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五 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教学目标: 1 、自主识字,理解 “ 惟妙惟肖 ” 、 “ 举世无双 ” 、 “ 享誉 世界 ” 等词语。 2 、体会用想像写出的句子在文章中的作用。继续 学习针对词句或文章内容提出问题。 3 、默读课文,了解秦陵兵马俑的历史价值,感受 它的 “ 惟妙惟肖 ” 。
Advertisements

中国古代朝代顺序表. 1. 夏朝: 前 2070 年 - 前 1600 年(禹 ---- 桀) 夏朝 2. 商朝 :前 1600 年 - 前 1046 年 (汤) 商朝 3. 周朝 :前 1046 年 - 前 221 年 ( 1 ) 西周 前 1046 年 - 前 771 年 (周武王) 西周 (
2.5 函数的微分 一、问题的提出 二、微分的定义 三、可微的条件 四、微分的几何意义 五、微分的求法 六、小结.
练一练: 在数轴上画出表示下列各数的点, 并指出这些点相互间的关系: -6 , 6 , -3 , 3 , -1.5, 1.5.
第 1 课 “ 百家争鸣 ” 和 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 “ 百家争鸣 ” 局面的出现 具体原因: ( 1 )政治上:周王室衰微,士大夫阶层的崛起; ( 2 )经济上: 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的崩溃 ; ( 3 )思想文化:从 “ 学在官府 ” 到 “ 学在民间 ” ; 1. 背景: 根本原因: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大变革.
校第六届“新天瑞”杯创业计划大奖赛 赛前培训
PROJECT NAME 项目名称 上海xx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课前准备: 阅读历史课本第34-38页.
19世纪60年代——20世纪初 近代化的探索 洋务运动 戊戌变法 辛亥革命 新文化运动 开端 技术 制度 思想.
狼.
第四章 春秋时期奴隶制的瓦解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夏.商.西周的更替和制度 吕准能.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之夏商周政治制度研究
第二章 中国旅游历史文化 一般:认识中国历史文化概况 重点:了解中国文化历史常识.
第五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春秋战国纷争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 省教学要求: (1)知道春秋战国时期各国改革的基本史实,认识春秋战国时期的时代特征。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第五节 新郑二中 李香梅.
第 2 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夏 商 西周 春秋 东 周 奴隶社会 战国 封建社会.
第一部分 中国古代史 Part 1 (约170万年前~1840年 鸦片战争前).
商鞅变法.
嬴政(前259—前210).
第七章 春秋国家制度的嬗变 教学要点:“春秋五霸” ;春秋时期的政治形势;春秋时期的经济生活;春秋时期的社会变革;春秋时期的学术文化。
商鞅变法 (复习课).
东周是谁在哪一年建立的? 温故知新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邑,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邑.
第 3 课 西方文明之源.
七年级上册 第二单元 国家的产生和社会的变革.
第6课 春秋战国的纷争.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府 曲阜孔庙 曲阜孔林 一、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 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 思想上:提出“仁”的学说。 教育上:创办私学、注意     “因材施教”、主     张“温故而知新”。
农之根本在于土地 古代中国以农业立国,在农业国家,土地是财富的根本基础。所以贯穿在中国历史中,社会、经济的思想和政策的中心总是围绕着土地的利用和分配。 三十亩地一头牛, 老婆孩子热炕头!
证券投资技术分析.
第 8 课 美国经济的发展.
两晋与南朝.
递交《入党申请书》后的思考 主讲:杨苏 教授
春 秋 五 霸.
第7课 大变革的时代.
第二章 公元前8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春秋战国时期)经济思想
第二单元.
春秋战国之交为第一个发展阶段,以《论语》和《墨子》为代表。《论语》是较短的语录体散文。《墨子》在对话中有议论,初具议论文的规模。
第三章 春秋战国.
管仲列传 司马迁.
变革与争霸 春秋战国时期的风云变幻.
知识回顾 夏 商 奴隶 社会 西周 春秋 奴隶社会瓦解 东周 战国 封建社会形成.
《小学教育学》 模块二 小学教育源流 第五单元 小学教育走向的探究成果分享 自主学习指南.
仁者爱人 仁爱的基本含义 (人生的价值观).
高考第一轮专题复习 选修Ⅰ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第四章 国际货币体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春秋五霸”.
第5课 夏商西周的更迭.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春秋战国的纷争 东周是哪一年由谁 建立的? 前770 公元前770 年,周平王 迁都洛, 东周开始。 周平王 洛.
国有资产有偿 使用收入管理 湖南省非税收入征收管理局 庞力.
阶段评估检测(一) 阶段评估检测(二) 阶段评估检测(三) 阶段评估检测(四) 阶段评估检测(五) 阶段评估检测(六)
第一章 商品 第一节 价值创造 第二节 价值量 第三节 价值函数及其性质 第四节 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与利己利他经济人假设.
第6课 动荡的春秋时期.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Our Body and Healthy Habits
Harvard ManageMentor®
Harvard ManageMentor®
本节我们结合AD5724驱动时序给大家介绍一下状态机在实际工程中的使用。
想一想 BC2070 BC1600 BC1046 BC771 商 西周 夏 从公元前21世纪到公元前11世纪,我国经历了哪几个朝代?
Activity 1 看图片,讨论下面的问题: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比例 比例的意义 绿色圃中小学教育网
西藏 Tibet.
WPT MRC. WPT MRC 由题目引出的几个问题 1.做MRC-WPT的多了,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是什么? 2.Charging Control的手段是什么? 3.Power Reigon是什么东西?
英语口译 3 Culture and Language.
為何周天子無法控制這個局面? 24小國 吳國與楚國 36小國 楚國吞併 19小國 晉國吞併 35小個 齊國吞併 「春秋之中,弒君三十六。」
Internal River Transportation
“中国梦”要“热宣传”更需“冷思考”.
位似.
Sssss.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第 五 节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回忆并思考:西周是如何灭亡的?东周于何年开始?东周分为哪两个时期? 阅读课文并思考:春秋战国的起止年代? “春秋”“战国”名称的由来?春秋战国时期,我国社会发展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分期 史界争论 西周 东周 春秋 战国 平王迁都洛邑 周赧王去世 前1046 前771 前476 前221 前770 前475 前256 进入封建社会 史界争论 司马迁《史记》:春秋:前770—前476;战国:前475—前221 司马光《资治通鉴》:春秋:前770—前404;战国:前403—前221 吕祖谦《大事记》:春秋:前770—前482;战国:前481—前221

