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胡潇滨.

Slides:



Advertisements
Similar presentations
第三节、内分泌系统中 信息的传递和调节. 1 、人体内分泌腺 激素是由内分泌腺分泌的特殊物质 。 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全身,作用于特 定的器官(靶器官或靶细胞)。激素 是微量的,但生理作用却很大。
Advertisements

补 血 补血剂, 适用于血虚的病证。血虚与心、肝、 脾最为密切。症见面色萎黄,头晕目眩,唇爪色 淡,心悸,失眠,舌淡,脉细,或妇女月经不调, 量少色淡,或经闭不行等。常 用补血药如熟地、 当归、芍药、阿胶、龙眼肉等为主,根据病证的 需要和药物的特性,适当地配伍活血祛瘀、补气、 或理气之品组成方剂。 代表方剂.
1 糖尿病的急性并发症有哪些呢?  急性感染 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  高渗性非酮症昏迷  乳酸性酸中毒  低血糖.
病历摘要 病例一 病例一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患者,男, 54 岁。教师。主诉:间断腹痛半年,加重并 发热十天 现病史:患者于半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中下腹部疼痛, 呈绞痛样,伴有恶心呕吐腹泻,呕吐物为胃内容物,大 便呈糊状,疼痛于夜间明显,持续数分钟,可自行缓解。
手足口病 重症病例临床诊治要点. 主要死因:神经源性肺水肿 颅内压高 交感神经兴奋 体循环血量多进入阻力更低的肺循环内 肺毛细血管及肺泡损伤,使其通透性增高,大量血浆蛋白 外渗,加重肺水肿 治疗困难,病死率高 (60% ~ 100%) 。
手足口病临床救治及若 干问题 韦 丹 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若干问题 诊断问题 收治简单流程 救治团队组成 主要表现及治疗方案的选择 呼吸机参数调整.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 Infections of the Central Nervous System.
糖尿病患者的饮食 演讲者:郭婷婷. 内容提要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饮食的目的 糖尿病饮食 发生低血糖如何急救 血糖的正常值.
糖尿病健康教育 主讲人 : 李 杰 ( 副主任医师 ) 朔 里 镇 卫 生 院朔 里 镇 卫 生 院.
第二十九章 医学原虫 一、教学目的 熟悉: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的生活史、致病 性、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间日疟原虫的生活史。 应用:疟疾的发作、复发、再燃及凶险型疟疾的发生 机制和临床表现;疟原虫的实验诊断与防治原则。 了解 : 溶组织内阿米巴、阴道毛滴虫、间日疟原虫的 红內期形态。 二、教学方法.
病患,男, 55 岁。有高血压史,糖尿病史多年。一周前 左手发麻、无力发作两次,自愈。 3 小时前左下肢突感 乏力,继之逐渐出现左侧上下肢偏瘫,说话不清,并逐 渐加重,但神志尚清,送急诊。检查:生命体征平稳, 神清,说话不清,颈软,浅表淋巴结无肿大,心肺( -) , 腹平软,肝脾肋缘下未触及。血压 165/100.
脑出血的分型、分期治疗 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神经科 黄如训. 病 因病 因 脑血管病变: A 硬化、 A 瘤、 AVM 、 A 炎、淀粉样血管瘤、 V 血栓形成 血液:抗凝、溶栓、嗜血杆菌感染、 白血病、血小板减少 血流动力:高血压、偏头痛 其他:药物、酒精、肿瘤.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英德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孙蕊蕊 2010 年 11 月. 一、何谓群体性心因性反应  群体性心因性反应:又称群发性癔症,是一 种精神或心理因素引起的的一种在临床上只 有精神或神经系统症状为主,而没有任何可 以检出的器质性病变。意识不丧失,易受心 理暗示影响,使病情加重或减轻。
第四节 关 格 第四节 关 格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外科教研室 高昌杰 病 名 关格首载于《内经》,或指脉象或言 病机。《伤寒论》将小便不通和吐逆 为主症者称为关格。巢元方等则以大 小便俱不通为关格。至南宋时期,张 锐综合仲景与巢氏之说,提出关格病 上有吐逆,下有大小便不通。近代对 本病的认识逐渐统一于仲景,故本书.
汕头市疾控中心 张旭彬. 一、晨检 二、缺勤登记 三、校医室诊疗情况 四、老师仔细观察 发现后怎样处置?
围手术期处理 一附院 李章红.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严于术前 慎于术中 善于术后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概念 一般指入院后准备手术及手术后基本 恢复的一段时间,根据手术大小,时间长 短不一。 手术是外科治疗疾病的重要手段,但手术.
