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 颈 肿 瘤 遵医附院 孙 丽 君
第一节 宫颈上皮内瘤变 (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一、 概念 宫颈上皮内瘤变(CIN)是与宫颈浸润癌密切相关的一组癌前病变,它反映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连续过程。 (所谓癌前病变,是从正常细胞或组织发展为癌细胞或组织的过程,通常有个延续的时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二、病因 1.HPV感染(乳头状瘤病毒) 90%以上CIN有HPV感染。
2.宫颈组织学的特殊性 宫颈上皮是由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和宫颈管柱状上皮组成。 (1)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分为基底带、中间带和浅表带。 基底带:由基底细胞和旁基底细胞组成。 中间带和分化带为完全不增生的分化细胞。 (2)宫颈管柱状上皮 为分化良好细胞。柱状上皮下细胞为储备细胞,具有分化和增生能力。
(3)移行带(transformation zone) 宫颈鳞状上皮与柱状上皮交界部称之鳞-柱交接。又分为原始鳞柱交接部和生理鳞柱交接部。这两者交接部之间的区域称:移行带区。 移行带区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对致癌物的刺激相对不敏感,但未成熟的化生鳞状上皮代谢活跃,在一些物质(例如精子、精液组蛋白及人乳头瘤病毒等)的刺激下,可发生细胞分化不良,排列紊乱、细胞核异常、有丝分裂增加,形成CIN。
三、病理学诊断与分级 I级:轻度不典型增生 II级:中度不典型增生 III级:重度不典型增生
四、临床表现 (1)偶有阴道排液增多 (2)可有接触性出血:如妇检或同房 (3)妇检:宫颈光滑或局部红斑或宫颈糜烂
五、诊断(依靠病理学诊断) (1)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可发现早期病变,20%假阴性。 (2)阴道镜检查:了解病变区血管情况。 (3)宫颈活组织检查:为确诊CIN最可靠方法。
六、治疗 CIN I级 冷冻 激光 切除病灶 CIN II级 冷冻 激光 宫颈环形电切 CIN III级 无生育要求者切除子宫 (CIN发展为原位癌为正常的20倍,发展为浸润癌是正常的71倍,所以积极治疗宫颈CIN可有效地扼制宫颈癌的发生。) CIN I级 冷冻 激光 切除病灶 CIN II级 冷冻 激光 宫颈环形电切 CIN III级 无生育要求者切除子宫
第二节 宫 颈 癌 (cervical cancer)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 宫颈癌是全球妇女中仅次于乳腺癌的第二位最常见的恶性肿瘤。我国每年新增病例13.15万。发病年龄呈双峰状,35-39岁和60-64岁。近20年呈年轻化趋势。由于宫颈癌有较长癌前病变阶段,因此宫颈细胞学检查可使宫颈癌得到早期诊断和早期治疗。
一、病因 (一) 我国宫颈癌的分布 主要在中部地区,且农村高于城市、山区高于平原。患病率最高的省份依次是:甘肃、安徽、陕西、新疆。特别是陕西省咯阳县为全国罕见的高发县。(据分析:这些地区干燥、缺水→卫生、水果、饮食均受此影响。致癌因素得以机会安营扎寨→癌肿。) (二) 性行为紊乱 150多年前人们就发现,在修女中宫颈癌极罕见。许多资料指出:宫颈癌大多是由性传播疾病感染引起。多个性伴侣、早期性行为与宫颈癌密切相关。
(三) 早婚、早育、宫颈炎 (四) 人乳头瘤病毒(HPV) 高危男子是宫颈癌发病因素之一。 近年大量研究表明,生殖道HPV感染在宫颈癌病因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在宫颈癌中,HPV16及18型的检出率最高。(例:研究发现新疆农村宫颈癌HPV16 型阳性率为88%。 另:疱疹病毒II型与宫颈癌发病有关。
二、组织发生和发展(几个概念) 正常宫颈上皮的生理变化 1. 原始鳞-柱交界部:宫颈上皮由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与宫颈柱状上皮组成,两种上皮交界处,称之。 2. 生理性鳞-柱交界部 受体内雌激素水平影响,鳞柱交界部发生移位的部位称之。 3. 原始和生理性鳞柱交界部所形成的区域,称移行带区。
