思中学 刘金玉
茶 与饮茶.
广州茶叶市场报告 小组成员: 刘洪彦、陈秋龙、黄昱涛 汪逸楠、秦琦、鸥俊鹏.
茶文化.
茶的文化 謝宛庭 吳珮綺.
猜一猜 草木之中有一人(打一个字). 猜一猜 草木之中有一人(打一个字) 自学提示: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自学生字词,找出文中的四字词或成语,多读几遍。
第1课 茶香四溢 (第一课时) 设计、制作:沈佳妮 沈元璋.
特殊教育课程---茶道 上海理工大学附属初级中学 杜静.
茶 一片茶叶的故事 茶道 茶叶种类 泡茶 药用成分 科学饮茶 关于茶叶 制作者: 王雪君.
观察以下图片,你知道它们是哪个民族吗 壮族.
文人无茶不风雅 上海市松隐中学 夏道良 2011年3月.
绿 茶 茶 艺. 绿 茶 茶 艺 中国是茶的故乡,是茶文化的发祥地。 茶艺只是中国灿烂茶文化中的一朵小花。 让我们从这一朵小花,去领略中国茶文化的渊远流长、博大精深。
走进茶文化 中国茶文化与茶艺 主讲人: 李倩.
                                                                                                                                                                
云南大学 2015年 学生社会服务计划 往期活动剪影.
Unit 1 Welcome back to school! Part A Let’s talk look and say.
Cool Panda STORY Cool Panda的故事 ˇ.
哈利路亚 敬拜歌曲: 1)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2)同路人 3)这一生最美的祝福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整合思维导图的初中英语教学设计 主讲人:卢璐.
毕业论文答辩 答辩学生:宝藏PPT 指导老师:XXX.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今日中国 ——浅谈孔子学院发展必要性 杨智强.
西藏 Tibet.
数据库使用指南 Nature全文数据库.
欢迎返校! 2016 返校之夜.
茶 禅 茶 一 味 一 茶 一 世 界.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获奖类别: 获奖题目: 获奖学生: 指导教师: 研究内容:(400~500字,2~3幅插图)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能量饮料是世界各地的 一个十分大的行业 每年超过50亿升!
《我爱你中国》 万先金.
20、美丽的 课题 Md:gp.
范文下载: 试卷下载: 教案下载: Word教程: Excel教程: 优秀PPT下载: PPT教程: 节日PPT模板: PPT素材下载:
TEM8人文知识 ——英语国家概况部分讲解 上外贤达学院 昌兰华.
10/19 今天的学习目标 (Today’s Learning Objectives)
_01自己实现简单的消息处理框架模型 本节课讲师——void* 视频提供:昆山爱达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责任与使命 2014级人文萃英班向湘蜀 39套论文答辩模板
论文题目写在这里 题目太长分两行写也可以哦 - 国际经济与贸易 指导老师
祝愿我们的国家和党永远强大, 高呼中国共产党万岁! 让我们一起为党呐喊,为党祝福!.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语文研究性课题 茶与茶文化

课题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茶叶从1949的年产7500吨发展到1998年的60余万吨。茶物质财富的大量增加为我国茶文化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随着茶文化的兴起,各地茶艺馆越办越多。国际茶文化研讨会已开到第五界,吸引了日、韩、美、斯及港台地区纷纷参加,以茶为载体,促进全面的经济贸易发展。茶文化对我们的生活而言,越来越重要。

课题目的与意义 课题目的:让更多的人们了解中国伟大的茶文化,使人们熟知茶的历史,茶道茶艺,茶风茶俗,茶苑文艺以及茶膳茶疗。 课题意义:通过研究调查,让我国的茶文化得以更好的发展,使其绽放耀眼的文化光芒,并且源远流长。

研究内容 茶史觅踪 茶道茶艺 茶风茶俗 茶苑文艺 茶膳茶疗

茶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是中国文化中的一朵奇葩,芬芳而甘醇。

茶史觅踪 中国是世界上最早发现和利用茶树的国家。远古时期,老百姓就已发现和利用茶树,如神农<本草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 茶文化的形成发展过程: 1、三国以前的茶文化启蒙 2、晋代、南北朝茶文化的萌芽 3、唐代茶文化的形成 4、宋代茶文化的兴盛 5、明、清茶文化的普及

茶的来源传说 最早利用茶的为神农氏——“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茶而解之。”神农,也就是远古三皇之一的炎帝。 一天,神农氏采来了一大包草药,把它们分成几堆,就在大树底下架起铁锅,生火煮水。当水烧开时,神农打开锅盖,转身去取草药时,忽见有几片树叶飘落在锅中,当即又闻到一股清香从锅中发出,神农好奇地走近细看,只见有几片叶子飘浮水面,有清香随着蒸汽上升而缓缓散发。他用碗舀了点汁水喝,只觉昧带苦涩,清香扑鼻,喝后回味香醇甘甜,而且嘴不渴了,人不累了,头脑也更清醒了,不觉大喜。于是他继续研究这种叶子的药效,一边涉足群山寻找此种树叶。一天,神农终于在不远的山幼里发现了几棵野生大茶树,其叶子和落入锅中的叶片一模一样,神农大喜,遂定名为“茶”。因此在百草之外,被认为是一种养生之妙药。

茶道茶艺 茶道:是以修行悟道为宗旨的饮茶艺术,是饮茶之道和饮茶修道的统一。茶道包括茶艺、茶礼、茶境、修道四大要素。 茶艺:是茶道的基础,茶道的 形成必然是在饮茶普及,茶艺 完善之后。