案例 某日,小强的妈妈带着 7 岁的小强去医院。妈妈说老 师多次反映小强容易发脾气,注意力难以集中、学习 成绩不好。妈妈说他从小就好动,容易分神。她同时 说最近小强经常感到肚子痛和便秘。她曾经买药给他 吃,但没有效果。 小强和姐姐、妈妈住在郊区外公外婆家。他爸爸是公 司司机。妈妈和外公都在一家蓄电池厂工作,小强和.
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内科教研室. 一、腰痛定义 二、腰痛历史沿革 三、腰痛病因病机 四、腰痛范围 五、腰痛诊断 六、辨证要点 七、治疗原则 八、分型论治 九、其他疗法 十、复习思考题 十一、临床病案.
肺癌. 概述 w 定义  肺癌或称支气管肺癌,是由于正气内虚, 邪毒外侵,痰浊内聚,气滞血瘀, 阻结于 肺,肺失肃降所致,以咳嗽、咯血、胸 痛发热、气急为主要临床表现的肺部恶 性肿瘤。
糖尿病 小知识. 什么是糖尿病? 什么是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以慢性高血糖为 特征的代谢紊乱。空腹( ≥8 小时无进食) 血糖 ≥7.0mmol/L 为糖尿病。
医疗事故处理法律制度 ——概 述 张华.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病例标题:糖尿病病例讨论 关键词: 关键词1 关键词2 关键词3 来源:涿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第一分院| 时间:
课前小视频——珠江路地铁站名称来源?.
泌尿外科疾病病人的护理 泸医附院外科 杨昌美.
慢性肾小球肾炎 临床特点:水肿、高血压、尿异常改变以及肾功能损害,病程长,缓慢进展到慢性肾衰。病理类型及病变阶段的不同,临床表现各异。
Welcome.
中医类专业本科专用课件 补 益 剂 方剂学教研室.
第三章 血 液 第一节 血液的组成和理化特性 第二节 血 细 胞 生 理 第三节 生 理 性 止 血 第四节 血型与输血原则.
凝血时间的测定 目的要求 学习凝血时间的测定方法。.
医疗纠纷的 防范和处理 医务部 林星方.
支气管肺炎 赣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儿科 刘小生 QQ:
骨与关节感染病人的护理 护理系外科教研室 岑晓勇.
项目九 汽车维修服务核心流程.
第四讲:创新思维方式 一、创新思维的方法 二、禁锢创新的心理状态及其排除方法 主讲:黄伟雄教授.
化脓性脑膜炎 Purulent Meningitis 重庆医科大学  儿科学院 蔡 方 成.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疾病患儿的护理 第一节 小儿神经系统解剖生理特点 第二节 化脓性脑膜炎 第三节 病毒性脑膜炎、脑炎.
神经系统. 神经系统 一、小儿神经系统特点 脑 脊髓 脑脊液 神经反射 脑 胎儿时期神经系统发育最早,尤其是脑的发育最为迅速 小儿由于大脑皮质发育较差,皮质下中枢兴奋性较高,动作不自主,肌张力较高。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神经内科 刘华岩.
中学生普法教育.
肺 炎.
绪论课: 物理学和人类文明.
围手术期处理.
便秘的诊断及治疗原则.
腰痛的针灸治疗 渤海镇卫生院 金永坤.
社区居家老年介护 上海市红十字培训交流中心 二○一三年三月
第十章 诉讼时效、除斥期间与期限.
肺部大叶性肺炎 平山县人民医院影像科 康军.
痴呆 龙华医院 顾耘.
第五章 眼 睑 病.
工作任务23 冷却系结构 工作任务24 发动机防冻液相关知识 工作任务25 冷却系的检修
小 儿 补 液.
必存在痴呆的应用 医院 忻州市中医医院 参赛医生: 张志庭 科室: 神经内科 职称: 主任医师.
经行头痛 中医妇科学教研室.
医疗纠纷原因分析和防范 医务科 张海良.
食道癌术后护理查房 主讲人:刘晓芬.
铜仁职业技术学院 第二十三讲 腹部损伤 铜仁职院医学院 杜开南.
第一节 人体的稳态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说明稳态的生理意义 描述体温调节过程.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颅内压增高症 外科教研室.
哈尔滨市卫生统计 工作会议 哈尔滨市卫生局统计信息中心 2012年12月.
脊柱结核.
呼吸系统疾病 厦 门 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儿 科 张 先 蕙 2010.
运动与健康.
农村地区常见非法行医 的调查处理 医疗卫生机构监管二处·陈罡
“落地”问题的探讨 计算思维能力培养 西安交通大学 2012 年全国高等院校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学术年会 冯博琴 ”
消化系统测试病例 昆明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医学影像专业.
猜 谜 说个宝,道个宝,说它宝贵到处有, 看不见,摸不着,不香不臭没味道,   万物生存离不了,在你身边看不见, 越往高处它越少。(打一自然物)
颅内压增高危象 神经内科 杨丽华.
急腹症相关CT解剖 天铁医院放射中心 王献忠.
Presentation transcript:

