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阴纲目》 ----“经闭门”简介
作者介绍 武之望(1552-1629) 陕西临潼人,关中鸿儒,进士出身,官至少司马,守边卒与官 恭而不阿,直而不抗,多次被贬,坚信不为良相便为良医,隐退后为乡民医治 自幼多病,喜好岐黄,精心整理历代文献,终成妇科巨著
另一个不得不提的人物 王肯堂------ 武之望同年的进士 Why??
王肯堂: ----字宇泰,江苏金坛人,与武之望同年考中进士,后官至翰林院检付,参与国史编修,喜好岐黄,贬后致力于收集历代医学文献,耗时10年成书《六科证治准绳》
济阴纲目 PK 女科证治准绳
济阴纲目落败 理由: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济阴纲目14卷,国朝武之望撰……..是书所分门目,与证治准绳女科相同,文亦全相因袭,非别有所发明。
以讹传讹-------蒙尘四百年 丹波元胤--------《医稽考》 谢利恒氏--------《中国医学大辞典》 1985年版《中医大辞典-医史文献分册》 ----------“认定其是在《女科证治准绳》基础上,加以改编而成”
济阴纲目是否真是《证治准绳》的抄袭之作?
济阴纲目编写的目的 …嗣见同年王宇泰氏所辑《女科准绳》,广搜博采,古今昔备。然一切杂病,亦复循薛氏例而概收之,不无骈枝赘疣之病。且分条不整,序此无伦,非耳目所素习者,卒观之而莫得其要也。
济阴纲目编写宗旨 ……余究心兹术,亦既有年,兹于公事之暇,手为搜集,汰去诸杂证,而专以妇人所独者汇为一书。又门分类别,而纲之下,各系以目,名曰《济阴纲目》。 宁治十男子,不治一妇人 -----朱丹溪
济阴纲目编写特色 …..盖证各有论,其寒热虚实及标本浅深之致,而各有论……..庶览者不难因论识病,因病取方,一展卷而犁然提掌。即庸工下医,亦可随手取效也。 女子之情,隐微难见,病不自知,而一委于医,医又不能得其隐微,……..嗟乎!此何等事,而竟以意度之,想当然乎哉,然隐微亦难言矣 。 --------武之望
济阴纲目不同于证治准绳之处 删除了中《证治准绳》中非妇科病之篇章 纠正了《证治准绳》中归类的错误,内容重新编排 收录方剂更广泛,非《证》一书方药达64.3%
主要学术成就 选摘陈自明、薛己、李东垣等有关妇科的论述和方药 收录《内经》、《伤寒杂病论》、《脉经》等经典理论 全书共分五卷十三门,内容涉及调经、崩漏、带下乃至胎前、产后以及求嗣,依证设方一千六百余首 涉及《丹溪心法》 《卫生宝鉴》内容 选摘陈自明、薛己、李东垣等有关妇科的论述和方药
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 1、妇科证治, 首重脾胃 -----“心脾为经血主统” 月经先期(脾经血燥)-----加味逍遥散(健脾疏肝养血) 月经后期(脾经血虚)-----人参养荣汤(益气养血) 胎水肿满(脾虚湿重 )-----全生白术散 (健脾利水、安胎 )
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 2、精选方剂, 重视外治 精选通治方(通用于某一疾病不同证型各个阶段的方剂) -----四物汤作为调经通治方
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 2、精选方剂, 重视外治 广搜辨证方(同一疾病因证型不同而分别选用的处方) 带下病(湿热)泻白散、八妙丸 带下病(湿痰)渗湿消痰饮、苍柏樗皮丸 带下病(风邪)胃风汤、苍柏辛芎散 带下病(虚损)卫生汤、补中益气汤, 带下病(虚寒)桂附汤
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 2、精选方剂, 重视外治 酌采单验方(属于用药简便、疗效卓著的民间简易方) ------ 猪蹄汤:由猪蹄、通草组成, 以营养气血为主而寓疏肝通络之意,治疗产后乳汁短少
