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也随之分离。 GO 没有减数分裂就没有遗传规律。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遗传定律 》专题复习 ——“ 模型 ” 建构在解遗传题中的应用 温州中学 高三备课组. 真核生物的性状遗传。 有性生殖的生物性状遗传。 细胞核遗传。 分离定律 ——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 自由组合定律 —— 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 (即独立遗传)的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 状的遗传。包括位于常染色体上和性染色.
Advertisements

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本章目录 第一节 分离规律 第二节 自由组合规律 第三节 连锁与互换定律.
aa AA 父方 母方 a 想一想, 议一议 能卷舌(假设基因组成为 AA )的父亲与不能卷舌(假 设基因组成为 aa )的母亲,他们的基因是如何传递给子代的 呢?请在右图的细胞中填出基因,并在括号中填出相应的名 词。请你推测:子代能够卷舌?为什么? A AaAa (精子) (卵细胞)
第二课时 生物的性状与基因和染色体、 分析基因传递过程 苏科版生物新课标实验教材八下. 1 、生物的亲代与子代之间,在 、 和 等方面相似的现象叫做 。 2 、生物体形态结构、生理特征等称为生物体的 ,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叫做 。 你能举例吗 ? 形态 生理功能 结构 生物的遗传 相对性状.
第 二 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主讲:广州市玉岩中学 杨美玲.
第一节 分离定律 选用豌豆作为杂交实验材料的原因 1. 豌豆是自花授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自然 状态下是纯种 2. 豌豆花较大, 便于人工去雄和授粉 3. 豌豆成熟后子粒留在豆荚中, 便于观察计 数 4. 豌豆具有多个稳定而易于区分的性状 自花授粉 : 同一朵花内完成传粉的过程. 闭花授粉 :
遗传的基本规律( 1 ) 周闽湘. 回顾 1 :孟德尔遗传定律适用范围 必须同时符合下列三个条件 : 1. 真核生物 ( 原核细胞和病毒不适 用 ) 2. 有性生殖 ( 无性生殖不适用 ) 3. 核遗传 ( 细胞质遗传不适用 )
①② ③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和基因存在的方式和特点. 2 、什么是相对性状?你能举几个实例吗? 3 、下列各对性状中,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 兔的长毛和黑毛 B 人的身高和体重 C 棉花的掌状叶和鸡脚叶 D 豌豆的高茎与蚕豆的矮茎 C 4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一种性状由一对基因控制.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江苏省南通第一中学 李伟. 对象 : 时期 : 特点 : 结果 : 进行有性生殖的动植物 从原始的生殖细胞发展为成熟的 生殖细胞的过程中 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连续 分裂两次 一、减数分裂的概念 新产生的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 比原始的生殖细胞减少了一半.
(1)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 现 代遗传学上确定为基因 ) ; 孟德尔( 1822—1884 ),奥国 人,遗传学的奠基人。 21 岁起做修 道士, 29 岁起进修自然科学和数学。 主要工作: 经过 8 年的杂 交试验, 1865 年发表了《植物杂交 试验》的论文。 (2)
第一章第二节 自由组合定律 高茎豌豆与短茎豌豆,F 1 都为高茎。 让 F 1 自交得 F 2, 则 F 2 表现型及其比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基因型及其比例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高茎∶矮茎 = 3 ∶ 1 DD ∶ Dd.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 P F 1 个体数: : 3 : 3 : 1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 F 2 黄色圆粒 绿色皱粒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 黄色圆粒.
自然条件下豌豆的传粉方式 实验材料 —— 豌豆 花粉 雄蕊雄蕊 雌蕊雌蕊 雌配 子 (含雄 配子) 自然条件下豌豆传 粉时花瓣的形态 ①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1.2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对每一对相对性状单 独进行分析 圆粒( =423 ) 皱粒( =133 ) 黄色( =416 ) 绿色( =140 ) 其中 圆粒 : 皱粒接近 3 : 1 黄色:绿色接近 3 : 1.
第 2 节 自由组合定律. P × 黄色圆形 绿色皱形 × F1F1 F2F2 黄色 圆形 黄色 皱形 绿色 圆形 黄色 圆形 绿色 皱形 个体数 比数 9 ∶ 3 ∶ 3 ∶ 1 F 2 出现不同对性状之间的 自由组合,出现与亲本性 状不同的新类型。 现象: 单独分析每对相对性状.
人的性别遗传 制 作 襄城县库庄一中 李卫贞.
生物的 遗传与变异.
复 习 基 因 的 自 由 组 合 定 律 复习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aa AA Aa 1.生物的性状是由什么决定的? 2.染色体、DNA、基因之间的关系? 是由基因决定的。 3.基因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一对血型都为A型的恩爱夫妻,生了一个O型血的孩子。夫妻俩很纳闷,为何孩子的血型和他们俩都不一样呢?他们甚至怀疑过在医院分娩时,医生将孩子换错了。 性状: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特征的总称。 相对性状: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第2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一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减数分裂与生殖细胞的形成 复习课.
