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存 货 主讲:陈继林
主要内容 1、存货的确认与内容 2、存货收发计量 3、一般存货和特殊存货的收发核算(实际成本法、 计划成本法、毛利率法和零售价法) 4、期末存货计量(期末盘存制度、清查、期末计 价方法——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重点及难点 1、外购存货实际成本的组成内容 2、材料按实际成本计价的收发核算 3、包装物和低值易耗品摊销的核算 4、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 5、存货的期末计价 ——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第一节 存货的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 (一)概念 1. 定义 存货——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第一节 存货的概述 一、存货的概念及确认 (一)概念 1. 定义 存货——企业在正常生产经营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或商品, 或为了出售仍然处在生产过程中的在产品,或将在生 产过程或提供劳务过程中耗用的材料、物料等。 直接出售 加工后出售 区别于长期资产的特征 持有存货的最终目的 出售 为使用而持有
2. 内容 原料及主要材料 辅助材料 燃料 修理用备品、备件 原材料 在产品 半成品 产成品 商品 包装物 低值易耗品等 存货
(二)确认 前提——符合存货定义 1. 确认条件 同时具备以下2条件: (1)该存货包含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 ——资产的有用性 (2)该存货的成本能够可靠计量 ——满足货币计量假设 基本标准 专业标准 实质:企业是否拥有存货的法定所有权
2. 具体运用 (1)在途物资 ——已付款或虽未付款但已签发商业汇票,并取得购货单据 (2)委托代销商品 ——所有权属于本方即委托方 (3)受托代销商品 ——所有权属于对方即委托方 ——为加强管理,纳入本方账内核算,但在资产负债表中并 未确认为一项资产 (4)关于购货约定 ——尚未取得物资的所有权,不能作为资产 (5)工程物资 ——不属于生产经营过程,而属于专项工程 (6)特准储备物资
二、存货的分类 (一)按存放地点分 1、库存存货 2、在途存货 3、加工存货 本企业加工 委托外单位加工 ( 二)按来源渠道分 1、外购存货 2、自制存货 3、委外加工存货 4、投资者投入 5、接受捐赠 6、抵债换入存货 7、非货币性交易换入存货 8、盘盈
四、存货的入帐价值 初始计量 历史成本 实际成本 (一)外购存货 实际成本 买价 采购费用 1. 买价 ——即购货发票金额,不包括商业折扣,但要考虑现金折扣(按总价法)。同时对于一般纳税人,购进存货交纳的增值税,如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可作为价外税;但购进免税农业产品,可按收购价扣除13%的进项税额后的价值作为农产品入帐成本中的采购价格。
2. 采购费用 (1)运杂费 ——运输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包装费等 说明: A、运 费:可按运费发票扣除7%的进项税额 B、仓储费:入库前的仓储费计入存货成本 入库后的仓储费计入当期损益 生产工艺过程中必须的仓储费计入存货的成本 (2)运输途中的合理损耗 ——定额内损耗,不增加购货总成本,但需提高入库材料 的单价、降低入库材料 的数量;非正常损耗,如:超定 额损耗,应确定责任人或计入当期损益 (3)入库前的整理挑选费 ——人工、费和必要的损耗(扣除下脚废料的价值)
(4)支付的各种税金(不包括价外税,如:可抵扣的增值税等) 包括:进口关税 消费税 资源税 不得抵扣的增值税(价内税) 小规模纳税人购货 向小规模纳税人购入存货 注意: A、为简化,采购人员的差旅费、采购机构的经费、供应部 门和仓库部门的经费,计入管理费用 B、商业企业进货发生的进货费用,计入“营业费用”,因为 商品购进成本 = 商品进价
C、如果一次购进多种存货,则: 采购费用应对象化——即采购费用应进行分配 可按重量、数量、价格、体积等比例在各种存货之间分配 (二)自制存货 ——产成品、自制半成品、在产品、原材料、包装物等 材料费 人工费 制造费用 制造成本 详见<<成本会计>>课程 (三)委外加工存货 加工前存货(材料或半成品)的实际成本 加工费 往返运杂费等 实际成本
(四)投资者投入的存货 ——按投资各方确认的价值入帐 (五)接受捐赠存货 1. 有单据 实际成本 = 单据金额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2. 无单据 实际成本 = 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价 + 应支付的相关税费 具有相同或相近的规格、型号、性能、质量等 (六)抵债换入:详见第十四章 债务重组 (七)非货币性交易换入:详见第十三章 非货币性交易 (八)盘盈存货 实际成本 = 同类或类似存货的市价(但要考虑折旧)
五、存货收发核算的原始凭证(以材料为例) (一)存货采购收入凭证 1. 采购凭证 银行结算凭证 购货发票、运杂费单据 运单、提货单等 2. 入库凭证 收料单 外来凭证 自制凭证 材料类别 名称 规格 数 量 应收 实收 单价 金额 备注
