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 痛
一、概 述 由外感邪气、内伤饮食情志、脏腑功能失调等导致气机郁滞,胃失所养,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 又称“胃脘痛”、“心腹痛”、“心下痛”、“心痛”、“心痛”、“肝胃气痛”等。
最早见于《内经》。 《素问·六元正纪大论》载:“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 --肝气郁结可致胃痛。 《素问· 举痛论》:“寒气客于肠胃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邪可致胃痛。 《素问· 痹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饮食可致胃痛。 汉唐以前医家所称“心痛”多指胃痛。如《外台秘要·心痛方》曰:“足阳明为胃之经,气虚逆乘心而痛,其状腹胀归于心而痛甚,谓之胃心痛也。”
至明《医学正传·胃脘痛》也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从而对此两病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至明《医学正传·胃脘痛》也说:“古方九种心痛,……详其所由,皆在胃脘,而实不在于心也。”从而对此两病进行了较为明确的区分。 相当于西医学的急、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胃痉挛,胃神经官能症,胃下垂等疾病。
二、病 象 1.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含隐痛、胀痛、绞痛、刺痛、灼痛、钝痛、闷痛)。 二、病 象 1.主症 上腹胃脘部疼痛(含隐痛、胀痛、绞痛、刺痛、灼痛、钝痛、闷痛)。 2.兼症 恶心呕吐、脘闷、食欲不振、吞酸嘈杂、嗳气,大便不调,呕血,便血等症。
三、病 位 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因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故病位在胃。 三、病 位 在胃、与肝、脾关系密切。 因胃失和降,不通则痛,故病位在胃。 与脾关系密切。因脾与胃相表里,脾主运化,以上升为常,胃主受纳,以和降为顺,胃之受纳腐熟,赖脾之运化升清,二者在生理上相互配合,病理上相互影响,所以胃病常累及脾,脾病常累及于胃。 与肝关系密切。在病理上,肝属木,木旺克土。在生理上,脾胃的受纳运化,中焦气机的升降,有赖于肝之疏泄。
四、病 类 分急、慢性两类。 五、病 性 分虚、实、寒、热。 久病无邪者为虚,含阴虚、虚寒; 新病有邪者为实,含气滞、血瘀、食滞; 疼痛喜温者属寒; 疼痛喜冷饮为热。 六、 病程 长短不一。 病初多为实证,疼痛较剧(胀痛、绞痛、灼痛)病程短,易治。 病久多为虚证,疼痛多为隐痛,病程长,易反复发作。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七、病因病机 病机关键: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1.寒邪客胃 外感寒邪,内客于胃 寒主收引,寒邪阻遏, 过服生冷,寒积胃中 于胃阳使胃阳不得舒展 胃气不和,收 引作痛。
2.饮食伤胃 饮饱无常,暴饮暴食 食滞不化 气机郁滞, 过服肥甘、醇酒辛辣 湿热内蕴 胃失和降,不通则痛。
3.肝气犯胃 忧思恼怒,情志不遂,肝失疏泄,肝郁气滞,胃失和降,而发胃痛。 横逆犯胃 胃痛(肝胃气滞)。 郁久化火 胃痛(肝胃郁热)。 肝郁气滞 火盛阴伤 胃失濡养(胃阴亏虚)。 日久血脉凝涩 瘀血内结 胃络失和。
4.脾胃虚弱 素体脾虚 劳倦过度 均可使脾胃虚弱,脾 大病、久病累及脾胃 不升清 胃不降浊, 中阳不运寒从中生, 致使胃失温养作痛。
八、诊断与鉴别 (一)诊断 1.病史:上腹部疼痛,反复发作史,发病常与情志不遂、饮食不节、劳累、受寒等因素有关。 2.典型的临床表现:上腹部疼痛,常伴有食欲不振,痞闷或胀满,恶心呕吐,吞酸嘈杂等。 3.理化检查:上消化道X线钡餐透视、电子胃镜及病理组织学检查等,可见胃、十二指肠粘膜炎症、溃疡等病变。