1.每种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的数目是 的,并且通常是 的。
高中生物新课程复习课件系列精品 《遗传与进化》复习要点.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黄色圆粒 × 绿色皱粒 黄色圆粒 (一) 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 P F1 F2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比例
减数分裂.
1.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适用条件 (1)有性生殖生物的性状遗传(细胞核遗传)。 (2)两对及两对以上相对性状遗传。 (3)控制两对或两对以上相对性状的等位基因位于不同对同 源染色体上。
自由组合定律中的 比例及概率计算 上杭二中 吴文丽.
第三节 伴性遗传.
第六章 遗传和变异 1.植物叶肉细胞内遗传物质的载体不包括( ) A.染色体 B.质体 C.线粒体 D.核糖体
高二会考复习之—— 遗传定律. 高二会考复习之—— 遗传定律 复习要点: 一、相关知识 二、基因的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三、孟德尔遗传规律的现代解释 四、遗传定律的常见题型 孟德尔成功的原因 遗传定律的适用范围 几个重要的概念 关于基因、性状的概念及关系.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6.3 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 人类染色体显微形态图 ♀ ♂ 它们是有丝分裂什么时期的照片? 在这两张图中能看得出它们的区别吗?
Chapter3 孟德尔遗传规律 本章要求 基本名词概念 3.1 分离定律 3.2 自由组合定律 3.3 数理统计原理在遗传研究中的应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高三生物第一轮复习 高三备课组(2011届) 必修二 第二章 第一、二节 减数分裂和染色体学说.
生 物 的 变 异.
第2章第1节 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第1课时.
减数分裂 制作:乌海市第十中学 史姝婉.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第 二 章 第 一 节 减 数 分 裂 和 受 精 作 用 龙江一中 李洪发.
考前重点突破—常见遗传题解题方法.
讨论: 1.分离定律适用于几对基因控制着的几对相对性状? 2.一对相对性状中如何确定显隐性的关系?
欢迎光临指导.
遗传题的解题方法.
【中学生物相关资料】.
基 因 的 分 离 定 律 2002年4月.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第2课时 基因的分离定律 重习要点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 一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型种类 及概率的计算 ◆ 一对相对性状遗传系谱求法及图的判断 ◆ 如何实验验证某性状是由一对基因控制.
基 因 的 分 离 规 律.
第七单元第二章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基因的分离定律.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第二节  遗传的基本规律 一、孟德尔及其豌豆杂交试验
第一节 分离定律 ——遗传学的奠基人孟德尔的实验为我们解决了这个问题
勤学精思 好问多练 一轮复习之 遗传、变异与基因工程 课时二、遗传的基本规律.
专题13 孟德尔定律.
《遗传学》 丽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生命科学系 王石华 博士/教授
一、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 一定的独立性,生物体在进行减数分裂形成配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大綱:整數的加法 整數的減法 蘇奕君 台灣數位學習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高中生物学理性思维培养的实践性课例开发
第三章 遗传的基本规律.
第二章 孟德尔规律.
Chapter 4 Mendelian Inheritance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1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细胞分裂 有丝分裂.
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 塘下中学 谢思隆 2015届高考二轮小专题复习 考纲要求 2—1 孟德尔定律 (1)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方法
一个品种的奶牛产奶多,另一个品种的奶牛生长快,要想培育出既产奶多,又生长快的奶牛,可以采用什么方法?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减数分裂-------遗传规律的细胞学基础 1、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离,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A和a)也随之分离。 GO 没有减数分裂就没有遗传规律。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基因分离规律 2、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导致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A和B或b,a和B或b)自由组合。 三大遗传规律 GO 减数分裂 基础 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自由组合规律 3、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之间交叉互换。 GO 减数第一次分裂前期 连锁互换规律 BACK