化脓性脑膜炎 中国医科大学第一医院 胡潇滨

一、概 述 化脓性脑膜炎(Purulent meningitis) 又称细菌性脑膜炎,简称化脑或菌脑。

由化脓菌引起的中枢神经系统急性感染性疾病,以婴幼儿发病居多。 在抗生素应用之前,本病的死亡率很高,可达50%,甚至90%。自抗生素问世以来,病死率已下降至10%以下。

本病起病急,进展迅速,如不及时治疗,可导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所以应引起临床医生高度重视。 临床特点是发热,伴有意识状态的改变,易激惹,外周循环不良等。对于有上述表现的婴幼儿,应注意除外本病。

二 、病 因 病原菌(外因) 机体的免疫与解剖缺陷(内因)

病 原 菌 多种化脓菌均可引起脑膜炎 常见致病菌: -脑膜炎双球菌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以上三种病原菌可占小儿化脑的2/3以上

细菌的种类与发病的年龄有关 G-杆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 新生儿和2月婴儿 B组溶血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为主。偶见b型流感嗜血杆菌 2月~12岁 流感嗜血杆菌 肺炎链球菌 脑膜炎双球菌 12岁

机体的免疫与解剖缺陷 机体免疫状态: -年龄幼小 -先天性免疫球蛋白 -补体、备解素系统缺陷 -脾功能异常 -长期应用肾上腺皮质激素 解剖缺陷: -皮毛窦 -脑脊膜膨出 -外伤所致脑脊液鼻漏

三、流行病学 任何年龄均可发病。90%以上的病例在出生1个月~5岁发生,主要通过呼吸道分泌物和飞沫传播。 1.脑膜炎双球菌脑膜炎 多在冬春季节发病,与患儿密切接触者较一般人群发病率高1000倍。 2.流感嗜血杆菌脑膜炎 多见于冬季,多发生在2月~2岁小儿。 3.肺炎链球菌性脑膜炎 冬季发病,多发生在1岁以内的婴儿,中耳炎、鼻窦炎、肺炎及机体免疫解剖缺陷可诱发本病。

四、病 理 化脑病变的部位主要在中枢神经系统,受累部位有: 脑膜 脑室管膜 脑实质 脑室 颅神经 硬膜下积液的形成

血 脑 屏 障 是指脑毛细血管阻止某些物质(多半是有害的)进入脑组织的结构 。 这种结构可使脑组织少受甚至不受循环血液中有害物质的损害,从而保持脑组织内环境的基本稳定,对维持中枢神经系统正常生理状态具有重要的生物学意义。 血脑屏障结构功能的完善,是随动物个体发育的完善而形成的。 初生儿脑毛细血管的通透性远较成年人为高,得重症黄疸后,胆汁色素很快透入中枢神经系统,并破坏基底神经节形成核黄疸。而在成人黄疸患者的中枢神经系统则不受胆汁色素的污染。

1.脑膜 全脑组织表面及脑底、脑沟、脑裂、基底池均有炎性渗出物覆盖。 软脑膜与蛛网膜普遍受累。 炎性渗出物主要覆盖在大脑顶部、小脑表面。 结脑炎性渗出物主要分布在脑底,颅神经受累常发生。 2.脑室管膜炎 脑室内膜也受炎症侵袭,形成脑室管膜炎。

