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康复与预后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高血壓中醫保健 高血壓中醫保健 什麼叫血壓? 血壓就是血管裡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有水 壓一樣 …… 血壓就是血管裡的壓力,就像水管裡有水 壓一樣 …… 血壓就像股價,會上下震盪,偶有波動 血壓就像股價,會上下震盪,偶有波動 – 睡覺平靜時︰低一點 – 運動、走路、生氣時︰高一點 – 天氣冷︰高一點.
Advertisements

柴胡龙骨牡蛎汤的临床应用 湖南省湘乡市邓志强中医内科诊所 邓志强. 柴胡体质: 是柴胡证及柴胡类方证出现频度比较高的体质类 型。由于柴胡类方证比较复杂,患者的主诉繁多, 体质类型的辨别能够较快的抓住疾病的本质。 外观特征: 体型中等或偏瘦,面色微暗黄,或青白色,缺乏 光泽,精神抑郁或紧张,皮肤比较干燥,肌肉比.
头颈部影像诊断 第三军医大学西南医院放射科 陆明. 头颈部 眼 耳 鼻窦 鼻窦 咽 喉 腮腺 甲状腺和甲状旁腺.
老年人跌倒的护理 社区护理学教研室. 教学目标 掌握跌倒的概念 掌握跌倒的危险因素 掌握老年人跌倒护理评估的主要项目 了解各种内在危险因素引起老年跌倒的机制 针对老年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跌倒的方案 正确运用护理程序对跌倒老人进行整体护理.
急性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一 病因 1 阑尾管腔阻塞 2 细菌入侵 3 其它 二 病理类型 1 、 急性单纯性阑尾炎 2 、 急性化脓性阑尾炎 3 、 坏疽性及穿孔性阑尾炎 4 、 阑尾周围脓肿.
为 了 健 康 而 运 动 为 了 健 康 而 运 动. Introduction 物 理 治 疗 师物 理 治 疗 师 物 理 治 疗 师 是以一种预防,治疗,及处理因疾病或伤害所带来 的动作问题的医疗专业人士.
病例讨论第十一组 组员:魏玮 张建军 朱伟广 刘楠楠 朱昱斓. 现病史 主诉: “ 右舌部溃 疡 3 月余 ” 患者 3 个月前发现 右侧舌部溃疡, 伴疼痛,当时未 予重视,后溃疡 渐增大伴疼痛加 剧,无缓解。
外科学绪论 赣南医学院附属医院 江柏青. 外科学范畴 外科学发展简史 怎样学习外科学 外科基本原则.
《中医伤科学》筋伤 腰部筋伤 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 骨伤科教研室. 教学目的 掌握腰部扭挫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 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的病因病 机 掌握腰部扭挫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 突出症、腰椎椎管狭窄症、梨状肌综合征的诊查要 点 熟悉腰部扭挫伤、第三腰椎横突综合征、腰椎间盘.
颈肩腰腿痛可怕吗 ? 廖翔 主任医师 深圳南山医院疼痛科 Cell Phone:
中医(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指中国传统医学, 是研究人体生理、病理,以及疾病的诊断和防治等的一门 学科。它承载着中国古代人民同疾病作斗争的经验和理论 知识,是在古代朴素的唯物论和自发的辨证法思想指导下, 通过长期医疗实践逐步形成并发展成的医学理论体系。在 研究方法上,以整体观相似观为主导思想,以脏腑经络的.
儿童孤独症的诊治1. 1、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一 组以交流语言障碍 和 行为异常为特征的发育 障碍性疾病。包括: 儿童孤独症 阿斯伯格综合征 未分类的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 雷特综合征 儿童瓦解性精神障碍.
月子保姆理论知识试卷.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科技信息研究所期刊社 2009年系列学术讲座之 科技论文的审稿及其学术评价
绝经后骨质疏松症的防治.
皮肤性病学 Dermatovenereology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山西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皮肤性病科.
病历 本硕042班 胡立影
第五章 不同人群的体育卫生 第一节 儿童少年的体育卫生 第二节 女子的体育卫生 第三节 中年人的体育卫生 第四节 老年人的体育卫生.
原发性高血压.