(二)存货发出凭证 存货发出 对外销售:提货单 车间、部门领用 领料单 —— 一单一料,一次使用 适用于不常领用或无消耗定额的材料 —— 一单一料,一次使用 领料部门: 材料用途: 发料仓库: 材料类别 名称 规格 数 量 请领 实发 单价 金额 备注 适用于不常领用或无消耗定额的材料
2. 领料登记表 领料登记表 —— 一单一料,多次使用累计发料凭证 适用于经常领用的材料 ——简化领料凭证的填制 材料类别: 材料名称: 材料规格: 领料部门: 发料仓库: 计划限额:1200kg 日期 领 料 数 量 当日 累计 发料人 领料人 备注 适用于经常领用的材料 ——简化领料凭证的填制
3. 限额领料单 —— 一单一料,多次使用累计发料凭证 领料限额 = 生产计划 X 材料消耗定额 生产某种单位产品所耗用某种材料的数量标准 优点: (1)可反映和监督消耗定额的执行情况 (2)促使领料单位合理节约使用材料 ——加强事前控制 适用于经常领用、且有消耗定额的材料 4. 领料配比表 —— 一单多料 ——适用于按固定配方比例领发的材料
第二节 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法 材料入库、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一、设置帐户 1. “原材料”: 用来核算库存材料增、减、结存 第二节 材料的核算—实际成本法 材料入库、发出均按实际成本计价核算 一、设置帐户 1. “原材料”: 用来核算库存材料增、减、结存 入库材料的实际成本 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余:库存材料 的实际成本 2. “在途物资”: 已取得购货凭据,但尚未验收入库的在途材料 已付款或虽未付款但已签发商业汇票
二、材料收入的核算 (一)外购材料的核算 钱货两清 先款后货 先货后款 预付帐款 付款 收料 视钱货分离程度 1、钱货两清 例1: 价:5000 增值税:850 运杂费:150 款已付 料已入库 企业购进原材料 借:原材料 515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850 贷:银行存款 5950
2、先款后货 ——结算凭证已到,已付款,但货未到 例2:企业购料一批 发票价格:40000 增值税:6800 对方代垫运杂费:300 承付托收款 货未到 (1)付款 借:在途物资 403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6800 贷:银行存款 47100 (2)收料 ——材料运达企业时,验收入库,据“收料单”: 借:原材料 40300 贷:在途物资 40300
3、先货后款 结算凭证传递慢于货物运输 材料已入库,企业无力付款 :形成“应付账款” 例3: 2月3日,企业购入生铁10000kg,材料验收入库,凭证未到 (1)月份内,凭证到之前,不作账务处理,只作收料记录 ——只办理入库手续,登记入库的数量 (2)若月份内,凭证到,付款:价款8640,增值税1360 借:原材料-生铁 8640 应交税金——…(进) 1360 贷:银行存款 10000 视同钱货两清 (3)若当月末(2月28日)凭证仍未到,作暂估料处理 ——按合同价暂估入帐
假设合同单价为0.75元/k: 借:原材料 7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7500 (4)3.1 红字冲销上月末的暂估料 借:原材料 7500 贷:应付账款——暂估应付账款 7500 (5)3月份,凭证到,付款 ——视同钱货两清 4、关于购货折扣 (1 )商业折扣 ——净额法,会计上不反映 (2)现金折扣 —— 总额法。先按总额入帐,提前付款享受的折扣 ——“财务费用”
(二)其他途径取得材料的核算 1、自制材料 根据“收料凭证汇总表”: 借:原材料 (实际制造成本 ) 贷:生产成本 (实际制造成本) 借:原材料 (实际制造成本 ) 贷:生产成本 (实际制造成本) 注:实际制造成本包括耗用的直接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 2、接受捐赠 例4:甲 乙 捐赠材料 未取得发票 市价:60000 运费:100 所得税率:33%
(1)接受捐赠 借:原材料 60100 借:应交税金—增(进)10200 贷: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70200 银行存款 100 (2)期末 借:待转资产价值——接受捐赠非货币性资产价值 70200 贷:应交税金—应交所得税 23166(70200*33%) 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47034 注:“待转资产价值”帐户为负债类帐户和暂记帐户
(3)该材料使用或销售时,结转资本公积: 借:资本公积——接受捐赠非现金资产准备 12998 贷:资本公积——其他资本公积 12998 3、投资者投入材料 借:原材料 (双方确认的价值) 借:应交税金—增(进) (专用发票上注明的税额) 贷: 实收资本 (在注册资本中所占的份额) 贷:资本公积 (差额) 4、以非货币性交易换取:详见第十三章 5、抵债换入材料:详见第十四章