3.脑实质 软脑膜及脑室周围的脑实质也有细胞浸润、出血、坏死和变性,即发生脑膜脑炎,临床出现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4.脑室 由于脓栓堵塞,脑膜粘连以及蛛网膜颗粒萎缩,影响csf循环而致脑积水。 csf循环受阻为梗阻性脑积水 csf回吸收障碍为交通性脑积水

5.颅神经 由于感染波及周围神经或因颅内压力增高所致,可累及面神经、视神经、听神经,导致失明、面瘫及耳聋。 6.硬膜下积液 硬脑膜的毛细血管和静脉通透性增高,引起硬膜下积液。

脑脊液循环模式图 大脑冠状切面,脑膜和血管

五、发病机制 1.血行传播(主要途径) 2.直接蔓延(次要途径)

血 行 播 散 途 径 细菌 呼吸道 菌血症 抗吞噬 侧脑室脉络丛 脑膜 脑脊液并繁殖 蛛网膜下腔 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皮肤、粘膜、胃肠道、脐部 菌血症 抗吞噬 侧脑室脉络丛 脑膜 脑脊液并繁殖 蛛网膜下腔 内毒素、荚膜 血管内皮细胞 中性粒细胞 细胞因子(TNF,IL-1,PGE) 血管壁通透性 血脑屏障通透 血栓形成 中性粒细胞浸润 脑细胞缺血、缺氧、酸中毒 脓性分泌物 间质脑水肿 脑细胞水肿 脑脊液循环受阻 脑脊液回吸收障碍

颅内压 头痛 脑疝 颅神经受压 血管进一步受压 呕吐 中枢神经系 死亡 功能改变 脑细胞损伤,脑 统功能紊乱 实质细胞坏死 面瘫、耳聋、失明 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癫痫、智力低下

直接蔓延途径 由邻近组织感染扩散所致 -中耳炎 -副鼻窦炎 -乳突炎 -眼眶蜂窝组织炎 -颅骨和脊柱骨髓炎 -颅骨的外伤、骨折 -皮样囊肿 -脑脊膜膨出

六、临床表现 感染、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 年长儿与成人表现相似 婴幼儿、新生儿表现较隐匿、不典型

儿童时期表现 婴幼儿期表现 新生儿期表现

1.儿童时期(典型表现) (1)起病急,有呼吸道、消化道症状(前驱症状) (2)症状: -高热 -头痛 -呕吐(喷射状) -食欲不振 精神萎靡 -神志(清醒、嗜睡、谵妄、惊厥、昏迷)

(3)体征: 意识状态+高颅压表现+脑膜刺激征 ①可有意识障碍,部分患者有皮疹、出血点、皮肤脑性划痕试验(+)。 ②颅压增高表现 -血压增高 -脉搏相对减缓 -视乳头水肿 -脑疝(呼吸节律不整、瞳孔不等大或忽大忽小) ③脑膜刺激征 颈强 / 布氏征(+) / 克氏征(+)

2.婴幼儿期 (1)起病急缓不一 前囟未闭 骨缝裂开 部分患儿可有外伤史 缓冲颅内压增高

(2) 症状: ①非特异性表现 -易激惹 -烦躁不安 -面色苍白 -食欲减低 ③神经系统表现 -嗜睡 -头向后仰 -哭声尖锐 -眼神发呆 ②感染征象 -发热 -呼吸系统(流涕、咳嗽) -消化系统(呕吐、腹泻) -双目凝视 -用手打头、摇头 -惊厥

(3)体征: -前囟饱满 -布氏征(+) -克氏征不宜引出 -可出现皮肤划痕试验(+) 注:脑膜刺激征可能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3.新生儿期与败血症表现相似 (1)症状: -少吃、少哭、少动 -青紫 -呼吸不规则或呼吸暂停 -嗜睡 -隐匿性惊厥 (2)体征: -体温变化 -前囟张力增高 -脑膜刺激征常为阴性 足月儿体温可升高 早产儿体温可不升

脑膜刺激征: 见于脑膜炎、脑炎、蛛网膜下腔出血、各 种原因引起的颅内压增高、脑疝等。 机理:神经根受刺激而引起反射性颈背肌 张力增强同时伴有全身感觉过敏。

七、并发症 1.硬膜下积液 -30%化脑患儿可发生硬膜下积液,但85~90%无症状硬膜下积液是化脑最常见的并发症。 -主要见于1岁以下前囟未闭的婴儿和流杆菌脑膜炎患儿。