中国的茶道 中国茶道有三义:饮茶之道、饮茶修道、饮茶即道。饮茶之道是饮茶的艺术,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它与诗文、书画、建筑、自然环境相结合;饮茶修道是把修行落实于饮茶的艺术形式之中,重在修炼身心、了悟大道;饮茶即道是中国茶道的最高追求和最高境界,煮水烹茶,无非妙道。   中国茶道既是饮茶的艺术,也是生活的艺术,更是人生的艺术。  

长嘴壶茶艺

茶艺演示 嘘寒问暖(湿壶) 素瓷生烟(烫杯) 倾心桃源 悬壶高冲 轻推花浮(刮沫) 孟臣沐霖(淋壶) 关公巡城(筛茶) 敬奉香茗(副泡手敬)

茶风茶俗 中国是世界茶叶的故乡,种茶、制茶、饮茶有着悠久的历史。中国又是一个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的国家,生活在这个大家庭中各族人民有着各种不同的饮茶习俗,真可谓“历史久远茶故乡,绚丽多姿茶文化。”

茶风礼仪 茶风礼仪 我国是礼仪之邦,客来敬茶是我国人民传统的、最常见的礼节。早在古代,不论饮茶的方法如何简陋,但它已成为日常侍客的必备饮料,客人进门,敬上一杯(碗)热茶,即表达了主人的一片盛情。 进入现代,敬茶习俗比古代简便了,特别是在茶具上比过去简化了。茶具多用有盖的瓷杯或无盖的玻璃杯,来客人数较多时,茶泡在瓷壶里,然后一一倾入茉杯,一人一杯,各自品尝。 在国外,客来敬茶也早已成为普遍的习俗。中国的饮茶习俗对国外曾产生一定影响。外国人对茶都很喜爱,在日本民间以茶侍客十分讲究礼仪,并形成“茶道”。在荷兰、英国、美国、法国等,以茶敬客也是最普遍、最常见的礼节。

茶 俗 中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俗也多姿多采。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茶 俗 中华地大物博,民族众多,历史悠久,民俗也多姿多采。而饮茶是中华各族的共同爱好,无论哪个民族,都有各具特色的饮茶习俗。 维吾尔族:奶茶、奶皮茶、清茶、香茶、甜茶、茯砖茶 蒙古族:奶茶、砖茶、盐巴茶、黑茶、咸茶 满族:红茶、盖碗茶 傣族:竹筒香茶、煨茶、烧茶 苗族:米虫茶、青茶、油茶、茶粥 佤族:苦茶、煨茶、擂茶、铁板烧茶 哈萨克族:酥油茶、奶茶、清真茶、米砖茶 壮族:打油茶、槟榔代茶 彝族:烤茶、陈茶

茶苑文艺 我国既是“茶的祖国”,又是“诗的国家”,从最早出现的茶诗到现在,历时一千七百年,文学家已创作了不少优美的茶叶诗词。 茶的文化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书法中的茶文化也淋漓尽致的体现出来。

茶诗欣赏 《一字至七字茶诗》元稹 茶。 香叶、嫩芽。 慕诗客、爱僧家。 碾雕白玉、罗织红纱。 铫煎黄蕊色、碗转曲尘花。 夜后邀陪明月、晨前命对朝霞。 洗尽古今人不倦、将至醉后岂堪夸。 这是一首宝塔诗。这首诗概括地叙述了茶叶的品质,人们对茶叶的喜爱以及人们的饮茶习惯和茶叶的功用。诗的开头,用了香叶、嫩芽四字来说明茶叶的香味和细嫩,接着说诗人和僧侣们对茶的喜爱。然后谈到煎茶之事,十分讲究。

茶与书法 “酒壮英雄胆,茶助文人思”,茶能触发文人创作激情,提高创作效果。中国书法艺术,讲究的是在简单的线条中求得丰富的思想内涵,就象茶与水那样在简明的色调对比中求得五彩缤纷的效果。它不求外表的俏丽,而注重内在的生命感,从朴实中表现出韵味。唐代是书法艺术盛行时期,也是茶叶生产的发展时期。

茶膳茶疗 抹茶椰奶凉糕 茶香羹 茶香饺 茶能抗癌,防老;茶是天然的美容品

茶的养生疗效 用脑过多者适宜喝:茉莉花茶、绿茶 体力劳动、运动过后适宜喝:乌龙茶、红茶 常处于空气污染严重环境适宜喝:绿茶 缺乏劳动和运动的人适宜喝:绿茶、花茶 嗜烟酒者适宜喝:绿茶 阴虚体质者适宜喝:绿茶 阳虚体质、脾胃虚寒者适宜喝:乌龙茶、花茶 抗癌、防癌适宜喝:绿茶 降血脂、防动脉硬化适宜喝:乌龙茶、绿茶 延年益寿适宜喝:乌龙茶、红茶

结束语 通过这次语文研究性课题,让我们小组学习到很多关于茶的文化。希望通过这次课题能够让更多的人们了解到我国有着悠久历史,文化中的奇葩——茶文化。并且将茶文化继续发扬下去,使它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绽放出其耀眼的文化之光。

指导老师:郝恒 组长:雷子莹 组员:徐丹 潘璐 李春平 陈旭东 胡亦书 王枭雄 谢谢观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