三、材料发出的核算 (一)材料发出的计价方法 ——不同材料的实际单位成本不同 ——同种材料,不同时间购进,实际单位成本不同 ——同种材料,不同地点购进,实际单位成本不同 如何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 -----需按假定的材料流转程序确定发出材料的实际成本和期末材料的实际成本,具体方法有:个别计价法、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等 1、个别计价法:成本流转与实物流转一致,即材料收、发、存均按原来的实际单位成本反映,最准确,但也最不现实。适用于体积较大、金额较高、数量较少、容易辨认的存货如:珠宝、名画、艺术品等。
【案例】某企业20×1年7月1日结存A材料100Kg,实际成本10元/Kg;7月10日和18日分别购入该材料300Kg和200Kg,实际成本分别为12元/Kg和13元/Kg,7月13日厂部领用材180Kg,7月27日车间领用材料270Kg。 要求:分别用先进先出法、后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移动加权平均法计算发出材料和期末结存材料的实际成本。
2、先进先出法 ——是以先购入或制成的材料应该先发出这样一种材料实物流转假设为前提,对发出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即:材料明细帐的登记如下 20×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100 300 4 600 13 100 80 1960 220 2 640 18 200 2600 5 240 27 220 50 13 3290 150 1950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250
3、后进先出法 ——与先进先出法相反,它是以后收进的材料应先发出为假定前提,对发出材料按最近收进的单价确认,而期末材料按最早的收货成本反映的方法。 20×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100 300 4600 13 180 2160 100 120 2440 18 200 2600 5040 27 200 70 12 3440 50 1600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600
4、加权平均法 ——又称全月一次加权平均法,指以本月全部收货数加月初材料数量作为权数,去除本月全部收料成本加上月初材料成本,计算出存货的加权平均成本,从而确定存货的发出和库存成本。 A材料平均单位成本 = (月初结存金额+本月入库金额)÷(月初结存数量+本月入库数量) =(1000+3600+2600)÷(100+300+200) = 12 20×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13 180 18 200 2600 27 270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400 150 1800
5、移动平均法 ——又称移动加权平均法,指本次收料的成本加原库存的成本,除以本次材料的数量加原材料的数量,据以计算加权单价,并对发出材料进行计价的一种方法。 .. A材料每批入库后平均单位成本 =(入库前结存+本批入库)金额÷(入库前结存+本批入库)数量 =(1000+3600 )÷(100+300 ) = 11.5 20×1 摘要 收入 发出 结 存 月 日 数量 单价 金额 7 1 结存 100 10 1 000 购入 300 12 3600 400 11.5 4 600 13 180 2070 220 2 530 18 200 2600 420 12.21 5 130 27 270 3297 150 1 833 31 合计 500 6200 450 5367 1833
注:(1)四种主要方法之比较 优点 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 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 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优点 ①符合实物流转过程; ②期末存货成本比较接近现行市价; ③企业不能随意挑选存货计价以调整当期利润。 ①现行成本与现行收入相配比; ②在物价持续上涨时符合稳健性原则; ③表达了通常的物价政策,即当重置成本、售价同时上升。 ①比较简单; ②对存货成本的分摊较为折中。 ①能使管理当局及时了解存货结存情况; ②计算的单位成本以及发出和结存的存货成本比较客观。 缺点 ①工作比较繁琐; ②不太符合配比。物价上涨时,会高估当期利润和库存存货的价值;反之会低估。 ①计算比较繁琐; ②受人为调控影响,通过年末大量购货达到降低报告收益目的; ③成本流动与实物流动通常不一致。 平时无法从账上提供发、存存货的单价及金额,不利于加强存货管理。 ①每次收货都计算平均单价,工作量较大; ②对收发货较频繁的企业不适用。
注:(2)各种材料计价方法的影响及选择 A、影响——对企业财务状况、利润、所得税、现金流量等产生一定影响。 B、选择——应充分考虑每一种计价方法对企业利润、财务状况、现金流量的影响,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决定采用何种计价方法。但一旦选择某种方法以后不得随意变更。 项目 方法 先进先出法 后进先出法 加权平均法 移动平均法 未扣材料成本前利润总额 30 000 发出材料成本 5 250 5 600 5 400 5 367 利润总额 24 750 24 400 24 600 24 633 所得税 8 167.50 8 052 8 118 8 128.89 净利润 16 582.50 16 348 16 482 16 504.11 期末材料成本 1 950 1 600 1 800 1 833 支付所得税流出现金