(1)发病机理 ①脑膜血管通透性增加,白蛋白易于漏到硬膜下形成积液。 ②桥静脉(由软脑膜穿过硬膜下腔进入静脉窦的血管)发生栓塞性静脉炎,使静脉壁通透性增加,液体由此渗入硬膜下腔。

(2)诊断依据: ①前囟未闭的婴幼儿。 ②治疗7~10天,发热持续不退或体温下降后再升高,此时脑脊液检查已好转或正常,不能用原发病解释者。 ③病程中进行出现前囟饱满、颅缝分离、头围增大、呕吐、惊厥、意识障碍。

④颅脑透照、头CT检查:颅脑透照试验(+),光晕>2cm、CT可见在脑顶部呈新月形阴影。 ⑤硬膜下穿刺放液:液体为黄色2ml,pro 0.4g/L即可诊断。穿刺液涂片、培养对明确病原菌有帮助。

颅脑透照试验

2.脑性低钠 由于炎症累及下丘脑和垂体后叶,30~50% 发生SIADH(抗利尿激素异常分泌综合征) 临床表现: 低钠血症 血浆渗透压降低 脑水肿加重(低钠性惊厥、昏迷)

3. 脑室管膜炎 多见于婴儿、诊治不及时和革兰氏阴性杆菌所 致者表现: 病情危重 发热不退 惊厥频繁 前囟饱满 脑室扩大 脑室穿刺液检查: WBC50×10 6/L 糖<1.6mmol/L Pro0.4g/L

4.脑积水 见于诊治延误、治疗不恰当的小婴儿 发生机理: -csf循环通路受阻(脓性渗出物阻塞/脑膜粘连) -csf回吸收障碍(蛛网膜颗粒萎缩)最终使脑室扩大,发生脑积水。

表 现: -头围增大 -颅缝裂开 -前囟膨隆 -眼向下凝视,呈落日眼 -颅高压征 确 诊:脑CT扫描见脑室扩张

5.其 他 颅神经受累可产生耳聋、失明、脑实质病变,可产生继发癫痫及智力障碍。

八、辅助检查 1.外周血象 白细胞总数升高,可达20~40×109/L,分类 以中性粒细胞为主严重感染时,白细胞总数反而减少。

2.脑脊液检查 (1)常规及生化 ①正常脑脊液 ②典型脑脊液改变 -外 观:浑浊、脓样 -压 力:增高>180mmH2O -细胞数:>1000×106/L,以中性粒细胞为主 -葡萄糖:减低,常<1.1mmol/L,甚至测不出 -蛋 白:增多,多在1g/L以上 -氯化物:减低可以记做“三高二低”

(2)细菌学检查 ①涂片:是明确病原菌的方法 能否找到取决于细菌量 >103CFU,阳性率25% >105CFU,阳性率95%。 ②培养:最终确定病原菌需依靠脑脊液培养 ③两者优缺点: 涂片检查能较快获得结果,找到菌的阳性率高于细菌培养。 细菌培养可避免染色误差,且能做药敏试验。

(3)脑脊液的特殊检查 运用免疫学方法查特异抗原、抗体 常用的方法有: -对流免疫电泳 -乳胶颗粒凝集法 -间接酶联免疫吸附法 另外还可检测脑脊液中的CRP和TNF

3.皮肤瘀斑、瘀点涂片找菌 是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流脑)病因诊断方法 之一,检出率50%。 4.血培养 每一例脑膜炎患儿均应做,是明确病原菌的一种 途径,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血培养阳性率高。 5.头CT 借助CT可以早期发现脑实质病灶、硬膜下积液脑 积水,但在化脑急性期不能代替脑脊液检查。

九、诊 断 早期诊断是关键 1.明确是否为脑膜炎 (1)典型病例 年长儿+发热|头痛|呕吐+脑膜刺激征=脑膜炎 (2)非典型病例 小婴儿|新生儿+发热|神经系统症状|体征=可疑脑膜炎 + 脑脊液检查 脑膜炎 2.明确病原菌 -及早进行病原学诊断、进行针对性治疗 -脑脊液涂片检菌/细菌培养