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 2、精选方剂, 重视外治 收录外治方(反映了明代及以前在妇产科外治方面的成就) -----收载了有关外治方160 余首, 包括薰洗法、纳入法、熨法、敷法、涂法、薰法、糁法、贴法、取嚏法等,成为目前宝贵的文献资料
主要学术思想和特点 3、征引规范, 编排得体-----“不泥古方以疗今疾” 合理分类,符合诊疗实际-----疾病类目由5 13 合理分类,符合诊疗实际-----疾病类目由5 13 医论编纂,便于检索 文献出处,标记规范
《济阴纲目》之论闭经 二阳之病,有隐曲致闭经宜养血泻火 因劳伤致闭经当大补脾胃 室女思虑伤心闭经需益阴血,制虚火 痰饮所致闭经应先祛痰,后清心火滋肾水 血滞血枯致闭经宜温和滋补,退陈致新
二阳之病,有隐曲致闭经 心主血,病则血不行 上火三和散 补血泻火 中火调胃承气汤 脾主味,病则精不足 下火玉烛散 心主血,病则血不行 上火三和散 补血泻火 中火调胃承气汤 脾主味,病则精不足 下火玉烛散 补血(四物汤) 泻火后用五补丸、卫生汤
《济阴纲目》之论闭经 二阳之病,有隐曲致闭经宜养血泻火 因劳伤致闭经当大补脾胃 室女思虑伤心闭经需益阴血,制虚火 痰饮所致闭经应先祛痰,后清心火滋肾水 血滞血枯致闭经宜温和滋补,退陈致新
因劳伤致闭经 通经破血之药 脾胃损伤 经脉不行 补养脾胃之药☆ ☆
《济阴纲目》之论闭经 二阳之病,有隐曲致闭经宜养血泻火 因劳伤致闭经当大补脾胃 室女思虑伤心闭经需益阴血,制虚火 痰饮所致闭经应先祛痰,后清心火滋肾水 血滞血枯致闭经宜温和滋补,退陈致新
室女思虑伤心闭经 室女忧愁 益阴血 血逆而竭 柏子仁丸 泽兰汤 思虑伤心 制虚火 室女忧愁 益阴血 血逆而竭 柏子仁丸 泽兰汤 思虑伤心 制虚火 一室女年十七, 历久不愈, 天癸未通, 发热咳嗽, 饮食少思, 欲用通经丸。 余曰: 此盖因禀气不足, 阴血未充故耳。 但养气血, 益津液, 其经自行, 彼惑于速效, 仍用之。 余曰: 非其治也, 此乃剽悍之剂, 大助阳火。 阴血得之则妄行, 脾胃得之则愈虚。 后果经血妄行, 饮食愈少, 遂致不救。
《济阴纲目》之论闭经 二阳之病,有隐曲致闭经宜养血泻火 因劳伤致闭经当大补脾胃 室女思虑伤心闭经需益阴血,制虚火 痰饮所致闭经应先祛痰,后清心火滋肾水 血滞血枯致闭经宜温和滋补,退陈致新
痰饮阻滞致闭经 祛痰湿 茶调散 痰湿阻滞 气血不畅 经闭不行 清心火 玉烛散 滋肾水 三和汤 张子和云: 凡妇人月事不来, 用茶调散吐之
痰饮阻滞致闭经 薛氏曰: 表弟方健甫一妇人月事不行, 塞热往来, 口干颊赤, 饮食少, 旦暮间咳一二声, 诸医皆用虻虫、水蛭、干漆、硇砂、芫青、红娘子、没药、血竭之类, 惟戴人不然, 曰: 古方虽有此法, 奈病人服之, 必脐腹发痛, 饮食不进, 乃命止药, 饮食少进。 内经曰: 二阳之病发心脾。 心受之则血不流, 故女子不月, 既心受积热, 宜抑火升水, 流湿润燥, 开胃诱食, 乃涌出痰一二升(惟有痰者可用,亦须形疾俱实), 下泄水五六行, 湿水上下皆去, 血气自然惴流, 月事不为水湿所隔, 自依期而至矣。 亦不用虫虫水蛭之类有毒之药, 如用之, 则月经总来, 小溲反闭, 他证生矣。 凡精血不足, 宜补之以食, 大忌有毒之药偏胜而致夭阏多矣。
《济阴纲目》之论闭经 二阳之病,有隐曲致闭经宜养血泻火 因劳伤致闭经当大补脾胃 室女思虑伤心闭经需益阴血,制虚火 痰饮所致闭经应先祛痰,后清心火滋肾水 血滞血枯致闭经宜温和滋补,退陈致新
血滞血枯致闭经 血滞经闭者------大黄干漆之类,推陈出新 气旺血枯者------温和滋补 痰火湿热者------清之凉之 ¤不可纯用峻药,以亏阴道 血气流通后再予:红花当归散,紫葳散,通经丸,当归散
总结 《济阴纲目》是一部理论和实际紧密结合的中医妇科临床著作 集明代以前中医妇产科之大成,将名论、名法、名方尽收其中 其所倡导的“方论结合, 注重实用”的思路与方法, 是学习的重点
读古籍, 筑根基, 做临床, 提疗效 谢谢!
