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作者 作者 背景 朗诵 结构 名句 用典 对偶 写景 背景 朗诵 结构 名句 用典 对偶 写景 教学目标 1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 —— 对偶与用典。 2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3 .背诵全文,积累文化知识。 1 .了解骈文的两大特征 —— 对偶与用典。 2 .体会本文优美的语言及其表达方式。
Advertisements

运动安全 —— 有请老卜 交通安全 —— 有请壮尼 饮食安全 —— 有请阿 Ju 1 、在骑自行车转弯时下列行为安全 的是() A 、头向后看 B 、伸手示意 C 、在机动车道上行驶,提早转 弯 D 、没车时闯红灯.
人是万物之灵长,世界的主宰。 人体是造化的杰作,天地间最 美的形体。 艺术从其诞生的那天起,就把 人体供奉在它那神圣的殿堂中。
    《大学语文》教案(三)    诗词曲赋单元 制作:汪昭坤.
课 件 制 作 制作单位:明德高级中学 制 作 人:韩 发 潮.
社 戏 短篇小说 鲁迅.
年年岁岁花相似 岁岁年年题不同 ——语言文字运用题考点解析
我与地坛 史铁生.
烛之武退秦师 《左 传》.
又到一年中考时 ——2016年备战中考高效复习研讨
清兵卫与葫芦 志贺直哉(日本).
桂林山水 主讲:田甜.
《祝福》写于1924年2月7日,是鲁迅短篇小说集《彷徨》的第一篇。最初发表于1924年3月25日出版的上海《东方杂志》半月刊第二十一卷第六号。
北京版 五年级语文上册课件 猴王出世 作者:吴承恩.
我 的 老 师 魏 巍.
四年级试卷分析 千山教师进修学校 张艳玲.
养 生 论.
13 等待戈多 (节选).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 甫.
语言文字运用知识讲座 安徽师范大学附属中学 张祥云.
第二十一课 猴王出世 R 五年级下册.
星星变奏曲 江 河.
《论语》分享 ——宋知晓.
《论语》十则 熊宏制片.
——曹文轩 孤独之旅.
古今异义 漳州一中 黄安娜.
化石是古代生物的遗体、遗物或遗迹埋藏在地下变成的跟石头一样的东西。
秋声赋—-欧阳修 一、 作者简介 二、文体简介 三、《秋声赋》内容述评 四、《秋声赋》艺术特色.
美丽的西双版纳.
鸿门宴 学习重点 司马迁 作者作品 掌握字词 背景介绍 情节分析 人物分析 课文小结 课外练习.
在我们身边有许多爱读书的人.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中考文言文复习探讨❀ 景德镇市第十七中学 徐阳辉 2012年3月20日.
《执业中药师——专业知识二》 第二部分 常用中成药 ★学习技巧:重点是掌握每一个方剂的功能、主治,部分方剂需记住组成。
1、《燕子》 预 习 练 习 何婷玲.
学习目标 1、积累词语。 2、梳理课文内容,抓住关键语句,把握人物的性格。 3、理解作品围绕“台阶”选材详略的写法。
威尼斯商人 (节选) 莎士比亚.
孙悟空. 孙悟空 猴王出世 21* 本文选自我国古代杰出的长篇神话小说《西游记》,作者是明代的吴承恩。小说主要讲述了唐僧师徒四人历尽千辛万苦到西天取经的故事,主要人物有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和尚等。
七年级上册语文 《皇帝的新装》 预习 朗读 赏析 探究 展示 延伸.
第15课 养生 江苏省太仓市教师发展中心 薛丽芬 2015年10月23日.
想一想: 一分钟你都能做哪些事,请你举手大声说一说!.
第三课 多种多样的植物 丹江口市实验小学 温太刚.
5、泉 水 quán.
报任安书 司马迁 汉 书.
单元导读告诉了 我们什么 ? 1、把握课文内容,体会 作者从生活中得到了哪 些启示? 2、抓住关键词句,体会其含义及表达效果.
《西游记》 猴王出世.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三、花和尚大鬧桃花村 施耐庵.
西师大版 语文 一年级 上册 j q x 高效课堂教学案编写组 彭艳.
茅 屋 为 秋 风 所 破 歌.
六 国 论 (北宋 苏洵) 1、作者简介: 见课下注释 补充: 号老泉, 人称“老苏”,唐宋八大家之一。 后人称赞: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
雪孩子.
海燕 郑振铎.
这条小鱼在乎 冀教版 三年级语文上册 第三单元 第十二课.
紫丁香. 紫丁香 窗前一株紫丁香 5 我会读 老师 笑脸 小院 枝叶 窗口 休息 唱歌 安静 盛开 感谢 挂牵 消除 疲倦 眨眼 又香又甜.
我 的 老 师 初中语文第一册 魏 巍.
英 语 26 个 字母 的 复习训练.
6 小 摄 影 师 宋家沟小学:杨艳飞制作.
河南师大附中 尚德玲(制作). 河南师大附中 尚德玲(制作) 作品集 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 散文集:《朝花夕拾》 散文诗集:《野草》 杂文集:《华盖集》、《坟》、 《南腔北调集》等.
猜一猜: 外面杏黄衣, 姐妹抱一起, 打开仔细看, 都是一瓣瓣。 黄 瓷 瓶 , 口 儿 小 , 打 破 瓷 瓶 口, 挖 出 红 珠 宝。
Jeremy Ju, 2018 创世记 3:1-7;约翰福音 3:14-16
烛之武退秦师 ——《左传》.
汝南县二小 范杰.
童年是人生中最值得品味的一杯美酒 —— 高尔基.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
18.跨越百年的美丽 广河县上马家小学 马 林 龙 2013年04月15.
乌塔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
祝福 作者:鲁迅.
三 棵 树 苏 童.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孔子 孙中山是中国民主主义革命先行者,被后人称国父。 1911年辛亥革命后被十七省代表推荐为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三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一节 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 一:养士之风盛行 在诸侯争霸,七国称雄的战国时代,各国诸侯和公卿大夫为了壮大势力,扩大影响,都争相养士,于是不管王室还是私门养士之风盛行。当时的王公大人和卿大夫都能“礼贤下士”,实行“尊贤”的政策。采用“选士”和“养士”的办法搜罗人才。