(二)材料发出的账务处理 1、逐笔记账 每发出一笔材料,随时记账: 借:生产成本 其他业务支出等 贷:原材料等 2、汇总记账 ——平时材料,只办理材料出库手续,填领料单, 登记材料明细帐“发出”栏的数量 ——月末根据领料单位和用途,编制“耗用材料汇总表” ——根据汇总表编制记账凭证
耗用材料汇总表 应 借 科 目 原 材 料 …… 基本生产 24,400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 9,150 制 造 费 用 6,100 应 借 科 目 原 材 料 …… 基本生产 24,400 生产成本 辅助生产 9,150 制 造 费 用 6,100 管 理 费 用 6,100 营 业 费 用 3,050 合 计 48,800
记 账: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24400 ——辅助生产 9150 制造费用 6100 管理费用 6100 营业费用 3050 记 账: 借:生产成本——基本生产 24400 ——辅助生产 9150 制造费用 6100 管理费用 6100 营业费用 3050 贷:原材料 48800
课堂练习: 某企业3月份发生下列业务: 1、3.1 购入甲材料100吨,@200元,运杂费500元,增值税3400元。款已付,料已入库。 1、3.1 购入甲材料100吨,@200元,运杂费500元,增值税3400元。款已付,料已入库。 2、3.5 购乙材料1000kg,价款3000元,运费200元,增值税524元。款已付,料未到。 3、3.10 购入丙材料60吨,料已入库,凭证未到。 4、3.20 上述乙材料到,验收入库。 5、3.25 本月生产领用甲材料,成本8000元。 6、3.31上述购入丙材料的凭证到,合同价 @30。
第四节 其他存货收发业务的核算 一、包装物 —— 为包装本企业产品或商品,并随其一起出售、出租或 出借给购货单位的各种包装容器。 第四节 其他存货收发业务的核算 一、包装物 —— 为包装本企业产品或商品,并随其一起出售、出租或 出借给购货单位的各种包装容器。 如:桶、坛、瓶、袋等 (一)包装物的确认 1、单独列为企业商品、产品的自制包装物 ——属于产成品 2、用于储存和保管产品,而不对外出售的包装物 ——按价值大小 3、包装产品用的绳、带、钉等包装材料 ——辅助材料
(二)分类 一次使用 周转使用 :随产品出售不再回收 :出售(租、借),回收再用 1. 按使用情况分 单独计价 不单独计价 2. 按计价分 (三)包装物收入的核算 类似“原材料”收入的核算 外购 自制 委外加工 (四)包装物耗用的核算 1. 一次使用的包装物 (1)生产领用——用于产品的生产过程
借:生产成本 贷:包装物 (2)随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 借:营业费用 贷:包装物 (2)随产品出售,单独计价 a. 按售价: 借:应收账款 贷:其他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 …(销) b. 结转成本: 借:其他业务支出 贷:包装物
2. 周转使用的包装物 ——出租、出借 (1)一次转销,账外备查 ——首次领出包装物时,将其成本一次核销 例1:企业出租包装物,计1200元. ① 包装物出库 借:其他业务支出-出租包装物1200 贷:包装物 1200 ② 收押金1200元,租金500元,增值税85元 借:银行存款 1785 贷:其他应付款-存入保证金(某单位) 1200 其他业务收入-出租包装物500 应交税金——…(销) 85
③ 到期退回2/3的包装物 退押金、没收押金: 借:其他应付款 1200 贷:银行存款 800 应交税金——…(销) 68 其他业务收入 332 注:若有加收的押金(指已作价随同产品出售,不单独计价,为 了能收回,在销售价款之外另外加收的,一般为含增值税的,需 换算出应交的增值税和消费税,差额)应计入“营业外收入”。 ④退回包装物发生修理费100元 借:其他业务支出 100 贷:现金 100 ⑤报废包装物残料70元入库 借:原材料 70 贷:其他业务支出 70
注:包装物出借业务:领用包装物的成本和修理费及残值 等计入“营业费用”,但没收的押金的处理同上。 (2)五五摊销,账内监督 ——首次领出包装物时,摊销其价值的50% ——报废时,再摊销余下的50% 设置科目: “包装物——库存未用包装物 ——库存已用包装物 ——出租包装物 ——出借包装物 ——包装物摊销(是“库存已用包装物”的备抵帐户) 可比照:“低值易耗品摊销的类似核算”
二、低值易耗品 ——不能作为固定资产的各种用具物品 (一)性质 1. 属于劳动资料 多次参加生产周转,实物形态不变 2. 价值上: 价值低,容易损耗,更换频繁 ——会计上作为流动资产 (二)分类 1. 一般工具:直接用于产品生产 2. 专用工具:具有特定用途 3. 管理用具:办公用品
4. 劳保用品 5. 其他 (三)核算 1. 低值易耗品收入的核算 类似“原材料”收入的核算 2. 低值易耗品耗用的核算 (1)一次摊销法 ——领用时按用途将其价值全部摊入有关成本费用中 借:制造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某低值易耗品 —— 适用于价值较低的低值易耗品