一、“春秋”“战国”分期及历史阶段特征 “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因其时间起止与鲁国编年体史书《春秋》所记载的时间基本一致而得名;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因这一时期主要的诸侯国之间不断相互攻战而得名。 历史阶段特征(特点):政治方面是战争频繁,诸侯争霸,各国纷纷改革,民族不断融合;经济方面是井田制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文化方面是百家争鸣。实质是我国从奴隶社会过渡到封建社会的大变革。春秋是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战国是封建社会形成时期。

二、春秋时期诸侯争霸 1、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及实质 结合《春秋列国形势图 》和教材内容,请思考:①诸侯争霸的背景和实质;②归纳诸侯争霸的基本史实;③为什么齐桓公首先成就了霸业?其霸主地位确立的标志是什么?;④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⑤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1、诸侯争霸的历史背景及实质 第一,王室衰微,周天子逐渐失去天下共主的地位,周天子失去了对诸侯的控制。这是争霸产生的前提。第二,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第三,狄人南下,楚人北来,与中原诸侯国发生冲突,为大国争霸提供了空隙之机,大国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号发动战争。 实质:是争夺土地和人口的兼并过程

2.春秋争霸: 一、齐国称霸阶段; 二、楚晋两国南北对峙、互争霸权(秦在西方称霸,未入中原); 三、吴、越崛起东南,先后称霸。 三个阶段—春秋六强 一、齐国称霸阶段; 二、楚晋两国南北对峙、互争霸权(秦在西方称霸,未入中原); 三、吴、越崛起东南,先后称霸。 春秋五霸与春秋六强: 五霸说:齐桓公、宋襄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另一说:齐桓公、晋文公、楚庄王、吴王阖闾、越王勾践 六强说:齐、楚、晋、秦、吴、越

之 春秋六强 齐桓公 思考1:齐桓公为什么能成为第一个霸主? 思考2:称霸的标志? 1)有较好的自然条件(通工商之业,便鱼盐之利) 2)重用人才(管仲),推行改革(成东方强国) 3)采取有效的争霸策略(“尊王攘夷”,联合黄河中游 诸侯国,北御夷狄,南制楚蛮) 思考2:称霸的标志? 公元前7世纪,葵丘会盟

之 春秋六强 晋文公 思考: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史典连线——退避三舍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春秋时候,晋国国君献公宏爱妃子骊姬。骊姬借机让晋献公封自己为夫人,还要立自己的儿子做太子。但献公原来的夫人生有申生和重耳二子,申生早被封为太子了,骊姬便害死了申生,追杀重耳。重耳在楚国国君帮助下,在外躲避十二年,幸保不死。楚王问重耳说:“你将来若能回国当了国君,怎样报答我呢?”重耳说:“你什么贵重东西、奴隶、美好都有了,我能给你什么稀罕物呢?我若做了晋国君王,万一日后同你在战场上遭遇,就退避三舍作为回报吧。”后来重耳果然做了晋国国君,而且真同楚王在战场相遇了,重耳没食言,确实退避三舍以报楚王! 晋文公 思考:晋文公称霸中原的关键战役是什么? 公元前7世纪后期,晋、楚之间的城濮之战 史典连线——退避三舍 晋楚治兵,遇于中原,其避君三舍。 ——《左传·僖公二十三年》