减数分裂与生物的遗传定律 a A A a a A A a 基因分离 A b a B A b a B A A A A A A a a a a 非同源染色的自由组合导致基因自由组合 B B B B B B b b A B a b A B a b

五。形成的生殖细胞的类型的问题 I.精子的类型 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A B a b A B a b 次级精母细胞 A b A b a B 次级精母细胞 A a B b 初级精母细胞 精细胞 A a B b 精原细胞 a B 1.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个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2种,AB、ab或Ab、aB,4个精子两两相同(2+2) 2.两对基因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一种AaBb的精原细胞能产生几种类型的精子? 4种,因为有n个精原细胞,数量很大。所以形成的精子类型为22 。

一种精原细胞或一个个体可能产生生殖细胞类型均为2n种 总结:一个精(卵)原细胞产生的四个生殖细胞为两两相同(基因型)的细胞 一个精原细胞产生的精子类型 一个卵原细胞产生的卵细胞的类型 整个生物体产生的生殖细胞的类型 体细胞基因型 Aa A、a A或a A、a AaBb Ab、aB或ab、AB Ab或aB或ab或AB Ab、aB、ab、AB ABC、abc或Abc、aBC或ABc、abC或AbC 、 aBc ABC或abc或Abc、aBC或Abc或abC或AbC或aBc ABC、abc、Abc、aBC、ABc、abC 、 AbC 、 aBc AaBbCc 一种精原细胞或一个个体可能产生生殖细胞类型均为2n种

基因的分离定律 —归纳综合,总结规律 同源染色体 成对的_________是位于1对___________上的.当细胞进行_________时,等位基因会随着___________的分开而_____,分别进入到___个配子中,_____地随_____遗传给后代. 等位基因 减数分裂 同源染色体 分离 2 独立 配子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设)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遗传因子不融合、不消失 同一种性状的一对相对性状 (同一个字母的大小写) 显性性状:由显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大写D表示) 隐性性状:由隐性遗传因子控制(用小写d表示)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纯种高茎豌豆: DD F1高茎豌豆: Dd 纯种矮茎豌豆: dd 纯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 杂合子: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

!遗传图解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3 豌豆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配子,每个配子中只含有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 受精时,雌雄配子之间随机结合。 !遗传图解

遗传基本定律的适用范围 (1)遗传学的基本定律都是对进行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而言的,属于细胞核遗传。原核生物、病毒、细胞质遗传都不属于该定律的研究范围。 (2)基因的分离定律揭示了控制一对相对性状的(一对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3)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揭示两对或两对以上等位基因的遗传行为。

-----测交 假说—演绎法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让F1与___________杂交 隐性纯合子 科学实验发现事实 大胆猜测推出假设 演绎推理实验检测 反复实验揭示规律 孟德尔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 让F1与___________杂交 隐性纯合子