(2)分期或分次摊销法 领用: 借:待摊费用-低值易耗品摊销 贷:低值易耗品 按期摊销: 借:制造费用等 贷:待摊费用 —— 适用于价值较大的低值易耗品 (3)五五摊销法——领时摊销50%,报废时再摊销50% 设置科目: 低值易耗品——在库低值易耗品 ——在用低值易耗品 ——低值易耗品摊销 —— 适用于价值较低、使用期限较短或每期领用数量和报废数量大致相等的低值易耗品。
例3: 生产车间本月领工具,帐面价值计6000元 ① 领工具 借:低值易耗品——在用 6000 贷:低值易耗品——在库 6000 ② 摊销50%: 借:制造费用 30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3000 ③ 工具报废,摊销余下的50%,回收残料100 借:制造费用 2900 贷:低值易耗品——摊销 2900 ④ 注销报废工具的价值 借:原材料 100 低值易耗品——摊销 5900 贷:低值易耗品——在用 6000
三、委托加工物资的核算(P129) (一)委托加工物资概述 原由及程序 (二)核算 1、帐户设置:“委托加工物资”(资产类) 下按加工合同、受托加工单位等设明细帐 2、会计处理: (1)拨付时 借:委托加工物资---某单位 贷:材料/库存商品等 (实际成本) (2)支付加工费、增值税时 借: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
(3)缴纳消费税时(一般由受托方代收代缴) A、若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直接用于销售的,则: B、若委托加工物资收回后用于连续生产应税消费品的,则: 借:应交税金---应交消费税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4)加工完成收回时 借:材料/库存商品等 贷:委托加工物资 例见:P131 借:委托加工物资---某单位 (计入其成本)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课堂练习:企业发出木材,委托加工木箱 发出木材成本计:1000 支付加工费:200 支付增值税:34 支付运杂费:100 实际成本计: 1300 木箱 四、产成品的核算(P123) (一)产成品概述 1、概念 指工业企业已经完成全部生产过程并已验收入库,符合标准规格和技术条件,可以按照合同规定的条件送交定货单位,或可以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产品。 2、范围 代制品、代修品也视同企业的产成品
(二)产成品核算 一般应按实际成本核算 1、帐户设置:“库存商品”(资产类) 下按库存商品的种类、品种和规格设明细帐 2、会计处理: (1)入库 据“产品入库单”或“产成品收入汇总表”,逐笔或汇总作: 借:库存商品—某产品 贷: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某产品) (2)出库 可比照材料的发出核算 据“产品出库单”或“产成品发出汇总表”,逐笔或汇总作: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产品) 贷:库存商品—某产品 例见:P124
五、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P132) (一)委托代销商品的概念和分类 1、概念 指企业已经委托外单位代销,但按合同规定尚未办理代销货款 结算的存货. 2、分类 (1)视同买断的代销商品 委托方按协议价收取货款,实际售价可由受托方自定,差额归受 托方所有. (2)收取手续费的代销商品 受托方不得自行改变售价,只是根据代销商品的数量收取手续费. (二)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 1、帐户设置:“委托代销商品-某企业” (资产类) (委托方) “受托代销商品—某商品” (资产类) “代销商品款—某企业” (负债类) (受托方)
2、委托代销商品的核算 (1)视同买断业务的核算 ①委托方的核算 A、交付商品时: 本质上是代销,商品所有权上的风险和报酬并未转移给 受托方,故不能确认为收入. 借:委托代销商品---受托方 贷:库存商品---某商品 (帐面成本) B、受到代销清单时: 借:应收帐款——受托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协议价) 贷:应交税金—增(销) 同时: 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商品 贷:委托代销商品---受托方(已销商品的成本)
②受托方的核算 A、收到代销商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某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委托方 (协议价) B、实际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主营业务收入 (实际售价) 贷:应交税金—增(销) 同时:借:主营业务成本—某商品 (已销商品的成本) 贷:受托代销商品 —某商品 借:代销商品款——委托方 (已销商品的协议价) 应交税金—增(进) 贷:应付帐款---委托方 (价税合计) C、按协议付款时:借:应付帐款---委托方 (价税合计) 例见:P132 贷:银行存款