由于各国统治者竞相养士,使得“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职业,人们纷纷学习做士成为当时的社会风气。但“士”需要经过一定的学习和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

2、百家争鸣 养士之风盛行促进了私学的发展和思想学术上的百家争鸣,打破了“学在官府”的传统,使文化知识传播于民间。私学的自由讲学、自由传授也直接推动了各种学派的形成。代表各个阶级、各个阶层不同利益的学派,相互之间展开了激烈的思想斗争,因此出现了诸子蜂起,学派纷呈,百家争鸣的学术空前繁荣局面。

三、私学的发展 战国时期各学派都创办了私学,但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是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1、儒家私学。代表保守势力,注重孝悌、名分、宗法、井田、仁义等,其创始人是孔子,内分八派,其中子思、孟氏和乐正氏三派合称思孟学派,该派的教育理论和实践对我国古代教育的发展产生过重要影响。

2、墨家私学。代表劳动人民和手工业者,创始人是墨翟,提倡贵俭、兼爱、舍己为人、抑强扶弱,注重传授生产和科学技术知识,在劳作中学习。它还是一个带有宗教色彩的政治团体,组织严密、纪律严明,弟子必须绝对服从首领(称为“钜ju子”),如有违背,必依法处罚。该派在自然科学如数学、光学、力学和逻辑学方面取得了较高的学术成就。

3、道家私学。代表没落贵族阶级,创始人是老聃和庄周(合称老庄),提倡消极隐遁的人生观,反对学习知识,对当时的统治者抱有反感。老庄以独特的思维方式分析社会和教育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的见解。 4、法家私学。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创始人有李悝、吴起、商鞅、慎到、申不害、韩非、李斯,提倡变法、耕战、积极进取、实行法治。 以上各学派代表不同的阶级和阶层利益,提出了各种各样的治国方案,并从理论上进行了多方面探讨,各学派之间既相互渗透,又展开激烈争论,促进了学术的繁荣。