春秋六强 之 楚庄王 史典连线——一鸣惊人 楚庄王莅政三年,无令发,无政为也。右司马御座,而与王隐(有所暗指的话称‘隐’)曰‘有鸟止南方之阜(土山),三年不翅,不飞不鸣,嘿然无声,此为何名?’王曰:‘三年不翅,将以长羽翼;不飞不鸣,将以观民则。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 ——《韩非子·喻老》 楚王问鼎反映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周王室衰微,力量强大的诸侯意图替代周王号令天下。

春秋六强 之 吴王阖闾

之 春秋六强 越王勾践 看图说文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卧 薪 尝 胆 卧 薪 尝 胆 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 春秋争霸战争反映在政治领域中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周王室衰微,丧失了天下共主的地位,分封制崩溃。

有人说:“春秋无义战”。有的人引用列宁的一段话作评:“历史上常常有这样的战争,它们虽然像一切战争一样不可避免地带来种种惨祸、暴行、灾难、痛苦,但它们仍然是进步的战争,它们促进了人类的发展,加速破坏极端有害和反动的制度。”联系春秋争霸史实,评述以上观点。 ①春秋争霸战争是为了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支配权,为了满足奴隶主贵族扩张和掠夺的私欲,因此战争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战争给人民带来灾难痛苦,因此“春秋无义战”有其合理的一面,但它却忽视了争霸战争的客观作用。②列宁的话适合于对春秋争霸战争的评价。争霸战争虽有破坏性,但它客观上促进了社会进步。第一,春秋争霸战争为新兴地主阶级的发展提供了条件。要争霸,就要富国强兵。因此,齐桓公、晋文公、越王勾践等进行改革,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同时削弱了旧奴隶主贵族的势力,为封建地主阶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第二,争霸过程中大国吞并小国,实现了地区性局部统一,为后来的秦统一提供了前提。第三,争霸战争中,华夏族建立的国家同其他少数民族建立的国家交战,使得华夏族与其他各族接触频繁,促进了民族融合。

三、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 1.“战国七雄”格局的形成 “三家分晋” “田氏代齐” “七雄”所指及其方位 2.战国兼并战争 战国时期兼并战争其政治格局的变化 :魏国强大独霸中原时期、魏齐争霸时期、秦齐互帝时期、齐赵削弱时期、秦国向东方大发展时期(或秦国独霸时期)。 著名战役: 桂陵之战、马陵之战、长平之战 战国兼并战争的性质 战国时期的兼并战争,从本质上看是新兴地主阶级上台后为了扩大地盘、掠夺人口和社会财富进行的战争,但战争不以统治阶级的意志为转移,用武力实现统一是这一时期历史的必然。从这个意义上讲,战国时代的兼并战争,也是实现封建国家统一的战争。

齐楚秦燕赵魏韩, 东南西北到中央 。

讨论1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性质的区别 1)春秋是奴隶主争夺土地人口的争霸战争 2)战国时期是地主阶级的封建兼并战争,并逐渐转化为封建 统一战争 例: 春秋争霸战争与战国兼并战争的区别是①春秋战争是为掠夺土地人口;战国战争又有兼并统一性质②春秋战争瓦解了奴隶制;战国战争促进了封建制形成③春秋战争规模小;战国战争规模大 A. ①②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①

讨论2 如何评价春秋战国时期的争霸战争和兼并战争 消极: 积极: 给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 1)大国兼并小国,实现区域统一,有利全国统一 2)削弱奴隶主势力,有利与新兴地主阶级势力的发展 3)促进了华夏民族与其他民族的融合 4)各诸侯国为赢得战争,纷纷进行改革,促进于经济的发展 5)促进了奴隶制的瓦解和封建制的产生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纷争 融合 东周王室势力衰落 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 原因 目的: 掠夺土地、人民,争做霸主 春秋:诸侯争霸 齐桓公 晋文公 楚庄王 吴王阖闾 越王勾践 秦穆公 概况: 春秋六强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纷争 三家分晋:晋 韩、赵、魏 田氏代齐: 出现 战国:兼并战争 战国七雄: 齐、楚、燕、韩、赵、魏、秦 融合 齐魏兼并:桂陵之战、马陵之战 秦赵兼并:长平之战 表现

春秋战国纷争和民族融合 纷争 融合 华夏 胡 匈奴 戎 越 主要民族: 经济文化交流 频繁的战争 融合途径 作用: 为秦建立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奠定了基础