护理查房 学生:戴梦茹,黄素文,曾小艳。.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白血病的概述与分型 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 王宇.
第十四章 人体各部分损伤 第三节 肩关节 损伤 肩关节损伤的原因 运动 急性损伤 工作 日常活动 先天性.
麻风愈后者皮肤生理屏障功能的研究 大连市皮肤病医院皮肤生理研究室.
眩 晕 河南中医学院第一临床医学院 中医内科 李瑞红.
人体动脉血压的测定及其影响因素 人体呼吸运动的描记及其影响因素
项目十四 泌乳母猪的饲养管理.
颈肩痛和腰腿痛 外科学教研室.
乳 腺 癌.
看图识谱案例征集 姓 名 _______________ 医 院 _______________
急性腰扭伤 慢性腰肌劳损 第3腰椎横突综合征.
PET-CT-SUVmax与鼻咽癌放疗过程中原发灶 径线变化的关系
病例讨论 济南军区总医院骨病科 侯秀英.
骨 骼 系 统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张建华 重庆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李建国.
脑血栓的前兆与预防.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产后耻骨联合分离症.
晕 厥 ( 昏 厥 ) 赵永辉 河南省人民医院心内科.
病例分享 南华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疼痛科.
北大人民医院骨神经科 徐林.
第六章 第四节 躯干骨折 新疆医科大学中医学院 吴彦生 副主任医师.
第五节 腰椎间盘突出症病人的护理.
骨与关节结核 外科学教研室.
脊柱的CT诊断 Diagnosis of Spine
第九章 玻璃体病 菏泽医专眼科学教研室 董桂玲.
卡泊三醇增强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目的 达力士联合PUVA治疗银屑病的疗效 E L Speight
神经根型颈椎病.
腕舟骨骨折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放射科 余刚.
脊柱结核.
FSD-C10 一个极有希望的药物 汇报人:李艳花 生物化学教研室.
第 二 十 二 章 阑尾炎病人的护理.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二章 第五节 眩晕.
内科护理学实验 1 血糖的监测与护理 实验学时:4学时 实验类型:综合性.
肺癌、肾癌双原发 患者某某,男性,71岁。 诊断:右肺下叶肺癌,纵隔、肺门淋巴结转移,肺内转移,双侧胸腔积液,左肾癌术后。
中 医 内 科 学 第三章 第三节 呕吐.
宫颈刮片脱落细胞 检查结果分析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 妇产科 宋 磊.
牙髓病和根尖周病的治疗 一、治疗原则 (一)保存活髓与保存患牙 (二)无痛与无菌 (三)引流与制洞 (四)清创与避免手术损伤
移植 Transplantation 戴朝六 中国医科大学第二临床学院外科.
分布式程序设计 姚斌 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 上海交通大学.
Dislocation of the Patella
慢性骨骼、软组织疼痛治疗 浙江大学医学部附属二院骨科.
第四章 缺 氧 概念:组织得不到氧气,或不能充分 利用氧气时,组织的代谢、功 能,甚至形态结构都可能发生 异常变化,这一病理过程称为 缺氧。
王树水 主任医师 广东省心血管病研究所心儿科副主任 广东省介入性心脏病学会结构性心脏病分会侯任主任委员 招生专业与类型 科研工作 教育经历
高磁豫率磁共振对比剂临床应用体会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影像科 曹代荣.
胸腔积液 pleural effusion 正常人胸腔内有3-15ml液体,在呼吸运动时起作用,胸膜腔中的积液是保持一个动态(产生和吸收的过程)平衡的状态。若由于全身或局部病变破坏了此种动态平衡,致使胸膜腔内液体形成过快或吸收过慢,临床产生胸腔积液(简称胸液)
( facet joint syndrome low back pain)
蔡世民 合作者:禚钊,傅忠谦,张捷 电子科学与技术系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1/4/29
干细胞再生治疗 症例.
BAFF在活动性SLE患者T细胞中的表达:
MTOR典型案例征集大赛 标题: 医院: 科室: 姓名: 邮箱: 2015 年 月 日.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的临床诊断、治疗、康复与预后 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 康复医学科、骨科 白跃宏