第二节 齐国的稷下学宫 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高等学府,因齐国君主在都城的稷门附近设立学宫而得名。稷下学宫历史悠久,它创办于公元前4世纪中叶,至公元前221年秦朝建立,历时150年。稷下学宫是战国时代养士之风走向制度化的产物,也是各学派展开思想论战的园地。它由官方主办,私家主持,是一所集自由讲学、著书立说、培养人才、咨政议政的高等学府。

史书记载,齐国都城西南门,曰“稷门”,稷下学宫依稷山、傍系水,就坐落于此门之外(即今临淄区齐都镇长胡村南约一公里处)。

稷下学宫对我国古代学术、文化和教育发展均产生过重大影响。在教育上,它所独创的官方兴办、私家主持的办学形式,集讲学、著述、育才和咨政为一体的模式,自由游学和自由讲学的教学方式,学术自由和鼓励争鸣的方针,以及尊重知识分子的政策等,都为当时树立了一个教育典范,对后世官学和私学的发展也有启发意义。

稷下学宫的最大特色是学术自由,其办学方针是“来者不拒,包容百家”,各家各派均可在这里设坛讲学,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 稷下学宫集中了各家学者,各学派的学术地位平等,它们之间相互吸收、融合,兼收并蓄,政治的多元化使得学术争鸣成为时尚。稷下学宫的学者享有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他们的政治待遇,在物质上则享受上大夫的俸禄。

第三节 墨翟和墨家的教育思想 墨子战国初年思想家——最早“和谐社会”的提出者! 一、教育作用 1、“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社会政治理想,建设民众平等、互助的“兼爱”社会(教育作为权利) 2、人性——“染丝说”人性平等的立场认识和阐述教育的作用 二、教育目的——培养“兼士”、“贤士”

标 准 厚乎德行: 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 三、教育内容 标 准 厚乎德行: 博乎道术(知识技能) 辩乎言谈(思维、论辩) 三、教育内容 1、政治道德教育:兼爱、非攻、尚贤、尚同、节用、节葬、非乐、非命、天志、明鬼

2、科学和技术教育 “圆,一中同长也” “力,形之所以奋也” 器械制造 小孔成像 3、文史教育 4、逻辑思维能力教育——“三本法”、形式逻辑(察类明故:内在根据)

四、教育方法 (一)主动 积极主动教育,主动去解决问题 (二)创造 “古之善者则述之,今之善者则作之,欲善之益多也”,作是述的前提。 (三)实践——培养兼士的需要;人不能懒惰;锻炼顽强意志; 儒家主要是道德实践; (四)量力——勿贪、量其力而教 “深其深、浅其浅,益其益,尊其尊。”(增减)

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第四节 孟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的生平和政治主张 孟子名轲,字子舆(待考,一说字子车或子居)。战国时期鲁国人,鲁国庆父后裔。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著有《孟子》一书。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 “性善论”——教育理论的基础 1 它说明了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 2 性善论 归根究低也是人类学习的结果 3 性善论不仅揭示了人之类,也揭示了人之故

性善论 人性:“仁、义、礼、智”等道德属性 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仁、义、礼、智:道德属性) “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 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包括二层意思:   一是指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即仁、义、礼、智等道德品质;二是指人的善性是天生的"良知"、"良能",是人性所固有,而不是外在影响或教育的结 果。他说:“人之所不学而能者,其良能也;所不虑而知者,其良知也。孩提之童无不知爱其亲者,及 其长也,无不知敬其兄也。亲亲,仁也;敬长,义也;无他,达之天下也。”

三、论教育的作用和目的 1、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 2、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人道”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明确了中国古代教育的性质(伦理纲常的教育)  孟子并没有完全认为人善性都是完全的。他认为这些善性只能算是一种道德的可能性。孟子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而且他还认为这些善,"求则得之,舍则失之。"所以他强调外界教育的作用。

