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演化 第二節 物種形成
生物族群間的隔離 1.地理隔離: 高山、峽谷、江河或沙漠等地理障礙會影響 到生物的播遷或擴散,使得同物種的族群間 無法進行基因的交流。 2.生殖隔離: 族群的隔離時間夠久,在各自適應微環境的 過程中,彼此間的遺傳結構差異會逐漸變大 →小族群間無法進行交配生殖,不同族群的 生物,就成為了不同的種。
隔離 與 種化 1.隔離並非必然造成新物種。若形成新物種過程 中隔離的條件消失,或是小族群間又開始基因 交流,則種化停止,仍然維持原物種。 2.地理隔離可以幫助生殖隔離的產生,卻不是 物種形成的必要條件,有時族群間可以因為 某些因素,不需要地理隔離而直接達成生殖 隔離形成新物種。
島嶼隔離促進種化的實例 加拉巴哥群島的雀鳥族群在先有變異及經過 地理隔離後,漸漸造成了生殖隔離,而後形 成新物種。
物種之間的生殖屏障 的獨特性。例如: 1.不同物種的兩個體無法交配生下可孕的後代,不同 物種彼此擁有各自獨立的基因池。Why? 2.生殖屏障可防止異種雜交,以確保物種本身 的獨特性。例如: (1)行為隔離:蟋蟀透過不同頻率的鳴叫聲求偶,雌 蟲僅對同物種的雄蟲發出的鳴叫頻率有所回應。 (2)時間隔離:翡翠樹蛙與臺北樹蛙,雖然外形相似 ,棲地有所重疊,但前者的生殖期集中在秋季, 後者則集中在冬季,有明顯的生殖屏障。
物種間的生殖屏障
生物間的共同演化 ◎共同演化是一種生物的特徵,受到另一種生物 特徵的影響,兩種生物交互發生影響與演化。 1.植物演化出毒素以對抗昆蟲,而昆蟲則演 化出解毒的能力,以該植物為食。 2.傳粉昆蟲的口器與被傳粉植物的花在構造 上產生相互適應的現象。
慧星蘭與長喙天蛾的共同演化 1.馬達加斯加的慧星蘭與其傳粉者長喙天蛾之間 的關係是屬於構造隔離的例子。 2.慧星蘭有一細長的花距,其 底部藏有花蜜可提供傳粉者 吸食,然而要成功吸食花蜜 必須要有足夠長的口器, 因此慧星蘭與長喙天蛾產生 了共同演化關係。
異域種化 與 同域種化 ◎種化:物種形成的過程,它有兩種模式: 1.異域種化:某族群因地理隔離而與其他族群 分離,然後形成一新種,其基因流動的減低 或中斷是因為受到空間的阻隔。 2.同域種化:某族群和其他族群沒有地理隔離, 可能是因為染色體改變或非隨機交配使基因 流動中斷,而形成一新種。
異域種化 1.地質活動可能使一個族群分成兩個或多個相互隔離的 族群 (1)山脈隆起可使棲息於低地、移動力低的族群分離 (2)島嶼:從鄰近大陸移居到不同小島的小族群,產 生對棲地的依賴,減少彼此間的交流。 (3)湖泊消退後所形成的各個小湖泊,限制了水生生 物間的活動及基因交流。 2.隔離在不同棲地的小族群各自經突變 和天擇作用,長期累積許多遺傳差異 ,在不同地點分別演化為不同的物種 ,後來即使相遇也無法再行交配。
異域種化的實例 美國科羅拉多河切過洛磯山脈形成大峽谷, 將兩羚鼠族群分歧成兩個不同的物種, 「北岸-哈氏羚鼠」及「南岸-白尾羚鼠」, 兩者的親緣非常相近,推測是因地理隔離所造 成的異域種化。 白尾羚鼠 哈氏羚鼠
同域種化 1.植物較能夠容忍染色體數目改變,或是套數增加, 因此可透過自體授粉產生多倍體,或異種雜交的 方式,來造成同域種化的現象。 2.形成配子的過程中可能因無分離,導致配子染色體 加倍,再由自體授粉產生四倍體的子代。四倍體的 子代無法與原先二倍體的族群交配產生可孕的後代 ,已經建立起生殖隔離,故成為一新種。 3.植物也可能經由不同物種的配子相互結合而形成新 種,雖然這些雜交種體內是單套的染色體,無法進 行有性生殖,但是仍可透過無性生殖的方式繁殖。
同域種化 自配多倍體形成方式 異種雜交造成同域種化