慢性下腰痛 腰部组织较复杂,包括肌肉、韧带、脊椎、小关节、椎间盘、腰神经及马尾神经等。

腰骶部骨筋膜间隔的组成 前 壁:腰背筋膜深层 后 壁:腰背筋膜浅层 内侧壁:腰椎横突,呈膜性或腱膜性 外侧壁:腰背浅深筋膜在竖脊肌外缘愈着处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的研究状况 解剖学 腰骶部存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生理学 骨筋膜间隔内压重复性增高 解剖学 腰骶部存在骨筋膜间隔综合征 Peck et al. Anat. Rec. 1981, 198A:199-201 Carr et al. Spine. 1985, 10(9):816-820 生理学 骨筋膜间隔内压重复性增高 Styf. Spine. 1987, 12:675

概念 ??? 病理机制 ???

动物模型的建立及骨骼肌病理变化的研究 动物模型 骨骼肌病理改变

动 物 模 型 组织内压测定仪 兔种:日本白兔 性别:雌 周龄:18-20 weeks 体重:3-4kg

兔子小腿骨骼肌的组织病理学改变(X 100) 比目鱼肌 伸趾长肌

骨骼肌组织化学的变化 正 常 比目鱼肌 伸趾长肌

获 奖 证 书

发表的代表性论文 英文 1. Bai YH. J Orthop Sci 1998; 3(4): 209-15 2. Bai YH. Exi Anim 1999: 48(2); 87-94 3. Bai YH. Journal of Muscularskeletal Research 1999: 3(2); 157-65 4. Bai YH. Chinese journal of Chinical Rehabilitation 2004:8(5);992-93. 日文 1. 白躍宏. 日本整形外科学会雑誌 1997: 71(8); S1477. 2. 白躍宏. 日本整形外科学会雑誌 1998: 72(8); S1433. 3. 白躍宏. 日本整形外科学会雑誌 1998: 72(10); 428-29. 中文 1. 白跃宏.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2002:(4);288-91. 2. 白跃宏. 中华骨科杂志 2003:23(9);568-71. 3. 白跃宏. 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 2003:25(9);538-40. 4. 白跃宏. 中国临床康复 2002:6(8);1122-1123,1131. 5. 白跃宏.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2003:11(12);832-33.

相关的著作 2. 副主编 “现代骨科内置物及实用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已排版,既将出版。 1. 主编 “下腰痛诊断、治疗与康复” (人民军医出版社),已签约,拟2004年底出版(约100万字)。 2. 副主编 “现代骨科内置物及实用技术”(人民军医出版社),已排版,既将出版。

竖脊肌的病理改变 HE x 80

竖脊肌的病理改变 透射电镜 x 2800

临床资料 2001年7月-2004年5月,采用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的方法治疗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患者58例,男27例,女31例;年龄18-66岁,平均42.3岁;慢性腰痛时间2-42年,平均19年。

临床资料 1. 腰骶部慢性疼痛:偶发5例(8.6%),频发37例(63.8%),持续性发作16例(27.6%)。 2. 步行能力: > 500m 36例(62%),< 500m 18例(31%),< 100m 4例(6.9%)。 3. 查体:沿竖脊肌走行压痛(+)58例,肌紧张(+)58例。疼痛放散至双侧臀部或大腿后外侧19例(32.8%),放散至单侧臀部或大腿后外侧17例(29.3%)。腰部活动度:平均前屈(25.4± 1.2)°,后伸(13.2 ± 1.3)°,左侧弯(27.7 ± 1.3)°,右侧弯(26.9 ± 1.1)°。 4. 影像学检查:发现骨质增生18例(31%),L4-5腰椎间盘退变8例(13.8%),L5S1腰椎间盘退变5例(8.6%),骨质疏松20例(34.5%),神经根受压迫0例。

临床表现 慢性腰痛病史,尤以长距离行走、劳累后加重 腰部僵硬,活动受限、腰部有异物感、肌肉紧张 棘突两侧沿竖脊肌走行局限性压痛(+) 无神经根受刺激体征 双下肢肌力、感觉、运动、反射正常 X光片无明显椎间隙变窄、椎体滑脱等征象 双下肢神经电生理检查无异常 必要时行腰部CT或MRI检查

诊 断 具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影像学检查无异常所见、腰骶部竖脊肌内压测量结果较正常值增高[正常值在静息时,运动中和运动后6min以内分别不超过(8,175和8 )mmHg]。

临床诊断依据 正常值:运动前压为8mmHg以下 Peck D et al. Spine. 1986, 11(5):468-475 竖脊肌内压测定是诊断的主要手段 正常值:运动前压为8mmHg以下 运动中压为175mmHg以下 运动后6分钟内压力不能恢复至正常 Peck D et al. Spine. 1986, 11(5):468-475 Stfy et al. J.B.J.S. 1987, 69(B):31-305 Stfy et al. Spine. 1987, 12(7):680-682

骨筋膜间隔内压测量方法 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带有侧孔及微型压力感受装置的穿刺针,平L3棘突竖脊肌外侧缘通过皮肤刺入竖脊肌内,测量其压力变化。为了降低误差,分别在竖脊肌内取三个不同深度进行测压,取其平均值。为了排除由于患者紧张影响测压结果的准确性,分别测量竖脊肌内的静息压、运动中压和运动后6min以内的压力改变。