孟子明确提出教育的目的就是“明人伦”,并且通过:“明人伦”来服务于一定的政治。   所谓“人伦”就是关于父子、君臣、夫妇、兄弟、朋友五对关系。孟子要求做到: “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五伦”体现了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关系,曾被人们普遍接受。在“五伦”中孟子尤其重视父子关系和兄弟关系,即“孝悌”之道,把二者做为人伦社会关系的基础,并以二者为核心,建立了伦理道德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孟子重视孝悌之道的主要原因是想把国家统一,政治稳定的基础建立在血缘宗法关系之上, 这显然具有很强的道德至上主义。孟子希望通过理顺人伦关系来固定国家关系,使统治者以善教辅善政。得民心则得民,得民则得天下,这是孟子的逻辑。孟子就是通过教育实现“明人伦”、“王天下”的目的。孟子的这一思想影响中国教育二千多年,使中国教育成为典型的伦理教育。

四 论理想人格 1持志养气

三、理想人格——“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继承了孔子以来儒家注重学生理想人格培养的光荣传统,并提出了理想人格的标准范型 --“大丈夫”,这种“大丈夫”的英雄气概涵养了中国人不卑不亢、富贵不淫、贫贱不移 、威武不屈的伟大民族精神。

 2.持志养气   孟子认为士最重要的是持志。所谓持志,就是立志或尚志。持志就是要人们做到“居仁由义”,具有“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理想和信念。   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理想和信念,使学生在正确理念指导下,有明确的奋斗目标,是符合道德教育规律的。孟子在道德教育的过程中继承了孔子“立志”的思想,鼓励学生树立高远的理想,有远大的人生抱负,是有积极的进步意义的。   

理想人格的培养  1.存心寡养性   孟子认为修身主要是存养心性。人的心性中本来就有仁、义、礼、智四善端,道德教育的首 要任务就是存养和扩充这些善端,使其发展为人所具备的现实的道德品质。“养心莫善于寡欲”。   孟子认为,存养和扩充善端的主要障碍来自于耳\目\口\舌之欲。因为耳、目、口、鼻、舌等身 体器官是非理性的,不具备辨别是非的能力,它们与外物接触,很容易被引入歧途,从而迷失方向,所以修养善性的最好的办法就是寡欲。他说:   “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 虽有存焉者寡矣。”意思是善端和欲望之间成反比的关系,人的物质欲望越多,善端的存养就越少,要想存养善端就必须减少食色等物欲。   孟子所提倡的存心寡欲的修养方法是具有一定的唯心主义禁欲主义色彩的,但是在道德修养的过程中重视精神追求却是人人应该提倡的。

 4.反求诸己   在如何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方面,孔子提倡忠恕之道,告诫弟子凡事都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孟子除继承了孔子的忠恕之道外,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的思想,强调:“亲人不亲,反其仁;治人不治,反其智;礼人不答,反其敬;行有不得者皆反求诸己。” 出自《孟子·离娄上》。意思是说,我爱别人,可是别人不亲近我,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仁”?我管理别人,可是没有管好,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智”?我有礼貌的对待别人,可是得不到相应的回报,那就得反问自己是否做到了“敬”?总之,当行动未达到期望目的时,应当首先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此外,闻过则喜,改过迁善等都是孟轲倡导的修养方法,这些修养方法已经成为中华传统美德的重要组成部分,至今仍有其旺盛的生命力。

五、论教学 1、深造自得(深入学习、钻研、思考,“尽信《书》,则不如无《书》”) 2、盈科而进(循序渐进) 3、 教亦多术(因材施教) 4、专心致志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第五节 荀况的教育思想 一、荀况生活的时代和生平活动 荀子名况,字卿, (亦称荀卿),战国末期赵国人,战国末期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教育家。荀子不但是我国古代历史上一位很有影响的教育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位卓有成效的教育实践家,法家之集大成者韩非和秦始皇的丞相李斯都是他的弟子。 荀子早年和中年在齐国度过,于齐稷下学宫讲学,在这一时期曾应聘入秦,对秦国的刑治、民情等出现的新气象,备加赞扬,高度评价为"治之至也"、寄全国统一的希望于秦,但他对秦不行"王道"有所异议,建议其"力术止,义术行",提出应当用"节威行文"的和缓办法统一全国,未见用于秦。晚年到楚国,春申君委为兰陵(今山东苍山县兰陵镇)令,春申君死,废居兰陵,在楚去世。