小结: 奴隶制经济基础的动摇。 春秋时期,生产力发展(铁器、牛耕的使用),各诸侯国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这是大国争霸产生的直接原因。 政治上王室衰微,分封制已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因素。 新兴地主阶级的形成,有利于新势力的发展。各诸侯国为扩大统治范围,掠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和财富,进行了长期的争霸兼并战争。 争霸的实质:争夺更多的土地、人口及财富,的兼并过程

诸侯争霸采取的共同措施以及认识: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为战胜对方, ①重视选贤任能; 春秋战国时期,诸侯国在争霸称雄的战争中,为战胜对方, ①重视选贤任能; ②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推行改革,富国强兵。 认识:在客观上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成长,加速了奴隶制的崩溃和封建制的产生,推进了新旧体制的更替过程。

春秋战国大事年表 1.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2.前7世纪前半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一)春秋(前770年到前476年)   1.前770年,周平王东迁洛邑,建立东周   2.前7世纪前半叶,齐桓公任用管仲为相,改革内政   3.前7世纪中期,齐桓公葵丘会盟,成为中原霸主   4.前7世纪后期,晋楚城濮之战,晋大败楚国,晋文公成中原霸主   5.前6世纪初,晋楚争霸,楚大败晋国,楚庄王称霸中原   6.春秋晚期,吴越争霸。前5世纪初吴王夫差灭越王称霸   7.前5世纪初,越王勾践灭吴称霸  (二)战国(前475年到前221年)   1.前403年,韩、赵、魏三家分晋   2.前4世纪中期,魏齐桂陵之战和魏齐马陵之战   3.前260年,秦赵长平之战,秦国独霸 4 前256年秦灭西周,周赧王去世,周王朝正式结束

B D C A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大国崛起 D.诸侯野心大 1.春秋时期诸侯争霸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 A.井田制瓦解   B.分封制崩溃    C.大国崛起   D.诸侯野心大 2.下列哪一种情况符合战国历史( ) A.周王室派代表参加葵丘会盟 B.齐、晋、楚、秦等国争霸 C.南方楚国率军到洛阳问鼎  D.诸侯国内卿大夫执掌朝政 3.战国初期,晋国分裂为韩、赵、魏三国,其实质是( ) A.奴隶主贵族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 B.新兴地主阶级之间争权夺势的斗争 C.奴隶主贵族与新兴地主阶级之间斗争 D.统治阶级与平民之间斗争 4.春秋战国时期,华夏族与各少数民族融合的实质是( ) A.华夏文化的扩大   B.华夏族开始形成 C.华夏族战胜夷蛮   D.封建生产方式扩展 D C A

B A C 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城濮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5.下列春秋战国时期的战役,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城濮之战②马陵之战③桂陵之战④长平之战 A.①②③④ B.①③②④  C.①④②③ D.③②①④ 6.下列关于春秋战国时期诸侯纷争的史实,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齐桓公以“尊王攘夷”的口号,确立了在中原的霸主地位 B.越王勾践成为春秋时最后一个霸主 C.三家分晋和田氏代齐,形成了战国七雄争霸的格局 D.长平之战是战国兼并战争中规模最大、杀伤最多的一次战役 7.春秋时期,由“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变为“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这种现象主要反映了 ( ) A.周天子失去了军事力量 B.周天子将权力下放到诸侯国 C.周天子失去了天下共主的地位D.诸侯国帮助周天子巩固地位 A C

二、材料解析题 8.阅读下列关于管仲改革的材料 材料1:修旧法,择其善者而业(创)用之,遂滋(培育)民与无财(穷人),而敬百姓。                 ──《国语·齐语》 材料2:春以萖振旅(军队),秋以狝治兵……卒伍整于里(乡里)。军旅整于效……(士兵)居同乐,行同和,死同哀。 材料3:划野分民乱井田,有王礼乐散寒烟。               ──元朝陈采正《管子》诗 材料4:通货积财,富国强兵。               ──《史记·管晏列传》 材料5:子曰:“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管仲相桓公,霸诸侯,一匡天下,民到于今受其赐。微(假如没有)管仲,吾其被发左祍矣(披散头发,成为蛮夷统治下的百姓)。”                ──《论语·宪问》

回答: (1)材料1中,管仲采取了何种措施? (2)据材料2,指出管仲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3)材料3、 4说明了什么问题? (4)材料5反映了什么问题?“民到于今受其赐”和“吾其被发左衽”实质何在? (1)在整顿旧制度的基础上,改革其他制度,即改革内政。 (2)改革军制,整顿军队,定期操练。增强了士兵凝聚力,提高了部队战斗力。 (3)管仲的改革破坏了井田制,以此达到积累财富、富国强兵的目的。 (4)管仲改革使齐桓公不用大动干戈而称霸天下。改革从客观上维护了中原华夏族的经济、文化的正常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