【玉烛散】 当归,川芎,白芍药, 地黄,大黄,芒硝,甘草 当归,川芎,白芍药, 地黄,大黄,芒硝,甘草 [上剉各等分] 每服八钱,水煎食前服。 治:胃热消渴,善食渐瘦,津液为热燥竭,以致血海干枯
【三和散】 当归,川芎,白芍药 地黄,大黄,朴硝 黄芩,栀子,连翘 薄荷,甘草 [上剉各等分] 每服八钱,水煎食前服 [上剉各等分] 每服八钱,水煎食前服 治: 劳心,心火上行,以致胞脉闭塞,月事不来 注意:治劳心之实热者,如心虚而热收于内或心虚而土衰者,不宜妄用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五补丸】 熟地黄,人参,牛膝酒浸[去炉焙干] 白茯苓,地骨皮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每服三五十丸,空心温酒下 治: 补诸虚,安五脏,坚骨髓,养精神 注意:凡心胞脉闭先服降心火之剂,后服此丸及卫生汤 以治脾养血也
【卫生汤】 当归[二两] 白芍药[二两] 黄芪[三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温服 当归[二两] 白芍药[二两] 黄芪[三两] 甘草[一两] 上为末,每服半两,水二盏,煎至一盏,空心温服 按:五补丸补水之源,卫生汤行已生之血,盖地黄茯苓人参俱补里气之不足,而黄芪甘草又益表气之不足,当归芍药行肝血之不足,有先后天之意焉)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饭下三十丸 【柏子仁丸】 柏子仁[半两炒另研] 牛膝 [半两]酒洗 卷柏[半两] 泽兰叶[二两] 续断[二两] 熟地黄[二两] 上为细末,炼蜜丸,如桐子大,空心米饭下三十丸 治: 血虚有火,月经耗损,渐至不通.日渐嬴瘦,而生潮热。 并治室女思虑成劳经闭 注意:慎勿以毒药通之,宜此兼服泽兰汤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泽兰汤】 泽兰叶[三两] 妙在泽兰为君 当归一两[酒洗] 芍药一两[炒] 甘草[五钱] 上为粗末,每服五钱,水二盏,煎一盏,温服 主治同柏子仁丸
【红花当归散】 红花,当归尾,紫葳,牛膝,苏木[细剉],甘草[各二两],赤芍药[九两],刘寄奴[五两],桂心,白芷[各一两半] 上为细末,空心热酒调下三钱,食前临卧再服 治:妇人经候不行,或积瘀血,腰腹疼痛,及室女月经不通 按:此皆破血之药,然不用川芎以行血海之血,而用白芷以行阳明之经者,以血海隶乎阳明也
上为末水煎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 【通经丸】 归尾 桃仁[去皮尖] 大黄[煨] 牡丹皮 干漆[炒烟浸] 肉桂 牛膝 莪朮[各一两] 三棱[醋炒五钱] 麝香[八分] 皂角五钱 芫花二钱 上为末水煎糊为丸,如桐子大,每服五十丸,米汤下 治: 经闭不通,及血块疼痛。 按:(不用虻虫水蛭斑螯之类,是重剂中之轻者最稳)
【当归散】 当归 穿山甲[微炒] 蒲黄[炒各半两] 辰砂[另研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 当归 穿山甲[微炒] 蒲黄[炒各半两] 辰砂[另研一钱] 麝香[少许] 上为细末,研匀,每服二钱,食前热酒调下。 治:血脉不通。(专主在脉络)
白朮为君 茯苓、芍药为臣 黄芪、甘草、陈皮 麦芽 川芎 当归 柴胡等分为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