(2)支付手续费业务的核算 ①委托方的核算 A、交付商品时: 本质上仍是代销,故不能确认为收入. 借:委托代销商品---受托方 贷:库存商品---某商品 (帐面成本) B、受到代销清单时: 借:应收帐款——受托方 贷:主营业务收入 (实际售价即协议价) 贷:应交税金—增(销) 同时: 借:主营业成本-某商品 贷:委托代销商品---受托方(已销商品的成本) 借:营业费用 贷:应收帐款——受托方
C、收到货款净额 借:银行存款 贷:应收帐款——受托方 ②受托方的核算 A、收到代销商品时: 借:受托代销商品——某商品 贷:代销商品款——委托方 (协议价) B、实际销售商品时: 借:银行存款 贷:应付帐款——委托方 (已销商品的实际售价即协议价) 贷:应交税金—增(销) 同时:借:应交税金—增(进) 贷:应付帐款——委托方
借:代销商品款——委托方 (已销商品的实际售价即协议价) 贷:受托代销商品——某商品 C、归还货款并计算代销手续费时: 借:应付帐款---委托方 (价税合计) 贷: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 (手续费收入) 贷:银行存款 (差额) 例见:P134-135
第五节 商品流通企业商品购销的核算 一、商业批发企业商品购销的核算 (一)商品购入的核算 借: 库存商品 (进价) 应交税金—增(进) 第五节 商品流通企业商品购销的核算 一、商业批发企业商品购销的核算 (一)商品购入的核算 借: 库存商品 (进价) 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二)商品销售的核算 1、销售收入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 贷:应交税金—增(销) 2、结转发出商品(特别是某类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毛利率法
它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上期实际(或本期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并据以计算本期发出商品和期末结存商品成本的一种方法。 上期销售毛利额=上期商品销售收入-上期销售成本 上期销售毛利率=上期销售毛利额上期销售收入净额×100% 本期销售收入净额=本期商品销售收入-本期销售折让与退回 本期销售毛利额=本期销售收入净额×上期销售毛利率 本期销售成本=本期销售收入净额一本期销售毛利额 本期期末结存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成本+本期购货成本一本期销 售成本
例如:某商业批发企业,期初商品进价成本为943800元,本月购进商品进价成本为476500元。上月该商品的销售收入为3170000元,其进价成本为2472600元;本月该类商品的销售收入为1123700元,则本月发出商品和结存商品成本为多少?
(1)购入商品: 借: 库存商品 476500 贷:银行存款 476500 (2)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11237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123700 (3)销售成本(计算如下页) 借:主营业务成本 876486 贷:库存商品 876486
二、商业零售企业商品购销的核算 (一)商品购入的核算 借: 库存商品 (售价) 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借: 库存商品 (售价) 应交税金—增(进) 贷:银行存款/应付帐款等 贷:商品进销差价 + (售价—进价) (二)商品销售的核算 1、销售收入的核算 借:银行存款/应收帐款等 贷:主营业务收入 (售价) 贷:应交税金—增(销) 2、结转发出商品销售成本的核算----零售价法(进销差价法) 即平时商品的购进、储存、销售均按售价记账,售价与进价的差额通过“商品进销差价’’科目核算,期末计算进销差价率和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
(1)平时先按售价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售价) 借:主营业务成本 + 贷:库存商品 —(售价) (2)期末:再计算本期已销商品应分摊的进销差价,并据以调整本期销售成本: A、计算商品进销差价率(即分摊率) 期初商品的进销差价+本期购入商品的进销差价 进销差异率=————————————————×100% 本月主营业 + 库存商品的 务收入净额 期末余额
B、计算已销商品成本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本月主营业务收入净额(一般为贷方发生额)× 进销差价率 C、结转已销商品成本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 贷:主营业务成本 -
例如:某百货超市2000年年初库存商品的成本为28万元,售价总额为35万元;当年购入商品的成本为20万元,售价总额为25万元;当年实现的销售收入为42万元。在采用售价金额核算的情况下,该超市2000年年末发出商品和结存商品的成本为多少?