(二)鉴别 1.与痞满鉴别 共同点:与胃痛部位同在心下。不同点:胃满是指心下痞塞,胸膈满闷,触之无形,按之不痛的病证。胃痛以痛为主,胃痞以满为患,且病及胸膈,不难区别。 2.与真心痛鉴别:见下表 3.与胁痛鉴别 二者在病位和兼症上有明显差别。胃痛以胃脘部疼痛为主,伴有食少、恶心呕吐、泛酸嘈杂等。胁痛以胁肋疼痛为主,伴胸闷、喜长叹息等。 4.与腹痛鉴别 与胃痛均为腹部疼痛,但腹痛是以胃脘以下、耻骨毛际以上部位的疼痛为主,其疼痛部位不难区别。
胃痛 真心痛 病位 上腹胃脘部 胸部 疼痛性质位 多为隐痛、胀痛等,常反复发作,多与饮食相关 绞榨样疼痛,恐惧感、濒死感,病情较急。 伴随症状 恶心呕吐、脘闷、食欲不振、吞酸嘈杂、嗳气,大便不调等消化道症状。 胸部憋闷,呼吸困难,手足发冷,其疼痛用热敷或按摩不缓解。 脉象 沉、弦、紧、迟 沉、涩或结代 心电 无改变 有改变
九、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寒热 寒:拘急而痛,得温痛减,遇寒痛剧,苔白,脉弦紧。 热:多为灼痛,痛势急迫,常伴口臭、便秘,得冷饮则舒,苔 黄少津,脉弦数。 2. 辨虚实 实证:疼痛暴作,痛势剧烈,拒按,食后痛减,痛有定处。 虚证:多为久病,痛势绵绵,喜按,得食痛减,痛处不定。 3.辨气血 在气者:多是新病,以胀痛为主,疼痛不定。 在血者:多为久病,以刺痛为主,痛有定处,夜间加重。 4.辨缓急 缓:渐发,多见于脾胃虚弱或情志所伤。 急:暴发,多见于感受外邪和饮食所伤。
(二)治疗原则 1.理气和胃止痛为基本治疗大法。(通法) 2.根据寒热虚实采取不同治法(审因论治) 寒凝——散寒行气; 气滞—— 疏肝理气; 食积——消积导滞; 阳虚——温阳益气; 阴虚——养阴益胃; 火郁——疏肝清热; 血瘀——活血化瘀。 3.应用理气药,中病即止,不可长期服用,用量不可太过,以免耗气伤阴。
(三)分证论治 1.寒邪客胃 临床表现:胃痛暴作,恶寒喜暖,得温痛减, 遇寒加重,口淡不渴,或喜热饮 , 苔薄白,脉弦紧。 治法:温胃散寒,理气止痛。 方剂;良附丸。 加减:①寒重加吴茱萸,干姜“”②气滞加木香、陈皮、香橼;③兼表寒证加香苏饮; ④ 夹食积加枳壳、半夏、神曲、鸡内金。
2.饮食停滞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胀满拒按,嗳腐吞酸, 或呕吐不消化食物,其味腐臭, 吐后痛减,不思饮食,大便不爽, 得矢气及便后稍舒,苔厚腻,脉 滑。 治法:消食导滞,和胃止痛。 方剂:保和丸。 加减及备选方:①脘腹胀甚加枳壳、厚朴、槟榔;②食积化热加黄芩、黄连; ③大便秘结者加小承气汤;④食积化热成燥可合用大承气汤。
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 胸闷嗳气,善太息,得嗳气、矢气 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 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3.肝气犯胃 临床表现:胃脘胀痛,攻撑作痛,脘痛连胁, 胸闷嗳气,善太息,得嗳气、矢气 则舒,遇烦恼郁怒则痛作或痛甚, 大便不畅,苔薄白脉弦。 治法:疏肝理气,和胃止痛。 方剂:柴胡疏肝散。 加减:①胀重加青皮、郁金、木香;②痛甚加川楝子、延胡索; ③嗳气频作加半夏、旋覆花。 肝胃气痛片:NaHCO3 、胆草、大黄、薄荷油、丁香油。
4.肝胃郁热 临床表现:胃脘灼痛,痛势急迫,心烦易 怒,泛酸嘈杂,口干口苦,舌 红苔黄,脉弦数。 治法:丹栀逍遥散。 加减:①肝火灼伤胃络加泻心汤;②肝火伤阴加一贯煎。
5.瘀血停滞 临床表现:胃痛如刺似割,痛有定处,按 之痛甚,食后加剧,入夜尤甚, 或见吐血、黑便,舌质紫黯或 有瘀斑,脉涩。 治法:活血化瘀,和胃止痛。 方剂:失笑散合丹参饮。 加减:痛甚加延胡索、三棱、莪术、枳壳、 木香、郁金。