遗传规律的基本概念 (1)交配类 ①杂交;②自交;③测交;④正交和反交。 (2)性状类 ①性状;②相对性状;③显性性状;④隐性性状;⑤性状分离;⑥显性的相对性。 (3)基因类 ①等位基因;②相同基因;③显性基因;④隐性基因;⑤非等位基因; ⑥复等位基因。 (4)个体类 ①表现型; ②基因型; (表现型=基因型+环境)③纯合体;④杂合体;⑤杂种。

D D B b 等位基因: 1 2 3 4 相同基因: 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 A和a;B和b; D和D 1和2;3和4 1 2 3 4 等位基因: A和a;B和b; 相同基因: D和D 非等位基因: 同源染色体: 1和2;3和4 非同源染色体:

性状及其相对性状 性状(character):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生化等方面特征。 相对性状 (relative character):是指一种生物的同一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显性性状:是指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后,在F1中表现出来的那个亲本性状。例如:豌豆的高茎。 性状的分离:在杂种后代中,同时表现出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的现象。 性状分离比:杂交后代中显隐性性状数量比。

豌豆作为实验材料的优点: 1豌豆:豆科植物,花冠属于蝶形花冠。图片 2豌豆是严格的自花传粉和闭花受粉的植物。 3 豌豆在自然条件下都是纯种。 4 豌豆有一些稳定的,差异较大而又容易区分的性状。 5 豌豆的花冠较大,便于进行人工杂交工作。

拇指竖起时弯曲情形 1、挺直2、拇指向指背面弯曲 食指长短 1、食指比无名指长 2、食指比无名指短 双手手指嵌合 1、右手拇指在上 2、左手拇指在上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人工授粉 父本♂ 亲本(P) 母本♀ 1、去雄 2、套袋 3、授粉 4、套袋 高茎 矮茎 正交或反交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P F1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 高茎 矮茎 (亲本) (杂交) (亲本) 为什么子一代中只表现一个亲本的性状(高茎),而不表现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或不高不矮? F1 高茎 (子一代)

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1: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在F1代中,另一个亲本的性状是永远消失了还是暂时隐藏起来了呢? F1 高茎 × (自交) F2 (子二代) 高茎 矮茎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P F1 F2 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试验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性状分离 787 277 3 : 1 × × 矮 高 高 高 矮 787 277 用其他相对性状做杂交实验,也得到同样的结果,4页表1-1,这可见绝非偶然,而是有规律的。 3 : 1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F2代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都是偶然的吗? 其余6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 P4表格 F2代中性状分离有关数据分析: 实验现象:在F1代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性状分离比: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接近3:1 ?F2代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都是偶然的吗?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 杂交方法:去雄、套袋、授粉、套袋。 (2)过程:纯种高茎和纯种矮茎豌豆作亲本,再让F1自交得F2。 (3)实验结果: ①F1只表现显性亲本的性状。 ②F2中显现出不同性状的性状分离,分离比为显:隐=3:1

?F2代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都是偶然的吗? 其余6对相对性状的实验结果: P4表格 F2代中性状分离有关数据分析: 实验现象:在F1代中只表现出显性性状。F2代中出现性状分离现象。 性状分离比: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接近3:1 ?F2代中出现的3:1的性状分离比都是偶然的吗?

①一般说来,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成单存在。 对性状分离现象的解释 (1)图解 (2)要点: ①一般说来,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体细胞中的基因成对存在,生殖细胞中的基因成单存在。 ②亲本为纯合体的高茎(DD)和矮茎(dd),则F1为Dd。 ③F1存在等位基因,表现为显性性状。 ④等位基因的行为:D、d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随同源染色体分开而分离。所以F1产生D和d两种等量的配子。 ⑤F1中各种雌雄配子受精机会均等,随机受精产生F2;F2中有三种基因型,两种表现型且显性与隐性的比例为3:1。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科学研究常用方法:假说- 演绎法 测交实验 测交:用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常用来测定F1的基因组合。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思考:为什么这里的比例不是严格的1:1呢? 测交实验 表现型 高茎 矮茎 数量(总数64) 30 34 比例 约为 1 :1 思考:为什么这里的比例不是严格的1:1呢? 如果能得到更多的杂交后代,那么高茎和矮茎的比例是否能够更接近1:1?