二、性恶论与教育作用 1、性、伪之分(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感知、认识能力;伪是后天的变化,人本能中不存在善端,不能听任本能发展。) 2、性伪之合:素材与加工关系,人人可以习而得善;

“性”是人的天生素质,是与生俱来的天赋本能。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进一步释义为“性者,本始材朴也”。具体表现为“目可以见,耳可以听”等生物本能,他说,就遗传的生物本能是每个人都具备的,而且是相同的。即“凡人之性者,尧、禹之与桀、跖,其性一也”,“材性智能,君子小人一也”他认为:   凡人有所一同:饥而欲食,寒而欲暖,劳而欲息,好利而恶害,是人之所生而有也 ,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口辨酸咸甘苦,鼻辨芬芳腥臊,骨体肤理辨寒暑疾养(同痒),是又人之所常生而有也,是无待而然者也,是禹、桀之所同也。   荀子看到了人的遗传素质,生物本能是与生俱来的,不需要事先的学习和训练,这完全是唯物主义的命题,现代生理学、人体解剖学、高级神经活动学说和心理学等的发展已经证明了这一点。

那么,既然“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的,又为什么说它“恶”呢 那么,既然“性”是“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的,又为什么说它“恶”呢?荀子的解释是:   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 辞让亡焉 ;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 乱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 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义理,而归于治。   由此,我们不难看出,荀子不是简单地认定人性恶,而是指若不对先天的本能进行正确地引导、控制,而是任其自然发展,即“顺是”,才是“恶”的,也就是说人性本能中具有趋向恶的可能性。

3、化性起伪  谓变化先天的本性,兴起后天的人为。这是荀况提出的礼、法起源的一个前提。因为人性的放纵会造成不可收拾的恶果,所以必须对它进行改造,即“化性起伪”。“伪”,指后天的人为作用。圣人极其礼、法就是为了改造人类的恶性而产生的。 注意环境(渐)、教育和个人努力(积) 可能性转变为现实性   荀子强调人的社会性最终是善还是恶,不取决于先天的生物因素,而取决于后天环境与教育的影响的观点是有道理的,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遗传、环境和教育之间的关系,是对中国古代教育理论的重大贡献。

三、教育目的——礼法兼治的贤能之士;   荀子把当时的儒者划分为几个层次,即俗儒、雅儒、大儒。俗儒是最低一等的儒,这类人徒然学得儒者的外表,宽衣博带,但对“先王 ”之道仅会作教条诵读而已,全然不知其用;雅儒不侈谈什么“先王”,却懂得取法“后王 ”,他们虽不能理解“法典”所未载和自己所未见的问题,却能承认无知,显得光明而坦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且能以已知推知未知,自如地应付新事物,新问题,这才是教育所要培养的理想人才。

四、学习过程和思想方法 (一)闻、见、知、行的学习过程 1、闻见 2、知(兼陈万物而中悬衡[广泛比较、分析、综合,正确把握事物及其关系];虚一而静:不妨碍接受新知识,专心于一物,宁静如水——广则能兼,专则能深,亦动亦静;) 3、行(社会实践)

  闻、见是学习的起点、基础,也是知识的来源。人的学习开始通过耳、目、鼻、口、形等感官对外物的接触,形成不同的感觉,使进一步的学习活动成为可能,故云:“闻见之所未至,则知不能类也。” 但是,闻、见只能分别反映事物的一个方面,无法把握事物的整体与规律。   知的阶段实际上是思维的过程。荀子说:“知通统类,如是则可谓大儒矣。” 学习而善于运用思维的功能去把握事物的规律,就能自如地应付各种新事物。这实际上是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程。然而,仅有理性认识而不去实行,虽有广博的知识,也仍然不是终结,还存在更高水平的“知道”,即“行”。   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的阶段,在他看来,由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的成份,是否切实可靠,唯有通过“行”才能得到验证,只有这样,“知”才能称得上“明”。这是教与学不可违背的“法则”。