6.湿热中阻 临床表现: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口干口 苦,渴不欲饮,头重如裹,身 重肢倦,纳呆恶心,小溲色黄, 大便不畅,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理气和胃 方剂:清中汤。 加减:①热盛便秘加大黄、枳实;②气滞腹胀加厚朴、大腹皮。
7.胃阴亏虚 临床表现:胃脘隐痛,饥而不欲食,口燥咽干 , 五心烦热,消瘦乏力,口渴思饮,大 便于结,舌红少津,脉细数。 治法:滋阴益胃,和中止痛。 方剂:一贯煎合芍药甘草汤。 加减:①痛甚加香橼皮、佛手;②嘈杂反酸加左金丸;③胃热偏盛加生石膏、知母、玉竹、芦根;④肝肾阴虚加山萸肉、玄参、丹皮。
8.脾胃虚寒 临床表现:胃痛隐隐,绵绵不休,喜温喜按, 空腹痛甚,得食则缓,劳累或受凉后 发作或加重,泛吐清水,神疲纳呆, 四肢倦怠,手足不温,大便溏薄,舌 淡苔白,脉虚弱。 治法:温中健脾,和胃止痛。 方剂:黄芪建中汤。 加减:①泛吐清水加干姜、吴茱萸、半夏;②寒盛可用大建中汤; ③脾虚湿盛者可合用二陈汤;④肾阳虚加附子、肉桂、巴戟天、仙茅。
(四)其它疗法 胃痛有许多外治法,如针灸、推拿、敷贴、穴位压迫、穴位注射等疗法。有时在缓解疼痛方面效果显著,见效快,使用方便。如针刺足三里、中脘可缓解胃痛,是临床常用的方法。 十、转归与预后 病之初多属实证,病情发展,可虚实夹杂,若失治误治可由实转虚,或变生它证。胃痛预后一般较好,实证治疗较易,虚实夹杂,或正虚邪实者,则治疗难度较大,且经常反复发作。伴有呕血、便血,量大难止,胃痛剧烈,兼见大汗淋漓、四肢不温、脉微欲绝者,为气随血脱的急危之候,如不及时救治,亦可危及生命。
十一、预防与调护 要重视精神与饮食方面的调摄,保持精神愉快,性格开朗,劳逸结合,切忌暴饮暴食,或饥饱无常,饮食以少食多餐、清淡易消化为原则,可减轻胃痛和减少胃痛发作,进而达到预防胃痛的目的。
十二、小 结 胃痛多由外感寒邪,饮食所伤,情志不遂等病因而引发,以上腹胃脘部近歧骨处疼痛为主症的,病证。日久常多种病因相互作用,病情复杂。胃失和降,气机不利,胃失濡养,是发生胃痛的主要病机。常与肝脾等脏腑有关。临床上寒邪、食滞、气滞、热郁、血瘀、湿阻等多属实证;脾胃虚寒,胃阴亏虚等多为虚证。且各证候之间,可合并出现,可相互转化,可由实转虚,可因虚致实,可虚实夹杂,可山寒化热,寒热错杂,可因气滞而血瘀,可由瘀血阻遏气机而气滞。
第二部分 临 床 养胃汤是治疗胃痛的有效方剂,其组成如下:党参15g,白术20g,甘草l0g,海螵蛸20g,香橼15g,大贝10g,莱菔子15g,水红子15g。水煎服。加减:①痛甚加白芷;②胃阴虚去党参、白术,加沙参、麦冬、石斛、玉竹、白芍;⑧虚寒性胃痛加黄芪、桂枝;④气滞者加香附、木香、五灵脂;⑤血瘀者加桃仁、赤芍、红花、五灵脂、党参、白术;⑥胃有饮邪者合川苓 桂术甘汤;⑦肝胃郁热去党参、白术加紫草、山栀、藕节;⑧恶心呕吐加丁香、柿蒂;⑨兼吞酸、嘈杂加吴茱萸、龙胆草、黄芩、苦参、益智仁、黑芝麻;⑩胃阴不足,大便秘结不通加当归、肉苁蓉;⑾胃热积滞者加榔片、青皮、木香、黑芝麻;
⑿消化道出血加藕节、白及、紫草、茜草。理气和胃法与现代胃动力学说吻合,症见:上腹部胀满不舒,餐后明显,胀饱,胃痛,伴嗳气、恶心呕吐、便秘等。常选柴胡疏肝散加减治疗,取得较满意疗效。 胃苏冲剂,具有理气消胀,和胃止痛的功能。主要药物有香附、陈皮、佛手、紫苏等。主治气滞型胃痛。症见:胃脘胀痛,窜及两胁,得嗳气或矢气则舒,情绪郁怒则发作或加重,胸闷食少,排便不畅,舌苔薄白,脉弦等。临床上常作为首选中成药。
复习题 1.胃痛的概念。 2.胃痛的病因病机。 3.胃痛分几个证候,其治法及代表方? 4. 在胃痛的治疗中,如何理解“通则不痛”?
胃痛发生的基本病机在于“不通则痛”,故治疗胃痛应以“通”为基本原则,即所谓“通则不痛”。但这里所言的“通”,应以广义的角度去理解和运用。因为胃痛的基本病理为“不通则痛”,但导致“不通”的原因有寒凝、食积、气滞、血瘀、火郁、阴虚、阳虚等不同,故治疗上决不能局限于狭义的“通”法,必须审证求因,辨证论治。如属于胃寒者,散寒即所以通;属于食滞者,消食即所以通;属于气滞者,理气即所以通;属于火郁者,泄热即所以通;属于血淤者,化瘀即所以通;属于阴虚者,益胃养阴即所以通;属于阳虚者,温运脾阳即所以通。只有结合具体病因采取相应治法,才能善用“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