如何判断显性\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隐性性状 实验现象: 对现象的解释 对解释的验证 P: 高DD × 矮dd ↓ ↓ D d 32 如何判断显性\ 隐性性状 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实验现象: 对现象的解释 对解释的验证 P: 高DD × 矮dd     ↓  ↓     D   d  ↓ F1      高Dd F2 基因型 DD Dd dd 1 ∶ 2 ∶ 1 表现型 高 矮 3 ∶ 1 测交: 高Dd × 矮dd        ↓    D  d  d  测交 高 矮 后代 Dd dd 1 ∶ 1 30

对分离现象解释的验证 测交实验应用 有一株高茎豌豆,想知道它的基因型,请简要叙述程序设计思路? 方法1:测交 方法2:自交(对于一些特殊情况,此方法更简单)

分离定律的应用 分离规律的应用: 1 杂交育种 2 遗传疾病发生概率的预测

分离定律在实践上的应用 (1)杂交育种: ①显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连续自交,直到不发生性状分离为止,方可作为推广种。 ②隐性性状作为选育对象:一旦出现即可作为种子推广使用。 (2)医学实践:利用分离定律科学推断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为人类禁止近亲结婚和优生提供理论依据。

分离定律的应用 1 杂交育种 原则:按照育种目标,选配亲本进行杂交,根据性状的遗传表现选择符合人们需要的杂种后代,再经过有目的的选育,最终培育出具有稳定遗传性状的品种。 事例:小麦秆锈病的抗性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 假设抗性基因为:R 无抗性植株的基因为:r F2中:RR、Rr(有抗性)、rr(无抗性)可直接淘汰。 获得稳定遗传的品种的方法:是将有抗性的进行连续自交选择,直到不出现性状分离为止。实际中一般自交5或6代即可。(杂合子自交N代的比例?)

!婚配图解 遗传系谱图 ?并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疾病,如果父母都是杂合子,后代的发病概率是多少? 分离定律的应用 2 遗传疾病发生概率的预测 在医学实践中,人们常常利用基因的分离定律对遗传病的基因型和发病概率进行科学的推断。 事例:人类的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疾病。患者的基因型为:aa。现有一对表现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患白化病的孩子,问他们再生一个孩子,患白化病和正常孩子的概率(事件发生的可能性)? !婚配图解 遗传系谱图 ?并指是由显性基因控制的一种遗传疾病,如果父母都是杂合子,后代的发病概率是多少?

1.解答基因分离定律问题的一些基本思维 (1)判断显、隐性性状。方法有二种: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体亲本杂交,子一代杂合体显现的亲本的性状为显性性状。 ②据“杂合体自交后代出现性状分离”。新出现的性状为隐性性状。 在未知显/隐性关系的情况下,任何亲子代表现型相同的杂交都无法判断显/隐性。

①隐性纯合突破法: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其基因型中的两个隐性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说明两个亲本至少含一个隐性基因。 (2)基因型的确定 ①隐性纯合突破法:具隐性性状的个体一定是纯合体,其基因型中的两个隐性基因分别来自两个亲本,说明两个亲本至少含一个隐性基因。 ②性状分离比突破法:根据特殊交配组合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来确定基因型。 交配类型 亲本基因型 F1性状分离 杂合体自交 Bb×Bb 3∶1 测交 Bb×bb 1∶1 纯合亲本杂交 BB×bb 1∶0 (3) 基因型和表现型几率的计算见下一个专题。 2.学会作规范的遗传图解,并在实际应用中能熟练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