4. 移行带形成的过程,是一种替代的过程。 (1)鳞状上皮化生 当鳞-柱交界位于宫颈阴道部时,暴露于阴道的柱状上皮受阴道酸性影响。柱状上皮下未分化的储备细胞增生并转化为鳞状上皮。 (2)鳞状上皮化 宫颈阴道部鳞状上皮直接长入柱状上皮与基底膜间,直至柱状上皮脱落而被鳞状上皮替代。 当宫颈移行带上皮化生过度活跃,伴某些外来致癌物质刺激,也可形成宫颈浸润癌。
三、病理 1. 鳞状细胞癌:占80%~85% (1)巨检:分四种类型 l 外生型:最常见。如菜花状、质脆,初起为息肉、乳头状隆起。 l 内生型:癌灶向宫颈深部组织浸润,颈管扩张,外观光滑。 l 溃疡型:上述两型继续发展,宫颈缺损、空洞、溃疡。 l 颈管型:病灶发生在颈管内(不同于内生型)。
1)镜下早期浸润癌:肉眼未见癌灶,在镜下发现。(= IA期) 2)宫颈浸润癌:临床可见癌灶。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级: (2)显微镜检 1)镜下早期浸润癌:肉眼未见癌灶,在镜下发现。(= IA期) 2)宫颈浸润癌:临床可见癌灶。 根据细胞分化程度分级: I级:分化较好,核分裂相<2/高倍视野(大细胞) II级:中度分化 核分裂相<2~4/高倍视野 III级:未分化 核分裂相>4/高倍视野(小细胞)
2、 腺癌:占15% (1)巨检:来自宫颈管,并浸润宫颈管壁,病灶向宫颈管内生长,外观可完全正常,但宫颈膨大如桶状,预后差。 (2)显微镜 1)粘液腺癌:最常见。 2)宫颈恶性腺瘤:又称微偏的腺癌。 3)鳞腺癌:同时含腺癌和鳞癌两种成分。
子宫颈腺癌
子宫颈腺癌介入治疗后3天
四、转移途径 1、直接蔓延:最常见。癌组织可直接蔓延而侵犯邻近组织。 ①不同类型侵犯邻近器官不同。 ②由于前穹隆较浅,故阴道前壁常较后壁受侵为早。 2、淋巴转移:瘤栓→淋巴液→局部淋巴结 (1)一级组:宫旁→宫颈旁(输尿管旁)→闭孔→髂内→髂外 (2)二级组:髂总→腹股沟深浅→腹主动 脉旁淋巴结 3、血循转移:晚期病人“病入膏肓”
髂总淋巴结 髂内淋巴结 髂外淋巴结 闭孔淋巴结 子宫颈旁淋巴结
五、临床分期 FIGO :2000年修定的临床分期
(一)症状:早期无症状 1. 阴道流血:年青患者有阴道流血,随病期早、晚量由少→多。绝经女性: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六、临床表现 (一)症状:早期无症状 1. 阴道流血:年青患者有阴道流血,随病期早、晚量由少→多。绝经女性:经后不规则阴道流血。 2. 阴道排液:白色、血性、稀薄如水或米泔状,有腥臭。 3. 晚期癌:肛门坠胀,下腹肿痛、尿痛症、恶病质。
(二)体征 窥视+妇科检查+三合诊:分期不同,类型不同,局部体征不同。 早期:1.宫颈糜烂,如一般慢性宫颈炎。 2.外生型:似息肉状或乳头状、脆 3.内生型 晚期:浅表溃疡→凹陷性出溃疡→“冰冻骨盆”。
七、诊断 (一)临床表现 (二)辅助检查 1. 宫颈刮片细胞学检查:移行区取材,多用于普查. 2. 碘试验:不染色为阳性 . 2. 碘试验:不染色为阳性 . 3. 阴道镜检查:定位活检,提高诊断率。
4. 宫颈和宫颈管活组织检查。是确诊的最可靠方法之一。 多点活检:选择宫颈鳞-柱交接部的3、6、9、12 点处组织活检。 多点活检:选择宫颈鳞-柱交接部的3、6、9、12 点处组织活检。 颈管搔刮:小刮匙在颈管内刮之。 5.宫颈锥切术 ①刮片多次检查阳性,活检阴性 ②活检为原位癌,但不能排除浸润癌 6. 确诊后进一步做胸部X线摄片、静脉肾盂 造影、膀胱镜
八、鉴别诊断 宫颈糜烂 息肉 结核 乳头状瘤 宫颈内膜异位症 宫颈糜烂 息肉 结核 乳头状瘤 宫颈内膜异位症
九、处理 据临床分期、年龄、全身情况…决定治疗措施。 常用方法:手术、放疗、化疗等综合治疗。 IA—IIB适合手术 (一)手术
(三)手术+放射综合治疗 术前放疗:局部病灶大,>4cm 术后放疗:术后证实有淋巴结或宫旁组织有转移。 (二)放疗 适应症: IIB 晚期,III、Ⅳ期,不能耐受手术患者 早期:以腔内放疗为主,体外照射为辅(直 线加速器、60钴等) 晚期:体外照射为主,腔内放疗为辅 (三)手术+放射综合治疗 术前放疗:局部病灶大,>4cm 术后放疗:术后证实有淋巴结或宫旁组织有转移。
(四)化疗 1. 适用于晚期或复发转移的患者。 2. 近年也用于手术或放疗的辅助治疗 化疗方案: 鳞癌 :PVB BIP(博、异、顺 ) 腺癌 :PM(顺、丝) FIP 化疗途径:静脉 介入化疗(超选择性动脉灌注化疗)
十、预后 十一、随诊 与临床期别、病理类型及治疗方法有关。 时间:出院后1个月第一次随诊,以后2~ 3月一次,2年改为3~6个月一次。 时间:出院后1个月第一次随诊,以后2~ 3月一次,2年改为3~6个月一次。 内容:妇检、胸透、血Rt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