(1)购入商品: 借: 库存商品 250000 贷:银行存款 200000 贷:商品进销差价 50000 (2)销售收入 借:银行存款 42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420000 (3)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420000 贷:库存商品 420000
(4)结转已销商品成本应分摊的进销差价 借:商品进销差价 84000 贷:主营业务成本 84000 注:其中84000元的计算如下页
课堂练习:某零售企业采用售价金额核算。法核算存货。该企业本月月初存货成本为1400万元,零售总额为2000万元;本月购货成本为2920万元,零售总额为4000万元;本月销售总额为4800万元。该企业月末存货成本为( )。 A.840 B.858 C.864 D.876 解析: 进销差价率=[(2000-1400)+(4000-2920)] (2000+4000) 100%=28% 本月摊销进销差价=4800 28%=1344(万元) 本月销售实际成本=4800-1344=3456(万元) 月末结存的成本=1400+2920-3456=864(万元)
第六节 存货的期末计量 一、存货的盘存和清查的核算 (一)存货的盘存制度 1、定期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以存计耗(工业)或以存计销(商业)。特点是: A、简化存货的日常核算工作,但加大了期末的工作量 B、不能随时反映存货收入、发出和结存的动态,不便于管理人员掌握情况 C、容易掩盖存货管理中存在的自然和人为的损失。 2、永续盘存制账面盘存制(优缺点与实地盘存制相反) 平时对存货的收发均作逐笔详细登记,并可随时结出存货的数量与余额,期末清查,是为了帐实核对。
(二)存货的清查 1、存货的清查方法通常采用实地盘点的方法 2、存货盘盈、盘亏或毁损的核算 对于盘盈或盘亏的存货,应在期末结账前处理完毕。如果在期末结账前尚未经企业管理部门批准处理的,应在“待处理财产损溢”科目中过渡反映。 (1)帐户设置:“待处理财产损溢——待处流” (2)帐务处理:分两步: A、报经批准前,将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存货入帐或出帐 ,以使帐实相符 B、报经批准后,根据盈、亏的原因及批复的意见来处理 例如:库存原材料发生盘盈、盘亏或毁损的处理
课堂练习:某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因暴雨毁损库存材料一批,该批原材料实际成本为10000元,收回残料价值400元,保险公司赔偿5600元。该企业购入材料的增值税率为17%,该批材料造成的非常损失净额为( )元。 分析: 损失净额=(10000-400-5600)+10000×17%=5700(元) 帐务处理: 审批前:借: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流 11700 贷:原材料 10000 应交税金-增(进项税额转出)1700 审批后: 借: 其他应收款--赔款 5600 材料—其他材料 400 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5700 贷:待处理财产损溢—待流 11700
1、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实际成本; 二、存货的期末计价--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 (一)含义——指对期末存货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Net Realizable Value)两者中较低者作为其结存价值(同时即在资产负债表“存货”项目中反映的价值)的计价方法。其中: 1、成本——是指存货的历史成本即实际成本; 2、可变现净值——在正常生产经营过程中,以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金后的金额. (1)以正常生产经营为前提确定 (2)实质是净现金流入,而不是单指存货的售价或合同价
(二)可变现净值的确定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 – 估计成本 – 估计销售税费 存货的直接用途不同,确定估计售价的方法不同 1、为销售而持有的存货 ——产成品、商品等 (1)有合同约定 ——为执行销售合同或劳务合同而持有的存货 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 估计税费 合同价
①合同数量≥存货数量,按合同价格计量 例: 甲 乙 02.12.31,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280万,数量10台 单台市价30万 02.9.3 签合同(不可撤消) 例: 甲 乙 约定:03.1.20提供W型机器12台,@31万元 02.12.31,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280万,数量10台 单台市价30万 02.12.31,甲W机器的估计售价=? =10*31=310万 02.9.3 签合同(不可撤消) 例: 甲 乙 约定:03.1.20提供W型机器12台,@31万元 02.12.31,甲尚未生产W机器,但持有材料D(专 门生产12台W机器) 甲:02.12.31,D材料的估计售价=? =12*31=372万 账面成本:144万 市价:112万