应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测量术前、后同一部位腰骶部动脉血流,观察血流改变情况。 超声多普勒检查 应用超声多普勒分别测量术前、后同一部位腰骶部动脉血流,观察血流改变情况。

鉴别诊断 椎间盘炎 椎体骨髓炎 腹膜内或后血肿 Carr, Difazio, Styf, et al. 椎间盘源性疼痛

术后侧位 术前侧位 术后侧位

术前 术后

腰骶部局麻下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手术时采集竖脊肌标本,用于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手术治疗 腰骶部局麻下采用微创方法行腰骶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手术时采集竖脊肌标本,用于观察骨骼肌组织病理学和超微结构的改变。

治 疗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在临床中非常常见,目前报道少的原因可能:1. 对此病缺乏认识。2 . 临床症状、体征缺乏特异性。3 . 市场上无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仪出售。

手术前后疗效判定指标 临床症状、体征 多普乐超声(竖脊肌血流变化) 腰骶部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 竖脊肌病理学检查 必要时行腰椎X线片检查

手术前后疗效判定指标 腰部活动能力评价: 前屈(度)、后伸(度) 下腰痛 评分 步行能力 评分 ADL受限 重 轻 无 无 3 正常 3 卧位转身 0 1 2 偶有轻痛 2 〉500m 2 站 立 0 1 2 频发轻痛或偶发严重痛 1 〈 500m 1 洗 漱 0 1 2 频发或持续性严重痛 0 〈 100m 0 坐 0 1 2 持 物 0 1 2 腰部活动能力评价: 前屈(度)、后伸(度)

结 果 本组58例患者术后经1-28个月,平均2.5个月康复功能训练后随访,术前久坐、久站、长时间行走、长时间固定姿势卧床及长时间弯腰后腰痛症状及阳性体征减轻或消失。无一例发生手术合并症及并发症。

结 果 1. 腰骶部慢性疼痛:消失47例,偶发4例,频发0例,持续性发作0例。 结 果 1. 腰骶部慢性疼痛:消失47例,偶发4例,频发0例,持续性发作0例。 2. 步行能力:正常53例,> 500m 5例,< 500m 0例。 3. 查体:沿竖脊肌走行压痛(+)0例,肌紧张(+)0例。疼痛放散至双侧臀部或大腿后外侧疼痛0例,放散至单侧臀部或大腿后外侧1例,放射至小腿后外侧及足跟0例。 4. 腰部活动度:平均前屈(40.4 ± 0.8)°,与术前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36);后伸(17.6 ± 0.5)°,有显著性差异(P=0.048);左侧弯(28.4 ± 1.4)°, 与术前相比无差异(P>0.05);右侧弯(27.9 ± 1.2)°,无差异(P>0.05)。

术前、后腰部血流的改变 术前 术后

康 复 术后2天开始在床上进行腰背肌功能锻炼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形成原因:可能是长期重复性超负荷劳动或重体力劳动导致的骨骼肌肥大,毛细血管和组织间液的液体交换发生紊乱所致。 讨 论 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形成原因:可能是长期重复性超负荷劳动或重体力劳动导致的骨骼肌肥大,毛细血管和组织间液的液体交换发生紊乱所致。

慢性腰痛的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所致。 讨 论 慢性腰痛的原因:可能是骨筋膜间隔内压升高导致腰背筋膜下间隙消失,肌肉血流量下降,疏松脂肪组织变性所致。

讨 论 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采用竖脊肌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后,已经变性、坏死的骨骼肌细胞是否能够恢复?回答是肯定的,因为在动物实验的骨骼肌组织切片中可见到大量再生的骨骼肌细胞。

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 结 论 应用临床检查及骨筋膜间隔内压测定的方法诊断由腰骶部慢性骨筋膜间隔综合征所致慢性腰痛是可靠的。治疗上可采用骨筋膜间隔切开减压术。

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人体在过度运动时可使骨骼肌细胞完全恢复的骨骼肌内压阈值。 未来展望 今后需进一步研究,确定人体在过度运动时可使骨骼肌细胞完全恢复的骨骼肌内压阈值。

学习班通知 定于2005年3月26、27、28日在上海举办由英国、日本骨科和康复界的专家、教授前来主讲的学习班。题目: 1 步态分析的进展与临床应用 2 颈肩腰腿痛及急性颈腰椎损伤的诊断、治疗、康复 与社会复归 3 四肢关节的康复及评价方法 欢迎各位同道踊跃参加。 联系方式: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 邮 编: 200233 电 话: 021-64369181转8586 E-mail: aibyhw@hotmail.com 联 系 人:白跃宏、马燕红、姜阑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