五、教师的地位与作用 1、教师(施教)—治国之本 “国将兴,必将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 教师的作用关系到国之兴衰,原因在于,“礼”是最高的社会规范,是治国之本,而教师正是传授“礼”和实行“礼”的关键。他说:“礼,所以正身也;师,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 人无师法,就会任凭恶的本性支配,有师法才有礼教,才能向善。《荀子·礼论》称礼有三本:“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 后世将天、地、君、亲、师并列,即由此而出。

第六节 道家的教育思想 一 老庄及其道家学派 老聃思想核心是“道”,它是关于宇宙本体事物规律和认识本质的概括。 道家学派的早期传人有官尹,列御寇和杨朱。庄周可称道家直系,他追求人格独立和精神逍遥。 从老聃到庄周和稷下道家,学派沿着两条道路发展。

二 论教育的作用 道家强调人是自然的人‘复归于朴”是道家对人发展的根本要求。 它提醒我们重视教育,全面认识教育,

三 论理想人格 庄周认为人应无己,体现了个人价值取向 庄周衡量圣贤的标准就是对自然天性的遵循它指出了世俗的虚伪和不公正的一面。

四 论学习和求知 1”涤除玄览”与“虚而待物” 2“其出弥远,其知弥少" 3"闻之疑始”

第七节 法家的教育思想与实践 从商鞅到韩非 绝对的性恶论 禁“二心私学” “以法为教”,“以吏为师”

商鞅和韩非都是法家的代表,他们之间的思想一脉相承 性恶论认为人生来为恶,只有实行法治,刑法与教育相结合,具有一定的片面性,不是教育的主流。

第八节 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 一、 《大学》 《礼记》中的一篇,一般认为是儒家思孟学派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共10章,1546字。“大学”原意为王公贵族子弟的学校,也即培养统治者的学校,故《大学》实际上讲的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最根本的学问。实际上也是论述儒家人生哲学的论文。

基本内容 (一)、“三纲领”(大学教育目的、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达。也是统治者治理天下的三条基本原则。)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 明明德:发扬光辉美好的德行;这是为学做人第一步; 亲民:教化人民,使之具有新的道德风尚; 止于至善:达到“至善”的境界。(具体表现)

至 善 “为人君止于仁,为人臣止于敬,为人子止于孝,为人父止于慈,与国人交止于信。” 仁、敬、孝、慈、信——君子的最高道德标准。 “三纲领”——由低到高、简单到复杂、自身到他人以至社会的过程,表达了儒家以教化为手段的德治思想。

(二)、 “八条目”(步骤) 1、格物——探究事物的原理;学习儒家“六德”、“六行”、“六艺”; 2、致知——认识到万事万物的本来之理; 1、2是对先秦儒家学习起点和知识来源思想的 概括。 3、诚意——真心实意,意念、动机纯正; 4、正心——坚守儒家的正道,克制感情,防止个人情感和欲望的偏向; 3、4是心理的活动; 5、修身——修养身心(中心),提高自我;不局限于个人自身的自省和自律;

6-8:齐家、治国、平天下 (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 6、齐家——教化家族做到孝、悌、慈; 7、治国——治理国家; 8、平天下——平治天下; 总结与讨论:

总 结: 1、《大学》体现了强烈的人文色彩和伦理特征,把儒家的道德和政治理想作为个人修养和积极奋斗的目标,体现了儒家入世的、积极进取的人生观。 2、反映了儒家政治和道德理想的阶级性——“物”、“知”等指的是封建的政治和伦理思想。目的是协调封建社会的阶级关系,从而巩固封建统治。

二、中庸 性与教 提出中庸之道,它既是世界观又是方法论 准则要求人行事妥帖自然不错 “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三、 《学记》 一、基本情况 《礼记》中的一篇,中国最早的专门论述教育、教学问题的论著,一般认为是孟子学生乐正克所作。共1200余字,是先秦时期儒家教育和教学实践活动的理论总结。被认为是“教育学的雏形”。