不典型脑脊液改变见于: 1.在疾病早期,脑脊液细胞学和生化检查结果可能完全正常,但此时细菌培养可以阳性,因此对可疑病例应过12~24小时再复查。尤其是新生儿脑膜炎。 2.抗生素治疗后脑膜炎,脑脊液检查不太典型: 细胞数不高,以淋巴细胞为主,糖含量正常,涂片检菌和细菌培养均阴性,应结合病史,临床表现等综合分析,作出诊断。

3. 腰穿禁忌症: ①严重的颅高压 ②呼吸、循环系统受累及休克 ③穿刺部位皮肤感染

十、鉴别诊断 应与以下疾病相鉴别: 1.病毒性脑膜炎 2.结核性脑膜炎 3.脑膜炎双球菌性脑膜炎 4.Mollaret脑膜炎

几种情况的脑脊液改变 病名 压力 (kpa) 外观 细胞数(106/L) 蛋白 (G/L) 糖(mmol/L) 氯化物(mmol/L) 其他 正常 0.69~1.96 (新生儿0.29~0.78) 清 0~ 5 (小婴儿0~20) 0.2~ 0.4 (新生儿0.2~1.2) 2.2~ 4.4 (新生儿1.1~1.2) 117~127 婴儿 110~122 化脓性脑膜炎 混浊 数百~ 数万常数千,偶尔<100多核为主 1~ 5 偶尔>10 or (<2.2) N or 涂片,培养可发现细菌 病毒性脑膜炎 清或 不太清 0~ 数百 淋巴为主 (<1.0) N 病毒抗体(+),培养可阳性 结核性脑膜炎 阻塞时 不太清(毛玻璃状) 数十~ 数百淋巴为主 涂片可发现抗酸杆菌,培养结核菌可阳性

几种情况的脑脊液改变 病名 压力 (kpa) 外观 细胞数(106/L) 蛋白 (G/L) 糖(mmol/L) 氯化物(mmol/L) 其他 真菌性 脑膜炎 不太清 数十~ 数百单核为主 (>2.0) 墨汁涂片可见发芽酵母菌或隐球菌,真菌培养阳性 脑脓肿脑肿瘤 常 清或不太清 正常~ 数百 N or N 中毒性脑病 N or 清 高热 惊厥 (<1.0)

十一、治 疗 1.抗生素治疗 (1)原则:早期、足量、足疗程、静脉用药,选 择透过血脑屏障的杀菌药物。 (2)病原菌未明:应选择针对三种病原菌均有效 的抗生素。 (3)病原菌明确的:选择针对该菌有效的抗生素。

化脑治疗方案 细菌 药物 剂量(kg.d) 给药方法 备注 肺炎 链球菌 青霉素 氯霉素 头孢呋肟 头孢三嗪 头孢噻肟 80万U 100mg 同前 分4~6次 分4次 分1~2次 耐药菌 流感杆菌 氨卞青霉素 300mg 分6次 脑膜炎 双球菌

化脑治疗方案 细菌 药物 剂量(kg.d) 给药方法 备注 G-杆菌 头孢噻肟 氨基糖甙 同前 分6次 金黄色 葡萄球菌 乙氧萘青霉素 头孢呋肟 万古霉素 300mg 细 菌 不 明 氨苄+氯霉素 氨苄+大剂量 青霉素 头孢三嗪

疗效评价:当疗效满意时,体温多在三天左右开始下降,症状减轻,脑脊液细菌消失,细胞数明显减少,其他生化指标也相应好转,此时应继续用药。 停药指征:待临床症状消失,体温正常,脑脊液正常后再用药3~5天,通常的疗程是2~3周。

2.其他对症治疗及支持治疗 -监测生命体征(T/P/R/BP)、意识、瞳孔大小和保持水、电解质平衡。 -退热、止痉、抗休克。 -降颅压 地、甘、速疗法(地塞米松、甘露醇、速尿)

3.并发症的治疗 -硬膜下积液 穿刺放液/注入抗生素/外科处理 -脑室管膜炎 侧脑室引流/注入抗生素 -脑性低钠血症 输注3%Nacl 6ml/kg提高5mmol/L

十二、预 防 1.增强体质,预防呼吸道感染,避免接触传染原。 2.药物预防 利福平 磺胺 3.预防注射

重点内容 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典型及不典型表现) 化脓性脑膜炎最常见的并发症及诊断依据 腰椎穿刺在化脑诊断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典型化脑的脑脊液特点 化脑治疗中抗生素的使用原则

谢 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