同域種化-異配多倍體 1.異配多倍體也是植物迅速形成新種的機制, 這些可孕性的雜交種彼此之間可行有性生殖, 但無法與親代種交配。 2.許多農作物的改良便是以同域 種化的方式育成新種。 如:小黑麥是小麥與黑麥經過 混種和染色體加倍後所得之 新種農作物。
動物同域種化的實例 原本專一性很高的榕果小蜂因遺傳變異,導致 小蜂選擇不同種的榕屬植物進行產卵,讓幼蟲 在榕果內取食、發育,如此一來便可能與親代 族群分離,而造成同域種化現象。
榕果與榕果小蜂的世代交替示意圖
想一想 ◎為何四倍體植株與二倍體植株交配後, 無法產生可孕的後代呢? 子代為三倍體,在減數分裂時, 染色體無法正常配對、分離, 而無可孕的後代。
第十二章:演化 第三節 人類的演化
靈長類的演化 1.最早的靈長類化石是在古新世的地層中發現, 可能為樹棲性,類似現生的樹鼩,體型大小如 松鼠,有長吻及尾,在指、趾的末端有指甲 ,拇指與其他手指分開,具有相當高的可動 性,適合攀握。 2.人類屬於哺乳類中 的靈長目。
靈長目的特徵 1.前肢手的大拇指和其他四指可對握,這使牠們能牢牢 的抓握樹枝,有利於在樹冠層懸吊、擺盪。 2.指、趾末端長有扁平的指甲而非爪,有利於牠們靈活 操作小物件。 3.雙眼立體視覺。兩眼位於同一平面,所看到的影像大 部分重疊,有利於準確瞄準目標。手眼協調性提高, 可幫助牠們適應樹棲生活。 4.較大的腦容量。大腦越發達顯示牠們越能夠處理複雜 的環境訊息,擁有更多的思考能力與學習行為。 5.前後肢具有靈活的關節易於彎曲,使牠們具有更大的 活動性與運動力。
靈長目的特徵 哺乳類腦的演化 可抓握的四肢 雙眼立體視覺 靈活的關節易於彎曲 指、趾末端長有扁平的指甲
靈長目可分原猴亞目及類人猿亞目兩大群
靈長目動物 如:蜘蛛猴、松鼠猴。 如:獼猴、狒狒。 1.原猴亞目:體形及腦容量都較小,且大部分屬夜行性 樹棲型,例如:狐猴、獺猴及眼鏡猴。 2.類人猿亞目:體形和腦容量都較大,大多為日行性。 (1)猴類:猴大都有長的尾,前肢無法擺盪,因此在 樹上是用四足跑或爬。 a.寬鼻猴(新大陸猴) 如:蜘蛛猴、松鼠猴。 b.窄鼻猴(舊大陸猴) 如:獼猴、狒狒。 (2)人猿類:人猿類缺少尾巴,前肢長且大 a.長臂猿、紅毛猩猩以擺盪的方式在樹冠層活動。 b.大猩猩、黑猩猩、人在地面上活動。
造成智人演化的環境 1.大約在2000萬年前氣候轉變,在非洲及亞洲不少原為 熱帶森林的地區,逐漸變為草原或稀樹草原。 →600萬年前,原本棲息在樹上的猿類,因森林面積 縮小,有些種類走出森林到草原生活。 2.新的環境讓牠們在演化上有了不同的適應: (1)大部分的時間在陸地上行走,雙足日益發達。 (2)直立行走使雙臂騰出,有更多的應用空間。 (3)骨盆變寬變大用於承受身體重心的改變。 (4)脊柱及頭顱調整到同一垂直面,頭可轉動觀測 四方,有利於眺望遠方,注意天敵的動靜。
智人的起源處-非洲 達爾文曾在其著作中指出大猩猩、黑猩猩 是和現代人最為相近的物種,因此他推論 現代人的起源在非洲。
人類演化的化石證據 1.英國人類學家雷蒙達特於1924年在南非挖掘到早期人 類的頭顱化石,他將之命名為非洲南猿。 2.接連下來考古人類學家亦在非洲挖掘到不少南方古猿 屬的原人化石,大約分佈於距今500~150萬年前。 牠們是最早可真正直立行走者,有像人類的手和牙齒 ,腦容量約為現代人的三分之一。 3.1970年代以前,科學家所重建由非洲南猿到智人 (Homo sapiens)的演化是呈現單分支的演化樹。 4.近年來,由於在非洲及世界各地挖掘到更多且更完整 的化石,關於人類的演化則呈現多分支的演化樹。
人類演化的化石證據 藉由化石建構出的人類演化時間表
人類演化的化石證據 (續) 1.同一地質年代的地層中發現同屬但不同種的 化石,有些是共域並存,有些則是異域分布。 2.在藉由化石建構出的人類演化時間表中,可 看出有些人屬的物種在演化過程中斷而消失, 例如:直立人及尼安德塔人,科學家們推測牠 們是在競爭的過程中, 遭到智人所淘汰。 尼安德塔人