② 合同数量<存货数量 合同数量:按合同价格计量 超出数量:按一般售价计量 期末存货 例: 甲 乙 02.9.3 签合同(不可撤消) 例: 甲 乙 约定:03.1.20提供W型机器12台,@28万元 02.12.31,甲W机器账面总成本392万,数量14台 单台市价30万 02.12.31,14台机器的估计售价=? =12*28+2*30 =336+60 =396万
(2)无合同约定 ——按一般售价为计量基础 2、为生产中耗费而持有的存货 —— 材料等 (1)若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则材料按成本计量 例: 02.12.31 甲持有A材料 账面成本:300万 市价:280万 生产W1机器:可变现净值>成本 A材料的价值=? 300万
(2) 若用其生产的产成品的可变现净值<成本,则材料按可变现净值计量 账面成本:300万 市价:280万 例: 02.12.31 甲持有B材料 生产W2机器 原售价:300万 现市价:270万 生产成本:280万 B市价下跌 W2市价下跌10% 将B加工成W2,还需投入160万,估计销售税费10万 那么,B材料如何计量?多少? ①W2机器的可变现净值=估计售价-估计税费 =270-10=260万 <成本280万 ②B材料的可变现净值=W2售价-估计成本-估计税费 =270-160-10 =100万 “B材料”价值
3、每一会计期末应提准备——必须考虑计提前的余额。 若应提大于计提前的余额——应按差额补提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三)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的应用 ——企业应定期或年末对存货进行全面清查 存货毁损 全部或部分陈旧 售价<成本 存货成本>可变现净值 按差额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1、计提方法:单项(我国)、合并、分类计提。 2、存货跌价损失——计入“管理费用”。 3、每一会计期末应提准备——必须考虑计提前的余额。 若应提大于计提前的余额——应按差额补提跌价准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贷:存货跌价准备 如以后存货价值得以恢复——应冲减跌价准备至零为限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4、生产领用、出售、抵债等已计提跌价准备的存货——不同时调整已计提跌价准备,待年度终了再予以调整。
某公司02年末有A、B、C、D四种存货,分为甲、乙两类。 例: 某公司02年末有A、B、C、D四种存货,分为甲、乙两类。 项 目 可变净值 单项比较 分类比较 综合比较 成 本 A 2000 1600 1600 B 3000 3200 3000 甲 类 5000 4800 4800 C 4000 4600 4000 5800 D 6000 5800 乙 类 10000 10400 10000 合 计 15000 15200 14400 14800 15000 600 200
(1)结论: 比较方法不同,计提的跌价准备金额不同 ——制度规定: 单项比较法:一般 分类比较法:数量多,单价低 综合比较法:构成系列或难以区分估价 (2)账务处理: A、某企业03年存货成本10万;可变现净值9万 借:管理费用——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贷:存货跌价准备 10000 B、04年末,可变现净值8.5万 应提跌价准备=10 - 8.5= 1.5万 已提跌价准备=1万 实提跌价准备= 1.5 – 1= 0.5万
分录同上 C、若05年末可变现净值为9.7万 应提=10 - 9.7= 0.3万 已提= 1.5万 实提= - 1.2万 借:存货跌价准备 12000 贷:管理费用——… 12000 在计提的减值准备范围内冲销
课堂练习:某企业采用“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法”进行存货的期末计价,2000年末,存货的账面成本为11万元,预计可变现净值为8万元,则应提的跌价准备为3万元。 2001年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6万元;2002年年末该存货的预计可变现净值为12万元 。要求:做有关会计分录。
答案(万元): 00年年末——减值3万元 借:管理费用 3 贷:存货跌价准备 3 01年年末——继续减值2万元 应补提跌价准备=(11-6)-3 = 2 借:管理费用 2 贷:存货跌价准备 2 02年年末——增值6万元 只能恢复已计提跌价准备5万元(至零为限)。 借:存货跌价准备 5 贷:管理费用 5
思考题 1、什么是存货?如何确认? 2、确定存货数量的方法有哪些? 3、实际成本计价下,确定发出存货实际成本的方法有哪些? 4、计划成本计价法下,存货如何核算? 5、出租、出借包装物的核算有何区别? 6、低值易耗品的摊销方法有哪些? 7、售价金额核算法下,如何计算商品的实际销售成本?
结束语: 思考与回顾一下我们在本章都 学习了哪些内容? 下次课再见