二、基本的内容 (一)教育作用、目的 “化民成俗”——教化民众遵守社会秩序,养成良风美俗;教育是政治的最佳手段。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培养人形成良好的道德和智慧,掌握立身处世之道,维护国家的利益和社会安定。 特点:从对社会的功用的角度看待教育及其人的价值。

(二)教育制度和学校管理的设想 拟定了一个从地方到中央的理想的学制系统。 以大学为例,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察标准。 还记录了古代学校管理和行政领导方面的制度和规定。如开学、入学、视学等仪式。

1. 教学相长 。   《学记》云:“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 也;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 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 。”这段话概括了教师自我提高的规律,它说明了教师本身的学习及施教相互推动,使教师不断进步。“教学相长”深刻揭示了教与学之间的辩证关系,两者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学”因“教”而日进,“教”因“学”而益深。这是《学记》对教育理论的一大贡献。

 2. 尊师重道 。 《学记》明确提出了“师严而后道尊”的思想。一方面,《学记》高度评价了教师的作用,认为“能为师,然后能为长;能为长,然后能为君。 故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又说:“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知敬学。”就是君主对自己的教师也不能按一般臣下对待,即“当其为师,则弗臣也。”以示尊师之礼。另一方面,《学记》又对教师提出严格的要求,既要有渊博的知识和崇高的道德修养,又要熟练掌握教育、教学理论和技能技巧,反复强调“知至学之难易,而知其美恶,然后能博喻,能博喻,然后能为师”,“既知教之所由兴 ,又知教之所由废,然后可以为人师也。”等教师应具备的条件。

 3. 藏息相辅。 《学记》认为正课学习与课外练习必须兼顾,相互补充,《学记》指出:“大学之教也,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故君子之于学也,藏焉修焉 ,息焉游焉 。夫然,故安其学而亲其师,乐其友而信其道,是以虽离师辅而不反 也。”课外练习是正课学习的继续和补充,可以深化课内学习的内容,又可使学习有张有弛,让学生既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又感受到教师、同学的可亲可爱,最后达到虽离开师友而信仰不移的目的。这一经验也是十分可贵的。

4.启发诱导。  《学记》云:“君子之教,喻 也:道 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道而弗牵则和,强而弗抑则易,开而弗达则思。和、易、以思,可谓善喻矣。”就是说,教学的关键是要使学生明了。要注重引导,但又不牵着学生鼻子走;要督促勉励,又不强制压抑;要打开学生思路,但又不提供现成答案,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学习和思考的积极性、主动性,使学生的思维能力得到锻炼和发展。

5.长善救失。 《学记》认为:“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指出了学生学习中存在的四种缺点,即或贪多务得,或片面狭窄;或把学习看得很容易而浮皮潦草,或把学习看得很难而止步不前。这些缺点在每个人身上表现不同,产生的原因也各异,教师要学会具体分析,采取针对措施。这就要求教师善于因势利导,利用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将缺点转化为优点。

 《学记》以追求古代理想社会制度的方式提出要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 这种按行政建制设学的思想,对后世兴办学校影响很大。   在学校管理方面,《学记》提出了一个完整的教学进程和考查标准。意思是说,学生到了规定的年龄入大学,国家每隔一年考查他的学业及品行:第一年考查其明析经义的能力和学习的志趣;第三年考查其是否专心学习,对周围的人是否和睦相处;第五年考查其学识是否广博,同老师是否亲密无间;第七年考查其研究学业的本领和识别朋友的能力。达到这一标准就称为“小成”。到第九年,学生对于学业已经触类旁通,立场也已经坚定不移。达到这一标准就称“大成”。   这个教学进程设想,一方面明确了教育的总目标,又确定了每个阶段的具体标准和要求,而且逐步深化提高,另一方面,每个阶段要达到的标准中都规定了学业知识和思想品德两方面的要求,体现了德智并重,循序渐进的特点。

总结与评价: 《学记》为古代中国教育理论树立了典范,意味着古代教育思维专门化的形成,是中国教育理论发展的良好开端。

四 乐记 乐对于人的心灵情感产生作用 它具有深刻的认识含义,能使人心灵宁静,维护社会安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