由粒線體DNA所描繪的人類遷徙路線圖(單源說) 人類的遷徙的路線 人類遷徙的路線,是由非洲向北拓展,經中東進入 亞洲及歐洲,隨後再到達澳洲及美洲各地。 由粒線體DNA所描繪的人類遷徙路線圖(單源說)
人類的播遷假說 1.多源假說:直立人在距今150萬年前自非洲遷徙至 各地,這些分支各自演化成為不同膚色的現代人, 透過經常性的聯姻,保持族群之間的基因交流。 2.取代假說:直立人有第二次的大規模遷徙,現代人 的祖先是在10萬年前才離開非洲,進入世界各地並 取代了原本存在的直立人,因地理隔離效應及環境 適應,演化成現今不同外表族群,但仍屬於智人。
現代人起源的兩種假說 多源假說 取代假說
人類的播遷證據 (續) 1.目前大部分的證據都支持取代假說,例如: 透過粒線體DNA或Y染色體DNA的序列分析 都顯示,人類祖先約在十萬年前開始分歧演化 2.從尼安德塔人的化石標本所萃取得到的粒線體 DNA,也證實與現代歐洲人的粒線體DNA差 異甚大,推翻現代歐洲人演化自尼安德塔人此 一多源假說的可能性。
人類的演化趨勢 1.手拇指增長,從事更多靈巧的動作,被覆體表的毛髮 變少,但頭髮變長。 2.腦容量變大,語言愈來愈豐富,眼白的特化,使人類 可以用眼球轉動傳遞訊息,使表情及溝通更多元。 3.前額隆起,眉脊逐漸變小。頷變短且後縮,顏面更為 扁平,下巴更為明顯,牙齒變小且不特化。 4.兩性之間的體型差異減小。雄性大猩猩的體重約為雌 性的2倍,黑猩猩為1.35倍,現代人則為1.2倍。 5.身材逐漸增高,骨盆逐漸變寬。下肢變粗壯,腳趾變 短,腳掌變長且寬,腳不具抓握功能但適合直立行走
人類的演化趨勢 未來? 視人類生活的環境如何改變而定 !
探討活動-鐮形血球和天擇 1.鐮形血球性貧血為紅血球中所含之血紅素與 常人者不同,故紅血球呈鐮刀形或半月形, 且易於破裂,會引起嚴重貧血,患者於孩提 時便死亡。 2.基因型為SS‘者通常不發生貧血,但在體內 缺氧時會有若干紅血球呈鐮刀形(登高山或長時間運動後),這種情形稱為鐮形血球性狀。
探討活動-鐮形血球和天擇 1.在非洲某些黑人的部落中,表型為鐮形血球 性狀的人多達40%。若成人族群中異型合子 (SS’)者占4/10,則異型合子與異型合子 結婚的機率為 4/10 × 4/10 = 4/25, 或約有 1/6 的婚姻涉及兩個異型合子。 2.在此等族群中,後代為S'S' 的機率是多少? 3.平均而言,SS’ × SS’較SS × SS其子女能存活 者為多或少?這一結果顯示S’基因的總數在族 群中將會增多、減少或無影響? (4/25)X(1/4) =1/25 S’基因將減少
探討活動-鐮形血球和天擇 1.實際上在該等族群中,S‘基因並無減少跡象。 那麼鐮形血球基因如何能對抗天擇而一直保 持如此高之頻率? 2.根據科學家的調查、研究及推測,發現鐮形 血球性狀者在非洲中部最普遍,同時該地區 之瘧疾也盛行。 3.瘧疾是由於紅血球中有一種寄生的原生動物 (瘧原蟲)引起,而鐮形血球性狀者的血紅素與 常人有異。據此推測,鐮形血球性狀者與罹患 瘧疾與否,有無關聯?
探討活動-鐮形血球和天擇 1.瘧疾原蟲一般會侵襲正常之紅血球,而鐮刀形之紅血 球卻不利瘧原蟲之寄生,故在瘧疾流行的地區,雜交 基因型(SS‘)個體的存活率可提高。 2.在美國的黑人中,以往約有20%為鐮形血球性狀;目 前瘧疾在美國已經絕跡,這一現象對S‘基因的頻率有 何影響?理由何在? 在美國,SS不受瘧疾威脅,而S’S’會死亡,故S’基因 將減少,目前美國黑人具鐮形血球性狀者約有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